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间期白塞氏综合征怎么检查的检查,长Q-T间期白塞氏综合征怎么检查应该做哪些检查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长Q-T间期综合征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2166582
1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6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10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8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9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全国最大的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长Q-T间期综合征药品
补肝益肾,养血,明目,降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昏,须...
参考价格:¥16.8
补肝益肾,养血,明目,降脂。本品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昏...
参考价格:¥0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永大夫本人发表
长Q-T间期综合症 药物维持能长久吗?怎样治疗最好
状态:就诊前
如果考虑长QT间期综合征,需要考虑是先天性的 还是继发性的原因。继发性的有原因很多,比如药物的影响、电解质紊乱等等。如果患者考虑诊断是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建议患者的直系亲属也去医院检查一下,特别是心电图检查。
& 常用药物是倍他乐克一类的药物。如果症状发作频繁,而且考虑心律失常与长QT间期有关的话,建议到大的正规医院就医,因为可能需要安装ICD。 祝好!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长Q-T间期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28岁.3年前因生龙凤胎曾有肾衰竭和心肌炎
此次病情:因强烈震动(家里附近的歌舞背景音)夜里发生抽搐 昏厥 并有胸闷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
疾病名称: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女,30岁,厂里去年底职业健康体检(噪音、粉尘)检测出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症,未看到具体报告单,只知道是这个结果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疾病名称:Q-T间期延长综合症&&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从8岁开始无数次晕厥发作,单侧耳聋,一直没确诊,1993年开始发作频繁,最厉害时10天发作10次。发作前突然感觉心跳加快,发作时完全无意识,有时小便失禁。醒来...
疾病名称:Q-T间期延长综合症&&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2009。3----2009。5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反复晕厥一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看有没有好的方法治疗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疾病名称:帕金森氏综合症治疗的药物&&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疾病名称:Q-T间期延长综合证&&
病情描述(主要症状、发病时间):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化验、检查结果(请使用右侧的工具上传):
疾病名称:长QT间期综合症 阵发性室速 发作性晕厥&&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发作性晕厥1月余。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平均心率55次/分 阵发性室速,室扑,多源性早搏 窦性停搏 ,最长间歇...
疾病名称:“甲低”、QT间期延长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女孩曾患“甲低”、QT间期延长综合症,2007年在湘雅二医院治疗并安ICD,后来到湖南中医药学院附一治疗,现在甲状功能正常但常感心悸。
曾经治疗...
疾病名称:QT间期延长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女,28岁,婚前身体状况较好,只是血压较低,生完孩子后约8个月,患者在去年7月突然晕倒,心跳、恶心。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心肌炎,治疗半年不...
疾病名称:心电图短P-R间期综合症&&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女,21岁,经常心慌,心悸,失眠2个月。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心电图显示短P-R间期综合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心电图显示短P-R间期综合症,...
疾病名称:治疗脊髓半切综合症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赵永大夫的信息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的诊治
赵永,男,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业为心血管内科,擅长各类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的...
