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与高碳钢会生锈吗有化学反应吗

碳钢-盐酸体系中氨基酸的缓蚀作用研究碳钢,研究,盐酸,氨基酸,碳钢的缓蚀,缓蚀..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碳钢-盐酸体系中氨基酸的缓蚀作用研究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含硫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酸洗缓蚀性能的研究--《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含硫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酸洗缓蚀性能的研究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氨基酸类化合物因为其无毒可生物降解,在缓蚀剂的领域受到了重视。
实验采用动态失重法、电化学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盐酸介质中半胱氨酸、蛋氨酸对碳钢试片的缓蚀作用。发现单一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缓蚀率不高,为了提高缓蚀率,进一步满足工业上的需求,进行了半胱氨酸的复配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和平行试验,筛选出三元复合缓蚀剂的最佳配比浓度,即半胱氨酸:咪唑啉季铵盐:HMTA=20mg/L:50mg/L:50mg/L,缓蚀率可以达到95.98%。极化曲线分析表明此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主要抑制阳极反应;交流阻抗测试表明缓蚀剂的浓度越大,电荷转移电阻愈大,双电层电容愈小,缓蚀率也随之提高。
合成了S-苄基半胱氨酸、蛋氨酸亚砜和蛋氨酸砜三种氨基酸衍生物。红外测试发现得到了目标产物。动态失重法得出三者的缓蚀率顺序为:S-苄基半胱氨酸蛋氨酸亚砜蛋氨酸砜。当浓度为800mg/L时,三者的缓蚀率依次为89.57%、82.69%、82.53%,其中蛋氨酸衍生物的缓蚀性能有待提高。极化曲线发现三种衍生物均为混合型缓蚀剂,其中蛋氨酸砜在高浓度(800mg/L)时以抑制阳极为主;交流阻抗测试的结果发现所用缓蚀剂的浓度增加,电荷转移阻力就会增大,腐蚀速度减小,缓蚀率提高。
三元复合型缓蚀剂和氨基酸衍生物在碳钢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都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以化学吸附为主,并且吸附自由能为负值,表明缓蚀剂在碳钢上的吸附行为是放热自发过程。
浸没在添加了上述缓蚀剂的盐酸中的碳钢,在扫描电镜下显示表面均匀平整,说明缓蚀剂分子在碳钢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起到了缓蚀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G174.42【目录】:
摘要4-5Abstract5-9引言9-10第1章 文献综述10-20 1.1 缓蚀剂概述10-12
1.1.1 缓蚀剂的定义10
1.1.2 缓蚀剂的分类10-11
1.1.3 实验研究方法11-12 1.2 酸洗缓蚀剂的研究12-15
1.2.1 常用的酸洗缓蚀剂12-13
1.2.2 酸洗缓蚀剂作用机理13
1.2.3 酸洗缓蚀剂的研究进展13-15 1.3 绿色氨基酸类酸洗缓蚀剂15-18
1.3.1 氨基酸类缓蚀剂作用机理16
1.3.2 氨基酸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16-18 1.4 小结与展望18-20第2章 实验部分20-25 2.1 失重法测试20-22
2.1.1 实验原理20
2.1.2 实验仪器与材料20-21
2.1.3 实验步骤21-22 2.2 电化学测试22-24
2.2.1 实验原理22-23
2.2.2 实验仪器23
2.2.3 实验步骤23-24 2.3 扫描电镜分析24-25第3章 氨基酸复配的缓蚀性能研究25-45 3.1 单一氨基酸的缓蚀性能25-27
3.1.1 半胱氨酸的缓蚀性能测试25-26
3.1.2 蛋氨酸的缓蚀性能测试26-27 3.2 氨基酸的复配27-35
3.2.1 二元复配剂与氨基酸的协同作用27-30
3.2.2 三元复配剂的确定及最佳配比30-33
3.2.3 实验条件对三元复配的影响33-35 3.3 三元缓蚀剂经济评价35 3.4 复合缓蚀剂的吸附热力学35-38 3.5 复合缓蚀剂的腐蚀动力学研究38-39 3.6 电化学测试39-42
3.6.1 极化曲线分析39-40
3.6.2 交流阻抗测试40-42 3.7 金属表面腐蚀形貌分析42-43 3.8 本章小结43-45第4章 半胱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测定45-55 4.1 S-苄基半胱氨酸的合成45-46
4.1.1 实验仪器与药品45
4.1.2 实验步骤45-46 4.2 产物表征46-47
4.2.1 熔点的测定46
4.2.2 红外鉴定46-47 4.3 S-苄基半胱氨酸的缓蚀性能47-48 4.4 S-苄基半胱氨酸的吸附热力学48-49 4.5 电化学测试49-52
4.5.1 极化曲线分析49-50
4.5.2 交流阻抗测试50-52 4.6 金属表面腐蚀形貌分析52-53 4.7 本章小结53-55第5章 蛋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缓蚀性能测定55-69 5.1 蛋氨酸衍生物的合成55-56
5.1.1 实验仪器与药品55
5.1.2 实验步骤55-56 5.2 产物表征56-58
5.2.1 熔点的测定56
5.2.2 红外鉴定56-58 5.3 蛋氨酸衍生物的缓蚀性能58-60 5.4 蛋氨酸衍生物的吸附热力学60-61 5.5 电化学测试61-67
5.5.1 极化曲线分析61-63
5.5.2 交流阻抗测试63-67 5.6 金属表面腐蚀形貌分析67-68 5.7 本章小结68-69结论69-70参考文献70-74致谢74-75导师简介75-76作者简介76-77学位论文数据集7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兰天丽;任晓英;陈莹莹;高占鑫;焦庆祝;;[J];表面技术;2010年03期
王洪军;陈洪龄;;[J];材料保护;2008年07期
程明焱;吴伟明;刘鹤鸣;杜海燕;;[J];电化学;2008年02期
张大全;朱瑞佳;高立新;;[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杨守刚;[J];发电设备;2002年01期
蒋伟;龚敏;赵金平;;[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年04期
王秀梅;杨怀玉;王福会;;[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4期
张世红;祁秀玲;匡飞;杨伟红;谭卫军;王佳;;[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4期
杨晓远;唐永明;杨文忠;万嵘;;[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年05期
孙菱翎;李东胜;李晓鸥;刘洁;王慧;;[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陈景;刘玉岭;王立发;武亚红;马振国;;[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沈建,余鼎声,庞正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孙福星;庞正智;武德珍;沈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刘俊超;白丽莉;赵景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常艳兵;王为民;魏显达;;[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杨尚军;谭世语;张研;;[J];表面技术;2006年01期
吴伟明;杨萍;杜海燕;路民旭;钟洪鸣;;[J];表面技术;2006年06期
李凌杰;雷惊雷;屈卫娟;赵川;张胜涛;潘复生;;[J];表面技术;2007年01期
陈希挺;周雅;蒋利民;许海东;;[J];表面技术;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颖;吴惠然;;[A];纪念《金属制品》创刊40周年暨2012年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佟永纯;王清云;甄文龙;;[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晏晓敏;肖锦;胡勇有;;[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小刚;王蓉蓉;郭焱;罗奖合;王广珠;;[A];第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庞雪辉;张玉璇;张洁;解建东;侯保荣;;[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庞雪辉;张玉璇;张洁;解建东;侯保荣;;[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金普军;罗武干;张茂林;谢振斌;;[A];文物科技研究(第二辑)[C];2004年
