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阶段是什么吖(自考的)

自考新闻学有什么好的辅导资料介绍一下_百度知道
自考新闻学有什么好的辅导资料介绍一下
也是学新闻学的,只要买一本学苑出版社的卷子就可以了。主要还是多看教材,其实没什么必要在多买别的辅导资料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新闻学专业的介绍,对你可能有帮助。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
自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正文
浙江大学自考新闻学(本科)报考信息
来源:时间:
主考院校:            专业名称:新闻学(本科)
专业层次:本科              专业代码:2050305
学  位:有               委托开考:否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专业计划: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
新闻学概论
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采访写作
报纸(新闻)编辑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新闻评论写作
外国新闻事业史
传播学概论
新闻事业管理
社会学概论
新闻心理学
中国文化概论
政治学概论
公共关系学
广告学(二)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新闻学毕业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相关搜索:
上一篇:下一篇:
院校人气排名
自考院校排名
Copyright&
北京一二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京ICP备号-1与“新闻学自考专业独立本科段报考有什么条件?考试科目有哪些?”相关的文章
湖南自考主考院校
湖南自考报考指南
湖南自考报名时间
湖南自考考试安排
湖南自考招生专业
湖南成人高考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友情链接交换) 联系QQ:
湖南省大学自考网友情链接
最近更新: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小抄串讲_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压题包过资料_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非考前答案_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保过押题题库_中国考试笔记网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依据目录中国考试笔记主营:本科专科自考笔记,自考资料,自考小抄,自考串讲,自考讲义,自考课件,模拟试卷等项目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新闻传播从口头到文字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第二节 唐代新闻传播媒介的演进
一、“新闻”概念的形成
二、唐代新兴传媒及其特点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宋代的邸报
二、小报的出现和印卖
第四节 元明清三代的新闻传播
一、元明时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清代的邸抄与报房京报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
一、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
二、《察世俗霸峦臣谴返戎形谋拇窗
三、外文报刊开始在华出版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的勃兴
一、英文商业报纸的大量涌现
二、《遐迩贯珍》等中文报刊的问世
第三节 上海报业的崛起
一、外文报刊在上海的发展
二、上海早期的教会报刊
三、《上海新报》与《申报》
第四节 外报在华的扩展和影响
一、外报在华的扩展
二、外报的影响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第一节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活动
一、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
二、国人早期自办的报刊
三、王韬和《循环日报》
第二节 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
一、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
二、京师强学会机关报《中外纪闻》
三、上海强学会机关报《强学报》
第三节 梁启超的报刊活动
一、梁启超生平简介
二、梁启超和《时务报》
第四节 维新派的其他报刊和报人
一、《知新报》、《湘学报》和《湘报》严复和《国闻报》
第五节 国人办报高潮和维新派对报刊事业的贡献
一、国人办报高潮的出现
二、维新派的报刊思想
三、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与贡献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一、兴中会的革命宣传和《中国日报》的创办
二、早期留日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
三、沪杭地区的革命报刊和“苏报案”
第二节 戊戌政变后改良派的报刊
一、《清议报》、《新民丛报》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发展
二、改良派在海外办的其他报刊
三、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四、立宪运动中的保皇派报刊
第三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和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一、《民报》的创刊
二、《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三、革命派报刊在国内外的发展
第四节 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
一、迫害报刊的报人
二、制定报刊法规
三、出版官报
第五节 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二、报刊宣传的特点
第五章 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民国临时政府的新闻政策
二、新闻事业的繁荣与政党报刊的蜂起
第二节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一、袁世凯对新闻事业的统治和反袁宣传
二、袁世凯对新闻事业加强控制
三、军阀专制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 著名记者和报刊业务
一、黄远生
二、邵飘萍
三、其他著名记者
四、新闻业务的转变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的创办及其主编陈独秀
