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台湾问题的诗河豚毒素的问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河豚毒素提取及检测
下载积分:2498
内容提示:河豚毒素提取及检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4|
上传日期: 16:41:4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河豚毒素提取及检测
官方公共微信河豚又名魨,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的毒性比氯化钠强500倍以上,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才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误食河豚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B 、河豚在水中煮沸后毒性自然消失
C 、腌制后的河豚可以食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由题目可知,河豚的毒素为一种神经毒,煮沸、腌制、日晒都不能破坏毒性,必须经过合理的处理才能食用。河豚毒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如题.
河豚毒素(TTX)系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神经毒素,河豚毒中毒后,潜伏期短、病死率高,吸收后迅速作用于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神经麻痹,严重的脑干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但河豚毒中毒后脑电图改变的报道极少,我们共观察41例河豚中毒患者就其脑电图改变加以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共41例,为93年4月~98年7月所收治病人,其中男39例,女2例,年龄23~52岁,平均43.7岁.入选标准:有进食或误食河豚鱼史;食用后出现上唇发麻、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等症状,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等重症因无法检测排除在外;无心、脑、肾、肝、肺等疾患.
方法:入院后经洗胃,导泻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后立即作脑电图检查,第2周及第4周复查脑电图.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用国产十三道程脑电图仪,以单极导联及3个以上双极导联描记,在双极记录中睁眼;闭眼试验及过度换气3分钟试验,每次记录20~30分钟.
结果:41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1例(占2.44%),脑电图轻度异常11例(占26.83%),主要表现为:基本波频率变慢,有2例出现慢α波,α指数少于60%4例;θ波数量增多,θ指数超过20%7例,一个月后脑电图都恢复正常.脑电图弥散性异常22例(占53.66%),主要特征是:基本节律解体,α指数少于20%者14例;慢活动数量显著增多,θ指数超过30%者9例,θ指数超过15%者5例.慢波绝大多数弥散而对称地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各区,一个月后有18例恢复正常,4例持续4~6个月恢复正常.脑电图阵发性异常和弥散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活动7例(占17.67%),其中3例为阵发性θ节律伴有同步尖波,棘波,棘一慢波,一个月后2例恢复正常,4例6个月后恢复,1例持续至今(已有5年余)仍未恢复正常,并出现震颤等表现.在弥散性和阵发性异常脑电图的29例中有8例出现额部间歇性节律性θ活动.
讨论:TTX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毒非蛋白质物质之一,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和河豚酸两种,它首先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其次进入血液后迅速发生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抑制作用.本组中有1例脑电图正常可能与进食量极少有关,异常脑电图40例,占97.56%说明TTX对脑电波传导有抑制作用,脑电图异常有轻有重,从分布情况看以弥散性异常最多,占53.66%,部分阵发性和弥散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活动,占17.07%,表现为频率变慢,电压变低,α波减少或消失,以Q波或δ波为主.从出现形式看,半数为持续性,部分为阵发性.河豚毒中毒后毒后脑电图改变可能是河豚毒选择性地阻断了丘脑、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上升激活系统膜对Na+的通透性,造成脑电波起步结构的代谢紊乱,引起脑电波的弥散性异常,或造成皮层活动的超同步化而呈现阵发性异常.本组中有8例出现额部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这种节律的出现,推测是影响到丘脑的背内侧核和髓板内核、触发了位于这些结构中的该波起搏点所致.本组脑电图的异常表现和上述病理特点是一致的,但脑电图的这些表现与其它疾病所致的脑电图改变类似,并无特异性,故不能单一依靠脑电图改变来确定诊断,但对尚不知何类毒物中毒时是用来帮助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一个月后复查脑电图共有31例恢复正常,9例未恢复,半年后有8例恢复,提示河豚中毒后,患者大脑功能的损害是可逆的,但持续时间较长,而病情愈重,脑电图改变愈大,持续时间更长.其中1例至今仍未恢复,并逐渐出现震颤麻痹、记忆力减退等改变,不同病期脑电图的表现是不同的,急性期脑电图异常程度较重,随着病情的好转,脑电图也逐渐恢复正常,也有稍慢于临床恢复者,因而在病程中多次进行脑电图描记可以帮助估计病情程度、判断治疗效果和转归.脑电图多次复查见阵发性慢波,而普遍持续性或阵发性慢波出现是皮质下损害的特点之一.当河豚毒中毒患者出现上述特点时,可能预示预后不良.河豚毒中毒后的脑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不能单靠脑电图来确定河豚中毒,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其它检查,才有辅助诊断意义.由于脑电图比较敏感,异常率高,用来判断治疗效果和转归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方法.但本组观察例数尚少,且重危濒死病人未纳入观察,可能较局限.
作者单位:张剑宇(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高志强(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张华(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朱祖福(214400 江苏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链接:加拿大用河豚毒止痛
河豚鱼是自然界最毒的动物之一,民间有句俗话:拼死吃河豚.意即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张口吃这种含毒的美味.
