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的角度写语法宿舍特色怎么写,要怎么写,怎么分析?

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网络语言
我的图书馆
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网络语言
——David Crystal“”
netspeaknetspeakelectronic languageInternet language()
“”,“”
David Crystal“Netspeak is a type of language displaying features that are unique to the Internet, encountered in email, chat group, virtual world and World Wide Web, arising out its character as a medium which is electronic, global and interactive.(2000:8)”
“‘’”
&& BBSIMHOROFL
3.网络语言是一系列的习语、俚语和缩略语
& &CUsee youME2me tooetc
三.网络语言词汇研究理据
1.语音理据
onomatopoeiabuzzcrackgrowlhumplopsqueaksquealwhizzBloomfieldbreath-noisesniffsnuffsnoresnortquick separation or movement snip snap snatchcreeping snake, snail, sneak, snoop
2.形态理据
read-ablereadabledaydream
3.语义理据
“a stony heart”
3.语义变化的趋势
“meat”
“picture”“”
“”
“”“”
“4”
&&&&&&&&&&&&&&&&&& &&&&&&&&&&&&&&&&&&&&&&&&&&&&&&&&&&&&&&&&5
4-_-|||90:-)
windowwindow
“”“”
1compounding(Compound)sunset=sun+setonline=on+line
2clipping151) telephone→phone2) mathematics→maths3) influenza→flu
3blendingsmoke+fog→smog
1amalgamation123
““ Humor”“”“romantic”
3ReduplicationAAAABABBAABBAABCABACABCCAA“”AAB“” ABB“” AABB“” AABC“” ABAC“” ABCC“”
“”
[1] . [M].:,2001.
[2] Crystal David.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 . [M].:,1978.
[4] . [M].:,2001.
[5] .[EB/OL]:/p-7404159,<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4" Month="2" Year="-02-04.
[6] . [J].,2002 (1).
[7] . [J].,2008 (08).
[8] .Netspeak in English and Chinese[D]. (),2004(02).
[9] . [J].,2009 (18).
[10] . [J].,2008 (02).
[11] . [J].,2006 (06).
Comparative Study of Netspeak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ology
&&&&Abstract: Nowadays traditional language gets involved into our life in the manner of Netspeak, which has a great effect on modern language. The thesis explores Netspeak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and lexical motivation. Three main part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Netspeak: the development of Netspeak ,the features of Netspeak and the problems in Netspeak. Readers could get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differences of word form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find out that culture affects word formation as well.
&&& Key Words:NVMComparison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80后诗作语言特点研究.pdf 6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80后诗作语言特点研究
姓名:魏淑一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魏慧萍
诗歌是--I'-J语言艺术。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诗歌语言进行的研究己不在少数,然而
对于80后诗作来说,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少,。所以本文选择了80后诗作语言
作为研究对象。
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变异性,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将这种变异称为陌生化处
理。这种陌生化处理在词法层面上主要有词类活用、旧词新义、自造新词等方法,在句
法层面上,有主谓或缺、颠倒语序、词语的超常搭配等,而词法和句法层面的陌生化处
理在一定范畴内往往是重叠的。另外,还可以调动譬喻、反复、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段,
实现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本文在第一章中简略概述了诗歌语言的整体特点。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从词汇、
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对80后诗作语言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选取了春树和郑
小琼两位80后诗人的诗作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他们诗作语言上突出的个性特
点。最后一章则就80后诗作语言特点的成因进行简略分析。
80后诗作 语言词汇 语法修辞
researcheson
poemlanguage
language.Currently
havebeenresearchedfromthe
finguistics.Butpoems by980s,few
linguistics.
Themostobviouscharacteristicof
poemlanguagevariability,which
defamiliarizationRussianformalismtheorists.Asfor
defamiliarization,manyways
suchasflexible
adoptedrespectmorphology
applicationwords,endowing
words,etc;and
meanings,creation
respectsyntax,way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杭州方言特殊词汇的语法分析.pdf 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杭州方言特殊词汇的语法分析论文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方言特殊词汇的语法分析