心血管内科可通话专家
沈阳军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Q-T间期延长综合征_百度百科
Q-T间期延长综合征
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Q-T间期延长综合征别名
Q-T间期延长综合征别名:心脏耳聋综合征(cardio-auditory syndrome)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概述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伴有先天性耳聋者称Jervell-Lange-Neilson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耳聋者又称Romarno-Ward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856年Meissner首先报道1例聋哑女孩突然死亡,其兄弟姐妹中亦有2人死亡,且发现惟一的异常是心电图示明显的Q-T间期延长。
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诊断要点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临床表现
有反复晕厥病史,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可伴有先天性耳聋。家族中、有同类患儿或猝死者,死亡病例半数&5岁。
Q-T间期延长综合征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或Holter心电图
(1)Q-T间期延长,T波宽大、切迹、高尖。双向或倒置,常伴有扩张期震荡波(Downs)。
(2)可见频发室性早搏,常有R on T,而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运动心电图Q-T间期延长明显。
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其他检查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或电测听检查以诊断有无耳聋。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治疗概述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一般治疗
减少活动,避免劳累和过度紧张。
Q-T间期延长综合征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  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剂量宜偏大,小剂量无效,一般每日口服1~4mg/kg,分3次。可防止晕厥发作,在治疗显效后勿中断服药,否则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如效果不佳可加用苯妥英钠;服药后心率减慢者可加用阿托品;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手术治疗
1.左侧星状神经结切除术  因术后能增加心室颤动阈,故可避免发生心室颤动,手术时切除左胸1~4或1~5星状神经节,但保留上部星状神经节以避免发生Horner综合征。如术后仍有晕厥发作,可能是其他交感神经兴奋反射到心脏,此时应加服普萘洛尔。
2.在体内埋藏自动除颤器,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可随时自动除颤。合并房室结传导阻滞时,有认为应放置人工起搏器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1]
企业信用信息当季多发症状
当前位置: &
长Q-T间期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症,复极延迟综合征)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疾病用药:暂无
疾病自测:暂无
长Q-T间期综合征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一)治疗
  长Q-T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频发晕厥甚至猝死,必须及时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由于不同类型的Q-T综合征在治疗措施方面有很大差别,现分别概述如下。
  1.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去除病因:包括停用一切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2)提高基础心率: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常在心率减慢的长间歇后发生,提高基础心率可防止Tdp的发作,基本措施包括:
  ①人工心脏起搏:临时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的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迅速可靠,预后较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Tdp反复发作伴有心室搏动、心室颤动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而异丙肾上腺素为相对禁忌的患者。如Sclarolksg报道34例患者中,17例因利多卡因及电复律未能控制的Tdp,改用临时心脏起搏均获成功。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合征的基本原理在于提高心室率,消除长间歇,使心肌复极趋向均匀,并可缩短Q-T间期,降低u波振幅,治疗和预防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长Q-T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该病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若要进行中药疗法,则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
  长Q-T间期综合征西医治疗方法
  1.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药物治疗:②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能使部分除极的心肌纤维复极减少复极不均匀缩短Q-T间期是治疗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第一线药物一般采用静脉点滴在500ml的溶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0.5~1mg调节滴速使心率保持在100~120次/min之间如Keren等报道7例Tdp以2~8mg/min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后5例心律失常消失但必须注意异丙肾上腺素能显著增加心肌氧耗量及心肌应激性改变周围血管效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患者不宜使用
