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达标题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章章认识生命现象命题人:孙成章

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1.7《植物的无性生殖》课件_学优中考网 |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 敎材与学情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繁殖三个部分核心内容。本节内容是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完善,符合新课标要求,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对于营养繁殖特别是扦插技术比较熟悉,并且常见一些嫁接的花卉,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及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和“克隆羊培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内容。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对有性生殖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有利于学生领悟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学目标 1 、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繁殖。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的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的应用。 三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原理是本节的难点。 六 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 七 教学过程 通过回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以复习提问的形式使学生明确有性生殖的本质。进而提出问题: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还有其它的生殖方式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观看营养繁殖图片课件引出不同于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无性繁殖,为后面学习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作下铺垫。 (二) 明确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思想及方法指导 题目既包括本节的重点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又包括难点组织培养的操作和原理。探究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展开学生的主体活动,以学生的兴趣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为设计根据,以知识要点的掌握、科学态度的形成、学习能力的加强为宗旨。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时间和思维空间教给学生,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方法指导 1、自学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完成“合作探究”的各个问题。 2、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精讲明确各问题答案,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构建本节的“知识结构”。 合作探究 一 植物的营养繁殖 完成表格: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四)运用能力的检查和指导 1、处理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 2、完成学案达标检测 3 、布置课下应用与实践:茎的扦插 (附课件:通过例题来领会操作要领) 八 板书设计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扦插 2.嫁接: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合 3.压条 (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1.定义略 2.优点:繁殖速度快、培育无病毒植株。 九、教后反思 利用多媒体展示扦插、嫁接、压条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有性生殖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领悟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获得感性认识后,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无性生殖的概念,通过课下实践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组织培养内容的学习通过两幅图片联系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化解了难点,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的原理。告诉学生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组织培养的一般操作步骤: 取活体组织(或细胞)接种在培养基上→细胞分裂→分化成幼苗→移栽 植物的组织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茎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切成小块,放在适当的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细胞的增殖的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组织培养。 意义:可以在短时间内大 量繁殖植物新个体。还可 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和练习反馈 应用与实践: 茎的扦插 例如 扦插杨树枝条时,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有充分的光照:在剪取茎段时,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根据你的实践及所给的材料,你认为扦插紫背天葵时要注意哪些条件?为什么剪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是水平的,而下方切口是斜向的? ?解析:扦插时应注意适当的条件,扦插成活的关键是枝条能不能很快长出根(不定根)。所以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尽量避免其体内水分过度散失。 ?答案:扦插杨树枝条剪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是水平的,可以减少伤口水分过多蒸发;而下方切口是斜向的,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这样剪出的材料也很容易辨认正反方向,以免插错影响生长。 * * 四 课前准备和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扦插的月季、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3、一课时 五 教学流程 采用“目标导学------课堂研讨------知识自测------学生反思”即自学、互助、释疑、达标“学案导学教学法。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都比较熟悉,教师可利用这一点顺利完成“植物的营养繁殖”概念的学习。利用多媒体展示“扦插、嫁接、压条”等无性生殖过程,并与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领悟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在获得感性认识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而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完成无性生殖概念的学习,最后学习无性生殖的应用。并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应用与实践】茎的扦插,以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关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学习,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及“克隆羊培育过程”,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 技术的原理。明确无论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本质上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三)基础知识的检查与研讨 1、检查学生对学案中预习提纲的完成情况,了解学情集中问题便于研讨,并及时反馈。 2 、合作探究 1、举例说明植物的无性生殖,列举常见的植物营养繁殖方式,正确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尝试植物的钱擦汗、嫁接、压条操作过程。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3、描述植物组织的原理、过程及意义。 4、了解无性生殖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1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第33-34页内容,、观察三幅图4.1-35、4.1-36、4.1-37分析并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观察图思考这些植物是依靠什么繁殖后代的? (2)这种生殖方式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区别? (3)&&&为什么叫营养繁殖? (4)营养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2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察 甘薯用根繁殖 观察与思考 玉吊钟用叶繁殖 马铃薯用茎繁殖 3 、让学生根据观察及讨论展示交流结果,教师通过课件作简要点拨。 