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rdaizr 翔是什么意思思?

lEED AP中的AP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lEED AP中的AP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专业认证如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
AP 应该是Accredited Professionals缩写, 翻译过来是:公认专业人员可昆
LEED AP,即LEED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认可的LEED认证专家,拥有该资格的个人能够顺利地管理整个LEED认证项目的实施。LEED AP证书能够证明个人已经透彻地了解率绿色建筑的实践和原则,以及LEED评分系统(分LEED-NC、LEED-CI、LEED-EB等技术体系)。该专业认证计划于2001年发起,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60000人获得了LEED AP证书,其中中国仅600多人。 从2008年开始,LEED AP项目的管理移交到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Institute)。在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的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具体负责LEED AP相关考试项目的开发及管理。GBCI推出分方向的LEED AP资质,且推出CMP计划(即资格维护计划),每两年时间,需要参加一定时间的学习以获得CE继续教育学分,另付50美金的资格维护费用。 目前我国获得LEED AP证书的建筑师或工程师还十分稀少,随着部分跨国企业在华业务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内房地产领域(发展商和设计院)先锋企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加强,获得LEED AP证书的个人在岗位竞争和职业发展方面都具备强烈的优势。
其他类似问题
leed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汽车上的ABS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汽车上的ABS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ABS,全写Anti-skid Braking System.没有装置ABS的旧款汽车,煞车时 车胎会立即被锁紧,汽车便会因此而减速.可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即使煞车,汽车也不会立刻停下来.当踏下煞车掣的一刹那,车胎会被锁 死,不能转动,但过剩的冲力会令汽车滑行,车胎失却循迹性,汽车便会 失控,容易造成意外.装置了ABS煞车系统的汽车,煞车时车胎不会一下子被锁死,相反,煞车碟会一下接著一下的,有节奏地钳著车胎,因此, 车胎在煞车时也仍维持转动,逐渐减速,这样,虽然煞车距离 (Braking Distance)会较长,但好处是汽车容易控制,减低发生意外的机 会.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普通制动系统在湿滑路面上制动,或在紧急制动的时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ABS-汽车防抱死装置简介  一、 ABS 的应用   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 在 1950 年问世,首先被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上, 1968 年开始研究在汽车上应用。 70 年代,由于欧美七国生产的新型轿车的前轮或前后轮开始采用盘式制动器,促使了 ABS 在汽车上的应用。 1980 年后,电脑控制的 ABS 逐渐在欧洲、美国及亚洲日本的汽车上迅速扩大。到目前为止,一些中高级豪华轿车,如西德的奔驰、宝马、雅迪、保时捷、欧宝等系列,英国的劳斯来斯、捷达、路华、宾利等系列,意大利的法拉利、的爱快、领先、快意等系列,法国的波尔舍系列,美国福特的 TX3 、 30X 、红慧星及克莱斯勒的帝王、纽约豪客、男爵、道奇、顺风等系列,日本的思域,凌志、豪华本田、奔跃、俊朗、淑女 300Z 等系列,均采用了先进的 ABS 。到 1993 年,美国在轿车上安装 ABS 已达 46% ,现今在世界各国生产的轿车中有近 75% 的轿车应用 ABS 。   现今全世界已有本迪克斯、本迪克斯、波许、摩根 . 戴维斯、海斯 . 凯尔西、苏麦汤姆、本田、日本无限等许多公司生产 ABS ,它们中又有整体和非整体之分。预计随着轿车的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厂家生产。   二、 ABS 的功用   制动性能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它关系到行车安全性。评价一辆汽车的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指标是制动加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时仍能按指定的方向的轨迹行驶。如果因为汽车的紧急制动(尤其是高速行驶时)而使车轮完全抱死,那是非常危险的。若前轮抱死,将使汽车失去转向能力;若后轮抱死,将会出现甩尾或调头(跑偏、侧滑)尤其在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汽车的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器的摩擦力,但能使汽车制动减速的制动力,还受地面附着系数的制约。当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增大到一定值时,汽车轮胎将在地面上出现滑移。其滑移率 δ= (V t -V a )/V t × 100 % 式中:δ--滑移率; V t-- 汽车的理论速度; V a --汽车的实际速度。  据试验证实,当车轮滑移率δ= 15 %一 20 %时附着系数达到最大值,因此,为了取得最佳的制动效果,一定要控制其滑移率在 15 %一 20 %范围内。   