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没考好,完全不是正常水平,去辽宁高考复读对外经贸大学还是复读

2014年高考励志文章:高四 不过是再坚持一下 - 考生经验 - 评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4年高考励志文章:高四 不过是再坚持一下
来源:高分网
责任编辑:pingxiaow
去年敏感不服输的考生们选择了复读,又是一年高考临近,无论当初是为什么选择再次出发,小编想对高考复读生们说,请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因为就要圆梦了。“We are arriving at 北京大学东门 station.”我把双手插进裤兜,走出地铁站。大人们说把手插进裤兜是在装酷,其实对于在孤独中执着行走的孩子来说,我们只是贪恋裤兜中惟一的一点温存。从东门取了车,飞驰在燕园里,博雅塔、图书馆、百年讲堂……曾经日思夜想的地方,如今只是匆匆掠过我的肩膀。上了北大,时常会接到学弟学妹们从家乡的来电,主题无非是怎样才能考上北大云云。“能吃苦。”开场白总是这么简单,轻描淡写。高考可是甘苦自知的事,不同的是,这苦我比别人多吃了一年。落榜 偶失龙头望2008年6月,我背负全家人的期望参加高考。569分——第一次高考,我以一个上不了北京任何一所重点大学的分数草草收场。外婆告诉我,八岁那年,别人问我长大以后想干嘛,我总是嘟着小嘴说我要去北京上大学。这是家人时常在饭桌上提起的桥段,想不明白一个八岁的小破孩儿哪里来的“去北京上大学”的概念,我只是想为这个桥段续写一个完美的结局。填报志愿那天我缺席了,跟父母要了一千块钱,花了三百多买了一张去苏州的车票,直奔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年诗人张继进士落榜,失望之下来到苏州,遥望夜色中的枫树古桥,发出这流芳百世的吟叹。我走在苏州城静谧的夜色里,体恤着与古人如出一辙的心境,回想自己过去备考的一年——由于基础不错,上半学期过得还算顺利;下半学期开始变得紧张焦躁,一模失败后的心灰意冷把我推入谷底,二模的翻身仗也打得不漂亮,最后迎来自暴自弃的高考。在路边的小摊随手买了一本寒山寺的小册子,从介绍张继的书页里的一句话我得到了慰藉,“落选归乡后,张继再战,终登天宝进士第。”我把小册子揣入口袋,决定再度走进风雨。
书信 西南望京城没跟父母商量,仅凭白羊座的一时冲动,我又回到了高三的教室里。教室换了,堆积如山的课本却还在;同学换了,埋头苦读的架势却依然;老师换了,谆谆教诲的言语却没变。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忽地一下排到了年级第一。这样的结果没有给我带来半点的喜悦。从苏州回来以后,我推掉了所有的同学聚会,当曾经的战友们都在把酒饮欢庆祝胜利回忆高三憧憬大学的时候,我躲进了自己的小屋里,翻看高三一年积累下的卷子。试卷们堆得足足有半个人这么高,我把错题全挑出来,重新做一遍,发现哪还有漏洞马上看书补救。就这样,我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以前高三没时间弄明白的知识过了一遍,而且我比现在的同学多读了一年,考年级第一是理所应当。新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得数学者得文科天下”。我数学很好,其他科基础也不错,考个北大清华是很有希望的。我只是淡淡一笑轻轻点头。与新班主任谈话后,我的压力更大了。我的高中虽是省重点,但文科却不是强项。去年学校整个文科班没考上一个清华北大,复读的最好成绩也只上了对外经贸大学,北大谈何容易。看到校内上同学发的大学生活照片,想到父母虽嘴上不说却藏在心底的期望,忆起去年单调的煎熬,我开始怀疑最初的选择,当初还不如上个不错的二本,何必心念着北京。复读的一年学习依旧紧张,但我每月都会抽出时间跟远在北京享受大学灿烂生活的
&&相关新闻
猜你感兴趣
网友关注排行没考上二本,复读好吗?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毫不夸张地谈谈对外经贸大学有多好
我的图书馆
毫不夸张地谈谈对外经贸大学有多好
