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卓绝”意思是?

你知道客家人的优点是什么吗?
你知道客家人的优点是什么吗? 20
我是客家人啊,我。在这世界上还是真的不少麻烦,现在啊,连小不点的东东都说我客家人咋滴咋滴的。唉,我说啊,我客家人咋滴就不好了,咋滴就不能做富翁呢?兄弟姐妹们,请您们说说我们客家人的优点吧。
人家都说我不是帅哥。对,我不是帅哥,我是靓仔啊,我!不信请到我的空间看看。
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曾彩。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结: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演绎。
  刻苦勤俭。这是客家人最突出的特色。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得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她们有力地促进了客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开拓进取。客家男人,不论出外谋生、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敢做敢为,富有拼搏进取的精神。从古到今,散布在世界各国各地的客家人,各行各业都不断涌现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杰出人物;有些人甚至成为当地开埠的奠基人。
  重教崇文。客家人继承中原优良传统,历来十分重视学习文化。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都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近二十年来,客家地区的小学、中学蓬勃发展,大学和专科学院也接二连三建立起来。
  念祖思亲。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以及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侨乡更为隆重。海外也兴祭祖。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爱国爱乡。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众多的客家后裔和港澳台客属同胞,纷纷在故乡投资建厂,为振兴故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经常慷慨出资赞助家乡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体现出游子的爱乡情怀。
  客家人还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等等优良传统。
  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为汉民族中优秀的一支。美国学者韩廷敦在《种族的特性》中说:“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传教士肯贝则说:“客家人确是中华民族最显著,最坚强有力的一派,他们的南迁是不顾屈辱于异族的统治,由于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所以养成他们爱国爱种族的爱国心理,同仇敌忾的精神,对中华民族前途的贡献,将一天大似一天,是可以断言的。”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一连串举出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优点,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后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
客家人来源于中原汉民族,北方粗犷豪爽的性格特征,煅造出客家人的乐生迈进、刚强弘毅,勇敢豁达,客家人是“北方强者的血统与遗传”。客家人作为汉民族一支民系,其形成和发展,经历数次大迁徙,颠沛流离,世事多艰使客家人养成坚忍卓绝,刻苦耐劳,冒险犯难,团结奋进的特性,客家人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义不帝秦,同仇敌忾,爱国爱乡,注重武术的凛然自傲之气,使他们成为“民族心理发展中的一群勇者”。客家先民是中原华胄,他们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虽经辗转流徙,其文化气质不变,他们讲礼节,重伦理,好学问,尚教育,敦亲族,敬祖先,隆师道,客家人深重的文化气息使他们成为“优者的遗业与涵儒”。客家民系最值得称道的可贵之处在于客家妇女的地位不同一般。客家女无缠足怯弱之习,她们能躬操耕作,主持农计,她们朴素节俭,勤劳洁净,崇敬丈夫,热爱儿女,任劳任怨,牺牲自我,维护家庭,她们以坚强和聪颖,在世界妇女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妇女的特性充分体现出客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叶志茹先生在《浅谈客家精神及其形成》一文中把客家精神概括成:一是百折不挠、锐意进取;二是艰苦创业、奋斗求新;三是爱国爱族,精诚团结;四是崇文尚武、器重名节;五是敬老爱幼、继祖崇宗;六是勤俭持家、乐善好施;七是追求革命、主持正义;八是为人忠诚,耀祖光宗。