ABS 的功能即在车轮将要抱死时,降低制动力,而当车轮不会抱死时又增加制动力,如此反复动作,使制动效果最佳。   三、 ABS 的两种控制方式   1 .双参数控制   双参数控制的 ABS ,由车速传感器 ( 测速雷达 ) 、轮速传感器、控制装置 ( 电脑 ) 和执行机构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车速传感器和轮速传感器,分别将车速和轮速信号输入电脑,由电脑计算出实际滑移率,并与理想滑移率 15 %一 20 %作比较,再通过电磁阀增减制动器的制动力。 这种曳速传感器常用多普勒测速雷达。当汽车行驶时,多普勒雷达天线以一定频率不断向地面发射电磁波,同时又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测量汽车雷达发射与接收的差值,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汽车车速。而轮速传感器装在变速器外壳,由变速器输出轴驱动,它是一个脉冲电机,所产生的频率与轮速成正比。
执行机构由电磁阀及继电器等组成。电磁阀调整制动力,以便保持理想的滑移率。
这种 ABS 可保证滑移率的理想控制,防抱制动性能好,但由于增加了一个测速雷达,因此结构较复杂,成本也较高。例如
汽车杂志社沈树盛审报的专利 ( 专利号
2 .单参数控制
它以控制车轮的角减速度为对象,控制车轮的制动力,实现防抱死制动,其结构主要由轮速传感器、控制器 ( 电脑 ) 及电磁阀组成。
轮速传感器由传感器和齿圈钢环组成 ( 见图 2) 1、电缆 2 .永磁体 3 .外壳 4 ,传感线圈 5 ,极轴 6 .齿圈
2、为了准确无误地测量轮速,传感头与车轮齿圈间应留有 1mm 间隙。为避免水、泥、灰尘对传感器的影响,安装前应将传感器加注黄油。   电磁阀用于车轮制动器的压力调节。对于四通道制动系统,一个车轮圈有一个电磁阀;三通道制动系统,每个前轮拥有一个,两个后轮共用一个。电磁阀有三个液压孔,分别与制动主缸与车轮制动分缸相连,并能实现压力升高、压力保持、压力降低的调压功能。工作原理如下。   1) 升压 在电磁阀不工作时,制动主缸接口和各制动分缸接口直通。由于主弹簧强度大,使进油阀开启,制动器压力增加。   2) 压力保持 当车轮的制动分缸中的压力增长到一定值时,进油阀切断关闭。支架就保持在中间状态,三个孔间相互密封,保持制动压力。   3) 降压 当电磁阀工作时,支架克服两个弹簧的弹力,打开卸荷肉使制动分缸压力降低。压力一旦降低,电磁阀就转换到压力保持状态,或升压的准备状态。   控制装置 ECU 的主要任务是把各车轮的传感器传回来的信号进行计算、分析、放大和判别,再由输出级将指令信号输出到电磁阀,去执行制动压力调节任务。电子控制装置,由四大部分组成,输入级 A 、控制器 B 、输出级 C ,稳压与保护装置 D 。   电子控制器以 4 一 101tz 的频率驱动电磁阀,这是驾驶员无法做到的。   这种单参数控制方式的 ABS ,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故目前使用较广。   在美国克莱斯勒型高级轿车中大多配备了这种单参数控制方式的 ABS 。它在轿车的四个轮上都装有轮速传感器。结构如图 4 。   分配阀 ( 见图 5) 是一个三通道的分配阀,它位于制动油泵总成的下方。 在车轮轴上安装有 45 齿或 100 齿的齿圈,轮速传感器的传感头装在齿圈的顶上。当车轮转动时,使传感器不断产生电压信号,并输入电脑,与 RoM 中理想速度比较,算出车轮的增速或减速,向电磁阀发出升压或卸压的指令,以控制制动分缸制动力。   四、 ABS 使用中注意的问题   ( 1 )更换制动器或更换液压制动系部件后,应排净制动管路中的空气,以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 2 )装有 ABS 的汽车,每年应更换一次制动液。否则,制动液吸湿性很强,含水后不仅会降低沸点,产生腐蚀,而且还会造成制动效能衰退。   ( 3 )检查 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前应先拔去电源。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浅释
现代汽车有如ABS、AWD、ECI、OHC等等诸多的英文缩写名称,但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英文缩写名称之一,就是ABS了。可能这三个字母连在一起好记好念,不过对于今天的轿车来讲,ABS已经成为安全性能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 System,汉译就是制动防抱死刹车系统。这是一项在80年代末才兴起应用的新技术,但发展得很快,现在已经成为许多轿车的必装件了。
防止抱死啊
车在高速行使的时候会有惯性 ABS 防止包死
防止抱死啊
车在高速行使的时候会有惯性 ABS 防止包四
AUTO是自动的意思,就是你打开这个功能后,车内的空调就会自动调节适宜的温度和风速。比如车内20度比较适宜的话,如果一会儿车内温度降低了,空调就会给出热风将温度提上去,如果过热,空调就休息会儿。总之AUTO就是一个恒温控制的作用,不用手动频繁的调节温度
abs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汉书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汉书[hàn shū]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编撰是中国第一部之一汉书是继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与史记并称为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的元年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外文名称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作品别名前汉书创作年代成于公元80年文学体裁纪传体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
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古词遣辞造句典雅远奥与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img title="汉书(全十二册)中华书局版" style="float:" picsrc="e307b1" data-layout="right" width="500" height="500" url="http://c./baike/s%3D220/sign=adab439d01c41bbd4b36b/21acf3d7ca7bcbd5fb.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了鲜明的对照纪史的方式自汉书以后历代都仿照它的纂修了的
