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中,将二氧化碳通入naoh h2so44中的目的是什么?有无必要连接此装置?为什么?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0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 (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 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 && >&& >&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0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 (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 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选用B、C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CO: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0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用pH试纸粗略测定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请简述测定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②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0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Cl2溶液、稀硫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实验,简述证明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少量C0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 (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6)取12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0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 6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溶解忽略不计)。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科目: 初中化学难易度:最佳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2)AC& (或AD)&&&&&& 2KMn04 ="==" K2Mn04+Mn02+02↑(3)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4)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5)①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③B(6)(3分)7.3%解析(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由于是固体在受热条件下制取,所以制取装置是A,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溶于水解析解答(3)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4)E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可避免CO2与水接触部分溶解,导致测量误差,(5)①用pH试纸来测定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时,可以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即可;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而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可以用氯化钙溶液来证明;③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故溶液的质量要减少,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6)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00g – 107.6g =" 4.4g" 设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x,CaCO3+2HCl=CaCl+H2O+CO2↑ 73&&&&&&&&&&&& 44 X&&&&&&&&&&&& 4.4g&& x=7.3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知识点: 初中化学综合库,化学实验,气体制取和净化相关试题大家都在看推荐文章热门知识点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知识点梳理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就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包括性质和性质两部分.具体如下: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0.144g/100g水(25℃).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 Pa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存放,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二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干冰”在1.013×105 Pa、-78.5℃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可用作制冷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1)二氧化碳无毒,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还不能供给呼吸(它是一种窒息性气体).(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_{2}}C{{O}_{3}}={{H}_{2}}O+C{{O}_{2}}\uparrow .(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使之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_{2}}+C{{O}_{2}}=CaC{{O}_{3}}\downarrow +{{H}_{2}}O(4)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二氧化碳与水被绿色植物利用,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合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酸碱指示剂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初中阶段主要要求掌握常用的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的酚酞试液两种.如图所示:它们的主要性质是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可以简记为:“紫石酸红遇碱蓝,无酚酸无遇碱红”).
反应类型的判定【知识点的认识】反应类型的判定主要是指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结合它们的概念和相应的通式,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细心地判定.当然,有时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行判定.判定方法是从物质得、失氧(即氧元素)的角度来判定的;物质得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相似的试题还有: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1)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小颖同学对小林同学的A装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C),她取一张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将纸片的一半喷上水,喷水的那一半为()色;将这一纸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一边呈紫色,潮湿的一边呈红色,说明了(),她进行这样的实验改进的目的是().(2)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1)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小颖同学对小林同学的A装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C),她取一张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将纸片的一半喷上水,喷水的那一半为()色;将这一纸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一边呈紫色,潮湿的一边呈红色,说明了(),她进行这样的实验改进的目的是().(2)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小林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A、B装置.(1)装置A中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小颖同学对小林同学的A装置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C),她取一张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将纸片的一半喷上水,喷水的那一半为()色;将这一纸片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干燥的一边呈紫色,潮湿的一边呈红色,说明了(),她进行这样的实验改进的目的是().(2)B装置中的现象是(),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真题训练___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真题训练___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试管中,如图所示,结果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他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探究一: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取少量大试管中的液体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探究二:反应后大试管中的溶液所含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提出猜想】佳佳认为溶质是Na2CO3贝贝认为溶质是Na2CO3和NaOH【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验证】贝贝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定量大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②向滤液滴加适量贝贝的猜想成立【实验反思】同学们联想到了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有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由题意知,氢氧化钠已变质,氢氧化钠变质会变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实验验证】既然贝贝的猜想正确,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后,其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再滴加酚酞,由于存在氢氧化钠,溶液会变成红色;【实验反思】
查看完整解析,请下载菁优APP
【拍照搜题】:一秒出答案;
【名师答疑】:真人免费答疑;
【提分训练】:考高分就靠它了;
【离线题库】:不上网也能使用。
查看完整解析
点评:此题在以往对中和反应探究考查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很多同学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分析推理和实验探究能力而不能顺利解答此类综合性问题.
粤教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实验6 溶液酸碱性检验与酸、碱的化学性质(01)
粤教版九年级(下)中考题单元试卷:学生实验活动记录和报告(01)
1、优点签到翻倍;
2、离线查看试题试卷;
3、快速搜索题目及解析…
菁优客户端
·拍照搜题
·在线提问
·专业解析
·提分训练
·千万题库资源
·速度快省流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so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