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做出的结论中一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是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3+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C.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D【解析】试题分析:A、还有可能是Mg2+,错误;B、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SO2、CO2,能跟盐酸反应产生上述气体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错误;C、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l-、SO42-等,错误;D、盐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正确。考点:考查离子检验的相关问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8分)如图中是电解氯化钠溶液(含酚酞)的装置。有毒气体收集的装置省略没有画出,两电极均是惰性电极。(1)a电极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解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确定N出口的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解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将b电极换成铁作电极,写出在电解过程中U形管底部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小学课改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每空2分,共14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K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极产生的现象是 。②该反应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惰性电极电解500 mL CuSO4溶液,溶液中 Cu2+ 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质量增加1.6 g。①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②溶液的pH=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山东省莱芜市高三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共同施用B.金属冶炼大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C.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和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高二第一学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Na2CO3 和NaHCO3 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B.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 和NaHCO3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CO3 和Na2CO3 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CO3-)+c(OH-)+2c(CO32-)D.在NaHCO3 和Na2CO3 混合溶液中一定有:2c(Na+)=3[c(HCO3-)+c(CO32-)+c(H2CO3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江苏徐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在空气中极易被O2氧化为SO3C.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D.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排放的废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推进小火力发电站的兴建,缓解地方用电困难,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C.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D.利用晶体硅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显碱性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C.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溶液中含Ca(OH)2D.无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中含NH3
未来大空恞
A.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B.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钠离子,可能为NaOH溶液,故B错误;C.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溶液中可能含Ca(OH)2、Ba(OH)2、CaCl2,故C错误;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含铵根离子,不是氨气,故D错误;故选A.
为您推荐:
A.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溶液显碱性;B.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钠离子;C.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
本题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检验中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及排除干扰离子,题目难度不大.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B. 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C. 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D. 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风纪社9514
A.显碱性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为碱溶液或水解显碱性的溶液,故A错误;B.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物质含醛基,溶液为醛、甲酸或葡萄糖等,故B错误;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故C正确;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则可能含氢氧化钙,氯化钙等,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A.显碱性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物质含醛基;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
本题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及鉴别,涉及官能团检验、离子检验、焰色反应等,选项A中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只有A肯定是对的,只有碱使石蕊变蓝。B:只要还原性物质就可以,没必要含醛基C:焰色反应是黄色并不一定是Na(+),应该还有别的离子可以D:碳酸盐白色沉淀多了去了。
C.。A,如果题没错,那么:它本身的命题就是错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很可能是上面已有的物质与所加试液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B只能是含有醛基,如甲酸盐。D还有钡盐…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题目打错了...我主要区分不出A和C,麻烦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试液中滴加..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试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结论:该试液一定呈现碱性B.某溶液加入盐酸,放出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结论:试液中含有CO32—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没有K+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溶质为钙盐或钡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A项中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则依据指示剂的现象知:该试液一定呈现碱性;B项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2—干扰;C项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但必需通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从而说明不通过蓝色的钴玻璃,则会观察的是黄光,故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试液中一定含有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D项中能与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仅是钙盐或钡盐,还有铝盐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试液中滴加..”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
