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河兴类似十三电音有什么特产

甘南警方坚持“防”字在先 为民撑起“平安伞”
日 14:00:21
 平安龙江网
  平安龙江网讯 针对夏季易发各类案件的实际,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公安分局警方为维护夏季治安稳定,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坚持“防”字在先,防字前移,多种形式宣传防范工作,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搞生产不忘安全,抓经济不忘安全防范,为辖区群众撑起“平安伞”。仅入夏以来,各类案件与去年同期下降41%。
  夏季是治安问题多发季节,针对广大农民主要从事户外生产的实际,易形成防范空缺。甘南警方突出“防”字在先,及时调整警力布局,把主要警力优先投入到维护夏季治安中来,组织全所民警编写夏季易出的治安问题和防范常识,下田间到地头,提醒广大农民农忙不忘安全,生产不忘防范。提醒广大农民群众下田间不忘关和熄掉家中电器和明火;家中留人注意看门护院,防止盗窃案件发生;外出务工使用交通工具,遵章行驶,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对于长期不用和闲置的农机具及时入库进院,防止发生被盗等。
  细心的工作,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满意。音河镇兴五村农民李某某过去只顾忙于田间生产,家中经常是狗看家、绳挂门,家里家外没有人。形成无人看护,极易发生治安问题。6月20日,民警们来到他家向他宣传安全防范后,他说改变改,把长时间堆放院外不用的农机具马上运到自己家的仓库里,动手重新加固了院门,还把在外地一位亲属请来为他看门护院,事后他逢人就说:“民警是为咱们好,工作想的真周到。”
  在抓好防的同时,甘南警方坚持打击不放松,不论是假日还是平日,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是一遇警情,他们便是闻警而动,给予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沉重打击。6月18日,正值农民抗旱进入关键时刻,音河镇兴十三村晚9时许,变压器铜金属被盗,接到报告后,他们高度重视,以此提高到保卫民生的高度,所长邹广庆迅速调集警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连夜进行调查走访,最终在佛晓前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并缴回被盗物资,使农民得以正常抗旱生产。仅入夏以来,先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起,其中重大1起,查处治安案件12起,治安拘留5人,有效地维护了当地夏季治安稳定,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
耿范修 朱有良
   来源:
  编辑:扎音河乡 - 行政区划
辖、东风村、、、、、、、、、、
扎音河乡 - 主要领导
扎1、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同志主持全乡及党委全面工作,人事及招商引资工作。2、党委副书记、乡长同志。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协助张永波同志分管经济工作,侧重负责经济、财政、经管审计工作。3、党委副书记同志协助张永波同志分管党建和群团工作,侧重负责党群、政法工作,分管党群办、派出所综治办、联防大队。4、党委副书记同志。协助杜江同志分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工作,分管农业中心、畜牧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扎音河乡5、检书记同志。协助张永波同志分管纪检和党内工作,协助杜江同志分管经管审计工作,分管经管中心工作。6、人大常务副主席同志。协助张永波同志分管人大主席团工作。侧重负责政府常务、劳务输出、信访及“610”及人大常务工作,分管政府办、劳务输出办,司法信访室等工作。7、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同志。协助张永波同志分管武装和民兵工作,主持乡人武部全面工作。8、乡长同志。协助杜江同志分管交通、计生、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工作,分管交管站、计生服务站、经管中心,人险代办站。9、副乡长同志10、副乡长同志。协助杜江同志分管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广播电视、电业等工作,分管中学、中心校、卫生院、广广中心、有线电视站,电管站。
扎音河乡 - 招商项目
扎音河乡1、引进省顺通粮油加工有限现任公司租凭项目,合作方式为租凭制,每年上缴税金30万元,租金20万元。2、引进省农机总站资金100万元。建立,合作方式无偿引资。现有联合收割机2台,1004大型机械2台,配套农机具1台套,802推土机一台套。3、引进省计委70万元,建立绿扎苗木基地,合作方式股份制,由扎音河乡机关干部入股经营,现有各种苗机270万株。4、引进省水利厅资金20万元,建成了建设村人畜引水工程项目,引进资金为无偿资金现已投入使用。5、引进省计委30万元,建立青贮饮料综合开发项目,引过资金为无偿资金。建立两处青贮窑,现已投入使用。6、引进省教育厅资金15万,用于录丰小学危房改造项目,引资形式为无偿资金,从建了录丰小学校舍,现已投入使用。
