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弘农与南阳荣阳铝业能开战吗?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战三国当皇帝
作者:&& 更新时间: 16:09&& 阅读最新章节
正文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一节 穿越三国&第二节 初战匈奴&第三节 斩敌酋,掌兵权&第四节 雁门关前,两军血战(上)&第五节 雁门关前,两军血战(中)&第六节 雁门关前,两军血战(下)&第七节 战后谋划&第八节 败匈奴,洛阳反应&第九节 匈奴报复,战端又起&第十节 战前谋划,夜袭受挫&第十一节 雁门防御战(上)&第十二节 雁门防御战(下)&第十三节 连施妙计, 匈奴败走&第十四节 进洛阳,平狄中郎将&第十五节 返回雁门,编练军队&第十六节 雁门新政,发展实力&第十七节 果断出击,剿灭山贼&第十八节 常山赵云&第十九节 匈奴南下,战乱又起&第二十节 匈奴狡诈,城楼血战&第二十一节 赵云闯敌营&第二十二节 张辽烧粮草&第二十三节 城楼血战显英豪&第二十四节 匈奴退走&第二十五节 再入洛阳、美人蔡琰&第二十六节 游侠徐庶,恶来典韦&第二十七节 纵论局势(上)&第二十八节 纵论局势(下)&第二十九节 匈奴求和,谈判&第三十节 朝廷反应&第三十一节 势力剧增&第三十二节 晋阳郡风云&第三十三节 锋烟再起&第三十四节 大战序幕(上)&第三十五节 大战序幕(下)&第三十六节 鏖战&第三十七节 大捷&第三十八节 大军北上,讨伐步度根&第三十九节 不期而遇,出征首战&第四十节 上郡关前,两军激战&第四十一节 上郡议政,鲜卑援军&第四十二节 上郡激战(一)&第四十三节 上郡激战(二)&第四十四节 大军到来,上郡激战(三)&第四十五节 大军到来,上郡激战(四)&第四十六节 主动撤退,鲜卑军进城&第四十七节 火烧上郡&第四十八节 黄河岸边,两军激战(上)&第四十九节 黄河岸边,两军激战(中)&第五十节 黄河岸边,两军激战(下)&第五十一节 黄河岸边,两军激战(四)&第五十二节 步度根败,大军班师&第五十三节 黄巾乱起,天下震动&第五十四节 解围涿郡、转战青州&第五十五节 临淄乱平、兵伐琅琊&第五十六节 琅琊城前,伏兵破敌&第五十七节 转战兖州,破东阿(上)&第五十八节 转战兖州,破东阿(中)&第五十九节 转战兖州,破东阿(下)&第六十节 大军向前 东郡血战(上)&第六十一节 大军向前 东郡血战(下)&第六十二节 战泰山下&第六十三节 再占泰安郡(上)&第六十四节 再占泰安郡(下)&第六十五节 挥师任城&第六十六节 任城血战 (上)&第六十七节 任城血战(中)&第六十八节 任城血战(下)&第六十九章 任城血战(四)&第七十章 任城血战(五)&第七十一章 退守任城,移师徐州&第七十二节 美人糜环(上)&第七十三节 美人糜环(下)&第七十四节 兵发小沛,破黄邵&第七十五节 回援彭城,败周泰&第七十六节 两军对决,蒋钦、周泰降&第七十七节 进军豫州,攻谯郡(上)&第七十八节 进军豫州,攻谯郡(下)&第七十九节 游玩遇险,虎痴许褚&第八十节 攻汝南,败张燕&第八十一节 赵云下蔡阻张宝&第八十二节 战局变,进荆州&第八十三节 魏延、黄忠,洛阳会师&第八十四节 率军出战,荣阳之战(一)&第八十五节 率军出战,荣阳之战(二)&第八十六节 率军出战,荣阳之战(三)&第八十七节 率军出战,荣阳之战(四)&第八十八节 率军出战,荣阳之战(完)&第八十九节 朝廷兵败,发兵中牟(上)&第九十节 朝廷兵败,发兵中牟(下)&第九十一节 受离间,回洛阳&第九十二节 张角施计,诈败骗敌&第九十三节 蹇硕兵败 荣阳城破&第九十四节 出兵,再战荣阳(上)&第九十五节 