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0℃时NaCl的nacl溶解度曲线是36g在20℃时将6gNaCl溶于54g水中再将该盐水分为三等份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
练习题及答案
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其过程如下:(1)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⑨的现象是______;(2)第一组实验中操作a为______,所得氯化钠固体质量增多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______;A.溶解NaCl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B.称量5g NaCl固体后,称量纸上仍留有固体C.蒸发时,未及时停止加热,有固体溅出D.蒸发后所得NaCl 固体中仍含有水分(3)上述实验过程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写出合理的一组即可).
所属题型:填空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①中溶质的质量为5g,溶剂的质量为20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g25g×100%=20%,第二组在室温下形成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硝酸钾继续溶解,故降低温度时会析出硝酸钾的晶体,故填:20%,有晶体析出;(2)要得到氯化钠的晶体,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A溶解NaCl固体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不影响溶解固体的质量,B称量时滤纸上有残留的固体,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少,C蒸发时,未及时停止加热,有固体溅出,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减少,D蒸发后所得NaCl 固体中仍含有水分,会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填:蒸发,D;(3)得到的溶液②部分溶解氯化钠,是饱和溶液,得到的溶液⑥部分溶解硝酸钾,是饱和溶液,⑨是冷却析出硝酸钾的溶液,是饱和溶液,①⑤都是在20g水中溶解5g溶质,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故填:②⑥⑨,①与⑤.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溶解的过程:
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只能影响熔解的快慢,而不能影响熔解温度的高低。这说明晶体在熔解和凝固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特征: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的液态和固态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这是由于晶体的分子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空间点阵的。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因此,它具有动能;同时,在空间点阵中,由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它又同时具有势能。晶体在开始熔解之前,从热源获得的能量,主要是转变为分子的动能,因而使物质的温度升高。但在熔解开始时,热源传递给它的能量,是使分子的有规则的排列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及分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这样加热的能量就用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做功,使分子结构涣散而呈现液态。也就是说,在破坏晶体空间点阵的过程中,热源传入的能量主要转变为分子之间的势能,分子动能的变化很小,因此,物质的温度也就没有显著的改变。所以熔解过程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
非晶体在熔解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最后全部变为液体,所以熔解过程不是与某一确定温度相对应,而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因为非晶体物质的分子结构跟液体相似,它的分子排列是混乱而没有规则的,即使由于它的粘滞性很大,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具有空间点阵的结构。热源传递给它的能量,主要是转变为分子的动能。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能量输入,它的温度就要升高。因此它没有一定的熔解温度,并且在熔解过程中温度是不断上升的。
固态在熔解时,物质的物理性质要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饱和蒸汽压、电阻率以及熔解气体能力的变化,特别是体积的变化。例如,冰总是浮在水面上,严冬季节,盛满水的瓶子因冻结而将杯胀裂。固体石蜡放入熔解的液体石蜡里,会下沉到底部。从而得出固态熔解成液态,或液态凝固成固态时,体积和密度通常是要发生变化的。大多数物质如石蜡、铜、锌、锡等,在溶解时体积变大,在凝固时体积要缩小。这是因为在晶体内分子有规则排列时所占的体积要比在液体内分子杂乱无章排列时所占的体积小些。但也有少数物质例外,例如,冰、铋和锑等,它们在凝固时体积反而变大,熔解时体积反而缩小。利用这一特点,在铸铅字时,常常要在铅中加入一些铋、锑等金属,使其在凝固时膨胀,字迹清晰。
固体、液体及气体溶解的对比分析:
(1)固体溶解
固体溶解时,常需要粉碎,加热,震荡,搅拌等方法加速溶解。
(2)液体溶解
一般液体溶解时,将液体加水搅拌均匀。
(3)气体溶解
气体溶解时,对于溶解度小的气体要把导管插入水中,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在导管末端插一倒置的漏斗,漏斗边缘接触水。
溶解性应用:
1、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2、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
3、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难溶(不溶)
4、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
(1)判断气体收集方法
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
如:CO2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
(2)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
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
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
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
