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雷雨》读书笔记300字左右,2000左右

求一篇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读的内容是苏力的《也许正在发生》_百度知道
求一篇读书笔记,2000字左右,读的内容是苏力的《也许正在发生》
读的是《也许正在发生》这篇文章,不是这本书,2000字左右,发到我邮箱里
写得好可以加分
来自知道网友专家
对《阅读秩序》的解读:试着追问秩序的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 费孝通在论述“教化权力”时,没有以下定义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与思考,而是通过 我们能时时触摸到的方式表达,让人感到非常贴切和有力,即,“用筷子夹豆腐, 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 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 强制发生了权力”;从而更能体会他发出的这样感慨,即“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 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的园地。他闯进来,并没有 带着创立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 ”。 可是,在我看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感慨,即不仅仅这个世界主要不为孩子的方 便而设下的,即使在成人的世界中,秩序主要为有钱人、有权力之人社会精英的 方便而设下的 ,而不论在何等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当然也不是说这些精英们 可以任意而为,就相当于即使“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不能将自己从自己坐在 椅子上的状态举起来一样。作为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 从出生到成人的阶段,就 犹如在地图上的某个地方牢牢地被经线与纬线决定一样确定; 其只有一个任务就 是,在教化权力与横暴权力(这里仅仅指暴力后盾的意义)下反复习得旧有秩序 的各种规范,如果他能够“学而时习之”,并能“悦”,再“温故而知新”,就有了改造 旧秩序的可能,如果有机会或许秩序就变迁了。 这种观点对于一个法学人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应该从中体会一些什么呢?对这 些问题的回答,苏力的第二本书《阅读秩序》 ,在我看来,给了一些阐释和佐 证。但是,还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追问秩序,追问其内涵;或许在这时,我们 就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苏力在“川上曰”的感觉! 在论述之前,应该做一点说明: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苏力专著有 9 本:从 代表著的角度看, 在我看来, 主要有五本,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即 、 《送法下乡》 、 《道路通向城市》《也许正在发生》《法律与文学》《阅》与《制度是如何形成 、 、 ; 的》不属于其中 , 《阅》可以说是承上(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启下( 《送法下 乡》 )的著作之一,值得重视。 但是,由于该书在我的阅读顺序中却成了倒数第二本,其中很多文章都已经阅读 过,而且这些思想在后来的著作中反复出现,早已“熟悉”,而且也写过一些书评;
如果再就其中的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思想展开讨论必然会不会有所增益。 为了让自 己在阅读此书过程中收获丰盛一些,笔者从该书题目以及结构入手予以解读,也 就是说我们要超越著作具体阐释的问题与内容, 从而理解作者的思维方式; 同时, 正因为这些文章在其他地方出现过,笔者再一次感受到了虽然内容一样,但是进 行不同的组合,显示了另外一种组织结构的力量,就相当于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 元素组成,由于排列的结构不同而显示出的力量和性质的迥异。但是,虽然在论 述解读上超越该书的具体内容,在结构上予以解析时,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其中的 具体内容!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笔者在此对《阅》的结构性解读肯定具有一些“构建”意味, 不一定符合作者原意, 因为当初作者在选编该书的文章时未必就这样思考或者就 是想传递这种思考于我们。 二、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观展现 首要问题就是,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的种类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项任务完 成后, 才有可能探求作者的秩序追寻的内在轨迹, 从而清晰地把握其秩序的内涵! 首先,苏力的秩序视野及其相互关系。 在苏力视野下的法律秩序中,从来就包括两个部分,即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在 重要的 5 本著作中——笔者将其分为三类,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以及继之的 《送 法下乡》为一类; 《道路通向城市》与《也许正在发生》本来就被学者称为姊妹 书;第三类是《法律与文学》 ——都包括了两者,其在第一本《法治及其本土 资源》一书的序言就有所交待,“我的关注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这本书集 中了头三个方面的文章(即“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以及“法学研究的规范 化”;笔者注) ,只有关于法学的知识演变的几篇文章……没有收入这一集 子 ”——如果再粗线条些划分,就是两类,即关心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在《阅》 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表现: 最突出的展现是整体书的结构,第一编与第三编主要论述法治秩序问题,在第二 编中,在我看来,他主要不是讨论了别人的思想观点,而是对别人著作中的法学 研究进路、方法分析(有批评,有反对,有些只是“叙述”出来让我们自己分辨) ——在这四篇文章中,其分别表达了:认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研究类型学的不 足,提出了要以一些更具有弹性的分析性路径作为替代;阐释了法学研究的方法