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和要求:(1)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①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 ③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 ④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 (2)分离与提纯操作过程应遵循“三必须” ①除杂质试剂必须过量;②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会带人新的杂质);③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常见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2)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①加热法混合物中混有某些热稳定性差的物质时,可直接加热,使热稳定性差的物质分解而分离出来。例如:食盐中混有氯化铵、纯碱中混有小苏打等均可直接加热除去杂质。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若使用多种试剂将溶液中不同粒子逐步沉淀时,应注意后加入试剂能将先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最后加入的试剂不引入新杂质。例如:加入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SO4。 ③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某种物质进行多次转化而分离。例如:分离Fe3+和Al3+时,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3和NaAlO2,过滤后,分别再加盐酸重新生成Fe3+和Al3+。注意转化过程中尽量减少被分离物质的损失.而且转化后的物质要易恢复为原物质。 ④酸碱法被提纯物质不与酸或碱反应,而杂质可与酸或碱发生反应,可用酸或碱作除杂试剂。例如:用盐酸除去 SiO2中的石灰石,用氢氧化钠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⑤氧化还原法 a.对混合物中混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将杂质氧化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氯水滴入混有FeCl2的FeCl3溶液中,除去FeCl2杂质。 b.对混合物中混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杂质还原为被提纯物质。例如:将过量铁粉加入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振荡过滤,除去FeCl3 杂质。 ⑥调节pH法通过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组分沉淀而分离的方法。一般加入相应的难溶或微溶物来调节。例如:在CaCl2溶液中含有FeCl3杂质,由于 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采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将 Fe3+沉淀除去,为此,可向溶液中加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碳酸钙等。 ⑦电解法此法利用电解原理来分离、提纯物质。例如:电解精炼铜,将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溶液,通直流电,在阳极铜及比铜活泼的杂质金属失电子,在阴极只有铜离子得电子析出,从而提纯了铜。离子的检验:(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a2+:砖红色; (2)H+:H+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遇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NH4+:在试液中加强碱(NaOH)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NH3+H2ONH3?H2ONH4++OH- (4)Fe3+:①通KSCN或NH4SCN溶液呈血红色:Fe3++SCN-==[Fe(SCN)]2+;②通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5)Fe2+:①遇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3++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②试液中加KSCN少量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出现血红色: 2Fe2++Cl2==2Fe3++2Cl-;Fe3++SCN-==[Fe(SCN)]2+ (6)Mg2+:遇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过量沉淀不溶解:Mg2++2OH-==Mg(OH)2↓,但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7)Al3+:遇NaOH溶液(适量)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溶液过量沉淀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8)Cu2+:遇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强热变黑色沉淀:Cu2++2OH-==Cu(OH)2↓;Cu(OH)2CuO+H2O (9)Ba2+:遇稀H2SO4或硫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0)Ag+: ①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迅速转变为棕色沉淀溶于氨水Ag++OH-==AgOH↓;2AgOH==Ag2O+H2O;AgOH+2NH3?H2O==[Ag(NO3)2]OH+2H2O ②加稀HCl或可溶性氧化物溶液再加稀HNO3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1)OH-:OH-碱性:①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②遇酚酞试液变红;③遇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2)Cl-:遇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Cl-=AgCl↓ (13)Br-:加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Br-=AgBr↓ (14)I-: ①加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g++I-=AgI↓;②加少量新制氯水后再加淀粉溶液显蓝色:2I-+Cl2=I2+2Cl-;I2遇淀粉变蓝 (15)S2-:①加强酸(非强氧化性)生成无色臭鸡蛋气味气体:S2-+2H+=H2S↑;②遇Pb(NO3)2或(CH3COO)2Pb试液生成黑色沉淀,遇CuSO4试液产生黑色沉淀:Pb2++S2-=PbS↓;Cu2++S2-=CuS↓ (16)SO42-:加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加稀HCl或稀HNO3沉淀不溶解:Ba2++SO42-=BaSO4↓ (17)SO32-:加强酸(H2SO4或HCl)把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SO32-+2H+=H2O+SO2↑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18)CO32-:加稀HCl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CO32-+2H+=H2O+CO2↑;CO2+Ca(OH)2=CaCO3↓+H2O (1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向HCO3-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MgCO3生成,同时放出CO2气体。 (20)NO3-:浓缩试液加稀硫酸和铜片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Cu+4H++2NO3-=Cu2++2NO2↑+2H2O (21)PO43-: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溶解:3Ag++PO43-=Ag3PO4↓;Ag3PO4溶于稀HNO3酸。 粗盐的提纯:(1)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2)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3)实验操作 ①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②过滤:按照过滤的操作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③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无色试液中滴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744635699735828538242036048693102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B. 无色试液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结论:试液中含有醛C. 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D. 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风纪社9514
A.显碱性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溶液为碱溶液或水解显碱性的溶液,故A错误;B.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物质含醛基,溶液为醛、甲酸或葡萄糖等,故B错误;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故C正确;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则可能含氢氧化钙,氯化钙等,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A.显碱性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物质含醛基;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钡等.
本题考点: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及鉴别,涉及官能团检验、离子检验、焰色反应等,选项A中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只有A肯定是对的,只有碱使石蕊变蓝。B:只要还原性物质就可以,没必要含醛基C:焰色反应是黄色并不一定是Na(+),应该还有别的离子可以D:碳酸盐白色沉淀多了去了。
C.。A,如果题没错,那么:它本身的命题就是错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很可能是上面已有的物质与所加试液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B只能是含有醛基,如甲酸盐。D还有钡盐…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题目打错了...我主要区分不出A和C,麻烦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