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
三、李大钊揭开《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第二节 五四运动前后新闻事业发展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的五四运动宣传
二、宣传新思潮的报刊蓬勃发展
第三节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新青年》改组和《共产党》创刊
二、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创办
三、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一、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的发展
二、倡导新文风
三、新闻业务的改进
四、副刊和杂志的革新
五、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初创阶段的报刊
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刊和创办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报刊的创办
三、工人团体报刊的创办
四、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第二节 国共合作后报刊的发展演变
一、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二、共产党、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
三、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四、五卅运动中新闻战线的斗争
五、“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的革命报刊
第三节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一、北洋军阀对新闻事业的控制与邵飘萍、林白水遇害
二、私营大报发展的动向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社事业的发展
四、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建立与新闻统治
二、共产党地下报刊的创办
三、左翼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和鲁迅的报刊活动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报刊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共产党的新闻机构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二、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
三、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四、范长江、斯诺和史沫特莱等人的西北采访活动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延安的新闻事业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三、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第二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一、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
二、重庆、桂林等“大后方”城市的新闻事业
三、在复杂环境中坚持斗争的《新华日报》
第三节 香港和海外华侨与华人的华文抗日报刊
一、香港的抗日报刊
二、海外华侨与华人的华文抗日报刊
第四节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一、敌伪新闻事业
二、秘密出版的进步报刊
三、上海“孤岛”时期报界的奋斗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统区国民党新闻统治的重建与新闻界的抗争
一、国统区新闻事业中心的转移
二、“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三、国民党新闻统治在内战中强化
第二节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一、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收缩与再发展
二、新华社作用的加强与军事宣传
三、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划时代巨变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在祖国大陆的全面崩溃
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一、全国新闻事业网的形成
二、对私营新闻事业的改造
三、新闻政策法规的颁布与新闻总署的设立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报道与新闻业务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工作的改进与新闻业务的建设
第三节 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
一、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二、《人民日报》的改版与新闻工作改革的会面开展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与意义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反右派斗争中的新闻事业
一、“鸣放”中的新闻界
二、新闻界的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大跃进”与“反右倾”中的新闻事业
一、“大跃进”宣传报道
二、中国电视的诞生
三、“反右倾”宣传报道
四、新闻工作的“跃进”和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第三节 新闻工作的调整与改进
一、检查工作、总结经验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三、报刊知识性加强,杂文兴旺
第四节 革命化宣传与学术文化批判
一、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
二、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宣传
三、学术与思想文化批判
四、围绕京剧《海瑞罢官》的宣传斗争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新闻宣传
一、鼓动“造反”、宣传个人崇拜
二、新闻界的“夺权”
三、小报泛滥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期的新闻宣传
一、“斗、批、改”宣传
二、关于批判左思潮的不同声音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新闻宣传
一、“批林批孔”中的影射宣传