The grammar analysis of some special
vocabulary in Hangzhou Dialect
Author’s signature:
Supervisor’ s signature:
External Reviewers:
Examining Committee Chairperson:
Examining Committee Members:
Date of oral defence
:2015 年5 月25 日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方言特殊词汇的语法分析
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杭州师范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杭州师范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
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杭州
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
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方言特殊词汇的语法分析
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杭州方言从分区来看属于吴方言,与吴
方言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同时也鲜明地保留着自身的本土色彩。由于时间与精
力的限制,本文无法穷尽杭州方言所有词汇的语法特点,仅选取其中一部分特
殊的词汇作详细分析。本文主要从构词构形分析、句法成分分析和语义分析角
度探讨杭州方言词汇的特色,运用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杭州方言与普
通话、吴方言作比较,得出这些特殊词汇的结构分类及语法功能。本文共四个
章节,其中第四章分为六个小节,具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这部分主要是简单介绍杭州的地理面貌、历史沿革、人口
情况和杭州方言的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无论的用法。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详细。
&“无论”类连词在句法分析中的标记功能
———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由丽萍1   厉霁隽2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
 目前可供信息处理用的语言知识还很不够,而现代汉语的句法单位类型和句法
功能、语义关系的对应情况又比较复
此文为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11 由丽萍(19792 )
,女,山东青岛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21 厉霁隽(1978 - ) ,女,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我们需要机器可读
的准确、完整、系统的语言知识库。计算机处理自
然语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配备的
语言知识库的质量。很多语言现象对于人来说没
有歧义,但计算机处理时却有可能发生错误,原因
就在于人的语言理解运用了人脑知识库中贮存的
许多背景知识,而迄今为止可供计算机使用的语
言知识还很不够。
目前计算机处理语言信息时,采用的办法多
是对各个词或短语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孤立的
描述,然后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运算。但由于现
代汉语的句法单位类型和句法功能、语义关系的
对应情况比较复杂,计算机的自动句法分析和语
义理解还有很多困难。例如对这样一个句子做句
法分析&#9312;:
[ 这栋楼房]np1 ,无论[ 周围环境、内部装修
]np2 ,还是[ 它的价格]np3 ,[ 都很适合你们新婚
夫妇]vp 。
这个句子由三个名词性短语和一个动词性短
语组成。抽象地分析,由三个名词性短语和一个
动词性短语组成的句子至少有六种可能的切分结
(1) np1 [ np2 [ np3  vp ] ]
(2) np1 [ [ np2  np3 ] vp ]
(3) [ np1  np2 ] [ np3  vp ]
(4) [ np1  np2  np3 ] vp
(5) [ np1 [ np2  np3 ] ] vp
(6) [ [ np1  np2 ] np3 ] vp
这样就会导致多种句法关系标注结果: (1) 可能分
析成三层套叠的主谓谓语句(这样的句子如“[ 这
衣服] np1 [ 你] np2 [ 扣子] np3 [ 还没钉] vp
呢。”) ; (2) 也__________是主谓谓语句,但小主语是两个np
并列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如“[ 这本书] np1 , [ 思
想内容]np2和[ 艺术风格]np3 [ 都不如那本\ 〗
vp 。) ; (3) 仍是主谓谓语句,但大主语是由两个np
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如“[ 教育问题]np1和[ 环保
问题]np2 [ 领导]np3 [ 都应该重视起来]vp 。”) ;
(4) 是三个np 并列,再和vp 构成主谓句( [ 鸦片
战争]np1 、[ 辛亥革命]np2和[ 五四运动]np3 , [
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vp 。) ; (5) 是动词
谓语句,np2与np3先构成并列短语,再和np1并列
(如“[ 张华]np1和[ 爸爸]np2 [ 妈妈]np3 [ 都不
在家]vp”。) ; (6) 也是动词谓语句,但主语是np1
与np2先结合,再和np3 构成并列式名词性短语
(如“[ 身体素质]np1和[ 心理素质]np2甚至[ 智
力水平]np3 ,[ 都是可以训练的]vp 。”) 。
进行机器标注,一个很大的任务就是排除分
析歧解。在对句法分析结果进行校对的过程中我
们注意到,有些词有很强的标记作用,它们与其他
词或标点配合起来可以形成一定的格式框架。充
分利用这些标记,往往可以消除一些分析上的歧
义,这就是由标记词驱动的自然语言分析方法。
具体地分析以上提出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以上
的六种分析结果并不都具有现实性,因为句子里
有三个标记词:“无论”、“还是”和“都”。有了“还
是”,就把np2和np3的关系确定下来了,它们是选
择性并列短语,有了“无论”和“都”就把( np2 +
np3) 和vp 组合起来了,它们是主谓结构;而np1的
句首位置又是话题性标记,应分析成主语,所以,
只有(2) 的分析具有现实性。可见,在信息处理
中,建立一个由一些标记性词语构成的句子格式
的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标志性词语及其形成
的框架可以确定句法层次、句法关系甚至句法功
能和语义关系。这个规则系统是在经过初步的短
语加工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当计算机切分并标注
了下位层次的短语,尚无法确定上位层次的切分
和标注时,运用这一规则系统,可以做出正确的处
理,上面例句的处理就是利用“无论&#8943;&#8943;还是
&#8943;&#8943;”的框架来确定np2 、np3和vp 的句法层次和
句法关系的;当计算机已经完成标记词所在层次
的处理时,运用由标记词驱动的分析规则,可以检
验标注的结果,确认或否认之前的分析。可见,这
一规则系统的运用既是形成新的分析结果的过程
又是检验已有分析的过程。本文就以“无论”类连
词为例,对面向信息处理的由标记词驱动的语法
分析规则的研究做一个初步的尝试。
本文所说的“无论”类连词包括“无论、不论、
不管”等表示“无条件”的条件关系的连词。“无
论”类连词连接“无条件的条件”和结论,利用它们
构成的框架可以切分出表示条件的句法单位和表
示结论的语法单位两部分,这两部分有可能是两
个分句或分句的组合,也有可能是单句中的两个
不同的句法成分。我们在进行处理时,将“无论”
类连词与条件部分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
