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意思?整篇文章?

向度、尺度、信度——江苏近三年高考试题管窥
尺度& 信度
——江苏近三年高考试题管窥
分省自主命题之后,江苏高考语文命题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发展之路,收获了荣誉,也饱尝了争议与批评。我十分理解命题组所付出的辛劳,命制一套试卷是很费周折的事情。本着向各位专家学习的目的,我将自己对江苏卷的一点阅读体会和大家作一个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界定一下我的谈论范围以及所使用的例证材料,主要立足于近三年的江苏语文试卷,有的可能要往前延伸一些。
一.向度分析
向度是一个含义较为丰富的词汇,指事物所隐藏或呈现出的不同指向的特征,包括:时间向度、语言向度、价值向度、逻辑向度、伦理向度、情感向度、精神向度,等等,我们考察江苏卷的命题主要从它的价值、情感、以及精神向度上进行,这三个向度可以归结到立意向度上去看。
近三年乃至往前推进一些,江苏卷的立意向度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传统文化的熏染,砥砺考生的人格操守。
2008年所选东汉名将吴汉的传记,吴汉身上所体现的顾全大局、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朴实淳厚的优秀品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所表达的诗人心忧天下、感伤人事沧桑的赤子之情;《纯朴的嗜血者》所体现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真挚情怀;2009年,《书沈通明事》一文中的沈通明“任侠轻财”、“勇猛无畏”、“倜傥风流”的性格特点;《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所展示的岳飞忧思现实、乐观向上精神风貌;2010年,王昌龄《送魏二》所表达的对友人深重的情谊……这样的立意取向,彰显着一种积极、乐观、大度、真诚的人生生命情致,无形之中让考生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考生砥砺自己的人格操守。
2.重视本土文化的推崇,激发考生的家园之情。
江苏卷从2008年起涉足本土文化元素,当年选取高邮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匠》。作家通过对侯银匠父女俩不同性格特点的叙写,以点带面,挖掘了苏北农村特有的文化基因,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深长悠远、极具情致的乡土风俗画卷,真实表现了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情美、人性美。2009年则是在文言文阅读中选取了明末淮安籍军官沈通明的事迹,多少能让考生内心洋溢着一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内心的家园之情。
3.重视文化现象的反思,引导考生作理性思辨。
理性辩证看待当今社会,忧思现代文明,是江苏卷比较青睐的一个命题立意点。自2005年起,就以《波兹曼的诅咒》一文引发考生思考娱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文章即便是放到现在来看,对照当下时髦的“非诚勿扰”、“为爱往前冲”等相亲文化现象,尤能激发我们深沉的思考。2006年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所展示的对古老农耕文明依恋,比照现实环境,更能引发考生理性的思辨。2009年的《上善若水》(这篇文章节选有问题,下面讲),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对人生的思考,都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理性思辨能力。2009年作文题《品味时尚》,
4.重视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考生的人生品位。
当今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也是一个容易使人迷失自我的社会。如何引领考生理性看待社会,看待他人,看待自我,这是摆在高考命题人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2009年詹克明的《说“异”》,作者以冷静的眼光、理性的思辨、新颖的观点,提醒人们对“异类”不能采取排斥、打压的态度,应该有起码的宽容之心,要看到“异类”在建立有序体系、为滞后或过头的纯粹体系化险、实现伟大转折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又要警惕哗众取宠的故作异类,不要被“真恶俗”的假异类蒙蔽双眼。2010年论述类文本选用了朱光潜的《谈静》,文章从人生乐趣谈起,阐明无论是领略作品的乐趣还是人生的乐趣都必须从“静”中得“趣”,审美趣味之中包含着对人生的感悟,对提升考生的人生品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5.重视与时俱进的感召,拓宽考生的认知视野。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命题人的追求。江苏卷注意融入时代时兴元素,拓宽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语言文字运用题融入时兴元素。
&#年语病辨析题: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年语病辨析题: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2009年语言运用题:
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年语言运用题: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词语。(4分)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植物体内。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5分)
二是在作文命题上嫁接生活,关注现实。
如,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等。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所呈现出来的几个立意向度,但是,这样的向度在2010年的试卷中却旁生枝节,有所偏离。
6.向度偏离
文言文选取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难度一般,低于往年,但这是一篇很不适宜用作高考阅读材料的文章。
1.从体裁特色看。
这是题外话。
墓志铭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念性的文字。墓志铭在写作上的要求是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撰写墓志铭,有两大特点不可忽视,一是概括性,二是独创性。墓志铭因受墓碑空间的限制,篇幅不能冗长,文字简洁明了,便于读者阅读与记忆。因此,不论用什么文章样式来撰写墓志铭,均要求作者有很强的概括力。汉朝大将韩信的墓联为:“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出韩信一生的重大经历。
而欧阳修的这篇墓志铭写得怎样呢?可以说是应付式的,碍于朋友梅尧臣的面子而作的,他对这个被封为“南阳县君”的谢氏根本不了解,通篇都是丈夫回忆老婆怎么好怎么好的文字,就是不见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江苏卷选入时仅删去了结尾的几段话:
“予忍不铭?”之后的内容为——
夫人享年三十七,用夫恩封南阳县君。二男一女。以其年七月七日卒于高邮。梅氏世葬宛陵,以贫不能归也,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润州之某县某原。铭曰:
高崖断谷兮,京口之原!
