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祥单片机原理图图工作原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_第2章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_课件下载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_第2章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
声明:本课件在电脑上可正常浏览,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只能浏览到简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_第2章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的内容简介:
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2章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章要点 : 1.80C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 2.外部引脚功能 3.存储空间配置和功能 4.片内RAM结构和功能 5.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用途和功能 6.程序计数器PC的作用和基本工作方式 7.I/O端口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8.时钟和时序 9.复位电路、复位条件和复位后状态 10.低功耗工作方式的作用和进入退出的方法 2.1 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1.1 内部结构 MCS-51单片机基本特性 8 位的 CPU, 片内有振荡器和时钟电路,工作频率为 1-12MHz(Atmel 89Cxx为0-24MHz) 片内有 128/256字节 RAM 片内有 0K/4K/8K字节 程序存储器ROM 可寻址片外 64K字节 数据存储器RAM 可寻址片外 64K字节 程序存储器ROM 片内 21/26个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4个8位 的并行I/O口(PIO) 1个 全双工串行口(SIO/UART) 2/3个16位 定时器/计数器(TIMER/COUNTER) 可处理 5/6个中断源,两级中断优先级 内置1个布尔处理器和1个布尔累加器(Cy) MCS-51指令集含 111条指令 单片机的引脚定义 从一片集成电路的角度去认识单片机 2.1.2 引脚功能 40个引脚双排直插DIP封装,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单片机的引脚(晶振端)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3.3V/2.7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单片机的引脚(PSEN端) PSEN:寻址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选通外部EPROM的 读控制端(OE)低有效。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80C51单片机ROM寻址范围为64KB,其中4KB在片内,60KB在片外(80C31芯片无内ROM,全部在片外)。 当EA保持高电平时,先访问内ROM,但当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4KB(0FFFH)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ROM中的程序。 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只访问外ROM,不管芯片内有否内ROM。对80C31芯片,片内无ROM,因此EA必须接地。 ②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 I/O线 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2.2 存储空间配置和功能 80C51的存储器配置方式与其他常用的微机系统不同,属哈佛结构(注意:什么是哈佛结构?),它把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各有自己的寻址系统、控制信号和功能。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和表格常数;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运行数据和结果。 80C51的存储器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存储空间,分别是: 2.2.1 程序存储器(ROM) 地址范围:0000H~FFFFH,共64KB。其中: 低段4KB:0000H~0FFFH 80C51和87C51在片内,80C31在片外。 高段60KB:1000H~FFFFH。在片外。 