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上上坊坊袁园是骗子,一房数卖坑了多少人!

“一房6卖” 花湖开发区致远地产超亿元骗局真相
09:41& 楚天时报&&有敏&
鄂州致远地产开发的&上上坊&楼盘销售中心,目前已变成破产管理人办公室,当前大门紧锁
由鄂州花湖致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鄂州致远地产&)开发的上上坊楼盘,自去年曝出违规建设、未批先售、一房多卖、非法集资等诸多问题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鄂州致远地产当前正在接受住建部及湖北住建厅调查。
记者调查得知,该楼盘位于花湖经济开发区,有徽派别墅107套,高层住宅千余套。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累计总额达过亿元。
一年过去,昔日让人趋之若鹜的明星楼盘,宣称&具有投资功能&的养老公寓现状如何?而非法集资的骗局又给市民留下了哪些痛的领悟?
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12月9日,记者在上上坊小区见到业主老唐。谈及去年的夺房大战,年过五十的他似乎还没从噩梦中缓过神来,他说:&从未想过在电视里才会看到的戏码,有一天竟真实地在自己身上上演了。&
2013年初,老唐筹划给儿子置办一套婚房,最终选中熟人致远公司老板袁园开发的上上坊联排别墅。面积近270平方米的别墅住宅,总价才138万元,如果全额付款,还可优惠18万元。虽然筹钱不易,但一想到这个买卖划算,老唐就很快想办法凑齐了120万元,并于同年3月1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全额支付房款,将别墅置办到儿子名下。
不料,交清房款后办理房产证却遭遇困难重重。老唐说,&开发商一拖再拖。多次去找袁园问情况,她都说房子都是你的了,晚点办证也跑不了。&另有数十个业主的遭遇与老唐一样,多次向开发商询问办理房产证均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事。
去年9月中旬,老唐斥资百万购买的别墅家中,忽然闯进陌生人,别墅的前院大门还被人加上了一把锁。对方声称自己是该套房屋的业主,并出示了购房合同,以及房产部门的备案证明。
老唐又气愤又焦急,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多次找袁园讨说法。最后,老唐和亲戚在小区内堵住了袁园。袁园无奈承认,因资金周转困难,她在老唐父子不知情的情况,将其全款购买的别墅抵押给了席女士。
开发商一房多卖的消息在小区内不胫而走,如一颗炸弹迅速炸开。原来,自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借款数额从几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总额据称过亿。由于无力偿还,去年9月中旬开始,多名债主涌进小区,与业主展开夺房之战。
事发后,鄂州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小组。鄂州警方立案调查。
12月9日,记者走访小区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别墅大门紧锁、荒草丛生,车库的卷闸门上喷有&此房已卖&&登记时间&&房号&等涂鸦信息。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房子目前仍有纠纷,至少是一房两卖,多的可能达到一房六卖。然而,当事情一件件暴露出来,业主们才恍然大悟,一房多卖只是开发商整个骗局的冰山一角。
民间借贷超亿元缓解资金缺口
知情人士透露,鄂州致远地产老板袁园出生于黄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在事业单位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在黄石从事房地产开发,曾在黄石港区开发某楼盘,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008年前后,鄂州花湖楼市火热,拿地成本低,袁园遂到此地淘金,开发上上坊项目。
最初,项目被命名为钱柜花园。袁园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将项目定位为徽派园林小区,更名为上上坊,意为上上之作。
一期工程23栋别墅,在随后几年间陆续建成,销售没有预想中的火爆,而缺钱的问题却始终如影相随。为此,袁园不时向朋友伸手借钱,月利息多为2%至3%之间。当时开发商资金链绷得还不算太紧,所借资金往往能及时还上。
然而,在别墅工程进入尾声时,上上坊小区的二期工程又快速跟进。7栋高层住宅,所需建设资金超过亿元。工程进入一半后,资金告急,进退维谷。
本想将上上坊项目打造成一个&上上之作&的袁园,却一直因资金缺口在行&下下之策&。据债权人介绍,直到事情败露,袁园都是通过民间高息借贷来缓解资金缺口,几乎借遍了朋友圈,累计超过亿元。
2012年2月,杨女士与鄂州致远地产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借款80万元整,月息3%,借款期限为一年。鄂州致远地产以22-6号连体别墅作抵押,面积为267.7平方米,并约定如果逾期一月,杨女士有权处置该房产。杨女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鄂州致远地产第一年的利息尚可兑现,到了2014年4月,高额利息难以支付。