二、“反复辟”和“批邓”宣传
三、“四五”运动前后的新闻舆论斗争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所拨乱反正中的新闻事业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新闻界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的新闻工作
一、加强改革开放的新闻报道
二、恢复和加强批评报道
三、新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四、新时期的新闻改革
第三节 会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闻事业
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新闻宣传报道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深化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四、我国新闻事业二十年改革成就
第十五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台湾的新闻事业
一、1949年前的台湾新闻事业
二、蒋介石集团迁台后的新闻事业
三、“报禁”解除后的台湾报业
第二节 香港的新闻事业
二、广播电视、通讯社等
第三节 澳门的新闻事业
二、广播电视、通讯社等
一、单项选择题
1.1.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C)形成后出现的。A.原始人群B.文字C.语言D.古代报纸
1.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C)开始的。A.周代B.春秋时期C.秦代D.汉代
1.3.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C)A.朝报B.邸报C.诏书D.进奏院状
1.4.汉代朝廷以(C)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A.朝报B.邸报C.诏书D.进奏院状
1.5.最早使用“新闻”一词,发出“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的感叹的是(B)A.孙樵B.孙处玄C.尉迟枢D.李成用
1.6.“新闻”一词最早见于(A)A.初唐B.晚唐C.宋代D.汉代
1.7.唐朝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是(C)A.诏书B.进奏院状C.朝报D.露布
1.8.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A),是一种民间抄传的报纸,为当时的封建王朝政府所严禁。A.南宋B.元代C.明朝D.清朝
1.9.宋代封建官报除被称为进奏院状报、邸报外,还被叫做(B)A.小报B.朝报C.京报D.辕门抄
1.1.10.小报发展成“印卖都市”,说明(C)世纪我国已经有了印刷新闻。A.9;B.1.1.10;C.11;D.12
1.11.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是(A)A.定本制度B.抽检制度C.批红D.送审制度
1.12.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是(B)A.活字印刷B.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C.批红D.抽检制度
1.13.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是(B)A.周麟之的《论禁小报》B.赵升的《朝野类要》C.尉迟枢的《南楚新闻》D.孙樵的《经纬集》
1.14.(B)是明代官报业务上的重大革新。A.定本制度B.活字印刷C.批红D.急递铺
1.15.在清代,民办报纸除京报外,各省会和重要城府还有(B)A.宫门抄B.辕门抄C.小报D.朝报
2.1.1815年(A)带着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A.米怜B.马礼逊C.郭士立D.麦都思
2.2.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B)创刊。A.香港B.马六甲C.广州D.上海
2.3.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A)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蜜蜂华报》D.旷州纪录报》
2.4.(B)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蜜蜂华报》D.《广州纪录报》
2.5.1833年12月,(B)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蜜蜂华报》D.《广州纪录报》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15.27.澳门报业的历史始于(A)年。A. 1822B.1828C.1932D.1928
15.28,(C)香港分社是香港地区规模最大的通讯社。A.合众社B.合众国际社C.新华社D.台湾“中央社”
… …完整版请――QQ: TEL:137
二、多项选择题
1.1、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有(ABCDE)A、朝报B、进奏院状C.诏书D.露布E.观察使牒
1.2.朝报是(ABE)A.简明朝政公报B.朝廷发布的公告C.半官方情报D.进奏院状E.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
1.3.在唐代,进奏院状的内容有(ABC)A.朝报的内容B.自行采访的与本地有关的新闻C.朝廷绝密消息D.奇闻趣事E.进奏官对信息的评论
1.4.在宋代,进奏院状的内容是(ABCE)A.朝政简报B,明发上谕C.大臣奏章D.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E.进奏院公开发布的官文书
1.5.宋代的评报审稿制度有(AB)A.定本制度B.抽检制度C.批红D.送审制度E.审检制度
1.6.明末农民起义军出(BC),让官兵和群众阅览。A.露布B.旗报C.牌报D.邸报E.小报
1.7.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ABC)A.宫门抄B上谕C,章奏D.辕门抄E.自己采写的新闻
2.1.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中文报刊有(ABCDE)A.《察世俗每月统记传》B.《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C.《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D.《天下新闻》E《各国消息》
2.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相同之处(ABCE)A.都是雕版印刷线装的款式B.都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C.都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D.创办时的背景相似,中外关系比较稳定E.内容都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 …完整版请――QQ: TEL:137
15.10.香港的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类(ABC)A.以时事及政治评论为主的新闻刊物B.消闲性、娱乐性刊物C.色情刊物D.经济类刊物E.股市分析