句法单位,其句法类型由条件部分决定,如:
[ 无论[ 道德的观念如何变化] zw ]zw ,[ 却
从没有把说谎当作道德的信条的]vp 。
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后面的层次处理以及将来
的逻辑、语义关系的自动理解和句子的自动生成。
根据不同的语料加工系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策
略,但这不影响对本文提出的语法分析规则的使
用。本文的具体思路是:首先对“无论”类连词的
句法分布情况做比较细致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得
出标记性框架,制定切分和功能标注规则。
一、处理“无论”类连词的一个很大的难点在
于它对前面步骤的分析结果(尤其是词语切分和
词性标注)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旦前面有错误“, 无
论”类连词的正确处理就很难保证。目前看来,问
题主要集中在字符串“还是”和“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上。下面是一个经过机器自动切分和标
注的句子“, 还是”标注成了动词:
[fj[ vp [ vp 无论c[ vp 是v[pp 在p [ np [ np 群
众性n 的u[ np [ np [ np 身体n 锻炼vN ]活动n ]方
面n ] ] ,[ np [ np 学校n 体育n ]方面n ] ] ] ] ] , [ vp
还是v[ np [ vp [ pp 以p [ vp 提高v[ np [ np 运动n
技术n ]水平n ] ] ]为主v]的u[ np [ np 竞技vN 运
动n ]方面n ] ] ] ] , [ vp 都d[ vp 有v[ np 长足a 的
u 进展n ] ] ] ] 。
我们把本句排列成树结构(见图) ,可以看得
更清楚一些,考虑本文论述的必要和篇幅的限制,
这里没有分析到最底层:
这段语料在词处理阶段将“还是”标注成动
词,这样自然和后面的np“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为主的竞技运动方面”构成vp ,vp 本身构成单句
或分句的能力就比较强,况且作为vp ,不具备与
前面的np“群众性的身体锻炼活动方面”和“ 学校
第1 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体育方面”构成并列短语的条件,所以不能与它们
共同做介词“在”的宾语,这样pp 的右边界就落在
了“还是”之前,这是错误的开端。又因为逗号是
比较强的短语分界标记,所以pp 与前面的动词
“是”构成vp ,而不是与后面的vp 结合。这样句
子在形式上就简化成了“无论vp ,vp ,vp”,由于第
一个vp 紧接“无论”,而和后面的vp 之间又被逗
号隔开,也__________就是说它和“无论”结合的紧密度要高
一些,所以,切分成:“[ 无论vp ] ,vp ,vp”;又因为
第二个vp 与前面的短语的相似度大一些(形式上
都是“v &#8943;&#8943;方面”,语义上都与运动有关) ,所以,
和前面结合成更大的vp ,最终形成这样的切分结
果:“[ [ 无论vp ] ,vp ] ,vp”。这样,就打乱了结构
层次,语义上也打乱了“无条件的条件”和结论之
间的关系。可见,词语切分和词性标注结果对短
语处理以及以后的句处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还是”作连词,表示在几项中选择一项,根据对真
实文本的考察,在114 个“还是”出现在“无论”类
连词后面的句子中,“还是”作连词的有95 句,自
然语言处理应该将重点放在占多数的语言现象
上,而不是个别例外,所以我们主张机器处理中出
现“还是”时,若前有“无论”类连词,则优先处理
成连词。自然语言处理中各个规则是互相制约
的,即使对于那些例外,句中也往往有其他限制条
件,可以否定“还是”的连词性质,确保处理的准确
无论有多少闪光的斑点,入眼总还是提不起
“还是”出现在副词“总”后面,这就否定了它
的并列连词性质。在“无论”句中,“还是”作副词
时也有标记作用,详见本文第三部分。
对于“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有的系统处
理成一个词,有的则将“无论/ 不论/ 不管”和“是”
切分开,分别标注为连词和动词。前者虽然照顾
到“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这
一特点,但是容易形成“多义型歧义字段”&#9313;。例
如以下两例就应该切分开:
那七天我的确是想不起干嘛了,但有一条我
可以肯定,我没去过云南,从来没去过,不管是不
是那七天。(“是”与“不是”构成并列短语)
爱情无论是橄榄还是黄莲,得先自己一个人
嚼一嚼。(“是”作“爱情”的谓语中心语)
我们主张将“无论/ 不论/ 不管”和“是”切分
开,这不只是为了操作的方便,也是尊重语言事
实,当“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后面列举几项表
示无条件的条件时,可以将并列项扩展成“无论是
/ 不论是/ 不管是&是&是&&#8943;&#8943;”的格式,例如在
真实文本中可以见到这样的句子:
不管是大褂是棉裤是棉鞋都过长过大。
如果第一个“是”是“不管是”的构词语素,那么,第
二、第三个“是”就无法分析。可见,尽管“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的使用频率比较高,但还不是一
个词。当然,在不同的处理系统中,如果能消解
“无论是/ 不论是/ 不管是”的多义型歧义,并能避
由丽萍 厉霁隽:“无论”类连词在句法分析中的标记功能
免分析过程中的矛盾,那么也不妨将其处理成一
二、“无论”类连词在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
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由“无论”类连词统领
的部分,称为无条件的条件,它有比较明显的形式
11 用选择性并列成分列举出几种可能出现
(1) 成分与成分之间用“还是”连接,构成框架
———“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还是&#8943;&#8943;”,根据被连
接成分的句法性质分为:
zw :无论[ 他给她借书]zw ,还是[ 她给他还
书]zw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都是悄悄进行的。
vp/ v :在他今后一生中,不论[ 生活在农村]
vp ,还是[ 生活在城市]vp ,他也许将永远会是这
样一种混合型的精神气质。
ap/ a :是的,什么也别想阻止爱,不管这爱给
人带来的是幸福a 还是不幸a 。
np/ n :无论[ 大事] np 还是[ 小事] np ,大
家都愿意找他商量。
pp :当然,不论[ 在他面前]pp ,还是[ 在众
人面前]pp ,他现在已经不回避他和郝红梅的相
fp :“中国电信”无论在[ 服务数量上]fp 还
是[ 质量上]fp 的的确确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
有目共睹的事实!
最后一例有两种可能的分析,一种是认为“还
是”后面省略介词“在”“, 质量上”成为零形式介词
短语,这样“在服务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就成了两
个pp 并列;另一种处理是“介词+ (fp + fp) ”,即
介词和并列式方位短语构成pp 。我们采用后一
种分析方式,使分析结果和语段的实际构成更加
(2) 成分与成分之间用“或、或者”连接,构成
“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或(者) &#8943;&#8943;”格式:
zw :方家每来个亲戚,偶而说起没看见过大
奶奶,他们夫妇就立刻打电话招柔酃去,不论[
下午六点钟她刚从办公室回家]zw ,或者[ 星期
六她要出去玩儿]zw ,或者[ 星期天她要到姑母
家或她娘家去]zw。
vp/ v :手机无论[ 打进]vp 或[ 打出]vp 都
得付高昂的费用。
ap/ a :无论好a 或坏a 的评价,你必须相信,
&#8943;&#8943;
np/ n :无论初装费n 或是月租费n ,都并非
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官员或地方电信部门有权制订
的收费标准。
pp :不论[ 在公众场合]pp 或是[ 在自己家
里]pp ,只要他处于非常失意或非常得意的状态,
我便会在他身边喊一声:“停!”
