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音乐大师们解答:“电脑制作音乐相册音乐制作”和“电子音乐创作”这两门学科有什么区别?那科更适合作曲的人?谢了

求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转贴)?
提问者:樊乐鑫
这篇文章是中央音乐学院现代电子音乐中心主任张小夫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最初发表的,对每个学习电子音乐的人和对电子音乐有兴趣的朋友都会有很大帮助。
如果从音响学原理方面进行简单的概念界定,凡是以电子振荡发声、或用电子设备产生和处理声音,加工和制作的音乐都可以称之为电子音乐。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电脑音乐、MIDI 、多媒体、电子合成器之类许多和电子音乐有关的名词已不再生疏,但是这些&五光十色&的名词在电子音乐的&家族&里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它们和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创作方式、音乐类别、风格流派、艺术表现等又是什么关系却又很难说的明白,诸多方面的困惑积累起来就给人们带来了概念上的混乱,究竟怎样界定和认识电子音乐?
我们不妨先把国内、国外有关电子音乐称呼的名词罗列、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许多不同,这些不同不仅直接反映出电子音乐在国内音乐发展历程中的&断代&现象,也反映出在现实的音乐实践中某些由概念混乱而造成的理论上的误区。例如我们在国内经常能听到各种提法,如电子音乐、电脑音乐、电脑作曲、迷笛、MIDI音乐、计算机音乐、电声音乐、电子琴音乐、合成器音乐等等总有七八种之多,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相比在国外常见到的规范名词是:
Concrete Music(具体音乐)
Tape Music(磁带音乐)
Electroacoustic Music,Electronic Music(电子音乐)
Computer Music(计算机音乐)。
我们先用排除法把国内的众多提法简化一下:&电脑作曲&的实质是(使用)电脑(辅助)作曲,这里所指的作曲还是&组织音符&的传统意义上的作曲而不是电子音乐作曲,所以严格地说它不属于电子音乐的范畴而是一个计算机与传统学科相结合的周边项目;其次,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实为两种不同的电子乐器,其中电子琴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演奏型乐器应归属于器乐演奏的系列,无须作评;电子合成器同时作为演奏型乐器和电子制作设备曾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辉煌,但毕竟现在只是作为电子音乐众多制作设备(工具)中的一员,以它为&操作平台&的年代作为短暂的过渡早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合成器音乐&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忽略;再其次,迷笛是 MIDI 的中文音译名,电脑音乐是计算机音乐的小名儿,合并一下&同类项&就可以再减去两个,这样已经简单清晰多了。接下来还有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电声音乐和 MIDI 音乐,&电声音乐&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电子声学乐器演奏为主体的、由仿真电子声音构成的器乐音乐系列,如以电吉他、电贝司、电子合成器、电子打击乐、电子小提琴等等电子声学乐器构成的不同组合,其实也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列。
如此说来,主要的误区之一是国内许多电子音乐爱好者把 MIDI 当成了电子音乐的代名词,甚至一些从事专业音乐的人都随着惯性误以为电子音乐就等于 MIDI 了,特别是把 MIDI 和音乐两个名词合并为&MIDI 音乐&成为专有名词后,更容易使电子音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变得混淆并产生误导,是有必要加以说明和澄清的。
MIDI 作为 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英文缩写并不包含比字面更复杂的其他内容,最简单明了的意思就是-&音乐设备(乐器)的数字化接口&,所以 MIDI 既不是一个音乐品种,也不能代表某一类音乐形式,更不能作为电子音乐的代名词,而只是八十年代开始形成的一种音乐设备(乐器)之间数字化连接的技术标准和电子音乐众多制作技术手段中的一种技术规范。既然字面的内容一目了然,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误会&呢?我认为大多数人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和缺乏对电子音乐历史沿革的了解,误以为只要沾了&电&的边儿,就是电子音乐了,只要沾了计算机的边儿,就是计算机音乐了,其实本文前面提的&电脑作曲&的实质是&使用电脑辅助作曲&,而不等于电子音乐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为了能让大家更加明确电子音乐与 MIDI 在概念上的区别,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的饮食文化中,主食有米饭和面食之分,我们暂且把面食比作所有与&电&沾边儿的全部电子类的音乐,把面食类中的面条儿比作其中的电子音乐,我们知道面条儿具体做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标准,如机器加工类的有挂面、切面、压面、方便面等;手工操作类的有拉面、抻面、刀削面、手杆面等等 。我们可以把MIDI 技术比喻为机器加工的挂面,挂面作为加工面条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有它自身的优势,如标准化程度高、储存方便、易携带、可批量生产等,但挂面不能因此就等于面条儿。挂面只是完成了把面粉加工成条儿的一个技术环节而不是全部,接下来把挂面做成什么花样的面条儿才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样式&上是过水的、热汤的还是凉拌的?在&个性&上是麻辣的、清淡的还是三鲜的?在&流派&上是担担面、阳春面还是延吉冷面? MIDI 技术作为电子音乐的一种技术标准为我们创作电子音乐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通道,同时 MIDI 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子音乐的众多技术环节,包括音频、甚至视频领域,因此了解和掌握 MIDI 技术原理及操作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进入电子音乐创作领域的途径之一;但应该搞清楚的是作为专业电子音乐创作众多手段中的一种, MIDI 技术既不是唯一、也不是全部、更不是必选。了解电子音乐发展历史和经典作品的人都知道,事实上在专业层面的电子音乐作品中很少使用 MIDI 技术,在电子音乐诞生和发展的前十十年中,计算机还没进入电子音乐的大家庭,当然更没 MIDI 的问世;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子音乐创作有众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就象面条儿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花样,什么牛肉面、阳春面、炸酱面、担担面、兰州拉面、延吉冷面等等数不胜数,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音乐风格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技术途径,比如,我们要做山西风味的刀削面或家常风味的手杆面又何必非把面粉先加工成挂面或切面不可呢?况且做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面条儿更不能简单照搬我们中国人的常规模式。