读写ROM用MOVC指令,控制信号是PSEN和EA。 读ROM是以程序计数器PC作为16位地址指针,依次读相应地址ROM中的指令和数据,每读一个字节,PC+1&PC,这是CPU自动形成的。 但是有些指令有修改PC的功能,例如转移类指令和MOVC指令,CPU将按修改后PC的16位地址读ROM。读外ROM的过程: CPU从PC(程序计数器)中取出当前ROM的16位地址,分别由P0口(低8位)和P2口(高8位)同时输出,ALE信号有效时由地址锁存器锁存低8位地址信号,地址锁存器输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和P2口输出的高8位地址信号同时加到外ROM 16位地址输入端,当PSEN信号有效时,外ROM将相应地址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送至数据总线(P0口),CPU读入后存入指定单元。 需要指出的是: 64KB中有一小段范围是80C51系统专用单元,H是5个中断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详见第5章),用户不能安排其他内容。 80C51复位后,PC=0000H,CPU从地址为0000H的ROM单元中读取指令和数据。从0000H到0003H只有3B,根本不可能安排一个完整的系统程序,而80C51又是依次读ROM字节的。因此,这3B只能用来安排一条跳转指令,跳转到其他合适的地址范围去执行真正的主程序。 2.2.2 外部数据存储器(外RAM) 地址范围:0000H~FFFFH 共64KB。 读外RAM的过程: 2.2.3 内部数据存储器(内RAM) 从广义上讲,80C51内RAM(128B)和特殊功能寄存器(128B)均属于片内RAM空间,读写指令均用MOV指令。但为加以区别,内RAM通常指00H~7FH的低128B空间。 80C51内RAM又可分成三个物理空间:工作寄存器区、位寻址区和数据缓冲区。 作用: ⒉ 位寻址区 ⑴地址: 从20H~2FH共16字节(Byte,缩写为英文大写字母B)。每B有8位(bit,缩写为小写b),共128位,每一位均有一个位地址,可位寻址、位操作。即按位地址对该位进行置1、清0、求反或判转。 ⑵用途: 存放各种标志位信息和位数据。 ⑶注意事项: 位地址与字节地址编址相同,容易混淆。 区分方法:位操作指令中的地址是位地址; 字节操作指令中的地址是字节地址。 位寻址区的位地址映象表 ⒊ 数据缓冲区 内RAM中30H~7FH为数据缓冲区,用于存放各种数据和中间结果,起到数据缓冲的作用。 2.2.4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映象表(一) 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映象表(二) 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映象表(三) ⑶ 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PSW也称为标志寄存器,存放各有关标志。其结构和定义如下: ⑷ 数据指针DPTR 16位,由两个8位寄存器DPH、DPL组成。主要用于存放一个16位地址,作为访问外部存储器(外RAM和ROM)的地址指针。 ⑸ 堆栈指针SP 专用于指出堆栈顶部数据的地址。堆栈中数据存取按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原则。 堆栈操作分自动方式和指令方式。自动方式是在调用子程序或发生中断时CPU自动将断口地址存人或者取出;指令方式是使用进出栈指令进行操作。 2.2.5 程序计数器PC ⑶ 执行调用子程序或发生中断时,CPU会自动将当前 PC值压入堆栈,将子程序入口地址或中断入口地址装入PC;子程序返回或中断返回时,恢复原有被压入堆栈的PC值,继续执行原顺序程序指令。 2 3 I/O端口结构及工作原理 在并行扩展外存储器或I/O口情况下, P0口用于低8位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分时传送) P2口用于高8位地址总线, P3口常用于第二功能, 用户能使用的I/O口只有P1口和未用作第二功能 的部分P3口端线。 单片机的I/O引脚结构 众多功能各异的I/O引脚源于它结构的不同 单片机的引脚(P0口)P0口用作地址/数据复用口 (3)作/数据输入: 与P0用作通用I/O时输入时情况相同,CPU使V1、V2均截止,从引脚上输入的外部数据经缓冲器U2进入内部数据总线。 2 4 时钟和时序 CPU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钟节拍与时序工作 2.4.1 时钟电路 80C51单片机内有一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按图2-8a连接即可构成自激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取决于石英晶体的振荡频率. 2.4.2 时钟周期和机器周期⑴ 时钟周期。 80C51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频率的倒数,是最基本最小的定时信号。 ⑵ 状态周期。 它是将时钟脉冲二分频后的脉冲信号。状态周期是时钟周期的两倍。状态周期又称S周期。在S周期内有两个时钟周期,即分为两拍,分别称为P1和P2 (3) 机器周期 (4) 指令周期 指CPU执行一条指令占用的时间(用机器周期表示)。80C51执行各种指令时间是不一样的,可分为三类:单机周指令、双机周指令和四机周指令。