他们都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帮你总结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 的生殖方式。 帮你总结 嫁接、扦插、压条、 无性繁殖的方式 (二) 1 、【提出问题】 观察34页图4.1-38,35页 4.1-39, 4.1-40阅读课本 34页和35页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扦插? (2)用一句俗话来解释扦插。 (3)哪些植物的繁殖可以用扦插的方法? (4)什么是嫁接? (5)嫁接的方式有哪几种? (6)为什么接穗和砧木会长到一起? (7)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8)哪些植物可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后代? (9)什么是压条? (10)哪些植物可用压条的方式繁殖后代? 2 、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 扦 插 压条繁殖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以确保接穗成活。 作用: 繁育保持优良品种 蟹爪兰 仙人掌 嫁接举例 你还知道哪些嫁接实例? 请你讨论 白花玫瑰嫁接在红花玫瑰上,开什么颜色的花? 保持优良品种 仍然开白花 请你思考 怎样让七色玫瑰在同一株玫瑰上开放 3 、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图片和讨论结果展示本部分内容,教师作简要点拨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作简要总结。 花植物 开 扦插、嫁接、压条 举例 受精卵发成新个体育 有 有性生殖 繁殖后代 都能产生新个体 相同点 母体直接产生 新个体的产生 无 两性细胞的结合 无性生殖 比较项目 无性生殖方式 对植物生产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 (二) 植物的组织培养 1、【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36页内容并观察图4.1-41,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组织培养? (2)植物的哪些组织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3)为什么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4)组织培养在生活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2、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 组织培养的发明简介: 1902年德国的植物学家哈布兰特根据细胞理论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也就是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直到1958年美国的斯图尔德用胡萝卜根细胞成功培养出完整植株,开花结实,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 3 、学生根据课件观察和问题讨论展示结果,教师根据课件作简要小结。 本文档由会员 小河流水 于
10:16:23 上传频道:学科:年级:八年级地区:全国类型:新课标版本:济南版只看标题相关资料 班级 姓名 命题人: 孙成章 审核人:沈宾 【课前检测】 1、杨树的茎可逐年加粗,是与茎的( )有关。 A.树皮 B. 韧皮部 C. 形成层 D. 木质部 2、茎中输导有机物的结构是(   ),输导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 A.髓  B.导管  C.筛管  D.树皮 3、对下图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同步练习1、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
)A细胞的全能性B细胞的结构特点C细胞生长的特性D细胞分裂的特性2、月季的繁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B扦插C压条D嫁接3、下列不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嫁接B压条C扦插D播种4、下列哪种植物常用压条方法繁殖(
)A葡萄B月季C桂花D苹果5、在接穗发育成的枝上结出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
敎材与学情分析本章教材主要阐释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繁殖过程和“种子→幼苗→根、茎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无性繁殖三个部分核心内容。本节内容是对植物生殖这一主题的完善,符合新课标要求,介绍了嫁接、扦插、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式和组织培养技术,使学生能够明确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对于营养繁殖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学习目标】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学法指导】这节课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应用的例子,将有助于本节内容的掌握。【自主学习】一、导入新课:1植物的无性生殖【学习目标】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并列举常见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学前准备】
准备插图和扦插植物【预习导航】一 、植物的营养繁殖1、营养繁殖概念:植物用
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2、营养繁殖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测试_学优中考网 |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章复习学案、当堂检测】
1.呼吸系统由那些器官组成
(1)呼吸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鼻毛和粘膜(内有毛细血管)对吸入空气有_____、______和温暖_______作用。
(2)______是最主要呼吸器官:是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
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由以下三点决定:
(1)肺的位置:_______内,左右各一 ;肺的功能:____________
(2)肺的结构:肺泡数目很_____,肺泡外面包绕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______,只由__________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肺泡如何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通过________(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动作)来完成的。
4.肺泡气体交换原理: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体积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
,胸腔体积
5.体内气体的交换:
(1)原理: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呼吸的全过程:
肺部毛细血管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糖(________千焦/克)、蛋白质(________千焦/克)、脂肪(_________千焦/克)。
8.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一个消耗
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场所是人体内的
,所释放的能量用于进行
9.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
,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当堂检测》:我努力 我收获 我快乐……
1.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2.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且结合以后不易与血红蛋白分离,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呼吸过程的障碍发生在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3.右图是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a、b、c三部位
的压力由大到小依次是?(
)?A.abc B.cab C.acb
4. 在呼吸的全过程中,使得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环节是: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不变
6.下列各反应式中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是( )。
A.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氧+水+能量
D.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7.住宅装修完,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根本办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D.喷空气清新剂
8. 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
C、二氧化碳气
9.感冒时,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进食无味,是因为(
A.由于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B.由于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
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10.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  )
D.4层 学(优α中.考%,网
学优中考网
学优中考网
本文档由会员 小河流水 于