出兵,再战荣阳(中)&第九十六节 出兵,再战荣阳(下)&第九十七节 出兵,再战荣阳(四)&第九十八节 出兵,再战荣阳(五)&第九十九节 出兵,再战荣阳(完)&第一百节 休养生息,阴谋袭来(上)&第一百零一节 休养生息,阴谋袭来(下)&第一百零二节 见招拆招,化险为夷&第一百零三节 全歼黑山军&第一百零四节 出征乌桓,初战告捷&第一百零五节 战马邑郡前&第一百零六节 灵帝驾崩,大乱又起&第一百零七节 吕布勇猛,刘备扬名&第一百零八节 李儒诡计,分化联军&第一百零九节 大军天降,虎口夺食&第一百一十节 袁绍谋冀州,刘浩占洛阳&第一百一十一节 袁、公交锋,诸侯混战&第一百一十二节 董卓伏诛,兵进弘农&第一百一十三节 攻占弘农(上)&第一百一十四节 攻占弘农(下)&第一百一十五节 徐荣归降&第一百一十六节 毒士贾诩,对阵潼关&第一百一十七节 潼关大战&第一百一十八节 张济战败&第一百一十九节 大胜李催、郭汜&第一百二十节 贾诩论势&第一百二十一节 剑神王越,曹、袁动向&第一百二十二节 大婚&第一百二十三节 后继有人&第一百二十四节 水军规划,曹操使节&第一百二十五节 曹操使节,佳人曹羡&第一百二十六节 艳福连连,洛神甄宓&第一百二十七节 荆州来犯 ,洛阳激战&第一百二十八节 洛阳城下,蔡瑁败北&第一百二十九节 趁胜追击,攻打南阳&第一百三十节 攻占南阳,纪灵来袭&第一百三十一节 南阳血战,难解难分(上&第一百三十二节 南阳血战,难解难分(下&第一百三十三节 纪灵战败,再占汝南(上)&第一百三十四节 纪灵战败,再占汝南(&第一百三十五节 袁术援兵,汝南血战&第一百三十六节 袁术退兵,大小双乔&第一百三十七节 田丰献计,袁绍谋壶关(&第一百三十八节 田丰献计,袁绍谋壶关(&第一百三十九节 壶关战袁绍(上)&第一百四十节 壶关战袁绍(下)&第一百四十一节 贾诩之谋,南阳之战&第一百四十二节 乌桓楼班,兴兵来犯&第一百四十三节 守城恶战(上)&第一百四十四节 守城恶战(中)&第一百四十五节 守城恶战(下)&第一百四十六节 援军到来&第一百四十七节 城外决战&第一百四十八节 乌桓败走(上)&第一百四十九节 乌桓败走(下)&第一百五十节 攻伐幽州之战渔阳郡(上)&第一百五十一节 攻伐幽州之战渔阳(下)&第一百五十二节 攻伐幽州之攻范阳(上&第一百五十三节 攻伐幽州之攻范阳(下)&第一百五十四节 攻伐幽州之伏击颜良&第一百五十五节 攻伐幽州之攻占范阳(上&第一百五十六节 攻伐幽州之攻占范阳(下&第一百五十七节 攻伐幽州之败袁绍(上)&第一百五十八节 攻伐幽州之败袁绍(中)&第一百五十九节 攻伐幽州之败袁绍(下)&第一百六十节 袁、公结盟、共抗并州&第一百六十一节 对战公孙度(一)&第一百六十二节 对战公孙度(二)&第一百六十三节 对战公孙度(三)&第一百六十四节 对战公孙度(四)&第一百六十五节 对战公孙度(五)&第一百六十六节 对战公孙度(六)&第一百六十七节 对战公孙度(七)&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乱世里的枭雄们之隋唐风云
作者:&& 更新时间: 09:08&& 阅读最新章节
作品相关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二章志向&第三章 少年对少年&第四章天下三计&第五章 忠诚&第六章走向末路的英雄&第七章造反的根源性研究&第八章最伟大的推销员&第九章飞将单雄信&第十章必须战胜的对手&第十一章将道&第十二章李密的计划&第十三章里长&第十四章最后的名将&第十五章王世充的世界观&第十六章唐公李渊&第十七章风虎云龙&第十八章枭雄之辈&第十九章誓不两立&第二十章将士士气&第二十一大隋尽忠&第二十二章斩杀使者&第二十三章称帝&第二十四章走为上策&第二十五章蹊跷&第二十六章插翅难飞&第二十七章灰飞烟灭&第二十八章孤魂野鬼&第二十九章同病相怜&第三十章仇深似海&第三十一章秦彝夫人&第三十二章谣言四起&第二十三章救李渊&第二十四章误杀单道&第二十五章打擂&第二十六章相会关帝庙&第二十七章认识秦琼&第二十八章面面相觑&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CBETA T49 No. 2035《佛祖統紀》卷27