其中单机周指令有64条,双机周指令有45条,四机周指令只有2条(乘法和除法指令),无三机周指令。 2 5 复位和低功耗工作方式 80C51单片机的工作方式共有四种: ⑴ 复位方式; ⑵ 程序执行方式; ⑶ 低功耗方式; ⑷ 片内ROM编程(包括校验)方式。 2.5.1 复位方式 ⒈ 复位条件 RST引脚保持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 实现复位操作,必须使RST引脚(9)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例如,若时钟频率为12MHz,每机周为1 ?S ,则只需持续2 ?S以上时间的高电平;若时钟频率为6MHz,每个机器周期为2?S ,则需要持续4?S以上时间的高电平。 ⒉ 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电路。RC构成微分电路,在上电瞬间,产生一个微分脉冲,其宽度若大于2个机器周期,80C51将复位。为保证微分脉冲宽度足够大,RC时间常数应大于两个机器周期。一般取22电容、1k电阻。 2.5.2 低功耗工作方式 ⑴ 待机(休闲)方式(Idle) ⑵ 掉电保护方式(Power Down)。 两种低功耗工作方式由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确定。 其中: SMOD:波特率倍增位(在串行通信中使用) GF1、GF0:通用标志位 PD:掉电方式控制位, PD=1,进入掉电工作方式; IDL:待机(休闲)方式控制位, IDL=1,进入待机工作方式。 ⒈ 待机(休闲)方式 ⑶ 待机(休闲)状态退出 ①产生中断; ②复位。 ⒉ 掉电保护方式 ⑶ 掉电保护状态退出 ⑴ 掉电保护方式状态 ⑵ 掉电保护状态进入 51单片机的8个特殊引脚 51单片机的4个8位的I/O口 89C51单片机存储器配置
课件下载:
页数:150页
课件大小:0.10 MB
上传时间: 17:52:58
下载次数:
所需金币:0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_第2章 80C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ppt”相关的内容
课件标题:
课件地址:
搜索范围:百度 本站
相关课件下载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2版)-张迎新 等编著-教材-文轩网
定  价 : ¥34.00
文 轩 价 : ¥26.90 (7.9折)
配 送 至 :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请选择
作  者 :
所属分类 :
促销活动 : “研习生命,考出风采”全场图书音像满88减10,满168减20,满398减50
购买数量 :
件 此商品已售出0本
服  务 : 由"文轩网"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购买最佳搭配 定 价:¥34.00 文轩价:¥26.90
¥26.90 (7.9折)
作 者: 等编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开 本:16开 页 数:无 印刷时间: 字 数:无 装 帧:平装 语  种:无 版 次:无 印 次:无 I S B N:3
重磅推荐 文艺小说 少儿童书 经管励志 居家生活 科技考试
¥64.00¥80.00
¥29.40¥42.00
¥22.70¥32.00
¥27.70¥38.00
¥59.50¥85.00
¥23.70¥34.80
¥17.30¥29.80
¥61.60¥78.00
¥20.20¥32.00
¥56.90¥79.00
¥44.90¥59.90
¥32.30¥46.80
¥28.80¥39.50
¥22.40¥32.00
¥20.90¥29.80
¥64.20¥94.40
¥23.00¥32.80
¥17.50¥25.00
¥27.90¥39.80
¥16.40¥32.80
¥27.40¥45.00
¥18.20¥25.00
¥25.20¥35.00
¥28.80¥39.50
¥496.40¥680.00
¥68.20¥96.00
¥9.00¥12.50
¥27.10¥39.80
¥7.30¥10.00
¥8.60¥12.00
¥9.60¥16.00
¥15.40¥22.00
¥61.60¥88.00
¥10.20¥15.00
¥24.50¥35.00
¥41.60¥59.40
¥66.00¥88.00
¥54.50¥79.00
¥31.10¥42.00
¥44.90¥59.80
¥19.40¥29.80
¥25.90¥36.00
¥18.20¥28.00
¥17.50¥25.00
¥19.40¥29.80
¥22.40¥32.00
¥34.30¥49.00
¥27.50¥39.80
¥33.90¥49.80
¥28.70¥39.80
¥33.40¥49.80
¥6.90¥10.00
¥11.50¥16.00
¥26.60¥38.00
¥23.20¥38.00
¥27.50¥39.80
¥35.90¥49.80
¥23.80¥35.00
¥27.90¥39.80
¥46.90¥68.00
¥18.10¥25.80
¥36.90¥49.90
¥16.70¥23.80
¥56.20¥76.00
¥4.90¥6.80
¥12.40¥18.00
¥27.10¥39.80
¥7.10¥10.00
¥14.10¥19.80
¥17.40¥24.80
¥23.70¥32.00
¥35.30¥49.00