2014年1月,鄂州致远地产又与席女士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240万元,并以22-5、14-2、14-5三套别墅作抵押,总面积843平方米,月息3%,借款期限为半年。
一位熟悉袁园的债权人称,&袁园原以为还会像从前一样,只要把房子建好顺利卖出去,手里借的高利贷就不是问题。&不幸的是,袁园最终没能逃出高利贷的深渊。
此外,多份由袁园与他人签定的借款合同显示,袁园的这些借款,不仅利息高,而且违约条款苛刻。合同约定,如果逾期还款,每天以本金的万分之五计算违约金;如果逾期两个月以上,以本金的20%计算违约金。以100万元借款,每月3%的利息计算,正常情况下,袁园每月要还3万元利息,一年下来便是36万元。一旦违约两个月,则需支付20万元违约金。这些钱一旦累积到本金当中,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名熟悉内情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完成二期工程,袁园的贷款数额越积越多,常常被债主追讨。最终,民间借款的高额利息,成为压垮袁园的&最后一根稻草&。2014年7月起,债权人不断上门,封锁业主房屋,与业主上演夺房大战。至此,业主才如梦初醒,自己花钱购买的房屋竟成了地产商融资的筹码。
&两折购房&理财变非法集资
另外,部分业主向记者透露称,鄂州致远地产以收取&上上坊颐和公寓房&定购金的名义,向社会公众高息收取意向金,声称既可养老也可投资,许以高额回报,吸引不少老年人下订单。
在黄石经商的川籍男子魏先生表示,2013年年底,他注意到上上坊小区开发老年公寓的投资广告,&开发商说,投资老年公寓可获得数额不菲的回报,投资第一年即可获得投资额12%的返利,随后5年每年递增2%,到第五年回报额可达到投资额的20%。&魏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100万元,第一年就可返利12万元,第二年就14万元。每年返利递增2万,5年之后,返利累加可达到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0%。
不久,魏先生前往上上坊售楼部咨询。&工作人员告诉我,投资3万元才能获得购买小区老年公寓的资格,投资10万元才能确保买到小区的老年公寓。投资20万元,就可以自由选择购买了。&魏先生当即投下了3万元。
去年5月,魏先生再次投资7万元,但在签合同时,他发现有些不对劲,&合同上的大致意思是,如果开发方毁约,那我们投资者就只能购买老年公寓的房子而拿不到返利。&魏先生表示不解,&我出钱是为了投资拿返利的,要这些老年公寓的房子有什么用?&
拒签合同后,魏先生被告知,他投资的10万元现金只能在随后的三个月中分期退还。然而,时至今日,他未收到一分钱退款。
家住黄石城区的夏先生表示,他于2014年1月向上上坊交了20万元意向金,选了一套位于16层的房子。合同上写明:如果到2014年6月开盘时,夏先生感觉这套房不错就履行合同,不满意开发商就退钱并赔利息。
但直到去年6月份,夏先生发现上上坊养老公寓连样板间都没有做好。他多方打听发现,鄂州致远地产欠债很多,原本约定的退款也无法兑现。
连日来,多名业主告诉记者,上上坊养老公寓的广告宣传&两折购房&,意指从签合同、交了定购金起连续五年,年收益为12%至20%,其中每过一年上涨2%,这样5年总收益就达到了80%,也就相当于过五年时间,只用20%的房款就买到了房子。
这样的好事真会发生吗?调查显示,这个被很多老年人看做两全其美的&投资天堂&,其实连养老机构的资质都还没有获得。
扫一扫,关注“黄石亿房网”官方微信号,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亿房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房网观点
放眼看世界
Copyright & .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房公司 版权所有鄂州致远地产超亿元理财骗局真相 一房两卖
长江商报消息 先设计&一房6卖&圈钱救急,后又力推&理财&型养老公寓套取定购金  □本报记者 杨玲玲 发自武汉  当前,从住建部到各省住建厅正在进行一场&房地产非法集资&专项整治的行动。  高调宣称购买老年公寓可&理财&,许以高息回报,背后却隐藏着非法集资陷阱;全额付款低价买别墅,原以为是&天上掉馅饼&,最终却陷入夺房大战。这是目前在湖北鄂州上演的一出&地产理财&骗局大戏。  12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在武黄城际铁路鄂州花湖站看到,与湖北黄石城区仅一路之隔的鄂州花湖经济开发区,楼盘林立,别墅成群。当地人称,虽然该地属于鄂州市,但距离黄石城区较近,且售价比黄石低三到四成,也是附近唯一一个拥有别墅建筑的地段,因此吸引了众多黄石市民前往购房置业。  而由鄂州花湖致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鄂州致远地产&)开发的上上坊楼盘,自去年曝出违规建设、未批先售、一房多卖、非法集资等诸多问题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鄂州致远地产当前正在接受住建部及湖北住建厅调查。  长江商报记者调查得知,该楼盘位于花湖经济开发区,有徽派别墅107套,高层住宅千余套。此外,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累计总额达过亿元。  