成书于时期前后历时近四十年世代为家多藏书父为当世大家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采集前史遗事旁观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承继父志亨笃志于博学以著述为业撰成汉书其书的八表和则由其妹及共同续成故汉书前后历经四人之手完成班昭是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1]
汉书者主要有唐朝的注清朝的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奠定了修的史学家曾在中说过迁史不可为定法固因迁之体而为一成之义例遂为后世不桃之宗焉历来史之良首推迁固史风汉或并称两书各有所长同为中华名著为治文史者必读之
汉书尤以丰富闻见博洽著称整齐一代之书文赡事详要非后世史官所能及可见汉书在上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鉴于汉时著止于武帝年间前101年前101年以后便阙而不录后等虽为但多鄙俗失真不足以踵继乃发愤继续前史终作成后传()六十五篇同时因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究欲就其业遂本其父所作潜精研究续成其书踵继先人之业汉书没有这一规制
班固亦有歌颂功德之意汉书叙传中班固曾述其撰书之旨谓虽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故知班固撰以颂之功德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是一部汉书把的省称纪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汉书记载的时代与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五行志地理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是由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汉书八表中有一篇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汉书为中国第一部汉书的记载以一朝为主上起元年下终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体例上全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把并入全书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凡一百篇共八十余万言
<img title="宁波天一阁收藏的汉书(明朝刻本)" style="float:" picsrc="ba00b8998f09" data-layout="right" width="800" height="600" url="http://c./baike/s%3D220/sign=601c5dd01bd5ad6eaef963e8b1cb39a3/8b82bc18afabb051ede8.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165" useredit="1" />到了颜师古认为汉书卷帙繁重便将篇幅较长者分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成为现行本汉书一百二十卷
汉书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书中所记载的时代与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汉书的这一部分多用史记旧文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动
汉武帝以后的除吸收了班固遗书和当时十几家读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类似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不少班固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因此比史记更显得有史料价值<img title="汉书中华书局版" style="float:" picsrc="be99a46538db12" data-layout="right" width="600" height="924" url="http://g./baike/s%3D220/sign=9be352d9f25f/d8f9d72aa3a7bbb5b9f1.jpg" compressw="142" compressh="220" useredit="1" />汉书中的纪共十二篇是从汉高祖至的编年大事记
虽写法与略同但不称如高帝纪武帝纪及等由于汉书始记汉高祖立国元年故将本在史记·本纪的人物如等改置入中又由于东汉不承认建立的政权故将置于传中贬于传末汉书中的表共八篇多依史记旧表而新增汉武帝以后的
前六篇的记载包括记载汉初同姓诸侯王的诸侯王表记载的异姓诸侯王表记载汉高祖至的功臣年表等借由记录来达到尊汉的目的
后二篇为汉书所增包括古今人物表其中的古今人物表班固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以为标准分为四类九等表列出来百官公卿表则详细介绍了的汉书中的志共分十篇是专记的兴废沿革
由于汉书已用为大题为免混淆故改史记中的书为
汉书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将史记的改为礼乐志将改为将改为将改为郊祀志将改为将改为
同时又新增五行志地理志各志内容多而不专叙西汉一朝的历史
其中如地理志详述西汉时期的领土疆域建置沿革封建世系形势风俗和的等
五行志集有关灾异之说而编成但从另一角度看却保存了大料的资料
天文志则保存至年间大量有关等资料
刑法志则概述上古至西汉时期的并且点出用刑之重更指出汉武帝进用而导致的恶果
则详述上古至汉代的经济发展情况
沟洫志则记述上古至汉朝的并说明治理水文的策略汉书中的列传共七十篇仍依史记之法以公卿将相为列传同时以时代顺序为主先专传次类传再次为边疆各族传和外国传最后以王莽传居末体统分明
至于传的篇名除诸侯王传外一律均以姓或姓名为标题
