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故选择了航海之王船长加点技术专业,虽然授课船长曾介绍过本专业之优弊。

用户:*密码:*
当前位置: >
冒险 占有 欲望――浅析斯蒂文生《金银岛》中的帝国主义的气息邓荣内容提要
《金银岛》(1883,又译《宝岛》)不仅是斯蒂文生的成名作,也是他全部著作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金银岛》虽是斯蒂文生丰富想象的产物,但不少地方受到笛福、华盛顿?欧文、艾伦?坡、金斯莱等前辈英美作家的影响。无可否认惊险小说历来拥有大量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传诵和喜爱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在构思布局、渲染气氛、刻画性格方面的卓越技巧。与此同时,作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所固有的特征,即不仅反映了处于上升中的资本家的勤劳、艰苦、冒险的精神,还流露出浓重的帝国主义气息――霸权、殖民、掠夺等等。因此,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来讲,《金银岛》既是一部反映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开拓者的小说,也是一部透露出浓烈帝国主义气息的小说。
《金银岛》(1883,又译《宝岛》)不仅是斯蒂文生的成名作,也是他全部著作中流传最广的代表作。关于本书的成因,颇有戏剧性的因素。最初,三十一岁的斯蒂文生在陪他的继子(即本书题献中所说的那个“美国绅士”劳埃德?奥斯本)作水彩画时,花了一幅海岛的地图,由此引起种种联想,终于写成了这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小说的情节虽是作者丰富想象的产物,但不少地方受到笛福、华盛顿?欧文、艾伦?坡、金斯莱等前辈英美作家的影想。无可否认惊险小说历来拥有大量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传诵和喜爱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在构思布局、渲染气氛、刻画性格方面的卓越技巧。[1]在《金银岛》如此多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体现了其时代所固有的特征,即不仅反映了处于上升中的资本家的勤劳、艰苦、冒险的精神,还流露出浓重的帝国主义气息――霸权、殖民、掠夺等等。其中,作品中的帝国主义气息是本文所要讨论和探求的重点。当然,在具体分析和探求作品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本部作品的大体内容作简单了解,因为这些对下文的进一步探讨无疑是有助益的。
斯蒂文生的于一八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2]这一时期正是英国资产阶级的迅速壮大期和在全世界的疯狂掠夺的上升时段。斯蒂文生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土木工程师,在灯塔建筑方面成绩斐然,十分希望斯蒂文生长大后能继承自己的事业。一八六七年,斯蒂文生秉承父亲旨意进入爱丁堡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其实他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斯蒂文生曾回忆道:“我整个儿童时代和青年时代一直在为一个目标忙着,那就是练习写作。我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两个本子,一本是阅读的书,一本是写作的本子。”因此入学不久,他便向父亲要求改学文学,结果未获批准。作为折衷,父亲让他改学法律。一八七五年,他通过毕业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但他对文学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即使在受理诉讼案件时,仍抽空从事文学创作。一八七八年,斯蒂文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游记《内河航程》。一年后,又出版了《骑驴漫游记》和《人与书散论》。从此,他放弃律师业务,潜心写作,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随笔、小说和诗歌,其中有许多已成为英国文学宝库里的瑰宝。一八九四年,年仅四十四岁的斯蒂文生突患中风,病逝在太平洋南部的西萨摩亚的首都阿皮亚并葬在当地一座能俯瞰太平洋的高山上。他的墓碑上铭刻着他亲自撰写于多病之秋的一八七九年的一首著名《挽歌》。关于《金银岛》的情节内容――这部著名的小说,叙述了一个海岛寻宝的冒险故事。少年吉姆是本葆将军旅店的小主人,他心地善良、活泼机智,而且充满了好奇心。有一天,一个自称为船长的古怪客人光顾本葆将军旅店,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先是黑狗的神秘出现,接着是瞎子皮尤的不期而至和老船长中风而死,然后是一群海盗呼啸而来。在检查老船长遗物时,小吉姆无意中得到一张藏宝图,他飞快的跑到庄园,将此事告知李甫西医生和乡绅特利劳尼先生。医生性格沉稳、为人正值,乡绅慷慨豪爽,但容易马虎轻信,当他们看到藏宝图后,便决定带着吉姆出海寻宝。由于乡绅轻信的毛病,不小心将此行的秘密泄漏,结果招来一群海盗做船员,伊斯班袅拉号一起航,就意味着危险之旅开始了。“独脚厨师”西尔弗是这海盗的头,他为人体贴周到,态度和蔼友善,竟然把一向以胆大心细著称的李甫西医生都给蒙骗住了,以为他是好人。其实他却有时凶残,有时温和;有时充满暴戾之气,有时又颇具绅士风度;有时沉稳冷静,有时又贪生怕死,最后甚至抛弃属下人。人性的善良、邪恶与贪婪,在他身上显露无疑。在航行过程中,他明着做人给医生看,暗中却抓紧拉拢其他船员,偏巧,这事又被小吉姆无意中听到,立即报告给医生他们。一场殊死的搏斗就开始了!作品中有波涛光涌的大海、机智勇敢的少年、凶恶狡诈的海盗以及一份神秘的藏宝图。围绕着这份藏宝图,少年吉姆一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故事情节惊险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这也是《金银岛》历经百余年后,魅力经久不衰的原因。至今,它仍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少年儿童。下面,本文将试从作品创作的因由及背景、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作品的时代的思想倾向等三个方面来对这部小说中的帝国主义气息作初步解读。