扎音河乡 - 农副产品
扎音河乡盛产大豆,是海伦的大豆主产区,全乡大豆2700万斤,大豆品质好,出油率高。
扎音河乡 - 主导企业
奶牛养殖东风村位于扎音河乡西部、北靠、西临,交通便利,通讯设施齐全。全村拥有耕地13200亩,人口1980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96年兴建的现代化制油企业东风村油厂,每年可创产值9000万元。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及等资源优势,通过村干部示范引导、典型大户引带,大力发展奶牛产业,走上了集中与分散结合的畜牧养殖之路。养牛基础条件良好,拥有一个股份制奶牛养殖场,即,奶牛已发展到193头,全村有养户62户,其中20头以上的奶牛7户,10头以上的农户13户,畜牧产值已占整个全村产值的60%以上。 海伦市扎音河乡东风村兴旺奶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公司坐落于东风村境内,海农公路南侧,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有砖瓦结构房舍共4栋,总计面积2850平方米,其中牛舍2100平方米,办公用房145平方米,机械榨乳厅75平方米,库房530平方米,新建简易棚室和封闭场地13000平方米。新建永久性青贮窖1960立方米,购置大型秸秆加工机械4台套,饲料粉碎机械2台套。总投资41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98万元。该公司的经营形式为股份合作制,共吸纳股东30个,采取利润分成、风险共担的办法,经营效果很好。该公司的养殖方法为半机械养殖,采取人工与机械化相结合,精心饲养,规模发展。公司共有15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技术人员2人,养殖人员9人。现公司奶牛存栏量为193头,其中基础母牛111头,种植青贮玉米10公顷。公司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加,已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
扎音河乡 - 经济建设
大豆产业巩固基础财源,在发展优质大豆产业上下功夫。我乡是大豆主产乡镇,农民有种植和经营大豆的产业优势,全乡种植面积可达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我们将充分依托这一产业优势,在发展优质大豆上提品质、上规模、增效益。一是积极引进良种。今年从引进“垦建25”高油大豆种30万斤,在全乡建成优质大豆围路经济带10条,并与市制油厂签定了高油大豆收购定单,使高油大豆在我乡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二是实行机械作业。依靠的机械作业优势,实行连片种植、机播、机械耕旋和机械收割,并全部施用种子包衣、化学除草等生产技术,增加大豆生产的科技含量,创造优质大豆的规模效益,以巩固基础财源,增加农民收入。 壮大主体财源,在盘活企业及管理建设上增投入。发展乡村企业是壮大乡级财源的战略支点,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发展企业上,扎音河乡突出抓两个方面:一是创办产业公司,辟建税源基地。在扎音河乡奶牛生产合作社和肉牛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海伦市扎音河奶牛生产责任有限公司和朝阳村肉牛生产责任有限公司。同时,扩大扎音河林业苗木材种基地建设,成立海伦市扎音河苗木公司。以上公司的创办和建设,推进了养殖业和林木基地的规模发展,扩大了基地的辐射面,有效地发挥公司养殖等产业的龙头引带作用。全乡逐步形成以普养为基础,规模饲养为骨干的畜牧业发展格局,营造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产的产业化模式。2003年,奶牛生产公司投资60万元,发展奶牛250头,新建标准化牛舍1200平方米,已投入施工。建中型饲料青贮窖两座。全乡肉牛养殖7000头,两羊3500只,实现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为乡级财政注入了新的财源。二是启动,招商引联创税。在东风村植物油厂承租转让,已成立省顺通粮油加工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其启动生产,力争投产达效。通过走借力兴业、借企兴财之路,促成老企业的起死回生,力争创税10万元以上。 大豆产业培植新兴财源,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找出路。扎音河乡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乡级财政收入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培育和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市场引导、政策扶持、能人引带、建立基地出发,利用本乡资源、产业、人才优势,使扎音河乡的个私经济扩规模、增数量,形成群体发展。