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江西农业大学怎么样高考试题总体难度怎么样

听老师说今年江西省的高考试题会加大难度!这个是真的么?!我应该怎么样来应对,_百度知道
听老师说今年江西省的高考试题会加大难度!这个是真的么?!我应该怎么样来应对,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而且难,那些
比你心理素质差的已经挂在高考半路上了记住
只要自己无愧就行
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骚年....,大家都难...,自己吓自己.
听说的...现在担心这个说明你心态还是没过关 啊
这个不要担心,都快考试了,难不难的也没什么,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啊,大家都考不好 学校还是照样会录的。端正心态!加油
沉着冷静勇敢面对,难度加大大家都不会分数线会下降难度不大大家都会分数线反而上涨,所以不必太在意这些,还有不到一个月不要乱了阵脚,调整好心态最重要,现在就好好查漏补缺,巩固自己会的,不用涉猎太广。你一定可以的!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3江西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宜春中学杨文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江西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宜春中学杨文涛
高​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仰望远方:郭士晴英语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江西卷)
上传: 胡锦龙 &&&&更新时间: 7:17:05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江西卷)
江西省婺源县紫阳中学&&&&胡锦龙&&臧丽丽
【内容摘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江西卷)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和2010年相比题型做了一点调整,整体难度下调,整卷无偏题怪题难题,注重双基考查,学生普遍反映容易接受,命题内容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对于来年的中学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本文从命题特点、答题技巧和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对今年江西省高考英语试题的各题型(听力除外)作了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考英语;命题特点;答题技巧;备考策略
2011年高考试题的总体特点&2011年高考江西卷英语试题与2010年相比题型有一定的改变,这是我省首次进行新课标自主命题,因此整体难度下调了一些,整卷无偏题怪题,注重双基考查,学生普遍反映容易接受。&1、考点覆盖面较广,强调能力考查。  全卷对听、读、写能力考查比较全面,同时兼顾对各种微技能考查。如听力理解中考查了考生获取事实性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的能力、理解说话者的意图等。单项选择题在有限的题量中充分考虑到了语言知识的覆盖面,几乎涉及到所有大的基础语法项目。试题注重语言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题干文字简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较好地考查了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考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2、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体现丰富内涵。  阅读表达、书面表达题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反映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理解题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题材比较丰富,涉及社会、文化及科普知识简介等方面。选材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可读性较强,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1年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从试卷考点考查来看,整体出得比较好。从整个试卷难易来看,它的层次由易到难,梯度把握得比较好。符合《2011年江西高考英语考试大纲》的要求,题型&稳中出新,稳中有进&,试题命题原则、难度,能力测试取向,都与去年基本上保持一致。但加强了对考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考察,&整体上来看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总体难度适中,凸显一个&稳&的风格。新课标试行以来,教材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词汇量、阅读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出题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今年的高考试题在难度的控制上做得比较到位,过渡得比较好,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点,又把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能够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体现了一贯的&稳中求变&的&稳&风格,&稳&在三个方面,首先高考整体难度和近几年相似,保持稳定;其次对词汇量的考察相对稳定,维持在2500单词左右;最后对学生逻辑能力的考察稳定,要求学生既有宏观掌控能力又有微观理解能力。
