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用马丁氏培养基ph是ph值偏酸性还是偏碱

【图文】第7章微生物的生长(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7章微生物的生长(简)
上传于||文档简介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课​件​(​精​品​课​)​,​对​考​研​和​平​时​复​习​都​会​很​有​帮​助​的​。​温​馨​提​示​:​下​载​时​请​不​要​用​迅​雷​,​本​人​因​为​用​迅​雷​损​失​了​很​多​积​分​结​果​都​下​不​成​,​直​接​点​本​地​保​存​就​好​了​。
大小:1.7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特点及用途/PDA培养基
分装于试管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宜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按物理性状划分:固体培养基按培养基成分划分:半合成培养基
配制方法/PDA培养基
配方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 20克琼脂 15~20克 自来水 1000毫升自然PH配制步骤煮马铃薯块其做法是先洗净去皮,再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八层纱布过滤,加热,再据实际实验需要加1-10g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待琼脂溶解完后,加入葡萄糖,搅拌均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分装试管或者锥形瓶,加塞、包扎,(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或者摇匀,冷却后贮存备用。其他事项1.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放在37C温箱培养24h,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2.PDA培养基一般不需要调pH。对于要调节pH的培养基,一般用pH试纸测定其pH。如果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lmol/LNaOH或lmol/L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成分。3.培养基在使用时也可以做成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用于菌类的震荡培养。4.培养基也可以加入氯霉素或土霉素,加入量为0.2g/L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干扰性PDA培养基的配制(1)称量和熬煮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去皮土豆。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维持20-30min,用可用2层纱布趁热在量杯上过滤,滤渣弃取。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ml。(2)加热溶解把滤液放入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提前搞碎),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3)分装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4)加棉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5)包扎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或橡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或橡皮筋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棉塞制作说明/PDA培养基
棉塞的作用:一是防止杂菌污染;二是可过滤空气,保证通气良好,并可减缓培养基水分的蒸发,所以正确地制备棉塞是培养基制备中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棉塞是形状、大小,松紧应与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完全适合。过紧则妨碍空气流通,操作不便;过松时,空气会毫无障碍地进入试管(或三角烧瓶)中,达不到灭菌的目的。棉塞过小往往易掉进试管内,因此棉塞质量的优劣对实训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棉塞头较大,加塞时,应使棉塞长度的1/3留在试管口外,2/3在试管口内。目前,有条件的实训室已使用坚固的塑料试管帽、金属试管帽、硅胶泡沫塞替代棉塞,制作棉塞要选纤维较长的棉花,一般不选用脱脂棉。因为它容易吸水变湿,造成污染,而且价格也贵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食用菌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农学通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05:53
贡献光荣榜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和环境条件.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培养基的配制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配制实验报告
时间: 来源: 本文已影响人
篇一: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实验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生物学实验报告