  ③阿托品(Atropine):对高度房室结阻滞引起的间歇依赖性Tdp的患者使用阿托品有效但对高度希氏束阻滞者应用阿托品后可使心房率增快并加重阻滞程度进一步增加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对药物引起Tdp而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的长Q-T综合征患者阿托品的疗效不一许多病例无效
  (3)补钾治疗:体内钾镁离子缺乏可使心肌复极延缓心电图上出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此为诱发Tdp的基础由于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机体缺钾时血钾浓度不一定过低但可引起Tdp因此长Q-T综合征时应补钾一般用0.5%~1.0%的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最初每小时可达2g
  (4)硫酸镁:镁盐治疗Tdp已屡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简便快速而安全的治疗方法Tzivoni等报道3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均延长)其血清钾镁均正常用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遂用25%硫酸镁8ml静脉注射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均即刻控制镁盐治疗长Q-T综合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硫酸镁使用后心室率及Q-T间期无改变说明硫酸镁不是缩短心室复极而对Tdp发挥治疗作用目前认为治疗作用可能与下列几个方面有关:
  ①镁是钙离子的天然拮抗药可能对早期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
  ②补充体内的镁缺乏现已知镁是人体细胞内仅次于钾离子即处于第2位的阳离子与体内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机体缺乏镁时可导致这些酶尤其是与ATP有关的酶功能不足体内的镁离子有1%存在于血液中即使缺镁时血镁浓度仍可在正常水平但可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钠钾ATP酶功能不足使钾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钠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从而诱发Tdp的发生
  ③镁离子可抑制交感神经节减低心肌应激性对消除异位心律亦有裨益一般用25%硫酸镁10ml缓慢静脉注射后用0.5%~1%硫酸镁溶液250~500ml静脉点滴维持5~7天
  (5)维拉帕米:当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Tdp而且其他措施无效时可试用维拉帕米有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一般认为维拉帕米对长Q-T综合征患者不宜作为第一线用药例如Grenadier等对4例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的Tdp患者给予维拉帕米10mg静注其中3例发作终止且未复发一般用5~10mg维拉帕米加入20~60ml溶液中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长Q-T综合征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可能包括两个方面:①抑制心肌细胞膜钙离子内流而抑制早期后除极的发生;②非竞争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
  (6)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无效但也有一些报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Tdp成功如国内段氏报道3例长Q-T综合征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滴继以1~4mg/min维持均终止发作并认为一般剂量对心肌传导收缩及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均无不良影响且对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交界处的传导有一定改善从而消除双向或单向传导阻滞有利于终止折返故可用于Tdp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血心肌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基础心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7)直流电复律:直流电复律术用于长Q-T综合征尚有争议一种认为电复律会损伤心肌使病情恶化另一种认为低能量的直流电电击对心肌并无明显损伤故应适时采用直流电复律术以免转为心室颤动后导致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改变国内段氏报道8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100~300J的电复律26次17例取得成功9次失败(2例电击后心脏骤停1例转为室颤而死亡6次电击后仍为Tdp)但需注意在低血钾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药物中毒情况下慎用
  2.特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
  药物治疗:(1)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以免诱发Tdp发作
  (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阻滞药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预防晕厥发作的有效率约75%~80%虽然各种&受体阻滞药均可选用但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一般剂量为2mg/(kg&d)必要时增加剂量到3mg/(kg&d)并应长期不间断服用Schwartz等报道使用普萘洛尔后本病的死亡率可从71%降到6%普萘洛尔虽不能使Q-T间期缩短但可通过阻断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降低心脏的应激性抑制异位节律点抑制房室结减慢传导延长其不应期抑制部分去极化心肌的慢反应电活动消除折返激动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其他特殊治疗:1.外科治疗:约20~25%的长Q-T综合征病人在接受全剂量&受体阻滞药后仍有晕厥发作则可行外科治疗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Left stellectomy)或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Left cervicothoracic sympathectomy)不仅可缩短Q-T间期而且可消除Tdp显著提高室颤阈值手术在腹膜外进行需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的下部及第一胸段的3~5个神经节保留星状神经节的上部可避免发生Honer综合征早期Moss及Schartz报道可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到6%