单位: g/100g水。
考点名称:
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其一是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无论在什么温度,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而成为汽分子,因此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其二是与液面面积大小有关。如果液体表面面积增大,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数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积增大,蒸发就加快;
其三是与空气流动有关。当飞入空气里的汽分子和空气分子或其他汽分子发生碰撞时,有可能被碰回到液体中来。如果液面空气流动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的机会越小,蒸发就越快。
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亦不相同。这是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内聚力大小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水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只有极少数动能足够大的分子才能从液面逸出,这种液体蒸发就极慢。而另一些液体如乙醚,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小,能够逸出液面的分子数量较多,所以蒸发得就快。此外液体蒸发不仅吸热还有使周围物体冷却的作用。当液体蒸发时,从液体里跑出来的分子,要克服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对它们的引力而做功。这些分子能做功,是因为它们具有足够大的动能。速度大的分子飞出去,而留下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要变小,因此它的温度必然要降低。这时,它就要通过热传递方式从周围物体中吸取热量,于是使周围的物体冷却。
蒸发仪器--蒸发皿(为一陶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当欲由溶液中得到固体时,常需以加热的方法赶走溶剂,此时就要用到蒸发皿。
溶剂蒸发的速率愈快,它的结晶颗粒就愈小。
视所需蒸发速率的快慢不同,可以选用直接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加热的快速蒸发、用水浴加热的较和缓的蒸发或是令其在室温的状态下慢慢地蒸发三种方式。
蒸发的过程:
大气中的水分经常处于没有饱和的状态,于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缓慢进行着水分从下垫面&蒸发&而进入大气的物理过程。自然界中蒸发现象颇为复杂,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⑴水源。 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阔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物是产生蒸发的基本条件。在沙漠中,蒸发潜力很大,但实际蒸发量非常少,因几乎无水可供蒸发。
⑵热源。 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步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减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⑶饱和差。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严格说此处的饱和水汽压应由蒸发面的温度算出,但通常以一定的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代替。
⑷风速与湍流扩散。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考点名称:
定义: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
按产生过饱和度的手段分以下三种:
①冷却结晶。将溶液冷却,使之成为过饱和。此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减小的物系尤为适用。
②蒸发结晶。除去部分溶剂使溶液成为过饱和。此法适用于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影响不大或具有逆溶解度(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的物系。
③真空结晶。将溶液在真空下闪急蒸发,溶液在浓缩和冷却双重作用下达到过饱和,此法在工业结晶中应用最广。此外,还有盐析结晶(向溶液中加入溶解度大的盐类,以降低被结晶溶质的溶解度,使达到过饱和)等其他方法。
结晶的知识:
在结晶和重结晶纯化化学试剂的操作中,溶剂的选择是关系到纯化质量和回收率的关键问题。选择适宜的溶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选择的溶剂应不与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例如脂肪族卤代烃类化合物不宜用作碱性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醇类化合物不宜用作酯类化合物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也不宜用作氨基酸盐酸盐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
选择的溶剂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热时应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在较低温度时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溶解能力大大减小。
选择的溶剂
对欲纯化的化学试剂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是溶解度甚大,以便能使杂质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结晶和重结晶时留在母液中,在结晶和重结晶时不随晶体一同析出;或是溶解度甚小,以便能使杂质在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加热溶解时,很少在热溶剂溶解,在热过滤时被除去。
选择的溶剂沸点不宜过于高,以免该溶剂在结晶和重结晶时附着在晶体表面不容易除尽。
用于结晶和重结晶的常用溶剂有: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冰醋酸、二氧六环、四氯化碳、苯、石油醚等。此外,甲苯、硝基甲烷、乙醚、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也常使用。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亚砜的溶解能力大,当找不到其它适用的溶剂时,可以试用。但往往不易从溶剂中析出结晶,且沸点较高,晶体上吸附的溶剂不易除去,是其缺点。乙醚虽是常用的溶剂,但是若有其它适用的溶剂时,最好不用乙醚,因为一方面由于乙醚易燃、易爆,使用时危险性特别大,应特别小心;另一方面由于乙醚易沿壁爬行挥发而使欲纯化的化学试剂在瓶壁上析出,以致影响结晶的纯度。