【經錄部類】〔史傳部類〕〔史傳部〕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九冊 No. 2035《佛祖統紀》CBETA 電子佛典 V1.44 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49, No. 2035 佛祖統紀,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V1.44, Normalized Version
T49nb26║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七
T49nb28║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T49nb29║  淨土立教志第十二之二
T49nc01║往生高僧傳
T49nc02║ 晉嘉祥慧虔法師 宋江陵曇鑑法師 宋
T49nc03║ 江陵道海法師 宋淮南曇泓法師 宋東
T49nc04║ 轅道廣法師 宋弘農道光法師 宋交趾
T49nc05║ 曇和法師 齊高座慧進法師 梁廬山道
T49nc06║ 珍法師 (北魏)壁谷曇鸞法師 (北齊)洛陽慧
T49nc07║ 光法師 (北齊)晉原法琳法師 (北齊)鄴都僧
T49nc08║ 柔法師 (北周)長沙慧命法師(法音法師附) (北周)
T49nc09║ 多寶僧崖法師 隋廬山智舜法師 隋河
T49nc10║ 東智通法師 隋麻谷真慧法師 隋南岳
T49nc11║ 慧思禪師 隋天台智顗禪師 隋枝江慧
T49nc12║ 成禪師 隋仙城慧命禪師 隋章安灌頂
T49nc13║ 禪師 隋瓦官法喜禪師 隋天台等觀禪
T49nc14║ 師 隋碧澗法俊禪師 隋開覺道喻法師
T49nc15║  隋汾陽壽洪法師 隋國清法智法師 唐
T49nc16║ 博野善胄法師 唐揚都法祥法師 唐興善
T49nc17║ 明瞻法師 唐壁谷道綽法師(道撫法師附) 唐魏
T49nc18║ 州道昂法師 唐虎丘智琰法師 唐蒲州
T49nc19║ 神素法師 唐浚儀功迥法師 唐并州惟
T49nc20║ 岸法師(僧童附) 唐江陵法持禪師 唐慈愍慧
T49nc21║ 日三藏 唐成都雄俊法師 唐并州僧衒
T49nc22║ 法師 唐悟真啟芳法師 唐悟真圓果法
T49nc23║ 師 唐襄陽辯才法師 唐重林自覺法師
T49nc24║  唐丹丘懷玉法師 唐虎丘齊翰法師 唐
T49nc25║ 吳都神皓法師 唐西河僧藏法師 唐泰
T49nc26║ 山大行法師 唐荊州惟恭法師 唐臨淄
T49nc27║ 善道法師 唐長安寶相法師 唐鄭州智
T49nc28║ 欽禪師 唐終南法順法師 唐千福懷
T49nc29║ 感法師 唐會昌德美法師 (石晉)扶風志
T49na01║ 通法師 宋錢唐紹岩法師 宋永興守真
T49na02║ 法師 宋慈光晤恩法師 宋寶雲義通法
T49na03║ 師 宋法智知禮法師 宋慈雲遵式法師
T49na04║  宋興國有基法師 宋神照本如法師 宋
T49na05║ 廣慈慧才法師 宋淨慧思義法師 宋辯
T49na06║ 才元淨法師 宋淨住從雅法師 宋仙潭
T49na07║ 若愚法師(則章法師附) 宋慈行智深法師 宋神
