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涿州范阳影城(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条水路

> 【答案带解析】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
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D.江南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分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扬州在长江出海口附近北面,所以这位商人须依次经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考点分析:
考点1:繁盛一时的隋朝
& & 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由出身于军事贵族的杨坚于581年篡夺北周政权建立。589年灭陈,完成统一。隋朝之初,与突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威胁,还统一了青海地区。隋朝时期,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著名的“开皇之治”。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幅上升。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当时门阀势力衰微,科举制被创立和初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也运行顺畅。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后期统治腐朽,618年亡于农民起义。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 时间:581年 & &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 &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
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 ②发展生产 &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相关试题推荐
“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
D.秦叔宝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开通 
阅读下列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西亚地区,使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请回答:(1)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谁?(2分)(2)“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元统治者又实行什么政策?(4分)(3)元朝疆域辽阔,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什么?(2分)(4)你认为元朝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列出一点即可)(2分)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一点即可)(4分)材料二:(见下图)(2)图片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叫什么名字?它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4分)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什么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举出一两件即可)(4分)(4)根据三则材料,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说出其中的一点即可)(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吐蕃、回纥和南诏等边境民族慕风向比,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海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边境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唐代的开明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4分) (2)材料二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举出一项即可)(4分)(3) 材料二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两个国家。(4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答案带解析】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
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
D.江南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分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扬州在长江出海口附近北面,所以这位商人须依次经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考点分析:
考点1:繁盛一时的隋朝
& & 隋朝(581—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它由出身于军事贵族的杨坚于581年篡夺北周政权建立。589年灭陈,完成统一。隋朝之初,与突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战争,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威胁,还统一了青海地区。隋朝时期,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著名的“开皇之治”。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大幅上升。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当时门阀势力衰微,科举制被创立和初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也运行顺畅。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后期统治腐朽,618年亡于农民起义。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 时间:581年 & &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 &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
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 ②发展生产 &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相关试题推荐
“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
D.秦叔宝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开通 
阅读下列材料: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西亚地区,使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请回答:(1)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是谁?(2分)(2)“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的王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元统治者又实行什么政策?(4分)(3)元朝疆域辽阔,许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什么?(2分)(4)你认为元朝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列出一点即可)(2分) 
我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脱脱《宋史》“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期谚语(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变化的原因。(一点即可)(4分)材料二:(见下图)(2)图片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叫什么名字?它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4分)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3)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什么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举出一两件即可)(4分)(4)根据三则材料,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说出其中的一点即可)(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经过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密切。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吐蕃、回纥和南诏等边境民族慕风向比,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海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边境使者往来络绎不绝,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唐代的开明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舆论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一例。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4分) (2)材料二中“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请问在印度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谁的贡献最大?他将印度哪些文化输入中国?(举出一项即可)(4分)(3) 材料二中“各国使节”反映了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盛况,请列举和唐朝交往的两个国家。(4分)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巴州蒙中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1、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4、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点,南北交通便利
②中外客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各业繁盛
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
5、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6、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7、七年级一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8、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
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
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
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旭、顾恺之、李白
旭、顾恺之、杜甫
10、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
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 1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涿州范阳影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