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硫酸铜化学式的问题

化学高手进!关于硫酸铜的问题_百度知道
化学高手进!关于硫酸铜的问题
答案说不是。希望高手能解释清楚,但没有解析。答得好会追加分数硫酸铜晶体中氧原子都是sp3杂化吗?这是2009年广东的高考题,谢谢
硫酸根中的四个硫氧键有两个单键。但可不可能是两个单键和两个硫氧配位键呢,那么氧原子就都是sp3杂化了,两个双键?如果存在配位键按照您的回答
提问者采纳
之所以存在S-O双键是因为存在氧对硫的反馈π键硫酸铜中的结晶水中的氧是SP3杂化,硫酸根离子中的氧原子同硫原子的形成的四个S-O键方有两为单键,另外两个是双键双键氧不是SP3杂化
提问者评价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从S的外层电子来分析,孤电子和氧SP3杂化,其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和两个孤电子,S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确不是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______ - 跟谁学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您好,告诉我您想学什么,15分钟为您匹配优质老师哦马上咨询&&&分类: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______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______科目:最佳答案(1)上述药品只有CaCO3不溶于水,当四支试管中中均看到有固体,可能是因为溶剂少而固体多,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溶剂下达到饱和;(2)根据信息,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所以可判断A为硫酸铜,而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只有碳酸钙,所以可以判断D为碳酸钙,则B和C可能为K2SO4或KCl,由于溶液中混有了硫酸根离子,所以向试管中加氯化钡溶液,B和C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但是硫酸钾中含有的硫酸根多,所以产生的沉淀也多,;(3)①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步骤3中加入氯化钡,则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钾假定为B,剩余的C为氯化钾;②根据(1)的解答可以知道A为硫酸铜,而D为碳酸钙,而B和C无法断定,根据硫酸盐及氯化物的性质可以利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鉴别,注意为了保证加入的固体全部溶解,应该加入足量的水.故答案为:(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2)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B(或C)中产生的沉淀多,而C(或B)中产生的沉淀少;(3)①A是CuSO4; B(或C)是K2SO4;C(或B)是KCl;D是CaCO3;②A是CuSO4
D是CaCO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观察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两支试管中均为无色澄清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当前位置: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然后&&&&&&&&&&&&&&&&&& &,若不发出_______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4)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 【思维拓展】(5)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
(6)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实验是&&&&&&&&&&&&&& &。
题型:实验题难度:偏难来源:江苏模拟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2)SO2 + 2NaOH ==== Na2SO3 + 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拇指堵住试管囗,)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尖锐的爆鸣声(4)H2 (5)酸或酸性物质(6)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主要考查你对&&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1)(2)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特点(1)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是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南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数据,并通过对获得的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认识:①感受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②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④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⑤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的要素和目标:
解答实验探究题的方法技巧:&&&& 科学探究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根据题目情景提供的信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要求考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会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此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思维要有开放性,能探究性地提出问题.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探究验证假设的方法,用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要注意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探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不要生搬硬套,胡乱猜想,应在短时间内切准题目要害,找准突破口。&&&&&综合实验题答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思维过程:原理一反应物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一意义一联想 ①实验依据的性质和原理。 ②反应物的状态及其替代物。③装置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是否有替代装置。 ④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产生的后果。⑤现象描述要准确、全面、重点突出。 ⑥直接得出结论或导出结论。氧气参加反应的对比实验设计方法:(1)探究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①温度对比试验。用温度对比试验探究物质的着火点。如木炭和煤的着火点不同。②浓度对比试验。用浓度对比试验探究可燃物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或反应的现象不同。(2)金属生锈条件的对比试验与氧气接触铁不会生锈,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才能生锈。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才能生锈。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都是通过对比试验完成的。反应生成氧气速率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法:(1)催化剂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试验①有无催化剂的对比试验。如氯酸钾制氧气加入和不加入二氧化锰的对比试验。②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如可设计对比试验探究MnO2,CuO,Fe2O3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2)浓度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如取不同浓度的对氧化氢溶液,加入同质量的MnO2观察H2O2分解速率。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比实验只能研究一个变量,其他的变量应该控制在相同的状态。如设计对比实验研究MnO2和CuO哪种物质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大,那么容器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应相同。相反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使用同种,同量的催化剂,温度,压强也应该相同。控制变量法探究固体物质溶解速率: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的相关实验问题。在口常生活和实验中定性分析较多,如果定量分析就应该用控制变量法。(1)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2)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探究溶质的颗粒人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颗粒小的溶解快。(3)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越高溶解的速率越快。探究过程中获取、处理信息的常见方法:(1)观察 ①观察要目的明确、重点清晰,具有典型性。如:做关于物质性质的化学实验,重点观察物质性状的改变,包括气味的改变、气体的逸出、沉淀的产生或溶解、颜色的变化。 ②观察要准确、仔细,事物变化有时微妙、偶然,在偶然、微妙中包含着飞跃,观察仔细、准确,才会有所收获。如:对于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生长出的霉菌可杀死葡萄球菌这一现象,一般人难以发现,英国的弗莱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出现了造福于人类的青霉素。 ③观察时应对某一事物发生变化前后的现象进行比较,或对相关事物发生变化的现象进行比较,看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以便从中发现规律。(2)比较分类比较分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关键是在于将学习对象或所研究问题以一定标准分门别类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分清研究问题和学习对象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如: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需找出区分标准——反应前后的物质是否为同种物质。(3)归纳演绎归纳是解决一般与特殊的重要方法。归纳时应注意对某些或个别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等进行观察,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演绎是利用一般的知识、原理等对特殊的事实、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特殊情形的本质特征、属性。演绎时注意大小前提的正确性,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既是比较归纳的结晶,也是演绎的功劳。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及运用等活动,科学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下面谈谈科学探究的几种能力。