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个人文明创建心得体会的心得与体会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历次党代会党中央都对精神文明作了系统的论述,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现以党代会为界,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1、提出形成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六中全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也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全党应有的重视,而这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后各方面形势发展的要求又是极不相称的。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国民经济讯速得到恢复发展,但是十年内乱把人们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搞乱了,消除它在精神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比消除它在物质方面造成的后果要艰难的多,不消除精神方面的后果,现代化建设也会受阻碍。重新确立非善恶美丑标准,确立人与人之间新型的社会关系,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共同奋斗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时我们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根据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之一的李昌同志的提议,邓小平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中还专门讲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并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郑重确认“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个基本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并专门阐述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其要点是:
一、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鲜明地提出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二、阐述了两个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相互关系,“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科学界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文化建设也应当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等。概括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
四、要求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这就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军政之间以至全体人民内部的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
党的十二大从理论原理、具体内容到方针、方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证和阐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们对精神文明认识上的偏差,比较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问题,把全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强大活力,极大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但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考验。同时,精神文明建设还在许多方面同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工作中方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面对这种形势,为了引导经社文明建设的健康进行,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做出了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决议《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决议》。《决议》在十二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两个文明的关系,首次提出“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同时,解决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地位、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主要内容是:
一、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五、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要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六、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 “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七、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纪律的教育”,要“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学文化”。
八、阐明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一是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搞好党风;二是以模范行动和艰苦工作,组织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该《决议》坚持了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观点,同时在许多方面又有新的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个问题,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形成。
2、认识阶段(十三大―十三届四中全会)
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以后,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我们党在理论上,对建设精神文明的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在实践上,也不断地有所创造,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全党上下、党内党外,都还不太熟悉,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有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这是很自然的。从十三大到十三届四中全会这一阶段就是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严重挫折。同时由于我们党个别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偏差,消极对待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严重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导致了国内的“六四风波”,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受了一场严峻考验。关键时刻,邓小平要求全党冷静地过去,思考未来。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告诫全党必须认真解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
这一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曾一度出现停滞,直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才有新的突破。
3、丰富发展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根据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回答了两个文明如何摆位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并再次强调“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并在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中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把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的理论成果写进了党的章程。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严重考验。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我们党委迎接这场考验,开始了新的理论探索。
1996年10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迎来了其发展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十四届六中全会。全会通过了我们党做出的第二个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根据邓小平理论,正确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同时还决定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项艰巨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要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
二、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是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提出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 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五、对各项文化事业,主要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六、充分肯定了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三大创建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七、要求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
4、继续发展阶段(十五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
从十五大到十五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继续得到发展,这一期间,党中央提出许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观点,进一步细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更加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各自功能性。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更好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抵制腐朽文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对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新的科学阐述,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中还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提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为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时,面对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建设在建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在世纪之交,千年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同志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人物和党的自身建设世纪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从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性思考,是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加强自己、巩固自己、提高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也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已经确立并逐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以德治国”已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道德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假冒伪劣、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公害。正是面对这种情况,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2001年10月党中央制定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明确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提出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三、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四、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5、走向成熟阶段(十六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科学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绘制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
江泽民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指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据以人为本,致力于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必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成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的精神动力。同时要求“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还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文明、三个建设、三个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中的思想建设已经独立出来,表明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不断(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加深,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正走向成熟。
纵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不断认识过程。这集中表现为:
一、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而且要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二、精神文明必须要以人为本,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只有将精神文明与人紧密结合,精神文明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精神文明必须要有适当的载体,通过活动才能将精神文明与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才能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来源: 作者: 时间: 17:51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XX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文章来源: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文明城市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