汉书列传中有关文学之士的部分多记载其人有关的内容如贾谊传记有记有贤良策等这些都是史记没有收录的
而列传中的类传有儒林传循吏传酷吏传等此外又新增元后传宗室传这些也是史记所没有的
方面有西域传等三传
此外又仿之意列传最后一篇作述其写作动机等列传以记载西汉一朝为主列传各篇后均附以即仿史记篇末太史公曰的体例说明作者对人或事的批评或见解汉书卷一 上 高帝纪 第一上汉高祖
汉书卷一 下 高帝纪 第一下汉高祖刘邦
汉书卷二 惠帝纪 第二汉惠帝
汉书卷三 高后纪 第三汉高后汉少帝汉少帝
汉书卷四 文帝纪 第四汉文帝
汉书卷五 景帝纪 第五汉景帝
汉书卷六 武帝纪 第六汉武帝
汉书卷七 昭帝纪 第七汉昭帝
汉书卷八 宣帝纪 第八汉宣帝
汉书卷九 元帝纪 第九汉元帝
汉书卷十 成帝纪 第十汉成帝
汉书卷十一 哀帝纪 第十一汉哀帝
汉书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汉平帝汉书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 第一刘氏以外诸侯王
汉书卷十四 诸侯王表 第二刘氏诸侯王
汉书卷十五 王子侯表 第三上
汉书卷十五 王子侯表 第三下
汉书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
汉书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第五
汉书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 第六
汉书卷十九 上百官公卿表 第七上
汉书卷十九 下百官公卿表 第七下
汉书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汉书卷二十一 律历志 第一上邓平的太初历
汉书卷二十一 律历志 第一下刘歆的三统历
汉书卷二十二 礼乐志 第二
汉书卷二十三 刑法志 第三
汉书卷二十四 食货志 第四上
汉书卷二十四 食货志 第四下
汉书卷二十五 郊祀志 第五上
汉书卷二十五 郊祀志 第五下
汉书卷二十六 天文志 第六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下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上
汉书卷二十七 五行志 第七下之下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 第八上
汉书卷二十八 地理志 第八下
汉书卷二十九 沟洫志 第九
汉书卷三十 艺文志 第十根据的的写成汉书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 第一
汉书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 第二
汉书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
汉书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 第四
汉书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荆王燕王吴王
汉书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 第六楚元王
汉书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 第七
汉书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 第八
汉书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
汉书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 第十
汉书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
汉书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 第十二
汉书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 第十三
汉书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第十四淮南厉王衡山王济北贞王
汉书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 第十五
汉书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 第十六
汉书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 第十七梁孝王代孝王梁怀王
汉书卷四十八 贾谊传 第十八
汉书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 第十九
汉书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 第二十
汉书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 第二十一
汉书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 第二十二
汉书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 第二十三临江闵王河间献王刘阏鲁共王江都易王胶西于王赵敬肃王中山靖王长沙定王广川惠王胶东康王清河哀王常山宪王
汉书卷五十四 传 第二十四
汉书卷五十五 传 第二十五
汉书卷五十六 传 第二十六
汉书卷五十七 传 第二十七上
汉书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下司马相如
汉书卷五十八 传 第二十八
汉书卷五十九 张汤传 第二十九
汉书卷六十 杜周传 第三十
汉书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 第三十一
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 第三十二
汉书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 第三十三戻太子
汉书卷六十四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第三十四上
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 第三十五