与素养的关系;法学研究的视野应该放在“求助野”上,这里的“野”或许却又不仅 仅指农村;福柯如何分析与“构建”刑罚的历史。而且即使在第一编里也有关于法 学秩序的论述,至少在《法学的借鉴与发展》一文表达出来了。 作者对法学秩序的关注放在了与法治秩序几乎同等的地位上, 为什么呢?根据笔 者的理解, 或许他认为这两者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 《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中》 在 提出的方法与素养的密切关系可以略知一二 ;如果具体分析,则是: 法治秩序与法学秩序之间的关系,在哲学上是所谓的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有 一本体现象的出现,方法随之而来,只不过有时我们不能没有注意或者还没有发 现而已;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方法论本身就有可能成为本体论的一部分,因 为方法与本身的划分不是时时刻刻都是泾渭分明, 在楚汉河界之间存在着一个模 糊的区域,只有在各自界内才是清楚可辨的。也就是说,两者不仅仅具有工具性 的特点,而且法学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是法治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思考与反 思法学研究的过程中,造就了对法治秩序思考的自觉,而且通过不断的方法论反 思,将方法融入到了法治秩序本身之中。在这一点上,在国内法学界中,这么做 的学者不是很多,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而且苏力的这一点好像也没有引起很大 的反响。 在《阅》一书中表现为,即其次,追求秩序的线索或历程:联通着法治秩序与法 学秩序。这一点,作者在最后部分间接地表达出来,“书中的文章大致地分为三 编,标准是形式上的,但不严格。‘秩序的阅读’的文字随笔、议论的性质;‘阅读 的秩序’收入了四篇书评;‘阅读与秩序’是三篇较长的学术性论文 ”。现在就对之 解读,如下: 第一,在第一编“秩序的阅读(着重号原书上有,笔者注;下同)”中。这一编告 诉我们,在我看来,就是在已经“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苏力语)”的苏力 个人对生活的、现实的秩序的提出的自己的解读,在此解读的过程中,其没有借 助别人或者很少借助别人,仅仅是自己的“朴素的、原初的”一些想法。就犹如一 个孩子,比如说在电视上常见的一个公益广告,看见他妈妈为奶奶洗脚,就自己 端一盆水为自己的妈妈洗脚一样, 非常自然和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对现有秩序的看 法;那个公益广告,我相信,主要不是展示给孩子的,而是给已经有孩子或者即 将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的。在文章中,以注释少(证明很少借助别人) 、篇幅相
对短、 思考的“随意性”与“瞬间性” 证明了思考的“朴素性与原初性”) ( 为表现出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在此的解读就不深刻,比如说,在安徒生童话之《皇帝的 新装》中的孩子的观察是全场人物最为深刻的。如果再具体到这些文章,可以发 现,首先从注释等形式上看,只有《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一文的注释最多 , 达到 20 多个(而在第三编最少也是 50 多个) ,其他文章最多才 6 个;从其理论 的主题看,主要是阐释自己的元初观点和态度,在这里,笔者就仅仅以《阅读中 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一文为例 做一阐释: 作者从语言秩序联想到市场经济秩序,以前者以读者是否读懂为标准,从而认为 中国市场经济秩序有序的标准以人们是否接受为标准;又以文章初稿需要修改, 从而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也是一种草稿,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参与修改,特别是 知识分子参阅的修改、甚至仅仅是解读这篇文章,发现文章的章法结构 ;最后 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分子表态,也是自己的表态(特殊性) ,即给自己的任 务——“阅读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秩序,理解那些已经发生的或即将 发生的实际的制度变化 ”。简而言之,有三点,前提,语言与秩序的可比;论点 一,判断语言有序的标准到秩序的标准;论点二,文章的可修改性,到秩序的可 “修改性”——自己阅读秩序。 这就是对秩序的最直观表达,所以苏力对之“定性”为具有随笔、议论性质! 第二,在第二编“阅读的秩序”中。前面已经提到,孩子们处在教化权力的“治理” 下,其表明一个孩子成长不能仅仅凭借自己对生活、社会的直接观察做出自己的 思考;同时也需要,甚至更需要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有些强制的意味)以做出 思考。同样,即使一个成人,一个被“嵌在生活中”的成人也需要借助他人的观察 才能更理性,使自己不会表现出被一些带有偏见的激情行为。具体到第二编,则 论证如下: 这一编由 4 篇书评组成,书评,顾名思义,是对一本书阅读后的评价;而我们不 可能对我们阅读的每一本书都写作一篇书评,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必要, 只能对在作者看来非常重要或者至少对其有一些触动的著作写一些书评——根 据苏力的标准,在对象上,“……以学术著作为主,但不排斥教科书性质的著作; 但是必须具有学术的意义 ”。从这四篇文章看, 《法律的文化解释》《美国学者 、 论中国法律传统》以及《训诫与惩罚》三本在今天也是非常有质量的著作; 《农