报告题目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姓 名 刘 伟 学 号 专 业 生 物 科 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的NaOH和HCl溶液。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三 角瓶、培养皿、玻璃漏斗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玻璃器皿在使用前必须洗刷干净。将三角瓶、试管、培养皿、量筒等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移液管先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浸泡,再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洗刷干净的玻璃器皿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 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可用报纸将几套培养皿包 成一包,或者将几套培养皿直接置于特制的铁皮圆筒内,加盖灭菌。包装后的培养皿须经灭菌之后才能使用。 (2) 移液管的包扎:在移液管的上端塞入一小段棉花(勿用脱脂棉),它的作 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进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塞入此小段棉花应距管口约0.5cm左右,棉花自身长度约1~1.5cm。塞棉花时.可用一外围拉直的曲别针、将少许棉花塞入管口内。棉花要塞得松紧适宜,吹时以能通气而又不使棉花滑下为准。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左右的长纸条,然后将已塞好棉花的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有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 (二)液体及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液体培养基配制 (1)称量(假定配制1000ml培养基)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3.0g牛肉膏、10.0 g蛋白胨、5.0gNaCl放入烧杯(或1000ml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如约700ml),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将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到所需的总体积(1000ml);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将称好的琼脂放人已溶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最后补足所损失的水分。 (3)调pH 调pH:一般用pH试纸测定培养基的pH。用剪刀剪出一小段pH试纸,然后用镊子夹取此段pH试纸,在培养基中蘸一下,观看其pH范围,如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pH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I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中成分。边加边搅拌,并不时用pH试纸测试,直至pH达7.4-7.6。反之,用1mol/LHCl进行调节。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应将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加热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1.5~2%)加 入,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继续加热至琼脂全部融化,最后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 (三)培养基的分装 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已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1.试管的分装 取一个玻璃漏斗,装在铁架上,漏斗下连一根橡皮管,橡皮管下端再与另一玻璃管相接,橡皮管的中部加一弹簧夹。分装时,用左手拿住空试管中部,并将漏斗下的玻璃管嘴插入试管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开放弹簧夹,中指及无名指夹佐玻璃管嘴,使培养基直接流入试管内。装入试管培养基的量视试管大小及需要而定,若所用试管大小为15×150 mm时,液体培养基可分装至试管高度1/4左有为宜;如分装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时,在琼脂完全融化后,应趁热分装于试管中。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的分装量为管高1/5(约3―4mI),半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为宜。 2.三角瓶的分装 用于振荡培养微生物时,可在250 m1用于制作 平板培养基用时,可在250 m1三角瓶中加入150ml粉(按2%计算),灭菌时瓶中琼脂粉同时被融化。 (四)棉塞的制作及试管、三角瓶的包扎 为了培养好气性微生物,需提供优良通气条件,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则必须对通入试管或三角瓶内空气预先进行过滤除菌。通常方法是在试管及三角瓶口加上棉花塞等。 1.试管棉塞的制作 制棉塞时,应选用大小、厚薄适中的普通棉花一块,铺展于左手拇指和食指扣成的团孔上,用右手食指将棉花从中央压孔中制成棉塞.然后直接压入试管或三角瓶口。也可借用玻璃棒塞入,也可用折叠卷塞法制作棉塞。 制作的棉塞应紧贴管壁,不留缝隙,以防外界微生物沿缝隙侵入,棉塞不宜过紧或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试管不下落为准。棉塞的2/3在试管内,1/3在试管外。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代替棉塞直接盖在试管口上。 将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硅胶塞的试管捆成一捆,外面包上一层牛皮纸。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及配制日期,灭菌待用。 2.三角瓶棉塞制作 通常在棉塞外包上一层纱布,再塞在瓶口上。有时为了进行液体振荡培养加大通气量,则可用8层纱布代替棉塞包在瓶口上,目前也有采用硅胶塞直接盖在瓶口上。 在装好培养基并塞好棉塞或包扎八层纱布或盖好硅胶塞的三角瓶口上,再包上一层牛皮纸并用线绳捆好,灭菌待用。 (五)培养基的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0.103MPa,l21℃,20min高压蒸气灭菌。 灭菌过程: 1. 加水: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没过加热蛇 管,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切勿忘记检查水位,加水量过少,灭菌锅会发生烧干引起炸裂事故。 2. 装料: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的物品。