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 h2so44+H2C2O4混合液的分析

H2SO4-H2C2O4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H2SO4-H2C2O4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每空2分,共22分)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
(每空2分,共22分)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υ[mol/(L · 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如下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3)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C.SO42-物质的量浓度&&&&&&&&&&&&&&&&&&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II.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如上图甲可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2)定量分析:如上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V mL。①放出V/3 mL气体时所需时间为&&&&&&&&&&&min。②该H2O2溶液的浓度为&&&&&&&&&&&&&&&&&&&&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 I.(1)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8H2O&(2)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反应物浓度下降,导致反应速率降低(4)ADII. 1)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2)分液漏斗&&&&&&&&&&&&&&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3)1&;&&&&& 0.09mol/L&;&&&&&& D&C&B&A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每空2分,共22分)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公式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即: 3.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等。 4.注意:(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通常前一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要快于后一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均取正值,即v&0。 (2)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代入固体或纯液体物质的浓度。浓度是指气体或溶液的浓度。 (3)同一个化学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在同一段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都相同,即反应的快慢程度是一样的。 (4)在同一反应巾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如化学反应:,,所以
发现相似题
与“(每空2分,共22分)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2070390716396241387669384298364822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取10 g此样品,向其中分五次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___,10 g样品中CuO的质量为________g。(2)计算所加入稀硫酸的浓度?(3)计算第三次加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浓度?(精确到0.1%)
【思路分析】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加入的稀硫酸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比关系,进而可确定m的值;固体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的质量.(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20克稀硫酸与2克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2克氧化铜的质量求出2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最后根据×100%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第三次反应后60克稀硫酸与6克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质为硫酸铜,根据6克氧化铜的质量可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
【解析过程】
解:(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每20克稀硫酸与2克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20克稀硫酸后只反应了1克氧化铜,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第五次再加入稀硫酸,剩余固体的质量也不会减少.所以m的值为3.氧化铜的质量=10g-3g=7g;故答案为:3; 7.(2)设2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CuO+H2SO4═CuSO4+H2O80
xx=2.45gH2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2.25%(3)设第三次加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CuO+H2SO4═CuSO4+H2O80
yy=12g第三次加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8.2%答:(2)所加入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3)第三次加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8.2%.故答案为:(1)3; 7;(2)12.25%;(3)18.2%.
(1)3; 7;(2)12.25%;(3)18.2%.
解答本题可用数据分析法,即解题时正确分析数据,找出数据的变化特征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综合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计算,从而顺利解题.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ClO2是一种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_百度知道
ClO2是一种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ClO2是一种消毒效率高
提问者采纳
故答案为C,ClO 2 为还原产物,H 2 C 2 O 4 中C从+3到+4
该反应中KClO 3 中Cl从+5到+4价,被氧化;该反应中2molKClO 3 反应转移2mol电子,得到电子
其他类似问题
水处理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铁屑为原料制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2Mn+5C2+16H+2Mn2++10CO2↑+8H2O回答下列问题:(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因而在制备FeSO4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该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     。&(2)在将Fe2+氧化的过程中,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