山苍水深兮,土厚而坚!
居之可乐兮,卜者曰然。
骨肉虽土兮,魂气则天!
何必故乡兮,然后为安?
夫人三十七岁,因为丈夫的恩泽被封为南阳县君。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年的七月七日,在高邮去世。梅家历代葬在宛陵,因为贫穷不能归葬,某年某月某日,葬在了润州的某县某原。铭文:
高岸深谷啊,京口的平地。
山青水深啊,泥土厚实坚韧。
住在这里能够快乐啊,占卜的人都这么认为。
身体虽然埋入泥土啊,灵魂升上天。
何必一定要在故乡啊,然后才能安宁呢?
就是不删除这几段话,我们看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不符合一篇墓志铭的基本要求的。这哪里是记述墓主生平并作出评价啊,完全是照搬人家的东西!还要署上他欧阳修的大名干什么呢?
因此,从体裁特点上看,这样的文章就不是典范的墓志铭的写作,考生试图从中窥探作者的情感认知与价值取向显然是不可能的。
2.从青睐作家的角度看。
江苏卷再怎么喜欢欧阳修,非他的文章不选,非他的墓志铭不选,那么也不至于选这个谢氏。欧阳修一生中为其亡故的亲朋好友创作了83篇墓志铭。在这些墓志铭中,欧阳修通过对不同人物、记述和评价,传达出其对士大夫的评价标准,以达到褒奖当代名士,以期树立新的士大夫评价标准的目的。欧阳修认为,一个真正士大夫必先美其德,有德之人,有仁爱之心,有廉耻之心。士大夫亦必先正其气,气正则方可万事以国为先,以民为重。士大夫亦不可不修其才,有才方可解民苦,分君忧,立万世之道德。
欧阳修可谓乐于写作墓志铭的,属于专业作家的行列,他写了那么多的墓志铭,颂德、颂行,以天下为先,积极的士大夫意识很明显,要选一个是很简单的。
3.从价值取向看。
问题来了。有人肯定不同意我这个观点,谢氏只因其是个女人,就不可以选吗?显然不是。
从宋代女性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到宋代女子有这样几种类型:才慧超群型、相夫教子型、练达刚毅型、持家有方型、贞柔顺和型、心胸宽广型。
梅尧臣的妻子谢氏、苏轼的妻子王氏属于“相夫教子型”,她们除了如梅尧臣所津津乐道的“出身高贵,嫁了我这个穷光蛋,生活受苦了”、“怡然处之、治家有方”、“贤惠、善良”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参与丈夫的公事,习惯偷听,丈夫也不加反对,反而倍加赞许。
这里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有两点,一是在当时女性们能动力之强,不少女性的所作所为,尽管仍然与她们的夫君、子弟之事业相联系,却明显地超出了“女教”、“女训”中对于她们的直接要求;二是她们之所以这么做的动机乃是以“内”助“外”(男主外,女主内)的“助成”思想。成就丈夫的名声,成就丈夫的荣誉,成就丈夫的事业,成就丈夫的地位……当然,夫妻的恩爱是一回事,但她们的这些举动已然超出了当时社会极为重视的“内外之分”的界限。丈夫的津津乐道,带有某种自私的狭隘的心理成份,也带有某种道德教化的色彩,司马光就说过,为女性写墓志铭的目的大抵是“庶使后世为妇者有所矜式耳”(《《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七八《叙清河郡君》)。欧阳修自己也说过这样的话:家道主于内,故女正乎内,则一家正矣。凡家人之祸,未有不始于女子者也。此所以戒也。呜呼!事无不利于正,未有不正而利者。(《易童子问》)显然,这完全是男性视野下的女性观作怪。
由此,我们看,这篇墓志铭的价值取向,是规范“妇德”呢,还是褒奖士大夫宽广的胸怀?是张扬“男主外女主内”的宗法思想呢,还是训导一代学子保持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是鼓励现代女子结婚之后都跟在丈夫后面偷听呢,还是男人个个都要变成“妻管严”?是颂扬梅氏夫妻恩爱之情呢,还是敬佩欧梅之间的朋友之情呢?