  许多客家研究人士对客家精神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和描述,其独特性和高尚性受到中外人士所公认。客家精神的形成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历史渊源中,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断的推陈纳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为中华族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客家人物
  
历史名人

  黄庭坚、文天祥、宋应星、刘国轩、罗芳伯、宋湘、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韦昌辉、李秀成、丁日昌、赖文光、叶亚来、石达开、陈玉成、刘永福、黄遵宪、刘光第、吴汤兴、徐骧、宋嘉树、丘逢甲、姜绍祖、罗福星、罗明、张榕轩
  
现代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家政治家
  邓 小 平、陈 丕 显、肖 扬、叶 剑 英、邹 鲁、谢 非、杨 成 武、张 鼎 丞、萧 华 、刘 复 之、朱 德 、叶 选 平、曾 生、刘 亚 楼、宋 庆 龄、胡 耀 邦、曾 国 华
  中华民国军事家政治家
  薛岳、赖名汤、谢晋元、罗策群、邹 洪、黄国书、张立群、黄琪翔、张发奎、彭嘉衡、叶 挺、宋 美 龄
  中国科学艺术及体育人士
  郭 沫 若、李金发、卢嘉锡、李国豪、罗香林、叶乔波、何雯娜、钟敬文、张资平、蒲风、黄药眠、林风眠、碧野、王 力、林丹
 中国 台 湾 演艺界人士
  罗大佑 、慎芝、张小燕、江美琪、罗时丰、钟昀呈、廖家仪、陈建州、胡 自 雄、曾国城、林晓培、范植伟、温升豪、张馨月、王心凌、钟欣怡、张善为、彭佳慧、方岑、叶青、陈嘉桦、田馥甄、陈乔恩、廖洋震、罗瑶
  中国港澳名人
  李惠堂、曾 宪 梓、丘成桐、黎明、张国荣、万梓良、陈小春、钟汉良、钟楚红、周润发、成奎安、邓 丽 欣、曾志伟、郑裕彤、田家炳、郭炳湘
  马来西亚名人
  廖中莱、郭鹤年、钟正山、张云青、钟晓玉、光良、品冠 、巫启贤、戴佩妮、曹格、张智成、钟怡雯
  新加坡名人
  李 光 耀、李显龙、李显扬、范文芳、陈靓萱、何耀珊、李伟菘
  其他地区名人
  他 信·西 那 瓦、钟 亚 瑟、素 帕 差、胡 文 虎
客家的男人大多给人低调的印象,显得谦祥而平和。其实与同是广东人的广府、潮汕人相比,客家男人更是倾向于选择冒险和开拓的,客家俗语“情愿在外讨饭吃,不愿在家撑灶炉”就可以佐证。而在外省人看来,客家男人还在“质朴”、“热情”上盛于广府和潮汕人,客家男人的质朴尤其表现在不隐瞒自己观点的直爽上,客家男人常说“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君子坦荡荡,有话当面讲”;而“热情”则突出地表现在接待客人的殷勤和诚挚中,他们甚至会因为你与他同姓而留你住宿、吃饭,而不会因你是远道而来的陌生人把你拒之门外。这对大多来自外省的深圳人来说是最有感触的一种“热情”。
相对而言,客家人从政的意识强多了,他们热衷于谈历史,论人丁,夸祖业,忆名人,修祖坟,拜祖祠,事实上在历代客家人杰中,也以政治家和军人居多,也许这种个人发展取向大概与客家人传承下来的崇文尚武传统和“自贵”精神有关。我记得我念书的时候,印象里客家的同学热衷于搞选举班干部,而潮州同学和广府同学却热衷于其他的活动,例如推销、校外交际等。也正因为此,客家人才不在乎外省人在自家地里把经济做得如此热火朝天吧。
其实不管在“客地”还是在“家乡”,“客家人”都是一个边缘人,但他们又同时栖身于这两个世界,他们一直在兼容并包中寻找认同与超越。有人给客家男人这样的身份与定位:“客家人如果丢掉了“作客”的自我认同和危机意识,如果失去了放逐自我的勇气,如果沉湎于‘家居’状态中安贫乐土,那就成了地道的家人而不是客家人。”所以放眼四海,哪里都可以找到客家男人的身影,无论从建筑工地还是在商战谈判桌上,客家人从没有停留过迁徙的步伐。
客家男人的福气
客家女人是公认的贤良淑德的典范。忍辱负重,贞洁和低调,是她们的别名。到现在还有一个不灭的传说,娶一个客家女人做老婆的男人,那是有福气的。
在客家地区,所有的男人都要尽可能地受最良好的教育。而女人,到田间地头看一下,很多女人身上背着小孩,在烈日下劳作。男人在外求学求功名,女人,永远在家里毫无怨言地支撑着一个家,苦苦等待。即使在家里,男人也很少做家务,家务都是女人的活。