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蒸 汽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装有培养基的容器放置时要防止液体溢出,三角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扎的纸而透入棉塞。 3. 加盖:将盖上与排气孔相连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摆正锅盖, 对齐螺口,然后以对称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并打开排气阀。 4. 排气:打开电源加热灭菌锅,将水煮沸,使锅内的冷空气和水蒸汽一起从排 气孔中排出。一般认为当排出的气流很强并有嘘声时,表明锅内的空气已排尽,沸腾后约需5分钟。 5. 升压: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锅内压力开始上升。 6. 保压:当压力表指针达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电源,开始计时并维持压力至所 需的时间。如本实验中采用0.1Mpa,121.5℃,20分钟灭菌。 灭菌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而不是压力,因此锅内的冷空气必须完全排尽后,才能关闭排气阀,维持所需压力。 7. 降压:达到灭菌所需的时间后,切断电源,让灭菌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 表的压力降至“0”后,方可打开排气阀,排尽余下的蒸汽,旋松螺栓,打开锅盖,取出灭菌物品,倒掉锅内剩水。压力一定要降到“0”后,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否则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或试剂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容器口,造成瓶口被污染,甚至灼伤操作者。 (六)斜面和平板的制作 1.斜面的制作 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趁热置于木棒或玻棒上,使成适当斜度,凝固后即成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l/2为宜。如制作半团体或固体深层培养基时,灭菌后则应垂直放置至凝固。 2.平板的制作 将装在三角瓶或试管中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后,待冷至50℃左右倾入无菌培养皿中。温度过高时,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温度低于50℃,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 平板的制作应在火旁进行,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三角瓶的底部或试管,左手同时用小指和手掌将棉塞打开,灼烧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一缝,至瓶口正好伸入,倾入10~15mL培养基,迅速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七)培养基的灭菌检查 灭菌后的培养基,一般需进行无菌检查。最好取出1~2管(瓶),置于37℃温箱中培养1~2天,确定无菌后方可使用。篇二: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一 培养基的制备 一、目的与要求 (一)学习制备培养基的基本技术。 (二)制备牛肉膏蛋白琼脂培养基。 二、原理 牛肉膏蛋白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可供作繁殖之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须加2%琼脂,培养细菌时,应用稀酸或稀碱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牛肉膏蛋白培养基的配方: 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0.5%,pH7.4~7.6。 三、材料与仪器 (一)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 NaOH、1mol/L HCl。 (二)其他
试管,三角烧瓶,烧杯,量筒,漏斗,乳胶管,弹簧夹,纱布,棉花,牛皮纸,线绳,pH试纸,电炉,台称。 四、操作步骤 (一)称量
根据用量按比例依次称取成分,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蛋白胨易吸湿,称量时要迅速。 (二)溶解
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加热,ZHU一加入各成分,使其溶解,琼脂在溶液煮沸后加入,融化过程需不断搅拌。加热时应注意火力,勿使培养基烧焦或溢出。溶好后,补足所需水分。 (三)调PH
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把PH调至所需范围。 (四)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于某些实验结果的观察,如无特殊要求时可省去此步骤。 (五)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解瓶内,分装装置如实验图8所示;分装时注意,勿使培养基沾染在容器口上,以免沾染棉塞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分装三角瓶的量则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以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1/2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管长的1/2。分装三解瓶,以不超过容积的1/2为宜。 3.半固体分装装置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六)加棉塞
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解瓶口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及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而造成污染,并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七)包扎
棉塞头上包一层牛皮纸,扎紧,即可进行灭菌。 (八)保存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入37℃养箱中培养24小时,以检验灭菌的效果,无污染方可使用。 五、实验报告 (一)结果