(作者 杨若冰)又到一年志愿时,可爱的学弟学妹们是不是还在纠结该把自己的未来四年托付给谁?下面水水学长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自己关于大学选择的理解,并向大家安利一下母校对外经贸大学!来贸大才一年,对她的认识或许并不全面,但忿忿不平于我贸实力与知名度的不匹配,于是想向大家展现一下这一年里,我所了解的贸大。就当作大家的一个参考吧,如言辞中有不恰当或冒犯之处,还请诸君一笑置之。&关于排名与称号&先说说玄乎的排名,不知道从何时起,网上一些五花八门的排名愈发成为大家选择学校的重要依据,但在这儿真的想奉劝大家一句,所谓的排名只可作为一种参考,绝不要把它当作一种评判学校好坏的标尺。首先,如今花钱买排名的现象屡见不鲜,排名的权威性十分值得怀疑;其次排名主要是依据学校学科是否齐全来判定,这这种方式是不太科学的,对专业类大学是极其不公平的。其次是C9,985,211,这类称呼。首先需要指出的是C9多为擅长理工科的高校,且为研究型高校,这对文科类大学是不利的,比如你能说人大在学科能力、就业状况、生源水平不及哈工大、西交?但人大因为注重于社科不善工科的原因不是C9(没有黑这两所学校的意思,都是非常好的学校,只是举个栗子而已)。所以关于C9这个东西大家不必迷信。再说说985,同以上所说的排名问题一样,985也全是综合性大学与理工科大学(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而像两财一贸北外中政这类一流高校却不是)。专业类大学没一个是985,但两财一贸的录取分数绝对是完爆大部分985。那怎样来评判一个大学的好坏呢,在称号方面可以看“211”,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将来所谓的就业歧视可能会出现排斥非211学生的情况,出国时很多世界一流高校指名道姓只要211(比如新加坡三所国立大学申请研究生时只要211学生),即便没明说,招生官对待211与非211的学生也是两套标准。(但其实私以为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比如像外交学院、青年政治学院、上海海关学院这类大学都是非常优秀或就业非常不错的大学,却因此受到了影响)但不能改变规则,只能适应,所以,如果有出国读研等更深远打算的同学,尽量报考211高校。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是否为教育部或其他国家部委直属,这个可以自行百度。最后一个指标是最重要的,就是录取分数排行,参考往年的录取分数高低才是评判一个学校好坏的王道(因为选学校时大家会综合地理位置、就业、学科实力等各个方面,这样的排名是最值得大家信任的,也是大家最应关注的)。所以根据以上,综合而言,现在被大家接受的排名大概是:第一集团清北华五人(清华北大加上“华东五校”即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第二集团是两财一贸航开济(上财,贸大,央财,北航,南开,同济,后面是武大中山厦大北师、中政北外上外等。 从榜单可以看出(数据来自华东师大),贸大在全国的录取分数,文科永远稳居前十,理科也从没出过前十五,名副其实的中国最难考的大学之一(这里的“最难考”可以默默地跟“最好”画上等号)。根据以上的评判标准来看看贸大,贸大不是综合性大学,所以当然同以上众多明星大学一起只是211,但其实211与985并没什么重要的区别,但贸大的学长学姐们的分数都是完完全全地可以读一所非常好的985啦,但我们也知道985只是个名号而已,所以选择了贸大,比如在申请国外大学时,记得一位学姐说“贸大永远不会是你申请世界一流大学的一块短板”,在绝大多数HR的心里这些明星专业类大学的分量也绝对在985高校中都位列中上游水平。小结一下,除了看看是不是211外,选大学时不要太多地care一些排名或称号。&贸大的前世今生&对外经贸大学实际是由原对外经贸大学与中国金融学院合并而成。而这两所学校都大有来头,原对外经贸大学是由对外经济贸易部(与教育部现在的商务部)建立的,也是商务部的独生子,商务部有多牛,可以去百度一下,也可以去东单看看他有多气派,所以中国加入WTO那阵儿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基本上都是贸大教授的天下。而中国金融学院也是牛气哄哄,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四大行等共同建立的用于培养金融高级干部的地方,它也是如今五道口金融学院(这个华夏都为之震颤的学校也不解释了)的本科部。强强合并成了今天的贸大,这也使得贸大历史上共招进25名高考状元,位居全国第7,据说之前校园里市级县级状元随处都是。&贸大被坊间认为是上财与上外的结合体,贸大的经管商科自是不必多说,与两财一贸稳稳地成为全国最牛逼的三所财经类高校。