一方面,以农贸大市场为载体,发挥乡工贸小区的商贸中心作用,拉动农产品流通、机械修理、餐饮服务、百货批零等行业的规模发展,全乡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80户,创税25万元,提高个私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另一方面,以为基地,发展粮食运输营销队伍。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贷款扶持,形成规模,推进运输产业的新发展,在全乡建立专业运输村屯5个,专业运输户350户,为乡级财源建设培育新亮点,找出新出路。 积累后续财源,在营造“绿色银行”和劳务输出上做文章。扎音河乡坚持把生态农业建设和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乡级财政的后续财源,抓实抓靠。一是发展林业经济,营造“绿色银行”。坚持以建设千亩林场,实施大项目为主体,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扎音河乡地较多的地理特征和国家实行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结合小流域治理和“五荒”开发,扩建通泉、双合、录丰三处千亩林场,扩大护村、护路、农防林更新改造力度,通过增品种、扩规模,形成多林并举、多树种搭配的发展态势。实现造林面积3000亩以上,绿色覆盖率达到18%。同时,加大林业项目的投入力度,投资70万元,成立,新打灌溉井和新增喷灌设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面积800亩,新育各类苗木100万株,营造“绿色银行”。二是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最佳途径。我们要克服“非典”给劳务输出带来的冲击,依托国内外、省内外劳务基地和农民季节打工的特有优势,在运输、建筑、养殖等产业上做文章,利用东邻农场、北靠主星鲜族乡的地理优势,继续抢占季节劳务市场,做到非常时期走内部转移和就近转移相结合的路子,转移劳动力3000人以上,劳务输出收入实现1500万元。 挖掘潜在财源,在强化征管、开源节流上定措施。一是摸清税源,应收尽收。将完成财税收入作为全年工作的突破项目抓实落靠。年初乡政府由主要领导牵头组成税源调查组,逐村入户核实财税指标,并与各村签定财税目标责任状,纳入乡村干部的大目标管理,制定了“以责任区的包片领导负总责、包村联络的乡干部和村组干部具体负责”的责任机制,把核定的任务指标分解到季、细化到组、落实到户。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征收原则,有效地堵塞了漏洞,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做到了应收尽收,及时缴库。二是节流增收,控制支出。我们坚持量入为出,过紧日子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控制弹性支出。为了实现保工资发放,保正常财政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乡党委重新研究制定了和,严肃财经纪律,坚持“一个漏斗向下”、“一支笔审批”和“零户统管”制度。一手抓财源建设,一手抓财务管理,彻底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失控的问题,做到以节流促增收、以管理保增收。
扎音河乡 - 相关条目
扎音河乡 - 参考链接
http://www./zhayinhe/default.asphttp://www./web/show.asp?id=80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0:40:54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转载]流淌的音河(十三章)
冤仇还报难回避,机会遭逢莫远图。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水浒传》
许知青要回伊甸园了,在上海养病的三个月中,已获知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去要举行一个入党宣誓仪式,匆匆准备了一下行李就动身了。
在车站送行的人群中,除了亲戚,朋友外,还有一个卓凡人。
从上海开往哈尔滨的这趟车,有不少回沪探亲后又要返回各地农村的知青。与第一次从上海西站开往齐齐哈尔的知青专列相比,场面不可同日而语。
多少年前那次知青专列开动的一瞬间,几乎是天崩山裂的一片哭喊声,一列专列载着将近两千名知青,下面送行的亲人超过一万人。发自内心的大声嘶喊、痛叫,把敲锣打鼓声,把高音喇叭播发的欢送曲,把火车启动的汽笛声全部压了下去,连开火车的司机,每节车厢的列车员,站在站台上维持秩序的纠察人员,全都在掉眼泪。这种场面的震撼不是身临其境的人,很难想象。现在的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明星演唱会,看似疯狂,但在情感上投入是远远无法与那次火车开动时相比的。火车开走后,有多少亲人昏倒在站台上?又有多少亲人被抬上了救护车?这列火车带走的何止是两千名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牵挂着的心啊!