三、名词解释题目录
1.1.开元杂报
1.2进奏院状
1.4.观察使碟
1.6.“定本’制度
1.7.报房京报
1.8.辕门抄
1.9.《论禁小报》
1.10.批红
2.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2.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2.3.《遐迩贯珍》
2.4.《子子刺报》
2.5.《德臣报》
2.6.《香港船头货价纸》
2.7.《北华捷报》
2.8.《六合丛谈》
2.9.《字林西报》
2.10.《万国公报》
2.11.《蜜蜂华报》
2.12.《上海新报》
2.13.《申报》
2.14.《中西闻见录》
2.15.外报
3.1.《澳门新闻纸》
3.2.《昭文新报》
3.3、《汇报》
3.4.《述报》
3.5.《循环日报》
3.6.《中外纪闻》
3.7.《强学报》
3.8.《技园文录外编》
3.9.《时务报》
3.10.《变法通议》
3.11.《知新报》
3.12.《国闻报》
3.13.《湘报》
3.14.严复
3.15.“去塞求通”
3.16.“时务文体”
4.1.忡国日报》
4.2.《苏报》
4.3.《民报》
4.4.“竖三民”
4.5.《大江报》事
4.6.《清议报》
4.7.《新民丛报》
4.8.《大公报》
4.9.《京话日报》
4.10.《南洋官报》
4.11.《大清报律》
5.1.《暂行报律》
5.2.“癸丑报灾”
5.3.政党报纸
5.4.《报纸条例》与《出版法》
5.5.“本报专电”
5.6.黄远生
5.7.邵飘萍
6.1.《新青年》
6.2.《敬告青年》
6.3.文学革命运动
6.4.《每周评论》
6.5.《共产党》月刊
6.6.《湘江评论》
6.7.徐宝磺
6.8.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
6.9.‘百家争呜”
7.1.《政治周报》
7.2.《热血日报》
7.3,《先驱》半月刊
7.4.“《诚言》事件”
7.5.新记《大公报》
7.6,《装用广播无线电接受机暂行规则》
8.1.“左翼记联”
8.2.红中社
8.3.《时事简报》
8.4.《萍踪寄语》与《萍踪忆语》
8.5.《生活日报》
8.6.“新生事件”
8.7.帅国西北角》
8.8.《西行漫记》
9.1.《新中华报》
9.2.“八匹骡子办报”
9.3.《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9.4.“全党办报”
9.5.“青记”
9.6.国际新闻社
9.7.日伪报刊
9.8.“洋旗报”
9.9.《解放》周刊
10.1、羊枣
10.2.“第三条道路’”
10.3.客里空
10.4.“文革三烈士”
10.5.新华社“四大队”
10.6.《观察》周刊
11.1.“消息总汇’
11.2.中国新闻社
11.3.“邮发合一”
11.4.《关于在报纸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
11.5.《关于改进工作的决议》
11.6.“练笔运动”
11.7.“双百’方针
11.8.《致读者》
11.9.《新闻学原理大纲》
12.1.“放”的方针
12.2.“左叶事件”
12.3.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12.4.《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
12.5.《随行纪谈》
13.1.“解放日报事件”
13.2、“‘朱穆李事件”。
13.3.“梁效”
14.1.《学好文件抓住纲》
14.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4.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14.4.《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
14.5.《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5.1.《大公报》
15.2.《明报》
15.3.查良请
15.4.《东方日报》
名词解释题答案
1.1.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厂1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当时还有人将这种简明的朝政公报抄寄外地,扩大了传播范围。据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记载,在襄樊一带曾见到数十幅这样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
1.2.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原称邸,进奏官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提供京都信息的报告,称进奏院状。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带有“新闻信”性质。
1.3.露布原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文书。唐代指打了胜仗,军事长官送给京城的捷报,它被写在丝绸上,悬挂在高竿上,沿途百姓可以看见,形成舆论声势。
1.4.观察使牒是面向更多受众的新闻传媒。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节度使,他得到皇帝的诏书或进奏院状后,往往通过自己的副手观察使向下属官员发出碟报,通报重要信息,这些消息有的在官场传播,有的由州、县长官派人写在大木板上对基层民众发布。
1.5.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朝廷虽屡次禁止,但始终未能根绝,以后的各个朝代也不断发现。它是进奏官在编发合法官报的同时,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另外抄录,编写非法新闻对外传播,当时中央机关和开封府许多重要部门还有人为它探访消息,小报上时有被他们探访到的官报上禁发的新鲜秘闻,因此人们暗中把小报称作新闻。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 …完整版请――QQ: TEL:137
15.3.香港著名报人,50年代曾在《大公报》和长城电影公司任职,创办《明报》后,自任社长。同时还创办了《明报周刊》和《明报月刊》。查良镛除了擅长撰写社评外,尤精于撰写武侠小说,他以“金庸”的笔名写了大量武侠小说在报纸上发表。
15.4.创刊于日,由马惜珍等人合股创办。半年后,由于销量下跌,股东退出,由马惜珍独办。以后该报对社会新闻精心经营,并聘请名家撰写“马经”、“狗经”,销量不断上升。1972年在逐渐净化副刊内容后,进一步突出香港社会新闻报道,80年代发行量突破30万份,成为香港销量最大的报纸。该报读者对象以小市民和蓝领阶层为主,言论态度趋向中立。该报办有姊妹刊物《东方新地》周刊、《东周刊》、《翡翠周刊》、《太阳马经》。
四、简答题目录
1.1.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1.2.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
1.3.唐代官报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4.简述宋代小报的特点。
1.5.简述明代官报的发展状况。
2.1.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
2.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2.3.鸦片战争后,在香港重要的中文、外文报刊有哪些?