℃,理由是       ;得到K3[Fe(C2O4)3]溶液后,加入乙醇的理由是        。&(3)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可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主要步骤有:①称量,②置于烘箱中脱结晶水,③冷却,④称量,⑤          (叙述此步操作),⑥计算。步骤③若未在干燥器中进行,测得的晶体中所含结晶水含量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步骤⑤的目的是               。&(4)晶体中C2含量的测定可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称取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m g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出20.00 mL放入锥形瓶中,用0.010 0 mol·L-1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①下列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可装入标准溶液B.装入标准溶液后,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标准液,使尖嘴充满液体C.接近终点时,需用蒸馏水冲洗瓶壁和滴定管尖端悬挂的液滴②有同学认为该滴定过程不需要指示剂,那么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若达到滴定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V mL,那么晶体中所含C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V、m的式子表示)。&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A  (2)防止H2O2分解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在乙醇中溶解度小 (3)重复②~④步操作至恒重 偏低 检验晶体中的结晶水是否已全部失去(4)①B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锥形瓶中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2)注意信息第3个方程式是氧化Fe2+,结合H2O2的性质即可解答;(3)步骤③若未在干燥器中进行,在冷却过程中会吸收水,测得的结晶水含量偏低;(4)n(Mn)="V" mL×10-3 L·mL-1×0.010 0 mol·L-1,n(C2)=n(Mn)××10-5 mol,m(C2)=×10-5 mol×88 g·mol-1=2.75V×10-2 g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主要考查你对&&气体的收集、净化、干燥,氯气的制取,其他物质的制备(硫酸铜晶体、铁红等),乙烯的制取&&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气体的收集、净化、干燥氯气的制取其他物质的制备(硫酸铜晶体、铁红等)乙烯的制取
收集方法及装置: a.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短进长出。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长进短出。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装置如下:如采用第二个装置,气体应短进长出。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干燥:(1)干燥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含有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①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③具有强氧化性的干燥剂不能干燥具有强还原性的气体。注意H2、CO、SO2虽具有还原性,但可用浓H2SO4干燥。(2)常见物质干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 (2)装置图: (3) 步骤:氯气的工业制法:
(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化学方程式为:(2)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可制得金属蚋),化学方程式为: (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甲烷(CH4):(1)反应原理:CH3COONa+NaOHCH4+Na2CO3(2)发生装置:固+固气 (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5)尾气处理:无 (6)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NO):(1)反应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发生装置:固+液→气(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5)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 (6)检验方法: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NO2):(1)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发生装置:固+液→气(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5)尾气处理:碱液吸收 (3NO2+H2O==2HNO3+NO;NO+NO2+2NaOH===2NaNO2+H2O)实验室制取氯化氢(HCl): (1)反应原理:2NaCl+H2SO4Na2SO4+2HCl?(2)发生装置:固+液→气 (3)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5)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6)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靠近浓氨水冒白烟 五水硫酸铜的制备:(1)实验原理: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备硫酸铜,必须加入氧化剂。在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浓硝酸将铜氧化成Cu2+,Cu2+与SO42-结合得到硫酸铜: Cu+2HNO3+H2SO4====CuSO4+2NO2+2H2O 未反应的铜屑(不溶性杂质)用倾滗法除去。利用硝酸铜的溶解度在0~100℃范围内均大于硫酸铜溶解度的性质,溶液经蒸发浓缩析出硫酸铜,经过滤与可溶性杂质硝酸铜分离,得到粗产品。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过滤,与可溶性杂质分离,得到纯的硫酸铜。(2)实验步骤 ①称量1.5g铜屑,灼烧至表面呈现黑色,冷却;②加5.5mL3mol/L硫酸,2.5mL浓硝酸,反应平稳后水浴加热,补加2.5mL3mol/L硫酸,0.5mL浓硝酸;③铜近于完全溶解后,趁热倾滗法分离; ④水浴加热,蒸发浓缩至结晶膜出现; ⑤冷却、过滤; ⑥粗产品以1.2mL水/g的比例,加热溶于水,趁热过滤; ⑦滤液冷却、过滤、晾干,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晶体。 ⑧称重,计算产率。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1)反应原理:FeS+2HCl→H2S↑+FeCl2(2)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3)净化方法:饱和NaHS(除HCl),固体CaCl2(除水蒸气)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尾气处理:CuSO4溶液或碱液吸收(H2S+2NaOH==Na2S+H2O或H2S+NaOH==NaHS+H2O)(6)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湿润的醋酸试纸黑 乙烯的制取:
(1)实验室里是把酒精和浓硫酸按1:3混合迅速加热到170℃,使酒精分解制得。浓硫酸在反应过程里起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制取乙烯的反应属于液--液加热型C2H6OCH2=CH2↑+H2O(2)装置图:(3) 注意事项: ①酒精和浓硫酸按体积1比3混和,使乙醇利用率提高,必须使用无水酒精,而且必须控制170摄氏度才能制得乙烯。装置连接时由下至上,由左至右。温度计插入液面下。 ②烧瓶内加沸石以避免暴沸。 ③温度计水银头插入液面下,但不要接触烧瓶底部,以测定液体温度。 ④要使液面温度迅速升到170摄氏度,以避免副反应发生。 (4)收集方法: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相当,所以不能用排空气取气法,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检验:点燃时火焰明亮,冒黑烟,产物为水和C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高锰酸钾褪色。 (5)实验现象:生成无色气体,烧瓶内液体颜色逐渐加深。&(6)两点说明 ①实验室中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气体,加热不久圆底烧瓶内的液体容易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制得的C2H4中往往混有等气体。 ②实验时要求使反应温度迅速卜升到170℃并稳定在170℃左右,因该温度下主要产物是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和水,当温度高于170℃ 时,乙醇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反应更加突出,反应产物有等多种物质。相关反应方程式为:
发现相似题
与“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27393147013217043926763081343135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2so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