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公式p=ρgh,水在一个梯形面积的容器中为什么要补充成矩形?那水的重力不就增加了?增加的重力哪来?

学年度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下载_千教网
教育搜搜,搜搜教育:
输入关键词,搜索您要的课件,教案,试题
&您的位置:
&&& &&学年度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欢迎您到“千教网”下载“<font color="#FF-2014学年度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的资源,本文档是doc
格式,无须注册即可下载,“本地下载”无法下载时请尝试“迅雷下载”
学年度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所属科目:物理&&&&文件类型:doc
类别:试题、练习
相关资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
下载步骤: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1.源文件中的公式,图片,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
2.下载链接在下方,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
文档内容预览:&&&&学年度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卷--液体的压强(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2.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用吸管吸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B.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C.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大的原理3.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壶
B.微小压强计
C.牲畜自动饮水器 D.下水道存水管4.下列器材或装置使用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D.液位计5.下列有关的生活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B. 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C. 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D.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 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C. 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 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D.
三峡船闸8.把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倒置的烧杯里的水中,量筒口未接触烧杯底部,量筒中的水面高于烧杯中的水面,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所示。将量筒缓慢向上提(量筒口未离开水面),则在这个过程中
A.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
B.量筒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C.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小
D.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9.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 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C、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10.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B. 甲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图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 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 甲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1.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D.②④12.下列实验中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B.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C.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D.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1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S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ρ酒精<ρ<ρ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p水>p酒精,F甲=F乙 B. p水>p酒精,F甲<F乙C. p水<p酒精,F甲=F乙 D. p水<p酒精,F甲<F乙14.(2012包头)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的密度为 B. 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 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 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所体现的原理和它的应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16.下列事例可初步说明的道理正确的是(
) 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在流速小处压强小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笔管对墨水有吸引力D.沙漠中的越野汽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说明增大受力而积可以增大压力17.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小刚在饮料瓶周边不同高度,打了几个对称且相同的小孔,当瓶里装满着色的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表明在液体内部 A.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
B.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D.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8.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19.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 A.p甲<p乙
B.p甲< p乙
F甲>F乙C.p甲>p乙
D.p甲>p乙
F甲<F乙20.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三、填空题21.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g取10N/kg)22.如图所示的茶壶嘴与壶身相通,构成一个 
