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帮助别人的作文给自己提一条批抨建议3o0字作文

教师读书材料汇编--伍邦才的blog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时 间 记 忆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专 题 分 类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最 新 日 志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用 户 登 录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博 客 相 册
我 的 好 友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我 的 群 组
页面载入中,请稍等片刻...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教师读书材料汇编
10:22:00 | By: 春华秋实 ]
汪教甫老师(杜村西河小学)《学会宽容――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就意味着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记得我还在红光小学教一年级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脑瘫和一个聋哑的两位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上不去。想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会影响到教师的考核分,起初我也不喜欢他们。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才知道自己是错误的。而从他们的母亲早送晚接的言行中,感觉到她们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孩子残疾而放弃了母爱。于是我就想,如果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我的心里好受吗?一学年后,我的考核分虽然不高,但主管领导并没有批评我,而学生家长更是感激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宽容那些特殊的孩子呢?
今年我在西河小学教四年级。杨帆是我们班一个非常特别的孩子,私底下被其他孩子称为“野蛮女生”,科任老师们常常被她莫名其妙的言行举止激怒。久而久之,所有的老师谈到她,都露出了无奈。碰到这样的女学生,我还是选择了宽容。因为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讨厌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用温情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于是,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杨帆,加油!”活动:让每一位同学给杨帆写一句话,或鼓励,或肯定优点,或指出缺点,或提出希望……然后把这份礼物郑重的送给杨帆,并告诉她,这是全班同学送给她的,同时还告诉她,全班同学都希望能和她成为好朋友!第二天,杨帆涩涩的走到我办公室,轻轻地说:“老师,我想谢谢大家!……”
我们学校门前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常常把垃圾倒在学校大门口的墙角边。一天下午,我组织学生到校门口观察,然后叫他们写一篇小作文。很多同学写的都不错,但我只精心修改了杨帆的作文,并推荐到《池州日报.九华晨刊》上发表了。看到报纸后,激动的眼泪溢满了杨帆的眼眶。
学校里,小伙伴友好相处;校园里,老师的亲切关怀。这一切,让这个曾经孤独的女孩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注,被爱包围着的她,变得温顺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声音变得温和多了。
杨帆的进步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实,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全身心的爱去悉心照料,温柔呵护。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待放的花朵,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只有宽容才能欣赏到每一朵花开的美丽,只有用纯净的心灵才能倾听到每一朵花开时美妙的声音!
施如意老师(乔木中心小学)《构建有效课堂―再读〈教育学新编〉》有感:
三年前,还在大学里读书的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一门课程,书名叫《教育学新编》,这是我们师范专业的必修课。记得当时老师上的很快,加上自己学习意识不强,学过之后对教材还是认识浅薄。今年,我有幸成为了青阳县的一名公办教师,怀着对这种职业的珍惜与热爱之情,我深刻的意识到:对一名新教师而言,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尤为重要,这是职业的要求。于是,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再次翻开了这本尘封了三年的教本,认真品味、研读起来。反思自己在民办学校一年多的教学历程,此次拜读感触良多。
《教育学新编》一书主要围绕着课堂、教学、课程、学生、教师等几大版块来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这个大主题。我特别精读了书中所讲述的课堂教学艺术一章节。我想老师们都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教师自身来说,一定要好好把握课堂四十分钟,也就是要构建一节有效的教学课堂。那么,怎样构建有效课堂呢?在拜读了此书后,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新颖的课堂导入语。
《教育学新编》一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做好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是啊,一篇优美的文章必定有一段美妙的开篇语。教师就要“写”好课堂这篇“大文章”的开篇。我粗浅认为,一堂课的导入语应该抓住三点。一是导入语要为学生所熟知,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二是带有谜团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讲述语言要生动活泼。在这里列举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例新课导入,课程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导入语如下:“同学们,上周六我在青阳的今朝服饰广场选中了一件外套,价格是150元,我口袋里有一张100元,两张50元,五张10元,该如何来付款?(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说出了多种付款方式)。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罗列出来,叫做列举。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列举的方法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我认为这种导入贴近生活实际,而且对学生具有启发性,易于增强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所以选择好的导入语非常重要。
二、&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学语言更是如此。在课堂上,丰富多样的教学语言能给课堂增色添彩,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首先,教师语言要有启发性。在讲述每一个知识点时,最好不要硬性灌输,而应用精辟的言语诱导学生一步步思考,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动力,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我在讲授小数加法时,与一学生有这样一段交流:
师:我们用竖式计算两个整数的和时,要将什么对齐?
生:把末尾对齐。
师:那我们现在用竖式计算两个小数的和,是不是也将末尾对齐?
生:是的。
师:那好,我现在有一张1元的纸币和一张0.5元的纸币,你将两数末尾对齐计算下总共是多少元?
师:0.5元是五角,加上一元后是一元五角,以元为单位写成小数是1.5元,那你说6元是对的吗?