3.l.简述王韬的报刊思想。
3.2、为什么说《强学报》的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更浓厚?
3.3.维新派在京沪两地成立强学会、出版机关报有何意义?
3.4。简述梁启超一生的办报活动。
3.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色是什么?
4.1.《中国日报》创刊的背景和意义如何?它早期宣传了哪些革命内容?
4.2.简述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4.3.简述《时报》的作用和影响。
4.4.简述《民报》的宣传内容。
4.5.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4.6.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报业的控制的?
4.7.清政府制定了哪些报刊法规?
4.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5.1.袁世凯、北洋军阀统治新闻事业有哪些手段?
5.2.简述新闻宣传战线的反袁斗争。
5.3.民国初期新闻业务有何变化?出现了哪些著名新闻记者?
5.4.为什么人称邵飘萍是“新闻全才”?
6.1.《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的报道有什么特色?
6.2.毛泽东、周恩来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新闻活动的?有何贡献?
6.3。《共产党》月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4.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6.5.简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
6.6.简述瞿秋白的报刊活动。
7.1.简述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7.2.简述革命报刊在五卅运动中的作用。
7.3.《大公报》等私营大报在这一时期有何变化?
7.4.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7.5.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有何发展?
8.1.简述《布尔塞维克》等地下报刊的出版情况,分析其经验教训。
8.2.简述鲁迅和左翼文化团体以报刊为阵地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
8.3.《红色中华》报的宣传报道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8.4.简述“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的改革。
8.5.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8.6.简述斯诺在华的采访活动及其作品的内容与意义。
8.7.简述史沫特莱在华的采访活动及其作品的内容与意义。
9.1.简述新华社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的过程。
9.2.简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的经过与意义。
9.3.懈放日报》在改版后,是怎样继续深人进行整风与改革的?
9.4.懈放日报》的整风改革在哪几个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
9.5、简述《抗战》三日刊、撇亡日报》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9.6.简述创办《新华日报》的经过和意义。
9.7、〈新华日报〉有哪些值得国内外新闻界借鉴的经验?
9.8.在上海“孤岛”时期,爱国报人是怎样坚持斗争的?
10.1.抗战后国民党是如何重建新闻事业网并不断强化新闻统治的?
10.2.简述《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就内战问题论战的经过和结果。
10.3,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10.4.简述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10.5.简述《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的内容。
10.6.新华社等主要新闻机构是如何改进和加强新闻报道的?
10.7.新华社“四大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0.8.中共中央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制定了哪些原则和政策?
11.1.简述全国新闻事业网的结构和特点。
11.2.新闻总署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
11.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新闻界推出了哪些有力的建设性措施,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11.4.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
11.5.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的特点有哪些?
11.6.简述刘少奇与新华社、中央广播事业局负责人的谈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怎样改造私营新闻事业的?
12.1、20世纪60年代初,新闻工作有哪些调整与改进?
12.2、新闻事业通过调整,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具体有哪些表现?
12.3、为什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2.4.新闻工作者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2.5.简述“杂文事件”的基本情况。
12.6.《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长短录》等品有何特点和意义?
13.1.简述“一月革命风暴”的经过。
13.2.剖析林彪关于新闻工作言论的反动性。
13.3.简述“天安门事件”的经过。
14.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经过和意义。
14.2.简述新闻界拨乱反正的经过。
14.3.为什么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请举实例说明。
14.4.1997年修订后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哪几方面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14.5.我国新闻事业二十年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5.1.台湾有哪些重要的新闻机构?