&&&&本书是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由于以前出版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本书根据近年来单片机的发展,在保持原教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更新了内容,同时增加了串行接口扩展方法的应用实例和C51语言的内容。&&&&本书以80C51系列中的89系列单片机为例介绍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中断系统及单片机应用等内容,并增加了C51语言的介绍。在各章中对关键性内容都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同时还安排了大量思考题和习题,以利于读者对所述内容的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阐述清晰、编排合理、例题丰富,易于自学。&&&&本书既可作为大专院校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学习开发单片机的参考书。
隐藏全部&&第1章&&概述&&1.1&&单片机发展概况&&&&1.1.1&&单片机的发展历史&&&&1.1.2&&单片机的组成及特点&&&&1.1.3&&单片机的发展趋势&&&&1.1.4&&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1.2&&常用8位单片机系列&&&&1.2.1&&80C51系列单片机的特点及分类&&&&1.2.2&&其他常用单片机系列综述&&1.3&&单片机基础知识&&&&1.3.1&&数制与编码&&&&1.3.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第2章&&单片机结构及原理&&2.1&&单片机结构&&&&2.1.1&&单片机组成及结构&&&&2.1.2&&引脚定义及功能&&2.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2.1&&指令与程序概述&&&&2.2.2&&CPU的工作原理&&&&2.2.3&&单片机执行程序过程&&2.3&&存储器&&&&2.3.1&&存储器的分类&&&&2.3.2&&存储单元和存储单元地址&&&&2.3.3&&存储器结构和地址空间&&&&2.3.4&&程序存储器&&&&2.3.5&&数据存储器&&2.4&&特殊功能寄存器SFR&&&&2.4.1&&80C51系列的SFR&&&&2.4.2&&SFR地址分布及寻址&&&&2.4.3&&SFR的功能与作用&&2.5&&CPU时序及时钟电路&&&&2.5.1&&CPU时序及有关概念&&&&2.5.2&&80C51的指令时序&&&&2.5.3&&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6&&复位和复位电路&&&&2.6.1&&内部复位信号的产生&&&&2.6.2&&复位状态&&&&2.6.3&&外部复位电路设计&&2.7&&输入/输出端口结构&&&&2.7.1&&4个I/O端口的主要异同点&&&&2.7.2&&P0口&&&&2.7.3&&P1口&&&&2.7.4&&P2口&&&&2.7.5&&P3口&&2.8&&80C51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方式&&&&2.8.1&&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2.8.2&&待机方式&&&&2.8.3&&掉电方式&&思考与练习第3章&&指令系统&&3.1&&指令系统简介&&3.2&&寻址方式&&&&3.2.1&&符号约定&&&&3.2.2&&寻址方式说明&&3.3&&指令系统分类介绍&&&&3.3.1&&数据传送类指令&&&&3.3.2&&算术运算类指令&&&&3.3.3&&逻辑操作类指令&&&&3.3.4&&控制转移类指令&&&&3.3.5&&位操作类指令&&思考与练习第4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1&&概述&&&&4.1.1&&程序设计语言&&&&4.1.2&&汇编语言规范&&&&4.1.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步骤&&4.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4.2.1&&顺序程序设计&&&&4.2.2&&循环程序设计&&&&4.2.3&&分支程序设计&&&&4.2.4&&散转程序设计&&&&4.2.5&&查表程序设计&&&&4.2.6&&子程序设计&&思考与练习第5章&&定时/计数器&&5.1&&定时/计数器T0、T1概述&&&&5.1.1&&定时器/计数器T0、T1的结构&&&&5.1.2&&定时/计数器的原理&&5.2&&定时/计数器的控制方法&&&&5.2.1&&定时/计数器寄存器&&&&5.2.2&&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5.2.3&&定时/计数器初值的确定方法&&5.3&&定时/计数器T0、T1的工作方式&&&&5.3.1&&方式0&&&&5.3.2&&方式1&&&&5.3.3&&方式2&&&&5.3.4&&方式3&&5.4&&定时器T0、T1应用举例&&&&5.4.1&&定时器应用举例&&&&5.4.2&&计数器应用举例&&&&5.4.3&&门控位应用举例&&5.5&&定时/计数器T2&&&&5.5.1&&T2的寄存器&&&&5.5.2&&定时器T2的工作