无论如何,称呼只是一种&符号&,叫什么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的实际内容和形式特征是否&名&符其&实&,是否能让大家准确的对&号 &入&座&。比方说交响乐、合唱、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称呼绝大多数人都能对号入座,一般不会张冠李戴;电子音乐尽管也有不同的称呼,但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人(包括非专业人士)基本上也能明其所指,这是因为电子音乐在已有五十年的历史,人们通过音乐会演出、电台广播等方式对电子音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接触和感性认识,所以都会准确的对&号&入&座&,特别是由于电子音乐具有独特的技术特征,而这种技术特征又常常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当这种时代烙印作为&阶段性&的特征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成为相对固定的音乐专有名词时,就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通用符号,前面提到的&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音乐&和&计算机音乐&大都面目清楚,勿庸置疑。时至今日,&具体音乐&和&磁带音乐&早已作为定型化的&历史人物&而进入了博物馆,电子音乐的发展已经跨入了以数字录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新时代,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概念是Electroacoustic
Music(电子音乐),和 Computer Music(计算机音乐)两种主要称呼, 不过目前在国际领域常见的电子音乐会节目单和CD唱片上的文字说明中则以 Electroacoustic Music 占绝大多数,甚至在查尔斯?道吉(Charles Dodge,美国著名电子音乐作曲家、理论家,计算机音乐专著 Computer Music 一书的作者)1999年来华参加北京电子音乐周的作品介绍中还沿用了 for tape alone (&播放磁带&形式的纯粹电子音乐)的字样,其实是一部计算机音乐作品,可能还受多年以来的&惯性&影响吧。早期的电子音乐是以模拟录音技术为工作&平台&,不断吸收和融入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包括计算机技术),一直是沿着一条继承传统、兼容并蓄、开拓未来的技术路线而发展至今,得到了专业界的普遍认同;而计算机音乐虽然诞生较晚,但其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工作&平台&则有着强大的社会性发展动力,特别在与其他媒体形式的沟通和信息互动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近些年来,由于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更趋于&计算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所以二者尽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音乐理念和技术路线,在音乐风格和演出样式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这种不同和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很少还有人在名称上花工夫,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音乐创作、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上面。而事实上二者也是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正慢慢地趋于向相同的方向靠拢。
现代电子音乐从无到有,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设备和电子乐器的普及以及个人电脑迅速地进入家庭,而使这个&家族&的新成员越来越多,这其中的个性差异和流派细分也伴随着这个&家族&的不断壮大而逐渐变化,进而产生了行业、领域的再细分趋势。到二十世纪末,电子音乐由最初极具学术性、前卫性和交响性的&尖端科学&单一品种已逐步扩展到了社会广泛应用的诸多层面(如大量被使用在影视音乐创作等大众媒介和家庭化多媒体及以网络化为特征的传播领域);同时它也由完全的&实验室制作&类的专业创作领域逐渐扩展出众多其他形式类别,以至于衍生出多种以电子乐器现场演奏为主体的新的组合形式(如电子化流行音乐组合的现场演出等)。因而可以说,二十年前对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是无需争辩、一目了然的,因为当时的电子音乐很纯粹,是处在专业音乐的象牙塔尖上,形式也相对单一;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则在此基础上,更准确地说是在社会应用层面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且方兴未艾,所以对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在专业界是一如既往,依然保持着专业界自身多年延续下来约定俗成的明确概念;而在社会大众层面则有着大众化的、更为宽泛、更为笼统的粗放性理解和认同。不难看出,专业界坚定不移地倡导的&以电子声学为基础,录音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学术性现代电子音乐&与社会层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应用性电子音乐所存在着的,在音乐理念、技术手段、创作方式、音乐风格、社会用途和艺术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界沟&。如果我们经过认真的总结、分析和研究电子音乐的历史沿革和实际现状,同时展望未来发展,就可以根据音乐自身的特性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梳理和分类,最后我们将得出的一个宏观方面的结论,那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电子音乐已经由初创时期纯粹的专业探索领域扩大到广阔的社会应用领域,由单线条发展转化为多元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似乎可以更明确的划分出电子音乐平行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也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相互关联、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将相互渗透和影响的三个不同类别。它们是:
1、具有学术性、前卫性、交响性特征的&专业化&的电子音乐
2、具有商业性、普及性、流行性特征的&社会化&的电子音乐
3、具有娱乐性、互动性、多样性特征的&家庭化&的电子音乐
以上这三者分别代表着现代电子音乐大&家族&中艺术探索和音乐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社会应用的广阔空间和未来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应该指出的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与世界的接轨和融合是大势所趋,在电子音乐的名词、概念界定方面也没有必要&独出心裁&,顺应历史和世界潮流即可,电子音乐作为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其明确的含义和通用的称谓,Electroacoustic Music 是特指&专业化&的现代电子音乐,从严格的意义上不包括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电子音乐,也不包括以现场演奏为主体的流行化电子音乐。
回答者:庄文浩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制作微信音乐相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