15.2.简述台湾的新闻教育情况。
15.3.“报禁”解除后,台湾的新闻舆论环境有哪些改善?
15.4.香港有哪些重要的新闻机构?
15.5.讲述香港的新闻教育情况。
15.6.澳门有哪些重要的新闻机构?
简答题答案
1.1.在氏族会社时期,人们共同协作、劳动的机会不断增多,在劳动中他们已到了彼此有什么思想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再进步到音节清晰的语言,最后形成了作为人类标志的语言。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氏族公社中的人类其思想活动比原始人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清晰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的婚姻关系也由血缘群婚向外婚制转化,社交活动逐步扩大,原始的宗教、艺术、科学都已出现,人类已能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事实概括成语言信息传递给对方,受者也能经过语言载体而获得新闻信息,新闻口头传播的条件已经形成。
1.2.口头传播、烽火报警、皇帝诏书。
1.3.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要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而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唐代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1.4.小报的内容是“今日某人召、某人罢去、某人迁除”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小报是进奏官“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的;小报的传播情况是“始于都下,传之四方;小报还有一批专门“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的采访人员。… …完整版请――QQ: TEL:137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15.3.一是突破了对祖国大陆报道的限制;二是突破了不得批评国民党当局的限制。
15.4.香港报纸的政治倾向,有进步报纸、反动报纸和户间报纸三大类。进步报纸在政治上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有《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反动报纸是指在政治上代表台湾国民党当局或持“台独”立场的报纸,主要邻香港时报》、《万人日报》。中间报纸数量最多,均为私营报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东方日报》、《苹果日报》。《成报》、《天天日报》、《明报》等。在香港的各大报业集团中,“星系报团”颇为著名。香港的期刊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时事及政治评论为主的新闻刊物,主要为周刊,如《明报周刊》等;二是消闲性、娱乐性刊物,也多为周刊,如《壹周刊》等;三是色情刊物,如《黄皮书》等。香港政府电台是香港电台,民营商业性电台有三个:香港商业电台、新城电台、“浪潮之声”卫星直播音乐电台。香港的电视机构有丽的映声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卫星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有线电视、传讯电视和华娱电视。香港作为亚洲的新闻信息中心,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通讯社均在香港设立分社或办事机构。香港本地的通讯社在1952年发展起来,稍具规模的有“泛亚”、‘新亚”、“时代”、“国际”、“大众’等。香港新闻事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有: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文康广播司下属的广播署、电讯管理局、广播事务管理局。
15.5.香港地区的新闻教育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刚创办时,便设置了新闻传播系,现有报业、广播电视、公共关系与广告等三个专业。香港设有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大学还有香港进、浸会大学、树仁大学珠海书院等。香港各大学新闻院系都招全日制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系j、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还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香港新闻教育事业正在向高层次迈进。
15.6.进步报刊的出现与发展,是新中国成立后,澳门报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1958年创刊的《澳门日报》是澳门地区最大的报纸。在进步报刊蓬勃发展的同时,澳门亲国民党的报刊以及其他右派报刊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走上穷途末路,至叨年代已全部寿终正寝。据统计,目前在澳门登记注册的中文报纸有《澳门日报》、《华侨报》等日报7家,周报14家,大多为私营。此外,还有《今日澳门》和《澳11晚报》等葡文报纸。澳门电台是澳门最早的无线电广播电台。澳门的电视事业开始于1984年开播的澳门电视台,日澳门卫星电视台正式开播。澳门的通讯社重要的有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新闻社、时事新闻社、宇宙新闻社、金社新闻社、澳门时代新闻社等本地通讯社和葡萄牙新闻社等外国通讯社的分社或分支机构。澳门的新闻事业团体有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澳门记者联合会和澳门体育记者协会。澳门的新闻司是官方的报刊新闻管理机构,其职责是管理与监督报刊等与新闻有关的工作。
五、论述题目录
1.1.试述唐代官报的形式、内容及其传播情况。
1.2.来代邪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3.试述报房京报的出现及其内容、性质。
2.1.试比较《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异同。
2.2.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如何?重要的中文、外文报刊各有哪些?