T49na08║ 悟處謙法師 宋樝菴有嚴法師 宋明智
T49na09║ 中立法師 宋桐江擇瑛法師 宋淨住思
T49na10║ 照法師 宋一行宗利法師 宋慧覺齊玉
T49na11║ 法師 宋憲章仲閔法師 宋霅川瑩珂法
T49na12║ 師 宋超果靈照法師 宋四明可久法師
T49na13║ (開元久法華) 宋淨慈宗本禪師 宋大通善本禪
T49na14║ 師 宋靈芝元照律師 宋會稽道言律師
T49na15║  宋長蘆宗賾禪師 宋化城惟月律師 宋
T49na16║ 靈芝思敏律師 宋明慶行詵律師 宋化
T49na17║ 度法持律師 宋延壽慧亨律師 宋七寶
T49na18║ 用欽律師 宋會稽妙生律師 宋錢唐惟
T49na19║ 渥法師 宋報恩仲明法師 宋淨光沖益
T49na20║ 法師 宋雷峰法宗法師 宋阮社睎湛法
T49na21║ 師 宋淨住曇懿法師 宋法安太微法師
T49na22║  宋法安思聰法師 宋木訥了義首座 宋
T49na23║ 資聖慧誠法師 宋南岳祖南法師 宋廣
T49na24║ 壽法因法師 宋智涌了然法師 宋真教
T49na25║ 智仙法師 宋北關思淨法師(喻彌陀) 宋假石
T49na26║ 如湛法師 宋西山思梵法師 宋寂光淨
T49na27║ 觀法師 宋法慧利先法師 宋普靜師安
T49na28║ 法師(弘華嚴) 宋覺華如寶法師 宋永壽顯超
T49na29║ 法師 宋千步有開法師 宋興福道生法
T49nb01║ 師 宋嘉會若觀法師 宋龍泉覃異法師
T49nb02║  宋祇園智印法師 宋湖心元肇律師
T49nb03║  宋極樂戒度律師 宋圓辯道琛法師 宋
T49nb04║ 牧菴有明法師 宋慈室妙雲法師 宋雪
T49nb05║ 溪晞顏首座 宋南湖了宣行人 宋南湖
T49nb06║ 善榮行人 宋明心祖輝法師 宋塔山如
T49nb07║ 鑑法師 宋福源祖新法師。
T49nb08║往生高尼傳 宋道場法盛法師 宋丹陽
T49nb09║道爰法師 宋金陵法藏法師 唐積善淨
T49nb10║真法師(長安) 唐廬山悟性法師 宋錢唐
T49nb11║能奉法師 宋四明慧安法師
T49nb12║往生雜眾傳 隋汶水二沙彌 宋雍州童行
T49nb13║師贊 宋錢唐童行曇遠 宋會稽大善童
T49nb14║行 宋仁和倪道者
T49nb15║往生公卿傳
T49nb16║ 唐太傅白居易 唐觀察使韋文晉(石晉)
T49nb17║  翰林學士張抗(翁兒附) 宋少師鍾離瑾(母任夫人附)
T49nb18║  宋朝請鍾離景融(瑾之子) 宋崇道鍾離松(附景傳)
T49nb19║  宋主客楊傑 宋侍郎馬亮 宋朝奉馬玗
T49nb20║ (亮之子妻王氏附) 宋宣義馬永逸(玗之子) 宋宣義胡
T49nb21║ 闉 宋朝散葛繁 宋侍郎王古 宋司諫
T49nb22║ 江公望 宋朝散王衷 宋助教張迪 宋
T49nb23║ 通判賈純仁 宋縣令梅汝能 宋給事中
T49nb24║ 馮楫 宋侍郎吳秉信 宋丞相錢象祖
T49nb25║  宋司士王仲回 宋處士庾詵 宋龍舒王
T49nb26║ 日休 宋居士房翥 宋儒士孫抃 宋居
T49nb27║ 士王闐 宋居士孫忠 宋學論[外/曰]定國
T49nb28║  宋晝錦樓汾
T49nb29║往生士庶傳
T49nc01║ 隋恒州宋滿 梁東平高浩象 唐法忍山
T49nc02║ 老人 唐榮陽鄭牧卿 唐長安張元祥
T49nc03║  唐長安李知遙 唐京口元子平 宋天台
T49nc04║ 左伸 宋武林范儼 宋錢唐沈銓(妻施氏附) 宋
T49nc05║ 錢唐孫良 宋仙潭姚約(景懿法師附) 宋松江梅
T49nc06║ 福 宋霅川胡暠 宋會稽唐世良 宋錢
T49nc07║ 唐陸偉 宋會稽李彥通 宋錢唐陸浚
T49nc08║  宋上虞馮玟 宋潭州黃打鐵 宋四明計
T49nc09║ 打鐵 宋嘉興徐六公 宋臨安沈三郎