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一书虽然没有读过,但是该书在 1993 年出版,却 在 2004 再版 ,可见也是一本有质量的书籍,至少可以说,在苏力写作该书时 是一本有质量的著作。 有质量的专著才是一个他人对 (现有或者未来抑或过去“建 构”的)秩序的认真、理性,虽然未必是都是真理的思考,而且不仅仅是秩序本 身的思考,也是其研究方法与进路的展现;通过阅读该书,读者不仅仅可以吸收 期间闪烁的思想火花,更能内化方法的思考——吸收或内化的最精致,也是最正 式的表达方式就是书评。 笔者将以《法律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个评析》与《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 为例, 将苏力从他人著作吸收或内化的过程展示出来:虽然前文是对梁治平的《法律文 化解释》的解读,其实涉及了梁治平的主要著作——或许只有对其主要作品有大 致的理解, 才能完成这样的评价——该文主要对梁法律文化研究范式的几次转变 (三种范式)以及转变的原因作了一个深刻地评析,不仅仅看到优点,也看到不 足,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提出要以一个具有弹性的分析工具从事法学研究;后 文针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反思, 认为法学研究方法不是运用的而与法学素养联系 在一起的,是在不断思考过程中形成的。用孔子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前者主要在于“见贤”,即使在“不贤”中,也是共勉;后者对美国学者“见贤”, 而对国内将方法错置的观念,“见不贤”。 这一编主要是对法学研究方法的表达,属于法学秩序的内容;苏力不仅仅吸收他 人关于秩序的思想(可以从改编的最后一篇文章得到很好的例证) ,更在于内化 别人在法学研究方法,让法学秩序成为了法治秩序的密切组成部分,比如说将方 法与素养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是其显著特点。 这就是对他人(解读的)秩序的阅读,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武装自己! 第三,在第三编“阅读与秩序”中。牛顿有一段众所周知的话,其大意是,如果说 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即使不需要取得牛顿那样 的成就,我们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以看得更远,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自己 的思想与行为有一个理性、深刻地表达: 对于一个小孩来说,他的唯一任务就是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借助别人的 力量,适应着社会,表现着自己独特的能力;对于成人来说,其如果要更好地适 应社会,改变自己的境地,可能除了自己的直接思考外,更要借助别人的思考。
但是,仅仅借助别人,而没有内化自己,而且进行再思考,那么我们的行为只是 复印而已,而不可能创新,让自己的理性行为具有区别别人的独特性。最终形成 了自己个人的新秩序。 具体到本书的第三编,有三篇文章,都是长篇学术论文(这主要是和该书的其他 文章比较而言,如果与作者后来的其他的学术性论文,都差不多;当然与中国法 学界其他学者相比,绝对不算短篇) ,是作者自己对法治秩序理性、深刻的思考 后形成的表达,具有自己独特的标记了,无论是研究进路的法学研究方法,还是 其思想观点的表述,而且前者内化在了作者的表达中。笔者将以《现代化视野中 的中国法治》 为例,做一解读:作者在《阅》一书的第一篇文章就对自己在学 术研究中的立场表明,即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理解制度的变化 ;此态 度决定了其“借口”——其实也是传递(其实,也就是在说这是该文的一个重要的 结论)——“秩序的真正形成是整个民族的事业…… ”,没有对中国的法治秩序提 出一系列的且慷慨激昂的制度设计;而是秉持其一贯在他人“借来的”法学研究进 路(难道没有为内化自己的一部分?) ,主要是社会学、经济学的方法与进路, 分析了两种“法治”秩序各自的合理性以及其转变的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具体到 中国语境,只是这些难题的放大而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看不见纯粹别人的经验与观察了,不仅仅将自己初步的 思考,而且还将别人的全都融入了,分不清到底那部分是自己的(最初的思考) , 那部分是别人的,而是再次思考形成的独特思考标记! 苏力的一个新秩序形成了! 再次,我们需要分析苏力视野下的法治秩序的内涵了!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阅》一书的结构归纳出苏力个人关于秩序内涵的 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自己直接对秩序的观察,第二个层次就是通过理解他 人对秩序的看法的领悟(和第一个层次差不多,直接感受,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 第三个层次,就是前两个层次不断“交战”的结果之呈现,新秩序的形成。这一个 过程还可以从同样是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瑞华老师的一段话中体会到——虽然其 是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分析(展示了苏力个人秩序的一部分) ,也是对最终(或者 已处于“复杂”的)状态的分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们获得知识的 两条必有之路。要做出学术上的贡献,我们一方面需要博览群书,站在本学科理