2.3.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3.1.什么是“报刊新文体”?它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3.2.试述维新派的报刊思想。
3.3.试述维新派办报活动的历史作用与贡献。
4.1.“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是怎样的?
4.2.《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4.3.试述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
5.1.民国初期新闻事业出现短暂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原因何在?
5.2.试述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色。
6.1,《新青年》是怎样创办的?又是如何从民主主义刊物演变成无产阶级刊物的?
6.2.《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陈独秀、李大到、鲁迅、胡适等在《新青年》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6.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
7.1.评述晌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7.2.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
7.3.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浑代英、萧楚女、邵飘萍、林白水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8.1.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网和新闻统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8.2.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重大意义?
8.3.试论述邹韬奋从事新闻工作的精神、作风与经验。
8.4.评述范长江在西北采访的经过及其作品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9.1.《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其成效和意义如何?
9.2.《新华日报》在复杂环境中是如何坚持斗争的?
10.1.评述“拒检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0.2.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10.3.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10.4.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
11.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1.2.评述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12.1.试述对(海瑞罢官)进行错误批判的经过。
12.2.60年代初,新闻界推出了哪些先进典型报道?有哪些主要作品?有什么经验教训?
13.1.“文化大革命”初期新闻宣传是怎样制造个人崇拜舆论的?
14.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媒介如何加强经济报道?
14.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改革?
15.1.什么是“报禁”?评述台湾“报禁”的实质。
15.2.试述地方性报纸《中央日报》、《中国时报》和《联合报》三大报系的形成过程。
论述题答案
1.1.唐代官报的形式有: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观察使碟。朝报是朝廷每日分条发布的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是朝廷发布的公告,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原称邸,进奏官卜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提供京都信息的报告,称进奏院状。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带有“新闻信”性质。露布原指不加封检,公开发布的文书。唐代指打了胜仗,军事长官送给京城的捷报,它被写在丝绸上,悬挂在高竿上,沿途百姓可以看见,形成舆论声势。观察使牒是面向更多受众的新闻传媒。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一般是节度使,他得到皇帝的诏书或进奏院状后,往往通过自己的副手观察使向下属官员发出牒报,通报重要信息,这些消息有的在官场传播,有的由州、县长官派人写在大木板.上对基层民众发布。
1.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王朝对进奏院进行了整顿,经过整顿改革,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具体做法是由进奏院的进奏官们向全国各州及其同级的官抄送文告,每个进奏官负责三四个地方c对于进奏院公开发布的官文书,进奏官们并不全部抄发,而是挑选与自己所负责地方有关的部分抄报给地方官员,也有的抄给各中央官署,抄报的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章奏,没有进奏官自行采访的消息,这种官文书便是邸报.也称进奏院状、进泰院报状。它不仅权威,而且传播速度也快。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抄发的内容每五天向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抄报一次,由枢密院审查批准,产生即报的样本,进奏官就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到了南宋,邸报改为门下省编定,由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后的“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天下.