T49nc10║往生女倫傳
T49nc11║ 隋文帝皇后 宋荊王夫人王氏(侍妾附) 宋馬
T49nc12║ 朝奉妻王氏(見馬玗傳) 宋呂都官妻吳氏 宋
T49nc13║ 武林縣君蔡氏 宋陳承宣夫人馮氏 宋
T49nc14║ 王朝請妻陸氏 宋欽成后姪朱氏 宋周
T49nc15║ 寺簿妻樓氏 畫錦樓君妻周氏 宋松江
T49nc16║ 秦氏 宋錢唐鄭氏 宋錢唐于佛子 宋
T49nc17║ 四明黃氏 宋錢唐袁氏 宋錢唐陳媼
T49nc18║  宋武林王氏 宋四明孫氏 宋上虞胡長
T49nc19║ 婆 宋安吉王氏 宋錢唐盛氏 宋錢唐
T49nc20║ 沈氏 宋長安姚婆 宋汾陽約山婆 宋
T49nc21║ 汾陽裴氏 宋汾陽溫氏妻 宋醴泉孟氏
T49nc22║  宋汾陽梁氏 宋念佛道者陳氏(賾禪師母) 宋吳
T49nc23║ 興陳氏 宋會稽胡氏 宋錢唐孫氏 宋
T49nc24║ 仁和郭氏 宋太平周行婆 宋錢唐龔氏
T49nc25║ (侍妾于氏附) 宋嘉禾鍾婆 宋潮山黃婆 宋霅
T49nc26║ 川朱氏 宋四明淨心女 宋嘉禾周氏
T49nc27║  宋常熟陶氏 宋四明項氏 宋慈溪沈氏
T49nc28║往生惡輩傳 唐長安京姓(屠業) 唐長安張
T49nc29║鍾馗(殺雞) 唐長安張善和(殺牛) 宋會稽金
T49na01║奭(漁捕) 宋仁和吳瓊(屠酤)
T49na02║往生禽魚傳 唐裴氏鸚鵡 宋長沙鴝鵒
T49na03║ 宋觀師鴝鵒 宋劉成魚
T49na04║ 本朝飛山戒珠。始集往生傳。厥後侍郎王
T49na05║ 古。加以續傳。南渡以來錢唐陸師壽。又增
T49na06║ 續之。四明默容海印復為續於後。凡二儒
T49na07║ 二釋。繼成此書。今並刪削繫文。獨著平
T49na08║ 時念佛臨終往生之驗。俾修淨業者有所
T49na09║ 慕焉。
T49na10║往生續遺
T49na11║ 隋江都慧海法師
T49na12║   往生高僧傳
T49na13║慧虔。晉末居廬山。見遠公德業之盛。歎曰。
T49na14║吾人也彼人也。乃之山陰嘉祥寺。聚徒講
T49na15║經。謂眾曰。願乘講導用奉彌陀。後五年
T49na16║知時已至。乃曰。華開見佛即其時矣。其夕
T49na17║有尼淨嚴。假寐之頃。見觀音勢至與百千
T49na18║眾從空而下。嚴問大士何所之。曰嘉祥迎
T49na19║虔公耳。虔亦預感勝相。以告弟子。奄然長
T49na20║往。異香經旬不歇。
T49na21║曇鑑。宋時居江陵。定中感佛以水灑面。曰
T49na22║滌汝塵垢清汝心念。一夕念佛步廊。及旦
T49na23║趺坐而化。同時江陵道海。淮南曇泓。東轅道
T49na24║廣。弘農道光。臨終皆見金臺來迎之相。
T49na25║曇弘。南適交趾誦觀經不記數。於山崦
T49na26║聚薪焚身。得舍利數百。人見弘身金色乘
T49na27║金鹿向西去。
T49na28║慧進。齊永明初。於揚州高座寺。發願誦法
T49na29║華。用嚴淨土執卷病生。乃復造經百部以
T49nb01║悔宿障。部帙既滿病亦隨愈。聞空中聲曰。
T49nb02║汝事已辦汝願已遂。欲生淨土非汝而誰。
T49nb03║一日無病念佛而化。
T49nb04║道珍。梁天監中寓廬山。慕遠法師。標心淨
T49nb05║土。異時夢中見十人舟艫浮海。問何往。曰
T49nb06║適安養國。珍曰。願得隨往。答曰。一日之修
T49nb07║功超永劫。子未誦彌陀經。未曾浴僧。何可
T49nb08║求往。珍乃大設沐浴專誦彌陀經。後二年
T49nb09║有捧銀臺至者。曰以法師之功當得金
T49nb10║臺。柰何始心猶豫。故止此耳。珍曰。苟見佛
T49nb11║之基有漸奚必金臺。後亡之夕。所居山崖烈
T49nb12║火千炬。鄉民大驚。旦則知珍遷化。
T49nb13║曇鸞。初為術學就陶隱居得仙經。還洛