论的最前沿,另一方面还应对中国社会有真切的了解,做出令人信服的理论回 应 ”。但是如果予以简化就可以了,行路(肯定是先有行路,一个人不可能现有 读书,这是人的第二行为)→(不足而)读书→学术贡献。 不过,对这一秩序的三层内涵有一个大大的前提,这是作者自己设下的,也是其 独特的标记,即仅仅是阅读秩序;换句话来说,苏力在展示阅读中秩序的三层内 涵,发现秩序中的章法结构! 但是, 秩序的三个层次能泾渭分明吗?当一个学人再次将目光投向其关注的秩序 时,自己在表达秩序第三层涵义时,它以“退化”到第一层涵义;其中的结论与思 想已经成为一个直接利用的工具,再以他人的思想碰撞,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他 人,注定又滑向新的关于秩序的第二层涵义;最终又形成新新的秩序!这时,我 们才能真切体会苏力关于“川上曰”的感慨 ,这只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但是,在我看来,要对这种感慨与体会内化或者有进一步的体会,我们最好还是 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考察苏力对秩序思考的三个层次, 这就是下一部分需要论 述的问题! 三、从自然秩序到人类社会秩序 在“宇宙大爆炸理论 ”的解释下, 宇宙在 150-140 亿年左右有一个比针尖还小的 点爆炸,产生了时间、空间、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在时间与空间 中形成了星系、恒星、行星、卫星、星云等物质。有成千上万个星系,我们所在 的银河系只是其中普通成员之一,拥有超过 2000 亿颗恒星星体。太阳,作为恒 星中非常普通的一员处在银河系猎户臂的位置上,大约在 50 亿年前诞生了;大 约在 46 亿年,即太阳 4 亿年岁时,作为太阳系的一个较小行星诞生了 。 地球虽然在 46 亿年前形成,但在当时却是一个“火球”,表面温度达 5000 度,经 过若干年的冷却,地球终于冷却下来,在 20 亿年前出现低等的生物 。人,作 为一个生物种,出现在 600 万年前,不再是猿,在 400 万年前可以站立,20 万 年左右出现现代人的祖先,在 10 万年前人类的基因确定,从基因上看,人类演 化停滞了 ;这是人类的生物进化史,其文化史——在我看来,就是人类以自己 的思维方式作用于自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2000 年 。 可以 12000 年为界,之前是纯粹自然秩序的演化过程,没有人的主观参与;虽
然人的诞生已经几百万年,也仅仅是作为生物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其在大自然 中的作用或许与银汉鱼差不多 。 这是一个“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的时代, 一个自然秩序的时代, 也是一个“静 止”的,没有“声音”的世界和宇宙。 在 12000 年以后,整个世界中,只有人开始躁动不安,开始将这种躁动表达出 来, 因为人口的压力, 人类走出了采集食物阶段, 走上了农业与游牧业的阶段 (大 约在 1 年) ;而后者,特别是农业受到自然环境的巨大制约(在当 时尤如是) ,人类更需要计时以安排农业,就接受了月亮的诱惑——月的圆与缺 变化频繁,且有规律,有一天有人说出了“月有阴晴圆缺”的句子,就成为人的第 一个计时单位,继之而来的是,发现四季的更替,又发现星期,最后时刻、分以 及秒等计时单位 。有了计时工具,人类能够更好的安排时间、事务,就有了更 就产生了一部分专门整理认识自然世界的人, 多的时间, 有一部分人“闲”了起来, 比如说僧侣阶层或祭司阶层——他们都是通天之人,把握着神秘的力量,由此而 获取了权威;当战争开始时,世俗之人的另一部分,获取了几乎同等的力量,但 是却消灭不了对方(僧侣阶层) ,在社会有剩余产品时出现了两者的共同统治, 最终形成社会与国家 。 这是一个被自然秩序决定,有人类文化参与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是一个“喧嚣”的 时代,“狂奔”的时代! 社会秩序的形成,改变了原来自然秩序的结构,促进了效率,从而创造了“新”的 自然秩序, 与原来的自然秩序一起组成现在的自然秩序——一种带有人类印记的 自然秩序;它又决定着人们新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对新成长起来的那部分人来说 更是如是!这就是人类社会诞生后,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相互促成的过程,而且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秩序观念在注入自然秩序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当然,在另一 个方面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将社会秩序当成了全部,自然秩序成 为一个无足轻重或者很不需要提及的问题;人们也因此很狂妄,以为自己可以为 所欲为) 。 其实,上述就是关于社会秩序三层内涵的论述! 其实,自从有了人类认识自然秩序后,自然秩序与人类秩序各自演化以及自然秩 即“层累说”。 序与人类社会秩序相互“重叠”演化可以用一个历史学上的术语表达,
其本意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远古虚构的历史, 其主旨——根据启良的叙 述有三,即“(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人 物形象愈是高大; (三)即便对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是否属实尚无把握,但亦可 知道它在传说中的最早情况” ——而我则用其相反之义, 不在于具体事实的真实, 而在于这些事实所体现秩序的“真实性”,而且还将之延伸到(有人类参与后的) 自然秩序中;具体说来,即第一,自然秩序越到后来期间的人类印记越浓重,但 是绝对达不到自然秩序等同于人类的印记;第二,社会秩序愈到后来,社会关系 愈丰富、复杂,层次也越来越多,需要把一些基本秩序当成常识把握(一般不能 被怀疑,成为人类的第二个“自然”秩序) ,成为认识复杂秩序的有力工具;愈到 后来,也具有一种昂格尔所谓的“历史包袱 ”;第三,自然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 相互“重叠”演化愈到后来愈分不清,谁是自然秩序,谁是社会秩序,就犹如事实 与价值的关系,或者以苏力在论述法官如何认定事实与法律时(其实就是他接着 阐释的事件的社会格式化问题)的话表达也恰当,即“事实,还是法律? ”。 