方式&&&&5.5.3&&应用例题&&5.6&&定时器T3——&WDT监视定时器&&&&5.6.1&&WDT的功能及应用特点&&&&5.6.2&&辅助寄存器AUXR&&思考与练习第6章&&80C51的串行接口&&6.1&&串行通信概述&&&&6.1.1&&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方式&&&&6.1.2&&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速率&&&&6.1.3&&串行通信的方式&&&&6.1.4&&通信协议&&6.2&&80C51串行口简介&&&&6.2.1&&串行口结构与工作原理&&&&6.2.2&&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6.2.3&&80C51的帧格式&&&&6.2.4&&波特率的设置&&6.3&&串行通信工作方式&&&&6.3.1&&方式0&&&&6.3.2&&方式1&&&&6.3.3&&方式2和方式3&&&&6.3.4&&多机通信&&6.4&&串行口应用举例&&&&6.4.1&&用串行口扩展I/O口&&&&6.4.2&&用串行口进行异步通信&&思考与练习第7章&&中断系统&&7.1&&概述&&&&7.1.1&&中断的概念&&&&7.1.2&&引进中断技术的优点&&&&7.1.3&&中断源&&&&7.1.4&&中断系统的功能&&7.2&&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7.2.1&&中断系统的结构&&&&7.2.2&&中断源及中断入口&&&&7.2.3&&中断控制&&7.3&&中断处理过程&&&&7.3.1&&中断响应&&&&7.3.2&&中断处理&&&&7.3.3&&中断返回&&&&7.3.4&&中断请求的撤除&&&&7.3.5&&中断响应时间&&&&7.3.6&&扩充外中断源&&7.4&&中断程序的设计与应用&&&&7.4.1&&中断程序的一般设计方法&&&&7.4.2&&中断程序应用举例&&思考与练习第8章&&单片机的系统扩展&&8.1&&并行扩展概述&&&&8.1.1&&外部并行扩展总线&&&&8.1.2&&系统扩展常用芯片&&&&8.1.3&&并行扩展的寻址方法&&8.2&&存储器的并行扩展&&&&8.2.1&&数据存储器扩展概述&&&&8.2.2&&存储器扩展举例&&&&8.2.3&&超大容量存储器的扩展&&8.3&&并行I/O接口的扩展&&&&8.3.1&&简单的并行I/O扩展&&&&8.3.2&&可编程I/O接口电路的扩展&&8.4&&串行扩展概述&&&&8.4.1&&串行扩展总线与串行扩展接口&&&&8.4.2&&常用串行总线与串行接口简介&&&&8.4.3&&单片机串行扩展的模拟技术&&8.5&&I2C总线&&&&8.5.1&&I2C总线的特点&&&&8.5.2&&I2C总线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8.5.3&&I2C总线的传输时序&&&&8.5.4&&I2C总线应用举例&&8.6&&SPI串行接口&&&&8.6.1&&SPI接口的特点&&&&8.6.2&&SPI接口的组成及基本原理&&&&8.6.3&&SPI串行接口应用举例&&思考与练习第9章&&接口技术&&9.1&&键盘接口&&&&9.1.1&&键盘工作原理&&&&9.1.2&&独立式按键&&&&9.1.3&&行列式键盘&&9.2&&显示器接口&&&&9.2.1&&LED显示器的结构与原理&&&&9.2.2&&LED静态显示方式&&&&9.2.3&&LED动态显示方式&&&&9.2.4&&液晶显示器LCD的应用技术&&&&9.2.5&&键盘、显示接口电路&&9.3&&功率驱动器件及接口电路&&&&9.3.1&&输出接口的隔离技术&&&&9.3.2&&直流负载驱动电路&&&&9.3.3&&晶闸管负载驱动电路&&&&9.3.4&&继电器接口电路&&&&9.3.5&&固态继电器接口电路&&9.4&&数模转换接口&&&&9.4.1&&DAC电路原理&&&&9.4.2&&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9.4.3&&并行D/A转换器及接口&&&&9.4.4&&串行D/A转换器及接口&&9.5&&模数转换器&&&&9.5.1&&模数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9.5.2&&逐次逼近式A/D转换&&&&9.5.3&&双积分ADC电路&&&&9.5.4&&&串行A/D转换器&&9.6&&打印机接口&&&&9.6.1&&TPP-40A主要技术性能及接口要求&&&&9.6.2&&字符代码及打印命令&&&&9.6.3&&TPP-40A/16A与单片机接口&&思考与练习第10章&&&单片机C51语言程序设计&&10.1&&单片机的C51语言概述&&&&10.1.1&&C语言的主要优点&&&&10.1.2&&使用C51语言的注意事项&&&&10.1.3&&C51的运算符及表达式&&&&10.1.4&&C51语言的程序结构&&&&10.1.5&&C51的流程控制语句&&10.2&&C51对通用C语言的扩展&&&&10.2.1&&数据类型&&&&10.2.2&&数据的存储类型&&&&10.2.3&&指针&&&&10.2.4&&函数&&&&10.2.5&&C51语言对单片机硬件的访问&&10.3&&内部功能模块的C语言编程&&10.4&&C语言与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10.4.1&&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注意事项&&