现在卓凡人又一次站在站台上,当年的场景已不在重现,因为离沪的、送别的以及旁观的都已习惯了、麻木了。这次卓凡人角色变了,他只是一个送客。但他对许知青要去的伊甸园生存环境太熟悉、太了解了,他对许知青带着一个大病初愈的虚弱身子去这样一个地方,心里徒然升起许多莫名的担忧,很多感觉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许知青不过是不情愿作了他几天妹妹而已,卓凡人却觉得心上又多了一份牵挂…..
许知青脸上没有什么忧伤,回到伊甸园她就将实现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成为共产党员。这种荣耀对她来说特别值得珍惜,她没有潘慧珺那样优越的条件,来之不易方显珍贵。
她带有一点欢愉与每一个相送的人告别。上了火车,汽笛声响,火车动了,就在这一刹那,许知青竟把最后一束眼光直射到卓凡人眼中。卓凡人一怔,就像被静电一击,而这火车起动还真慢,许知青的眼光镇定自如,就是不让卓凡人有丝毫躲避之处。十几秒也许二十几秒,卓凡人一动也不敢动,似乎被X射线彻底做了一次脑电图。火车总算把许知青的眼光拉走了。
卓凡人怎么回到家,又做了点什么,都记不得了。他就像被外星人洗了脑一样,一连几天就在想着这一束令人费解的目光。
在与顾倩倩第一次见面时,卓凡人与顾倩倩的对视依旧清晰:“我们一起冒一次险。”而许知青的这束眼光带着一种拷问的色彩,又带着一丝柔情。如果你能把许知青当做天使,那么她告诉你:魔鬼也应忏悔,在上帝面前人人都会得到宽恕。如果你把许知青当做共产党员,那么她告诉你:我将为我的信仰而奋斗终身,你准备作何选择?如果你认为许知青的眼光带有一种情感在内,那么她告诉你:我回伊甸园去了,即便是刀山火海,你是否愿意来?
最终的答案是什么,卓凡人一直没有解开,因为他想过之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一直待在上海,整整又过了一年多时间才回去。
卓凡人这次回沪探亲,前后待了整整一年半时间,他在这段时间内到底干了些什么呢?他完成了一个知青到一个插兄的蜕变过程。
插兄,是指那些上山下乡运动中在全国各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青,由于他们回沪探亲时所出现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给社会稳定、治安各方面带来很多麻烦,城市里的人又或多或少与他们有一定血缘、亲情关系,所以造成了一种既恨又不想过分责备的复杂心理,而这种放纵,使一批批的插兄变本加厉地凶狠起来。这种情况,这种社会现象实际已暴露了上山下乡的严重后遗症开始蔓延,危险性是难以预料的。而此刻,国家、中央上层,那些具有狼子野心的人也在蠢蠢欲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插兄的问题只能先放一放,知青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上天入地任其发展。
卓凡人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插兄,与其他绝大部分插兄不同的是,人家斗狠争凶手握刀子在捅,他用脑子指挥着刀子去捅。
看看他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插兄中的灵魂物。