二.尺度把握
有一本杂志叫《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专门谈教育测量的。所谓教育测量,指的是根据教育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教育现象的量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就整个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说,教育测量最终会走向教育评价。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手段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该包括测量的手段和非测量的手段,测量的手段主要追求对考生实行量化的评价,而非测量的手段主要追求对考生实行质的评价。但真正实现教育评价,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毋庸讳言,高考就是目前教育测量最为吃香的一把尺子。
这里涉及测量标准的问题。高考测量的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前者是纲领,后者是实施细则。具体到各省,后者则变成了《考试说明》。当然,从公平性的角度看,《考试说明》只是对怎么考作了限定,对考生的能力层级要求作了规定,就是没有对命题作任何规定。如果以后国家出一部“考试法”,那么命题人在命题时没有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或者说尺度把握不准,是不是也应该有个什么说法呢?
江苏自进入新课程考试之后的《考试说明》就与教育部的《考试大纲》背道而驰,选考的内容是在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之间选择。这是符合文本规律的改革,我们完全赞同。时至2010年,“选考”成了“必考”,新课标的人文精神没有了,我们也无可奈何。但江苏卷弄出个什么文科“附加题”,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里姑且不去谈它,留待学术界继续争论。
那么,单以测量标准来说,江苏卷近三年的命题情况,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
先说背诵默写。
这几年的《考试说明》都是这样表达的:“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1》。”这里的表达在逻辑上就存在问题,哪一年哪一家高考试卷考整篇默写的?既然“默写常见的名篇”不成立,那么这一要求的指向就是“名句”。名句在哪里?一曰在名篇中,二曰在非名篇中。其实,第二种说法是不成立的。须知,词在句中,句在篇中,篇“名”才能成就句“名”,我们没有见过一篇乱七八糟的文章中有什么名句可言,由此可见,凡是有名句的篇目一般都是名篇。江苏2009年考了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不在指定的所谓“名篇”中,因为这是考的“句”,那么是不是可以依据江苏的逻辑认为《忆秦娥&娄山关》不是名篇呢?糊弄考生就承认糊弄考生,尺度失范就承认尺度失范,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以这样的逻辑含糊做托辞,真是“杯具”。补充一点我个人的观点,这名句默写实在是无聊之极,爱因斯坦说过,他不知道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因为书上都写着呢,查一下就知道,何必花这个精力去记。名句名篇一定要记吗?存疑。
再说语言运用。
按照2010年的江苏《考试说明》,语言运用包括“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属于“表达应用E”。
以这个尺度去看江苏近三年的语用题,我看到的有三点:一是思路逼仄,竟然三年之中题型都是一成不变的,只认得“压缩语段”(提取关键词),只知道出一道只附带一点句式要求的“任意发挥题”(我这么定义的);二是第4道题目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低幼题,“家长接送赞成不赞成”、“小美人鱼祝贺或赞美世博会”,中考试卷上的题目都比这有意思得多。因为根据《说明》的规定看,“表达应用,指对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这样的题目哪里符合能力层级的要求?又有什么“发展了的能力”。三是2010年居然加上了一道文学常识题,“小美人鱼”故事出自那位作家的哪篇作品(安徒生《海的女儿》)。《考试说明》中有吗?尺度何在?这哪里是在考高中生呀?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今年的诗歌鉴赏中,偏偏那个《雨霖铃》也并不出现在所谓的指定“名篇”中。这又回到上面谈的问题上去了。
再说作文。
作文考查的尺度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尺度要体现四条基本原则,一是想不到,二是不跟风,三是有得写,四是能选拔。“想不到”体现公平性,“不跟风”体现独创性与个性,“有得写”体现人文性,“能选拔”体现有效性。
综合看江苏的作文题,是很难达到这四条基本原则的,这说明江苏卷作文命题的尺度失范。
1.从“想不到”以体现公平性上看。
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与当年南通市“二模”作文题“我飞翔的天空”
发生“侧撞”。2009年又与人家的模拟题“正撞”。
走上街头,不时与光头遭遇,有人说,那是做作,有人说,那是时尚;打开电视,常常与长发男人“邂逅”,有人说,那是招摇,有人说,那是时尚;走进乡村网吧,有人说,那是瞎泡,有人说,那真够时尚。生活中,总有许多新鲜的东西会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其中有过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也曾引发你深入的思索和无限的感慨……
根据上面的材料,请以“时尚”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中华语文网”,日)
虽然江苏卷是以“品味时尚”为题,引导材料与上述不同,语言更为雅致一点,但“时尚”这一核心词所昭示的立意对象却是完全一致的。