生:错了,看来计算小数的和不能将末尾对齐,应该将小数点对齐。
师:很好,非常不错。
在这里,学生认为计算整数和的方法也适用于小数,我没有马上加以否定,而是引用学生熟悉的课堂生活加以解释,使学生感觉明显不对。在我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准确地领会了要领。我们不难得知,丰富的语言艺术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其次,语调要抑扬顿挫。老师上课时,切忌至始至终一个声调,这样无变化的调子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就算课程本身再精彩,也会黯然失色。我以为,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当一位表演者的角色,把学生看做是观众。时刻思索怎样“表演”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涨。那么该如何做到以抑扬顿挫的语言语调教学呢,我个人觉得首先应仔细研究所教课程特点和密切关注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情况。在讲授重难点时,声音要铿锵有力,语速要适当,要深入分析论证,以突出重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讲一般问题时,速度要稍快,声调可稍低;当发现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适当提高声调,以自己饱满的激情去引领学生。
再次,语言要有幽默感。有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幽默感的人更容易为他人所接纳。《教育学新编》对教学语言的幽默感是这样阐述的:“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或引人发笑的语言,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确实如此啊,想想当年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也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高中在木镇中学就读时,对我的地理老师方老师印象最深刻:上课很幽默,常常用他的幽默感让我们产生笑语,调节了课堂氛围。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呢。
三、& 教师仪容、体态艺术。
何为教师仪容、体态艺术?书中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仪容、体态艺术是教师借助于仪表、表情、举止、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和信息的一种非言语通讯手段。他的基本特征是可意会而不用言传。他既能辅助有声语言,起到激励、唤醒、鼓舞的效果,又能表达有声语言难于表达的情态,有替代有声语言的功效。”的确如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衣着打扮、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神之中。作为教师,外表要落落大方,衣着整洁,打扮要朴素、自然,时刻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社会角色相协调,起到“山蕴玉而生辉,水怀珠而川媚”的艺术效果,增添教育的魅力;表情要丰富多彩,切忌展现始终如一的严厉面孔,用多样的面部表情去传达正确的教育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启示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眼神让学生去领悟到你的情感变化,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在此举出我的一个教学实例。在讲授数学五年级(上)“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单元时,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融合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综合题,让同学们来做,我班的黄斌同学是第一个做出了正确答案,待他举手回答完毕之后,我没有说话,只是用肯定的眼神注视了他一下,打个手势让他坐下。虽无言语,但同学们从我的眼神中得知答案是正确的。除了上述所讲的之外,我认为教师还应有其他优美的肢体语言,如头姿要优雅、身姿要稳健等,这都是教师必须培养的仪容、体态艺术。
四、& 要作好课堂结尾。
优秀的文章要有一个美妙的结语,课堂也是如此。有良好的开头、美妙结尾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一堂课教师怎样做让它胜利结束,我姑且认为,了解、分析学生实际学情和研究课程特点是前提。在讲授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之后,临下课时,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越长,面积就越大,对不对,举例论证。第二天有很多学生带着他们自己的答案来给我看,效果非常好。我想,以提出问题方式结尾,能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归纳,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探索求知意识。
上述所讲的那些,是我在认真拜读了《教育学新编》之后,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对构建有效课堂作出的几点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继续运用并不断创新,力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袁小余(乔木中心小学)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书,让我的教学变得从容轻松很多。
还记得刚踏上讲台时,我总是很苦恼,为什么我不能讲出一节像名师那样激情肆意、轻松自如的课呢?