客家人正是依靠能吃大苦耐大劳和精明能干的铁娘子创造了客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每一个成功的客家男人背后,起码包含着客家女人的一半。
走进客家地区,让人感到最美好最动情的就是女人。客家女人是火把,把生活照得亮亮堂堂;客家女人是甘露,把生活浸润得甜甜滋滋;客家女人是泥土,让生活结出大片的硕果。
客家女人全靠自己打扮自己。头上戴的,身上穿的,脚下踩的,全是花,全是美。客家女人还把全家都打扮起来,公公、婆婆、丈夫、孩子,你看看这些精彩作品,就知道她们有多么心灵手巧。
客家女人又确实柔情似水,热情似火,贤惠得叫人感动。客家女人是最孝顺的儿媳,最慈祥的母亲,最亲切的姐姐,最好客的主人。当然,客家女人也是最体贴的妻子。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女人温顺得像一只猫,多半是因为不能自立、自主,要依赖父母、丈夫和儿子。她们孝敬公婆,伺候丈夫,很大程度上怀着敬畏和无奈。所谓“三从四德”,是病态的。而客家女人却是强者。她们的孝顺、温柔、体贴是由衷的、健康的,是贤惠,是母爱,是责任,是最纯洁、最真实的心灵美。
客家男人关键词
贞操观念
这绝对是客家男人最大的特色,尤其在深圳,你会觉得他们的这种思想已经像绝版动物一样珍稀。客家男人重视传承的性格使他们的爱情表现得像纯净水一样,他们甚至把贞操观念看得很重,喜欢完整的女人和完整的爱。因为他们自小从母亲身上看到的榜样就是这样的模式,长大后,自然以一样的模式看待女人。对客家女人来说,男人是家里和心里的天,再大,也大不过天去。她们自觉地要求比男人低一头,好吃的先给家里的男人,相夫教子,是她们最永恒的事业。如果一个客家男人不幸找不到客家女人做妻子,他会很不习惯——怎么?这女人连饭都不会做?吃完饭也不洗碗?这是女人吗?而且,一个男人在婚前和婚后看到的那个客家女人,不可能有太大的改变——她决不会在婚前温文尔雅,婚后变成河东狮吼。她永不会干涉男人的自由,调查男人的行踪,贬低男人的人格。娶过或者找过上海以及江浙地区的女人做老婆或者女朋友的男人,常常会抱怨她们姣好外表下的心计和脾气。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男人,会抱怨家里的客家女人不够贤惠,脾气恶劣。客家男人在这样的生活熏陶下,对交往的女孩子就会显得苛刻和不入潮流。所以想嫁客家男人的女人自然要有好的心理准备,但是一旦嫁给客家男人,有一点是可以放心的,那就是客家男人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使客家男人固守对家的承诺。
硬颈精神
历史上长期艰困的生活使得客家男人养成了所谓的“硬颈精神”,换句话说,就是刻苦耐劳、勤奋努力、独立奋斗、不屈不挠的性格。“硬颈精神”可以说是客家男人精神的核心。客家男人,不论出外谋生、立业,或从政、从军、从商,都是敢作敢为,拼搏进取的。现在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物。其实从远古时候起,客家男人就萌发了一种意向——“男儿长大走四方”,如若长年闲居乡村种田,挑粪桶,在家围着锅头尾转,做“掌灶公”没出息的强烈羞耻观会驱动千千万万客家男人闯荡江湖。事实上客家人对男人的评判标准,就是读书当官,出外闯荡,创大业,谋大事。于是许多客家男人拼死读书,熬过十年寒窗,学有一技之长,或求得一官半职。哪怕是“一条扁担走天下”,衣锦荣归也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所以客家男人对自己的能力重视而自信,并且愿意为此付出。
刻苦勤俭
这大概是客家男人最突出的特色。以至于很多人甚至觉得客家男人小气,一般客家男人再窘迫也不伸手向朋友借钱,自然他们也不会轻易借钱给别人,这种性格可能因为客家人通常是比较晚到达一个地方的族群,所以聚集地都比较贫瘠,生活也比较苦,所以其他人看客家人比较节俭和硬脾气也是环境使然。不过客家男人其实大都很好客,习惯有好东西先往亲戚朋友家里送,自己家反而拿剩的,即使在公共事务方面,也不会自扫门前雪。所以和客家男人共事其实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虽然在深圳,很多男人已经学会所谓西方尊重女性的“皮毛”,但大多是华而不实的,倒是在客家男人身上,还能保留中国传统的侠士风范更让女士觉得欣慰。
重教崇文
客家先民到了南方,成了来人,客人,且落居山区丘陵贫瘠地方,昔日显要的身份没有了,自然不甘失落,要改变自己的境遇,唯一办法,只有读书求知,走仕途之路,奢望一旦金榜题名,就能光耀门楣,扬眉吐气,再现辉煌。因此,做父母的,无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望子成龙,对孩子特别严加管教,从小灌输“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家里再穷,也要让儿子读书。靠读书移身换台的客家男人,也想听钱币滚动的声音,但往往喜欢在仕途上发展,可能书香门第和乾坤世家对他们的诱惑更大。因为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客家男人做教师的也比较多。有着重视教育的本色,所以客家男人大多显得书卷文雅,出言谨慎多礼,很少使用粗口。