笔者,在这里,极力阐释自然秩序、社会秩序的形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的事实,不仅仅表现了现在社会秩序的三重涵义;还在于表达一个人在一开始就 想或者想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一种秩序、 制度的不可思议性——笔者深深地感 受到了苏力在《阅》一书中所说的“川上曰”的感触!——因为: 从人作为自然秩序的组成部分来说。作为地球的 60 亿分子一(如果加上自古以 来的人类,就更为渺小)在整个人类群体中很渺小,相对于地球来说就是可有可 无,同理地球相对于太阳来说很渺小,太阳相对于银河系来说可有可无,银河系 相对于宇宙同样如是。还可以进一步说,人类相对于地球这个自然秩序,地球相 对于银河系(还不说宇宙了)就相当于篮球上的一个蚂蚁(甚至相当于一个大海 里的一颗针) ,当两个篮球相撞时蚂蚁随之抖落或者死亡;在 6500 万年前,地 球上还没有人类,属于恐龙的世纪,结果一个小行星撞上地球,恐龙就消失了 。 虽然人类已经对自然秩序的认识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还在 太阳系内,人最多还只是到月球而已,而且就那么一、两次;也就是说,目前人 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感,从而主要任务就是认识它们! 从人作为社会秩序的组成部分来说。 人类社会秩序的形成与演化虽然相对于地球 而言显得太渺小,但是当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绝不是一个非常短的日子。在人
类秩序的层累中,已经形成了需要我们分层认识的格局,也就是说形成了让一个 人望制度兴叹的格局。不过好在人类制度秩序本身就没有的,是依附于自然秩序 的,我们或许可能在认识自然秩序中分清我们的错误,目的不是为了重新来过, 而是在以后的制度层累中少犯错误或者改正可以改正的错误! 无论是想改正还是 少犯,前提是认真阅读这些秩序! 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除了一种即刻的“曰”外,还能干吗?我们就一起去体会苏 力如何将这种舒畅、激情的“曰”表达出来的! 四、体会“川上曰”的感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阅》之代序《川上曰》一文是苏力一篇学术反省的文章,是对一些关心他的人 质疑其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在后面论述 的一种“川上曰”思考——的回应。在文章中,其提出了两点理由表明其将继续秉 持一种“川上曰”的学术进路,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川上曰”的特点(与 西方文化相比较而言) ;其二,在西方文化中,作者所理解和接触的西方文化就 是一种反基础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而不是那些的政治学、哲学与道德学的观 点与理论。这与一般学术人的学术态度和进路(中国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法学研究 进路,现在的学术研究都是在西学东渐后出现的,是中国传统与西方形形色色研 究进路的不同结合, 而我们常常将之视为了一体, 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对照非常强烈,因为他们一贯秉持着另一种进路(这本来也是中国所需要《雷雨》读书笔记《雷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雷雨》读书笔记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给教师的建议》41-50条读书笔记
《41、智育的真谛》读书笔记
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在教养程度和智力训练程度之间,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分量和智力发展程度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虽然后者也有赖于知识的分量。智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无论是未来的数学家,还是未来的拖拉机手,都应当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都应当成为聪明的人。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丰富性。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作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的,从小时候,到现在,对“德智体美劳”中的“智”的理解很狭隘,我一直以为,“智”嘛,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今,读了苏老的这条建议,我方知道自己的浅陋。
如今,身为一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智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这里不敢妄谈教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思考,因为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个能力),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说,如果一个人很聪明,但他的人品不好,那么,将来,他对社会、对他人的破坏性会很大。现在来看这句话,我觉得,这种人应该只是单纯智商高,知识丰富;缺乏了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这种人不会凭借他的智慧“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
明白了这一点,我会在学生的智育方面努力。加油!