当时插兄的帮派体系,基本上以同一个地方插队或在同一个农场,同一个连队的群体。那些喜欢斗狠逞凶的人纠结在一起,相互之间打打杀杀,每个帮派都会有一、两个领头的好汉,一般这种好汉都是以打架凶狠著称,回到上海后,又以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插兄来划分,黑龙江回来的,云南回来的,新疆回来的,吉林回来的……
这种分散的一小撮一小撮,叠加起来的威力就很大。
卓凡人最擅长的就是外交,他就与这种一小撮一小撮里面的领头好汉称兄道弟,卓凡人的两个优势发挥出来了,一个是他重情义,这点是江湖上人最看重的;另一个是他有谋略,这又是江湖中人缺乏的。这些好汉也心甘情愿与他交朋友,为朋友都能两肋插刀。事实证明伊甸园长老是有眼光的,他早就看出卓凡人会成为宋江式人物,现在把卓凡人定为宋江,潘慧珺也不会反对。
发生的事情太多,只说两件小事就能说明卓凡人的超人谋略。
1.先说一件鸽棚放猫的事。一天插兄们聊天时一位朋友说,他楼上那一家有个在闵行电机厂工作的家伙,在他家阳台上搭了一个鸽棚,养了一群鸽子,他天天到闵行上班带着鸽子,到厂门口一放,那群鸽子就飞回来,很得意。可这个住在楼下的朋友可就吃苦了,那群鸽子拉屎撒尿都掉在他家阳台上,他家好端端的阳台连衣服都不敢凉出去,与那个电机厂的家伙去交涉,那个家伙还挺凶,好像厂里也有一帮子把兄弟撑着。此话一完,这帮黑龙江的插兄可不含糊:“今天就去把那个鸽棚拆了,他敢凶,就把他的腿打折了,让他的鸽子来带着他飞!”说干就干,几位好汉一跨自行车就要去动手,“慢”卓凡人发话了“《教父》看过吗?人家一个马头就把事摆平了,我们何必大动干戈。”“怎么干,你发话。”卓凡人不紧不慢说,“明天一早,等你楼上那个家伙上班去了,你爬上去,在鸽棚里放一只猫,看那群鸽子还飞不飞回来。”“哇,真绝。”好汉们一听,笑开了眼,事情就那么简单,不到一个星期,楼上电机厂的家伙自己就把鸽棚拆了,鸽子都飞到人家棚里去了,他留着空棚有什么用。
2.再说一件狗肉包子治狼狗的事。一天有一个朋友告状,他住在一幢花园洋房的底层,前面有一个五六十平方的花园,原来住的挺好,挺安静,又有惹事的来了,一幢楼里也回来了个插兄,插兄回来不要紧,偏还带着条大狼狗,整天不锁链子,就放在花园里,弄得谁也不敢去花园,这个花园就成了他私家花园。卓凡人这帮兄弟都不是等闲之辈,有几个都是上海少体校,摔跤队、武术队出来的。狼狗算什么玩意,上去一刀就能毙命,他们根本就没把那个什么地方回来的插兄放在眼里,“宰了,今晚吃狗肉。”卓凡人处事方式有个原则,尽量不要把事情扩大化,要不战而屈人,“这样吧,你今天先去菜市场买两包耗子药,毒性强一点,再买个肉包子,伴着耗子药给狗吃,另外再用个信封,里面写一张纸条,就写狗肉有毒,想死就吃。”这个办法真灵,那个插兄,狗死了,还买了条烟送过来,说想与各位交个朋友。
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件小事,刀不刃血,什么都解决了,最重要的是把这帮子兄弟都镇服了,在他们心中,卓凡人就是他们的宋江。
上海的日子就那么好过,这帮插兄走了,那帮插兄又回来了,卓凡人压根就没想回什么伊甸园,顾倩倩的魂早就葬了,许知青的眼光早就忘了。如果不发生另外一件事,卓凡人有可能真的不回伊甸园了。
谢俊回沪了,来见卓凡人,说了他在知青点被罗大军与王晓勇所欺侮的遭遇。