  1991年Schwartz等报道年前瞻性观察美国意大利等11国的85例长Q-T综合征患者接受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的结果85例除1例外均有反复晕厥史发病年龄1个月~54岁(中位数12岁)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10例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29例(切除左星状神经节和l~4或5胸交感神经节下部和1~4或5胸神经节)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2例记录不清者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多出现Horners综合征但多能消退随访(5.9&4.6)年心脏事件发生率由99%显著降至45%86%的患者存活45例无症状3%失访9例死亡(其中7例猝死)无论术后有无症状QTc均缩短11.5%转为正常
  2.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有报道人工心脏起搏对部分长Q-T综合征有效尤其对那些在Tdp发作前后有明显心动过缓或长间歇者最有效现发现对中间型长Q-T综合征者用&阻滞药和用人工心脏起搏的效果好
  从理论上讲,人工心脏起搏的方式宜首选心房起搏。最大优点是能保持房室的正常收缩顺序和排血功能,避免两者的不同步功能,以控制Q-T的延长。但长Q-T综合征患者常常存在着暂时性或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因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而使起搏脉冲不能下传心室,则不能完全消除心室的长间歇。因此,一般以为右室起搏比心房起搏更适宜。心室起搏的频率宜用90~110次/min,必须明确,人工心脏起搏的目的在于提高基础心率,并不是为了对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进行超速抑制。
  若患者为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A.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控制后,一旦停用又反复发作,且药物不能控制;B.Tdp反复发作并伴有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C.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及三度);D.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②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能使部分除极的心肌纤维复极,减少复极不均匀,缩短Q-T间期,是治疗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第一线药物。一般采用静脉点滴,在500ml的溶液中加入异丙肾上腺素0.5~1mg,调节滴速,使心率保持在100~120次/min之间。如Keren等报道7例Tdp,以2~8mg/min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后,5例心律失常消失。但必须注意,异丙肾上腺素能显著增加心肌氧耗量及心肌应激性,改变周围血管效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患者不宜使用。
  ③阿托品(Atropine):对高度房室结阻滞引起的间歇依赖性Tdp的患者使用阿托品有效,但对高度希氏束阻滞者应用阿托品后可使心房率增快并加重阻滞程度,进一步增加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对药物引起Tdp而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的长Q-T综合征患者,阿托品的疗效不一,许多病例无效。
  (3)补钾治疗:体内钾镁离子缺乏可使心肌复极延缓,心电图上出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此为诱发Tdp的基础。由于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机体缺钾时血钾浓度不一定过低,但可引起Tdp,因此长Q-T综合征时应补钾。一般用0.5%~1.0%的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最初每小时可达2g。
  (4)硫酸镁:镁盐治疗Tdp已屡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简便、快速而安全的治疗方法。Tzivoni等报道3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均延长),其血清钾、镁均正常,用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遂用25%硫酸镁8ml静脉注射,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均即刻控制。镁盐治疗长Q-T综合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硫酸镁使用后,心室率及Q-T间期无改变,说明硫酸镁不是缩短心室复极而对Tdp发挥治疗作用。目前认为,治疗作用可能与下列几个方面有关:
  ①镁是钙离子的天然拮抗药,可能对早期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
  ②补充体内的镁缺乏。现已知,镁是人体细胞内仅次于钾离子即处于第2位的阳离子,与体内300多种酶的活性有关,机体缺乏镁时,可导致这些酶,尤其是与ATP有关的酶功能不足。体内的镁离子有1%存在于血液中,即使缺镁时,血镁浓度仍可在正常水平,但可引起明显的病理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钠钾ATP酶功能不足,使钾离子不能进入细胞内,钠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从而诱发Tdp的发生。
  ③镁离子可抑制交感神经节,减低心肌应激性,对消除异位心律亦有裨益。一般用25%硫酸镁10ml缓慢静脉注射后,用0.5%~1%硫酸镁溶液250~500ml静脉点滴,维持5~7天。
  (5)维拉帕米:当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Tdp而且其他措施无效时,可试用维拉帕米,有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一般认为,维拉帕米对长Q-T综合征患者不宜作为第一线用药。例如Grenadier等对4例多种治疗方法无效的Tdp患者,给予维拉帕米10mg静注,其中3例发作终止,且未复发。一般用5~10mg维拉帕米加入20~60ml溶液中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长Q-T综合征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可能包括两个方面:①抑制心肌细胞膜钙离子内流而抑制早期后除极的发生;②非竞争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