最近,加拿大科学家却利用河豚毒素研制出一种能止痛的新型药物.这种新型特效止痛药能够有效地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目前这个课题已经做完一期和二期的临床实验.在临床实验中医生每天给病人注射两次这种药剂,一次几微克,连续注射4天.当用药进入第3天后,患者的疼痛开始减轻.结果,有将近70%的病人的病痛得到缓解.研究人员还发现,最后一次注射停止后,止痛效果仍可延续.在一些病例中,止痛效果甚至可以延续15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药理学教授爱德华·赛勒斯说,这种药物可以阻断发向大脑的有关疼痛的神经信号,其止痛效果比吗啡强3000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揭秘九种最致命毒药:河豚中毒死亡率50%
美国一家法庭近日出现骇人一幕:一名百万富翁在听到自己被判故意纵火罪后竟然当场吞毒自杀
北京时间7月9日消息,美国一家法庭近日出现骇人一幕:一名百万富翁在听到自己被判故意纵火罪后竟然当场吞毒自杀,法官、陪审团和旁听人士被惊得瞠目结舌,现场陷入一片混乱。
服毒自杀,或投毒杀人,古已有之,为达到致生命于死地的目的,毒药层出不穷。那么,对于人类来说,哪些是最危险的毒药呢?
1.河豚毒素
单从外貌来看,河豚似乎并不是尤其令人发指的动物,但它们体内有一种人类已知的最致命毒药。这种动物的皮肤、肝脏、肠和其他器官都含有河豚毒素。如果吃了河豚,至少以不当方式吃了它,这种物质就会导致瘫痪、抽搐、精神障碍和其他症状。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说,虽然美国记录在案的河豚毒素中毒事件很少,但日本每年发生多达200起此类事件,死亡率高达50%。
2. 鹅膏蕈碱
这张照片中的蘑菇看上去好像并没有它的绰号所隐含的意思那样恐怖。它叫&死帽&蘑菇,只需一盎司,就足以杀死一个人。不幸的是,从外表看起来,这种致命蘑菇很像一些可以吃的蘑菇。科学家在这种真菌中发现了一种名叫鹅膏蕈碱的毒药,正是它让这种蘑菇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命杀手。它们可在短时间内破坏肝脏和肾脏,造成昏迷、器官衰竭和更多的症状,直至死亡。
炭疽虽是一种细菌,但数十年来,由于科学家制定了接种疫苗和灭菌计划,旨在控制感染率,所以一直未引起人们关注。但到2001年,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说法,那一年,炭疽接连袭击了美国局,致使5人丧生,17人患病。随后,这种细菌成为新闻头条。炭疽菌胞子可通过空气传播。接触到皮肤伤口、通过呼吸或咽下被感染的肉,都可让人或动物染上炭疽菌胞子。感染炭疽的症状取决于感染方式,但通常类似于普通感冒。吸入炭疽是最危险的感染方式,其致命率高达90%。
4.肉毒杆菌
考虑到许多毒药在少剂量下都可能致命,所以确定最危险毒药的标准或许应该考虑一种&客观行为&。但毒理学专家好像都赞成肉毒杆菌毒素符合这个标准。注射适量,这种细菌可清除皱纹,它在这方面比其他毒药占有绝对优势。顾名思义,肉毒杆菌使肉毒中毒,造成呼吸衰竭、神经损伤甚至更为严重的病情。它可通过开放性伤口或咽下受到感染的食物进入身体。
如果有种毒素几乎成为毒药的代名词的话,那它非氰化物莫属。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氰化物能以晶体或无色气体的形式出现。专家描述这种气体为&苦杏仁&味。氰化物或许无处不在。它自然存在于一些食物和植物中。香烟就含有这种成分。氰化物被用于生产塑料、冲洗胶卷、从矿石中移除金子、杀死害虫还有其他用途。通过呼吸、饮食甚至触摸,氰化物都有可能侵入身体。中毒后,患者表现出抽搐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者死亡。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描述,汞的三种形式&&单质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可能致命。你可以在玻璃温度计、旧的牙齿填充材料和荧光灯泡中找到单质汞。触摸这种物质是无害的,但吸入就会致命。即使有人吸入单质汞活下来,毒性依然会造成长期甚至永久的肺和脑部损伤。无机汞用于制造电池,咽下时可能致命,导致肾脏损伤,甚至更为严重的情况。你能在鱼的身体内找到有机汞。这种致命物质可被吸入或咽下。除极少数情况外,长时间接触有机汞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7.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源自蓖麻子,是一种天然毒素。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人会通过空气、食物或水感染这种物质。感染症状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方式。蓖麻毒素令细胞丧失制造它们赖以生存的蛋白质的功能。最后,这些细胞死掉,致使器官衰竭。
和入选这份名单的其他毒药不同的是,沙林是一种用作神经性毒气的合成毒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解释,研制沙林的最初用意是用作杀虫剂,但这种没有气味的透明气体很快成为化学战的工具。通过吸入和接触眼睛或皮肤,都可能使人感染这种毒素。年间,发生在日本松本和东京的一连串恐怖袭击事件是最近使用沙林毒气的案例,分别造成20人死亡和1600人受伤。感染沙林毒气后,表现出视力模糊、抽搐、呼吸衰竭甚至更多症状。
9.马钱子碱
纯马钱子碱源自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的马钱子树,以一种带有苦味的白色粉末形式出现。吸入、注射或咽下时,可能致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说,马钱子碱通常用于杀虫剂,也出现在海洛因和可卡因等毒品中。马钱子碱中毒后,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和呼吸衰竭等症状,甚至在感染30分钟内出现脑死亡。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任光飞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台湾问题的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