汉书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第三十六
汉书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 第三十七
汉书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 第三十八
汉书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
汉书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 第四十
汉书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 第四十一
汉书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
汉书卷七十三 韦贤传 第四十三
汉书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
汉书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第四十五
汉书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 第四十六
汉书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第四十七
汉书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 第四十八
汉书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 第四十九
汉书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 第五十淮阳宪王楚孝王东平思王中山哀王定陶共王中山孝王
汉书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 第五十一
汉书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 第五十二
汉书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 第五十三
汉书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 第五十四
汉书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
汉书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 第五十六
汉书卷八十七 上扬雄传 第五十七上
汉书卷八十七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下扬雄
汉书卷八十八 传 第五十八
汉书卷八十九 传 第五十九
汉书卷九十传 第六十
汉书卷九十一 传 第六十一
汉书卷九十二 传 第六十二
汉书卷九十三 传 第六十三
汉书卷九十四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上
汉书卷九十四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下匈奴
汉书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卫氏
汉书卷九十六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
汉书卷九十六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下西域
汉书卷九十七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上
汉书卷九十七 外戚传 第六十七下外戚
汉书卷九十八 元后传 第六十八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上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中王莽
汉书卷九十九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下王莽
汉书卷一百 叙传 第七十上班家历史序文
汉书卷一百 叙传 第七十下班家历史班固序文在叙事上汉书的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这种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的重大贡献汉书的体例与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改称纪列传改称传书改称志取消了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比较完整地引用诏书奏议成为汉书的重要特点此外边疆诸传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汉书新增加了五行志地理志
刑法志系统地叙述了国家律令为研究我国律法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地理志记录了当时行政区划物产经济民情等内容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的记录了存世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食货志是由演变而来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即状况下卷论即和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后人非常推崇这篇表首先讲述了封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朝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
汉书史料来源武帝前为史记后一为其父书二为各家所续史记三为其它记载公元32年~公元92年历史学家之子班超之兄字安陵人今生于东汉建武八年卒于东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十七卷
由于只写到的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不料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告发班固私作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