  (6)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治疗长Q-T综合征的疗效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无效,但也有一些报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Tdp成功。如国内段氏报道3例长Q-T综合征用利多卡因50~100mg静滴,继以1~4mg/min维持,均终止发作。并认为,一般剂量对心肌传导、收缩及血流动力学各方面均无不良影响,且对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交界处的传导有一定改善,从而消除双向或单向传导阻滞,有利于终止折返,故可用于Tdp。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血心肌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基础心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7)直流电复律:直流电复律术用于长Q-T综合征尚有争议。一种认为电复律会损伤心肌使病情恶化,另一种认为低能量的直流电电击对心肌并无明显损伤,故应适时采用直流电复律术,以免转为心室颤动后导致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改变。国内段氏报道8例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用100~300J的电复律26次,17例取得成功,9次失败(2例电击后心脏骤停,1例转为室颤而死亡,6次电击后仍为Tdp),但需注意,在低血钾、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药物中毒情况下慎用。
  2.特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以免诱发Tdp发作。
  (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阻滞药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预防晕厥发作的有效率约75%~80%。虽然各种&受体阻滞药均可选用,但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一般剂量为2mg/(kg&d),必要时增加剂量到3mg/(kg&d),并应长期不间断服用。Schwartz等报道使用普萘洛尔后,本病的死亡率可从71%降到6%。普萘洛尔虽不能使Q-T间期缩短,但可通过阻断心脏肾上腺素能&受体,从而降低心脏的应激性,抑制异位节律点,抑制房室结,减慢传导,延长其不应期,抑制部分去极化心肌的慢反应电活动,消除折返激动,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3)外科治疗:约20~25%的长Q-T综合征病人在接受全剂量&受体阻滞药后仍有晕厥发作,则可行外科治疗,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Left stellectomy)或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Left cervicothoracic sympathectomy),不仅可缩短Q-T间期,而且可消除Tdp,显著提高室颤阈值。手术在腹膜外进行,需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的下部及第一胸段的3~5个神经节。保留星状神经节的上部可避免发生Honer综合征。早期Moss及Schartz报道可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到6%。
  1991年Schwartz等报道年前瞻性观察美国、意大利等11国的85例长Q-T综合征患者接受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的结果。85例除1例外均有反复晕厥史,发病年龄1个月~54岁(中位数12岁),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10例,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29例(切除左星状神经节和l~4或5胸交感神经节下部和1~4或5胸神经节),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2例,记录不清者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多出现Horners综合征,但多能消退。随访(5.9&4.6)年,心脏事件发生率由99%显著降至45%,86%的患者存活,45例无症状,3%失访,9例死亡(其中7例猝死),无论术后有无症状,QTc均缩短,11.5%转为正常。
  (4)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有报道人工心脏起搏对部分长Q-T综合征有效,尤其对那些在Tdp发作前后有明显心动过缓或长间歇者最有效。现发现对中间型长Q-T综合征者用&阻滞药和用人工心脏起搏的效果好。
  (二)预后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恶性心律失常发现及治疗效果。TdP患者因不能耐受室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而短时间内死亡的可达26%。死亡原因往往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导致的严重脑损害或发生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长Q-T间期综合征相关信息
问题描述:请在此提交你的问题,医生将为你免费解答
关注疾病排行&长Q-T间期综合征预防方法
长Q-T间期综合征预防方法
长Q-T间期综合征预防方法相关问答
病情描述:前一阵去医院看病,被诊出q-t间期延长综合征,这是什么病啊?什么药物可以治疗?你好,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治疗q-t间期延长综合征,剂量宜偏大,小剂量无效,一般每日口服1~4mg\/kg,分3次。可防止晕厥发作,在...[]病情描述:间歇依赖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饮食指南忌吃食物: 辣椒、 姜、 大葱、 大蒜、 牛肉、 羊肉、 胡椒、 香菜、 绿豆、 香椿[]病情描述:婴儿猝死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婴儿猝死综合征请问传染吗?(一)发病原因1.与母亲和婴儿相关的高危因素与母亲有关的高危因素包括低龄孕妇、受教育较少、孕期吸烟、胎盘异常、产前检查过迟或缺乏围...[]病情描述:阳痿,早泄,阴茎短小,曾做过阴茎延长术,但是没什变化,请问要怎样治疗您好,阳痿早泄是肾虚导致的,建议根据中医辨证,补肾治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你再次提问![]病情描述:我检查出患有频发性心室期前收缩,只检查了心电图,诱因不太清楚.我还需做哪些检查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在医学上称为“过早搏动”,简称为“早搏”。根据早搏出现的部位不同,一般分为房性、...[]
用户最为关注的长Q-T间期综合征问题
大家都在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氏综合征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