当我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经验积累,涉及到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使人读来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细细品味。其中“给刚参加工作教师的几点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这些都是我最急于了解的知识。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许多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我们钦佩。&&&&&&&
就这样,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与我形影不离、朝夕相伴。在工作之余我会经常翻开这本书,教学工作中遇到困惑都会迎刃而解。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她的影响下,我的教学水平有所长进:从与学生心理的成功沟通,到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的激发,我都从她的字里行间受到启发。学生们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兴致盎然,我们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在充满愉悦的教学活动中,我真正享受到了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快乐。
&&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我庆幸,看到了这样一本充实而又充满着智慧的好书,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教师难,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更难。为了孩子,我力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让孩子爱上课。
桂月果老师(实验小学)《读书之感悟》: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每个渴望成功者最好的心灵驿站。在一年级的体育课堂我将孩子领入运动场,让孩子领会生活中的点滴,教会孩子注意安全下台阶,引导孩子学会系鞋带,帮助孩子系好红领巾,以爱的教育影响孩子的心灵……生活中的道理让孩子学会成长,在成长的路上让孩子不断感悟,悟出成功的快乐。
读完《成长比成功更要》这本书,我茅塞顿开,书中质朴、平凡、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帮我理清了思考,让我悟出了如何做最好的“我自己”。
看完这本书,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将来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成功永远不是永远的,只是暂时的,但是成长确实永远的,一直在伴随你的成长。
吴雪峰老师(杜村中心小学)读《好心态成就好学生》有感:
教学之余,我也喜欢静下心来看一点书,但内容不限。金秋十月,因缘于读书沙龙活动,我在学校图书室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书――《好心态成就好学生》,翻看几页,便认定了它。这么多天过去了,它更证实了我的判断。如果说字典是无声的老师,,那《好心态成就好学生》这本书便是老师的字典,是医治教育缺失的良方。
当前,老师们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虽已有认识,但还重视的不够。学生可以因身体不适请病假,可又有谁会因心理问题而请假呢?但现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如唯我独尊心理、责任感缺失心理、作弊心理、厌学心理、偷窃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等。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求是:真、善、美、爱。如果说一个人的品德可以弥补才华的缺失,但是才华却难以弥补品德的缺失。所以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要课上多关注,课下多帮助,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抓住他们可能出现的每一次进步,甚至是微小的进步,进行表扬。(使他们由“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批评――同学不尊重――学习成绩更不好”这种恶性循环的格局转变为“学习成绩提高――教师表扬――同学尊重――进而增加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的良性循环之态势。)
王文强老师(新河中心小学)《寻& 找& 快& 乐》: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智慧禅》。
该书精选了一百多篇有关禅的小故事,结合现实生活分别从励志、修养、处世、禅境、警示五个方面加以分类。该书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极富启迪性。下面摘录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与大家共享。
从前有三个信徒,他们都为各自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这天他们商量好决定一块去请教无德禅师。
无德禅师见到他们到来,首先问他们道:“你们先说说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想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妻子儿女,所以我必须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都不是因为理想和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怎么能活的快乐呢?”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么请问禅师,我们怎么做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道:“那你们以为得到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有金钱就会快乐。”
乙信徒道:“有了爱情就会快乐。”
丙信徒道:“有了信誉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告诫他们道:“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你们的烦恼又会来了。”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到:“那我们该该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意味深长的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服务于众生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我们总觉得日常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很少有人感到快乐。仔细想想,这些烦恼与不快乐的原因是不是在我们自身的欲求太多了呢?只要我们乐于奉献,服务,乐于帮助他人,我们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胡丽君老师(沙济中心小学)读《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完全由一线教师自主撰写的育子故事,里面有大学教授的育儿经,有小学老师的孩子成长录。
读完这本书,我还从各位老师身上受到一点启发,正如陈晓华老师的《袖儿,生命的另类成长》中有句话:“读书,是生命成长的滋养品。说一千道一万,我觉得读书习惯是人生难得的好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不仅要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还要让自己的学生也爱上读书。书是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工具。今年我接手的是一批三年级学生,面对他们时我就想,要用爱自己的孩子的心爱学生,陪学生读童书,和学生一起成长。那么如何让他们爱上读书,那就要让孩子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致。
1、开学之初,我先不着急从理论上强调读课外书得好处,而是通过听读训练让孩子渐渐喜欢读书。每天,我会给孩子读一篇故事情节生动的小文章,或者是童话,或者是寓言。每次声请并茂地朗读,把学生带进故事中时,我就会戛然而止,让学生猜猜下面会是什么样的情节,这种训练“吊起”了孩子的胃口,对课外书产生了兴趣。这样,我就鼓励孩子们去校图书室借阅书,并让他们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让他们走进书得世界。
2、让每个孩子都在书包里装一本课外书,早读的时候,让孩子们读书一段时间后,我会奖励孩子十分钟的阅读。我读故事,让孩子们听。每到读故事的时候,孩子们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就是这种课内外的结合,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渐渐提高了。
3、进行阅读摘抄。书中的优美词语、语段、名言警句等都要求学生分门别类的进行摘抄整理。然后在早读时,抽出部分时间进行读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需要播种、浇水、松土、施肥、除草,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慢慢等待,耐心守候。让我们用全心全意的爱包容孩子,尊重孩子。不光是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也要让班上的孩子同样快乐成长!
&吴 娟老师(沙济中心小学)读《简爱》有感:
《简爱》就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有人说如果你喜欢《简爱》就证明自己是个丑女,因为他认为简爱是一个灰姑娘的故事,是每个不漂亮的女孩的自我安慰。可我要说,我情愿承认自己是个丑女也不放弃喜欢《简爱》的权利!我认为与其说罗切斯特是简爱的王子还不如说简爱是罗切斯特的天使。其实是简爱以她的人格魅力拯救了一个纨绔子弟。
人的价值等于尊严加爱。这是简爱的定义,她能很好的明白自己的价值,简爱的自立,自主,自强,自尊,使我自惭形秽。她相当独立的人格魅力,面对事情相当理智是我一生都要好好学习的!“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么做,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是啊,灵魂都是平等的。可这样不卑不亢的话我却没有勇气说!“我不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你以为我贫穷、低微、瘦小、不美,我就没有尊严没有心了吗?”爱的底线是尊严!当罗切斯特在行为上或言语上伤害到她的尊严时她勇敢的站出来说了这样的话。简爱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卑微而对罗切斯特唯唯喏喏,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平凡而自卑的接受不平等的待遇。她敢站出来说“不”。简爱是美丽的!并不是因为她的外表,而是因为她的自尊,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宽容,善良。这些高尚的品质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所以这本书并不能肤浅的认为是灰姑娘的故事。那样就是侮辱了这本书!简爱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她的自尊、自强、自信是每个女性甚至是男性都应该学习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的社会,有几个能象简爱那样为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放弃富贵的生活而义无反顾!又在罗切斯特最孤独、无助、贫困的时候回到他的身边!
