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孟子的名言学杂文》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 &→阅读新闻
先贤治学箴言略解
韩益民de博客
一些思想家、史学家对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都有很简约的概括,当然,有些话,要找到源头并不容易,但也是千百年很多学者的学术心得凝结而成。这几年上课也颇积累了一些,就把自己的理解,记在这里。当然,也希望朋友们能够补充和批评。 1、无征不信,孤证不立 这句话,源头不详。 无征不信,指没有证据就没有发言权,即使说了,也不会令人信服。就历史而言,没有掌握史料,理解史料,就不能随便发议论。 孤证不立,又进了一步,仅有孤立的或少量的证据,证明的效力仍然不够。研习历史,一定要排比史料,当你的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角度来说明你要谈的问题,论证的力量自然就有效得多。当然,说容易,做难。 例证可用恩格斯所说吃人一事。庞卓恒《史学概论》第112页:恩格斯却以科学的态度指出:近代科学已经肯定证明,吃人,包括吞吃自己的父母,看来是所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 科学是什么?科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归纳证明。恩格斯在这里言之凿凿,作者也冠之以科学。那么,引用的材料,是Strabo的地理学著作,他不可能到达爱尔兰,听到的不过是传闻。如果说是科学,就要拿出大量证据,只根据两条传闻材料就断定是历史必经阶段,恩格斯太轻率,作者则太盲从。 还有很多人想当然,根本没有调查研究,就轻易下结论。如章学诚记载袁枚和童钰的事。 再进一步,有些人把证据用错了。 更进一步,有些人歪曲材料,甚至编造材料。 2、涸泽而渔 把涸泽而渔用在历史研究里的是前面提到的陈垣先生。(《陈垣史源学杂文》陈智超序) 意思是,要把你所研究的问题的材料尽可能全部找到。只有这样,才能洞悉事情的每一个方面。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崔述在《考信录提要•释例》中提到:“凡人多所见则少所误,少所见则多所误。”(崔述《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也是这个意思。 3、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 这句话源自《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陈垣先生在这里借用为,人在看书、用书时,要千万小心核对,因为人太容易出错了,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陈垣史源学杂文》陈智超前言) 孟子也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与此有关的就是会出现由教育方法所获得的一切知识都会带有的那种特殊的错觉:即最终定论的错觉。当一个学生在无论哪个题目上是处于学生的地位时,他就必须要相信事物都是解决了的,因为教科书和他的教师都把它们看作是解决了的。当他从那种状态中走出来并亲自继续研究这个题目时,他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解决了的。他会抛开教条主义的,教条主义总是不成熟性的永远不变的标志。 他要用一种新眼光来观看所谓的事实。他要对自己说:“我的老师和教科书告诉我,如此这般都是真的;但那是真的吗?他们有什么理由认为那是真的,这些理由合适吗?另一方面,如果他脱离学生的地位后就不再继续追索这个题目,那么他就永远不能使自己摆脱教条主义的态度。(科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5页)毛泽东说过一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很好。学习的方法就是多种多样的比较。 有根有据的怀疑精神,在治史中,最为紧要,因为史书和他人论著中,错误、失真之处,可谓防不胜防。头脑中没有这根弦,治史就变成了一句空谈。 4、学者以找着错处为有意思 这话是陈垣先生说的。见《陈垣史源学杂文》陈智超前言,人民出版社,1980年。 当人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过去仿佛都是固定的说法时,就开始了理性的觉醒。读书多了,能敏锐地发现他人在知识上的错误,在方法上的疏漏,不但可以有益于他人,亦可告诫自己,读书、作文要严谨。这样读书,也容易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自信。否则,只是书本上的、老师说的,人的理性就不会发展。这些人也都是有局限的。当然,如果只是一味地尖酸刻薄,就有失宽厚。 5、史学就是史料学 史学便是史料学。(傅斯年《史料论略》,见《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一件文献里就比五十部历史书都还有着更多的生命(撇开少数最优秀的历史书不提)。(罗素《论历史》,第2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 傅斯年先生绝非不通理论,实在乃是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基石作用,与罗素在此所说无异。 6、但求性之所近(博约) 书卷浩如烟海,虽圣人犹不能尽。古人所以贵博者,正谓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耳。盖专则成家,成家则己立矣。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如此用心,虽极钝之资,未有不能记也。不知专业名家,而泛然求圣人之所不能尽,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见也。&(章学诚《文史通义•假年》 薄其执一而舍其性之所近,徒泛鹜以求通,则终无所得。惟即性之所近,而用力之能勉者,因以推微而知著,会偏而得全,斯古人所以求通之方也。(章学诚《通说为邱君题南乐官舍》,《文史通义•外篇二》,见《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杨注:习也),少见曰陋。”还说过:“多而乱曰m(杨注:凡物多而易尽曰m)。”