一、作品创作的因由及背景――帝国主义的迅速发展对于金钱和财富渴求
从18世纪初的《鲁滨逊漂流记》开始,凡是英国作家写的涉及英国人在海外旅行、冒险、探险以及其他经历的文学作品都难免有文化帝国主义的印记,充满了欧洲文化至上和帝国有理的观念。英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就是在这样的文学传统中继承了帝国意识和殖民意识,在众多浸透着殖民主义话语的文本的建构下,形成了一种连作家本人也未意识到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建构了无数帝国神话和殖民地意象,虽然他们的作品也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反殖民主义的倾向,但他们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维护着帝国的殖民统治。到了19世纪,英国资本帝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以此相适应,帝国作为一种文化镜像在此期的文学中无处不在,而走向了文化帝国主义。几百年来,帝国话语在英国社会不断发展、流传、接受,逐渐在英国人意识深处构建了关于殖民地、关于东方、关于非西方民族的社会集体想象。欧洲中心、西方先进、白人优越等观点,是支撑这个社会集体想象的重要支柱。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欧洲新的资产阶级为了开辟产品市场,开始积极地向外拓展殖民地,一方面从殖民地掠夺原材料,另一方面倾销工业产品到殖民地,配合这种殖民化侵略的同时,是其文化思想、宗教等形式的不断向外扩张,以增加它的影响,扩充其势力范围。从现有的文学作品里,如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巴兰坦的《珊瑚岛》及本文所探讨作品《金银岛》等,我们可以读出这种扩张轨迹17世纪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充分意识到敢于冒险和不断占有积累的重要性,它可以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开拓出一片新生活的天地。还有,这种欲望和冲动也触动了英国人挣脱外来势力的干预繁荣民族自立意识,即他们要与强权国家平起平坐的愿望。于是他们跨出国门,走向海洋,去争夺海外霸权,这是建立英帝国的第一步。民族国家的确立对英国人而言是合理的选择,但民族国家向外再跨出一步,就走出了帝国与殖民的不归路。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外,传播上帝的福音,对金银财富的追逐,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新君主制的建立,也构成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动因。金钱和财富对帝国主义具有极大的诱惑.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干着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他们的形象代言人大海盗英格兰船长“到过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印度的马拉巴尔,南美的苏里南,北美的普罗维登斯和苏格兰的波托贝洛。”他们每到一地,就将它纳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将英国国旗高高升起.在金钱面前,除了贪婪,人们忘掉了一切,连吉姆的母亲一位原本懦弱的妇女“也不愿放弃金钱”、“我们即使丢了性命也要把那箱子打开,我要那本该属干我们,属于吉姆的钱。”(《金银岛》27页)[3]只要占有了金钱,不论是何手段掠取的,在人们的眼中都成了英雄,甚至横行霸道的大海盗比尔,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年轻人“对他作出毕恭毕敬的样子,称他为真正的老航海,了不起的老水手”。还说英国之所以能在海上称王称霸靠的就是他这种人。(《金银岛》7页)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一批富有冒险和占有欲望的资产阶级开拓者
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优劣是一部小说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当然,本部作品《金银岛》来说,它的人物形象不仅个性鲜明、思想丰富,而且在他们身上还反映出具有帝国主义气息的资产阶级开拓者的冒险和占有意识。一个文本的社会和政治意义不只是由它产生时意识形态所决定的,而是随着新的批评话语的产生不断地得到解释。在早期的文学批评中,人们常常从美学、冒险精神、浪漫主义等角度出发去欣赏小说《金银岛》。然而帝国主义理论批评的兴起则使批评家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了欧洲经典文学文本中复杂的阶级和种族压迫问题,他们开始意识到英帝国主义时期的文本带有明显的种族偏见。因此,当我们用帝国主义的理论来重读经典小说《金银岛》时,就能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学经典所折射出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内涵。过去读斯蒂文生的《金银岛》以及巴兰坦的《珊瑚岛》时,看到的是少年儿童在荒蛮的岛上的冒险故事。如今不同了,我们看到这帮十几岁的白人孩子,也学着他们的父辈,以优越人种的姿态,在殖民地干出种种的“英勇”的冒险,探险的事迹,并把当地土著人或者水手、船员、农夫等看成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这些小说中所倡导的冒险精神正是殖民主义者所提倡的。小说的主人公吉姆?霍金斯还是个孩子,但很小时就协助父母在海边经营一家小客栈。某一天,客栈里住进了一位粗壮的疤脸男人―海盗比尔,他脾气暴躁,行为诡秘,不久就因为酗酒而中风死去,身后留下一张海盗佛林特埋藏财宝的地形图。一些海盗全副武装闻风而至,不想,藏宝图却被吉姆抢先拿到,交给了颇具声望的医生,也是当地的治安官利维西和乡绅特里劳尼。为挖掘宝藏,特里劳尼在布里斯托尔定做了一条大的帆船,招募了船长,水手和厨子等人,与利维西医生和吉姆一起动身出海,向荒岛进发。