左宏伟;;[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松青;[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吴锋景;[D];重庆大学;2011年
陶志华;[D];重庆大学;2011年
扈俊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田洪祥;[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李新宝;[D];郑州大学;2006年
蒋海珍;[D];上海大学;2006年
闫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夏明珠;[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鞠虹;[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兰天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任晓英;[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丽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钢;[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梅其政;[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于会华;[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邹家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胡荣;[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靳晓平;[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常春芳;[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捍卫,胡岳华,黄可龙;[J];半导体技术;2002年07期
魏刚,许亚男,熊蓉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蒋馥华,张萍;[J];表面技术;1996年02期
王佳;邹爱美;李杰兰;焦庆祝;;[J];表面技术;2006年02期
吴伟明;杨萍;杜海燕;路民旭;钟洪鸣;;[J];表面技术;2006年06期
王洪军;陈洪龄;;[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3期
陶映初,张全忠,刘仁新;[J];材料保护;1987年04期
郭稚弧,唐和清,张红卫,孟凡玲;[J];材料保护;1989年02期
木冠南;赵天培;;[J];材料保护;1992年02期
黄少斌,肖锦;[J];材料保护;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伟伟;张静;杜敏;;[J];化学学报;2011年16期
陈家坚;曹家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2年04期
胡松青;胡建春;高元军;贾晓林;郭文跃;;[J];化工学报;2011年01期
毛满意;夏明桂;孙冶平;叶欢欢;董波;任家君;淘凌云;;[J];材料保护;2009年10期
陈雅玲;汤兵;;[J];清洗世界;2010年12期
姜德成;刘福国;;[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8年04期
朱镭,于萍,张小霓,罗运柏;[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年04期
赵雨亭;;[J];应用化工;1984年03期
沈建,余鼎声,庞正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杜清珍;王胜利;张伟;魏爱军;曹瑞民;李翠琴;;[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永娟;宋国强;刘金彦;;[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辉;唐晖;朱传方;;[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张胜涛;栗晓;;[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庞雪辉;谭福能;隋卫平;张洁;侯保荣;;[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鞠虹;李焰;鞠玉林;;[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何毅;马兰;海鹏;陈钊;;[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陈威;战风涛;王鑫;陶远贤;张芳华;;[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佟永纯;王清云;甄文龙;;[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蕊;孙一平;王娜;杨海峰;;[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宋巍;纪佳华;马晓铃;孙一平;朱璇;段国萍;陆玉婷;杨海峰;;[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郭人宏 通讯员  李俊芳;[N];泰州日报;2006年
马明 通讯员
袁金泉;[N];中国工业报;2009年
;[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郭人宏;[N];泰州日报;2006年
记者 苏卫东;[N];无锡日报;2006年
王业科 赵吉成 付建辉;[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石勇 通讯员
季菽;[N];黄石日报;2010年
白胜庆;[N];中国冶金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盛蕊;[D];新疆大学;2012年
陈振宇;[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扈俊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沈长斌;[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吴振玉;[D];中南大学;2011年
霍宇凝;[D];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
刘振法;[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蒋晓慧;[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陈晓东;[D];长安大学;2011年
陶志华;[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毅;[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吴茂涛;[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徐平;[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赵琪;[D];济南大学;2012年
丁文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何精平;[D];武汉纺织大学;2010年
王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王卫云;[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占晶晶;[D];中南大学;2010年
陈雅玲;[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蛋白质是肌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