 ;水对壶底的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壶壁的压强;茶壶的盖子上有一个小孔, 
 通过这个小孔作用到壶内的液面上,壶中的水便容易倒出来. 23.在烧杯内装适量的水,把一木块慢慢地放入水中,水未溢出,当木块静止时,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___。24.我国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提供动力,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若海水密度不变,该潜艇在海面下不断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 
 ,受到的浮力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一艘排水量为1000t的货轮由上海驶入长江后,船体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货轮从上海驶往重庆要经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船闸,船闸是根据  原理建造的. 26.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探测器己在7000m的深海探测实验成功,到达7000m深度时,探测器受到的海水压强是
Pa。人站在铁路边观察火车通过时,要隔开一定距离,这是因为火车通过时速度较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而使气压变
,容易把人“吸向”火车发生安全事故。(海水密度取1.0×103kg/m3)27.如图所示,在跳水运动员身体全部入水后继续下沉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m. 28.如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 分别为20cm3和18cm3. 则小球的密度为 
  kg/m3;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 
 Pa(ρ水=1.0×103kg/m3,ρ煤油=0.8×103kg/m3,取g=10N/kg,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 29.如图所示,在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将质量为0.05kg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用细线系在容器底,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p,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的1/5,则木块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 30.数字式液体压强计由薄片式压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如图甲所示,将传感器放在大气中调零后,放入浮有圆柱体A的圆柱形水槽底部,用它来测量水槽底受到水的压强。然后在圆柱体A上逐个放上圆板,水槽底受到水的压强与所加圆板个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积S=0.02m2,圆柱体的密度ρA=0.75×103kg/m3。所有的圆板完全相同,圆板与圆柱体A的底面积相等,厚度d =5mm,g取10N/kg。根据以上数据计算,一个圆板的质量m1与圆柱体A的质量mA的比值m1:mA=__。31.如图 (a)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内,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如图 (b)所示;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如图 (c)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5,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____
。 32.如图所示,在W形玻璃管中,从两边装入不同的液体,ABC是水,EFG是油,CDE是密闭的空气,已知H1=20cm ,H2=23cm ,H3=3cm ,H4=4cm ,则EFG管中油的密度为_。33.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34.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35.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横空出世,彰显了我国海军力量的提升,如图所示.“辽宁舰”满载排水量为67500t(排水量指航母排开水的质量),该航母满载时所受浮力为__N,在舰载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升空后,航母所受浮力将__(增大/减小/不变),航母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将__(增大/减小/不变).(g=10N/kg) 四、实验题36.如图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有液体密度和
,而要改变的是
37.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填“有关”或“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38.“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2)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
图。(3)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9.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天平一架、刻度尺一把、足够深的大水槽一个、底面积为S的细长平底试管一支、足量的水与细沙、小汤匙一个。要求从实验桌上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水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 请写出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5分)五、作图题40.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柱形小筒注有水,在筒壁上开有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小孔,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画出水从三个小孔中喷射的轨迹示意图。
41.下面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3分) 42.人民公园绿化带内有一个喷水管,其管口与为其供水的水塔内的水面高度差h=20m,管口的内截面的面积S=4×104O.开关打开时管口喷水速度V=20m/s,水从管口喷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t=0.5s.求:(1)开关关闭不喷水时,管口处受到水产生的压强;(2)开关打开喷水时,空中水柱的质量.六、计算题43.如图所示,水壶内装有1千克水,水壶底面积约为0.003米2,水深0.1米,求水对壶底的压强。 44.三峡水电站的水坝高185m,当水库水位为175m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g=10N/kg)45.将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的水,如图所示。 求(1)木块所受到的浮力;(2分)(2)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3分)(计算时取g=10N/kg)46.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0.01m2,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0.8×103kg/m3,g=10N/kg).求: (1)水的质量;(2)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水>p酒精?