在选择溶剂时必须了解欲纯化的化学试剂的结构,因为溶质往往易溶于与其结构相近的溶剂中―&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相反,非极性物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而难溶于极性溶剂中。这个溶解度的规律对实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欲纯化的化学试剂是个非极性化合物,实验中已知其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太小,异丙醇不宜作其结晶和重结晶的溶剂,这时一般不必再实验极性更强的溶剂,如甲醇、水等,应实验极性较小的溶剂,如丙酮、二氧六环、苯、石油醚等。适用溶剂的最终选择,只能用试验的方法来决定。
关于晶体的析出过滤得到的滤液冷却后,晶体就会析出。用冷水或冰水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溶液时,可得到颗粒很小的晶体,将热溶液在常温条件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则可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
如果溶液冷却后晶体仍不析出,可用玻璃抹摩控液面下的容器壁,也可加入晶种,或进一步降低溶液温度(用冰水或其它冷冻溶液冷却)。如果溶液冷却后不析出晶体而得到油状物时,可重新加热,至形成澄清的热溶液后,任其自行冷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摩擦器壁或投人晶种,以加速晶体的析出。若仍有油状物开始析出,应立即剧烈搅拌使油滴分散。
考点名称:
定义: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传质过程。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即,蒸馏条件:1.液体是混合物。2.各组分沸点不同。
1.通过蒸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吸收和萃取还需要如其它组分。
2.蒸馏分离应用较广泛,历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相或液相。
1.按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
2.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加压、减压
3.按混合物中组分:双组分蒸馏、多组分蒸馏
4.按操作方式分:间歇蒸馏、连续蒸馏
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
蒸馏化学口诀
隔网加热冷管倾,上缘下缘两相平。
需加碎瓷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
瓶中液限掌握好,先撤酒灯水再停。
①隔网加热冷管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说加热蒸馏烧瓶时要隔石棉网(防止蒸馏烧瓶因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在安装冷凝管时要向下倾斜。
②上缘下缘两相平: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上缘要恰好与蒸馏瓶支管接口的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
③热气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说冷却水要由下向上不断流动,与热的蒸气的流动的方向相反。
④瓶中液限掌握好:意思是说一定要掌握好蒸馏烧瓶中液体的限量,最多不超过蒸馏烧瓶球体容积的2/3,最低不能少于1/3。
⑤先撤酒灯水再停:意思是说蒸馏结束时,应先停火再停冷却水。
蒸馏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一般应用于下列几方面:
(1)分离液体混合物,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操作时要注意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在蒸馏操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好加热温度。如果采用加热浴,加热浴的温度应当比蒸馏液体的沸点高出若干度,否则难以将被蒸馏物蒸馏出来。加热浴温度比蒸馏液体沸点高出的越多,蒸馏速度越快。但是,加热浴的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会导致蒸馏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气压超过大气压,有可能产生事故,特别是在蒸馏低沸点物质时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热浴的温度不能比蒸馏物质的沸点高出30℃。整个蒸馏过程要随时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过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 蒸馏高沸点物质时,由于易被冷凝,往往蒸气未到达蒸馏烧瓶的侧管处即已经被冷凝而滴回蒸馏瓶中。因此,应选用短颈蒸馏瓶或者采取其它保温措施等,保证蒸馏顺利进行。
(3) 蒸馏之前,必须了解被蒸馏的物质及其杂质的沸点和饱和蒸气压,以决定何时(即在什么温度时)收集馏分。
(4)蒸馏烧瓶应当采用圆底烧瓶。沸点在40-150℃的液体可采用150℃以上的液体,或沸点虽在150℃以下,对热不稳常压的简单蒸馏。对于沸点在定、易热分解的液体,可以采用减压蒸馏和水蒸汽蒸馏。
考点名称: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这两个概念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①首先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的溶剂量.因为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10g水中则得到不饱和溶液;25℃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也是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
②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②实验法:当溶液底部无剩余溶质存在时,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后,若能溶解或溶解一部分,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溶液、稀溶液的辨析
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在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
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
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溶解溶质,能溶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gBaSO4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
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高.