2﹒从“不跟风”以体现独创性与个性上看。
2010年的“绿色生活”显然是跟风之作,网友评价这道题“最无聊”。一是大而化之的东西,人人都知道,二是直接的触发点恐怕是总书记4月30日参观世博会广东馆所说的一句话。
15分钟参观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馆门口驻足反复叮嘱:“要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绿色经济。”(中国网日)
这样的题目大家太熟悉了。
3﹒从“能选拔”以体现有效性上看。
2006年的“人与路”,2008年“好奇心”,却又难以担当高考选拔的重任,题目低幼,易生宿构与套作,导致思维浅薄,比如说2008年的“好奇心”,好多考生都写苹果落地砸到牛顿头上,当年喜称“苹果大丰收年”。
4﹒从“有得写”以体现人文性上看。
我个人感觉,江苏卷的作文命题专家是“心狠手辣”的,都喜欢玩学院派头。2004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有考生这样表达其内心的不满:“我登上沉稳的山,看着灵动的水,大喊一声:我不会写。”2005年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提示语说:“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真是牛不喝水强按头,“何尝不该这样”,完全是强词夺理,强人所难,逼着考生去说假话,变成“假把式”的哲学家。2009年以“品味时尚”为题,对这道题我是持谨慎态度的。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时尚如过眼云烟,有的时尚会积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大的辛良教授说:这是一个“可作为博士论文来写作的命题,内涵相当复杂,见仁见智;严格地说,它是不宜用于高考的。”(《怎样“品味时尚”》,《扬子晚报》日)事实上,“品味时尚”并非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我对此作了以下阐述:
①这道题难在何处呢?难在引导材料的模糊,让考生没有了依靠与凭借。引导材料的用语雅则雅矣,可惜给予考生的帮助却是少之又少。也许对“时尚”一词本身就是难以下一个合适的定义,所以命题者也就避而不谈这一点,材料的首句从其“表现”的角度对“时尚”作了一个“擦边”式的界定,告诉考生时尚表现在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
②这里最说不清楚的就是“一定时期”与“模仿与流传”。就词素而言,“时”指“一时”,“尚”指崇尚。合起来就是“一时之尚”。究竟是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至于说“模仿与流传”,这也很难说清,美国哲学家西美尔认为“时尚”拒绝模仿,“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
③但也有人认为,“消费主义以时尚为标志,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让人无休止地模仿和追踪”。次句告诉考生,时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见得都是好的,“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交错杂陈”。但又有人认为,“时尚”是条流动的河,如汩汩流淌的河水,本质上没有陈旧与创新,没有高雅与低俗,只有文化的流变、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迁……深邃繁杂的内涵,莫衷一是的观点,这让我们的考生如何是好?
同样的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今年的“绿色生活”上。其引导材料是这样的: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段材料给考生一个定向的心理暗示,那就是绿色就是单指自然之色。
专家是这样界定“绿色生活”的:
“绿色生活”,主要是指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多次使用、救助物种、保护自然之类的环保生活行为均属此列;大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不追求过度的时尚、拒绝过分包装、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随手关闭水龙头、尽量乘坐公共汽车之类的低碳生活方式均属此列。而精神层面的生活,则要扣住“道法自然”(道家)或“天人合一”(儒家)的核心意蕴去找准契合点;人们的情智、态度、灵魂、禀赋诸方面都要紧扣“顺乎自然”这一核心意蕴去选择。例如重在享受过程的积极主动的快乐学习生活,又如既敬业乐业又能寄情山水、休闲身心的工作状态等。
从这段文字看,似乎谈环保之类的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惜的是在实际评卷之中,老师们发现,“低碳”作文相当泛滥,“有老师戏称,一看到低碳就长叹。”(《扬子晚报》日)而事实上,我所看到的满分作文,恰恰不是谈“自然、环保、节俭”,而是谈心灵的健康,诗意的生活方式。这就造成了“解放天足”与“削足适履”的一次规模宏大的博弈。由此看来,江苏作文在看似让考生“有得写”的同时并没有体现多少人文关怀。
拿什么尺子来丈量,准确地拿捏,而不是深一脚浅一脚,有力没数的。科学的、客观的、公正的价值尺度,还是先从遵循《考试说明》,按“章”办事,以人为本,尊重考生做起吧。
三.信度达成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和信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高考作为一种知识、能力、智慧的技术测量,其信度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高考题目出现随机误差,那么必然会影响到高考的信度。
我们认为,影响高考信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选取与删改,二是题目的设置与答案的拟定。