不要因为怕别人说你是丑女而放弃喜欢简爱的权利。更不要因为要证明自己是美女而鄙夷这本书!这人世上总有人喜欢鄙夷自己一些深受影响的东西而显示自己所谓的品位。这种人是让人看不起的!  简爱这本书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去读的,不管你是美女或是丑女还是男性朋友。总之《简爱》这本书能够照出我们身上的不足,让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把曾经失去的东西找回来。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为我们的人生添上绚丽的一笔。感谢简爱!!!
郑益民老师(陵阳中心小学)《读书是根常青藤》:
读书,使我加深了对祖国汉字的认识,我重视了写字教学,我指导的学生书法作品,分别在县、市、省和全国性大赛中获奖,我也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经验写成文章,分别在《中国钢笔书法》和《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发表。
读书,使我以丁有宽为榜样,把读、教、写三者结合起来,教学相长,不断进步。我结合自己申报的课题,不断探索农村作文教学的规律,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个性的作文教学套路------融“看、听、说、演和写”于一炉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上个星期,我上了一节读写结合的作文指导课,被宁永清校长誉为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我写的《如何写出文章的真情实感》也被《作文大王》以醒目位置发表。
徐 英(木镇中心小学)《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记得一名教育学家讲过: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是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而魏书生做到了,他除了带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而且每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外面讲学,而他的班级里学生们能做到井然有序。在他的手下,再乱的班级也会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变乖。魏老师的班级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引”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真是魏老师的高明之处。提倡班主任做好“领头羊”,而不是“牧羊人”,科学合理地带好班级。
&& 魏老师说过:“我是属于愿意当班主任的那类老师,当老师,而不当班主任,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是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当我们班主任对学生付出了真爱和真心时,当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时,他就会发自内心的敬爱你,班务工作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与学生打交道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幸福感就会时时荡漾在心头。记得书的自序中有这么一段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晴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每次读到这段话,心里如同清波抚过,激情而又昂扬。是的,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幸福是见证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成长,如果说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那么,班主任可以经历若干个人生,就像演员饰演各不相同的角色,即体验各不相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用一生来读)。
读书,给了我一个看得更远的平台。回想起自己做班主任的经历,我想用一段话来表达我的感受:
走过这些年,总有一种温暖让我感动,
总有一种幸福让我分享,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前行,
总有一种土地让我成长。
吴军华(新河中心小学)《绿野仙踪》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努力发现、发掘自己的优点,给自己以信心和希望。。稻草人以为自己没有脑子所以不够聪明;铁樵夫认为自己没有心所以没有感情;胆小狮觉得自己没有勇气所以十分胆小。但其实这些东西他们都有,只不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自己不知道而已。奥兹大王的一番话使我懂得了许多,那不只是对稻草人,铁樵夫和胆小狮说的,那也是对我们说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只有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努力,试着激励和改变自己,才能成长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读到这里我想到我们301班出黑板报的情景:望着空空如也的黑板,几位小编辑们可发了愁,拿着几本板报书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鼓励他们发挥团队精神,他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并且搜集了许多同学们的金点子。俗话说: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起精彩的黑板报在同学们七手八脚的劳动中诞生了,这不靠别的,正是靠的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人生中没有人十全十美的,只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才能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才可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有句格言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呢!
&张 圆(丁桥中心小学)《心灵的震撼》
――读《小桔灯》有感
我想,《小桔灯》里的小姑娘之所以有着这种镇定、勇敢、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与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更与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这又是否能让现在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去正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呢?或许你会嗤之以鼻,但那只是将自己的低微渺小露给人们看而已。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在孩子的德育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
我想,只注重成绩,不重修养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智育固然重要,德育亦不可缺。如果将学生比作一棵小树,那么智育便是浇灌树苗的清泉,德育则是明媚的阳光。
我想,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她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优良品德的培育者。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关乎每一位学生,不可小觑!