《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读书笔记
在一个有几十名教师组成的集体里,要比在小型学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在大的教师集体里,总有些有经验的教师。
你,作为教育舞台上的一名新手,几乎能够向每一位教师学到东西,哪怕他比你早工作只有几年。但是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果你一个挨一个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是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领的。
我建议你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吧。
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
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也很强:他们能一眼下去就抓住好几个词和句子成分,能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因此他们在朗读时就有抑扬顿挫,表现出丰富的感情色彩。你在仔细地观察阅读教学法,但是你并没有发现什么意外的新东西。你再去听一次课,以后就接连地听下去。你把一切都跟自己上的课加以对比……
良好的阅读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学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儿童在小时候听过哪些故事,学生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是否注意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相互关系,等等。你会得出结论: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这般去做,就一定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举例来说……: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性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也是经常听老教师的课,而后,觉得人家哪里讲得好,便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可总觉得,和人家原来的课堂味道不太一样。
后来,我读
李镇西老师的《听李镇西讲课》,才明白,一味地照搬人家的东西进课堂是最不科学的,因为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关键是学习人家授课的理念,理念有了,才会真正的从行动上动起来。
今天,我又读了苏老的这条建议,又懂得了,人家课堂表面的“好”,是与许多因素相关的:学生的,教师的;学生小时候的,学生如今的;教师自我的修养,教师思想的修养,教师的自我反思等等。
尽管,而今,很少听同事们的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向他人学习。自己在做题备课方面,有疑问,和同事探讨,自己查资料,到网上找相关信息;参加烟台市的听课活动,研究人家的教学理念;参加烟台市的教研活动,听听同行有经验教师的交流,听听教研员老师的分析……同时,反思自我,抓紧时间尽量多的读书。我想,只要心中有不断进取的意识,只要从行动上不断努力,我一定会不断地完善自我的。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读书笔记
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恼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
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
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不断地保持儿童跟家长的精神交往。
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
一个孩子很轻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个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
苏老说,要想使儿童好好学习,就要培养他劳动的人情味,使他能够感到好好学习能让父母高兴这是一种崇高的品格。其实,我想,这种美好的品格何止于对于儿童,其实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也是如此。
我有一位叫晓彤的学生,他是位男生,性格有点内向,但是他很善良,这一点从他的周记、从他的作文以及从他跟我的接触中看出来。
他能了解到父母的不易,他能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深沉的亲情,他能对我给予他小小的帮助而感恩于我……他更想让自己的成绩好一些,来报答他的父母。
上次三月考,他一卷不理想18分(满分36),总分98分(满分150);此次,他一卷30分,总分116.5分。一卷提高了12分,二卷提高了6.5分,总分提高了18.5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这就是他具备善良品格的意义。
写到这里,不由想到了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他说,有一位朋友,在谈到写作的初衷时,说了这么一句:“为了我母亲!”多么单纯多么善良的想法啊。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将学生内在的善良激发出来,将此作为他刻苦学习的动力。
《44、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对于地处边远的小型学校的教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大村镇或城市里的一所好学校保持经常的联系。我建议你每年到这所学校里去2、3次,每次停留3、4天,看望看望自己的同行。你应当去听一些课,跟教师们谈谈。
在春季和初夏,你应当带领自己的学生出去旅行:让他们看一看城市生活,参加工厂和印刷所。你还要利用每一次旅行的机会,充实自己学校的图书、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暑假里,你也不要尽呆在学校里,——你到大城市去旅行吧!……你在城市停留的时间要过得很充实:要到剧院、音乐厅里去看演出,见识一下我国优秀演员们的精湛艺术。还有,我再重复一遍,不要忘记买书。
我还建议你做几次远足旅行,……。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富。
今年夏天,我要外出旅游。
曾经听过一首歌: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当大学生的时候,时间虽说不是大把大把的有,但时间总归是有的;遗憾的是,那时候,真的没有钱。而今,不算有钱,但外出旅游的费用还是有的;遗憾的是,姑娘小的时候,不宜带姑娘出去,现在姑娘大了,儿子还小,也不能出去。感觉很是愧疚于女儿。因为我深知,外出旅游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促进孩子成长大有裨益。
今晚,我读了苏老的这条建议,感觉,不仅仅亏欠了女儿,也亏欠了自己的学生。因为我当了教师后,
就一直生活在这小小的乡村,我从未在现实生活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从未有通过旅行,通过与真正的大自然亲近而产生的强烈的感受,因此说,在学生面前,我的见闻不够丰厚,我的眼界不够开阔,我的思想不够大气。为人师者,应该各方面都优秀的。所以,很抱歉,对于我的学生们,所以,我决定今年夏天出门一趟。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读书笔记
有助于工作的计划还是应当写的。……根据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应当包括如下各点。
儿童应当阅读的文艺作品的书目。
儿童在学校里应当欣赏的音乐作品(学校里最好有一个音乐室)。
要跟学生进行谈话时使用的绘画作品。
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和文艺作品的片断。
我建议中年级和高年级各科教师也制订这样一项远景计划。当然,计划中要考虑到本门学科的特点。
