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海水,有什么意义?谢谢回答。

内环境与稳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9页1下载券11页免费22页1下载券2页¥1.0016页1下载券 37页免费37页4下载券25页免费21页2下载券37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1页免费31页免费37页免费16页免费31页免费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与​稳​态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5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单元小结导航 - 天天文档-文档下载中心
单元小结导航
DOC/Microsoft Word
《单元小结导航》 学案 2【考向指南】命题趋势:这部分内容是本模块的第一章,作为人体或动物生理的内容,它不仅是前面有关新陈代谢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有关调节的学习的铺垫,同时内环境稳态又与生物个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密切相联,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高考的热点和趋向.本章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所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则往往与动物新陈代谢的相关内容相联系命题.今后高考命题考查本章内容也主要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有关基础知识. 本章要重点掌握: 4.11.内环境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解释和说明其含义. 2.内环境的成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能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予以表达.3.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调节4.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4.2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点萃聚】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①组成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②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③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即: 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约占23 体液 组织液: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细胞外液 血 浆: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液体不包括血细胞 存在于细胞外 淋 巴:淋巴管中流动的液体约占13 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⑤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又称组织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⑥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⑦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关系见图1—8图解:图1—8注:1-组织细胞 2-血浆 3-组织液 4-淋巴 注意三种液体之间的箭头关系⑧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注意:在研究内环境时,要搞清楚消化道的地位,消化道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被围在体内的专门用于消化食物的特殊的外界环境.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已经脱离了内环境,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约90%:含量最高 无机盐约1%:Na+和Cl_占明显优势①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约7%-9%:血浆蛋白 其他血液运送的物质极少量:如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②根据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系,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③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3.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①细胞能在细胞外液中正常地生活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关.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②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它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的有关.④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_.在37O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生理盐水的为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⑤正常人的血浆的PH为7.35-7.45.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⑥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OC左右.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①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地排出代谢废物到内环境中,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个过程可简单图示为: 营养物质,氧气 营养物质,氧气 外界环境 内环境 细胞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②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系统的的参与,使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如下:由图可知,外界环境中的食物和空气分别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呼吸系统的呼吸作用后,养料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通过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养料和氧气从组织液,血浆或淋巴进入全身的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终产物又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最终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可见,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注意:排泄和泌尿的区别: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 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的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并且出汗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由此可知泌尿是一种排泄途径,但排泄的概念远比泌尿为大.此外,粪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故排粪不能称作为排泄,而称作排遗.③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形成和维持.注意: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异同: 单细胞动物一般生活在水中,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周围的液体环境中获得氧气和有机物,把二氧化碳等废物直接排到周围的液体环境中.而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单细胞动物:直接细胞外界环境多细胞动物:间接细胞内环境外界环境5.内环境的动态变化①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②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中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③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血浆含水量在90%-92%之间.PH: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温度:人的体液温度在37OC左右.渗透压: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时,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血浆浓度:稳定在80~120mgdL之间6.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②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如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主要是血液的调节下,通过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实现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也是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肝脏,肾等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实现的.③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微生物等引起的内环境波动的因素.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由于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温度等,但内环境通过机体的调节活动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下面以pH值为例作一说明: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值发生变化.但是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加的C02会刺激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强呼吸运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当Na2CO3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生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pH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当摄入碱性食品后,将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盐也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所以酸碱度不变.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①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②血糖浓度,无机盐的浓度,血液中含氧量,温度,PH及代谢废物,激素等的含量都必须在正常的范围内变动时,细胞代谢才能正常进行.如人体血浆37 ℃时的渗透压在77kPa左右,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如果大量输进蒸馏水,将使人体内环境的渗透压大大降低,致使细胞大量吸水,这可能会造成细胞最终无法维持原有形态甚至破裂等结果.③内环境稳态失调与几种常见疾病:当血液中Ca2+浓度过低时,肌肉就会发生抽搐,血液中Ca2+浓度过高时肌肉会收缩无力.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过低,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头昏心慌,无力等血糖过高会加重循环,泌尿等系统的负担如出现糖尿.血液中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会引起尿毒症.