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中测试卷

2014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 高一试题】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A. &&&&&&&&&&&&&&
C. &&&&&& &&&&&&&&&&&&&&&&& D.
3. 20074&&&
4. 20074&&&
A. &&&&&&&&&&&&&&&&&&&&&&&&&&&&& B.
C. &&&&&&&&&&&&&&&&&&& D.
1&&&&&& &&&&&&& &&&&&& &
2&&&&&& 的&&&&&&
3&&&&&& &&&
A. &&&&&&&&&&&&&&&&&&&&&& B.
C. &&&&&&&& D.
& 1. C&&&& 2.
A 3. A&&&&&&& 4.
B&&&&&&& 5.
C&&&&&&& 6.
C&&&&&&& 7.
& 8. C&&&& 9.
B 10. B&&&&&& 11.
B&&&&&& 12.
B&&&&&& 12.
C&&&&& 13.
& 14. D&& 15.
B&&&&&& 16.
C&&&&& 17.
C&&&&& 18.
D&&&&& 19.
B&&&&&& 20.
& 21. B&& 22.
A&&&&& 23.
A&&&&& 24.
B&&&&&& 25.
& 1. B && &2. C&&&&& 3. D&&&&&&& 4.
B&&&&&&& 5.高一地理新课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高中一年级地理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地理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一地理新课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高一地理新课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不包含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                                       (  )
  A.行星和星云    B.恒星和行星    C.恒星和星云   D.行星和彗星
3.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4.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地距离适中                  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5.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是不一致的 
  B.南北纬60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
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
  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7.北京时间日20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南京
  奥体中心举行,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为      (  )
  A.10月11日20时                B.10月12日8时 
  C.10月13日7时                 D.10月12日7时
8.从扬州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  )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9.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  )
  A.3月21日    B.9月23日     C.6月22日     D.国庆节
10.图一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11.在下列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
  A.广州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12.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  )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13.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
  A.昼夜现象    
  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14.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
  A.赤道       B.23°26′N    C.23°26′S    D.20°S 
15.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16.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大西洋
17.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A.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
  C.变质岩、侵入岩、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8.下列各种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  )
  A.花岗岩、玄武岩                B.板岩、页岩 
  C.砾岩、砂岩                    D.石灰岩、大理岩
19.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A.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20.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1.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有                  &
 (  )
  A.大洋地壳厚度大于大陆地壳厚度   &
  B.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
  C.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D.硅镁层仅在大陆地壳中存在
22.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             &
 (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
23.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水汽       B.氧气        C.氮气       D.臭氧
24.关于大气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B.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的是对流层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5.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是地转偏向力    B.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冷热不均  
  C.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辐射    D.风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26.图二所示的地球近地面风带的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         (  )
27.图三表示四处热力环流形成示意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轨后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船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77圈后,于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平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28-30题。
28.“神舟”六号飞行过程中经过了                                  (  )
    A.软流层       B.日冕层       C.光球层      D.平流层
29.在飞行过程中,航天员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进行通话必须依赖            (  )
  A.臭氧层      B.太阳风      C.电离层      D.太阳黑子
30.在“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                             (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分。
3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向西越过了
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
  A.12月28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32.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轴倾斜方向不变      &
   B.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C.黄赤交角的存在        & D.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33.设M(纬度0°,30°E),N(23°26@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
  A.Hm和Hn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C.任何时候都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图四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34-35题:
34.太阳直射点由a→e的周期为(  )
A.1个恒星年    B.365日5时48分46秒 
  C.1个回归年    D.365日6时9分10秒
35.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香港地区
(在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
  A.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低―高―低     B.正午太阳高度角由高―低
  C.白昼时间由长―短      &
   D.白昼时间由短―长―短 
36.2005年10月下旬,扬州郊区农民大量焚烧秸杆,使扬城烟雾笼罩,其影响有(  )
  A.夜间气温升高  B.造成大气污染   C.夜间气温降低   D.昼夜温差增大
37.图五为大气环流(局部)的垂直剖面,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副热带高压带,乙为极地高压带
  B.①为西风带,②为极地东风带
  C.甲为赤道低压带,乙为副极地低压带
  D.①为信风带,②为西风带
38.图六中,从A到B再到C                                        (  )
  A.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B.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C.ABC三地的时刻相同    &
    D.ABC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
39.图七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
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
A.岩浆岩和变质岩                               B.变质岩和沉积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 D.沉积岩和变质岩
40.图八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
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交第II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4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九),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在图九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1分)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
__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1分)
  (3)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2分)
  (5)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分)
42.读图十,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在相应的位置表示出黄赤交角的度数;标出太阳直射
点,并用字母A表示。(3分)
  (2)在图    
中用画出夜半球。(1分)
  (3)在图    中用画出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的范围。(1分)
  (4)在图    
中用画出南温带。若黄赤交角度数变为30&,则南温带的范围将
     &
(变大/减小)。(2分)
  (5)此日,图中B、C、D、E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3.图十一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C、D中表示短波辐射是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    。
  (2)B1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B1说明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称为        
,有霜的夜晚A      
(大,小)(每空1分)
44.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十二)(12分)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4分)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丁     (3分)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2分)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41.共11分
(1)略(1分)  (2)A(1分) (3)B(1分) 先逐渐变慢,到B点时公转速度最慢,再逐渐加快(2分)  (4)A(1分) D(1分) (5)地球从C到D过程中,扬州昼渐短、夜渐长;到D时,昼最短、夜最长;从D到F过程中,昼渐长、夜渐短。(2分)  (6)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1)略(晨昏线必须是C、B、E点的连线;黄赤交角画在B点的两侧均可,必须标注
23°26′;太阳直射点必须用A表示)(3分)
(2)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3)略(图例正确,范围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1分)
(4)略(图例正确,范围正确)(1分) 减小(1分)
(5)B、C、D、E(1分)  C、B、D、E(1分)
43.共8分(每空1分)
(1)C、A、D
(2)大气吸收有选择性,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却吸收得很少
(3)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4)大气逆辐射  小
44.共12分
(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2分)  沉积(或外力)(2分)
(2)背斜(1分)  向斜(1分)  断层(1分  (3)甲(1分) 乙(1分)
(4)不合适。(1分)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地理期末测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