其次,贸大的语言学科也特别强,拥有十几个小语种专业,语种数量和上外这种纯语言类学校都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是贸大的语言学科并不强调文学板块,主要是结合经济贸易方向,这也是小语种非常抢手的一个方向,每年外交部直接会来贸大的各个语种挑好一些人。但如果你志在钻研语言文学,还是建议去北外上外那样的学校。此外贸大的法学与清华北大人大中政并称为清北人法贸,是著名律所招聘时指定的京城五校,贸大尤以经济法方向见长,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贸大基本上没有冷门学科,全是发展前景很好、很有特色的专业,所以你不必担心填报志愿时被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所以总结而言,贸大确实偏科,喜爱理工科的不要来贸大,但是贸大的文科商科绝对是全国顶尖的。&贸大的国际化背景&这是作为贸大人特别自豪的一方面,我们是一个十分国际化的大学,也一直是国内其他高校学习的对象。举个栗子,我们学校仅有8000名本科生,但我们的留学生就有2000多个。而且不是像内陆大学那样多是亚非留学生,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也愿意来贸大,而且听老师提过,贸大的留学生很多都是外国驻华大使的子女,还有中东某国的王子之类。在贸大校园里基本上是走五步就是一个老外,所以也有很多的机会结交到老外,了解各国文化,比如我交了一个韩国朋友,参加过一个英国留学生组织的金融模拟赛,曾经还专访过两名留学生朋友(用蹩脚的英文跟他们聊天聊了2个小时)。我们还有盛大的国际文化节,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那天会搭建一个摊位(大概有近百个摊位吧),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大家一起跳舞唱歌happy,还能尝各种美食! 我们还有国际小学期,即暑课(有4个学分每个贸大学生都必须上),每个暑假会邀请来自伯克利、哥大等各欧美著名高校的教授来我来我们学校开设暑期课程供大家选择。因为旨在培养国际化人才,贸大十分重视英语,我们的英语课程有20多学分(其他高校一般不到十分),每学期都有3门左右的英语课,这也使得贸大人的英语非常之好,很大部分人多回去考托福雅思,四六级这类考试确实很少被贸大人care过。我们校长说过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来贸大就是不出国的留学。&贸大的自由&贸大身处帝都,能如此自由也是难得。首先是学校管理特别自由,自由到所有课都是你自己选(我们号称是中国最复杂的选课系统,确实选课时也比较费神),从来没有植入过任何课程,这也使得我们能自由安排上课时间,一周空出三天甚至四天没课非常的正常(每周都有小长假啦!)。而且,我们没有早读、晚自习、查寝等各种琐事,晚上想什么时候回去都可以(我刚开始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后来发现很多学校大学仍然像中学一样管得很严,不太自由)。我们晚上也从不断网,考前一个月与开学后一个月通宵供电。&贸大的地理位置&学长真心奉劝你一句,选择大学时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到了大学或许才会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一是指所在的城市。贸大在帝都北京,高度繁华的文化经济商业水平这就无需赘述了。虽然个人不太感冒帝都,但确实不得不承认,这座城市,有太多的大型企业,以后的就业实习会轻松很多,北京有太多的文化演出,很有逼格的音乐会歌剧话剧画展每天都不断,对追星族来说更是天堂,还有机会去录制各种有名的电视节目,在这儿整体来说吧,感觉视野更远了,世界也更小了。其次是大学在城市的位置。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但却很重要。北京好多学校的本科校区都在昌平(自己可以查一下),大学在昌平确实有些辛酸,比如每次高中同学约出来玩儿,昌平的孩子们总是在晚上八点就要开始担心回家的问题了,女孩子一个人根本不敢晚上一个人太晚回昌平,所以她们每次都不能玩儿尽兴,那边商业也不算发达,而且每次进城都要坐一两个小时的地铁,所以想出去浪很麻烦,非常心疼他们。