fp :无论在[ 理论上]fp 或者[ 实际工作中
]fp“, 四人帮”都设置了不少禁锢人们思想的“禁
(3) 成分与成分之间用顿号“、”连接,构成
“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8943;&#8943;”:格式
zw :无论[ 甲方败诉]zw 、[ 乙方败诉]zw ,
他都会举杯庆祝。
vp/ v :她无论走路v 、吃饭v 、工作v ,面前
总是站着个孙平。
ap/ a :无论好a 、坏a ,都与我无关。
np/ n :垄断能使其无论在何种[ 经济形势]
np 、[ 市场状况]np 之下均能凌驾于一般企业之
上,何乐而不为?
pp :这条意见,无论[ 对你]pp 、[ 对我]pp ,
都是很重要的。
fp :事实上,政府今天无论在[ 军事上]fp 、[
政治上]fp 、[ 经济上]fp ,都要超过他们几倍甚
至几十倍。
(4) 成分与成分之间用逗号“ ,”连接,构成“无
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 &#8943;&#8943;”格式:
zw :不管[ 东西好坏]zw , [ 人好坏]zw ,没
了它们,心便没有地方安放。
vp/ v :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 是古是今]
vp ,[ 是人是鬼]vp , [ 是《三坟》《五典》]vp ,全
都踏倒他。
ap/ a :只要性情温柔,没人会不喜欢,不管她
好看a , 难看a 。
np/ n :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为国家、社会创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论[ 国有企业] np , [
私营企业]np 。
pp :他无论[ 在体格上]pp , [ 在精神上]pp
,[ 在受教育方面]pp ,都不能受到委屈和挫伤。
fp :韦翰先生无论在[ 人品上]fp , [ 相貌上
]fp ,[ 风度上]fp , [ 地位上]fp ,都远远超过他
从例句中可以看出,作为并列标记,逗号和顿
第1 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号没有太大区别,不同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习惯,
从我们所考察的语料来看,顿号要比逗号常用。
(5) 并列成分末尾加“也罢”或“也好”,构成
“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也罢/ 也好, &#8943;&#8943;也罢/ 也
zw :无论[ 他说因为穷拾东西不坍台]zw 也
罢,[ 我虚荣清高、死要面子活受罪]zw 也罢,我
决不允许他把挑选出来的两件呢大衣带进屋。
vp/ v :无论[ 准备答题]vp 也罢,[ 和陌生人
打交道] vp 也罢,都要事先作好准备,这样你才
能应对自如。
ap/ a :无论孤独a 也罢, 烦恼a 也罢,我们统
统可以对之微笑。
np/ n :不管[ 体力劳动]np 也好[ 脑力劳动
]np 也罢,都从来不是他的谋生手段。
因为介词短语和方位短语只能作定语、状语
或补语,而“也好”、“也罢”是语气词,只能出现在
句末或话题性主语后面,所以介词短语和方位短
语不能进入“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也罢/ 也好,
&#8943;&#8943;也罢/ 也好”框架。
(6) 成分与成分直接并列,一般都是由意义相
反或相对的词(或语素) 组成:
无论平时光景孬好,端阳节的一顿好饭总是
不会少的。
无论生前死后,都受到包括“北佬”在内的美
国人民的一致崇仰。
不论长短,他得先有个落脚的地方。
(7) 然否式,有“是否”、“与否”、“能否”“ &不
&”等 ,即“无论/不论/不管 &#8943;&#8943;是否 &#8943;&#8943;”“, 无论
/ 不论/ 不管&#8943;&#8943;与否”,“无论/ 不论/ 不管&#8943;&#8943;能
否 &#8943;&#8943;”“, 无论/不论/不管 &#8943;&#8943;&不 &&#8943;&#8943;”:
群众的意见无论正确与否,领导都应该认真
不管孙玉亭反对不反对,春节前,卫红和金强
相跟着地去石圪节乡政府领了结婚证。
(8) 几种并列标志综合使用,它们并不处在同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征文来稿见报与否,见报
作品获奖与否,来稿者都是所见相同的英雄。(逗
号连接更高层次)
(9)“无论”类连词同现。把“无论”类连词同
现当作标记格式来处理,对整个句子(单句或复
句) 的句法分析和语义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常见
的形式如下:
“不论&#8943;&#8943;不管&#8943;&#8943;”:
汽车迎头来了,卷起地上所有的灰土,祥子不
躲,不论汽车的喇叭怎样的响,不管坐车的怎样着
“不管&#8943;&#8943;不论&#8943;&#8943;”:
不管在以前还是在以后的中国文科考试中;
也不论大、中、小学,一律都在基本规定的“教学大
纲”的范围内。
“无论&#8943;&#8943;不论&#8943;&#8943;”:
无论我们曾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磨难,且还将
要面对多少严峻考验:也不论我们处于何种位置
何种境地,我们都会为能服务于伟大的祖国和如
此众多的同胞而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不管&#8943;&#8943;不管&#8943;&#8943;”:
两年以后,就在今天,这同一个时刻,不管我
们那时在何地,也不管我们各自干什么,我们一定
要赶到这地方来再一次相见&#8943;&#8943;
“无论&#8943;&#8943;无论&#8943;&#8943;”:
不合理就该变革,无论你是多高级别的部门
(企业) ,无论你在中国还是美国。
“无论&#8943;&#8943;无论&#8943;&#8943;不管&#8943;&#8943;不论&#8943;&#8943;”:
每一习俗都自有其道理,无论用的是锡盘子、
木盘子或陶土盘子;食物无论是煮或烤;不管下的
是牛油、胡桃油;不论是冷盘或热食,我都视之如
这些句子和一般的并列式比较,有明显的区
别,那就是每一个“无论”类连词都各自构成一个
无条件的条件,然后每一个条件再互相结合,共同
构成一个总的无条件的条件,最后再与结论对立。
从理论上说各“无论”类连词互相结合的可能是无
限多的,但实际上是有一定形式特征的。首先,
“无论”类连词连用,一般不会超过4 个;其次,如
果其中有“无论”这个词,它总是在最前面,一般不
会出现“不管/ 不论&#8943;&#8943;无论&#8943;&#8943;”的形式;再次,
从第二项以后“, 无论”类连词前面可以加“也”。
21 用表示任指的代词表示一个包含无限变
有些条件句中不用选择性并列成分,而是用
表示任指的代词(包括所有的疑问代词&#9314;和指示
代词“任何”) 或副词“多”、“多么”表示一个包含无
限变体的条件。除了“多”、“多么”只能做状语外,
由丽萍 厉霁隽:“无论”类连词在句法分析中的标记功能
其他词的句法位置都比较灵活:
主语:他两个不论谁过生日,他妈或田大婶总
要给他们把一圈白线用红颜料染好&#8943;&#8943;
谓语:无论成败如何,其意义都将是巨大的。
宾语:她无论做什么,都是有道理的。
定语:无论您是什么官,他都有可能撤掉您以
平民愤的。
状语:无论平静日子过多久,上海总还会刮台
补语:不管他做得如何,大家都不会领情。
在量词前,构成数量结构:无论哪种比赛,观
众都可以靠近赛场观看比赛。
单独出现在条件部分:无论谁,都不能这样随
便地答应人家。
31 有时,由“无论”类连词连接的条件部分既
含有疑问代词又含有并列标记:
无论那些人如何振振有词,如何以为真理在
手,仅从他们发言时的态度,我们就可以断定,我
们对中国电信的担心、担忧和操心都不是没有根
通过观察语料,我们发现“无论”类连词连接
无条件的条件,方法不外乎以上所说———并列、任
指或二者皆用。所以可以制定一条切分规则———
“无论”类连词连接的两个单位中,条件部分必须
包含选择性并列成分或表任指的疑问词(具体形
式依据以上的描写) ,反过来如果条件内部既没有
表任指的疑问代词,也没有并列结构标记,就证明
是错误的分析,需要重新调整。利用这条规则,往
往可以解决条件短语边界过小的问题。例:
误: [ 无论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都进入了
美术的领域。
正: [ 无论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 都进入了
美术的领域。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制定一条句法
关系标注规则:当条件部分为zw、vp 、ap 时,条件
部分和结论部分共同构成一个复句或紧缩复句,
前者条件部分与结论部分之间由标点隔开,后者
条件与结论之间没有停顿标记(对于各“无论”类
连词同现的复句来说,则是各条件部分先构成复
句形式,再和结论部分结合成一个更大的复句) 。
而当条件部分为np 时,与结论部分构成主谓关系
(对于“无论”类连词同现的句子来说,则是各条件
先构成并列式np ,再和结论部分构成主谓关系) 。
当条件部分为fp 、pp 时,与结论部分构成状中关
系(对于各“无论”类连词同现的句子来说,则是各
条件部分首先构成并列的fp 或pp ,然后再和结论
部分构成状中关系) 。
三、无条件的条件句中,结论部分经常有一些
副词或连词与条件呼应。提供这样的信息,对这
种条件句的分析与生成是很有帮助的。它们包
括:“都”等总括性副词&#9315;;“但、可”类转折性连词
或副词&#9316;;“还是,也”等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副
词&#9317;。因为“无论”类连词统领的是总括式的条
件,所以自然经常和总括性副词连用;同时无条件
的条件句本身隐含着转折性和让步性&#9318; ,所以有
时和“但,还是,也”等搭配。当计算机分辨出了条
件内部的格式标记,但条件与结论的分界点仍然
比较模糊时,这些词无疑是有效的鉴别手段。
这三类词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它们有时共同
出现在结论部分,有时某两类词出现在结论部分,
有时只出现一类,当然,有时三类词都不出现。正
是由于这些词并不总是出现在结论部分,所以我
们还不能一刀切,认为结论部分必须含有这些词。
但我们可以给出识别条件与结论的分界点的充分
非必要条件,即在表示条件的格式标记后面如果
出现了这些词,那么就能断定其所在短语是结论
或属于结论部分,而不属于条件部分。利用这种
规则,计算机可以消除一些由于条件部分短语边
界过宽造成的切分错误,例如:
误: [ 无论谁都劝不动他] ,干脆算了吧。
正: [无论谁]都劝不动他,干脆算了吧。
根据标记性框架,计算机可以肯定“谁”属于条件
部分,但后面的“都劝不动他”属前属后就很难判
定;又因为逗号是比较强的分界标记,所以做了错
误的处理。而如果运行“‘都’类词属于结论部分,
不属于条件部分”的规则,就可以纠正这一错误。
对应这三类词,有三条规则,具体如下:
A1 如果表示条件的格式标记后面有“都”类
总括性副词,那么“都”类词所在的短语是结论或
属于结论部分,而不属于条件部分。
B1 如果表示条件的格式标记后面有“但”类
转折性连词或副词,那么“但”类词所在的短语是
结论或属于结论部分,而不属于条件部分。
C1 如果表示条件的格式标记后面有“还是、
也”类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副词,那么“还是、也”
类词所在的短语是结论或属于结论部分,而不属
第1 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
于条件部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操作、解决规则间的
冲突,需要按照一定的策略对规则进行排序。我
们采用的是专一性排序&#9319; ,如果三类词或某两类
词同时出现在表示条件的格式标记后面,则针对
最左边的那类词的规则具有较高的优先级,执行
了优先规则以后,系统不再执行其他规则。如:
[ 不管活在这世界上有多苦] ,但你总归还
是那么爱这世界!
