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解质的电离习题"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离子"如何理解??

【基础知识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基础知识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1课件:2-2-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上传于||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学​习​】​人​教​版​化​学​必​修课​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大小:38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如果错了,可不可以举出一个反例?
ˇ魂淡Jlx°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酸碱电离理论由阿伦尼乌斯提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酸碱中和反应为酸+碱→盐+水,其实质为:H+和OH-结合生成水(H2O).解答:解:根据电解质定义可知,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酸碱电离理论由阿伦尼乌斯提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2O),故答案为: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阳;H+;阴;OH-;H++OH-=H2O.点评:本题很基础,主要考查电解质、酸、碱、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高中化学习题
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蒸气,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在空气中,会吸湿发白雾,甚至炸裂.氯化铝常用于石油化工和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工业上用铝与氯气合成它,或用无水氯化氢与熔态铝反应制得.有某化学小组用图5-19装置制取少量的无水氯化铝.
(1)开始实验时,不能先点燃A装置的酒精灯,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适量浓注入烧瓶里,其理由是________.
(2)A中的化学反应的反应式为________.
(3)在何处(用仪器编号)得到无水氯化铝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4)由A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B、C装置而直接进入D中,对实验的不良影响是________.
(5)F的作用是________.
(6)用氯化铝水溶液蒸发灼热是否可制无水氧化铝,理由是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12分)(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水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2分)(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水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届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2分)(Ⅰ)已知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为8.2g/100g水,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8mol/L。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甲: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注入0.8mol/L的乙醇和苯酚水溶液3mL,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反应产生H2的速率。
&& 乙: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1 g乙醇和苯酚晶体,各注入3mL蒸馏水,振荡,得到乙醇溶液和苯酚浊液,再向两试管中逐滴加入5molL的NaOH溶液,观察其中的变化。
&(1)苯酚溶液与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甲、乙两个实验方案,他们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分析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对比实验: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放入2 g无水乙醇和苯酚晶体,用约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成液态后,再向两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在乙醇中,钠块能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约3min后钠块消失,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约2min后出现少量白色悬浮物,10min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振荡后发现钠块尚未完全消失。
(3)丙同学的实验表明,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因此苯酚熔融液和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有关事实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判断分子里羟基上氢原子哪个更活泼的依据。
(4)请你设计一个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相似的试题还有:
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Kw是1.0×10-12,回答下列问题:(1)100℃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次方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溶度积(Ksp).如Cu(OH)2?Cu2++2OH-Ksp=c(Cu2+)oc2(OH-)=2×10-20.溶液里各离子浓度(包括其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出现沉淀;反之则沉淀溶解.①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②要使0.2mol/L&CuSO4溶液中的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溶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3)25℃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o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在100℃时,向V&mL&pH=a的盐酸中滴加pH=b的NaOH溶液10V&mL,所得混合溶液中c(Cl-)=c(Na+),则此时(a+b)的值为().
(1)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n(mol)
0.60①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Los)②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③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_____;④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_____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D.升高温度⑤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_____.(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Ksp).例如Cu(OH)2(S)?Cu2+(aq)+2OH-(aq),Ksp=c(Cu2+)o[c(OH-)]2=2×10-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若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要使0.2mol/L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值为_____.(3)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_____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
(1)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n(mol)20406080100n(N2O4)0.40a0.20cden(NO2)0.000.24b0.520.600.60①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mol/②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③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______;④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______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⑤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______.(2)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化学计量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叫溶度积常数(Ksp).例如Cu(OH)2(S)?Cu2+(aq)+2OH-(aq),Ksp=c(Cu2+)o[c(OH-)]2=2×10-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若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使之大于______;要使0.2mol/L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使溶液pH值为______.(3)常温下,某纯碱(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则该溶液呈______性.在分析该溶液遇酚酞呈红色原因时,甲同学认为是配制溶液所用的纯碱样品中混有NaOH所致;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Na2CO3电离出的CO32-水解所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给甲和乙两位同学的说法以评判(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由于电流的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由于电流的作用,酸、碱、盐溶于水发生电离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D.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共价化合物只存在分子,在熔融状态下,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如氯化氢为强电解质,但在熔融状态下,只有氯化氢分子不导电,故A错误;B.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或熔融状态下通过升高温度提供的能量离解电解质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与电流无关,故B错误;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NaHSO4=Na++H++SO42-,属于盐,故C错误;D.根据电解质定义可知,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由于电流的作..”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简单分类,电解质、非电解质,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简单分类电解质、非电解质导电性(单质、溶液、熔融状态导电)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1)(2)H2OD2O(3)(4)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HClO4 H2SO4 HCl HNO3
H2SO3 H3PO4 HF H2CO3 CH3COOH
NaOH KOH Ba(OH)2 Ca(OH)2
NH3·H2O Al(OH)3 Fe(OH)3
aNa2SO4 Na2CO3 (NH4)2SO4
bNaHCO3 NaHSO4 NaH2PO4 Na2HPO4
cCu(OH)2CO3 Mg(OH)2CO3
dKAl(SO4)2·H2O (NH4)2Fe(SO4)2·6H2O
①Na2O Al2O3 Fe3O4NO2 SO2 CO2
Na2O2 H2O2
KO2特殊例子提醒:
(1)胆矾、明矾等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不是物质和水的混合物。(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5)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无机物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说明(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但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的内部结构决定,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5)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非电解质一定不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1.金属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属于物理现象,温度升高时电阻增大,导电能力减弱。电解质溶液靠自由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导电。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在导电的同时要发生化学变化,即被电解。 2.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1)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主要决定因素):温度一定,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温度: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与金属导电相反)。 (3)单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例如:氨水中通入少量HCl,原来的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弱,当通入少量HCl 转变成NH4Cl时,因NH4Cl完全电离,离子浓度明显增大,故导电能力增强。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例如:较浓醋酸的导电能力比极稀HCl溶液强,这是由溶液中自南移动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又如: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溶于水所得溶液极稀,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太小,溶液导电能力极差。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B.由于电流的作..”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2725631413185538742483469473127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