2011年江西省高考英语是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英语试卷总的特点是,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试题偏易,题材广泛,设题科学,体现向2010年新课程新高考过度的精神,有利于指导高中英语教学和高校人才选拔。2009年江西高考英语试题属自主命题,与2010年相比题型做了一些调整,但在难度上有所降低,预计今年的区分度为0.60--0.65之间,恢复到05年开始自主命题时的水平。整卷无偏题怪题难题,注重双基考查,强化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真正体现了均衡城乡教学水平,学生普遍反映容易接受,老师看完试卷后也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觉得三年来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命题内容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对话填空与书面表达部分。以下从命题特点、答题技巧和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对今年江西省高考英语试题的各题型(听力除外)作一简要分析。
一.单项填空
1.命题特点
从今年的单选来看偏易,主要是回归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知识点考查全面,15个题目包含了15个知识点,这是历年很少有的。题目质量好,无难题、偏题、怪题,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基本覆盖了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掌握的主要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充分体现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让学生感受到高考英语语法考查并不难,所以大家在今后的英语复习中一定要重视语法,紧紧抓住考纲的考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单项填空题的考点具体分配如下:
2.答题技巧
准确把握词义,通盘考虑语境,重视交际功能,注意语法习惯搭配。
考生答题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各选项的含义,同时读懂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在具有真实交际功能的语境中选择正确答案。例如,第23题&It&&&&&&be&the&postman&at&the&door.&It&s&only&six&o&clock.&四个选项的意思分别是&mustn&t&禁止;不可以&,&&&can&t&不可能&,&won&t&不会&,&&needn&t&不需要&。从此题的题干、语境和习惯搭配来看,答案只能选B项&can&t&不可能&。
3.备考策略
夯实语法基础,牢记固定搭配,切记脱离语境。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要努力掌握基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同时扩大词汇量,多记一些固定搭配。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善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使用单词和句型。例如,第33题&She&has&already&tried&her&best.&Please&don&t&be&too&&&&&&&about&her&job.&&首先要知道四个选项的意思和使用场合,再结合题意可知D项&particular&正确,因为&be&particular&about对&挑剔&是一个固定搭配。
二.完形填空
1.命题特点
考点分布合理,动词考点居多,重视行文逻辑,不考单纯语法。
完形填空比往年较容易,体裁是记叙文,内容讲的是Mary当保姆时帮人家带孩子的亲身经历,以个人心理活动描述为主体,中间插了一段梦境的描写。文章生动,故事性、趣味性较强,学生很是喜欢,字数在340至350之间。设空不是很密集,空与空之间字数在10多个单词以上,文章以短句为主,复合句少,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做出正确的选择。选项还是与往年一样以考查实词为主,7组动词,5组形容词,4组名词,2组副词,连词和代词各一组,基本覆盖了英语的全部词类,充分体现了大纲以阅读为主的总体要求。另外,所有考点的设置都不是单纯的词义方面的考查,也没有单纯的语法考点,而是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单词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行文逻辑,从所给选项中选出语义正确、语境适当、逻辑合理的最佳答案。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的指导思想。完形填空的考点具体分配如下:
36,38,42,44,48,50,55
37,39,46,53,54
40,43,49,52
2.答题技巧
(1)联系上下文,找准定位词。
例如第38题,四个选项在含义上联系不大,所以较难选择。但如果联系下文的意思&Mary在忙完工作后将脚架在沙发上休息&则很容易选出B选项&put&是正确答案。
(2)理顺前后逻辑关系。
例如第44题,根据句意,&大多数日子里她都在游泳池边休闲,和有钱人聚会或者是做着她最喜爱的事&&读书。这些都是比较悠闲地活动。很多同学误选cooking,但文章中并没有体现主人公很喜爱做饭,而是强调她变有钱人后所过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从而可以确定B选项&reading&是正确的。
(3)掌握基础知识,辨析单词或短语含义。
例如第50题的选项是考查一组常用动词。答好此题的关键是考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能够准确辨析这一组动词的不同含义。根据上下文句意则很容易选出A选项&was&frozen&to&the&spot(站在一个地方动不了)&是正确答案。