【命题趋势分析】
①有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
②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互相转化,常在选择题、填空题的题型里出现.
③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NaCl和KNO3的溶解和结晶,做了两组实验(室温下”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已知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那么在35℃是溶解度为多少?
卖萌无敌484
同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是不一样的.这个是不能依据NaCl在20度的溶解度是36g,就能计算35度的溶解度是多少,两者没有关系的.具体35度的溶解度是多少,可以去查相关的溶解度表格.其实,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是不大的.
0摄氏度:35.7g
10摄氏度:35.8g
20摄氏度:36.0g
30摄氏度:36.3g
40摄氏度:36.6g
50摄氏度:37.0g 60摄氏度:37.3g
70摄氏度:37.8g
80摄氏度:38.4g
90摄氏度:39.0g
100摄氏度:39.8g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W%)和溶解度(S)的关系为:
W%=×100%
S=×100(克)& (S&ω)?
×100%=×100%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100%
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解度:
其理由是取100g饱和溶液,含溶质Wg,含溶剂(100-W)g.由于溶解度随温度一定而定,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也随温度一定而定.
W%=×100%
S=×100g& W%=×100%& &S&W
×100%=26.5%,而不是×100%.
=×100%=3.71%
×25g=20g
还需加入的硝酸钠的质量=20g-18g=2g
W%=×100%=×100%=44.4%
ZnSO4 + H2↑
65&&& 98&&&&& 161&&& 2
x?&& y?&&&& z?&
x=6.5g&&& y=9.8g&&& z=16.1g
(1)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9.8%
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1,水的体积为V2:
V1×1.84g/mL×98%=100g×9.8%
V2=(100g-5.4mL×1.84g/mL)÷1g/mL=90mL
(2)W%=×100%=15.1%
或W%=×100%=15.1%
(3)S=×100%=32.2g
W%=×100%=24.4%
或W%=×100%=24.4%
也可以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再算溶解度.
S=×100g=32.2g
×100%=×100%=26.7%.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0g×26.7%=267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g=733g.
答& (1)该温度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7%.(2)需水733g;需氯化钠267g.
×100%=17.36%
(3)错.两种溶液相混合后,两种溶液的质量相加就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而溶质的质量不能相加,它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应改正为
×100%=15%
(4)错.100mL的硫酸溶液的质量是1.84g,但含溶质不是184g,应改为
1.84g/cm3×100cm3×98%=180g
分析&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取此固体剩余物6g投入水中,只有氯化钾溶解,而二氧化锰不溶解.因此实际溶解于水的固体质量一定小于6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6%.
这里表明2份质量的60%的NaCl溶液和3份质量的10%的NaCl溶液混合,可得(2+3)份质量的30%的NaCl溶液.故得:
60%的NaCl溶液为:100×=40(g)
10%的NaCl溶液为:100×=60(g)
×100%=20%
Fe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9.2%
&&&&&&&&&&&&&& B.500cm3×1.1g/cm3×10%
C.500÷1.1×10%(g)&&&&&&&&&&&&& D.500×1.1(g)
& (3)16.7%& (4)①③& (5)12.5& 50& 100& 6.(1)C& (2)A& B&
(3)A=B&C& (4)A&B&C
三、1.(1)KCl和MnO2&
(2)溶解& 过滤& 蒸发&
(3)烧杯、玻璃棒&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2.(1)①计算& ②称量和量取& ③溶解& (2)B、D
(3)B中砝码应放右盘,被称量物应放在左盘D中,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4)5& 100& 45& (5)使充分溶解
四、1.A—③& B—⑤& C—①& D—④& E—②& 2.(1)①②④⑤& (2)①②③⑤
五、1.510g& 2.含H2SO4:1803.2g& 含水:36.8g& 3. H2SO4:736g& H2O:699.2g& 4.HCl:110.6ml& H2O:368.4ml&
5.23.52%& 6.23.3%& 7.24.2%& 8.(1)1g& (2)49.8%&
【素质优化训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acl的溶解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