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变法,定本制度取消,改为枢密院进行抽检制度,以后又曾恢复。宋代邸报开始面向市民公开发售,北宋末年对京有人专门以卖报为业,南宋临安有以“供朝报”为业的店铺,因此前报往往是经过严格审查的,甚至还要特别指定几个低级官员为“承发朝报保头人’,一旦发现朝报出现不该传报的文字,保头人立即受到惩罚。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15.2.《中央日报》系统的报纸都是国民党党、政、军部门的机关报,《中央日报如年3月12日在台北创刊,发行量约55万份,主要在台湾全省发行,港、澳地区及日、美也有订户。除《中央日报》外,国民党“党营”、“公营”的报纸还有《大华晚报》、《台湾新生报》、《中华日报》及其南部版。国民党“军营”的报纸有《青年日报》和《忠诚报》,分别由台湾“国防部”和“陆军总部”主办。此外,属军报系统的还有《建国日报》、《金门日报》、《马祖日报》等。《联合报》集团是由王惕吾经营的。《联合报》日创刊于台北,是由王惕吾接办的根族报》、林顶立接办的《全民日报》及范鹏言的《经济时报》三家合并而成。初创时报名为《民族报、全民日报、经济时报联合版》,
日正式定名《联合报》。60年代初,该报成为王惕吾独立经营的大报。《联合报》发行量在100-120万份之间,与《中国时报》同为台湾发行最大的报纸。除发行于台湾全岛外,还发行过海外航空版,除《联合报》外,集团还拥有《经济日报》、《民生报》等报纸以及刊物,通讯社、出版事业公司,以及在泰国出版的中文《世界日报》、在纽约出版的中文《世界日报》、在巴黎出版的《欧洲日报》和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联合报》。《中国时报》集团是余纪忠经营的,以《中国时报》为中心。《中国时报》的前身是日创刊的《征信新闻》,由当时台湾‘物资调节委员会”主办,是一经济专业报纸,
1951年4月由私人集资接办,余纪忠任社长。1954年9月起,该报改革内容,成为综合性报纸日改名为《征信新闻报》,日再次改名为《中国时报》,在台湾全岛发行及海外发行,是台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除《中国时报》外,该集团还拥有《工商时报》,是台湾著名的经济大报之一。此外,忡国时报》集团还办有一家月刊、两家周刊、两家出版公司,并曾在纽约出版《中国时报》美洲版,1992年改为《中国时报周刊》,总社迁至香港,由香港向全球发行,而编辑部设在台湾。
… …完整版请――QQ: TEL:137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B)说《春秋》是一种“断烂朝报”。A.孙樵B.王安石C.孔子D.欧阳修
2.“定本”制度出现于(C)A.唐朝B.清朝C.宋朝D.明朝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于(D)年。A.184DB.1918C.1895D.1815
4.上海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是(B)A.《南华日报》B.《北华捷报》C.《六合丛谈》D.《中外新报》
5.《万国公报》的创办者是(A),它创刊于上海。A.林乐知B.奚安门C.梁启超D.美查
6.《循环日报》于1874年春在(C)创办。A.广州B.上海。C.香港D.澳门
7.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是(D)A.忡外纪闻》B.《湘报》C.《知新报》D.《国闻报》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D)A.新闻B.揭贴C.牌报D.进奏院状
2.小报产生并流行于(C)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刊年份是(B)A.1813B.1815C.1817D.1822
4.第一份在北京出版的近代报刊是(D)A.《依径杂说》B.《天下新闻》C.《遐迩贯珍》D.《中西闻见录》
5.《字林西报》的创刊地点是(C)A.香港B.广州C.上海D.宁波
… … (中间部分略)
完整版请――
QQ: TEL:137
分四部分(每门根据具体情况略有不同):
内部资料:教材知识点梳理(不用教材直接记忆重点)
强化题库:内部精华复习题(对教材知识点进行巩固)
考前预测:有备无患上考场(短时间抓核心考点提分)
考前冲刺:回归真题寻规律(考前围绕真题规律突击)
历次考试考点命中率80%以上,通过率90%以上。
◆ 机构简介
志达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从事自考及各类社会培训的专业教育机构。在这八年中,我们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一套详细的通过方案,历年实体培训通过率96%以上,我们的每一份内部资料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
长期以来,志达培训机构以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大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以学员为本的服务理念获得了客户们的一致好评。
志达教育机构以“帮助每个人更早的认识自己,找到自我;实现人生成人、成材、成功三步曲”为目标,以“让更多的人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教育”为宗旨,以“激情和创新”为企业文化,以良好的品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为基础,逐步向中国最具影响力自考培训权威机构!
&&&&& 赶快加入志达教育培训机构!
&&&&& 您会获得:权威的讲授、专家的解答、超值的回报、周到的服务!
◆ 郑重承诺:
&&&&& 自考 “三天一本书”保过系列考点命中率80%以上,通过率90%以上,考试轻松过!
暗号,待批量替换
联系电话:(0)137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中国考试资料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闻学研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