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个科技实验 需要材料力学实验和步骤

查看: 17186|回复: 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积分854719主题精华908帖子
四年级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孙希文
1.1: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材料:塑料梳子、纸屑。
实验过程: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设计实验记录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2: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每种连接方式4分,做出两种即得满分8分)
5、整理器材。(1分)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3: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
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1.4.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可以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1分);
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4.整理好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面,填写实验小组记录。
1.5、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
注意事项:
1、组装电路检测器后,要先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
2、每检测一件物品都要先预测再检测。检测时要先检测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再检测物品。检测后分导体和绝缘体两组摆放。检测过的和未检测过的物品要分开摆放。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6.观察手电筒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
1.观察外观,会正确使用开关控制亮灭 。&&2.观察内部结构。
3.重新组装好手电筒。&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6.实验名称:做个小开关
实验材料:图钉、小木板、回形针、电池、电池盒、灯泡、导线
实验过程:
1、图钉、小木板、回形针组装好开关。
2、把开关接到电路中验证。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开关通过接通电流可以控制等的亮灭。
1.7.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实验材料:接线盒、电路检测器
实验过程:1、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那几个接线柱是通路,那几个是断路。
2、将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记录下来。
3、整理好器材,交流判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7、实验十、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
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比较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3、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比较灯泡的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电池串联时灯泡亮,并联时灯泡暗;灯泡并联时亮,串联时暗。
实验结论:电池串联灯泡亮,并联灯泡暗;灯泡并联亮,串联暗。。
注意事项:
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2.1、实验名称:观察一朵油菜花&&
实验材料:油菜花1朵、镊子1、放大镜1、白纸1小张
操作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1朵油菜花,
2、把油菜花放在白纸上,用镊子解剖观察,解剖顺序是由外及内,要夹住各部分的基部。
3、说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数量。
4、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1、能用镊子按顺序进行正确的解剖;
2、通过观察能正确指出油菜花构造的四个部分。
2.2、实验名称:多种花的观察
实验器材:几种植物的花、记录单
实验步骤:
1、观察花的构造,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中。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3.实验名称:观察雄蕊和雌蕊
实验器材:几种植物的花雄蕊和雌蕊、放大镜1、白纸1小张 记录单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个部分。
2、将花粉抖落到白纸上观察。
3、用手指轻触柱头是否有粘性。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3. 实验名称:给花传粉
实验器材:几种植物的花、棉签、放大镜 记录单
实验步骤:1、用棉签轻触花药。
2、用接触过雄蕊花药的棉签在雌蕊柱头上轻涂。
3、用放大镜观察柱头上是否有花粉。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3. 实验名称: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实验器材:不同时期的油菜果荚、放大镜1、白纸1小张
实验步骤:
1、按生长顺序排列果荚。
2、小心剥开赶快成熟的果荚,数种子。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5、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实验材料:烧杯、花生1、大豆1、蚕豆1、放大镜1、白纸1小张、记录单
实验步骤:
1、提前浸泡1-2天。
2、剥开种皮,分开豆瓣观察胚的组成部分。
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5.实验名称:观察发芽的蚕豆
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小刀、盘子、棉花、记录单
实验步骤: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铺有棉花的盘子里,保持棉花的湿润,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并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4实验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实验器材:生、熟马铃薯、刀片、记录单
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生、熟马铃薯切开从颜色、气味、硬度、味道来观察。并做好记录。2、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5.实验名称:观察发霉的面包
实验器材:发霉的面包、放大镜、记录单
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2、做好记录。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5.实验名称: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实验器材:面包、牙签、霉菌、塑料袋、冰箱、温度计、记录单
实验步骤:1、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放上霉菌。2、分组实验:第一组:让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滴十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中,扎进口放在桌子上。第二组两块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扎进口,一块放在冰箱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隔一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6.实验名称:观察变质的食物
实验器材:学生自带各种变质食物、镊子、肥皂、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新鲜的小鱼和腐败的小鱼。2、观察其他腐败食物。3、将变质食物的特点记录下来。4、整理器材。
注意事项: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观察完毕用肥皂洗手。使用扇闻的方法,尽量少闻。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7.实验名称: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实验材料:学生自带各种食物包装、记录单 