请说明理由.七、简答题47.(8分)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的底面积是乙的底面积的3倍,都装入0.1m深的水,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些?哪个受到的压力大些?48.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述为什么要把拦河坝 修建成上窄下宽的?49.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那么流动着的液体的压强大小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图17所示玻璃管,可以看到A、B处竖直玻璃管中的液面高度不同,这说明A、B处的压强不相同。(1)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请你分析,A、B两处那处的压强小?其物理依据是什么?(2)请你总结出流动液体压强大小的规律。(3)根据你得到的规律解释下面的现象。如图18所示的是两艘并排的船,在航行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碰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八、综合题50.⑴配置适当密度的盐水,可以用来为某些农作物选种,把种子放在盐水中,漂浮的种子是不饱满的,沉底的种子是饱满的,请说明道理。⑵研究表明,某盐水的密度ρ随深度h而变化,变化规律为ρ=ρ0+kh,式中ρ0=1.0×103kg/m3,k=1.0×103 kg/m4,向此盐水中投放两个 用一根轻细线系着的小球A和B,两小球体积均为1cm3,两球质量分别为mA=1.2g, mB=1.4g,如果每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静止状态,两球球心相距L=10cm,线是拉紧的且不拉断。(假设盐水足够深且小球所在处的盐水密度取球心对应深度处的密度值,取g=10N/kg)求:①A球球心所处的深度值?②A球所在处盐水的压强是否可以计算?如果能,请列出计算此处压强的表达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③线的拉力?参考答案1.BD【解析】试题分析:A、图钉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B、水的密度一定,越深水的压强越大,对大坝底部的压强越大,大坝修成上窄下宽防止冲垮.符合题意.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不符合题意.D、高压锅增大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符合题意.故选BD.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点评:此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列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海拔--气压--沸点的关系.2.D。【解析】D中应用的原理是流体中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D是不对的。3.B【解析】试题分析: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B、微小压强计一端没有开口,没有构成连通器,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C、自动饮水机的左右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D、下水管成U形,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 故选B.考点:连通器原理.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4.C【解析】试题分析:A、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液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考点:连通器点评: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5.BC【解析】试题分析:A、人坐在马鞍型的自行车坐垫上,压力 一 定,受力面积增大,减小了车垫对臀部的压强,臀部感到比较舒服.故A错误;B、三峡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故B正确;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故C正确;D、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连通器原理;功的原理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斜面应用、平衡力的判断的了解与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6.C【解析】试题分析:A、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C、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p= 求压强;D、一个大气压可以支持76cm高的水银柱,相当于10m高的水柱.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错误;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对细沙的压力越小,桌腿下陷越浅,故B错误;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利用公式p= 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C正确;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不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因为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0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故D错误.考点: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压强;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点评: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压强计算、托里拆利实验,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7.A【解析】试题分析: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符合题意.B、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C、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D、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考点:连通器原理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8.BCD。【解析】将量筒缓慢向上提(量筒口未离开水面)的过程中,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将逐渐增大,故A是不对的;而大气压支持的是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与量筒内气体的压强,由于量筒内、外水面的高度差增大,故量筒内气体的压强减小,B是正确的;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也会逐渐变小,C是正确的;从整体来看,量筒内的水面在升高,手对量筒的提力在增大,故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在减小,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小,D也是正确的。