团结孝顺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他们怀念故土深沉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所以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等活动都显得更为隆重。走走又停停、四海为家的客家男人常常得与留守家园的心上人天悬地隔,但他们在客家话中却习惯称心上人为“跟背的”,也就是说,真正紧跟他们背影的往往只能是心上人的目光和思念,因为客家人有“中国的吉卜赛人”之称。长期的生活促使了客家人团结自保,性格倾向于内敛、保守,一直到今天仍然保存着自己的传统精神、文化礼俗和语言,所以客家男人有许多其他地方男人所没有的团结心,这也算是一种民族迁徙发展出来的优点。虽然他们从北方逃到南方受到了歧视,但他们靠团结,还是令他们在南方有立足之地,其实在客家舞龙的风俗和客家土楼的民居中都可以看到客家男人的家族与集群的凝聚力,而客家男人的孝顺,尤其体现在长子身上,创业、娶妻、生子,是关乎一个大家庭的大事,其责任心更是重大。

客家女人
  客家女人是有客家特色的女人。她们是汉族女性中独特的一类,是汉族女性中唯一没有过缠足陋习的女性。客家妇女在长年累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了她们特有的勤俭、刻苦和坚韧的性格以及特强的生活能力。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说:“在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的妇女,最值得赞赏的当推客家妇女了。”英国学者爱德尔在他所著的《客家人种志略》称:“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妇女集中体现了客家人刻苦耐劳、勤俭朴实、坚毅顽强、自力自强、聪明进取等优秀品质与精神,更完整充分典型地塑造出客家人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每一个客家人或者了解客家生活的人,当论及客家民系崇高伟大的品格、思想情操时,跃然展现出一幅图景是:曙光初露,烈日当空,晚霞降临在千陌田园四赤足眷恋耕耘,或在餐桌上一碟咸菜一碗粥的客家妇女形象。在她们身上闪耀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坚毅不拔、聪明善良等光环,无不为她们谋取生存和催人奋进的精神所震撼,所折服。此外,客家妇女还有着不少特色,比如服饰、生活习性等,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在客家妇女勤劳勇敢、聪明善良的背后,客家妇女还有着令人同情、惋惜的一面,与封建社会其他妇女一样,她们许多人也同样受到种种不平等的待遇。
客家妇女的社会形象
  1.勤劳俭朴
  客家人大多往住山区,“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就是这个缘故。由于田园稀少,土地贫瘠,谋生不易,因此男人们多数远走他乡,多外出营生。于是种田、家务事、教育小孩、纺织等,既要料理家务,照顾老小,又要出门干活,举凡上山砍柴、下地耕种均一肩承担,形成“男外出,女留家;男工商,女务农”互补型的家庭模式。她们在狭窄的山沟里翻挖田地,终日劳作。这和忌讳女子到田间劳动,认为“女人到田间,连续旱三年”的华北一带旧习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所谓“男耕女织”,在纯客家地区是不适用的。现潮汕妇女仍不下田劳作。因此客家地区的妇女遍体形粗壮,有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客家妇女最突出特点,就是罕见的勤劳、刻苦与俭朴。
  客家妇女勤劳、刻苦与俭朴这一传统习俗,不仅在闽、赣、两粤客家地区保留,就是远徙四川,乃至海外的客家妇女亦如此。《蜀北客族风光》云:“ 客家人的妇女最勤苦莫过的,她们一般的体格都很健康,在未出阁时,读读书习习绣,有时协助母亲或学烹饪,或学纺织,一天到晚忙个不休,极少赋闲享乐的。……她们习惯了劳动,并不以为苦的。我们知道,寻常一般妇女,大都愿作男子的玩物整日涂脂抹粉,除了替丈夫生育子女外,衣食住行,一切都仰给于男子。惟有客家妇女,刷洗了这个耻辱,她们不特不依靠丈夫,大都能独自经营家庭生活的,她们因肯劳动,一切都有办法,如穿衣她们则自己种棉,自己纺织,自己制缝;食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就解决了,纯粹是‘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再加上从事农村副产,如养鸡、鸭、鹅、蚕、或喂兔、羊、猪等、每年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她们的经济,满可以自给自足的。若当旭日方升的时候,只要你到三家村去散散步,听见那种机杼之声和弦歌之音,是不绝于耳的,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一咱敬佩的心情。她们勤奋工作,周年如常的,从未听见她们发一句怨言”。 