一年过去,昔日让人趋之若鹜的明星楼盘,宣称&具有投资功能&的养老公寓现状如何?而非法集资的骗局又给市民留下了哪些痛的领悟?近日,长江商报记者赶赴鄂州,对上上坊楼盘最新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  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12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在上上坊小区见到业主老唐。谈及去年的夺房大战,年过五十的他似乎还没从噩梦中缓过神来,他多次对记者说,&从未想过在电视里才会看到的戏码,有一天竟真实地在自己身上上演了。&  2013年初,他开始筹划给儿子置办一套婚房,看了很多地方,最终选中熟人致远公司老板袁园开发的上上坊联排别墅。面积近270平方米的别墅住宅,总价才138万元,如果全额付款,还可优惠18万元。虽然筹钱不易,但一想到这个买卖划算,老唐就很快想办法凑齐了120万元,并于同年3月1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全额支付房款,将别墅置办到儿子名下。  不料,交清房款后办理房产证却遭遇困难重重。老唐说,&开发商一拖再拖。多次去找袁园问情况,她都说房子都是你的了,晚点办证也跑不了。&另有数十个业主的遭遇与老唐一样,多次向开发商询问办理房产证均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事。  去年9月中旬,老唐斥资百万购买的别墅家中,忽然闯进陌生人,别墅的前院大门还被人加上了一把锁。对方声称自己是该套房屋的业主,并出示了购房合同,以及房产部门的备案证明。  老唐又气愤又焦急,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多次找袁园讨说法。最后,老唐和亲戚在小区内堵住了袁园。袁园无奈承认,因资金周转困难,她在老唐父子不知情的情况,将其全款购买的别墅抵押给了席女士。  老唐要求袁园现场写下一份承诺书,注明事情经过,并保证在60天内一定将房屋返还儿子名下。同时,老唐还将袁园公司与席女士签订的借款合同复印了一份。  借款合同显示:2014年1月,致远公司因资金紧缺,向席女士借款240万元。作为制约,致远公司以所建上上坊小区内的联排别墅22-5、14-2、14-5号,建筑面积共843平方米的房屋作抵押。双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在鄂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鄂州市地产信息网上办理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手续。  这笔借款的利息是每月3%,即72000元。借款期限为日至日,共6个月。根据合同,合同期内,致远公司连续两个月未付利息,将自动放弃房屋赎回权。鄂州致远地产失去房屋赎回权后次日,双方所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正式生效,双方按合同内容正式履行房屋买卖相关手续。  去年9月末,业主马女士也通过查询获知,两套别墅均被开发商私下抵押给了民间借贷人,一套150万元,一套100万元。在鄂州市地产信息网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备案系统中,这两套别墅的户主,一个姓陈,一个姓翁。而业主陈先生的别墅也有另外的购买者。  开发商一房多卖的消息在小区内不胫而走,如一颗炸弹迅速炸开。原来,自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借款数额从几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总额据称过亿。由于无力偿还,去年9月中旬开始,多名债主涌进小区,与业主展开夺房之战。  事发后,鄂州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小组。鄂州警方立案调查。  12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走访小区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别墅大门紧锁、荒草丛生,车库的卷闸门上喷有&此房已卖&&登记时间&&房号&等涂鸦信息。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房子目前仍有纠纷,至少是一房两卖,多的可能达到一房六卖。然而,当事情一件件暴露出来,业主们才恍然大悟,一房多卖只是开发商整个骗局的冰山一角。  民间借贷超亿元缓解资金缺口  知情人士透露,鄂州致远地产老板袁园出生于黄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曾在事业单位工作,后来下海经商,在黄石从事房地产开发,曾在黄石港区开发某楼盘,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008年前后,鄂州花湖楼市火热,拿地成本低,袁园遂到此地淘金,开发上上坊项目。  最初,项目被命名为钱柜花园。袁园在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将项目定位为徽派园林小区,更名为上上坊,意为上上之作。  一期工程23栋别墅,在随后几年间陆续建成,销售没有预想中的火爆,而缺钱的问题却始终如影相随。