考点: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9. D【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而液体的压强仅与液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杯子倒过来,液面高度降低,压强变小。选项D正确。考点:压强液体压强10.C【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个容器中,甲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可知,两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B错误;两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p=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C正确.考点:压强大小比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形状不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计算,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11.B。【解析】由于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在变大,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在变 大,①正确;水面在升高,故水的容器底的压强增大,②不对;对整体而言,铁块对水的力在增大,因为该力与浮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③正确;由于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故桌面受到的压强也变大,④不对。考点:浮力和压强的知识,力的相互性。12.D。【解析】A、B、C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的,只有D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时,我们是分别在串联电路的不同位置连入电流表,以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它是通过多次测量的方法,以验证该结论的普遍性。考点: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13.B 【解析】A放入水中由于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处于漂浮状态,水的深度不变,而放入酒精中由于A密度大于酒精密度所以沉底,但是酒精深度依然不变,所以放入A后,水和酒精的深度依然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深度相等,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密度所以水的压强大于酒精压强, 。二者对桌面压力都等于液体重力加A的重力,本来水和酒精质量相等,由于A的放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排开液体重力等于浮力,水中排开水的重力等于A的重力,酒精中排开酒精的重力小于A的重力所以剩下的水的重力小于酒精的重力,所以 。对照答案B正确。14.ACD【解析】试题分析:A、因为物块漂浮,所以F浮=ρgV排=ρga2(ah)=G=mg=ρ物gV=ρ物ga3,整理得ρ物= .所以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A选项中已经求得ρ物= ,所则物块所受的重力G=mg=ρ物gV=ρ物ga3= ×g×a3=(ah)ρga2.所以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物块漂浮时底面所处的深度为ah,则物块底面所受水的压强P=ρg(ah).所以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物体重力为G=mg=ρ物Vg=ρ物a3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所以F= = = .所以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面比较广,有浮力、密度、压强、杠杆平衡条件等的计算,重点是各种公式的应用,难点是做出力臂的大小,这是最容易出错的,也是最难的15.A。【解析】A中的微小压强计的一端是密封的,而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其液面在连通器中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液面上相平的,而压强计的液面在橡皮膜受到压强时是存在高度差的,故二者不相对应;B中的汽油机是气体膨胀对活塞有力的作用而其运动工作的,水蒸汽推动风车转动也是水蒸汽给风车一个力使它转动的,故B是相符合的;C中的麦克风是将人说话的振动转变成电流,这与发电机的原理是类似的,故C也是相符合的;D中的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故D也是相符合的。16.B【解析】A中是说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B说明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说明墨水是被大气压压上来的,不是笔管对墨水有吸引力;D说明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不能增大压力。17.C。【解析】由图情景可以看出,小孔越深,喷出的水越急,说明压强越大,故B是不正确的;还可以看出水既有向左喷出的,也有向右喷出的,且在同一深度喷出的速度一样,故还说明同一深度朝向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C正确;A中虽然水水平向外喷出,但并没能说明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竖直向下的压强与竖直向上的压强没显示出来,但并不能说明没有;D中液体的密度没有变化,故不能说明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18.B【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A、C、D的图形不正确.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9.A。【解析】由于密度计都是漂浮的,故浮力等于其重力,由于密度计的重力是不变的,故它所受到的浮力也是不变的;由图可以看出,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浸入的浅一些,说明在乙液体中时的V排小,故由陈基米德原理可知,液体的密度较大,故选A。考点:密度计与漂浮物体的特点。20.C【解析】试题分析:要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可控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通过比较两种液体的压强大小来判断其密度关系.由图可知,当甲乙两液体深度相同时,甲中的压强大于乙中的压强,由P=ρgh可得:ρ甲>ρ乙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图象法是物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较多,本题应注意由控制变量法分析图象21.3×104;30【解析】试题分析:(1)水池的深度即为水池装满水时底部塞子所处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出塞子受到水的压强;(2)已知塞子受到水的压强和塞子的面积,根据F=pS求出水对塞子的压力(1)水对池底塞子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3m=3×104Pa;(2)塞子所受水的压力:F=pS=3×104Pa×10×104m2=30N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池的深度即为水池装满水时底部塞子所处的深度,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22.连通器