T49nb14║下遇菩提流支。問曰。佛道有長生乎。支笑
T49nb15║曰。長生不死吾佛道也。即授以觀經曰。能
T49nb16║解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轉。師承其
T49nb17║語遂焚毀仙經。晝夜專誦觀經修三福業。
T49nb18║觀想九品。北魏主嘉之號神鸞。敕住汾州
T49nb19║玄中寺。一夕正持誦。見梵僧入室。謂曰。吾
T49nb20║龍樹也。以汝有淨土之念。故來見汝。鸞曰。
T49nb21║何以教我。僧曰。已去不可及。未來未可
T49nb22║追。見在今何在。白駒難與回。言訖不見。鸞
T49nb23║即令弟子同音唱佛。西向瞑目而化。
T49nb24║慧光。北齊時居洛陽著華嚴涅槃十地等
T49nb25║疏。妙盡權實之旨。一日有疾見天眾來迎。
T49nb26║光曰。我所願歸安養耳。已而淨土化佛充
T49nb27║滿虛空。光曰。唯願我佛攝受遂我本願。即彈
T49nb28║指謦欬。言氣俱盡。
T49nb29║法琳。晉原人。常誦觀經輒見一僧大身在
T49nc01║前。北齊建武二年感疾。見寶樹下一佛二大
T49nc02║士像坐蓮華上。琳大慰喜。夜半聞鍾聲。眾
T49nc03║就視之。即席而化。
T49nc04║僧柔。學方等諸經。齊文宣詔至鄴下。柔唯
T49nc05║以淨業為懷。亡之日見化佛千數。室內外
T49nc06║聞異香。西望敬禮即時遷神。
T49nc07║慧命。北周長沙人。十五誦法華。纔七日終
T49nc08║一部。與法音為淨土友。一夕攜手月下相
T49nc09║顧笑曰。時至不行為貪生。西方有期吾其
T49nc10║去矣。音曰。寧不俟我十日。命豎兩指曰過
T49nc11║此不可也。越二日果終。眾見天人下降奇香
T49nc12║異樂或唱善哉。後十日音亦亡。祥瑞悉與命
T49nc13║同。
T49nc14║僧崖。北周益州多寶寺發心燒五指。萬人擁
T49nc15║觀。謂弟子曰。我去後好共養病患醜陋人。
T49nc16║此皆佛菩薩權化也。坐亡之時眾見寶華紛
T49nc17║紛。師披納執錫口唱佛號與數十僧乘空
T49nc18║而去。
T49nc19║智舜。入廬山踵遠公淨業。講觀經才終。
T49nc20║即示病。見鸚鵡孔雀念佛念法皆微妙聲。
T49nc21║告弟子曰。我今日往生矣。既而果遷化。時
T49nc22║隋大業初。
T49nc23║智通。隋河東人。常誦先賢讚佛偈三十首。每
T49nc24║六時對像引聲高唱。季曲凄切聞者悲之。大
T49nc25║業七年。與門人頂蓋同聲念佛忽見光明
T49nc26║勝異寶幢華幔。謂蓋曰。吾生淨土克在今
T49nc27║夕。即坐亡於懺堂。眾見樓閣千重排空而
T49nc28║去。猶雲霧然。
T49nc29║真慧。隋大業初居蒲阪麻谷。餌黃精絕
T49na01║立。築淨地設四柱寶幢以奉三聖。每依
T49na02║像作觀。挺身整念必肅肅然。一夕謂弟子
T49na03║曰。今見蓮華載開載合將承吾足。頃之聞
T49na04║鍾。天香西來異光驟發。已而慧亡。
T49na05║慧思。陳時來居南岳。專誦法華。嘗夢阿彌
T49na06║陀佛彌勒佛與之說法。夏竟受歲豁然大
T49na07║悟法華三昧所未聞經。不疑自解。後將順
T49na08║世。即集門學連日說法。端坐唱佛來也。
T49na09║即合掌而逝。
T49na10║智顗。居天台。初往大蘇山禮思禪師。思曰。
T49na11║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乃
T49na12║授法華三昧三七日法。誦經至是真精進是
T49na13║名真法供養如來。豁然見靈山一席儼然未
T49na14║散。後於石城石像前將示寂。令唱無量壽