蛋白质是肌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1)计算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2)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______;(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4)合格奶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11+16×2+14+32=149.(2)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12×5):(1×11):(16×2):14:32=60:11:32:14:32.(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149×100%=9.4%.(4)根据题意,合格奶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8g×16%=2.88g.故答案为:(1)149;(2)60:11:32:14:32;(3)9.4%;(4)2.8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蛋白质是肌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主要考查你对&&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定义: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为Mr。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易错易混点:①化学式中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其个数(但BaSO4中的4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不表示原子团 SO42-的个数),计算时先求一个原子团的相对质量,再乘以其个数。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16)× 2=74; ②化学式中的圆点,如“CuSO4·5H2O”中的“·” 表示和,不表示积。即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H2O的相对分子量×5=160+18×5=250; ③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书写时省略不写; ④计算多个相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时,应先求出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前面的系数,如2KClO,的相对分子质量=2×(39+35.5+16×3) =245; ⑤若已知化合物中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和原了个数n及其质量分数x%,则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定义: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即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计算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出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公式: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如化学式为AmBn的物质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对概念公式的理解:(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用元素符号表示时,7C素符号前后都不能写数字,如计算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3Fe:4O(2)在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如AmBn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M:N,则化学式中A,B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m:n= (3)当化学式中含有多种元素时,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出全部元素的质量比,也可以计算出其中某几种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的变式运算:在AmBn中元素A,B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m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即A,B元素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根据元素质量比的变形运算主要有:(1)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最比求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求化学式,其方法是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推断化学式。通过组成元素质量比或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式变换,转换成原子个数(比),推测化学式。(2)根据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化合价已知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确定某元素的化合价,可通过元素的质量比及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推断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再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利用元素的质量比及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即可求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元素的质量除以其原子个数所得的数值之比。(4)物质的质量比与分子个数比之间的换算:换算关系:物质的质量比分子个数比、如SO3、SO2、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2,则SO3、SO2、O2的分子个数比为=1:1:1利用化学式变形求物质的质量比:例: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设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Fe2O3和Fe3O4的质量分别为x,y,为了使两者含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将它们的化学式变形为铁原子数目相等的式子:Fe2O3→Fe6O9&& Fe3O4→Fe6O8     480      464     x       yx:y=480:464=30:29答案:30:29定义: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AmBn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若题目给出物质的化学式,又同时知道物质的实际质量,则可根据物质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质量,将其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求出。同理,物质的质量=某元素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的理解:计算时应先列式计算,然后代入数据算出结果。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100%=11.1%而不能写成×100%=×100%=×100%=11.1%化学式中质量分数的应用:①已知物质的质量求所含的某元素的质量利用公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②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利用公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化学式的变形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 例:三种铁的氧化物按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解析:三种含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变形为,则三种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通过比较分母可知:&&Ar(O),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发现相似题
与“蛋白质是肌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500272187433222875236508253346格式:doc&&&
贡献者:Lmh76
上传时间: 08:43
此文档归属以下专题
暂无相关专题
-------------
新增文件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年产3000吨氨基酸原料和3.5万吨磷化工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享到:&&
下载本文档需要登录,并付出相应积分。()
文件大小:1.18MB
所需积分:& 50
(C) MBA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反应速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