怎样能让尿素成液体状,前提是不能加温器和...

(1)C&&&油浓度在3天内迅速下降(2)尿素(3)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4)D(5)多&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6)1.17×1 06
解析试题分析:(1)由曲线图可以看出菌液C最适合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因为三种菌液相比,只有菌液C在三天之内可以使烹饪油烟冷凝液中油的浓度迅速下降,分解作用最快。(2)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3)划线接种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达到接种的作用。常用的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等。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平板划线的作用是分离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4)要使实验结果精确可靠,应该多做几组实验取平均值,四个选项中结果较为精确的是D,四组实验,取平均值。(5)如果观察过程中,2个或多个菌落生长时连到一块,会影响观察结果,此时观察,相连的几个菌落看起来是一个,会实际菌落数量比测定值多。(6)23.4/104/0.1*(10/0.2)=1.17×1 06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分离提纯,菌落以及菌落数量的测定等基础考点,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8分)土壤中小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等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请分析回答:(1)研究人员调查了某重金属污染地区不同地块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数及各类群中的个体数,结果见表1。表1&不同地块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数及各类群中的个体数(个∕单位体积)&&&各类群中土壤&&&&&的个体数小动物类群&A地块距污染源0m&B地块距污染源100m&C地块距污染源200m&D地块清洁地块&弹尾目&84&165&183&189&蜱螨目&76&156&171&192&线虫类&28&37&42&110&蚯蚓类&16&19&18&45&膜翅目&25&24&38&32&蛛形目&7&14&9&24&寡毛纲&4&7&16&18&鞘翅目&15&21&43&16&直翅目&0&2&15&18&鼠妇类&0&0&3&26&①由表1可知:距重金属污染源越近&&&&&&&。重金属能沿&&&&&&&进入生物体内,并随&&&&&&&升高不断放大。②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2)研究人员随后调查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小动物的影响,结果见表2。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取决于类群数和各类群个体数量差异两个因素:群落的类群数越多,各类群的个体数量差异越小,多样性指数越大。群落的优势度是指群落中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占群落所有个体数量的比例。表2 施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小动物类群数、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数&群落优势度&多样性指数&不施肥&12&0.203&1.885&施N、P、K肥&14&0.167&1.891&施有机肥&18&0.223&1.783&根据表2结果分析,施有机肥后,土壤小动物类群数增加,但&&&&&&&减小,其原因是:群落中&&&&&&&&的个体数量增大时,使&&&&&&&&更显著。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10分) 在番茄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连续阴雨天气,光照弱,易导致温室大棚内的番茄减产。为此,农技人员研究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番茄叶绿素a、b的含量和C3的最大消耗速率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获得如下结果。请回答:(1)实验表明,在弱光条件下,对于吸收光能有更大作用的叶绿素是&&&&&&&&&&&&&&&,C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2)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密闭的温室中栽培的番茄,即使光照、温度及水肥条件均适宜,番茄的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3)下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的番茄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H]、ADP、C3或C5),T1--T3表示改变某一条件后两种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若T1时刻突然降低CO2浓度则物质A、B分别指的是&&&&&&&&&&&&&&&&&&&,若T1时刻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物质A、B又分别指的是&&&&&&&&&&&&&&。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12分)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桃树(2N=16)在某个侧芽的分化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枝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变异枝条(能开花结果),其它枝条正常。(1)该植株所有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最多有&&&&&&个染色体组。(2)桃树的高干基因(A)对矮干基因(a)是显性,植株开花数多基因(B)对开花数少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上。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高干多花的花粉并授于高干少花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矮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①据题干信息推导出亲本高干少花植株的基因型为&&&&&&&&&&。②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F1代矮干植株的基因组成。③在做细胞学的检査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矮干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干基因(A)突变为矮干基因(a),导致F1代有矮干植株。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实验步骤:第一步:选F1代矮干植株与亲本中的高干多花植株杂交,得到种子(F2代);第二步:F2代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结果预测及结论:若F3代植株的高干:矮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高干基因(A)突变为矮干基因(a),没有发生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的区段缺失。若F3代植株的高干:矮干为______说明花粉中第6号染色体载有高干基因(A)的区段缺失。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图是植物细胞工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的全过程称为&&&&&&&,这种技术解决了&&&&&&&&&的问题。图中②过程所根据的生物学原理是&&&&&&&&&&&&&&&。(2)在①过程中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②过程可以用&&&试剂诱导融合。(3)③过程是&&&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杂种细胞能培养成为杂种植物的根本原因是&&&&&&&&&&&&&&&&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10分)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细胞裂解性杀伤(如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如图2)两种途径。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______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①Fas和FasL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______(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6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过程①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____________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____________中的基因指导合成。(4)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腐乳、腌白菜等以其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时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这几种食品都是经过腌制加工而成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一种______状真菌。图中A表示&&&&&&&&,制作腐乳坯时用沸水处理豆腐的目的是&&&&&&&&&&&&&。(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3)制作腐乳的卤汤中通常要加入料酒、黄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其目的是&&&&&&&&&&&&&&&&&&&&&&&&&&&&&&&&&&&&&。(4)据图可知腌白菜在腌制_________天后食用最佳。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综合题