为此,袁园不时向朋友伸手借钱,月利息多为2%至3%之间。当时开发商资金链绷得还不算太紧,所借资金往往能及时还上。  然而,在别墅工程进入尾声时,上上坊小区的二期工程又快速跟进。7栋高层住宅,所需建设资金超过亿元。工程进入一半后,资金告急,进退维谷。  本想将上上坊项目打造成一个&上上之作&的袁园,却一直因资金缺口在行&下下之策&。据债权人介绍,直到事情败露,袁园都是通过民间高息借贷来缓解资金缺口,几乎借遍了朋友圈,累计超过亿元。  2012年2月,杨女士与鄂州致远地产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借款80万元整,月息3%,借款期限为一年。鄂州致远地产以22-6号连体别墅作抵押,面积为267.7平方米,并约定如果逾期一月,杨女士有权处置该房产。杨女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鄂州致远地产第一年的利息尚可兑现,到了2014年4月,高额利息难以支付。  2014年元月,鄂州致远地产又与席女士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款240万元,并以22-5、14-2、14-5三套别墅作抵押,总面积843平方米,月息3%,借款期限为半年。  一位熟悉袁园的债权人称,&袁园原以为还会像从前一样,只要把房子建好顺利卖出去,手里借的高利贷就不是问题。&不幸的是,袁园最终没能逃出高利贷的深渊。  此外,多份由袁园与他人签定的借款合同显示,袁园的这些借款,不仅利息高,而且违约条款苛刻。合同约定,如果逾期还款,每天以本金的万分之五计算违约金;如果逾期两个月以上,以本金的20%计算违约金。以100万元借款,每月3%的利息计算,正常情况下,袁园每月要还3万元利息,一年下来便是36万元。一旦违约两个月,则需支付20万元违约金。这些钱一旦累积到本金当中,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名熟悉内情的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为了完成二期工程,袁园的贷款数额越积越多,常常被债主追讨。最终,民间借款的高额利息,成为压垮袁园的&最后一根稻草&。2014年7月起,债权人不断上门,封锁业主房屋,与业主上演夺房大战。至此,业主才如梦初醒,自己花钱购买的房屋竟成了地产商融资的筹码。  &两折购房&理财变非法集资  另外,部分业主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称,鄂州致远地产以收取&上上坊颐和公寓房&定购金的名义,向社会公众高息收取意向金,声称既可养老也可投资,许以高额回报,吸引不少老年人下订单。  在黄石经商的川籍男子魏先生表示,2013年年底,他注意到上上坊小区开发老年公寓的投资广告,&开发商说,投资老年公寓可获得数额不菲的回报,投资第一年即可获得投资额12%的返利,随后5年每年递增2%,到第五年回报额可达到投资额的20%。&魏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投资100万元,第一年就可返利12万元,第二年就14万元。每年返利递增2万,5年之后,返利累加可达到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0%。  不久,魏先生前往上上坊售楼部咨询。&工作人员告诉我,投资3万元才能获得购买小区老年公寓的资格,投资10万元才能确保买到小区的老年公寓。投资20万元,就可以自由选择购买了。&魏先生当即投下了3万元。  去年5月,魏先生再次投资7万元,但在签合同时,他发现有些不对劲,&合同上的大致意思是,如果开发方毁约,那我们投资者就只能购买老年公寓的房子而拿不到返利。&魏先生表示不解,&我出钱是为了投资拿返利的,要这些老年公寓的房子有什么用?&  拒签合同后,魏先生被告知,他投资的10万元现金只能在随后的三个月中分期退还。然而,时至今日,他未收到一分钱退款。  家住黄石城区的夏先生表示,他于2014年1月向上上坊交了20万元意向金,选了一套位于16层的房子。合同上写明:如果到2014年6月开盘时,夏先生感觉这套房不错就履行合同,不满意开发商就退钱并赔利息。  但直到去年6月份,夏先生发现上上坊养老公寓连样板间都没有做好。他多方打听发现,鄂州致远地产欠债很多,原本约定的退款也无法兑现。  连日来,多名业主告诉记者,上上坊养老公寓的广告宣传&两折购房&,意指从签合同、交了定购金起连续五年,年收益为12%至20%,其中每过一年上涨2%,这样5年总收益就达到了80%,也就相当于过五年时间,只用20%的房款就买到了房子。  这样的好事真会发生吗?调查显示,这个被很多老年人看做两全其美的&投资天堂&,其实连养老机构的资质都还没有获得。
数据统计中!!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8:20:23 来源: 作者:佚名