汉明帝颇赏识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秩俸为二千后为当时兰台令史是他的同事二人皆以文闻名班固与弟班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此即的典故班固又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率兵伐班固随其出征任行中郎将事大破匈奴后勒石燕然山的即出自班固手笔
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洛阳令种竞被班固的醉骂怀恨未忘汉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班固受牵连而被免官职种竞利用窦宪事败之机逮捕班固日加班固死在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
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尚未完毕班昭便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门生汉和帝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
此外班固也是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之一著有等<img title="钦定前汉书(现存11册)" style="float:" picsrc="3bb60ec65cc3d2" data-layout="right" width="600" height="700" url="http://g./baike/s%3D220/sign=687f542c8aaba63f114b8dc1a4c510fd9f9a1b1.jpg" compressw="188" compressh="220" useredit="1"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0篇主要记载各类人物的生平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
班固作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所不同的是史记有世家汉书没有史记记载典章制度的部分叫作书汉书改称志
史记不以朝代为限所以叫通史汉书纪传所记的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正如所说讫今无改斯道了可见其史学地位之重要
汉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的典范例如等除此之外汉书亦记载历史汉书继承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的优良传统运用新史料将史记·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叙述了西域几十个地区和邻国的历史以补充增补了大量汉武帝以后的史实这些记载均是研究亚洲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首先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体例为后世沿袭自秦汉以来均为君主本位政体本朝人往往不敢直接评论本朝政治忌讳甚多而断代史则合乎作者的心理因为前朝已灭亡评述前朝政事较少较易发挥故汉书一出此后历朝正史均以断代为史
班固之所以断代为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他总结汉武帝到东汉初年约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著作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其目的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班固认为史记的通史体例将西汉一代编于百王之末侧于秦项之列既不利于宣扬汉德又难以突出汉朝的历史地位这是汉书断代为史的根据于是汉书包举一代断限起自西汉建立终于新朝的灭亡为了突出就将高帝纪置于首篇这种断代为史的体例受到后来封建史学家的赞誉并成为历代正史编纂的依据
其次在编纂体例方面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纪传体是以为中心虽然各自独立成篇但彼此间又互有联系因此全书可以合成一整体它既能扼要列举历史发展的大概又可以详细记述有关的史事既便于查看个别人物活动的情况又能顾及的其优点极多使纪传体能为后世史家所采用
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对于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汉书继承了纪传体优点此后正史均沿用纪传体的体例
再者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汉书十志中食货志为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沟洫志有系统地叙述了秦<img title="汉书疏证(清朝·沈钦韩)" style="float:" picsrc="966aca074fa1b5e97b8947a4" data-layout="right" width="500" height="500" url="http://c./baike/s%3D220/sign=263b678c5edf8db1b82e7b663923dddb/c2cec3fdfc039245acdc27d1e25bb.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汉水利建设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开创了后代正史地理志及地理学史的研究礼乐志郊祀志刑法志分别记载政治法律和有关的典章制度五行志天文志和律历志都是研究古代的宝贵资料艺文志论述古代学术思想的源流派别及是非得失是一部极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资料十志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汉化部分更为详细书志体始创于史记汉书加以发展后代正史的志大抵以汉书十志为依归书志体也成为后世典章制度史的编著所模仿如唐朝所著的在艺文志中采用了的分法将古代的学术著作区分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加以论述使人们对各学术流派的演变与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加上又保留了七略的大概面貌成为人们研究上古至西汉末年旳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现存汉书约80万字比史记繁富它增载不少重要的主要集中在部分在许多人物传记中汉书又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和在汉书的中也有类似的重要历史文献的收载如食货志收入的等