从江苏近几年的命题来看,信度误差的确是存在的,而这种误差的存在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命题人对文本内核的把握出现偏差,误读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读懂文本,导致命题的随机性误差增大;二是武断删改文本,造成文本主题内蕴与原作相距十万八千里;三是无视考生的认知实际,仅凭个人喜好选取文本,造成考生阅读理解上的隔膜;四是不能准确把握《考试说明》对相关考点的要求,拟定的答案不规范,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1.文本选择问题。
2010年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选的是朱光潜的《谈静》,令人大跌眼境的是竟然与2008年的湖南卷所选文本相同,湖南卷是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究竟是怎样一个属性我们暂且不论。江苏卷比湖南卷少选了420多字,包括两方面,一是作者举例说明“中国诗人到这种境界(静趣)的也很多”,二是静的修养的作用。选文的重复恐怕在高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大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
2.文本理解问题。
按理说,高考命题组的专家大多是某个领域的权威,学养之高自然是不容怀疑的。但从他们对2008年文学类文本《侯银匠》的解读上看,真是让人不敢相信。汪曾祺的原作是2200字,编入试卷是1200字。删除的内容总体上看并没有伤筋动骨,但删的并不好,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对这个文本的删选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设计的题目与答案。
原文开头有一首“打油诗”:
白果子树,开白花,
南面来了小亲家。
亲家亲家你请坐,
你家女儿不成个货。
叫你家女儿开开门,
指着大门骂门神。
叫你家女儿扫扫地,
拿着笤帚舞把戏。
这首“打油诗”很有戏谑的味道。说的是谁呢?显然是侯菊。这个女儿多厉害,是个角儿,不是个省油的灯,可惜这样的文字似乎没有引起命题人的足够重视,故而错读了文本。
原文的正文开头删掉了一段介绍总体介绍侯银匠店的文字,在试题文本第4段的开头删掉了这样几句话:
侯银匠拿出一堆银首饰叫菊子自己挑,菊子连正眼都不看,说:“我都不要!你那些银首饰都过了时。现在只有乡下人才戴银镯子、点翠簪子,我往哪儿戴,我又不梳髻!你那些银五半半现在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用的!”侯银匠明白了,女儿是想金的。)他搜罗了一点金子……
她为什么不要银子,只要金子?表面上看,有点虚荣,有点世故,但她这么小小的年就会想得这么多,实质是现实的处境使她早熟,她知道到在这个社会不能让人瞧不起。这段文字不删除的话,多好!
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这个人我认得!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教过我英文。”这段文字删掉了无所谓,可能是怕有什么不良影响吧,哈。
另外一处是陆家催婚的原因,“陆家的大儿媳妇,二儿媳妇进门后都没有生养,陆老头子想三媳妇早进陆家门,他好早一点抱孙子”,这个删掉也无关紧要。
我们先看江苏卷的第14题。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要花轿早有打算& 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
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本题所给出的答案,第②点是不用怀疑的,小说中写侯菊改装花轿正是表现了她的心灵手巧。但①、③两点显然经不住推敲,同时也暴露了命题人对文本理解的严重错误。
花轿对刻画侯菊这一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花轿,侯菊活得有底气,有尊严,答案所谓的“要花轿早有打算”、“善于经营,贤惠体贴”,哪里是对刻画人物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即便是答案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这也只是浮于表层的理解,文章重点不是为了表现这个,只是附带的。
侯菊究竟是怎样一个姑娘呢?
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值得关注。
①在别的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梳妆打扮,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②……侯菊有点不耐烦:“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③侯菊动手改装花轿……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
④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抽屉里,对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侯菊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在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岁月里,她比同龄人懂事早,很小就能把家务全撑下来,且事事都做得很精到。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她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对人生的理解自然比同龄人要深刻得多。
小说围绕其出嫁前后的表现对侯菊这一形象作了细致的刻画。当婚事被提上议事日程,男方“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之时,她不耐烦了,说“总得给人家一些时间准备准备”。她要准备什么呢?