腿厨子希尔弗及一大批水手是蒙混上船来的海盗,他唯利是图,奸诈狡猾。为了讨得吉姆的信任和医生、乡绅等人的好感,总是装出一副温良谦恭的样子。一次,他跟几个海盗水手在船舱里密谋杀害医生等人,独霸宝藏,不料被躲在苹果桶里的吉姆听到,告诉了医生等人,于是,船上暗自形成了代表“恶”的希尔弗派和代表“善”的医生一派医生利维西足针多谋吉姆机智勇敢。和以希尔弗为头领的海盗水手在帆船及荒岛上展开了一系列的较量,最终医生一派在经过一番苦战、牺牲数人之后战胜了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希尔弗一伙,载宝而归。这当中具有丰富形象的人物有聪明伶俐、机智勇敢的小吉姆;有为人两面三刀、心狠手辣,却又善于用脑、随机应变的“独脚海上漂”――约翰?西尔弗;有沉着冷静、经验丰富的斯摩列特船长;还有乐于助人、小心谨慎的李甫西大夫等,他们虽在作品中分属“善”与“恶”的两方,但是他们身上却具有本质的共同点:冒险和占有的热望。他们是帝国主义思想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三、时代的思想倾向――对帝国主义殖民和扩张的崇尚与期许
纵观世界近代史,它就是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战争史、侵略史,是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剥削、抢劫史。这在《金银岛》中体现很多。斯蒂文生生活在19世纪,而此时正值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时的趋势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而蔚蓝成风,并且愈演愈烈。它们已不满足于原先的拓垦精神,转而进行殖民掠夺,他们开始发动战争,对殖民地人民大肆烧杀抢掠。斯蒂文生通过少年吉姆的话语将史买在这里清晰地再现二他写道:“这堆财宝在积聚的过程中流过多少血和泪,有多少坚固的船只沉人了海底,有多少英雄好汉被蒙着眼睛勒令走板子,有多少炮弹从空中呼啸而过,还有多少凌辱、欺咋、残忍和暴虐。金钱和财富对帝国主义具有极大的诱惑。他们的足迹遍布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干着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在《金银岛》中对普通船员、黑人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西方强权的话语,这也就折射出爱德华?赛义德在其《东方主义》对殖民主义的解构和批评。我们知道帝国主义批评这一文学理论的确立和被人们的广泛接受始于《东方主义》这部著作,它着意解构欧洲自15世纪以来在长期的殖民主义历史中形成的“西方中心” 模式以及这一模式所建构的关于东方的知识话语在赛义德看来,“东方主义”这个名称本身就是一种殖民逻辑的产物,这里的“东方”不是地理方位上的东方,而是西方人在想象中一厢情愿的构造。西方人认定每一种文化在价值上有高低之分,而价值高的强势文化必将合理合法地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进化的链条上击败低价值的弱势文化,并取而代之二西方文化就是他们想象的“中心文化”,其它文化则处于“边缘”。赛义德指出,西方的关于东方的知识话语充满了作为“他者”的东方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一种扭曲了的想象,离东方本土的真实性相去甚远。这种被构造出来的东方作为西方主体的神秘他者,充满了化外色彩:原始、愚昧、落后、野蛮、肮脏,集一切反面因素之大成。他认为,西方主流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总是一与帝国主义统治有关,而东方主义的形成过程和知识本身无不散发出一种帝国霸权主义的气息。[4]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在这里完全可以将《金银岛》归属于帝国主义小说类。[5]《金银岛》虽然在体裁上是一本探险小说,然而生活在大英帝国维多利亚王朝盛世的斯蒂文生所想象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带有英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勃勃雄心和作为强大的宗主国臣民在身份和道德等方面的优越感。本来在16世纪末之前,西班牙、葡萄牙已垄断了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1494年西班牙、葡萄牙订立协定将整个世界殖民地加以划分,英国的海上贸易只能依靠走私和海盗行为。1588年英国在海战中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才为英国的殖民扩张开辟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此后,英国为了更多地抢夺海上霸权和进行殖民扩张又先后在17世纪和18世纪击败了荷兰和法国,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1840的工业革命为英国人创造了很多发财致富的机会,技术发明接连不断,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对外贸易财源滚滚,海外扩张伸展到全球。另外,斯蒂文生在小说中赋予了少年吉姆资产阶级开拓者的形象,他灵活机智、果断勇敢、思维敏捷,深受周围人及读者的喜爱。而这样描述,斯蒂文生是在将自己关于欧洲人也即白人的形象强加于读者的脑海中,从而落人了殖民主义小说题材的固定模式,即白人种族优秀论,欧洲人是理性的明智的,而东方人则是感情用事的和敏感的。关于此,在作品中也有印证。与迪福在《鲁宾逊漂流记》中塑造了“礼拜五”一样,斯蒂文生也塑造了一个他者的形象,这就是本?葛,本?葛恩给吉姆第一印象是能在树丛中跳跃,是“黑乎乎、毛茸茸的一团,是熊?是人?还是只猴子?”姆说不清楚:或许是个“野人、食人族”:他“能从一棵树后蹿到另一棵树后,像鹿一样敏捷;他还像人一样用双腿奔跑,但和正常人又不太一样”(《金银岛》100页)很显然,斯蒂文生是将本?葛恩置于他者的位置上了。本?葛恩原本是一名水手,三年前被人放到荒滩,抛丢在这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当他见到吉姆时跪倒在地,双手合十作哀求状,似乎在恳求吉姆将文明的阳光撒在他的身上,去拯救他的灵魂。他渴望一顿真正的饭菜,渴望西方的文明。这里,本?葛恩已经将吉姆当成了主人,当成了救星。为了主人,他愿意献出他找到的宝藏,甚至愿意为他去杀人,而且他也真地去做了。和星期五命运不同的是:他没有被主人当作奴隶卖掉,而是随着主人一道回到了家乡。然而他者就是他者,“本?葛恩在分到一千英镑后,不到三个星期一一刁涌切地说,是19天,因为到了第20天,他就已经成了乞丐,钱不知道是花光了还是丢了”,最后也只能做一份看门的工作二(《金银岛》233页)