&&10.4.2&&带参数传递的函数调用&&&&10.4.3&&无参数传递的函数调用&&&&10.4.4&&混合编程举例&&思考与练习第11章&&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1.1&&应用系统研制过程&&&&11.1.1&&总体设计&&&&11.1.2&&硬件设计&&&&11.1.3&&软件设计&&11.2&&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11.2.1&&开发工具&&&&11.2.2&&开发方法&&11.3&&Keil&C51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11.3.1&&Keil软件工具简介&&&&11.3.2&&项目的建立与设置&&&&11.3.3&&运行调试&&11.4&&恒温箱温度控制监测系统&&&&11.4.1&&题目分析&&&&11.4.2&&硬件设计&&&&11.4.3&&软件设计&&11.5&&&PC机与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设计&&&&11.5.1&&RS-232C标准接口&&&&11.5.2&&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电平转换芯片&&&&11.5.3&&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应用实例&&&&11.5.4&&采用RS-422A标准的通信系统&&11.6&&日历/时钟与单片机的接口与应用&&&&11.6.1&&串行实时时钟芯片DS1302简介&&&&11.6.2&&DS1302的命令字&&&&11.6.3&&片内寄存器功能定义&&&&11.6.4&&数据读写方式及控制操作方法&&&&11.6.5&&单片机与DS1302的接口与应用&&思考与练习附录A&&80C51指令表附录B&&各数制对照表附录C&&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表附录D&&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对照表附录E&&常用芯片引脚图参考文献
隐藏全部&&&&&&第1章&&概述&&&&为适应嵌入式应用的需要,单片机应运而生,发展极为迅速。从1976年开始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单片机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功能丰富的庞大家族。&&&&目前单片机已成为工控领域、尖端武器、日常生活中最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因而对广大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学生和科技人员来说,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1.1&&单片机发展概况&&&&单片机一词最初是源于“Single&Chip&Microcomputer”,简称SCM。在单片机诞生时,因为它的组成与原理都基于计算机,所以SCM是一个准确的、流行的称谓。随着SCM在技术上、体系结构上的不断进步,使其控制功能不断扩展,它的主要作用已不是计算,而是控制。&&&&国际上也逐渐采用“MCU”(Micro&Controller&Unit),即微控制器来代替SCM,形成了单片机界公认的、最终统一的名词。为了与国际接轨,以后应将中文“单片机”一词和“MCU”作为唯一的对应翻译。在国内因为单片机一词已约定成俗,所以可继续沿用。&&&&1.1.1&&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1976年),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单片机的探索阶段&&&&主要是探索如何把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单芯片上。Intel公司推出的MCS.48就是在工控领域探索的代表,参与这一探索的还有Motorola,Zilog等公司,也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年代,单片机一词即由此而来。&&&&2.单片机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S.48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MCS.51单片机系列。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①设置了经典、完善的8位单片机的并行总线结构。&&&&②外围功能单元由CPU集中管理的模式。&&&&③体现控制特性的位地址空间、位操作方式。&&&&④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
隐藏全部&&
好评 中评 差评 天猫评论
文轩网作为纸质出版物网络销售平台,所售图书均为全新正版,请放心购买。
文轩网图书/音像单笔订单满38元免运费(内蒙古、青海、海南、新疆、西藏、宁夏及海外地区除外)。未满38元全国运费5元/单。
与文轩网合作的物流公司有:申通/圆通/CCES/港中能达/邮政经济快递/邮政平邮等。(发货系统自动匹配,暂时无法指定快递)
没有解决您的问题?