小说写了她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向父亲要金首饰。为什么要这个?她自己说得很明白,“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陪嫁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这表明,她在出嫁之初就很清楚不能让他人瞧不起自己,生活的艰辛使她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二是要父亲那顶旧花轿。为什么要这个呢?文章开篇说“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作家故意遮蔽的一个话语,当地有娶亲租用花轿的习俗,有市场需求。精明的侯银匠经营花轿出租,自然有一笔收入。聪明的侯菊自然也知晓这是一只“聚宝盆”,是一个生财的好路子。这里,作家通过这个花轿,向读者展示是一个经受了生活磨练的女子,精明能干,很有心计,有着较强的自尊心。
婚后,她将花轿留了下来,像父亲那样做着出租的生意,凭着她的心灵手巧,人们很喜欢被她改装的花轿,侯菊于是就“每月都有进项”。小说意味深长地写道:“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有了收入也就有了底气,很自豪地对丈夫说:“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这里,让读者看到了侯菊的虚荣心,她之所以要这么做,为的是能与两位嫂子攀比,不让人小瞧了,一切能站在人前。
综上,小说通过花轿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精明练达、有心计的侯菊,一个心灵手巧的侯菊,一个有着较强的虚荣心的侯菊。
(刘国良《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两道题的讨论》,《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年第1期)
3.文本删改问题。
对文本进行删改是必要的,在有限的试卷容量上,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字数大概控制在1000字左右,但删改的前提是不能伤筋动骨,背离文本的主题意蕴。2009年江苏卷对文学类文本《上善若水》的删改很不成功,在没有读懂作家所要表达的主题的情况下大肆砍削,使得文章的主题发生根本性逆转。
《上善若水》原文约3700字,江苏卷删减为1000多字。
原文有这样一些句子值得关注:
(1)文章开篇被删除的几个段落
①上善若水,应当是一个哲学命题。尽管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表面是说水,而后面所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却无疑是喻人的,是在告诫人们,其安身立命,人也应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善于处低洼之地,心若止水。
②上善,当然不是一般的善,而是最高的善,水善于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目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③也许是当今为善不举,人们才屡屡呼唤善的回归,电视屏幕以及城市广告趋之若鹜,“上善若水”出现的频率奇高,逐渐成为商家赚钱的工具,连卖房子也打“上善若水”招牌,且常与“厚德载物”联用,有时让人一头雾水。老子如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④这次的都江堰之行,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也有“上善若水”的巨型横辐扑面而来,我在试猜,是实指水吗?是在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水文化精神?我想都是吧。这一次,我当然希望不被愚弄和亵渎。
上面这几段文字,是对全文的一个铺垫,首先阐述了作者对“上善若水”这一哲学命题内涵的理解,然后引到这次旅行,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划横线的一句。江苏卷选入时调换了段落的顺序,造成结构上的逻辑混乱。
再看下面几段被命题人删掉的关键性文字:
①都江堰这带有蛮荒色彩的工程,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不曾淹没地下的文物,也用不着担心它会改变气候、诱发地震,它才是生态的杰作!
②在与当地领导人的恳谈会上,与我同行的一位天真作家,居然建议人家“别收门票”(须知一张人园门票要三十元),我窃笑,倘真的肯舍弃这注大财,人家还办放水节干什么?更不必请这些知名作家大老远来“念经”了,市场经济嘛,最后要归结到“钱”字,办节、宣传,总归要把祖宗的遗产“变现”,又是一个“是耶非耶”,姑存疑。
③就在我离开都江堰一个月后,那场毁灭性的地震,让我留存在记忆底片上的清明澄净的都江堰影像和上述文字一道成为废墟。没有理由和证据表明,这是大自然的报复,是“上天示警”,但我宁愿看成是“上天示警”,让我们多一份敬畏之心吧,也许不是坏事,上善若水,善是为我们自己而积。
有这样几段话才能照应那个划横线的句子,也才能真实反映作家内心的失落之感。文章的主旨是讽刺今天的人心不古与作风浮躁,抨击了某些地方官员
“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视环境优劣而不顾”的行径。作家的真正意图是劝诫地方官员:为官之道要做到上善若水——应像水一样胸怀博大,大爱大仁,守时守信,为政当如水一般清净而治,行为应像水一样善于把握天时,与物无争。作家的忧患意识于此可见一斑。
而江苏卷这么一删减,完全是在改写作家的作品,使得文章完全成了一种赞颂,赞颂都江堰,赞颂当地的一代代官员,尤其是最后一段话“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将作者的忧思情怀彻底抹灭了。
删减带来的另一大问题是,命题人拟定的答案,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使得考生冤枉失分。如第13题
1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据说,这道6分的题目,均分只有0.27分。文章中没有这样的信息,这不是逼人上吊吗?不恰当的删改,胡乱编造的答案,大大降低了考查的信度。(《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5期)
4.认知隔膜问题。
2010年江苏卷文学类文章选的是阿城的《溜索》。我个人对这篇文章很不看好,甚而至于有点反感,阅读的感觉很不舒服。