(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 有人来问章学诚,书那么多,怎么读得完呢?章氏的回答很有趣,说,就是再给你加500年,也仍旧读不完所有的书。然后就说了这样一番道理,虽然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学理,但清楚、明白,可以祛初学者之惑。 7、历史的五个W 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回忆洪业先生在燕京大学历史系的授课时提到:洪先生开宗明义说,历史是什么?只要你抓住英文里的五个W,就抓住历史了。即,who,when,where,what,how,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王力等《怎样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66页)当然,实际上,还有比如制度、名物这样的要素,周先生在此未曾提及。 历史求真实非易事,洪业先生所云,不过了解历史得基本要素而已。欲求全真,不过是爱做梦者的白日梦而已。求真只能是相对的真,除了种种障碍,特别是史料缺失以外,往昔之氛围,人们的心理尤其难以把握。虽然如此,却不能说,治史可以缺少规范,所谓求真的规范,又实在是来自于绝对的真的理念。绝对真的理念,虽然不可能达到,却在读书治史中必不可少。 8、朱熹论读书(快与慢,细与粗) 学者须是熟。熟时,一唤便在目前;不熟时,须着旋思索。到思索得来,意思已不如初了。(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第143页) 看文字如捉贼,须知盗发处,自一文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若只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何处做贼。(第164页) 大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二也;埋头理会,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学者当守此。(第165页) 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覆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趱去,不曾向后反覆,只要去看明日未读底,不曾去绎前日已读底。须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第167页) 古往今来,朱熹大概算是最会读书的人了,就《朱子语类》来看,信然。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中体会到读书“慢即是快,快即是慢”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仔细阅读,不放过每一个不懂的地方,这样读书,前后贯穿,而且懂得了该怎样读书,今后再读书,自然能够迅速、准确把握书中的要点。道理虽然简单,能做到的人,实在不多。现代人都心急,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知识的门类太多,而人生又太有限。但狂吃乱嚼,最终造成的是消化严重不良。 另一重意思或许更加可贵,“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愿意信他的人,只怕不多。 朱熹还有两句话,也在《朱子语类》,就不去找源头了,时间有限。“最怕人说不读书。”“要着实读书。”想想自己,可真是惭愧。 9、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 许多读历史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理想,但这话看似不错,实际上却误人多多。何以如此说?现象有那么容易了解吗?世界广大无垠,有无限的多样性,任何一类现象不花大力气,是无从谈到了解。不了解,即无法“透过”。此其一。人都是有限的,人都有主观立场,所谓的本质是谁看到的本质?此其二。以我短浅的认识,与其高谈本质,不如先把事情搞清楚。
相关新闻 & & &
& (09/17/:55)
本文评论 &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鲁ICP备号 &聊城大学&&& Email:chendezheng@ 联系人:陈德正 Copyright & & Powered by &&&&
Processed in 0.013 second(s), 5 queries, Gzip disabled学学孟子的杂文_湖北日报_多媒体报
&第14版 东湖
第1版 : 要闻第10版 : 自然的睿智第11版 : 专版第12版 : 国内第13版 : 国际?体育第14版 : 东湖第15版 : 专页第16版 : 专版第2版 : 时政第3版 : 武汉第4版 : 经济第5版 : 综合第6版 : 关注第7版 : 自然的睿智第8版 : 自然的睿智第9版 : 自然的睿智
?学学孟子的杂文?乡情悠悠乡意淳忠孝双全赤子心?图文:明 张维诗?家乡的太平寨?图文:醉春红露v国画w?漫谈中国画之题跋?会见普利策奖得主阿内特
学学孟子的杂文
&&&&湖北日报讯&闲翻《孟子》,觉得孟子的文章篇篇都像杂文,如投枪匕首,似针砭药石,孟子就是个不世出的杂文家。他的思想、语言、学识、见地,都是我等难以望其项背的;他的尖锐、勇敢、泼辣、犀利,也是我等难以企及的。一个杂文家要想写出点像样的东西,不妨学学孟子,仿效借鉴,苦心揣摩,必将受益无穷。&&&&学学孟子的正义感。一些杂文家老觉得自己的东西写不好是技巧问题,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正义感缺失所致。孟子的杂文之所以让人震撼,首先是因为他的正义感非常强,这就让他占领了思想境界的高地,可以高屋建瓴地去摧枯拉朽,可以居高临下地激浊扬清。“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他的正义感的点睛之笔;“仁则荣,不仁则辱”,是他一向身体力行的荣辱观;“舍生取义”是他的做人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几乎成为数千年来正人君子的座右铭,志士仁人的处世标准。