(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在亲身实验的条件下观察事物的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重在观察、发现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文字描述或者绘图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2)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或学习化学时遇到的一些事例,能依据所给资料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3)操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是以实验为载体进行的,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与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动手实验,首先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然后再按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就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4)分析能力分析是通过对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研究从而了解整体本质的探究方法。实验过程中要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规律,然后要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对你的假设是否有帮助。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研究是认识整体过程的基础。 (5)比较能力比较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通过诸多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异同的过程。比较是分类、归纳和概括的基础。比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认识事物、掌握规律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在科学探究中应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6)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是根据一部分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要正确地做出归纳概括,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就必须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即可归纳概括出大多数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就利用r归纳概括技能。 (7)推理能力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时,即在进行推理时,要注意推理不一定就是事实,即使是根据正确的观察做出的推论,也可能是错误的。要证明推论正确,唯一的方法就是再进一步观察、调查和研究。(8)评价能力做出评价就是评估某件事情的好坏、对错。如: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对环境是否有害等。做出评价前,需要全面地考虑到事情的正面与反面,并明确自己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在科学探究中要学会评价。 (9)合作学习能力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往往是学生小组或团队活动的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应具有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能力。化学科学探究性试题分类: (1)发现问题类探究题从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解释此类问题的关键:观察、分析、联想,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解答此类探究题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a.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和猜想;b.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和猜想;c.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d.从探索闪果中发现问题和猜想;e.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和猜想;f.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和猜想;g.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和猜想;h.在“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和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合理,有科学依据。 (2)假设、验证类探究题对问题有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出初步验证计划,以便设计实验方案。解答时,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二是要注意假设的合理性,要符合化学规律、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设想;三是要从本质上去分析现象,抓住本质提出假设。(3)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和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结论作出正确的解释。收集证据,要有较强的实证意识,会观察、记录,准确精练的表述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结果分析、反思与评价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对所获得的事实、证据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解答时可用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证据和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利用逆向思维,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而实验评价题是由题目提供一套或多套方案,从某一角度或几个方面评价方案的优劣。(5)综合性探究类此类探究题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中的几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体现探究的全过程,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探究性地提出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根据试题的目的和要求,结合题设巾的材料,进行解答,思维要有开放性。
发现相似题
与“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0218238557325952239013656535685关于硫酸铜大饼的问题_晶体化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526贴子:
关于硫酸铜大饼的问题收藏
大饼这样子然后再加新的溶液还会不会长啊?
新做的蓝色妖姬
20年前的ps游戏全新复刻驾临pc端
[FACE SCREAMING IN FEAR]
会变厚啊(你要大饼干嘛)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知识点梳理
金属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 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_{2}}=F{{e}_{2}}{{O}_{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 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3)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 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2Cu+{{O}_{2}}\xrightarrow{\Delta }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知识点的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三种,具体以化学方程式:为例,表达如下:(1)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2)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每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分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也有三个,它们分别是:(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可简记为“反、生、条”);(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即该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它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可以用通式简明地表示为:A+BC→B+AC.其特点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可以简记为:“单化变单化”.例如,C+2CuO\xrightarrow{\Delta }2Cu+C{{O}_{2}}\uparrow .置换反应的应用是根据置换反应的原理,既可以用来探究、推断物质的性质、制取及其用途等,又可以用来推断、鉴别某些物质,还可以采用来置换某些物质,以生成一些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新物质,从而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等.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有关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相似的试题还有: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SO4═FeSO4+Cu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SO4═Na2SO4+CuB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C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铁和氧气单质反应4Fe+3O22Fe2O3D加热氢氧化铁固体2Fe(OH)3Fe2O3+3H2O加热氢氧化钾固体2KOHK2O+H2O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SO4═FeSO4+Cu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SO4═Na2SO4+CuB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2SO4+Ba(OH)2═BaSO4↓+2H2O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NaHSO4+Ba(OH)2═BaSO4↓+Na2SO4+2H2OC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铁和氧气单质反应4Fe+3O22Fe2O3D加热氢氧化铁固体2Fe(OH)3Fe2O3+3H2O加热氢氧化钾固体2KOHK2O+H2O
早在距今2000余年前的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
C.这里的“曾青”是硫酸铜
D.该反应是属于置换反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酸铜化学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