章春霞(朱备小学)再读《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有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爱的理解。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留守儿童。这就要教师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我班疏琪同学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和爸爸照顾,性格内向(其爸爸性格孤僻)。平时爸爸对她的管教特别严格。而就在今年初其父亲外出务工了,这让她更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因此,本学期来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喜欢一个人低头做小动作,成绩下降很多。当老师叫道她时,她却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神色。情急之下,我找她谈心了解情况,最后得知她是想爸爸妈妈了。于是我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表现很好,成绩自然也提高了。但好景不长,一切又归位。后来在大队辅导员的协助下,利用学校开设的“留守之家”开通了亲情QQ,让学生家长通过QQ视频聊天,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没有抛弃他们。这样一来让留守学生的心灵彻底放松,情感上的缺失得以弥补,让他们在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
只要我们对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有恒心、耐心,相信留守儿童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感动、多一缕阳光、多一片灿烂!再也不会是“一个人的家”。
吴& 燕(丁桥中心小学)读《话说孩子》有感
――孩子,天地间的宝贝
我们常常以为孩子没有或缺乏自尊心,为了一点小错而不分场合大声责骂,喋喋不休。以为‘良药苦口’,孩子当时越痛苦,越说明这次的教育印象越深刻。”没有顾及孩子那幼小的心灵能否承受得住这样的狂风暴风,风雨过后,那稚嫩的幼苗会如我们所期望那样更加挺拔,更加坚韧吗?这种粗暴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会比用棍棒伤害他们来得小,因为我们有意无意的奚落、嘲讽、批评、指责刺痛了他们稚嫩的心灵。肉体的伤害我们可以看见,伤口会慢慢愈合;但那些心灵上的伤口因为未经妥善处理,反而依然“汩汩地流淌着不息的血液”。伤痛不会无声无息地消解。我们的每一句责难,会被遗忘,但永远在孩子心灵中的某个角落里飘荡。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感受不到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
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从心底里希望孩子们的未来一片光明,前路一帆风顺。但我们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去伤害他们。
韩国古书上有一个农夫与牛的故事。当农夫被问道:“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时,“他一言不发,只是看着地,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时”,农夫才附在别人的耳边,低声细语地作出回答。
“这个农夫十分聪明,对牛的心理体察入微”。他认为:“要是大声说出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牛儿们能从自己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无论多么聪明的牛,都不会比一个稍明整理的儿童更敏感,更有智慧。我们为何不像这个农夫一样,附耳细说,轻轻地说……
我们常常认为应慎用批评,若是表扬,就不必有太多顾虑。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我们每个人,包括年幼的孩子都有自身与生俱来的独特气质。比如说相貌、身高、力气大小、智力高低……”我们不能在这些先天遗传占主要作用的方面过多的表扬或批评。否则,这会让表扬或批抨失去的原本的作用――促进后天的习得与养成。
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业优异的学生,更需要的是那些寻找到自身价值,懂得通过勤奋、努力也能达成目标的快乐少年。当孩子感爱到那批评或表扬背后的爱,“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他会感觉自己是天地间的一个宝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个大优点。”这样,他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而不让自己这个宝贝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呢?
最后,我想让大家一起用爱为孩子们打造一双翅膀,助他们乘风破浪,遨游天地,做一个天地间的宝贝。
刘华丽(酉华中心小学)读《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有感
做为一名班主任,应当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小学生所特有的模仿行为,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是学习、模仿的对象。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人,因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所以,班主任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你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书中《开学第一天,用整洁芳香的教室迎接学生》的作者写到“班主任亲自打扫一次教室,本身应该很平常,劳动量也不大,身体也能承受,但其效果与影响力远胜于劳动本身。它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面,这种身体力行的示范就是一种无声的表态,就是一种目标的定格,也是一种在起初就开宗明义地面对班级,面对学生的承诺:师生是平等的,地是可以扫干净的,我们的班级是可以建设得更加美好的,从我做起!”在班级的日常事务中,班主任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慎于言,敏于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才会使你的学生处处以你为楷模,学习你、模仿你、尊重你。
丁 瑛(庙前中心小学)《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读《给新教师的建议》有感
列宁在《哲学笔记》里写道:“人是需要理想的,但需要符合于自然界的人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这句话说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告诉了我们理想必须根植于生活、工作才是真实的。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艺术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保证。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阅读有助于我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成长。读书乐,乐读书。让我们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读学生喜欢的书,如童话书、故事书、漫画书,找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点,有助于交流与沟通,突破师生间的障碍与隔阂。在课堂中实践教育理想,要把困难当做机会,新教师在教学与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困难是挑战,更是机遇。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不断克服,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要有一颗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心,学无止尽,教学相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育人先育心。”教育问题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处理好师生的关键,是爱、理解和共同成长。
《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使我获益匪浅,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不断学习中追求我的理想,我热爱我的职业,我热爱我的学生,我热爱我的讲台。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立见成效的简单劳动,我们提倡校园成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创建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养成孩子们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更是让教师们也能静下心来读书,读懂每一位孩子的心,进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静心交流,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在读书中快乐的成长。
汪小青(庙前中心小学)《我读书,我成长》
&& 晚上我在灯下很期待地翻开《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的序言仔细地阅读,又迫不及待地翻到《孩子,你慢慢来》这一篇文章,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文中讲了两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去买一束鲜花,他用一根草绳绑花,想打个蝴蝶结,他的手太小,绕来绕去结都没有打起来。他的老祖母不停地催促他,还推了他一把,我劝阻了老祖母,让孩子慢慢来。我坐在台阶上,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直到成功为止。