而贸大在北京商业最繁华的朝阳区(大部分高校在相对偏的海淀区,我们同学聚会一般都来朝阳),地段黄金的3环,附近有好一些大型shopping mall(步行十来分钟),到三里屯公交只要5毛钱,周围有三个地铁站,到很多地方都不用换乘,到国贸CBD这些都很方便,所以将来实习也特别轻松,于是我们一般都被其他高校的孩子称为朝阳贵族。&贸大男女&由于都是各地几乎千里挑一最优秀的一批人吧(贸大在各地的最低录取线基本上都是高考成绩的前百分之0.7),贸大人的整体素质与智商都很高,最关键的是情商高,相处非常融洽。刚来贸大时,就被学长们教导,只要和女孩子一起出去,无论早晚,都要把她们送回去,所以这个潜规则也一直传承了下来,贸大的男生们都非常的爱护女生,前段时间除了安全问题后,贸大众男生一起发起“护花使者”同盟保护夜归的女生,每年各个班级社团每年都会组织有爱浪漫的女生节。 &(我们班过女生节送的玫瑰花,所在的新闻网过女生节时我们点的蜡烛)贸大的女生更是优秀美丽啦,不然怎么会撒贝宁、邹市明、高晓松等的贤妻都是贸大人呢?坊间也有传闻称我们是“对外美腿大学”,你懂的~&贸大校园&贸大确实小,站在东门能看西门,但它却是精致的,而且很方便,步行就能比较快地到达每一个角落。我们有全亚洲的最大的单体公寓建筑——虹远楼,女生的住宿条件(有电梯,上床下桌,有空调阳台,电梯直达地超,门口就是快递一条街,据说基本上可以足不出户的在虹远楼待一个月)绝对是北京市各高校中数一数二的,男生条件虽然艰苦点,但是空调还是有的,而且网速高达4M每秒,关键是男女比例3:7,所以贸大男生也很幸福啦。除此之外贸大还有着自带舒适落地窗沙发与空中花园的豪华图书馆,高大上的一批现代化教学楼……&贸大学生的发展前景&读大学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就业。贸大学生的发展前景非常之好。贸大学生本科毕业后三分之一的会选择出国留学,这个比例在全国绝对是前茅,而且我们能看得上的基本上都是非常著名的世界一流高校(其实贸大最牛的校友资源也几乎在国外);三分之一的会选择读研,贸大人考研的话基本上本校算是保底,去到清北人及五道口的数量不少。三分之一会选择就业,就业质量也非常之好,基本上是去到银行、投行、四大会计事务所(听过一个段子,四大恨不得用车来一辆辆的把贸大学生拉走,贸大进四大的人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三,但实际上被内陆高校追捧的四大在贸大人眼中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大型外企、央企等等。&做一些小对比&很多人都在纠结两财一贸究竟选谁,我就自己的看法做一下分析:首先是央财,央财的一大劣势是本科在沙河校区,所以央财的学生确实很难更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而且你关注招生计划的话会看到,央财投入了很多冷门专业(比如历史、哲学)等,如果不幸调剂,在财经类大学读史哲确实是件有点搞笑的事。但是央财确实在理论研究方面比我们强,而且央财在政府机构的校友资源比较多,所以,如果你更喜欢经济理论研究,或想进政府机构可以考虑央财,如果更愿意进外企银行,或出国的话贸大更合适,贸大的商业氛围比央财好,贸大随时都有诸如花旗银行等商业巨鳄的高管前来做讲座,各类商赛、投资模拟比赛更是数不胜数。再说说上财,上财近些年发展的确实快,而且上海的地理位置也好,能去上财学到会计金融还是很好的。但是上财是个彻头彻尾财经类院校,学科同质化相对严重,在学术研究领域他强过贸大,但在出国深造氛围及英语等素养方面不及贸大,而且上财招了太多的上海人,地域性比较强,而贸大在全国各地的招生人数更为均衡,总体感觉贸大更为的博爱吧,大家都来自不同地方,文化排斥没那么强。尤其是文科生或喜欢语言、国际贸易经管法的理科生可能更适合贸大。总结而言是贸大在学术领域可能并赶不上两财,但是说实话,大学既然选了财经类大学经管法这种比较出世的专业,大家或许并不感冒去搞学术研究,来商业氛围更为浓厚,学科特色强的贸大何尝不好呢?&最后的最后,想套用贸大校友的一些话,贸大就是高校中的“Jaguar”,没奔驰宝马那么出名,但却低调奢华高贵。突然也想起我爸当时安利我来贸大时说的话:“全国每个省都有几所类似清华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但却鲜有地区,能有实力办出贸大这样的精英式大学!它在整个中国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辽宁高考复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