3.备考策略
完形填空重视考查英语基础知识,注重语言应用。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意习语和习惯用法的搭配,把习语和习惯用法的搭配作为一个语言整体来复习,平时阅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在阅读中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词义相近,差异何在;词形相仿,区别何在;意义相近,用法如何。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语篇阅读,重视思维训练,善抓语篇的关键词、关键句、主题句和结论句,养成在语篇所设定的具体情境中准确领会词义、句义、段义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阅读理解
1.命题特点
阅读理解的短文题材贴近实际,突出生活气息,语言难度适当,设题科学合理。
四篇阅读理解短文的话题选材广泛,尤其广告、历史、科普议论文等,集知识性和教育功能于一体,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贴近,考生易于接受。阅读理解在不改变总分与总题量的前提下,材料由去年的五篇减少到今年的四篇,词汇量由原来的1500个左右调整为到1200个左右,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加了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答题更显理性,客观上降低了难度。今年注重细节理解题的考查9个占45%,推理判断题6个,比去年增加了1个,词义猜测题3个,比去年增加了1个,增强了对学生推理判断能力和词汇量的考查。其中A篇是篇记叙文,讲叙风俗来历。开头讲述了Jessica的一个提问&Mum,what&does&it&mean&when&someone&tells&you&that&they&have&a&skeleton(骨骼)in&the&closet(衣橱)?&引出了父母之间的争论,之后妈妈被孩子藏在衣橱中的用来完成学校课题的骨骼吓晕过去,最后Jessica解释时说,&I&meant&to&tell&you,&but&it&seemed&that&as&soon&as&I&mentioned&skeletons&and&closets,&it&caused&a&problem&between&you&and&Dad.&&即本想告诉妈妈衣橱里的骨骼的情况,可是每当提到骨骼和衣橱的问题后却总会让父母之间有摩擦,然而最后真相大白,Jessica的父母都意识到了这是一个误会,故而狂笑。B篇是篇广告,文章介绍了一种专为青少年设计的账户服务&Winners&Club,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介绍。C篇是一篇历史性文章,文章讲到的是由芝加哥花园城市的建立到伦敦花园城市的建立,再到文章二段,三段讲到的花园城市建立需要的一些条件和建立的模式可知道文章重点是围绕Ebenezer&Howard设计的英国花园城市的创立来展开的。D篇是典型的科普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套路。第一段通过提出一系列关于太空探索利弊的问题引发讨论。本文介绍了人类为什么要探寻太空的奥妙?为什么在探索之路上花去如此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这四篇阅读理解文章语篇的语言难度控制在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除用汉语注释外,没有超纲词汇,这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同时,试题从多个角度设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阅读技能,注重考查学生细节查找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理解题的考点具体分配如下:
57,58,61,62,63,64,66,72,74
59,60,65,68,69,71,
56,67,73,
2.答题技巧
准确理解语篇,注重细节查找,把握主题大意,根据行文逻辑,推断言外之意。
理解文中事实细节题一直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中设题密度最大的题型,通常占阅读总分的40%到60%。因此,考生能否答对这类题,对整套试卷的得分起关键作用。这类题的题干和正确答案在含义上相当于原文中某部分的内容,但通常表达方式不同。如:使用不同的句式,或用同义词、反义词等来表达。有的细节题需要在理解相关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总结和计算才能得出答案。而三个干扰选项的设计要么使用原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但其陈述与原文不符或部分不符,或虽与常识、流行观点一致,但却与作者观点或原文内容相悖或原文根本未提及。这类题主要是针对文中某一特定的细节或若干细节等来提问的,因此,信息的准确定位是考生面临的最大难点。分析近年来高考常考的细节信息题,我们可归结为:基本细节题、是非判断题、排序题、识图解意题、细节推理题以及数字计算题等。此类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是寻读法,即在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去相应的段落里找到相关的词语或句子,然后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答案。做题时,不能脱离原文想当然地以自己的背景知识去推理,而要根据文章所述内容来理解和判断。
历年高考阅读理解中的逻辑推理题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类题目考查考生对短文的深层理解,考生需要从短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例如第59题,从第后一段Jessica的解释中提到的&I&brought&it&home&to&help&me&with&my&health&project&可知是因为学校任务,Jessica才把骨骼带回来的。由此可以判断C选项为正确答案。再如第65题,本文是一则广告,其目的就是&介绍银行的一项新服务,以吸引青少年选择这一服务&,可知正确答案为D选项。本套试卷的阅读理解还考到猜测词义,例如第73题要求考生猜测&spin-offs&的词义,考生应该知道第四段前几句提到了探索太空会有意外收获,而该句的&already&也暗示&including&后列举的是一些意外的收获,故&spin-offs&指的是&unexpected&benefits&。由此可以判断此处的&spin-offs&与C选项中的&unexpected&benefits&同义。