当然,殖民扩张者在烧杀抢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恐惧,甚至在梦里也不断遭受折磨:“在狂风肆虐的夜晚,屋子的每个角落都被刮得不停摇晃,海湾里的浪涛拍打着悬崖,发出阵阵轰鸣声,这时,我就会看到那人变换成千百种形态,有千百种狰狞的表情,他的大腿时而在膝盖处被截断,时而被截断在大腿根,过一会儿他又变成了一个异形,要么完全没有腿,要么从身躯中长出一条长腿。我做过的最可怕的恶梦,就是看到他连跳带跑地穿过树篱和水沟一路向我追来。这些恶梦不断循环往复。”(《金银岛》5页)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来讲,《金银岛》既是一部反映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开拓者的小说,也是一部透露出浓烈帝国主义气息的小说。在2l世纪的今天,世界已经进人多元的政治和文化格局。发展、平等、互敬、对话而不是对抗,是当今的时代特点,昔日的中心正在被边缘化,昔日的边缘正被中心化,昔日的一元正被多元化。我们在欣赏《金银岛》的时候,也要用多元视角去看待它。在当今中国的历史情境下,中国人应该关注一下文化殖民主义的问题,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西方文化的冲击过程中,正在一败涂地――尤其要警惕西方文化的代言人们所作的一切。每一种文化的持有者同样不会在文化殖民主义面前低头认输,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核心标志和价值,当然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和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冲击不可能不引起冲突――并且这种冲突同样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军事的手段联系在一起,正如文化殖民的过程也需要与政治经济手段联系在一起才能起作用。对西方世界在中国当前和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殖民主义给予清理和批判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对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认识帝国主义的侵略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当然,这也是本文所期待的对这部小说作出正确解读的题中之意和认识基点。
参考文献:
[1]金银岛(译后记)[M].[英]斯蒂文生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
[2]孟宪忠、李桂兰.史蒂文生其人[J].外国文学,1995年第01期.
[3]金银岛[M].(英)斯蒂文生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3.
[4][美]赛义德.东方主义[M].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
[5]许克琪、刘须明.金银岛的后殖民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06期.
原载:斯蒂文生 金银岛 帝国主义
发言者:??发表时间: 10:40:00??IP地址:125.46.111.*评析太精深犀利了!
阅读数[3421]
如果您已经注册并经审核成为“中国文学网”会员,请
后发表评论; 或者您现在 ?论近因原则的适用--《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近因原则的适用
【摘要】:近因原则是认定保险事故中发生的风险和造成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确认保险人的保险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则,最早由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所确立。通过大量海上保险的判例,近因原则理论在英国法官们的判决书中不断得到充分地讨论和完善。但近因原则在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中均未作规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只能将其当做一个参考,而不能明确地在判决书中引用。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海上保险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探讨如何理解和适用近因原则,在为认定因果关系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同时,提高认定因果关系的效率。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近因原则的起源,指出它是认定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有利于保险人控制风险。其次介绍了近因和近因原则的概念,指出近因是在效力上对损失的造成最直接、有效和有支配力的原因,近因原则制度是认定保险人的保险责任,以平衡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利益的一种公平责任机制。再次介绍国外立法和国内现状,并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强调在我国海上保险立法中引入近因原则的重要性。
第二章首先指出近因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应对的关键在于抓住近因的概念,并通过案例来学习寻找近因的方法。其次探讨了几个对近因的认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例如造成损失的原因的数量、相互关系、性质和举证责任、承保风险和保险标的之间的作用关系等。