大气压【解析】上端开口下端相连的容器都是连通器,茶壶嘴和茶壶身相连且上端开口因此构成连通器。水的压强公式 ,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所以水对壶底压强大于水壶壁的压强,壶盖上面的小孔实现了壶身的水面气压等于大气压,从而使得壶嘴和壶身的水面压强都等于大气压从而实现水相平。23.大【解析】试题分析:把一木块慢慢地放入水中,水面上升,水的深度增加,根据p=ρ水gh,水对杯底的压强比原来的压强大.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此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比较,关键是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分析各影响压强大小因素的变化.24.核裂变;不可再生;变大;不变【解析】试题分析:(1)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2)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3)由公式p=ρgh可知:若海水密度不变,潜艇在海面下不断下潜时,受到海水的压强的变化;(4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1)核裂变是可控的,故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核裂变反应提供动力的;(2)核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它属于不可再生能源;(3)海水密度不变,潜艇在海面下不断下潜时,随深度的增加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4)潜水舱在海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海水浮力就不变;考点:核能;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涉及到核能、能源的分类、浮力、液体压强等多个知识点,应当重点掌握25.不变;连通器【解析】试题分析:(1)货轮无论是在河中还是在海中都漂浮,浮力等于货轮重,受到的浮力不变;(2)三峡大坝的船闸由上下两个阀门组成一个闸室,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通过阀门组成连通器,使闸室内的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故船闸的原理即为连通器的原理.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连通器原理点评:本题考查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和连通器,涉及到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应当深刻理解漂浮时浮力等于物重这一特点题.26.7×107;小。【解析】探测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可通过液体压强公式得出,p=ρgh=1.0×103kg/m3×10N/kg×7000m =7×107Pa;由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火车旁边的气压变小,容易把人“吸向”火车发生安全事故。考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7.不变;增大【解析】试题分析:(1)跳水运动员在入水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分析所受浮力的变化;(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分析跳水运动员在入水过程中压强的变化.(1)跳水运动员在入水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V排可知,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该运动员所受的浮力变大.(2)当他在入水过程中,深度增加,由p=ρgh可知,压强p增大.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利用,重点是确定该过程V排和深度h的变化.28.0.9×103,18【解析】试题分析:(1)∵小球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大于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小球在水中漂浮,∴G=F浮水=ρ水gV排水=1.0× 103kg/m3×10N/kg×18×106m3=0.18N.小球在煤油中所受浮力F浮煤=ρ煤gV排煤=0.8×103kg/m3×10N/kg×20×106m3=0.16N<G,∴小球在煤油中沉入底部,即在煤油中排开煤油的体积等于小球的体积,∴V球=V排煤=2.0×105m3,∵ρ= ,∴ρ球= = = =0.9×103kg/m3.(2)∵小球静止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8×105m3,∴液面升高的高度△h= = =1.8×103m,∴△P=ρg△h=1.0×103kg/m3×10N/kg×1.8×103m=18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点评:本题构思巧妙,利用两种液体让我们找到所需要的小球的质量和体积;本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能否根据体积的不同并借助浮沉的条件判断出小球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9.0.4×103【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筒是圆形的,所以:△P=P2P1=1.5PP=0.5P,F浮=G排水=△F压=△PS=0.5PS,又:F浮=G+T=G+ P′S,即:0.5PS=G+ ×1.5PS,所以:G=0.2PS,则:F浮=G+0.2×1.5×5G=2.5G,即:ρ水gV=2.5ρ木gV,所以ρ木=0.4ρ水=0.4×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密度、压力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要知道木块在绳子剪断前后的受力情况30.1:6【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像,拐点出现在加两个圆板以后,说明加两个圆板时,圆柱体A正好悬浮,再加圆板,A会下沉,图像拐点以后,压强增加变慢,说明随着圆板的增加,液面上升速度变小,即V排变小,浮力小于重力,也说明圆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未加圆板时:圆柱体的密度ρA=0.75×103kg/m3,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漂浮,
, 根据加两个圆板时,圆柱体A正好全部浸没水中进行分析:此时的浮力:
, 所以: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决的关键一是读懂数据变化的规律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二是熟练运用公式变形和细心进行计算判断.31.1.25×1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试管漂浮、物体下沉,可分别表示出将物块放入后,物块的排水体积、试管的排水体积、容器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再利用浮力公式、重力、质量公式将其中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最终找出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设S1表示试管底面积,S2表示容器底面积,H0表示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H1表示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2表示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试管内的物体下沉,排开水V1=V物=S1H0;试管在容器中应再排开的水的体积V2=S2H2=S1H1由题意可得:h′=h-(H1-H2)+H0。因为h′=h,则(H1-H2)=H0,此时S2=5S1,所以 。又因为试管仍然漂浮,所以新排开的水重等于新加入的物体重,G物=ρ水gV2,则m物=ρ水V2。物块的密度: ,此时将 代入可得: 。故答案为:1.25×103。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浮力的知识。