一是文本所展示的生活离我们江苏考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可能有大量的考生都不知道什么叫“溜索”。查阅资料知道,溜索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包括平溜和陡溜。平溜用一根溜索,它基本平直,没有倾斜度,来往都可以溜渡,开始用脚一蹬的溜索惯力滑行,滑至江心时会停止,就要手足并用攀至对岸,平溜费时、耗力。陡溜有一来一往的两根溜索,倾斜度大约25度,靠着这一头高、另一头低的倾斜度,倏地一溜而过,互不影响。考生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因此对怒江之险、过索之难,很难产生多少情感、认知上的共鸣了。再比如说,文中提到的什么“角框”,竹子折的,我至今都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
二是阿城的叙事风格并没有多少可读感。阿城在20世纪80年代被看成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寻根文学”的突出特征是返回传统,回归自然,回归生命个体。阿城的寻“根”意向主要集中在他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系列上,他的“三王”世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为我们营造了冲淡、虚静的意境,淡泊、超脱的人物性格和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阿城的语言是口语的节奏,口语的节奏是阿城短句的生命气息。比如说文中的“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一派森气”、“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磨得赛刀”。这样的用语习惯,我们读起来也是很不习惯,读一二遍心里总是有点隔膜。
5.试题拟定问题。
包括题干的拟定与答案的拟定。
先看2010年的《溜索》。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这是一道“分析语句表现手法”,“品析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题目。说白了是分析、鉴赏表达技巧题。这个问题似乎比较复杂,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也存在着答案表述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情况。
“表达技巧”到底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
作家要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意志、情趣等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怎么写”的问题。“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所包含的内容应该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又包含着较多的内容: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等。
3.表现手法:寓意象征、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抑扬结合、渲染烘托、白描与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只在幽默滑稽作品中)、用典与化用、因事即理。等等。
4.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承上启下、铺垫悬念、首尾呼应,线索、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等。
由此观照这道题的答案,这样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只涉及了观察的视角和内心的感受,而内心感受不属于技巧一类。答案没有涉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作用。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写牛就是写牛,谈不上什么对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问题问得也真是让人莫名其妙,看答案才知道,命题人的意思是文中写牛那么害怕,意在说明什么。或者说文中状写牛之畏惧,有什么作用。再有,答案中的第一句与所问又没有任何关系,不知道这个2分考生能不能拿到。
1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互相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什么是意蕴?
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内心萌生的一种感觉。
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答案中的“情景”、“人际关系”、“动物形象”、“‘我’与领队的对照”都不属于意蕴。
答案中的“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更让人哭笑不得,人为什么要像雄鹰、像骏马呢?文中那个“精瘦短小的汉子”、“领队”都是好好厉害的,特别是那汉子,根本不受那只在他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的大鹰的影响。像这俩人一样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得“应该”像雄鹰、像骏马?
“情感取向”的答案也有问题。题干指明是“作者的情感取向”,答案却完全不是作者的。特别是最后一点,“生存画面:张扬阳刚之美”,文中看不出,这也不是“作者的情感取向”。
再看2010年的《谈静》。
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6分)
【答案】“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这个答案只解释了“静”,而没有涉及“趣”。而且“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是“静趣”的结果或所达到的境界。
趣,趣味,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我的理解,静趣是指向心界空灵的生命情致与人生志趣,一种不受外界滋扰、自有一份自在闲适的心灵归依。
最后看2008年的《侯银匠》。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与今年的《溜索》中的14题一样,这也是一道“伪探究”。
一是不符合《考试说明》中的考点。
二是答案句子不通,“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这是什么话?