3.备考策略
贯彻课改精神,领悟考试说明,舍弃题海战术,讲究科学训练。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我们要深入领悟考试说明,不打过偏过难的题海战,同时,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背景知识,以适应阅读理解话题的多样性。加强阅读技能训练,明确命题角度和意图。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选取不同文体和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
四.阅读表达
  1.命题特点
今年江西卷英语在题型设置上有一个新变化,将原来的对话填空题改为了阅读表达题。这个变化很大。这个变化是要求考生由原来的根据语境和对话内容进行单个填词改为了对文章阅读后的理解与表达。要求的强度和难度高了。原来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在很多的情况下可以对文章的理解度为60%--70%时,就可以答题了。而现在由于改换成了&阅读表达&题,可能就要求考生们对文章的理解度达到120%,才能对文章进行表达与答题。确实增大了强度。但这完全是根据考改是为了课改的原则,也依据我省的教学实情和外语教学的过程和本质来设计和制定的。阅读表达是一种新题型,它要求考生阅读所给的一篇短文,并根据文章后的题目要求进行简答,题目数量为5个,每小题2分,共计10分。题型包括:短文转述填空、指代关系的确认、短文信息归纳表达、补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概括文章大意、标题,或指出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和其他。必要时可根据文章的题材和体裁设置其他题目类型。该试题的测试目的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考查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该试题比传统的阅读理解试题更具综合性和主观性,更能体现对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段材料是一篇文字难度不大的文章,介绍的是电视体育的利弊。非常切合学生实际生活,且有参照作用。这一点继续秉承了去年高考试卷整体上体现人文关怀的特点。所以大家平时做题时应选准适合学生日常生活的材料,做到有的放矢。
2.答题技巧
①短文转述填空。做这样的题目时,考生首先要信息定位,也就是快速准确地在文章中找到题目中所涉及的相似内容,主要是搜索相似关键词;二是比较,也是题目陈述和原文陈述的比较通过语境来确定答案,答案就在文章中,表述时注意词数。例如第77题:There&has&been&a&great&increase&in&TV&channels&in&the&past&few&years&with&the&help&of&&&&&&&&&&&&&&.&这道题中的关键词&a&great&increase&in&TV&channels&与原文中的&&many&more&TV&channels&相似,所以可以将目标锁定在第二段的第二句&&For&one&thing,&with&digital&broadcasting,&there&are&now&many&more&TV&channels&than&there&were&even&ten&years&ago&。再将两句话进行比较,确定答案为&&digital&broadcasting&。
②指代关系的确认。解此类题,首先要返回原文,找出题目中的代词;其次,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最后将找到的词或词组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意思是否通顺。这道题也能在文中找到,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通常代词所指代的名词在本句或其上句之中。例如第80题的&it&是指上半句中的&televised&sport&。
③短文信息归纳表达。做此类题时,考生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在文中找答案及依据。首先要仔细看懂问题,明确问题问的是什么,然后利用Wh-\How问句中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即按照题意进行寻读,找到文中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回答应有针对性,紧扣题目,尽量使用文中的语言进行回答,语言既要完整又要简洁,注意不要超过要求字数。例如第78题的答案就在第三段&What's&more,&there&is&a&health&benefit&to&some&of&the&population&中。
④补全文章中空缺的句子。做此题时,一定要弄清楚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递进、并列、对比、转折因果等等;一般来讲,该类问题的词数要求会比较少,语言一定要简练;答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看上下文是否通顺,能否恢复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思想、内容或意图。在阅读时应该较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尤其是空格所在段落的前后句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这种题目出现的位置与它的上一句或上一段有很紧密的联系。例如第79题,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上一段讲的是电视体育的利,这时再结合本段开头&However&可知,本段应该讲电视体育的弊,所以本题答案是&there&are\will&be&(some)disadvantages&。