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对物体放入试管前后,对试管内外液面的变化、体积的变化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能从中找出等量关系,再利用相关公式来进行求解,此题在推理过程中要求具有清晰的思路,难度较大。32.0.8g/cm3【解析】:(1)ABC部分是水并且静止,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H1=20cm=0.2m,H4=4cm=0.04m,由此可知,CDE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P0+P水=P0+ρ水g(H1-H4)=1.01×105Pa+1.0×103kg/m3×10N/kg×(0.2m-0.04m)=102600Pa.(2)∵P=102600Pa,外界为1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H2=23cm=0.23m,H3=3cm=0.03m,设EFG中油的密度为ρ1,由此可知,CDE部分气体的压强为:P=P0+P油=P0+ρ1g(H2-H3)=1.01×105Pa+ρ1×10N/kg×(0.23m-0.03m)=102600Pa,∴ρ1=0.8×103kg/m3.故答案为:0.8×103kg/m3.33.大;B。【解析】车辆被淹越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O点的压强就越大,故门将更难打开;应用逃生锤时,应选择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因为B端的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容易砸破玻璃窗。34.连通器;甲【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第一空考查对连通器构造特点的了解: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第二空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塔上端是开口的,放水时水龙头也是开口的,它们通过水管相连,符合连通器定义特点,所以是一个连通器;四个水龙头中,甲处在液面下最深的位置,根据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甲处液体压强大,水流速度大.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本题要求知道连通器的定义,生活中的乳牛自动给水器、下水道回水弯、过桥涵洞、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液体压强的特点之一: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5.6.75×108
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1)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6kg×10N/kg=6.75×108N;(2)由题知,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航母仍漂浮,F浮=G,∴航母所受浮力减小;∵F浮=ρ水V排g∴排开水的体积要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即舰底所处的深度减小,∵p=ρgh,∴舰底所受海水的压强变小;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了解和掌握,知道航母满载时排水量就是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36.增大
金属盒【解析】试题分析: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说明压强变大,因此得到结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金属盒膜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压强不变,因此得到结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研究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改变金属盒的方向即可。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本题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37.(1)深度;(2)无关;(3)乙丙【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1)甲乙两图中的液体密度相同,探头所在深度不同,所以探究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丙和丁液体密度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容器形状不同,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丙两图.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点评: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38.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即利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应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其中高度差最小的为C图实验,故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C图;图a和图d控制了深度相同,但液体种类不同,故结论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39.(1)实验步骤: ① 天平调平衡,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沙子,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大水槽中,使其竖直 漂浮在水面上;② 用刻度尺测出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用天平测出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并将m、h的数值记录在表格中;
③ 试管中加入适量沙子后放入水中,使试管仍漂浮在水面上,重复步骤②;④ 仿照步骤③再做4次实验;⑤ 用 公式算出各次试管底部的压强p,并记录在表格中。(2)实验数据记录表:水内部的压强与水的深度关系记录表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要研究水内部压强,所以不能用已知的p=ρgh,而应该用一般压强公式 ,而且涉及水,所以想到的是用漂浮mg=F,此时器材就要找有底面积的,只有试管,当然要称重天平不可少,要改变mg可以在试管里装点沙,由于要研究和水深度的关系,所以要刻度尺量出深度,最后要重复试验,比列表记录,表格记录所有变动的量和恒定相关的量。考点:压强,实验步骤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很需要学生的灵活应用,当遇到这样的题,要先整理出需要的相关变量,再在题目中找出相应的用的上的道具,最后要详细写出实验步骤,注意一般验证实验都要反复实验得出不同数据这一步,最后列表。40.见解析【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孔的深度逐渐增加,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的射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1.甲图中三个容器中水面相平,乙图中三个容器中水面不相平从左向右,水面逐渐降低,图略【解析】试题分析: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端、中间和右端的容器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液面就是相平的;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下流,中间一段管子比较粗,水流速度小,液体压强大,水柱高;右边管子比较细,水流速度大,液体压强小,水柱低.