第三章首先指出,对近因原则的适用的研究离不开对司法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其次按照风险的性质将案件分为造成损失的原因均为承保风险或者非承保风险,以及部分原因为承保风险两类,然后对后者又进一步细分为分别致损、共同致损、加重事件、前因后果和介入原因等常见情况,以对适用近因原则的具体操作进行细化。
第四章探讨了在某些情况下,近因原则的适用是受到限制甚至除外的,这几种例外情况包括保险合同的约定、法律规定除外责任、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被保险人导致扩大的损失、被保险人明知或故意以及船长船东的过错等,被保险人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应尽的各项义务,才能减少可能发生的争议,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获得充分的理赔,不至于因为保险人的种种抗辩理由而被拒赔。
第五章指出可通过对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作出修改来引入近因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同时指出要引入国外的某一个制度,仅通过一个法条的概括的、抽象的规定还远远不够,在司法实践的操作当中也不易把握,因此尚需通过我国海上保险的具体实践,对近因原则的适用做出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D922.284【目录】:
论文摘要4-6
Abstract6-11
第一章 近因原则概述12-18
第一节 近因原则的起源和内涵12-13
一、近因原则的起源12
二、近因原则的内涵12-13
第二节 近因原则的立法和现状13-18
一、国外立法和判例13-15
二、我国国内立法、司法实践及意义15-18
第二章 近因的认定方法18-25
第一节 认定近因的原则18-20
第二节 认定近因应当考虑的因素20-25
一、原因的数量20-21
二、原因的相互关系21
三、原因的性质21-22
四、举证责任22-23
五、承保风险直接作用于保险标的23-25
第三章 近因原则的具体适用25-33
第一节 损失均为承保风险或非承保风险造成25-26
第二节 造成损失的部分原因为承保风险26-33
一、多个原因分别致损26-27
二、多个原因共同致损27-29
三、加重事件29-31
四、前因后果31
五、介入原因31-33
第四章 适用近因原则的例外情况33-39
第一节 保险合同的约定33-34
第二节 法律规定除外责任34-35
第三节 违反如实告知义务35
第四节 被保险人导致扩大的损失35-36
第五节 被保险人明知或故意36-37
第六节 船长船东的过错37-39
第五章 立法建议39-41
参考文献42-45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5-4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朝晖;[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邵宁宁;;[J];人民司法;2009年08期
司玉琢;李兆良;;[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1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仁善;[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关磊;[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王文;[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陈慧;[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斌;;[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钟志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李明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孙昌兴;甘怀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吕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闻银玲;;[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张洪涛;张菊玲;;[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隋祎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张巍;;[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张巍;;[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若;李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张军;黄东来;;[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孙强;周海涛;;[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孙强;周海涛;;[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黄强光;;[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徐静琳;李瑞;游依群;康洛奎;谌爱华;张甄;孟庆刚;姚杰;;[A];2003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3年
陈敬根;;[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黄华盈;;[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高晋康;廖振中;;[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徐卫东;;[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何勇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邬先江;[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张领伟;[D];南开大学;2010年