&&& 读完了这个故事,这又让我想起我班学生朱斌:在朱斌刚入学报名时我就发现他与别的新生有点不一样。他长得壮壮实实的,脸上总是挂着笑,憨憨的样子,让他写自己的名字,只写了个朱字,斌字不会写。不免让我有点担心:别以后教白卷啊!上了几天课,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他智力确实不如其他学生,课上,他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他还一点也不着急,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可是又急又气,恨不得狠狠地大骂一顿。我一边又劝慰自己,:冷静,慢慢来,要有耐心,一年级的新生,可塑性强,给他时间,不要着急。我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每天耐心地叫他读、写、练,及时鼓励他,哪怕只是一丁点的进步。还让全班学生给他帮助,鼓励。课上没有认到写到的字,课下指名会的学生教他认教他写。可他的记性不好,今天学会了,明天就忘得差不多了。别人一节课能完成的任务,他完成不了,我给他两节课,甚至给两天的时间。我还常常对他说:“朱斌,别着急,慢慢来。”我不放弃,耐心地坚持。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考试,试卷内容比较简单,其他学生二十分钟就完成了考试。可朱斌还未完成三分之一,还有错误答案。我就想:怎么办?第一次考试,不能把他吓倒,不能让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于是,我就让他从第一题重新做起,我读题,他做题,遇到不会的,我引导他去做,但绝不告诉他答案,实在不会做的放弃,就这样完成了一份试卷,结果他得了八十多分,不是班上的倒数。他很是高兴,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孩子如同植物,生长有个体之别,有时令之分,切记拔苗助长。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段话摘自《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老师,我非常喜欢“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
胡 静(庙前中心小学)《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
――读《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有感
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主体。抓好日常管理中的细节,也就抓住了班主任工作细节的核心。然而,日常管理中的细节,无法预知,只能择其一二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其中,教室环境的营造、学生座位的调整、活动小组的划分、个人情绪的控制、时间的有效管理等,都是班主任日常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把握其中的细节,会使班级管理更为有效。就时间的有效管理方面,我有着非常深的切身感受。班主任的事情要比一般老师要多得多,从早到晚一刻没闲着却仍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时合理安排和使用时间尤为重要。班主任自我时间的管理,首先要学会珍惜时间,其次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还要会控制时间。该及时处理的要及时处理,需要延后处理的,则不要着急。此外,班主任除了要做好个人时间的管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时间管理,教会学生时间管理,让学生认识时间的价值和意义,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沟通是一门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艺术,沟通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进行信息交流,搭起理解、合作的桥梁。班主任的沟通水平和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效果。这本书提到班主任的沟通细节包含以下方面:多方式地与学生沟通、巧妙地与领导沟通、主动地与同事沟通、和谐地与家长沟通。
李 华(朱备新光小学)《用爱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读《好心态成就好学生》有感
一个拥有爱心的人,往往更容易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并凭借爱心培养出其他优秀的品质。爱心是一切美德的基础,爱心是与谦虚、礼貌、热忱、宽容等优秀品质结伴而存在的。对自私的学生,我们可以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参观敬老院、为父母洗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关爱他人、帮助同学、孝敬父母等观念。只有学生学会了爱父母、爱他人之后,才能去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这个物欲私利极度膨胀的时代,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使自己在人格上正直起来,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任老师。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无私的人,用老师的无私感动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宁 荣(陵阳中心小学)《直面教育& 深入思考& 启迪方法》
――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是站在家长的立场,谈的是每一个家长应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小环境”。但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书中许多内容谈的就是学校教育问题,本书共有七个章节,其中《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都是直面学校教育。
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a、课外阅读是“魔杖”,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就表现平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出了这个观点:“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
b、阅读也有质量,档次之分,分为“好阅读”与“坏阅读”。
1、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2、好阅读要求快快阅,坏阅读要求慢慢读。
3、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
4、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
鼓励孩子读正版原著,不读“缩写本”。
c、孩子读书需要引导,需要“诱惑”,家长带着孩子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要亲子共读,也要师生共读。
叶国强(陵阳分石小学)读“五心教育丛书”之
《关心献给他人》有感
近日读了“五心教育丛书”之《关心献给他人》一书,感想颇多,书中主要介绍了关心他人的条件及不宜,大致可各分为4个方面:
一、关心他人的条件有:①关心他人需要的是热心肠。②关心他人也要有好身手。③关心他人关键是知心。④关心他人自己得是个有心人。
二、关心他人的不宜有:①关心他人不宜包打天下。②关心他人不宜主观、冲动。③关心他人不宜炫耀自己。④关心他人不宜等价交换。读了此书后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在学校对后进生及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其实从内心里这些孩子们不喜欢这样的称谓及定位。因为这样的称谓及定位会使他们觉得“矮人一等”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就留守儿童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绩好的,但性格内向,不喜欢参与班级活动,此类以女孩居多,另一类是成绩差的,平时调皮捣蛋,无所谓的,此类为男孩居多,不管是哪一类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自尊心较强,心理比较脆弱、敏感。在关心他们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及场所,不是所有的关心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关心不当将适得其反。
王 剑(竹阳中心小学)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先生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给全书打上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烙印。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以穿插的笔法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读完此书,我想了许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块玉,出生时是璞玉,经过岁月的不断雕琢,我们呈现出了各种形态,有的会成为“玉王”、有的会成为“玉魔”,更多的则成为了“玉奴”。随着年华逝去,我们的容貌不断衰老,庆幸的是,于此同时,我们的心灵不断充实,这是人生最大的收获。“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所有人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对于那些不懂生命的人来说,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惩罚。”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爱、遇到恨,遇到欢聚,遇到离别,当我们想到这一切都会过去,不禁释然。淡然的去接受世界赐予我们的一切吧,好的,或者坏的!