T49na15║佛及觀經首題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
T49na16║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
T49na17║悔。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行道力故。實不
T49na18║唐捐。又曰。吾諸師友。侍從觀音皆來迎我。
T49na19║言訖加趺。唱三寶名。如入三昧。
T49na20║慧成。居枝江誦阿彌陀經修西方觀。三十
T49na21║年常坐不臥。每入定見淨土蓮臺寶樹。臨
T49na22║終之夕。人有夢成乘蓮華上隱隱西沒。
T49na23║慧命。天台仙城人。臨終誡門人。精進淨行。
T49na24║眾忽見阿彌陀佛領眾來迎師隨佛後向
T49na25║西而去。
T49na26║灌頂。章安人。臨終示疾。室有異香。因誡誨
T49na27║弟子畢。忽起合掌。稱阿彌陀佛二大士名。
T49na28║奄然而化。
T49na29║法喜。常行方等禮懺。有一雉來責命。神人
T49nb01║斥之曰。法師當往生淨土。豈償汝命。後於
T49nb02║病中發願。以一生所修行業回向淨土。至
T49nb03║心念佛。即見佛菩薩眾來迎。端坐而化。
T49nb04║等觀。居天台常誦法華。一夕澡浴而西趺
T49nb05║坐。念佛菩薩及智者名。復說三觀法門。言
T49nb06║畢而終。
T49nb07║法俊。住碧澗寺。行法華三昧。即獲悟入。示
T49nb08║滅之日。仙樂盈空天香[一/旦]野。眾見凌空西
T49nb09║向而去。
T49nb10║道喻。居開覺寺念阿彌陀佛。日夜不廢。造
T49nb11║其像僅三寸。後於定中見佛。謂曰。汝造我
T49nb12║像何小。喻曰。心大即大。心小即小。言訖見
T49nb13║像身遍滿虛空。告曰。汝且回本國香湯沐
T49nb14║浴。明星出時我來迎汝。至時感化佛來迎。
T49nb15║光明滿室。
T49nb16║壽洪。汾陽人。常念往西方。將亡見兜率天
T49nb17║童子來迎。師曰。我心期西往不生天上。即
T49nb18║令眾念佛。遽云佛從西來矣。言訖而化。
T49nb19║法智。居國清寺一心念佛。常感觀音勢至
T49nb20║來下光映其身。謂所親曰。吾生淨土有
T49nb21║日矣。誰能具食餞我。眾為具之。食訖無他
T49nb22║異。眾疑其侮。宿房以候之。夜未央忽安坐
T49nb23║床上。念佛而化。有金光自西來。江上漁人
T49nb24║誤謂天曉(已上並隋時)。
T49nb25║善胄。博野人。勤篤淨業。常見佛大士像放
T49nb26║光照身。一夕疾中倏起合掌。祝曰。佛以四
T49nb27║十八願攝我有情。必冀此時如佛本願。已
T49nb28║而告眾曰。佛光照我所願無失。言訖而亡。
T49nb29║法祥。住楊都大興國寺。三十年修安養之
T49nc01║業。凡有饒益必用回向。因在疾弟子聞師
T49nc02║稱佛聲甚厲。又見房西壁有光若鏡。現淨
T49nc03║土境相。頻伽鼓翼。祥倏然而化。
T49nc04║明瞻。晚歲克志安養。或譏其遲暮。瞻曰。十
T49nc05║念功成猶得見佛。吾何慮焉。後因疾於興
T49nc06║善寺具齋別道俗。時僕射房元齡杜如晦。皆
T49nc07║會焉。日過午整威儀。遽曰。佛來矣。二大士
T49nc08║亦至。竦身合掌而化。
T49nc09║道綽。入壁谷玄中寺曇鸞之舊居也。專志念
T49nc10║佛。日以七萬遍為度。勸并汾人念佛。或以
T49nc11║豆記所度者及萬斛。四月八日集道俗為
T49nc12║如來生朝慶會。俄見鸞空中乘七寶船。謂
T49nc13║綽曰。汝淨土堂宇以成。眾復見化佛菩薩飄
T49nc14║飄在空。皆忻仰歎異。同志道撫者每相見必
T49nc15║指淨土為會。綽亡三日。撫聞之曰。吾常