倘若学得了孟子的正义感,我们对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和事就会每生愤怒,杂文就会有血性,就会迸发火光,一句一血印,一字一火星,写得痛快,读着解气。&&&&学学孟子的人民性。孟子虽然并没有标榜自己代表人民,但却事事处处为民众说话,为苍生请命。他希望看到“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社会;他向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时代。每有灾荒,他就会力劝官方开仓赈灾,而不怕被人讥为“再作冯妇”;他对王室“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极端愤怒,斥之为“此率兽而食人也”。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则是他最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振聋发聩,石破天惊,让历代君主都很头疼,雄才之主朱元璋害怕得居然先是禁《孟子》,后又删《孟子》,正是“孟子写杂文而独夫民贼惧”。&&&&学学孟子的会说理。杂文是说理的艺术,理说得是否透彻、服人,是评判杂文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孟子的说理,循循善诱,环环紧扣,举一反三,逻辑严密,高论迭出,令人信服。谈君臣平等相待道理,他出语惊人:“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冠仇。”谈做人自强道理,他掷地有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谈王道的“不做”和“不能”的道理,他一针见血又循循善诱:“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学学孟子的善讽刺。讽刺是杂文的本质属性,也是杂文的生命,是杂文别于其他文种的重要标志。孟子就是个善于讽刺的高手,语言辛辣尖锐,风格诙谐幽默,纵横捭阖妙不可言,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以“五十步笑百步”来讽刺梁惠王的口惠而实不至;以“拔苗助长”典故来教育公孙丑不要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以“齐有一妻一妾”故事来讽刺那些不择手段来求取富贵的利欲之徒;他抨击那些不讲仁义的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他讽刺桀纣“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愚蠢可叹;他讽刺齐宣王“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荒唐可笑。他的讽刺,言辞有据,不留情面,构思巧妙,极具战斗力,至今读来仍虎虎有生气。&&&&向孟子学杂文,当然还远不至于此,《孟子》就是一座杂文宝库,只要我们心存虔诚,执著求教,当会满载而归。"; //修改登录后标签的内容
return { tmpTagName: paraId1, tmpInnerHtml: paraId2 }; //生成访问器
杂文月刊(原创版)2011年第01期
编辑出版:杂文月刊(原创版)杂志编辑部
主办: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省杂文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河北省石家庄市
语种:中文;&&&&&&&ISSN:
电子杂志订阅
本期:2.00元&&&&
全年:1.60元/期,全年12期,
立即节省:4.80元
分享:&&&&&
其他年期订购&&&全选 &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
与杂文月刊(原创版)类似的杂志,也很不错哦!
您最近的浏览记录学学孟子的杂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孟子两章》讲解要全面的!
参考:/kewen/5.html《〈孟子〉两章》整体把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也应要求学生能背,能用.《〈孟子〉两章》重点难点分析 -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的过程.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从攻守双方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入手,加以举例论证.接着文章又从理论上推进一层,展开正反对比论证,从而作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难点:如何将“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一起来.“人和”就是指人心团结,众志成城.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下文提到的“多助”与“寡助”也是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多助之至”,天下的老百姓就拥护你;“寡助之至”,连亲戚都要背叛你.所以,二者是一个问题,能统一到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上来.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过程.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同,本文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第一段举出了六个人的相同经历:经过艰苦的磨练而后成就大业.第二段总结第一段,从个别到一般,证明“生于忧患”.第三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说明受磨难的益处,前者论证“生于忧患”,后者论证“死于安乐”.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难点: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