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由于环境间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④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注意: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动,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都必须保持在较为窄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内环境的稳定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由于体内有稳定的内环境,体内细胞可能少受甚至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机体就能更好地适应变化很大的外界环境.如果稳态机制发生变化,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等.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稳态并不是突然形成的,新生儿要经若干时日之后,稳态机制才能健全完善起来.【方法探讨】1.运用联想和推理,整合本章知识 本章知识与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健康,正常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在学习时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健康生活和出现的常见疾病的实际,开展联想和推理记忆.①由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联想到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②由内环境的三者之间的渗透关系联想到三者的成分和三者之间的差别.③由细胞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联想到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④由日常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如食物的过酸,过碱,过咸等联想到内环境的稳态和调节.⑤由一些常见的疾病联想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和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建立与初中知识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章知识与初中学的知识紧密相联.特别是和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大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系统,以及与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有关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在学习本章知识时,建议能在复习初中知识的的基础上,建立与本章知识的联系,深刻理解本章知识.下面的几个图表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1四大系统与内环境外界环境中的食物和空气分别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和呼吸系统的呼吸作用后,养料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通过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养料和氧气从组织液,血浆或淋巴进入全身的组织细胞;全身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终产物又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最终由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或皮肤排出体外.可见,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泌尿系统与内环境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尿将血液过滤,形成原尿每日约150----180升.肾小球-毛细血管球有通透性,当血液流经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 当原尿通过细长而曲折的肾小管时,其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和部分无机盐被子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注: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选择性.由于大量水被重吸收,所以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尿液逐步汇入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贮存最终排出体外. 可见,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不仅是排出废物,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使内环境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肾盂 肾小球肾脏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囊壁 肾实质——肾单位 肾小囊腔 肾实质与肾小囊相通3.善于深化总结,注重理解应用 1关于\"内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整个人体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外环境是我们所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体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所组成的液体环境.从细胞的角度来看,细胞的外环境是细胞外液,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也就是人体的内环境,细胞的内环境是细胞内液.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外环境来说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环境.细胞外液和内环境说的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而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在体内却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因为它们与外界相通.所以,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在人体内暂存,但与外界能直接接触,这样的液体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从组织液的概念上看,组织液是组织内细胞间的间质,从\"广义\"上讲组织液可包含淋巴和血浆,因为淋巴实质上是淋巴组织细胞间的间质,而血浆是血液这种疏松结缔组织内的细胞间质,所以在细胞外液中讲的组织液是一种\"狭义\"的说法.细胞外液的三种成分之间内在联系是完成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基础.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还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又渗透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回流经左右锁骨下静脉又进入血液中,可见组织液来自血浆,淋巴来自组织液.可见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的,可用下图表示: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细胞内液 组织液水分,一切能透过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水分,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 淋 巴 血 浆 锁骨下静脉2关于细胞外液的成分在细胞外液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血浆中的物质包括①约90%是水;其余10%分别是:②无机盐约1%,③蛋白质约7%-9%.除此之外,还包括血液中运送的物质:④营养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等⑤代谢废物类物质:如尿素,尿酸等⑥气体类物质:如O2,,CO2等⑦激素类物质:如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根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能互相渗透,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应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共有,如水,无机盐,O2,,CO2,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尿素,尿酸,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所不同的是在组织液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同样道理,由于淋巴来自组织液,一切能透过毛细淋巴管壁的物质应在组织液和淋巴中共有.因此,在内环境三种液体中,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相当,而与血浆相比只是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3关于\"稳态\"的调节 传统的生理学观点认为,稳态的形成机制是在神经系统和以内分泌系统为主的体液调节的共同协调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统一活动而达到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但现代生物学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才是使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免疫系统一直被认为是机体的防御系统,通过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活性分子起作用.它通过游走的免疫细胞感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不能感知的其他类型的刺激如异物或外来抗原物质之类的刺激,并通过形成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活性分子,消除这些引起内环境波动因素.神经-体液-免疫这三个系统各自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调节作用,三者间形成了一个稳固的\"调节三角\". 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所谓反馈,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系统本身工作产生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进入这一系统,指导这一系统的工作.如夏日炎炎,体内产生的热量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再上升.各种酶促反应的产物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反应就达到平衡,如果把产物取走,反应又可进行.这两例都是反应物反过来抑制反应进行,是负反馈.另一类反馈是反应的产物促进反应的进行,是正反馈.但一般来说,很多负反馈机制被破坏而发生正反馈,产生更多的热量,体温继续上升,病人可因此而死亡.4关于动物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内环境是动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它泛指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动物体内组织细胞直接浸润在细胞液中,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以使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的性质诸如温度,PH值,各种化合物含量等维持的相对稳定状态就是稳态.①从新陈代谢角度看,代谢是细胞和生物体各种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总和,这些变化必然会导致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子如PH值,温度,渗透压和各种化合物的含量等处于变化之中,但是这种变动又不能超出一定范围,否则会导致代谢障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从生命活动调节角度看,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a.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例如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泌尿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呼吸系统保障了细胞充足的O2来源并且及时排出C02等等.b.神经-体液调节,如当血液中CO2过高时,CO2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活动加强,及时排出过多CO2,实现 内环境中O2与CO2含量的相对稳定.C.缓冲系统的作用,如血液中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起到了维持血液PH稳定的作用.③酶的作用条件看,代谢是细胞酶促反应的总和,酶必须在适宜条件下才能发挥正常的催化作用,如适宜的温度,适宜的PH值等,因此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5关于PH的调节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或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的PH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PH 7.35~7.45恢复为7.35~7.45 血液 H2CO3