实验步骤:1、从食品包装袋上获得哪些信息。2、对信息分类。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7.实验名称: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实验材料:学生自带各种食物包装、记录单 
实验步骤:1、找食品的配料成分。2、分析哪些是有营养的,哪些无营养,有营养的在食物“宝塔”中处在什么位置。3、做好记录,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7.实验名称: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实验材料:学生自带各种食物包装、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分析保质期长短与食品的关系。2、观察分析保质期长短与食品包装和储存方法的关系。3、看食品的用料是否影响保质期。4、做好记录,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保质期长短与包装方法、储存方法和食品配料有关系。
4.1.实验名称:给岩石分类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的岩石、放大镜、记录单
实验步骤:1、给岩石编号。2、制定分类标准分类。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2.实验名称:观察、识别岩石
实验材料:各种不同的岩石、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盐酸、记录单
实验步骤:1、看颜色、层理、斑点条纹。2、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相互敲击、滴盐酸观察岩石。3、作好记录,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3.实验名称:观察花岗岩
实验材料:花岗岩、放大镜、石英、长石、云母的矿物标本、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石英、长石、云母标本。2、观察花岗岩的颗粒辨别哪些是石英、长石、云母。3、作好记录,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
4.4.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实验材料:几种矿物、白色无釉瓷板、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矿物的颜色。2、观察矿物的条痕色。3、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好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
4.5.实验名称:矿物的软硬比较
实验材料:石英、长石、云母的矿物标本、铜钥匙、小刀、记录单 
实验步骤:1、比较铜钥匙、小刀、指甲的软硬。2、然后用它们作为标准去刻画矿物,测试石英、长石、云母的硬度,把它们按从硬到软的顺序排列。3、整理材料。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5.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实验材料:几种矿物、手电筒、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2、观察金属、蜡烛玻璃泥土、丝绸的反光情况,按反光强弱进行排列。3、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不同矿物透明度不同,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
4.5.实验名称:观察矿物的形状
实验材料: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等矿物、记录单
实验步骤:1、观察辉锑矿、石盐、石膏、石英、方解石,小组讨论怎样描述这些矿物的形状。2、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教育部审定2013年版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试卷PPT课件教案作文,右边中间有分享按钮,喜欢本站,请点分享到自己的博客空间微博等。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X2科学方法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科学方法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
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1)鲜科学研究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科学方法是人们为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和手段系统它是的成果和必要条件可分为三个层次(1)单学科方法也称专门科学方法(2)多学科方法也称一般科学方法是适用于和的一般方式手段和原则(3)全学科方法是具有最普遍方法论意义的哲学方法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个过于简单的说明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好吧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答案
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会运动得越来越快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 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例如一个物体的味道对物体的运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 都收集起来在古代和这一点仅仅意味着如实地对进行敏锐观察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就有所不 同了因为人们从那时起已经学会去模仿各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已经能够有意地设计出种种不同的条件来迫使物体按一定的方式运动以便取得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
例如可以有意地让一些球从一些斜面上滚下来这样做时,既可以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球也可以改变球的表面性质或者改变斜面的倾斜度等等这种有意设计出来的情况就是实验而实验对近代科学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实验科学以区别于的科学
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
5有了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自然定律方 法
教材中方法的运用
(1)在力的合成中若干个共同作用的分力可以等同于作用效果相同的一个合力相反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作用效果相同的若干个分力
(2)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如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想
(3)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在物理学中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用另一个物理量一种物理装置一个物理状态或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1)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运动情形都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大大简化了难度得出的结果又具有极高的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与实际相吻合
(2)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形变可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就把杠杆理想化认为它无形变
(3)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下的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管涌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4)光线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出来的但它们却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境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通过光线研究光线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条件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在建立起理想化模型的基础上有时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还需要引入一些虚拟的内容借此来形象直观地表述物理情景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与压力和受压面积的关系
