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文综新课标历史试题(全国新课标卷)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1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分析
驻马店市基础教研室试题分析组 
王景阳 王茂松 余朝钦 李连清 刘爱香 
一、试题总体评价
今年的全国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总体来看,平稳中力求创新,以能力立意为导向,根据教材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
与往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相比,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考查内容有些变化。
1、从中外史试题所占比重看,考查中国史试题的比重增加:12道选择题中有8道中国史试题计32分;2道非选择题中,第40题综合考查中国史和世界史,第41题考查中国史,中国史计24分;4道选考题中第45、46、48题考查中国史内容,仅第47题考查世界史。
2、从教材模块看,试题基本涵盖必修教材三大模块的内容,选择题中的模块比例比较平衡,但政治和思想文化史的比重在上升,如,选择题的第24、25、26、29、32、33题,非选择题选考题的第40、41题均是考查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内容。
3、从试题设置形式看,往年的表格题、漫画题没在今年的试卷中出现,今年的试卷全部是文字型的材料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非选择题的第41题,这是今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一大“亮点”!该题结合了中日关系这一时事热点,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该届的模拟题基本上训练的是材料评述题和图片信息题)和历史素养,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同时体现高考的选拨性功能。
具体来说,今年
(一)试卷整体上保持稳定性、延展性
(1)分值分配与上年基本上持平。选择题(12道x4分,共48分),其中24-31题均是中国史,占32分;32-35题是西方史,占16分;非选择题,仍占52分,各题分值基本不变;选修部分试题安排和分值分配都与往年基本一致。具体分值与内容见下表:
(2)试题形式基本平稳,特别是主观题,采用两道必答,一道选修(4选1)的方式,其中必做的40题中西对比兼顾,从古代、近代两个时代的跨度思维出发,既体现课标要求,又让学生能适应和找到熟悉的感觉,选做题为4选1,难度适中,较为平和。
(3)试题难度延续了往年的水平,总体讲选择题难度较大,如第25、26、27、29、30、32等,做这些题目需要在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非选择题与往年相比要相对平和些,材料长度适中,问题的设置规范、准确、简洁,学生较易切入。如第40题对于牛顿和宋应星科技成果特点及发表背景的考查,较为常规,是对于中西社会环境的对比考查,学生会感觉较为亲近。从选修题的设置来说,较平时训练更为容易一些,学生看到问题后不会出现无话可说。
(4)试题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就试题难度而言,选择题难、中、易试题比例适当,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如24、26、29、32、33、34、35等试题均为中等难度试题,在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同时,更加注重体现高考选拔性的特点与要求。
(1)考查标准:延续了历史学科的综合考查标准,从文史知识到基本的历史素养,从基础的史学知识到历史研究的方法与技巧,从初步的历史认知到史论及史观的考查等,均能很好地覆盖和呈现,且比往年都更全面。
(2)试题风格:延续了往年试题的形式与风格,Ⅰ卷中的材料式选择题,都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评判、归纳等,形成正确的认识。非选择题所选材料源自古今中外史书典藉,既有文言文,也有现代文,这与往年的试题风格基本一致。学生复习备考也基本上是照此训练,所以试题让学生能有较好的适应感,特别是成绩好的考生仍能感到挑战性。
(3)创新性:延续了历史学科试题的创新性。全国Ⅰ卷的文综历史41题一直是一大亮点,从2012年“冲击—反应”题,到2013年“比较说明”题,再到今年的“修改说明”题,每年都在命题形式及能力考查上有所创新。今年的41题和去年的41题是大同小异,都属于说明类材料解析题。但今年的“修改说明”题不像去年的“图片说明题”那样让学生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次,今年的41题在选材上别具匠心,突出了时政,也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4)对材料的选取和考查方面更精心、更深入、更系统。从选择题来说,考查知识性的内容比重在增加,与课本内容较为贴近。材料式理解性的选择题,题干部分内容从文字表述来说,少了很多文字,省去了很多审题时间。从主观题来说,对于牛顿和宋应星科技成果特点及发表背景的考查,较为常规,是对于中西社会环境的对比考查,学生会感觉较为亲近。从选修题的设置来说,较平时训练更为容易一些。
(二)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历史试题命题的基本发展趋势。今年的选择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除第28、31、35三道试题可以直选外,其余的试题都必须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试题以教材主干知识为依托,大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注重理解分析甚至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部分更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所预设的问题根据材料提供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分析、理解、比较等。如选择题第24、25、27、28、29、32、34题为“反映”“表明”类,第26、30、33题为说明类,第31、35题为结果、作用类,非选择题第40、41、45、46、47、48题主要考查特点、原因(背景、理由)、影响(作用)、区别,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唯物史观,通过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理解、比较、说明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历史学习的重要目的是获得历史的智慧,而不是为了记住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今年的历史试题更加突出了试题的开放性。如第41题向学生呈现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而且特别说明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只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即可。这样的题目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需读透材料,从材料中找出一处不合理之处,并且说明理由就行了。当然这要求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相符,也是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学习历史”
的形象注解。
(四)关注时事热点,与现实联系密切,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功能
高考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往往会以社会现实问题切入,考查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年历史试题对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的考查更为明显。如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第41题折射了当今的热点问题:中日关系,第45、46题,分别契合了当下司法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事热点,第47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第48题则隐性映射了我国反腐倡廉的政治热点问题。这些试题的设置符合课程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紧扣社会发展脉搏、“以史为鉴”的教学目标。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关注教材,还要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现实中找出历史话题。
二、试题分析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能力。