⑤主旨概括题。做此题找出主题句是至关重要的。考生在寻找主题句的过程中,不需要详细阅读,而应采取浏览法,浏览时不需要逐句细看,只需要选读文章的首段、尾段或每段的首尾句来搜索主题线索和主题信息。例如第76题就是概括文章大意题,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文章第一段的尾句就是我们要找的主题句&there&are&both&benefits&and&shortcomings&to&this&,所以答案可以为&Benefits\Advantages&and&shortcomings\disadvantages&of&televised&sport&。
3.备考策略
&&&&①增强信心,摆正心态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面对人生,乐观的接受挑战和应付困难,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正确的心理态度和良好的习惯会有积极的收获
阅读表达题是新生事物,大家是在同一个起跑线。谁有信心,谁的心态正,谁就成功了一半。
&&&&②加强培养阅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重点放在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文章上下文的关系、隐含信息的推断以及利用自己已知信息对未知信息的推断能力上。
&&&&③注意阅读的养成习惯,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新的《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第2条明确指出:&......侧重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习惯,对人的成功与否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要有胸襟开阔的心理习惯、勇于纠正自己缺点的习惯、从容不迫的习惯等。
所以我们在学习方面应注意:一是阅读习惯的养成。二是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发生质的变化,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题的要求来看,都是要求考生在限定的词数内来表达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积累,眼光放远一些,不要急功近利,而应注意佳句回眸,长难句分析。对佳句要大声朗读并译为汉语等。关于这一点详看第五小题说明。
&&&&④还要注意应试技巧及适当的训练:
天才本天然;百炼可成金。
很有必要进行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和模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看清题目、注意词数;紧扣内容、适当发挥:表达简洁、准确,注意书写清洁工整。
让我们牢记:&勤奋+兴趣+习惯+失败+总结+固执+改变=成功&
&&&&五.书面表达
1.命题特点
写作题由前几年的全开放题,改为半开放题,这个改变收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此题既规范严谨,又具开放活力,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在内容方面,今年的书面表达题依然是开放式的作文,只提出了一个话题&Let's&Ride&Bicycles&,&并给出了体裁上的规定和内容上的简要提示。话题非常切合学生实际生活,历年江西英语高考作文与所谓社会热点无关,更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去挖掘,这也反映江西高考的作文命题指导思想。
2.答题技巧
仔细查看题意,写全内容要点,行文逻辑连贯,书写美观大方。
对于开放式书面表达,由于题目没有提供具体的要点,考生往往容易忽视题目要求。因此做这类书面表达,一方面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写作,另一方面也要在话题范围内适当展开。此外,行文逻辑合理,语意连贯,字迹工整,卷面美观也是影响考生得分的重要因素。
3.备考策略
明确语言功能,加强综合训练。
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越来越重视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英语,就是说,题目提供给考生的写作情境是真实可信的,是考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可能会真实有过的经历,而不是纯粹为了考试而虚构的情境。因此,这提示我们,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应该注意把语言学习与实际联系起来,在交际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同时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应用到交际中去。所以平时应重视写好英语周记,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备考训练。要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实战能力,一定要立足于平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这对于高考考场的发挥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考前不必去盲目的看一些预测题,一切应从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出发,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书面表达的备考及迎战中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命题规律,把握高分奥秘,定能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高档次的文章,最后笑傲高考!