故答图如下: 考点:本题考查连通器原理、重力、重力的方向、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实验点评: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运动物理知识,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改变现在的生活.42.(1)管口处受到水产生的压强为1.96×105Pa;(2)空中水柱的质量为4kg.【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p=ρgh求出管口处受到水的压强;(2)根据s=vt求出水柱的长度,再求出水柱的体积,根据ρ= 求出质量.(1)管口处受到水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9.8N/kg×20m=1.96×105Pa;(2)∵v= ∴水从管口喷出到落地水柱的长度:h=vt=20m/s×0.5s=10m,水柱的体积:V=Sh=4×104m2×10m=4×103m3,∵ρ= ∴水柱的质量:m=ρV=1×103kg/m3×4×103m3=4kg.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速度、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43.P=ρgh
(1分)=1000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
(2分)=980帕
(1分)(公式1分,代入2分,结果1分)【解析】略44.1.75×106Pa【解析】试题分析:p=ρgh=1.0×103kg/m3×10N/kg×175m=1.75×106Pa.答: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1.75×106Pa.考点:液体压强的计算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水深h的确定是本题的关键.45.(1)6N (2)600pa【解析】试题分析:(1)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2)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P=F/s=F浮=6N/0.01m2=600pa.考点:浮力46.(1)2kg(2)2500Pa(3)不可能
【解析】(1)水的密度 ,又知道水的体积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可得 (2)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固体压强计算公式 ,压力等于A容器的重力加水的重力即 ,带入压强公式 。(3)容器中水的高度 ,酒精的高度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假设他们都升高相同的高度 ,p水>p酒精
化简后就是
但是酒精的高度原来是0.3m,增加 超过0.2m后高度超过0.5m,而容器高度只有50cm所以这种情景是不可能出现的。最后一问尤其注意算出大于0.2m后判断是否会超过容器的高度。47.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一样大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 可知,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题目中液体都是水,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都是0.1m,所以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由压强公式 的变形 可知压力等于压强与受力面积的乘积,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甲的底面积是乙的底面积的3倍,所以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的3倍。考点: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48.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此分析回答.答: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点评:生活实例和物理知识相联系是今后中考命题方向,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9.(1)B处的压强小,物理依据是P=ρgh。(2)流动着的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3)由于两船之间水的截面积小,而两船外侧水的截面积大,所以两船之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两船外侧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形成向里的压力差,使两船相互靠拢。【解析】1)AB两处水的压强等于它所支撑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由题意知,B处水柱的高度低于A处,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B处的压强小于A处的压强.(2)由于AB两处是在同一水管中,在相同的时间内流过的水量相同,由于B处水管最细,所以B处的水流速最大.再结合B处的压强小于A处的压强.由此可得结论: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两船内侧的水流速度大,外侧的水流速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两船内侧的水的压强小于两船外侧水的压强,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两船会向中间靠拢,出现相撞的情形.50.(1)见解析⑵①h=0.25m②不能,理由见解析③T=5×10-4N【解析】解:(1)饱满的种子密度比盐水大,在盐水中下沉,不饱满的种子密度比盐水小,在盐水中上浮并漂浮在水面。(4分)(2)①球A、B刚放入盐水时,球的密度均大于ρ0,故它们会一起下沉,但由于盐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两球所受的浮力也会逐渐增大,当两球的浮力等于两球的重力时,两球悬浮。此时对整体而言:FA浮+FB浮=(mA+mB)g,即ρAVg+ρBVg=2.6×10-3kg×g;设A球球心处的深度值为h,则B球的深度值为h+0.1m故球A处的密度ρA=ρo+kh;球B处的密度ρB=ρo+k(h+0.1m);将数值代入解得:h=0.25m。②不能,因为随着深度的变化盐水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如果要计算可以取平均值。③对A、B隔离受力分析可得,由FA浮=T+mAg;FB浮+T=mBg;且FA=ρAVg=(ρ0+kh)Vg代入数据可得T=5×10-4N;(上述计算答案中能正确列出方程,无论是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每个式子1分)(1)漂浮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沉底物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大,故可从密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因来;(2)如果盐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则物体放入液体中时,由于它们的密度均大于液体的密度,故它们都会下沉,但随着二球深度的增加,液体密度的增大,二球受到的浮力也会增大,最终会使二者处于悬浮状态,且A球在上,B球在下,通过受力分析,列出力的平衡方程,可计算出A球球心所处的深度值;而A球球心所处的压强值却不能求出,虽然这是液体的压强,但由于液体的密度是不均匀的,故其压强无法求出;此时如果再对其中的一个球进 行受力分析,即可列出两球的受力方程来,联立即可求出线的拉力来。【考点】液体压强,浮沉条件。
你可能需要的试题,练习
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所有资源的下载,均源于互联网抓取。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梯形面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