赵顺秀(竹阳中心小学)我用“故事”行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读鼓荣辉《夕会故事》有感
当我读完《夕会故事》,在这里,我被一次次感动。书中的故事选材范围,大多的是老师自己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孩子的切身体验为原点,以孩子为对象,讲他们所感所想,使教育真正回到真实的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故事所取材料虽然平常,但是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与浓重爱意,更阐明了“教育无小事,处处见真情”的教育真理。
用什么来教育及怎样教育小学生的问题,彭荣辉先生用他自己多年小学教育的实践及活泼的实例,交出了一份俏丽的答卷。他通过自己班上一个个真实的教育小故事娓娓道来,将教育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小故事如细雨沁心园一样,慢慢熔化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使孩子们在听故事中,如坐春风,如沐时雨,如遇甘霖。
孙根才(杨田东堡小学)争做快乐的读者
&&&&&&&&&&&&&&&&&&&&&&&&&&&&&& ――兼读《美文》有感
走进经典。读书是门艺术,不在乎多,而在于精,诗人苏轼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用读十部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而经典书籍,就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因为在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中,先辈们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这些财富保存的载体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走进经典,阅读经典,聆听智者的声音,领悟大师的风范,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踏上教育的“阳光快车道”。我们读陶行知的理论著作,他提倡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等教育思想便悄悄在我们心里扎根。现在想来那种勤于奉献,敢于求真,乐于关爱的精神不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为师之道吗?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李泽厚文集等名著经典,比比皆是,可供选择。
“少而好读,如日出之阳;壮而好读,如日中之光;老而好读,如秉烛之明。”
只有广泛的阅读,才有深厚的积累和创造。
熊 静(杨田中心小学)在曙光中坚定前行的步伐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过许多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学生,就是考试成绩不佳。他们在同学中孤立、授课教师不屑一顾。他们低沉、苦闷、惶恐、不安,连在父母面前也抬不起头来,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少一点责备。
我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孩他很努力用功,就是成绩始终只有七八十分,他为此苦恼不已。一次母亲带他去看大海,他和母亲坐在沙滩上,母亲指着前方对他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敏捷地躲开,迅速地飞起,拍打三两下翅膀就飞上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那么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海鸥。”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在一线的教师理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心态,多一份宽容,多一点耐心,让快要荒芜的心田从此伸出一条鲜花的小路,让渴望温暖的心灵得到一缕明媚的阳光,让更多的孩子也听听花开的声音,一如我们内心深处听到的那样轻柔、婉转……
汪庆云(杨田黄泥小学)阅读经典,沐浴阳光
《简?爱》写了一位“灰姑娘”的奋斗史。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那时小小的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百般努力去做个好孩子,却仍然难以讨舅妈的喜欢,她为此迷茫、痛苦。后来,她得知有个进学校的机会,便努力为自己争取,尽管这意味着10岁的她将孤身上路,独自奔赴渺茫的前途,但对学习和新环境的渴望让她不再畏惧,是勇气为简?爱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
《简?爱》这部小说问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直至今天,它仍然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则荣获过奥斯卡金像奖。现在大家知道,这样一部生命力旺盛的作品其实并不是什么纵横捭阖的鸿篇巨著,也不是曲折离奇的惊世之作,只是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故事。那么它为什么能够在一百多年的岁月中都持续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万千读者呢?毫无疑问,因为它描述了人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几样东西,那就是勇气、爱与尊严。
罗正茂(酉华中心小学)《让 心 中 充 满 爱》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写书的本意并非只给天下的妈妈看,是所有父母、老师应该看的,正如朱旭东教授说的“此书名只是想说明一个很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道理: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须因书名有顾虑,毅然购书了。
尹老师在女儿犯一些小错时常常会跟她说:像牛顿一样。作为一个家长、老师,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看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当我们看他们总是用“象牛顿一样”,他们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如果生怕孩子有什么考虑不周,大人就全部替他考虑,一点不落地盯着他们去做,从长远的看,是帮孩子的倒忙。所以,凡事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
轻松识字的方法是,尹老师第一次拿书给女儿讲故事时,不是“讲”,而是“读”,即不把故事内容转化成口语或“儿语”,她完全按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给女儿读。对于孩子的接受,我们最初灌输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了什么。以读代讲,丰富了孩子的词汇和语言,奠定了独立读书识字的兴趣与基础。
学习不要“刻苦努力”。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就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写暴力作业;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
“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陈 茜(实验小学)《淡然地自处&&&自然地生活》
――读严歌苓的〈寄居者〉有感
人生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得此难免失彼,失此也可能得彼。曾经有一位学生问苏格拉底:“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皱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哲学家幽默地回答:“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焉知不是“塞翁失马”呢?