总之,2011年的江西高考英语试题继承了往年命题的经验,同时又在选材、设题、难度控制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既有利于高等院校选拔人才,也能对高中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希望我省的英语命题工作能在进一步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数学、英语)考试&&
说明.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3.孙玉忠.研读2010山东高考&掌握阅读表达题型&&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2014高考理综及数学卷评析:贴近实际 突出应用能力
全国新课标I卷理综突出主干知识 考查科学素养■孟丽慧日上午,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结束之后,很多考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大家都觉得考题不偏不怪,难度适中,与平时的复习吻合度较高,基本能够正常发挥复习水平。与去年相比,今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试题呈现出如下明显特点——稳中有降、主干突出、立足实际、考查能力。化学 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难度降低,是化学试题的最大特点。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工业流程题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出现在试卷中,取而代之的第27题是一道陌生度和难度均适中的反应原理试题,考生答起来比较顺手。除此之外,很多题型相对保持稳定,变化不大。如第26题实验题,依然沿袭了近几年来的命题模式,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等化学实验技能,考查形式与去年高度相似,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难度不大。此次试题难度的调整,也消除了近几年来广大考生对化学试题难度太大的质疑。重点考查中学化学主干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平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热化学等核心教学内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如选择第8题,四个选项均为教材正文或课后习题原文,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书内,题在书外”的高考命题原则。较好体现了“化学服务于社会”的学科价值。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如选择题第8题,要求利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必答题第26题要求利用已用知识合成蜜蜂信息素乙酸异戊酯;第28题结合工业生产实际,用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合成乙醇等,对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力立意的宗旨不变。尽管试题难度降低,但能力考查的要求却没有降低。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突出表现在:(1)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如必考题第11题、26题、28题及选考题第36、37题均涉及到计算能力的考查。但纯技巧性的计算几乎没有,主要突出化学计算的使用价值。(2)注重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如第11题需要利用溴酸银的溶解度曲线来判断其多方面的性质,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多角度进行考查,实为一道好题;第28题亦是如此。(3)突出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27题对NaH2PO2是否为正盐的判断,需要深刻理解题干中已知信息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的含义;第28题平衡常数的计算,则更是要求考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信息活学活用。(4)突出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体现在实验题的比重比往年有所增加,除了第26题着重考查有机实验外,选择题里还有两道题目考查化学实验,充分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选择题第13题涉及硝酸因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体现了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这一核心化学观念;而第27题第4问则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模型法去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 注重能力侧重应用题型稳定,重点突出。试题难度较去年略有下降,试题包括必修部分8个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分开),两个实验题,两个计算题;选修部分都是一个选择题加一个计算题,与往年没有变化,且常规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从必考知识点分布上看,今年试题电磁学部分分值增多,电场问题所占比重增加。注重对“双基”的考查。第14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第15题考查安培力的概念;第16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第21题考查静电场中的概念;实验题第23题为力学实验题,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实验,没有任何变形;第23题则采用一箱一表法测量电路,是由课本实验原型迁移而来,这些内容都属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畴。其中有一部分试题是来自于课本或往年高考试题的改编,让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充满了新意。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如第19题“行星冲日”问题、第24题汽车雨天安全行驶最大时速问题,都与实际密切相关,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学科价值。注重方法,考查能力。如第14题取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关注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第19题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模型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2、23两道题均涉及物理模型、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图像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突出了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特点。侧重应用,有所创新。如第17题巧妙地将牛顿运动定律与平衡、胡克定律结合起来;第25题创造性地把抛体运动、复合场、与动能定理相结合,显得既基础又灵活,更有运用基本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难度。生物 多角度考查能力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且题目难易比例得当,过渡平稳。试题的题干信息简洁,容易读懂,减少了因为情境设置过多而对考生造成的干扰。而往年丢分比较严重的遗传考题,今年也十分平和,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主干知识突出。整套试卷突出考查的核心概念有: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内环境稳态、呼吸作用、质壁分离、遗传系谱图、种间关系、有丝分裂实验、细胞核功能、群落演替、遗传学实验、杂交育种和单克隆抗体等,而这些全部为中学生物主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是生物试题的突出特点。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教材内容,并对其加以改造和提升。如第29题取材于教材中的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第30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内容,第32题直接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知识。