(13分)下图甲表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等位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观察该果蝇某器官切片,发现如图乙、丙所示细胞。请分析回答问题:(1)丙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隋况下,乙细胞“?”处的基因应为______________,丙细胞中出现基因A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人员分析了果蝇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丁图所示,在基因1~8中,有一个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图中功能最为相似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①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②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不在性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t基因纯合的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无粉红眼出现。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F2代中雌雄个体数比例为___________。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②中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X染色体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____个荧光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个荧光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日报报系
||| ||||| |
回放|回放|回放|回放|
人民日报聚焦:
明星|&&&&&&&&&&&&&&
&&&&&&&&&&&&&&&&&&&&&&&&&&&&&&&&nbsp&&&&&&&&
舆情|&&&&&&&报刊|&&&&&&&&&数据|&&&&&
国内分站&|
全球分站&|
友情链接&|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京公网安备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
答案A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促进所需微生物生长,抑制不需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所以A选项正确.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惟一氮源),以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A.选择培养基B.固体培养基C.液体培养基D.半固体培养基
答案A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促进所需微生物生长,抑制不需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所以A选项正确.复合肥尿基喷浆造粒工艺流程-复合肥尿基喷浆造粒工艺简介:
1)&&&&&&& 将部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导热油)锅炉提供热量,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
2)&&&&&&& 经由专用泵加压后将尿素料浆雾化并喷射到转鼓造粒机内的料幕上。
3)&&&&&&& 同时部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料等合格原料运送至各相关称重设备。
4)&&&&&&& 称重后的粉状原料输送至混合机强力搅拌均匀。
5)&&&&&&& 输送至转鼓造粒机内,与来自尿素熔融器熔化后的料浆充分接触,同时通入饱和蒸汽,物料借助转鼓造粒机旋转时产生的摩擦作用形成一滚动料床;滚动所产生的挤压力及尿素料浆提供的粘结力使物料粘聚成球。
6)&&&&&&& 输送至回转式烘干机中,与来自热风炉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7)&&&&&&& 输送至热筛分中分选颗粒,细小颗粒直接返回转鼓造粒机中,作为核心继续参与颗粒的粘聚成球。
8)&&&&&&& 筛选后的半成品颗粒输送至回转式冷却机中,通过自然冷风或强制冷风冷却肥料。大颗粒经粉碎机粉碎后返回转鼓造粒机中继续参与成球。
9)&&&&&&& 筛选后的合格产品输送至包膜机涂膜处理。
10)&&&& 输送至全自动包装秤称重、包装、入库。
11)&&&& 烘干、冷却及车间粉尘经旋风除尘器、迷宫式除尘室、湿法洗涤三级处理后排空排放。
尿素熔融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料有以下优点:
&&&&&&& 尿素料浆直接进入造粒机,既是一种原料又充当液相参与造粒过程并提供一定的热能;提高造粒时物料的温度,减少物料含水量,利于成球和烘干,减轻干燥负荷,降低煤耗。
&&&&&&& 在NPK配比中可提高氮素养分的含量,特别适用于高氮复合肥,能生产总养分含量20%~51%的各种品牌的无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各种微量元素复合肥。
&&&&&&& 产量明显提高,由于造粒时物料的水分在3%左右,大大提高烘干机的干燥能力,与其他工艺相比较产量提高30%~50%,达到增产降本的目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颗粒圆整、光滑、抗压强度达到16N、肥料水溶性好、水分含量低,解决了复合肥的结块问题。--郑州市天赐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造粒机设备
有机肥成套设备
复合肥尿基喷浆造粒工艺流程
复合肥尿基喷浆造粒工艺简介:
1)&&&&&&& 将部分尿素连续加入至尿素熔融器中,通过蒸汽(导热油)锅炉提供热量,将尿素熔融成为液体状态。
2)&&&&&&& 经由专用泵加压后将尿素料浆雾化并喷射到转鼓造粒机内的料幕上。
3)&&&&&&& 同时部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料等合格原料运送至各相关称重设备。
4)&&&&&&& 称重后的粉状原料输送至混合机强力搅拌均匀。
5)&&&&&&& 输送至转鼓造粒机内,与来自尿素熔融器熔化后的料浆充分接触,同时通入饱和蒸汽,物料借助转鼓造粒机旋转时产生的摩擦作用形成一滚动料床;滚动所产生的挤压力及尿素料浆提供的粘结力使物料粘聚成球。
6)&&&&&&& 输送至回转式烘干机中,与来自热风炉中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7)&&&&&&& 输送至热筛分中分选颗粒,细小颗粒直接返回转鼓造粒机中,作为核心继续参与颗粒的粘聚成球。
8)&&&&&&& 筛选后的半成品颗粒输送至回转式冷却机中,通过自然冷风或强制冷风冷却肥料。大颗粒经粉碎机粉碎后返回转鼓造粒机中继续参与成球。
9)&&&&&&& 筛选后的合格产品输送至包膜机涂膜处理。
10)&&&& 输送至全自动包装秤称重、包装、入库。
11)&&&& 烘干、冷却及车间粉尘经旋风除尘器、迷宫式除尘室、湿法洗涤三级处理后排空排放。
尿素熔融造粒工艺生产复合肥料有以下优点:
&&&&&&& 尿素料浆直接进入造粒机,既是一种原料又充当液相参与造粒过程并提供一定的热能;提高造粒时物料的温度,减少物料含水量,利于成球和烘干,减轻干燥负荷,降低煤耗。
&&&&&&& 在NPK配比中可提高氮素养分的含量,特别适用于高氮复合肥,能生产总养分含量20%~51%的各种品牌的无机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各种微量元素复合肥。
&&&&&&& 产量明显提高,由于造粒时物料的水分在3%左右,大大提高烘干机的干燥能力,与其他工艺相比较产量提高30%~50%,达到增产降本的目的。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颗粒圆整、光滑、抗压强度达到16N、肥料水溶性好、水分含量低,解决了复合肥的结块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温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