楚天时报讯&12月9日,记者在上上坊小区见到业主老唐。谈及去年的夺房大战,年过五十的他似乎还没从噩梦中缓过神来,他说:“从未想过在电视里才会看到的戏码,有一天竟真实地在自己身上上演了。”2013年初,老唐筹划给儿子置办一套婚房,最终选中熟人致远公司老板袁园开发的上上坊联排别墅。面积近270平方米的别墅住宅,总价才138万元,如果全额付款,还可优惠18万元。虽然筹钱不易,但一想到这个买卖划算,老唐就很快想办法凑齐了120万元,并于同年3月1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全额支付房款,将别墅置办到儿子名下。不料,交清房款后办理房产证却遭遇困难重重。老唐说,“开发商一拖再拖。多次去找袁园问情况,她都说房子都是你的了,晚点办证也跑不了。”另有数十个业主的遭遇与老唐一样,多次向开发商询问办理房产证均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事。去年9月中旬,老唐斥资百万购买的别墅家中,忽然闯进陌生人,别墅的前院大门还被人加上了一把锁。对方声称自己是该套房屋的业主,并出示了购房合同,以及房产部门的备案证明。老唐又气愤又焦急,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多次找袁园讨说法。最后,老唐和亲戚在小区内堵住了袁园。袁园无奈承认,因资金周转困难,她在老唐父子不知情的情况,将其全款购买的别墅抵押给了席女士。开发商一房多卖的消息在小区内不胫而走,如一颗炸弹迅速炸开。原来,自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借款数额从几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总额据称过亿。由于无力偿还,去年9月中旬开始,多名债主涌进小区,与业主展开夺房之战。事发后,鄂州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小组。鄂州警方立案调查。12月9日,记者走访小区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别墅大门紧锁、荒草丛生,车库的卷闸门上喷有“此房已卖”“登记时间”“房号”等涂鸦信息。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房子目前仍有纠纷,至少是一房两卖,多的可能达到一房六卖。然而,当事情一件件暴露出来,业主们才恍然大悟,一房多卖只是开发商整个骗局的冰山一角。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相关新闻:
·&·&·&·&·&·&·&·&·&·&
·&·&·&·&·&·&·&·&·&·&
·&·&·&·&·&·&·&·&·&·&
·&·&·&·&·&·&·&·&·&·&
楚天时报 黄石楚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网站备案:
联系电话: 邵先生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一房两卖掀开骗局冰山一角
8:17:34 来源: 作者:佚名
楚天时报讯&12月9日,记者在上上坊小区见到业主老唐。谈及去年的夺房大战,年过五十的他似乎还没从噩梦中缓过神来,他说:“从未想过在电视里才会看到的戏码,有一天竟真实地在自己身上上演了。”2013年初,老唐筹划给儿子置办一套婚房,最终选中熟人致远公司老板袁园开发的上上坊联排别墅。面积近270平方米的别墅住宅,总价才138万元,如果全额付款,还可优惠18万元。虽然筹钱不易,但一想到这个买卖划算,老唐就很快想办法凑齐了120万元,并于同年3月1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全额支付房款,将别墅置办到儿子名下。不料,交清房款后办理房产证却遭遇困难重重。老唐说,“开发商一拖再拖。多次去找袁园问情况,她都说房子都是你的了,晚点办证也跑不了。”另有数十个业主的遭遇与老唐一样,多次向开发商询问办理房产证均被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事。去年9月中旬,老唐斥资百万购买的别墅家中,忽然闯进陌生人,别墅的前院大门还被人加上了一把锁。对方声称自己是该套房屋的业主,并出示了购房合同,以及房产部门的备案证明。老唐又气愤又焦急,这才觉得事情不对,多次找袁园讨说法。最后,老唐和亲戚在小区内堵住了袁园。袁园无奈承认,因资金周转困难,她在老唐父子不知情的情况,将其全款购买的别墅抵押给了席女士。开发商一房多卖的消息在小区内不胫而走,如一颗炸弹迅速炸开。原来,自2013年起,开发商便以业主房屋作抵押,向民间高息贷款,借款数额从几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总额据称过亿。由于无力偿还,去年9月中旬开始,多名债主涌进小区,与业主展开夺房之战。事发后,鄂州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调查小组。鄂州警方立案调查。12月9日,记者走访小区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别墅大门紧锁、荒草丛生,车库的卷闸门上喷有“此房已卖”“登记时间”“房号”等涂鸦信息。小区业主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房子目前仍有纠纷,至少是一房两卖,多的可能达到一房六卖。然而,当事情一件件暴露出来,业主们才恍然大悟,一房多卖只是开发商整个骗局的冰山一角。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相关新闻:
·&·&·&·&·&·&·&·&·&·&
·&·&·&·&·&·&·&·&·&·&
·&·&·&·&·&·&·&·&·&·&
·&·&·&·&·&·&·&·&·&·&
楚天时报 黄石楚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网站备案:
联系电话: 邵先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上坊实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