汤媛媛;[D];吉林大学;2011年
冯翔;[D];吉林大学;2011年
贾翱;[D];吉林大学;2011年
刘安宁;[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许俊强;[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孙光;[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进;[D];河北大学;2007年
万方;[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刘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于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赵华;[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刘沛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甘文;[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泉泉;[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汪育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詹玉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馨;[J];法学杂志;1999年05期
陈卫东;[J];世界海运;2000年01期
张燕;[J];上海保险;1995年09期
乌通元;[J];上海保险;1995年11期
曹繁有;王贺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丹;[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席静;;[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5期
Marc A.HUYBRECHTS,李民,王天璇,郑璐璐;[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0年00期
王艳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蒋芳;[J];水运管理;2004年12期
于华钦,熊勇;[J];政法论丛;2005年01期
许俊强;[J];珠江水运;2005年09期
姚莹;;[J];当代法学;2007年06期
赵镭;;[J];商品与质量;2010年S2期
孙春伟;李婉真;;[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浩;;[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何志鹏;;[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李兆良;;[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王列辉;;[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黄理恒;;[A];湖南省保险学会2008“保险理论、政策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夏华玲;;[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管丽娜;;[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翁齐斌;;[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赵正堂;朱骅;李园;;[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程凯;[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新文;[N];中国保险报;2000年
立德;[N];国际商报;2001年
;[N];中国保险报;2000年
Baris Soyer 英国斯望西大学法学院教授 郑睿 英国斯望西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马建洪(律师);[N];中国保险报;2000年
张志英;[N];经济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6年
荚振坤;[N];国际商报;2007年
徐锦玲;[N];中国船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金玉;[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安丰明;[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春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庆明;[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玫;[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汤旻利;[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韩文浩;[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肖洪艳;[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刘洁;[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王姿懿;[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吴梅霞;[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刘树凯;[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航海之王船长加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