 客家妇女的勤劳俭朴精神堪称表率。客家妇女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往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无复有暇之时,她们在妆束上尤为素淡,既轻视粉饰之美,又轻视衣着打扮,这里也包含了节俭的意思。
  由于勤劳俭朴已成为传统美德懿行,所以对女儿的教育,很注重所谓“家头教尾”、“田地地尾”、“灶头锅尾”和“针头线尾”四项妇工。
  所谓“家头教尾”就是要她们养成黎明即起,勤劳俭约,举凡内外整洁,洒扫洗涤,上侍翁姑、下育子女等各项事务,都料理得井井有条的意思。
  所谓“田头地尾”,就是播种插秧,驶牛犁田,除草施肥,收获五谷,勿使农田耕地荒芜的意思。
  所谓“灶头锅尾”,就是指烧饭煮菜、调制羹汤、审别五味,样样都能得心应手,学就一手治膳技能,兼须割草打柴以供燃料的意思。
  所谓“针头线尾”,就是对缝纫、刺绣、裁补、纺织等女红,件件都能动手自为的意思。
  按客家传统习俗,只有学会了这些妇工,才算是能干的、合格的、标准的女性,才能嫁个好丈夫。民间歌谣《客家好姑娘》,很生动而又具体地反映了这一习俗:
  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 
  灶头锅尾,光光昌昌。煮好早饭,刚刚天亮。 
  洒水扫地,挑水满缸。吃完早饭,洗净衣裳。 
  上山捡柴,急急忙忙。淋花种菜,炖汤熬浆。 
  纺纱织布,唔离房间。针头线尾,收拾柜箱。 
  唔说是非,唔取荒唐。爱惜子女,如肝如肠。 
  留心做米,无谷无糠。人客来到,细声商量。 
  欢欢喜喜,捡出家常。鸡蛋鸭卵,豆豉酸姜。 
  有米有麦,晓得留粮。粗茶淡饭,老实衣裳。 
  越有越俭,唔贪排场。就无米煮,耐雪经霜。 
  捡柴出卖,唔蓄私囊,唔偷唔窃,辛苦自当。 
  唔怪丈夫,唔怪爷娘……能够咁样,真好姑娘! 


在客家地区,懒惰的妇女则要被人讥笑为“懒尸麻”。民间歌谣:《懒尸妇道》,非常形象而又辛辣地讽刺了懒惰贪谗的女人:
  懒尸妇道,讲起好笑。半昼起起床,喊三四到。日高半天,冷锅死灶。水也不挑,地也懒扫。发披髻秃,过家去嬲。讲三道四,呵呵大笑。田又不耕,又偷谷粜。家务不管,养猪成猫。上墟出入,一日三到。煎堆扎粽,样样都好。?(无)钱来买,偷米去教(交换)。老公打哩,开声大?(音叫,哭)。去投外家,目汁(眼泪)像尿。外家伯叔,又骂又教。爷骂无用,哀(娘)骂不肖。归不敢归,嬲不敢嬲。送回男家,人人耻笑。假话投塘,瓜棚下嬲。当年娶她,用银用轿。早知如此,贴钱不要。
  长期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谣,不仅是当地人民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等思想感情的抒发,也是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一种真切的体现。客家民谣亦如是。
  正因如此,致使不少外国人士对客家妇女大为赞叹。发曾在客家地区居住多年的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他所著的《中国的客家》一书中说:“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了。在客家中,几乎可以说,一切稍微粗重的工作,都是属于妇女们的责任。如果你是初到中国客家地方住居的,一定会感到极大的惊讶。因为你将看到市镇上做买卖的,车站、码头的苦力,在乡村中耕田种地的,上深山去砍柴的,乃至建筑屋宇时的粗工,灰窑瓦窑里做粗重工作的,几乎全都是女人。她们做这些工作,不仅是能力上可以胜任,而且在精神上非常愉快,因为她们不是被压迫的,反之,她们是主动的。”在没有什么财产的家庭里,男子既无支配妻子的动机,妻子也不能依赖丈夫生活。应该说,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勤劳、刻苦与俭朴著称于世的客家女孩子是“妇女创造文明”的象征。罗伯·史密斯的话虽然说得有点偏颇,但的确反映了客家妇女那种能干重活、脏活、累活等高强度、超负荷的重体力活的特点,这是其他地区妇女所不能比拟的。

2.贤良贞淑
  客家妇女温柔顺从的性格可说是很典型的。许多妇女的丈夫远走他乡了,一走多年或无钱赡家,但她们都能独当一面,养育老小,维持生计,更可贵的是毫无怨言,看成是自己的本份和义务。客家妇女吃苦耐劳,能独立门户,还刚中有柔,温柔贤慧,包含了“孝顺公婆”、“敬重丈夫” 、“疼爱子女”等内容。
  先说“孝敬公婆”。客家人向有孝顺父母的传统,把“孝”字作为一条重要的做人准则。“孝敬”两字,重点放在“敬”字上。作为一个媳妇怎么样才算“敬”呢?首先。对老人要给予充分的理解。由于老一辈人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不同,经历也不同,看问题的方式及角度也会有不同,因而常会与晚辈意见不同。这时,做媳妇的对公婆要做到不顶撞、不反驳,更不能与其发生争吵。对于公婆不对的地方要耐心为她解释,而不是冷嘲热讽,以维持其形象。另外客家妇女对其公婆的生活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如遇公婆有病,客家媳妇不但要问长部短,而且还要不辞辛劳地上山挖药根、捣汁煎汤,甚至求神问卦、化符驱灾,不远千里。如遇老人已成单,好媳妇常常半个月便提醒丈夫去陪伴老人睡一夜,说说话,聊聊天,以驱逐老人心头的孤独与冷清。等到孩子长大一点,便精心安排孩子与老人睡。俗话说:“小孩的屁股三把火”,在冬天,既可借孩子的体温为老人暖床暖被,使老人睡得安稳踏实,又可减少老人的孤独感与寂寞感。