每一个教师还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课题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分配给本课题的时数,包括好几节课的一种计划。课题计划只适用于不大的课题(2到5节课能讲完的)。课题计划里,写明每节课上讲授什么和怎样教法,应当避免把演讲、讲述的内容做长篇大论的书面抄录。教师要讲给学生的知识应当装在教师的头脑里,不需要做详尽的笔录。课题计划是一种教学论上的预见和根据,而不是详尽的讲稿。计划里只应当写上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例如,在检查家庭课业时要让儿童回答的问题,学习新教材时学生独立作业的种类等。将要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和练习题都不写入这种计划(教师们通常把这些题目抄在专门的卡片上或笔记本里)。
&在写课题计划的笔记本里,有必要在页边上留些空白的地方,以便在遇到未能预见到的偏离计划的情况时,对原计划做必要的修改。
原来,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做这样的远景计划,之前,我从未在这方面考虑过。看来今后,在接手高一新生之前,我应该做一个高中三年的工作远景计划——写给自己的,而非教给领导的。
还有,关于教学设计,我明白了,不必要将讲课的具体内容写在本子上,这些东西要装在老师的心中,做到胸有成竹;而讲些什么和怎么讲,才是要写的关键。
我以前写的备课笔记,向来是写完就扔,用完就扔的,从未做到像苏老说的这样,在笔记上留白,在授课之后,对笔记做必要的修改,以提高自我。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读书笔记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它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记日记已经记了32年。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很庆幸,我从去年就着手记录我的工作日记。我倒没能像苏老说的这样,对日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些什么来;我只是想收集我工作中的幸福的点点滴滴。
有一首歌中,不是这样唱么:“我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等到以后哪里都去不了,……坐着摇椅,慢慢地聊……”
我想,不用等到以后老得哪里都去不了,就是等到退休以后,我坐在书桌旁,翻一翻我写过的工作日记,回首往昔工作中与学生相处的点滴幸福快乐,这是人生多么美好的事啊。
其实,我很遗憾,我没能从工作伊始写工作日记,我没能早早买上数码相机,照下我亲爱的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演(如演出《雷雨》,演出《窦娥冤》,演出《装在套子里的人》),否则,我想我的幸福会更加丰盈,更加丰满,更加形象。
如果,如果,我在参加工作前,就看到苏老的这条建议,或者,在工作伊始,有人提醒我,该记工作笔记,那该多好!即便为此折去我10年的生命,我也是愿意的。
所幸,现在的我,一边在工作与生活中忙碌着,一边能够随时记录着我工作与生活中的幸福快乐。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读书笔记
我们把这些建议提给七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这些建议是否有效,则取决于许多条件和前提,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点是:
学校里,首先是教师集体里,要有一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
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来进行;
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一百倍;……
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特殊爱好。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学生对于在脑力劳动中有关自我纪律的教导才会容易接受。我们认为,应当向学生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如下:
(1)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你的选修课)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
(2)要学会听教师讲课。……应当学会在课堂上就对提纲进行思考,并且每天哪怕有半小时来整理这些笔记。……学科的“骨架”是一种特殊的大纲,你依靠它就能回想出全部教材来。
(3)你要在清晨6点钟开始一天的学习。
(4)你要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的制度。这就是说,要摆正主要和次要的关系。要在时间分配上把主要的事情安排好,以免它被次要的事情排挤到第二位去。
(5)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在脑力劳动中,许多事情并不是那么有趣。使人非常愿意去做的。“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你正是应当从这种不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脑力劳动。
(6)你的周围有一个书籍的海洋。应该严格挑选阅读的书籍和杂志。
(7)要学会自制。你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文娱小组,有运动小组,还有跳舞晚会。你要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在许多这样的活动中都包含着诱惑,它们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危害。当然,娱乐和休息都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忘记主要的事:你是一个劳动者,……。
(8)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
(9)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这就是说,你要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现在我大约有40种笔记本。每一种笔记本,都是用来记录那些鲜明的而又好像一闪即逝的思想的(它们有这样的“脾气”:在头脑里出现一次,就再也不复返了)。我还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入笔记本里。这一切到了将来都是需要的,都有利于减轻你将来的脑力劳动。你把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建立起来吧。要悉心保存你从书籍里汲取来的东西。
(10)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要力戒陈规旧套和刻板公式。要不惜花费时间,去深入思考你所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实质。你想得越深透,材料就记住得越牢固。在你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不要急于去记忆它,否则是白白浪费时间。你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记诵,而只要把你已经熟知的东西通看一下就行。
(11)如果有人妨碍你,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在集中精力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当完全独立地工作。最好到阅览室里去学习,因为那里大家都能严格地遵守制度。
(12)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跟艺术思维交替进行。你应当把科学著作跟文艺作品轮换阅读。
(13)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开始学习前先空坐1
5分钟;本来不打算读的书,毫无必要地把它翻来翻去;睡醒以后,躺在被窝里不起,等等)。
(14)“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
(15)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暑假里,不要跟书本就此分手。每一天都要用智力财富来丰富自己,这是你将来从事的脑力劳动所需的时间的源泉之一。要记住:你现在知道的越多,你要掌握新知识就越容易。
工作这么多年,每逢接受一帮新学生,我会把这学期在语文学习上需要注意的问题讲给他们听,但是,我从未给自己的学生下发像苏老这样给学生提出的脑力劳动中自律的问题。看到这条建议,我感觉很受益。以此为鉴,加油!