说明你配制培养基过程中的情况。 (二)思考题 1.培养基配制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2.分装培养基时为什么要使用弹簧夹? 3.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要立即灭菌? 实验二消毒与灭菌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干热灭菌及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二、原理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凝固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越慢。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1~2h)。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产生蒸汽,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水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升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一般培养基用0.1MPa、121.1℃. 15~30min可达到彻底灭菌,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 三、材料与仪器 吸管、培养皿、试管、电热干燥箱,手提试高压蒸汽灭锅,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蒸馏水。 四、操作步骤 (一)干热灭菌法
适用于空的、干燥的玻璃器皿的灭菌。培养基不适用。 1.将包好的待灭菌物品(培养皿、试管、吸管等)放入电热干燥箱(注意留有一定的间隙),关好箱门。 2.接通电源,打开排气孔,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旋动恒温调节器,保持加热升温状态,至箱内达到100℃时关闭排气孔。 3.当温度升到160~170℃时,借恒温调节器的自动控制,保持此温度2h。 4.切断电源,冷却至70℃时,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未降至70度以前,切勿打开箱门,否则温度骤降导致玻璃器皿炸裂)。 (二)高压蒸汽灭菌 1.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架相平为宜。 2.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内装培养基或小的三角瓶),不要装得太挤,以免妨碍汽流通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瓶口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温包口的纸而透入棉塞。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棉栓,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3.用电炉或其他方法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待冷空气排尽后,关上排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汽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当锅内达到所需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 4.停止加热,待压力表的压力降至零位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注意:当压力不为零时,不能开盖取物否则由于压力突然下降,容器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而发生污染,甚至灼伤操作者。 5.高压灭菌锅上的安全阀,是保障安全使用的重要机构,不得随意调节。 五、实验报告 (一)结果
检杳灭菌是否彻底。 (二)思考题 1.干热灭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2.为什么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要比湿热灭菌高?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排尽锅内的空气? 实验三
接种和纯化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微生物各种接种、分离方法。 (二)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 (三)完成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接种任务。 二、原理 在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是在互为依赖的关系下共同生活的。因此,为了取出特定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必须把它们分离出来。将一种微生物移到另一种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分离培养微生物时,要考虑微生物对外界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即选择该类微生物最适合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在分离、接种、培养过程中,均需严格的无菌操作,防止杂菌侵入,所用的器具必须经过灭菌,接种工具无论使用前后都要经过火焰灭菌,且在无菌室或无菌箱中进行。 三、材料与仪器 (一)菌种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菌 (二)缓冲葡萄糖肉汤培养基试管垂直;缓冲葡萄糖肉汤半固体培养基试管垂直;缓冲葡萄糖肉汤固体培养基试管斜面;缓冲葡萄糖肉汤固体培养基平板;察氏培养基试管斜面;察氏培养基平板。 (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镊子、酒精灯、火柴、酒精棉、试管架、浆糊、标签纸、恒温培养箱等。 四、操作方法 (一)接种 1.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接种工具。 (2)在欲接种的培养基试管或平板上贴好标签,标上接咱的菌名、操作者、接种日期等。 (3)将培养基、接种工具和其他用品全部放在实验台上摆好,进行环境消毒。 2.接种方法 (1)试管接种方法 ①将菌种试管与待接种的试管培养基依次排列,挟于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用右手的中指与食指或食指与小指拔出棉塞并挟出。 ②置试管口于酒精火焰附近;篇三:培养基的常规配置程序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常规配置程序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方法。 2. 掌握培养基的配置原则和方法。 3.