NaHCO3 Na2CO3 过量NaHCO3 NaHCO3 泌尿系统 体外 6关于\"脱水和渗透压变化\"高渗透性脱水缺水性脱水低渗透性脱水缺盐性脱水等渗透性脱水混合性脱水主要特征失水多于失钠,血浆渗透压大于310mOsm.L-1失钠多于失水,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Osm.L-1水和钠按其比例在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通过调节血浆渗透压保持在280~310mOsm.L-1发病原因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体液丢失严重呕吐,大出血,大面积烧伤或单纯补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而未予补充,大多情况下的腹泻,呕吐多半属于此主要表现和影响口渴,尿少,脑细胞脱水尿多,无口渴现象;脑细胞水肿等;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临床上最常见,口渴,尿少等发病机理失水多于失盐,主要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以细胞内液丢失为主失盐多于失水,主要缺盐,渗透压下降,以细胞外液丢失为主失水和失盐差不多,渗透压变化不大,细胞外,内液均有丢失尿中Na+和Cl_有减少或无减少治疗补充水为主及早饮水,注射5%葡萄糖液注射生理盐水或补充3%的氯化钠溶液补充低渗盐水7关于组织水肿 过量的液体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皮下或体腔内称为水肿.水肿部位的皮肤常肿胀发亮,由于失去弹性手按之有凹陷,并且久久不能恢复.切开或针刺水肿组织时有液体流出.正常人体内,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液体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即血液与组织液的滤出与回流保持着动态平衡.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上述液体运动发生异常时,尤其是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渗出形成组织液增加,回流减少,则将发生体液潴留在组织间隙而发生水肿.一般认为,造成水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①毛细血管内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④淋巴回流障碍⑤钠和水的滞留.以上知识要注意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与实际联系的问题应用举例:1夏天剧烈运动后很渴时喝水,往往\"越喝越渴\",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办 2为什么要给剧烈呕吐,严重腹泄的病人吊大量的生理盐水 3海洋中有的是水,为什么航海还要带大量的淡水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4前几年港台一些人以喝尿为时髦.你认为他们这样做科学吗 为什么 4.建立结构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体液 循环,呼吸,排泄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外界环境 消化,呼吸,循环 组织液 血浆 淋巴回流 淋巴即:体内细胞 内环境 外环境【典例精析】例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外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分析: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体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外的液体则是淋巴和组织液.答案:C例2人体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分析:毛细血管壁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子透出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毛细血管壁受过敏反应的影响通透性增加时,原本应留在血管中的血液大分子蛋白质也能透出到细胞间隙,直接进入组织液中,而不能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因此,组织液的浓度就会增加,渗透压提高,水渗出增多,导致组织液有所增加.答案:C例3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分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有输送葡萄糖,氨基酸,二氧化碳和氧的作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上的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不可能是内环境的成分.答案:A例4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 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 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分析: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通过三条途径:一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大量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一部分水和二氧化碳;还有一部分水,无机盐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答案:D例5三种细胞外液中,其成分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 A组织液和淋巴 B淋巴和血浆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分析:组织液是指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它能渗透到毛细血管形成血浆,也能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已;血浆可以再渗透到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而淋巴则不能再渗透到组织间隙,只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中,因此,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血浆和组织液.答案:C例6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浆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欢体环境称为人体的内环境.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统称为血细胞,是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它们生活在血浆这个液体环境中进行各自的生理功能.因此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答案:D例7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 提供能量 B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C 供给营养 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分析:本题的变化主要是问题情景\"生活化\",增加了试题的难度.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平衡的调节是以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为条件的.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失水多于失盐,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缺水,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由于人体液的无机盐浓度为0.9%,所以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答案:D例8下面是体液各组成部分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1C和D内的液体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_结构完成的.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4A液体的水分排出体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化道等四种结构完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首先应通过图示的各组分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图中D液体直接注入A液体中,据此,可联想到组织液中的一部分水分,少量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再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中.因此D液体应为淋巴,A液体为血浆,由此可以确定B是组织液,C上细胞内液.在组织中毛细血管是血浆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B和C之间水分交换通过细胞膜.水通过膜的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血浆中的水分排出主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至肾,通过肾的泌尿作用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有一部分水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水可由肺通过呼气以水蒸气形式排出以及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进入消化道,除大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浆外,有一部分随粪便排出.因此,4的答案应是肾,皮肤汗腺,肺.但注意不能回答成尿,汗液,水蒸气,因为这些是排出的形式和物质,而不是排出水分的结构.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 2毛细血管 3渗透自由扩散 4肾,皮肤,肺例9图1—9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91请指出图中下列编号的体液名称:① ④ ⑥ ⑦ 2用图中标号表示毛细血管运输来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 3若该图表示人的皮肤真皮部分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当该处皮肤受到损伤后很快红肿起来是因为 破裂,导致 渗入 .4正常机体在 , 和 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内环境的 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内很多复杂的 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当血液流经组织时,红细胞内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由血浆到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保持稳定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1淋巴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2⑤→④→⑥→⑦ 3毛细血管 血细胞和血浆 组织液 4神经 体液 免疫 理化性质 酶促 第页 共12页原尿 静脉血尿液水,无机盐葡萄糖尿酸 动脉血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尿素尿酸 肾小囊 肾小管 …………食物稳态的重要意义稳态的调节内环境的稳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于电锯惊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