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012年体育赛事事的商业化

商业、群众性赛事审批取消 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_产经要闻_新闻频道_全景网
商业、群众性赛事审批取消 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定 军
  实习记者 张淼淼 北京报道
  举办一场国际男篮锦标赛,将更加方便。
  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预算管理促进财政收支规范透明的相关意见,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
  该会议指出,下一步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
  至此,上述男篮锦标赛,不用像过去一样,按要求需要到国家体育总局审批。
  上述会议也指出,下一步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该会议也提出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
  上述会议意义重大。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凌平指出,从未来一段时间看,中国的体育产业将会出现一个大发展。
  据悉,目前中国的体育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在2%至3%。
  但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凌平分析称,“中国的老百姓开始关心自身健康,愿意掏钱买健康的、新的、高尚的生活方式。”但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相对比较匮乏。
  商业、群众性赛事审批取消
  根据了解,目前不少体育赛事仍需要审批。比如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航空体育竞赛活动、举办全国性、跨省(区、市)的健身气功活动、举办攀登7000米以上山峰活动和外国人来华登山活动等均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审批。
  此外,公安部还要求,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的需要审批。至于广电部门,则要求“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办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需要行政审批。
  上述会议则要求,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自如告诉记者,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以后一些国际商业性的国际锦标赛申请举办,不再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了。
  比如篮球比赛,跟国际篮球联合会联系,有外国球队或俱乐部同意就可。外事活动和安全方面的审批应该容易通过。
  不过,像气功类、航空类的体育商业活动,可能放开得要慢一些。“航空涉及到国家空域管理,一般审批比较严格。”张自如说。
  他判断,其实对民间资本来说,很难做大型的活动,规模相对中小型、有市场吸引力的群众性的活动投资前景看好。但涉及到安全问题,国家政策应该还是会比较谨慎。具体实践需要慢慢来。
  张自如还指出, 在欧美,电视台转播赛事需要给赛事主办方付费。但是在中国,赛事主办方需要给电视台交钱。 现在放开转播权,可能会改善原来关系倒置的问题,确认赛事主办方拥有转播权的市场地位。
  上述会议也指出,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则认为,上述改革说到底,还是要推进体育商业化过程。
  无论是取消审批,还是放宽转播权限制,以及推进职业体育改革,说到底是要改变中国体育目前国家举国体制办体育的特点,体育活动不仅仅只有国家财政供养的竞技人员参与。下一步要向职业体育转化发展,让强大的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市场化加速
  凌平认为,这意味说下一步中国需要加快体育产业按照企业法和市场法则办事。
  目前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自主权还待下放到社会。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的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很不完善。不像欧美等国家,各项职业联赛运作得比较好。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现在的运动场馆设施基本是以健身路径为主,而不是按照体育市场、体育产业化来运行。
  为此,他建议加快体育市场化进程,体育产业是一个市场,市场运行要靠法律。中国市场化经济中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现在国际上的体育产业盈利方式,有电视转播、门票收入、赞助、特许产品经营四种。但中国目前只有赞助。”凌平说。
  上述会议也提出, 要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
  同时要优化市场环境,支持体育企业成长壮大。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体育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培训等体育服务业。让体育产业强健人民体魄,让大众健身消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在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在2%~3%, 在美国,体育产业是第七大支柱产业。中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只有0.55%(2010年数字),且7成以上是由体育用品制造业贡献的。
  中国体育设施不少,但是主要是通过体育彩票的资金在运转,民间资本投入不多。此外,大量比赛场馆和学校的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核心问题是没有俱乐部和体育组织来协调群众参与活动。已有的体育场馆很多距离群众居住区远,价格高,难以得到很好利用。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则认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说了好多年了,但是学校不可能对单个人开放,如果有俱乐部的话,则比较好操作。但是类似俱乐部和体育组织的产生,需要国家加快体育组织的改革,因为很多协会还只是半官方组织,而不是民间组织。
  “现在中国体育商业化加快得不够,仅仅有足球、棋类等,如果协会有俱乐部,有全国性会员,就很快发展起来了。”他说。
  张自如认为, 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场馆(如鸟巢、水立方)以及高校的场馆设施的确需要尽快放开。(编辑 谭翊飞 张凡 申剑丽)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中国商业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上海喜力网球公开赛案例研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商业赛事的市场化运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的位置: &
体育赛事商业化内在作用机制刍议
摘 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体育赛事商业化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认为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的举办,改写了全球体育赛事的洛杉矶发展模式,为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树立起典范。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于秀玲;
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体育赛事与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一样,从过去单纯由政府无偿供给、公益性服务,转变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消费品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营销规律,通过运用商业运作的手段,对体育赛事进行策划和推广,并就赛事及相关产品进行营销活动,取得经济回报或收益,最终实现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和商业媒介价值,这就是体育赛事的商业化。我国在实现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影响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的滞后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推进体育经济的发展,推进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进程中,应当正确分析和看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促进体育商业化运作的策略。1当前体育赛事商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各级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不同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行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政策法规环境尚未形成主要表现为体育赛事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体育赛事的商业化管理缺乏应有的规范管理,且往往政府干预过多,使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受到了很多方面的束缚。同时由于多方利益群体的存在,市场尚未形成对他们的统一协调和(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16.00元/期全年定价:10.67元/期 共256.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年体育赛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