17:52:25 上传频道:学科:年级:七年级地区:全国类型:新课标版本:济南版只看标题相关资料 班级 姓名 命题人:沈宾 审核人:孙成章 陶红 【学习目标】 1、说出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解释呼吸运动的原理。 探点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自主学习 1.参照图3.2—1认识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 第二章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章复习学案、当堂检测】1.呼吸系统由那些器官组成(1)呼吸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鼻毛和粘膜(内有毛细血管)对吸入空气有_____、______和温暖_______作用。(2)______是最主要呼吸器官:是进行__________的场所。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由以下三点决定:(1)...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关...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第二章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来源:]1[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2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2
能力目标: [来源:]3、情感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 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第二节人体怎样获得能量一、选择题1.下列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物B.有机物C.无机盐D.维生素2.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植物中的化学能B.食物中的能量C.太阳光能D.热能3.不同食物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
)表示。?A.热价B.重量C.温度D.湿度4....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D.沙眼2.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
C.温室效应
D.酸雨.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A.优 ...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学...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掌握肺泡与血液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2、知道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3、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3、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难点】...第二章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系?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1、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 2、因活动的强度不同而不同。 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那些因素有关系? 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
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质、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1、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为什么? 因为鼻腔内的鼻毛可以阻挡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 鼻腔内的黏膜分泌黏液,能粘住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并使空气变的湿润 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口腔不具备这一点. 呼气运动 呼气 肺内气体出肺 前后径、左右径缩小 上下径缩小 缩小 回缩 升高 肋间外肌舒张 膈肌舒张 结果 呼吸肌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肺的容积 缩小 由此可见...帮帮烟民吧! 假如你是领导,你如何采取好的措施,既要发展经济,又能有效的防止空气污染呢??
历届世界无烟日活动主题——   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2年: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6年: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8年: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
1999年:戒烟:永不言迟   2001年: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3年:无烟草影视 无烟...第二章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 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第二章第一节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怎样?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关注自身呼吸系统的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 肺 气管和支气管树(部分) 呼吸性细支气管部分形成肺泡 back 肺泡的基本结构 肺泡 肺泡外的
肺泡利...请你欣赏 空气质量与健康
美国是最早开始这一工作的国家,于7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国外一般都是日报,当污染指数超过警戒值时,就要发出污染警报。一方面警告敏感人群如老人、小孩、病人减少室外活动,另一方面要限制工厂和交通排放废气。我国1987年刚开始搞周报。
小组展开调查,调查你的学校、家乡及周围有没有空气污染的情况?
工厂的烟囱,排放大量废气 烟尘、粉尘污染 滚滚黑烟从汽车尾部喷出来,...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概述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呼吸运动的过程技能性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 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情感性目标: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肺泡被血块堵塞
C.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鲁教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三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氧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等一系列知识作好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直接相关,通过本...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掌握肺泡与血液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2、知道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3、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重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3、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难点】1、呼吸运动;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人的一生中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可见室内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在人均居住面积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当然很难谈到改进室内空气质量。但在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的现在,改进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就成为必然的了。   室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称之为不良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简称SBS),人体怎样获得能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树立良好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能量的释放。难点: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能量的释放。学习内容及方法:...空气质量与健康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2.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3.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1、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空气质量与健康1.下列疾病中,可能由空气污染引起的是(
D.沙眼2.下列哪项环境危害是由于森林减少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
C.温室效应
D.酸雨.某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为78,表明该城市的空气质量为(
...空气质量与健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2.学会抽样记数的方法,并尝试用此种方法探究有关空气中尘埃粒子的问题。情感、态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一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