这里“, 但”“、总归”“、还是”都出现了 ,其中“但”在
最左边,所以运行规则B ,在“但”前切分。如果三
条规则都运行或顺序颠倒,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重
复甚至错误分析。
本文只是对“无论”类连词进行了分析,现代
汉语中还有许多虚词都能形成一定的格式框架,
提供这样的信息,对中文信息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在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出标记性词语,概括
出形式化的特征,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9312;本文采用方括号标记短语的左右边界,在右边界外面注明该短
语的类型。出现在本文的标注符号说明:
np :名词性短语
vp :动词性短语
zw :主谓短语
ap :形容词性短语
pp :介词短语
fp :含有方位词的短语
vN :名动词
a :形容词。
&#9313;定义见刘开瑛(2000) 第60 页。
&#9314;包括:多少、何、何处、何时、几时、哪、哪边、哪儿、哪个、哪里、哪
些、哪样、如何、啥、甚么、什么、什么样、谁、为何、为什么、怎、怎
么、怎么办、怎么样、怎样、咋。
&#9315;总括性副词包括:都、总、总归、总是、总之、始终、终归、最终、终
究、到底、一直、反正、全、皆、尽、通通、统统、全都、同样、一概、
一律、均、全然、老、老是。
&#9316;转折性连词或副词包括:但、但是、可、可是、却、并、不过、而、然
&#9317;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副词包括:还、还是、也、仍然、仍旧、依然、
&#9318;邢福义( - 465 页。
&#9319;刘开瑛(2000) 第137 页。
[ 1 ]  范开泰等1 关联词语[M]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
[2 ]  范开泰,张亚军1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1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1
[3 ]  冯志伟1 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M]1 北京:语文出版社,
[4 ]  胡明扬主编1 词类问题考察[M]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 5 ]  刘开瑛1 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M]1 北京:商务印书
[ 6 ]  吕叔湘1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M]1 北京:商务印书
[ 7 ]  宋秀令1 谈几对关联连词的功用[J ]1 中国语文,
[8 ]  宋玉柱1 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中的连接作用[J ]1 汉语
[ 9 ]  邢福义1 汉语复句研究[M]1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10 ]  俞士汶等1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M]1 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19981
[ 11 ]  现代汉语虚词[M]1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The Sign Function in Syntactic Parsing of the
Chinese Conjunctions like
“Wu Lun”: a Cas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YOU Liping ,L I J ijun
(Humanities College , Shanghai Teachers University
, Shanghai , 200234 ,China)
Abstract : The knowledge for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inadequate and the syntactic constituents
,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semantic relations in modern Chinese are very
complicated. Therefore ,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kind of
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driven by signs and framework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onjunctions like“wu lun”. Based on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 this kind of
conjunctions , the article sums up a series of frameworks with
signs and establishes the
rules of automatic analysis.
Key words :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tagging function ,
conjunctions
(责任编辑:卢大中)
由丽萍 厉霁隽:“无论”类连词在句法分析中的标记功能__
2011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
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
心动不如行动
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 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 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 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
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 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
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4.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
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
参考命题:  《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提示】写作时要注间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领会材料精神。不仅要诠释“友善”的重要性,还要拿它与“愤怒”“暴力”作比较。
第二,可以小处着笔,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大处着眼,谈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善相待,不要战争,不要恐怖等等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贫困是一笔财富,之所以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进心。古代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说法;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参考论据:
范仲淹两岁丧父,后随母亲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也出生寒门;明代大学士宋廉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于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刚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参考文题:  《贫困是一笔财富》  《自古雄才多磨难》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
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10.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弓为什么会断?原因在于猎人完全根据个人喜好、过分看中了弓的外表。
参考立意:&#9312;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9313;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9314;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11.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
“面包”是用来吃的,维持身体的需要。拥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质生活;
“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
&#9312;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
&#9313;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结合语段中的问题,我们发现材料还是侧重第二层意思—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
写作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应落到“面包”即“物质生活”
﹑“水仙花”即“精神生活”上。
12.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文中的人物有卖马人、伯乐和买马人(未点明),但主要人物是卖马人。中心事件是卖马人请伯乐帮忙,以好价钱卖掉了一匹马。
立意角度:
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行为;
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
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13.猪八戒照镜子
猪八戒坐在镜子前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它,长耳朵,翘鼻子,十分丑陋。它一见就十分恼怒,抡起铁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可当它再看时,无论大小,每一块碎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它。
这则材料可横向分解为三个立意角度:猪八戒、镜子、猪八戒和镜子。
从猪八戒的角度看,它自己长耳朵、翘鼻子,十分丑陋,却责怪镜子,迁怒于镜子,足见它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据此,可立意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或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从镜子的角度看,尽管猪八戒将它打碎了,但它依然反映八戒的丑陋,并不因为被打碎而作丝毫的改变。依此可立意为:要学习镜子不畏强暴、坚持真理的精神。
从二者合一的角度看,猪八戒打碎镜子,可以看成邪恶与暴力向真理挑战;镜子碎了仍反映八戒的丑陋,可看作真理是战胜不了的。所以,其立意可为:邪恶与暴力是战胜不了真理的。
14.阅读寓言《虹和桥》,然后按要求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1、需以《从虹和桥的对话所想到的》为题,写议论文。
2、运用总分结构,对比论证方法。
3、800字左右。
虹和桥各有优点,它们优点是:赞美别人不夸耀自己,表现了可贵的谦虚美德。这可以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根据要求,按照“总分结构”、“对比论证”,可以设以下几个论段:&#9312;谦虚的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9313;骄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绩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9314;谦受益,满招损。举例时注意有正有反。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他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3)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轻人那样,改变想法,舍得放弃,才能达到“一抢而空”的效果。
(4)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认真读诗,我们了解到,“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是关键句,它告诉我们:生命离不开苦难,只有经历了痛苦,战胜磨难,才能铸就生命的辉煌。
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失败和打击时,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不能正视磨难,而是整日痛苦不堪,以泪洗面,那么我们就只能永远沉沦下去,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的生命就会黯然无光。可见,“珍珠”对应的本体是:成功与磨难,生命与挫折,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17.有人认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种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首先明确关键字词:“最前”、“最后”、“痛苦”。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
林则徐“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屡遭排挤、迫害。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烧死在罗马广场。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
陶渊明、李白,走在蝇营狗苟谋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们何来痛苦?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怀着为进步而献身的热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钟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为全人类造福;刘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台的最前端,他面带自信的笑容;牛顿、爱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前人的理论,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能够获得骄人的成就。丘吉尔学生时代功课在全校最后,锲而不舍,努力奋斗,终成大器。
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