  客家妇女对丈夫是非常尊重和顺从的。在客家妇女心目中,丈夫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主心骨。一旦成为正式夫妻,她们便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毕生辛苦而毫无怨言,真可谓“贤内助”。当丈夫碰到困难时,做妻子的便主动为丈夫 出主意、找问题、想办法。客家妇女在生活上也是善于体贴丈夫的,时刻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丈夫外出叮嘱冷暖;丈夫有病,陪伴看护,请医拿药。客家妇女对丈夫的过错还常表现出宽容,尽量顾全丈夫的面子,不戳伤他的自尊心。她们以为家丑不可外扬,丈夫有了错让他在自省中认识错误。客家妇女贞操观念很强,她们普遍以为,婚姻是命中注定的,不管丈夫好坏,都是自己的终身依靠。有的人丈夫出洋谋生,几十年才回来,而做妻子的仍一直在坚贞自守,等郎归来。客家妇女为了保护家庭中的台柱子,对丈夫体贴、支持、理解,以至宽容、忍让、尽力合作、协调,在和洽上下功夫,这是她们“贤良“的又一表现。她们的献身精神,也是客家婚姻比较稳固的原因之一。
  客家妇女的“贤良“还表现在对子女的疼爱与教育上。客家妇女对子女极其爱怜,为让孩子长命百岁,还常常在孩子出生时便到观音庙中许愿,有的契(全身)给观音娘娘,给孩子取名为娘龙、娘狗、娘喜等。以为这样之后,就会得到观音娘娘的保佑。在那缺吃少奶的年月,为让孩子多得到营养,当母亲的还常拖长喂奶期,以至有的孩子在三四岁时还跪着吃奶。为了把孩子教育成能适应各种艰苦环璋的人,客家妇女又总是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以各种技能,鼓励他们不怕苦,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 ,由于坚守某种固有的信念,才使得客家妇女能韧不拔,维系和支撑了客家地区千家万户。我们可以说,在客家的社会里,家庭都以妇女为重心。这也是客家妇女民俗特色的独特之处。因而得到广泛的好评。英国人爱德尔在所著《中国访问记录》中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越的妇妇典型。”他在《客家人种志略》、《客家历史纲要》两书中也作过这样的评语:“客家人是刚柔相济,既刚毅又仁爱的民族(按:应作民系),而客家妇女,更是中国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客家民族(系)是牛乳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份之七十应该属于客家妇女的。”香港文化人余柯先生在其《客家的由来及对历史文化之贡献》一文中说:“客家妇女真可作今天西方,却又是‘大女人主义’反男人,造成家庭的极大不幸,或者妇解份子本身吃大亏,成了‘男人婆’,缺少女性温柔,嫁不出去,男子见之退避三舍。客家妇女把独立生活、女性温柔都揉合在一起了。” 

  3.聪明勇敢
  客家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较之男人少,但她们的才智却又令人惊奇。好些只字不识的妇女,既善于心算,又善于对歌,其唱歌词也极富文彩。一些妇女还能赋诗填词,仅清代,粤东山区就出有叶璧华、范荑香两位著名的女诗人。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作为边远山区有如此才女,可算仅见。
  美国传教士罗伯·史密斯在其所著的《中国的客家》一书中,赞不绝口地说道;“客家妇女,除了刻苦耐劳和尊重丈夫外,她们的聪明热情和文化上的进步,也是使我们羡慕。因为需要劳动,所以客家妇女,自古以来都无缠足这一种陋习,她们的迷信程度也远不及其他地方的妇女。…她们多数很聪颖,当她们在山中砍柴时爱唱山歌,常常是一问一答,应对如流。” 罗伯。史密斯这一段话,较好地概括了客家妇女的优良品质特别是她们的聪颖与文明开化。
  客家妇女聪明好学,并特别看重和喜欢读书人。明朝万历年间,大埔白叶村李琼贞,其父是个孝廉,在父兄的教习下,幼通经史,工诗能文,出嫁后,教她的丈夫读书,过了三年,其夫果然中了秀才,传为佳话。清朝道光年间,大埔三河浒梓村范荑香是名闻粤东的女诗人,著有《化碧集》刊行于世。李琼贞和范荑香被载入《柏香楼诗文集》。清末,嘉应州女诗人叶碧华,有《古香阁集》传世。范荑香、黎玉珍、叶碧华被誉为“岭东三大女诗人”,可谓粤东客家女辈文坛之姣姣者。她们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妇女的读书机会。叶碧华早在清末废科举(1905)、兴学校之前的1899年就兴办了“懿德学校”。1905年梅县梁淙春女士开办“嘉应女子学校”;1927年又开办了公立女校“第一区区立嘉善女子学校”。据梅县1952年统计,大部分学校在校初中学生中,女生占百分之二十左右,乐育中学、广益中学女生的比例则占百分之三十多。