(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4)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5)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6)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7)研究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8)研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
(1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有关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在很多探究性实验中经常用到此法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
实验推理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1)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2)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3)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确定
(4)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在物理学习中有时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物质(如电流分子力磁场)这时就必须将研究的方向转移到由该物质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效果上由此来分析研究该物质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转换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也时常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应用到
(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比作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
(5)电场中的电势能与重力势能进行类比等
为了把要表述的物理问题说得清楚明白往往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类比使人们对所要揭示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具体的形象的认识找出类似的规律
注意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要有共有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当然任何理论或自然定律都不是最后定论这一过程 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下去新的数据新的观察和新的实验 结果将不断出现旧的自然定律将不断为更普遍的自然定律 所替代因为这些新的定律不但能说明旧定律所能解释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能说明旧定律所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以上这些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是一种理想的科学研究 方法但是在真正的实践中科学工作者并不需要像做一套 柔软体操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而且他们通常也不这样 做比起旁的事情来像直觉洞察力甚至运气这一类因素 常常更起作用.在整部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有不少科学家仅仅根据很不充分的数据和很少一点实验结果有时甚至一点实验结果也没有便突然灵机一动得出了有用 的合乎事实的论断这样的论断如果按部就班地通过上述理想的方法进行就可能要用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例如就是在邮车上打瞌睡的时候突然领悟到 苯的化学结构的洛维则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突然得到了关于神经刺激的化学传导问题的答案却由于无聊地凝视着一杯啤酒才得到了的想法最为人知的则是17世纪的科学家与数学家牛顿有一天看到苹果落在地上好奇心油然而生才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然而这是不是说一切都是凭好运气得来的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去思考呢不绝对不是的这样的好运气只 那些具有最好领悟力的人才会碰上换句话说有些人之 所以会碰上这样的好运气只是因为他们具有十分敏锐的直觉而这种敏锐的直觉则是依靠他们丰富的经验深刻的理解力和平时爱动脑筋换来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三至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操作步骤参考材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科学 做测量 一块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的实验需用的材料与步骤_百度知道
科学 做测量 一块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的实验需用的材料与步骤
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快
提问者采纳
方法一: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是漂浮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测重力就行了。方法二:将物体放入一个盛满谁的烧杯中(烧杯装在大量筒里),测出水溢出的体积,利用F浮=ρ水gV排计算即可。
实验需用的材料呢
其他类似问题
浮力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污染水净化后能喝吗?(就是没有太多的细菌)科学实验设计,要有材料名称及步骤(简单一点,是小学的)急_百度知道
污染水净化后能喝吗?(就是没有太多的细菌)科学实验设计,要有材料名称及步骤(简单一点,是小学的)急
提问者采纳
污水已经过滤过了?(就是没有太多的细菌)是已经确定没很多细菌了污染水净化后能喝吗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即使满足标准要求也不能证明100%安全,但要证明却很难,在不能确信能够安全饮用之前,让小孩去尝试饮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污染水在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净化后能喝(当然成本比较高)。建议对研究内容作适当的调整。饮用水卫生标准有几十项指标。楼上的小白鼠试验以及显微镜观察都不能证明,作为老师应该制止这样的行为。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非常复杂,因此无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看似清洁的水是否能够安全饮用
污染水净化后不只是细菌有无的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重要指标需要检测,饮用水水质指标有二十多项,细菌指标只是其中一项。如果污水净化后的各项指标能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是可以作为饮用水使用的(不能直接饮用),否则是不安全的,除非经过处理的水达到了国家卫生部门允许的直接饮用水标准。小学生做这个实验检测比较难,判断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是要通过多项检测手段才能断定的,你可以在你周围找一位环保专业的老师,向他或她请教具体实验检测的操作方法。
属于探究实验可用净化后的污水和纯净水分别饲养体重年龄相同的小白鼠
观察是否正常生长
然后可得出结论
小白鼠?实验在五分钟内
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吗??
(⊙v⊙)嗯,简单一点,材料容易找到
加热看是否有沉淀
过滤一升水到膜上,直接用显微镜观察观察就好了啊,看看细菌数有没有超过饮用水标准,国家标准应该是每升不超过3个大肠杆菌。。。
PS:这仅仅是针对小学课题而言,并且只从细菌方面考虑,实际上污水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要在5分钟内鉴定有点困难
水净化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力学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