暂无提问,您可以咨询我们,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响应~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 编译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 复习题 单片机工作原理 单片机的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单片机原理复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单片机定时器工作原理_中国百科网
专题字母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
> 专题内容:
单片机定时器工作原理
    2 时间量采样及PWM控制的实现原理 以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为例,先容用定时器实现信号采样和PWM控制的方法。 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温度丈量电路、负载驱动电路及...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整个电路分为两部分,一是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一是单片机 A/D 转换和显示,控制,软件非线性校正等部分. 前置放大部分原理图如下: 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接入非常简单...自己的床头风扇的机械定时器坏掉了,准备51单片机给设计了一个.程序在实验板...二. 原理图 三,程序清单 /***** 系统名称:电风扇简易定时控制器 创键人:w...开始通过手动键给单片机供电。 直到电源指示灯LED4亮. 单片机运行,继电器2工作...蜂叫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电平基本...本文中的定时控制器主要是以单片机AT89C2051作为核心控制元件,通过外围电路控制热水器的电源,以达到定时开关机的目的。 2 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摘要:本文分析基于单片机的以太网连接方案,介绍MC9S12NE64型16位单片机的特性及其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给出MC9S12NE64的初始化过程、主程序和TCP/IP协议栈实现的思想...摘要:搅拌器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涂料、油漆、环保、化妆品等领域。 传统化学反应溶液的搅拌多为手动操作,不仅耗费人力,还会造成反应溶液搅拌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磁力搅拌器...我们已知单片机的内部有ROM、有RAM、有并行I/O口,那么,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定时器/计数器方式控制寄存器 TCON 88H 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DPH 83H...PSW也称为标志寄存器,了解这个对于了解单片机原理非常的重要,存放各有关标志...该控制器可以控制八组电力移相电容器; 具有反时限特性、过电压保护功能和工作状态指示等。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系统框图和原理简介 控制器以单片机为核心。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核心是一个十六位的加法计数器,当作定时器用时,加法计数器对内部机器周期脉冲计数。 在定时器的工作过程中,加法计数器的内容是可读回CPU的。 借助...一 概述 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定时...二 单片机组成原理 MCS51是由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系列单片机,其中以8051最为...MCS-51的单片机内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T0和T1,它们具有四种工作方式...本文在分析MAX813L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给出了其在51单片机系统中的具体...以清除芯片内部的看门狗定时器。 若超过1.6 s该输入端收不到脉冲信号,则内部...其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如下: 3.1 微处理器单元 单片机以其高性价比和可靠性成为...多功能脱扣器实时控制采用定时器中断方式,判断瞬时故障为最优先中断...10.2 串行通讯的原理 10.3 通讯协议 10.4 单机通讯 10.4.1 PC与单片机通讯 10.4.2 单片机与单片机通讯 10.5 多机通讯 10.6 通讯程序的调试 10.7 习题 第11章 中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目录? 支持 ( 10 | 反对 ( 3 第1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 1.1 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概况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1.3 单片机的特点和种类...摘要:采用MSP430系列单片机设计测试系统,利用MSP430系列单片机内部提供的12 bit的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这种方式大大简化电路设计,并能使测量结果达到较高精度; 而且由于MSP430系列单片机超低功耗的设计,使测试系统具有体积小...1 硬件电路原理 节拍器以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由LED 显示模块、调节键盘...在主程序模块中完成存储单元的初始化、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中断初始化、标志...推动扬声器发出洪亮的声音。 由于输出的音频信号是脉冲波,三极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本文先容了一种用Atmel89S51单片机仿真PLC控制的方法,设计适合刚性离合器冲床的控制器,先容了用光电隔离的输进输出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先容了内部键盘...其中i/o端口为端口a,b和c,具有13个中断源,三个定时器,两个ccp(捕捉器/比较器/...机串行联接,节省i/o口,节约单片机资源。 3.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稳定工作...完成对拥护指令的识别以及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显示。 3 系统设计 3.1 原理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天祥单片机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