  客家童谣有云:“蟾蜍罗,哥哥哥,唔读书,么老婆!”说的是不读书的男人娶不到老婆。换句话说,客家妇女理想的丈夫是读书人。重视知识,重视“秀才”“仕子”,在今天岂不是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吗?过去,尽管客家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不多,但她们即使生活再苦,也要通过耕田种山、挑担、砍柴出卖等繁重而又收入微薄的劳动,挣钱来支持丈夫和子女读书,正如乡谚所云“讨食也要缴子女读书”。俗称“喉咙省出缴子读,只望孩儿美名扬”,客家子女教育之得延续,亦是客家妇女血汗交换之所得结果。这,正是客家读书人特别多,知识分子遍布海内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家俚人喜唱山歌,而客家农村妇女大都是唱山歌的能手,这又是其突出的一个民俗特色。
  客家山歌特出名,条条山歌有妹名, 条条山歌有妹姓,一条无妹唱唔成。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 句句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
  的确,客家山歌之盛,与客家妇女有直接的关系。一来到这些地方,就经常能在山沟里听到她们唱歌的独特音调,即使一个人独唱也需用上半个小时才能唱完。那缓慢的节拍,拖着长长的尾音,常常余音袅袅,在深长的山沟里久久回荡。这些艳丽的歌辞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浓厚而又强烈的感情,傍边的人们听了后也会激起无限的欢乐和悲伤,往往禁不住热泪盈眶。 ……
  客家妇女不仅勤劳俭朴、聪明尚学,而且勇敢英武,敢干斗争,不怕牺牲。唐末黄巢起义与葛藤坑的历史传说云:“在昔,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时有贤妇,挈男孩二人,出外逃难,路遇黄巢。巢怪其负年长者于背,而反携幼者以并行,因叩其故。妇人不知所遇即黄巢也,对曰:闻黄巢造反,到处杀人,旦夕且至;长者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惧为贼人所获,至断血食,故负于背;幼者固吾生子,不敢置侄而负之,故携行也。巢嘉其贤,因慰之曰:毋恐!巢等邪乱,惧葛藤,速归家,取葛藤悬门首,巢兵至,不厮杀矣。妇人归,急于所居山坑迳口,盛挂葛藤,巢兵过,皆以巢曾命勿杀悬葛藤者,悉不敢入,一坑男女,因得不死。后人遂称其地曰葛藤坑,今日各地客家,其先,皆葛藤坑居民” 。(按:葛藤坑,据客家各姓家谱的记载,其地实在福建宁化石壁村。)
客家女子的传说
  在中国梅县地区,一个关于客家女子的传说流传了近千年。南宋时期,一名南逃的皇帝被来自北方的敌人追逐,皇帝逃到梅县时,已经看见了追兵铁骑扬起的漫天烟尘。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是一群上山砍柴的客家妇女救下了皇帝。皇帝脱险后,为回报客家女子,便对此地女子死后一律封为&孺人&。后人有为客家女子题诗: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 
  在客族历史上,客家妇女不仅在家庭中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他们还迈着大脚走向战场。在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中,著名的&女营&就是客家妇女组成的。这些被曾国藩称为&大脚蛮婆&的客家女子,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受封的有数百人之多。 
  &哎呀嘞--送郎当红军,妹也闹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客家女子更是为新中国的诞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和不朽传奇。当年,中华苏维埃的所在地就是在赣南的客家地区。客家女子怀着穷人翻身的理想,把几乎所有的青壮年客家男子送到了红军队伍里。从瑞金起程的红军长征队伍,就是在无数客家妇女送别的歌声和泪水中远去的。 
  在长征路上,走出的客家子弟绝大多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但是,客家女子却依然执着地守望,她们用自己的信念一直支撑着走向未来。在江西瑞金,一名结婚只有16天的客家新娘在把丈夫送到红军后,一直守望了丈夫60年。直到今天,她还会常常坐在门槛上望着回家的路,她的目光能穿过一个世纪的风雨,看见她的郎离家时的身影。
客家名女
  洪宣娇
  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妹妹,清朝最有名气的女英雄之一,她幼时就会使用兵器双手都能使枪,有“神枪手”之称,是太平天国女兵首领。