【解析】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的身份统治百姓、治理国家;在获得了上苍排他性的授权之后,祭天“理所当然”地也成为皇帝的特权,其他人无此“福分”,只能祭祖,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皇帝独尊”。材料反映出皇权统治借助于等级特权制度(即题干中的“人伦秩序”)维护统治的独特文化现象。正确答案B。A项的“缘于”,C项的“促成”错误。D项的“宗法”偷换了“皇帝”二字,D项若对,应是“祭天活动强化了皇帝制度”。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及相互逻辑关系的混淆。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握主干知识的能力。
【解析】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说明佛教的社会基础与影响力并不薄弱,也说明B项的“最大”表述有误,B、D排除两项。A项表述错误,正确表述应是“皇帝的好恶影响宗教兴衰”。该题为纯粹逻辑判断题,试题难度较大。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易被材料误导,忽视主干知识的把握,丢掉儒家为主流思想这一基本史实。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考点】宋明理学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学科系统的综合及认知迁移能力。
【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朱熹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本善),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习远),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可知D项正确。(参见历史必修三第13页)
【考生误区分析】忽视对思想哲学知识的深刻内化和形象表述,还忽视教材基础的启示作用。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及政策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综合运用,把握历史时代的宏观特征。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外贸易频繁,外商广泛采购中国商品,表明中国商品对世界的吸引力。以此证明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的主干知识。B、C材料无体现,D项不符史实。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忽视鸦片战争前中国在中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这一时代特征。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考查能力】对材料的分析及比较能力。
【解析】鸦片战争后,受外国商品输出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仅是趋势。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固性,中国消费外国的工业品相对有限。D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本题设置简单,易于分辨。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考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时代特征的理解。
【解析】联系百日维新内容,可知,废除的只是科举制度中以八股文“取士”的传统选官方法,改试“策论”,并未废除科举制度本身,简言之,废除八股取士≠废除科举。因此A项中的“断送”明显错误,B项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教材不熟悉,该部分在选修一中有专门表达。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查能力】知识迁移及推理、判断能力。
【解析】近代上海号称“东方的巴黎”,其近代化发展与开放程度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不可能比上海人更具热情,B项错误。按理说,国产影片主要描绘中国风土人情,更贴近中国民众生活,发展与开放程度与上海相比相对落后的京津民众观看国产片更多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就是:国产片存在制作成本较高、流通税费重等问题,总之,国产片流通价格较高。C项正确。上海人看国产片多不能说明上海人比内地人开放,D项错误。A项所述现象非最佳,排除。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缺乏对材料的把握理解不足,必修二与必修三知识混搭。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辨析。
【解析】中国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时,面临着粮食产量增长落后于增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把粮食供应放在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除努力促进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外,对商品粮食进行统一调拨、分配和管理,以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C项的“灾害”,D项的“恢复”,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缺乏对历史时代特征的把握。
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考查能力】基本概念的理解与主干知识的把握、迁移能力。
【解析】如果B正确,雅典法律规定应该是禁止与防范所有的自杀行为,但事实上不是,排除B;连自杀都管着,恰恰说明C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的相关主干知识把握不准。
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考点】启蒙思想与美国1787年宪法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及综合判断能力。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在计算各州人口时,印第安人人口不在计算之列(借口是印第安人不纳税),黑奴只按“五分之三”比例折算,这就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精神。B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材料把握不准。
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综合提炼信息的能力。
【解析】国家计划的建设项目,允许外国公司负责经营,恰恰说明苏联在建设中借鉴了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办法,D正确。
【考生误区分析】阅读材料不精析,时代特征模糊。
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考查能力】基础知识的把握与辨析能力。
【解析】欧元是欧盟货币统一的体现,它有利于欧盟统一市场的发展,A正确。B的“消除了”,D的“领导地位”明显错误,排除。欧盟对外贸易额增减与欧盟成员国的经济状况直接关联,与欧元本身不直接相关,排除C。
【考生误区分析】本题设置简单,易于分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说明战国时期分封制在秦国已遭破坏,集权统治模式基本建立起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模式而非君主集权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并不能说明严格遵循分封制度,其实分封制在东方六国也遭到破坏,d项表述错误。
特邀主编老师
欢迎下载!
本学科其它资料
资源难易程度:★★★★★★★★★★★★★★★
下载过本资料的用户还下载过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当前位置: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卷)word解析版揪错
找名校名卷--->>上
上,找“高三历史全国通用版高考”更多相关试卷猜你喜欢——
最新更新试卷——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9页¥2.0018页免费10页免费5页¥2.006页免费 5页免费10页2下载券6页免费19页1下载券19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页免费6页2下载券5页免费11页免费16页免费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高考文综新课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