什么是主旨?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表现侯银匠”只是个动宾短语,体现不出作家的观点、态度等。而作家在小说中,通过父女两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表达一种对人生、社会的复杂感受,展示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寄寓了作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理解与同情。这才是本文的主旨。
三是所谓“重点突出”、所谓“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所谓“人情美、人性美”,都是站不住脚的。
“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指的是小说波澜的设置,属于结构处理的一种方法。从全文看,作家并不是为设置波澜而将主要笔墨都集中到侯菊身上,而是借次要人物的行为间接表现主要人物银匠的人生况味与个性品格。
“以有形写无形”表述上与答案③重复,没有新意,至于说“更有情趣”则又是错误的。正面写侧面写,实写暗写,在文中只是体现作家艺术匠心的一种手法,谈不上什么情趣不情趣。
“人情美、人性美”,莫名其妙。如果说银匠满足了女儿要金首饰、旧花轿这两个愿望似乎体现了一点“人情美、人性美”的话,那么这样的“美”在深厚意蕴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父亲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作出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举动,他“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如果说女儿在出嫁之后细心照料陆家所有人的生活,让陆家上下都很喜欢她,体现了“人情美、人性美”的话,那么这样的“美”却让读者看到的是这个侯菊八面玲珑,讨好婆家一家上下,终于使自己成为当家媳妇的处心积虑与别有用心,看到的是她为了自己的家庭地位,“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抛下父亲让其孤独不堪的残酷与无情!哪里有什么“人情美、人性美”呢?(出处同上,不完全引用,略有改动)
四.应对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江苏卷在命题向度、尺度与信度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总体上看,江苏卷有这样几个特点:
1.向度基本稳定,引导积极有效。
2.选材求雅求新求变,能力、视野要求较高。
3.尺度略有偏离,要求高于考纲。
4.信度有待提升,规范意识欠强。
这使教考、教学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
但现实的问题是,江苏卷作为一个不太完美的存在,牢骚也好,愤激也罢,并不能解决我们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去认识它、研究它,找寻一条合理指导备考、规避应试风险的办法,为我们的孩子的未来尽到我们应有的责任。
1.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里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素包括: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
在功利化教学之中,语文素养似乎可有可无的,但几乎所有的高考语文试卷都格外重视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当面对一份并不尽如人意的考卷时,教师自身的观念不能动摇,不能产生激进的想法,以为语文素养可以抛弃。应该让学生有着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审慎的思考,独到的见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2.以教学模式的变革为抓手,给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
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是语文人孜孜以求的事情,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各领风骚。但我觉得现在最为普遍的现象是,较多地重视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忽略“教”与“学”关系的平衡与定位。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师“主导”多,学生“自主”少。
这就造成了现在的语文教学疲于应付课本教学,应对各种考卷。教师讲、学生练,人文学科理科化。学生除了课本、试卷之外,没有任何的课外阅读,无法获取外界新鲜的知识,更谈不上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作深入的理性的思考。
我一直让学生每周去一次图书馆,让他们自由阅读,作一次精神的旅行。我一直想让我的学生每周六日晚上能看一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周刊”、“世界周刊”,了解一下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感受一下主持人理性独到的分析,但没有办法,这个愿意真是难以实现。
而江苏卷对考生视野、认知的要求,恰恰是超出了课本、试卷的范围,以课本、试卷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只是得到了一点不中用的应试技法而已。生活很重要,体验很重要,情感态度很重要,理性思考很重要。因此,我感到,取法乎上的语文教学应该勇于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引进“源头活水”。此为一。
二是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提升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这一能力很重要,从今年的多道作文题看出,命意本身并不停留在要求考生理解文题的本义上,而要求考生从标题的隐喻义与象征义的角度思考问题。题目本身所富含的多层面多角度的隐喻义与象征义,为实现考查考生理性思辨能力提供了可能。如安徽卷的诗意型材料作文题《吴兴杂诗》,表面上看,似在描写风光优美的江南水乡,展现其河流环抱,碧水环绕,物产丰饶的自然生态景观。但从隐喻与象征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意蕴丰厚得似乎令人探究不到它的尽头,无法达到其内涵的真正疆界。比如说,诗中的水,“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单是从人生层面去揭示它的隐喻与象征义,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何尝不应该要有水一样的情怀,乐于为他人带去关爱,带来幸福,带来和谐?何尝不应该有水一样的胸襟,厚德载物,不择不弃,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片真情?何尝不应该有水一样的气度,像水那样环抱自然,环抱世界,亲近如一,至柔至情……
再比如重庆的“难题”,其命意绝对不是要考生去写解题过程中所遇到的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考生多从人生、社会的层面去揭示隐在的内涵,并能从理性认知的角度去冷静看待人生、社会的“难题”。江苏的“绿色生活”,表面上看是切合了当今“低碳经济”的世界潮流,但若考生的思维仅仅止乎此,则难以超越一般性的立意,走不出立意雷同的误区,获得较高的认同度。“绿色”是个象征性的意象,理性剖析可以发现,它象征生命、健康、希望、安全、宁静、和谐、友善、平和,等等。明乎此,文章的识见才会胜人一筹。
3.恪守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江苏卷的信度有些问题,但教学中不能因此而动摇思考问题的周全意识、深刻意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比如,上面说到的对《溜索》“深刻意蕴”、“作者情感态度”,对《侯银匠》主旨的认识,教学中应将“意蕴”、“情感”、“主旨”向学生阐述清楚,提升他们的认识,力求全面、深刻、到位。同时,要研究其他省市相关题型答案的答题要点,比如说“表达技巧”题。规范意识、创新意识,说到底是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准,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极为有益的。
以上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