  何香疑
  广东南海县人,原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夫人,中国国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是最早的女同盟会员,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随者,她一方面参加革命一方面致力于书画艺术。
  李贞
  湖南济阳人。有“开国女将”之称。1926年投身革命,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曾担任许多重要职务,组织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我国第一位女将军。
  贺子珍
  江西永新人,大革命前后入党并投身游击战争,是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1928年与毛泽东结合,共同度过艰苦的革命岁月,是中央红军长征中“三十女杰”之一。
  康克清
  江西永安县人,朱德元帅的夫人,一位智勇超群的女性。参加过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卓越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政治活动家。
  韩素音
  祖籍梅州,著名华裔作家,《同恩来传》的作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定居瑞士洛桑,是文革中能来中国访问的少数几位外国作家之一。她在中国出生,长大后奔走天崖,成为驰名国际文坛的著名作家,她撰写的大量作品和翻译作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郑晓瑛
  福建永定人,音乐教授,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度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是中国第一支“爱乐女”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始人之一。她经常担任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她指挥的反应客家人生活的《士楼回响》受到极大的欢迎。


  黄婉秋
  广东梅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政协委员,1961年,因扮演“刘三姐”一举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偶像,与“刘三姐”结下不解之情,40年荣辱共兴都和“刘三姐”连在一起。2001年她与人合资创建了刘三姐艺术团,开始宣传“刘三姐”艺术团。
  孙彩云
  广东深圳人,1995年国际室内撑杆跳高赛。奥林克之夜田径赛冠军。1995年到1996年曾11次破女子撑杆跳高女子世界记录和亚洲记录。2000年撑杆跳高历史性地被列入运动会项目。
  梁群
  广东河源人,2003年5月。登顶珠穆朗马峰8848。13米,成为登上珠峰的第一位汉族女子,被称为“站在世界最高处的客家女”。她凭勇敢坚毅的意志和搏击大自然的力量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瑰丽传奇色彩。 
  何雯娜
  福建龙岩人,2007年蹦床世界锦标赛女子网上团体冠军;2007年国际蹦床邀请赛女子个人季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女子个人冠军,中国蹦床首金获得者。

的感言:谢谢,这就很好的体现雅们大多数客家人的优点了…………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
其他回答 (5)
会讲客家话
客家人我觉得优点是比较随便点吧,不会那么计较,指我接触的人哈
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的有待发掘啦,暂时还在探讨中
哪里的人,不能以偏概全,这是我们通常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不了解这个地方,当见到这个地方的一个坏人或好人的时候就武断的认定其好坏。不必介意。
这当然了,雅系问雅乃大多数的优点啊。还有其他的吗?
不了解客家人,不好发评论.
客家人很记主,他们把主辈留下的语言一代代流传下来,把主辈的风俗习惯留下来。我们那里的客家人很质朴,勤劳勇敢,为人真诚,待人热情,踏踏实实的生活。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等待您来回答
民风民俗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翔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