加大对能力的考查力度,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了几道主观试题中,第29题考查了课本中有丝分裂实验和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内容,突出了对实验技能和概念教学的考查,立意新颖;第30题涉及的群落演替是新课标教材特有的内容,考点也比较新颖,是生态学的新的命题点;第31题涉及的是渗透压平衡,意在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查;第32题是关于杂交育种的,侧重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知识涉及不深,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考生必须思维缜密,表述严谨,方能得到高分。总之,纵观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试题,整套试题能够较好的契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在题目难度上稳中有降,但在能力要求上并不放松。重视教材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关注考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试题难易结合,梯度分明,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同时也给中学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方向。(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教科所)全国数学新课标试卷Ⅱ凸现数学本质 渗透探究意识■孙秀平从考试内容范围和试卷整体结构来看,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试卷Ⅱ(文科和理科)与去年试题相比变化不大,在考查重点知识、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延续了“稳中求变,变中创新”的风格。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干考点相对稳定 局部有变化数学试题围绕着主干知识、重点方法和主要数学思想展开,没有偏题怪题。与去年相比,文科数学解答题依然考查了立体几何、概率、解析几何和导数等重点内容,试题的难度和相对位置保持稳定,考查方式和考查角度有所改变。如在概率问题中,去年试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而今年考查的是茎叶图。文科数学的主要变化之处在于解答题第(17)题由去年的数列问题改为今年的解三角形问题。在理科数学解答题中,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导数等知识依然是考查的重点,如在导数问题中,去年是“已知参数范围证明不等式”,而今年是“已知不等式求参数的最大值”,主体知识与方法的考查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考查的角度不同。理科数学的主要变化之处在于解答题中用数列知识的考查替代去年的解三角形问题,用线性回归方程问题替代了去年的概率问题。这充分地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其重点内容、方法和思想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考查方式和角度会有所调整。注重数学信息的读取 发展应用意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从文字、表格和图形中提取数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并转化成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从试题的素材和内容上来看,全国卷Ⅱ数学试题做了局部的调整,将部分知识放在一个实际情景中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提高对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渗透了数学应用意识。如理科数学选择题第(5)题从概率知识的角度研究了空气质量的优良问题,第(6)题从三视图的角度研究了某零件的材料耗损问题。文科数学的概率解答题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都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里有数学,如何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 渗透探究意识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平时学习的各种方法、所进行的大量练习,最终是要提高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掌握理性思维的方法。如在文科数学第(19)题的概率问题中,要求学生通过一组数据来估计一个市的市民对甲、乙两部门的评价的结果。在理科数学第(18)题的线形回归方程问题中,让学生根据2007年至2013年的数据来推断2015年某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这些问题都是建立在统计学的概念和原理上,利用推理得出结论,强调了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从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可以看出,数学试题是围绕着数学主干知识、重点方法和主要数学思想进行全面考查的,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重视能力立意、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是必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基础,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尽量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里,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并进行数学探究。(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场外评说】贴近生活 重能力考查今年理综卷继续保持稳定,但是稳定之中稍有变化。生物部分选择题注重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考查,而且考查得更加细致,需要考生对教材了解得更加透彻。主观题较为新颖,试题中教材原文的内容有所减少,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作答,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我觉得,与去年相比,生物试题难度稍有增加。化学部分选择题仍旧平稳,突出重点,主观题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计算能力的考查相对突出。物理部分选择题并不难,但是很灵活,信息题目有所增加,纯理论内容减少。主观题则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查,题目更加贴近生活。总体来说,今年的理综试题拟得比较成功。考点明显 有的放矢今年的理综试卷,总的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我觉得试卷整体难度适中,结构上与去年没有太大变化。选择题中的基础考点相对明显,给人一种有的放矢的感觉。解答题中物理第23题属于比较规范的计算题。第24题依然延续去年的出题思路,有一些需要考生根据现实中具体情境,通过已学知识推导并“建模”来解决相应问题;化学的有机题增加了一些推理上的难度,实验探究题依旧是用传统的方式考查一个特殊的现象,进行一系列验证试验;生物第30题已经从原来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转到检验学生对信息分析和已学知识结合应用上。整体回顾,2014年高考北京理综试卷基本体现了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让学生对考试内容更感兴趣了。命题应该有较大的突破高考结束后,我和儿子及他的几个同学聊了一会儿,又粗粗浏览了一下今年几个省份的理综试题。总的感觉是今年全国卷及其他几个省份的理综试卷仍然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知识结构的稳定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连续性是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即使在大学本科阶段,也应该以打基础、训练能力为主,以适应日后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或上岗工作的要求。“稳”和“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变”应该体现出时代的要求、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以及培养人才的要求。这一点在理综试卷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强调实践能力的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但是总的感觉“变”的步伐小了一些,似乎保守了一些。我觉得在这方面应该有较大的突破。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责任编辑:元神]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农业大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