屈原始终站在政治斗争的前沿,他为国家的衰败而痛苦着,但最后能以死报国,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永远都是一个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鲁迅走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
18.依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
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19.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露珠红红地闪烁,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1.露珠在枫叶上呈现红色,在荷花上呈现白色——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环境改变人生(包括写家庭教育、社会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不同的环境(位置、岗位、角色、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生价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人生(际遇),选择能让自己闪光的人生环境,而不要最后留下遗憾、伤感。
2.露珠在枫叶上,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从反面立意)
3.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置
4.借助了枫叶、荷花,露珠显现出不同的色彩——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从露珠这个侧面考虑)
5.寻找合适的位置
6.露珠真实地呈现了枫叶、荷花的颜色——要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世界
20.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1、要有商品意识(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
2、要不知足(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
3、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
4、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
21. 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1、可以认证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可以论证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可论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2.人们总佩服“千里马”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马”与“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式的“老黄牛”或“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这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千里马”与“老黄牛”的态度,如果将材料中的动物联系到人类社会,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对人不能求全责备。
23.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9312;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9313;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24.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从坚毅的品格切入。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从诚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
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
&#9335; 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25.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横向立意: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反向立意: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
类比立意: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26.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9312;“爱和美”话题(爱的方式)
&#9313;“教育方法”话题
&#9314;“共享”话题
&#9315;“转变思维”话题
27.《新京报》7月16日报道:包括今年文科状元在内的北京90名学生入围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录取计划名单。《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这些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北大、清华录取。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港校火爆的招生阵势引起部分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目前关于“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的激烈争论便是明证。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其实,说到底,这一现象的核心折射出来的还是一个关于生存、竞争、发展的话题。针对目前“香港很多大学和外国个别大学到内地纷纷招生”“内地学生青睐香港高校,清华、北大沦为二流高校”的说法,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譬如:&#9312;最好的学生进入最好的大学学习,对于名校的继续发展和学生的自身发展是双赢;
&#9313;港校内地招生有助于打破高校垄断;
&#9314;内地名校不改革将丧失优势;
&#9315;内地名校遭遇国际化冲击;
&#9316;港校招生必将推动高校改革;
&#9317;“百花齐放、齐头并进”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等等。
同时也让人们产生很多联想,譬如:&#9312;鲶鱼效应;&#931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9314;没有永远的第一;&#9315;发展才能进步,止步就会落后;等等。
28.地对天问道:“你是怎样才赢得人间的赞美呢?”
天回答道:“我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所以我能忘我地无私奉献,才赢得人间的永远赞美。”地赞叹道:“你包容万物,容纳众生,无私奉献,你真是无愧天之绝美呀!”
天对地问道:“你是怎样才赢得人类的赞美呢?”
地回答道:“我无所不忍,无所不载,所以我能真诚无私地奉献,才赢得人间的永恒赞美。”天赞誉:“你无所不忍,无所不载,无私奉献,你真是无愧地之壮美啊!”
智者说:“能容才大,能献才惠,能忍才威,能载才美,能认识自己,能看清别人,这是人生大境界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个人与集体、普遍联系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品德是人生最美”“认清自己的位置”;
从天与地的对话中可以提炼出话题“包容”“奉献”“忍耐”“承载”等。
29.一顶被丢弃的皇冠寂寞地躺在荒草中,一群寻找食物的蚂蚁正要从这里经过。无聊的皇冠看着这些忙忙碌碌的蚂蚁,便嘲讽地说:“你们这些小东西,整天忙忙碌碌,能做什么呢?”一只小蚂蚁看看皇冠,说道:“是的,我们很卑微,我们很弱小,可我们的身上同样拥有奋进的力量。”听了小蚂蚁的话,皇冠不由得笑起来:“哈哈,你们有力量?想当年,在皇宫的时候,我才叫有力量呢,我一声令下,可叫千万人生也可叫千万人死,谁能不服从我的命令?谁能有我的力量大?”小蚂蚁听了皇冠的话,说道:“好吧,就让人们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力量。”说完,叫来千万个同伴将皇冠掀起,在惊慌失措中,皇冠被弱小的蚂蚁们推动着滚动起来,一直滚落到了万丈悬崖下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发展变化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大与小”“强与弱”“力量”;
从蚂蚁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话题“团结就是力量”;
从皇冠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话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0. 就一则寓言故事,联系思维方法的实际,写篇叙议结合的文章。题目自拟。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热情款待。为他的到来主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特别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红烧鲤鱼和鲜美可口的鲍鱼汤。客人吃得十分满意,临别时主人盛情相让,让客人喝了一大碗鲍鱼汤,之后还嫌接待不周,于是又送上了一大碗,还十分热情地说:“再喝一碗鲜鱼汤吧!”于是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了下去,没想到主人又端来一碗,又说:“再来一碗吧!”最后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诫人们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过了火,就会走向反面。这是一种思维方法问题。立论作文时可就这方面问题联系实际。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话(如《再来一碗鲜鱼汤吧!》)为题,也可综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语言立题,例如:《好事也不能过头》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31.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审题提示:本题可以转换成的话题——“坐在生活的前排”。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9312;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9313;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9314;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9315;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32.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故事要叙述,有什么观点要阐发,有什么情感要抒写,请围绕上面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那么这个国家是不可能走向繁荣富强的,螃蟹之所以不能冲出篓口,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团结,尔虞我诈;所以,没有一个能够爬出篓口。这样“团结”是我们首先会想到的话题。我们还可以从渔夫的角度寻找话题。渔夫之所以在放进第二只螃蟹后,不再关篓口,从而减轻了渔夫的劳动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更多的价值。渔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呢?这主要源于他对生活的观察,所以,我们可以拟出第二个话题“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或者“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此外,我们还可以“和为贵”、“互助”等为话题,进行写作。
33.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
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34.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其人自护其短”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
35.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最后,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请就此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谁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与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后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
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实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体现了敬业精神,这正是筑起大厦的基础。
37. “蚕吃桑叶,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蜜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这里列举的两类事物,共同点都是吸收、消化、创新;再参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所得,有所创新。”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两个成语的共同点都是从反面揭示“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材料的中心应是:如不注意纠正小毛病,就会铸成大错,造成重大损失。
39.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
年老渔王时经常向人诉苦:“我的儿子们捕鱼技术为什么这么差?从他们懂事起就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收获最多。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学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一直把他们带在身边,手把手耐心仔细地教,我把经验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说:“你一直只传授给他们你的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和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成大器!”
