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物理计算题题

一道高中物理题?!@
一道高中物理题?!@ 10
程书电磁学p5练习一
& 一个电荷不能自由移动的半圆环,半径为R,均匀带点,带电量Q。圆心处有一电荷,带电量q。求半圆对于q的作用力
一个电荷不能自由移动的半球面,半径为R,均匀带点,带电量Q。球心处有一电荷,带电量q。求半球面对于q的作用力& 第一个2kQq/(pi*r?) 很容易能够积分得出
&第二个用同样的思路来想,可以看成是第一个问中求出的均匀带点半环旋转180°
那么每个圆环的带电量就是λ*r*dθ(λ是构造出的,横向看的“线密度”),因为很明显如图o点合外力水平向右
△F=2*k*(λ*r*dθ)*q/(pi*r?)*sinθ
∴Σ△F=∫2*k*λ*q/(pi*r)*sinθ*dθ
其中λ=Q/(pi*r)
解得F=4kQq/(pi?*R?)
请问哪里解错了
附:其他解法的答案
E=∑(KΔq/R^2*Cosφ)=∑(K*PΔs/R^2*Cosφ)=KP/R^2*∑(Δs*Cosφ)∑(Δs*Cosφ)就是半圆在大圆面大投影,所以∑(PΔs)=∏R^2所以,E=KP/R^2*∏R^2=∏KP
均匀带电环旋转产生的球面不是均匀带电的
怎样理解,请具体说明。
把半圆环想象成经线,旋转半圈变成半球面,那么每条带电量一定,但纬线长度不一样,所以这个半球的电荷密度越往两级越高
的感言:谢谢,我懂了
其他回答 (1)
没图,不知道那个角度是哪的,我觉得那个角度用的有点问题
哦,我手机上看不见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物理学领域专家求助一道高中物理题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人和车整体动量守恒反冲现象系统在内力作用下,当一部分向某一方向的动量发生变化时,剩余部分沿相反方向的动量发生同样大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且相互作用前总动量为零。一般为物体分离则有 0=mv+(M-m)v‘  说得明白点 就是人向前跳的同时 车被他往后蹬 想象成人是在不断倒退的传送带上逆着传送方向起跳的 那人的起跳速度是正常速度减去皮带传动速度 故跳的距离缩短。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126人觉得有用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解:这可以从能量解释。你站在地上的时候,起跳时,身体产生的能量全部被人用于跳跃。而站在车上,起跳时,身体产生的同样的能量一部分被车分走,车运到起来,剩下的被人用于跳跃,此时人的起跳能量变少,所以就跳的近了。
是这样,因为忽略小车和地面摩擦,所以你可以考虑用动能守恒来解释 以为人能跳s米,所以个人提供的动能是一定的,而小车要出现反冲,所以要分一些动能,所以人就跳不了s米了 所以选b,因为动能分配不确定
他对车的速度跟原来没车时他对地的速度是一样的,小车要做反冲运动,有反向速度,也就是说他现在对地的速度要小于之前没车时对地的速度,所以选B
选B,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简单的说人在地上作用的力全是用在人身上,而站在车上人用的力会分一半给车,用于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这是通俗的说法,如果你学过动量守恒就很简单
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到高中物理题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一: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有Ff=μN①N=mgcos37②F-Ff-mgsin37=ma③联立以上三式可得a1=2m/s2又因为经时间t=4s绳子突然断了,根据运动学公式设绳子断时速度为v则:(v-0)/4=2∴v=8m/s&&s1=8/2×t1=16m二:绳子断了之后经两个阶段才返回底端:⑴匀减速阶段:mgsin37+μmgcos37=ma2&&&a2=-8(以向上为正)一中求出的v=8是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0是匀减速阶段的末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t1=1s⑵匀加速阶段:mgsin37-μmgcos37=ma3&&&a3=4&③s1=(8+0)/2×t1=16m(平均速度求位移)--绳子断钱再斜面上的位移s2=(8+0)/2×t2=4ms=s1+s2=20m=1/2×a3t3的平方④联立③④得t3=根号10T=t2+t3=1+根号10天哪,终于回答完了,由于没有数学软件,泰麻烦了,不管怎样,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加油啊!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4条回答
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为mgsinα,垂直于斜面方向为mgcosα则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合力
F1=F-mgsinα-μmgcosα=2N加速度设为a
a=2m/s²经过4秒
V1=at=8m/s这时物体沿斜面上滑位移S=1/2at²=16m绳子断了之后