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 营养琼脂培养基: 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胞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细菌生长繁殖之用。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是通过升温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和加压的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内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蒸汽将锅内冷空气从排气阀中趋尽,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蒸汽不溢出,压力增大,沸点升高,获得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 1. 药品:营养琼脂、蒸馏水。 2. 仪器及玻璃器皿: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管、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培养皿等。 3. 其他物品:药匙、称量纸、pH试纸、记号笔、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和包装 1.玻璃器皿的洗涤 将玻璃器皿浸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用毛刷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再置于烘箱中烘干后备用。 2.灭菌前玻璃器皿的包装 (1) 培养皿的包扎:培养皿由一盖一底组成一套,用报纸按传统包月饼的方法,将几套培养皿包成一包,准备灭菌。 (2) 移液管的包扎: 先将报纸裁成宽约5cm的长纸条,然后将移液管尖端放在长条报纸的一端,约成45℃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用左手握住移液管身,右手将移液管压紧。在桌面上向前搓转,以螺旋式包扎起来。上端剩余纸条,折叠打结,准备灭菌。(3)无菌水的制备:往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蒸馏水,用试管塞塞好,准备灭菌。 (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1.培养基配制 (1)称取4g营养琼脂,溶于125ml的蒸馏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2)培养基的分装 分装时,将4支洗净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用5ml的移液管分别移取适量的上述溶液于试管中(装入量不宜超过试管高度的1/5);将剩余溶液倒入锥形瓶中(装入量以锥形瓶总体积的一半为限度),用橡皮塞塞好瓶口。 (3)试管、锥形瓶的包扎 将上述所有试管(包括盛装无菌水的试管)捆成一捆。然后,将捆好的试管与锥形瓶标明组别与日期。 (4)培养基的灭菌 将包扎好的玻璃器皿与捆好的试管与锥形瓶在高压灭菌锅中常压,121℃条件下灭菌20min。 (5)斜面的制作 将已灭菌装有琼脂培养基的试管,趁热置于木棒或玻棒上,使成适当斜度(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l/2为宜),凝固后即成斜面。。 (6)平板的制作 在火旁进行,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三角瓶的底部,左手同时用小指和手掌将塞子打开,灼烧瓶口,用左手大拇指将培养皿盖打开一缝,至瓶口正好伸入,将装在锥形瓶中已灭菌的培养基,待冷至50℃左右分别倾入10~12mL培养基,于2个无菌培养皿中,迅速盖好皿盖,置于桌上,轻轻旋转平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于(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培养基的配制实验报告)整个平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 营养琼脂:4g 1、4g黄色营养琼脂粉,完全溶于125ml蒸馏水后,得到橙黄色的,透明的胶体溶液。 2、将营养琼脂液按实验步骤操作,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无色(略带黄色)的胶状培养基。
六、结果及讨论 (一)实验结果 成功的制备出了斜面和固体培养基,使后续细菌接种试验顺利进行。但仍存在些缺陷,有待改进。 1、理论上,培养基分装于试管后,应用棉塞封好试管口,且棉塞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但试验时,使用试管塞封口,由于试管塞一般不透气,在灭菌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试管内外压力会有差异,当管内压力大于管外压力时可能使塞子飞出或试管爆裂。而棉花塞透气,能保持内外压平衡,且阻止细菌进入。 2、动手能力差,有时不知所措;且操作粗心大意,损坏玻璃器皿。 (二)、注意事项:1、在琼脂加热溶解的整个过程用玻棒不断搅匀,防止琼脂粘在烧杯底部而使烧杯破裂;同时也使其充分溶解,避免培养基制作失败,必要时可补足因蒸发而失去水分至总体积。 2、一般情况下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溶解的琼脂液无须过滤。必要时,可趁热用4―5层纱布过滤。 3、根据不同需要,可将已配好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锥形瓶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造成污染,如操作不小心,培养基沾污管口或瓶口时,可用镊子夹一小块脱脂棉,擦去管口或瓶口的培养基,并将脱脂棉弃去。 4、平板制作时,将已灭菌的培养基待冷至50℃时倾入培养皿;若温度过高时,则皿盖上的冷凝水太多;反之,培养基易于凝固而无法制作平板。 5、灭菌时,以灭菌最彻底而营养破坏最少,且方法最简便为原则。加压之前,冷空气一定要完全排尽,以提高灭菌效果;恒温灭菌时,最好等自然使表压减至“0”以后,才能打开灭菌锅盖。 (三)思考题回答 1、霉菌时,塞试管的棉塞是否可以用橡皮塞代替?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橡皮塞不透气,在灭菌的升温和降温过程中,试管内外压力会有差异。当管内压力大于管外压力时可能使塞子飞出或试管爆裂。而棉花塞透气,能保持内外压平衡,且能阻止细菌进入。 2、如何检查所配置的培养基无菌? 若没有灭菌,一定有菌。而有灭菌,则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两三天观察表面有无菌落形成。若无,培养基无菌,反之亦然。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碱的ph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