从渔王的角度:
正面 :可以肯定他教子成材的苦心,
也可以盛赞他传授经验的耐心。
反面: 教法上的可商榷处,如过多、过度的指导代
替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尝试锻炼,反倒弱化了他们的能力等。
从路人的角度:
你可以赞同路人的观点:肯定教训和经验一样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也可以对他的说法提出异议,自出新见。
从儿子的角度:
可以分析他们跟父亲学习时态度是否认真,也可以评价他们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甚至还可以剖析他们是否存在因为想躺在父亲闯下的家业上过清闲的日子而懒于学习的心理。
渔王儿子没有成器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每一种分析只要是合乎情理的,都会得到认可和尊重。
关键选定好一个合理的角度.所谓合理的角度,是指在内容上扣住了材料的前提下,所写的角度不仅属于个人的独特体任,而且写作时便于切入、发挥和运思。
(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二)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约1000字议论文。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46.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49.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
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二则材料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
51.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的确,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事,公平与不公平,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
52.植物学家考察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后发现:许多山底牧场上开放的花已经移到了海拔2000米的雪带上,原先雪带上的植物则超过雪带向更高处攀登。经研究得知,因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气温逐渐升高,那些原来在低温环境里生存的植物不得不向山上低温处寻找适宜的土地。
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
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如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等。
53.《口鼻眼眉争辩》
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唯我当先。”又谓眉曰:“而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功,若无,成何面目?”
寓言的寓意是强调要有团结合作精神。本文的主旨就明朗了,即评价个人的业绩不能片面地看他的成绩或缺点,而要放在整体利益当中来考虑,看他为整体做出了什么贡献。
54.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月光和树影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来“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
寓意是要适应客观环境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推进事业发展。
55.没有直线,不能显现何为曲线;没有正直,无以映照何为邪恶。
曲与直并非水火不相容的二物,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邪恶,无以凸显正直;没有
直线,便不知何为曲线。正如世上有战士是因为有战争,有警察是因为有犯罪一样,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5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要求: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中心意思,联系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此则材料较完整地叙述了鹿由昔日的正常、健康到后来不健康的畸形发展过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地消灭了鹿的天敌——狼。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鹿和保护区的“结果”是由于人“将狼全部消灭”,从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圈”与“食物链”,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使当事者自食其果。
5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困,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等。
59.愿风不要像今夜这样咆哮
愿夜不要像今夜这样迢遥/愿你的旅行不要这样危险啊
愿危险不要把你的勇气吞灭掉/愿崖树代我把手臂摇一摇
愿星儿代我多瞧你一瞧/愿每一朵三角梅都送一送你啊
愿你的脚步不要被家乡的泪容牵绕/愿你不要抛却柔心去换取残暴
愿你不要儿女情长挥不起意志的宝刀/愿你依然爱得深,爱得专一啊
愿你的恨,不要被爱捆起了手脚/夜,藏进了你的身躯像坟墓也像摇篮
风,淹没了你的足迹像送葬也像吹号/我的心裂成了两半
这首诗大意是表现作者对友人的祝福,显示自己的美好心灵。只要跟此命意相关的材料皆可作文,因此,这也是一道限制性较弱的题目。如写记叙文可写自己的对父母、家乡、祖国的心愿,也可写他人的心愿,如妈妈希望孩子成绩好、爷爷希望儿孙前途好、台胞希望两岸和平发展等。写议论文可以议论心愿的作用、心愿的不同类型、怎样才能拥有正确的心愿、心愿受不同历史条件限制等。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但要写出新意也不容易。
60.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可以论证学业、事业都需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论证成功的道路欲速则不达。
3、可以论证为师者应如何启迪学生战胜自我。
61.美国的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运用高科技创造巨额财富的典范。
这位以400百亿美元的家产名列世界首席富翁的“微软领域的爱迪生”,仍然留着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戴着“脏兮兮的眼镜”,“穿着肘部打着补丁的毛衣和缝补过裂口的鞋子”。他领导的那一群年轻的“高智商、不爱睡觉”的“微软小子”认为这种作风正是“这个既是发明家,又是企业家、推销商”的盖茨成功的关键之一。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则1000字左右的文章。
观点辨析:
1& 务实进取、勤奋创业是成功的关键之一。
2& 特立独行,不盲目追求时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 艰苦朴素是成功的关键。
4& 对成功人士不必苛求完美无缺。
5& 不拘小节、具有反叛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
6& 集中精力,专注于工作事业的人能取得成功。
62.参天的大树在烈日下显得一片葱绿。绿叶微微自得地点着头说:“我茂密的叶片遮住了阳光,才给大地留下了清润的花朵”。枝杈摇晃着身子警告叶子说:“如果你不俯在我的身躯上,烈日也会把你晒焦”。粗壮的树干翘首看着他们,低下头,一往情深地说:“我生命之泉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根须”。
根据以上材料,以“生命之泉的思索”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观点辨析:
1& 人不能忘本,要学会感恩。
2& 生命之泉是那些对自己进行帮助扶持的人。
3& 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专注于手中的工作,追求成功。
生命之泉,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宿舍特色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