物体沿下面合力大小F2=mgsinα-μmgcosα=4N 方向沿斜面向下,设这时加速度为a1
a1=F1/m=4m/s²设时间为t
有S=(-8)t+1/2a1t²=16解出t=2+2sqrt3≈5.464
很是怀念高中物理啊! 对于解题具体过程上面的仁兄说的已经很清楚了!再此我就简单说一下这是典型的一道理学分析问题,对于力学要注重对过程的分析, 首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重力 摩擦力 拉力 还有支持力。 然后,再求远动方向上的合外力。 在运用牛顿定律,对于第二问也可用上面解法直接应用定律求解,当然对于初学者可能会存在理解问题! 还可以分布考虑,当然会比较麻烦。
力学虽然难对相对来说比较大,但只要掌握分析方法,解决高中的问题还是不成问题的! 此外还要加深对定义概念的理解。
(2)2倍根号3
不对,那个FS是摩擦力而不是重力的分力,那个FS应该改为F2,因为它是斜面向上运动,所以它的摩擦力应该是斜面向下,面一个斜面向下的FS摩擦力 一般画比FS长点以区分F2。
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询问一道高中物理题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此题不难解释。1)小球能静止在题中位置,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左上方拉力,向下的重力,必受向右的电场力,由于场强方向向右,所以小球带正电。
可以正交分解解得 q= mg/E2)将小球拉至左上方水平位置释放,则小球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向右的电场力不变,两个力是恒力,所以两个力的合力始终向右下方45度不变(可按等效重力场来看),所以小球就沿着这个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绳子一直处于松软状态,所以绳子没有拉力)
从水平到最低点小球的位移是 根号2L,加速度a=根号2g
所以有:根号2L=1/2*a*t2
得到 t=根号下2L/g应该能懂吧,加分吧.............(*^__^*) 嘻嘻……
提问者评价
谢谢,以前我不明白拉力为什么没有影响。您回答的挺明确的,分一定会给咯……也谢谢另外两位答题者!^_^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受力分析,如下图。&很少用画图工具,将就着看吧、O(∩_∩)O~&如果有问题再问我&&合理为&根号2&倍的mg&&&距离是&根号2&倍的L&&根据运动学公式,很容易解的。&我就说这么多了,你应该能够理解。如果不明白,可以选择联系我。
画好受力分析后,在利用电学的知识,好好想想,挺简单的题,有时不是真不会只是自我暗示不会
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道高中物理题_百度知道
一道高中物理题
了制止高楼住户向窗外随意丢弃垃圾的陋习,有人提出如下想法:在底层住户窗子上、下边框安装光电探测装置,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发现丢弃物件的楼层高度。
设底层住户窗子上、下边框之间的距离为0.8m,某日光电探测装置检测到一下落物件经过该窗口的时间为0.025s,试估计丢物住户的楼层高度。 要详细答案
提问者采纳
设丢物位置离窗口的上沿高度为h,则离下沿的高度为h+0.8根据题意可列方程:h=1/2gt^2h+0.8=1/2g(t+0.025)^2第二式减去第一式化简求解可得:t=3.1875s时间t=3.1875s代入原方程可得:h≈50.8m所以丢物位置离窗口的上沿高度约为50.8米。
不用加0.8m吗
如果说离地面的高度,不但要加0.8m,而且还要考虑下窗沿离地的距离。
问题是下窗离地的距离根本算不出来
不是计算,是估计我的实测是0.9米。50.8+0.8+0.9=52.5m本题说明的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实例。不同的人答案可能会稍有不同。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51.6米的高度,应该是17楼,需要计算过程吗?
是先算出初速度 然后算出窗户上方的距离 再加上0.8m?
先算出掉下来的时间:S=S2-S1=1/2gt2^2-1/2gt1^2=0.8S,而t2-t1=0.025S,所以t2=3.2125S,然后再根据s=1/2gt2^2=51.6米算出高度,一层楼大概3米,所以就是17楼。望采纳!
画图,假设A,B,点位置,确定D点位置,无论如何D点电势为10V,W=(10-2)X1X10-6,D、C两点间电势差为Udc=8V,A、B间距离Lab=1m,计算得D、B间
设物件经过窗子上、下边框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时间为t,平均速度为V。由于下降是匀加速,则有V=0.5*(V1+V2)并且有如下关系式:V2*V2-V1*V1=2*g*h,也就是(V2-V1)*(V2+V1)=2*g*h
-----------i除此之外,h=V*t=0.5*(V1+V2)*t
-----------------iii 与 ii 联立,就可以解得V1=31.8775 m/s V2= 32.1225 m/s则楼层的高度为H=V2*V2/(2*g)=52.65m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实验练习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