一天谢俊收工回到寝室,看到一帮男生都围着炉子又在下挂面,又在开罐头,好像遇到了什么喜事,他也没在意,一边洗脸,一边听着罗大军在招呼“快点,快点,今天开洋荤了。”洗完脸,王晓勇端过一碗面说:“先吃吧,难得开一次荤。”谢俊想今天怎么了,两颗定时炸弹对自己挺热情,是不是有什么事要求自己?没想什么就吃上了,吃着,吃着发觉不对,起身朝放行李的小屋一看,一下子傻眼了,他们把谢俊放行李的箱子给劈了,所有吃的东西被扫的一干二净,里面藏的二十元钱也没有了,更可恨的是把一些换洗衣服也给烧了,谢俊回屋问:“是谁干的?这么做什么意思?”罗大军开口了,“吃的东西放时间长要坏的,而且你自己也吃了。”谢俊说:“那我的钱,衣服到哪里去了。”王晓勇说:“钱没看到,你的衣服因为长满了虱子,我们帮你烧了,也为你的健康着想。”谢俊气得无话可说,他知道不能向冯支书告状,罗大军与冯支书关系非常好,主要是罗大军也是山东籍,冯支书也是从山东移民过来的,都是乡里乡亲,这个罗大军又会来事,三天两头朝冯支书家里跑,关系一下就热起来,现在的罗大军已不是卓凡人离开时的摸样,已成了冯支书眼里的红人。
谢俊二话不说,第二天向大队预支了一笔路费回上海了。
卓凡人听完,什么都明白了,安慰了谢俊几句,让他在上海玩一段时间再说,这个事不用再管了。
随后卓凡人决定要回一趟伊甸园,他没有告诉谢俊,也不要谢俊跟着去。他心里已在安排回程了。
眼下卓凡人要回一趟黑龙江,已不再为来回路费操心了。没有彩票可买,没有股票可炒。即使有这种诱惑人的东西,卓凡人也不会去碰。把一个人的希望寄托在低概率的幻觉中,盲目听信一些高手的指点,就像用真金白银换取道士手中的长生不老丸。道士能制长生不老丸,为什么自己不多吃几粒,反倒要让不信道的人长生不老,自己英年仙逝,这不是太可惜了吗?
卓凡人不信邪,却用更邪的手法来获取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乘火车不买票。不靠躲着、藏着来逃避检票的,利用规则,合理冲撞。“飞票。”&&&&&&&&&&&&&&&&
卓凡人这次与另外三人朋友一起回去,其中两个朋友在齐齐哈尔货车站工作,他们建设兵团有一个煤矿,产出的煤要用卡车运到火车站货场,然后再转驳到运煤火车的车厢,运往需要的地方。他们的工作就是装卸煤。另外一个是在建设兵团的煤矿下井挖煤的知青。他们三个人都属于兵团编制,工作苦一点,可工资相对要高一些,每年按国家规定享受一次探亲假。卓凡人是正宗插兄,假期随意使用,钱一分没有,来去自由,路费自掏腰包。卓凡人就让铁路局给他埋单。方法很简单,让两个货场的兄弟先回去,到齐齐哈尔火车站,他们不用出站已到家门口,然后事先安排另外回沪探亲朋友,把两张火车票带回上海,卓凡人与另一位煤矿的兄弟,买两张去苏州的火车票(如还想便宜干脆买两张送客站台票),到苏州火车站签票处,把带去的火车票再签一次,正常合理,大大方方回齐齐哈尔。(这是铁路局规定的,长途车票按路程长短确定有效期,当时从上海到齐齐哈尔车票的有效期是10天)。卓凡人朋友多,货场、煤矿、造纸厂、建设兵团,再加上其他各个地方的插兄,一帮帮,一群群,来来往往,火车就成了他们的私家车,连汽油费也用不着。
这次卓凡人与三个兄弟就这样回去了,齐齐哈尔不是终点站,下一站是伊甸园,目标罗大军、王晓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惑仔洪兴十三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