汉书还增补史记对于国内外各的资料例如在史记·的基础上汉书大量增补汉武帝以后的史实比较完整地记述了自远古至西汉末年匈奴民族的历史汉书又合并史记的诸传在补充大量的史实基础上以合传形式写成较为详细的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同时汉书改史记·为西域传记述今境内我国各民族历史以及和诸国史这些记载均是研究有关各国历史的珍贵资料班固生活的时代封建神学思想已发展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而班氏父子又是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焉的史学家他们自然以维护封建神学思想为己任将作为自己著作的指导思想这样作者一面承袭史记的内容一面又指责它的是非颇谬于圣人因而篡改史记的观点使汉书更加符合于封建正统思想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司马迁不完全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汉书神化西汉拥汉为的思想其目的是为论证的正统性和神化东汉皇权服务的因此以为理论根据的五德终始说和王权神授的封建神学说教便成为汉书的主导思想为了宣扬灾异祥瑞的封建神学思想汉书首创五行志专门记述五行灾异的神秘学说还创立睦西夏侯京翼李传专门记载的事迹<img title="汉书注补(清朝·王先谦)" style="float:" picsrc="a992e31f0d12c42e304e15ef" data-layout="right" width="500" height="500" url="http://e./baike/s%3D220/sign=eb7d0a27fc9039ffbef760d/35a85edf8db1cbddb8e.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汉书多用古字文字难懂以至于班固同时代的人竟必须为汉书作的方可读懂据·记载自东汉至期间为汉书作注的大约就有近20家而其中以注释音义居多
关于汉书的唐朝以前所注都已清朝的仿经疏体例注释的代表作该书旁采诸家之说经多年穷究使不解之处得以通晓因而至今仍受国内外史学界推崇这些注释对于汉书中的和等均有详细为我们阅读汉书提供了便利成为今天使用汉书的重要工具
另外近人的汉书管窥及汉书补注补正都可以参考阅读<img title="汉书新证(陈直)" style="float:" picsrc="d019d2bf2eb3d32e19d81ff3" data-layout="right" width="500" height="500" url="http://c./baike/s%3D220/sign=b9c0eeb9bd570a3cd7c5494eef01f781b7ed1e0fe.jpg" compressw="220" compressh="220" useredit="1" />读汉书杂志清朝·汉书注校补清朝·长于和清朝· 汉书辨疑清朝·汉书管见清朝·汉书琐言清朝·精于考证和也可取·长于训诂校勘
汉书新证·系统利用和出土的秦汉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和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尤为精当
此外的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的则是研讨西域沿革的
清末的王先谦集六十七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其个人发明虽不多但综合抉择能力极强成就斐然至今无可替代是阅读汉书最基本的其缺点是对钱大昭周寿昌等人的观点采摭均有未备所以学者的考订之书仍不可轻废而近现代学者的新成果更需格外重视
有关汉书表志的之作甚多成就亦较大有代表性的佳作多收入二十五史补编及史记汉书诸表订补十种二书中其中的校书八表的人表考的汉书地理志补校的最为重要
宋代作汉书艺文志考证十卷对三百八十多种图书进行了详细考订所考证者汉书著记即起居注家语非今家语邓析子非子产所杀庄忽奇严助之驳文逢门即逄蒙之类不过三五条而止又收未录之书二十七种易类增连山归藏子夏易传诗类增元王诗礼类增大戴礼小戴礼王制汉仪乐类增乐经乐元语春秋类增冥氏春秋道家增老子指归素王妙论法家增汉律汉令纵横家增鬼谷子天文增夏氏日月传甘氏岁星经石氏星经巫咸五星占周髀星传……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汉书艺文志的学术著作王应麟认为汉书·艺文志中将于长天下忠臣归入阴阳家是不恰当的又考定所云伊尹汤液即汉书·艺文志之汤液经法又如老子指归不著录隋志十一卷撰列子释文云遵字君平作指归十四篇演解五千文清人又作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补书三十四种汉书的版本很多唐朝以前的版本多已佚失
清朝年间刊印了又称武英殿本<img title="汉书岳麓书社版" style="float:" picsrc="964b2e4e75f6c7eed0c86a2a" data-layout="right" width="600" height="752" url="http://a./baike/s%3D220/sign=804b5ed031adcbefcae2e0e/caddcd109b3de9d8248c9.jpg" compressw="175" compressh="220" useredit="1" />
清朝年间清政府又刊印了
清朝刊印的殿本和局本都是汉书较好的版本
民国时期刊印的系影印时期的景佑本而成其中很少错误是汉书的
1962年出版的标点铅印本共十二册是经过了专家学者的
又为之标点读起来更为方便是如今的
颜师古注汉书是集注本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翔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