&&&&成功的人生历程,进中有退,退中有进。有的时候面对孩子,我有一种隐忧: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可心理呢?是否也如同物质一般富裕?听惯了鼓励的话,批评的话呢?在鼓励话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自信,可适当正确的批评方式我认为也是有必要的,因为现实生活不光有彩虹满天,也有一些坡坡坎坎。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又何尝不是成长路上的一道别样的风景?路有直曲,人有进退。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仅是引路人,更是掌舵者。
掩卷沉思,寄居者,很有哲理,很有意味。我们虽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寄居者身份,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寄居的这一个时间段,这一个地点更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杨学红(蓉城一小)我读《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儿童是天生的评论家,老师别急着要高见。有人说,课外阅读首先应该是家长要做的事情。确实,我们老师的手已经伸得很长了,比如“教师妈妈”“编外家长” ……很多情况下,人为什么会犯错?就是因为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最迟在5岁前,一定要把我们的孩子从电视等跟前吸引到书本前。而如今等到孩子上学后,老师再做这一件事情,其实已经晚了。我们其实在帮家长补救,而补救,很难很难。我们老师,有时候是功利的。很多老师、学校,为了让自己搞的读书活动让人看得见,于是强调了读书笔记,我也这样做过。的确,倘若读书笔记成为了一种负担,并且这种负担大于阅读带来的愉悦,那么,就麻烦了。带着仇恨的心情读书,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喜欢上阅读,还没有热爱上阅读,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于这部分孩子,我们千万千万不能吓着他们,把他们吓跑。其实,他们在被动中读书,味同嚼蜡!
吴 云(蓉城一小)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人曾说过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宁 静(蓉城二小)《智慧和魅力演绎的数学世界》
――读《吴正宪和小学数学》有感
徜徉于数学乐园。吴老师对自己教学经验和教训的最深体会是: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让学生喜欢数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一定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一直努力地读懂学生,真诚的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友善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努力的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在一起,迸发出情感和智慧的火花,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及知识本身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她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这些理念的支配下,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学生肯定会学数学的。这些前沿的教学理念,具有超前意识,她真正的蹲下身子和孩子进行交流,将教学的主体孩子放在首要的位置。
追随吴老师成功的脚步,回顾她成长的历程,源于她极好的人品和健全的人格,她善良、诚恳、谦和、宽容;与人相处,她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干起工作,她踏踏实实、尽心尽力;作为朋友,她是平凡而普通的,让人可以信赖;作为导师,她又是高尚的。她更是用智慧和魅力演绎着数学世界!
通过阅读我对数学、对数学教学、对数学世界又有了新的认识。一位一线教师能够从平凡、普通成长起来,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而勤奋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徐继承(蓉城二小)《寻找遗失的想象》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须的。爱因斯坦16岁时曾问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以后他又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他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数学推导,创立了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爱因斯坦自己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我们的孩子记住老师和父母“标准答案”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他们失去的东西是什么?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强调教育的“无所不能”,把知识当做教学目的,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直接结果就是控制甚至毁坏了孩子的想象力。对于教育来说,这应当也算是一种人文灾难,这绝非耸人听闻。
曾有教育专家这样说道:“教育最大的善行就是――最好少一只手。”
“少一只手”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给予他们自由发展、自由想象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的多得多。我们中国当下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教育者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学高当师嘛。这既是个理念误区,又是个心理障碍。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教育者的聪明与才华。在教育者权威威慑下获得的尊重,也是带着负面的尊重,总有一天会被孩子们抛在脑后。
 附:活动现场照片(手机拍摄)
 青阳县第四届小学教师“读书沙龙”第二会场
博客群:&&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别人帮助我的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