其中苏老提到的“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
“在你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不要急于去记忆它,否则是白白浪费时间”,我认为说的很有道理。在我们的高中语文学习中,涉及到语文诗歌和文言文的背诵问题,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就存在在没理解透的情况下,就忙着读啊,背啊。结果事倍功半。我以往常和他们说,先读,先理解,再读,再背。看来,我的想法是对的。今后,真的可以把苏老的智力学习的建议印发给学生。
《48、要思考,不要死记!》读书笔记
我苦苦地思索着:为什么孩子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是这么困难呢?每听过一节课,我思想上就进一步明确起来: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懂的东西像雪球一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越滚越大。
……在他思考事实的时候在内心使用这条抽象真理去理解这些事实,但并没有提出要记住这条真理本身的目的时,这条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
虽然这时候并没有提出记住这条规则的目的,但是在多次地作为钥匙来使用以后,规则也就记住了。记住了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人再忘记。记住了而且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背诵。
在我们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高一高二学习新教材,高二下学期结束前,要进行会考,我们要将先前学过的文言文进行复习,高三新学期伊始,我们要先复习文言文;然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为数不少的学生来说,每一次复习都像学习新的东西一样,学生很吃力,同时,每一次复习完了,也没见多大长进。
开始时,我甚感奇怪,甚感疑惑。后来,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他们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就没有理解和把握文本。因而,他们的知识是表面的,肤浅的,经不起时间的洗涤。对他们来说,即便复习上10遍,20遍,也不会有多大的进步。
今天读苏老的这条建议,我明白了,要让学生牢牢地掌握知识,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思考之后理解,理解了,方会形成相对较长时间的记忆。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读书笔记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
……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
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
看罢此文,不由感慨,我们手下的学生阅读量太少啦,少的可怜,就如同,明明他可以怀拥一条河,而实际上,他仅仅拥有一滴水;明明他可以仰视整个浩瀚的星空,却只看到了星空的一角;明明他可以欣赏一片辽阔的草原,却只低头瞥见脚下的一方草地。遗憾,真的很遗憾。
可以,如何才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呢?这个问题又着实无奈!每一天的课程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即便课下学生读一本杂志甚或我们的《作文与考试》,都会被某些老班视为洪水猛兽。
是的,仅仅靠语文教材上的那有限的课文,根本无法使学生的心胸开阔起来,根本无法让学生的思想充盈起来。仅仅靠《作文与考试》,从中汲取点新鲜素材,也属急功近利之行为,根本无从谈文学素养的熏陶。
其实,我自己感觉,他们也是很渴望能阅读写东西的,举例来说,这一点,我从我昨晚给他们讲《围城》《双响炮》中的幽默例子时,他们眼神中那些亮光可以判定。
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必被题山卷海所压迫?什么时候,我们的学生可以从无穷无尽的题目中解脱出来?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他们在阅读时发出的会心的微笑,还有因读到荡气回肠的文章而感动地流下纯洁的眼泪?
期待,期待。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读书笔记
我们感到,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后期学生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缺陷,就是他们被剥夺了一项巨大的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学习却不是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
教师通过荷兰革命的生动事实而把这些规律性揭示得越深刻,学生去记忆全部事实、细节、详情的必要性就越少。不需背诵,而是按照逻辑本身,就能把关于上述规律性的概念保持在记忆里,而且,记住它们也是很自然的事。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以识记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尽量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他对教材的理解越深刻,识记的情况就越好。深入钻研教材的实质,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这一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对事物的实质本身,对教材内容发生兴趣,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
通常,教师们抱怨时间不够。我可以同意这种说法,然而一定得补充说明一点:有时候,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像在学校里、课堂上这么滥用和浪费时间的。
许多教师在刚刚表述了规则和举过几个例子以后,马上就要求学生背熟这些规则。学生们用心地背诵着,也能举出同样是背会的例子,但是他们在书写时照样地出错。在这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特点,以及(特别不能允许的是)忽略了由深入思考事实向记熟规则过渡的特点。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它们,又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掌握它们。
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尤其在课堂上。教师绝对不能独霸课堂。
要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
不能认为自己讲过了,学生就必须掌握,要像老牛反刍一样,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消化吸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笔记300字左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