T49nc16║期先行。今乃在後。吾加一息之功。見佛可
T49nc17║追矣。即於像前叩頭陳露。退就其座而
T49nc18║化。
T49nc19║道昂。平時修淨土業。一日升高座誡飭徒
T49nc20║眾。遽揖曰。彼天眾何雜沓而來。天道由來非
T49nc21║吾願。若淨土相迎即聞命矣。因瞑目久之
T49nc22║曰。阿彌陀佛光明照我。諸化菩薩又來會
T49nc23║此。於是捧爐叩首陳慶。忽爐墜而化。
T49nc24║智琰。居武丘。集僧俗修淨業觀想。每月一
T49nc25║集五百餘人。後於病中見梵僧手執寶瓶。
T49nc26║前謂之曰。吾無邊光也。卻後淨土所稱功德
T49nc27║寶王乃我爾。琰與寺眾論曰。無邊光勢至大
T49nc28║士。功德寶王其成佛之號也。我其西歸乎。其
T49nc29║夕竟亡。
T49na01║神素。居蒲州講阿毘曇成實論。願早登安
T49na02║養。後病中令弟子讀觀經。靜坐而聽。既
T49na03║畢唱佛大士號。始終數番。至中夜安坐而
T49na04║化。
T49na05║功迥浚儀人。行普賢懺。身不倚者三十年。
T49na06║一日普賢來乘六牙象。地皆銀色。晚年專講
T49na07║法華。每至藥草喻品天輒降雨。又撰佛地
T49na08║論疏。願回所詮之益得生淨土。疏成五色
T49na09║異光照其室。迥曰。得於此時乘光見佛願
T49na10║足矣。乃繫念西想。不食而化。
T49na11║惟岸。并州人。常修十六觀門。曾因出觀見
T49na12║觀音勢至現於空中。岸頂禮雨淚曰。幸由
T49na13║肉眼得睹聖容。所恨世無傳焉。倏有二
T49na14║人稱善畫。聖相既就人亦俱失。乃謂弟子
T49na15║曰。吾西行其時也。有從我者乎。一小童曰
T49na16║惟師之命。即往白父母。歸寺沐浴。至像前
T49na17║趺坐而化。岸撫其背曰。汝何先吾而行。即
T49na18║令弟子助聲念佛。仰目西顧寂然無聲。
T49na19║法持江寧人。見黃梅忍禪師悟心要。繼牛
T49na20║頭祖位。常繫念淨土俯仰不違。將終戒弟
T49na21║子露骸松下。令禽獸食我血肉起淨土因。
T49na22║弟子如其旨。見神幡數十西來遶山。幡出
T49na23║異光以燭其室。
T49na24║慧日。汎舶南海至天竺諸國。訪善知識。問
T49na25║何國何方有樂無苦。何法何行速得見佛。
T49na26║天竺三藏皆讚淨土。日聞喜躍。至健陀羅國
T49na27║山有觀音像。祈請者或現身。日絕食七日
T49na28║畢命為請。七日之夜觀音於空中現紫金
T49na29║相長丈餘。手摩日頂曰。汝欲傳法利人。
T49nb01║又願生極樂國。當如汝志。開元七年東歸
T49nb02║達長安。進佛真容梵夾。帝旌其德賜號慈
T49nb03║愍三藏著淨土文行於世。天寶七年將終。
T49nb04║見蓮華在前狀如日輪。
T49nb05║雄俊。成都人善講說。得財幣必非法而用。
T49nb06║又罷僧入軍。尋因逃難復入僧中。眾多畏
T49nb07║避之。俊聞經云十念佛滅八十億劫重罪。
T49nb08║喜曰。賴有此耳。自後當造罪口輒念佛。然
T49nb09║若存而亡。猶伶倫之為戲。一夕暴亡。冥王
T49nb10║曰。誤追汝也。然汝積惡多矣。宜略經塗炭。
T49nb11║即令牛頭驅入地獄。俊大呼曰。十念阿彌陀
T49nb12║佛。能滅八十億劫重罪。況我未臻五逆十
T49nb13║惡。又多念佛豈當至此。獄卒不敢凌逼。即
T49nb14║以其語報王。王召至。謂曰。汝念佛本無深
T49nb15║信。可且回世上更厲初心。俊屢以語人。時
T49nb16║謂之地獄漏網。俊乃入西山專意念佛。後
T49nb17║四年同輩訪之。俊喜曰。汝親見知當言雄
T49nb18║俊以念佛力得生淨土。毋以為地獄漏網
T49nb19║人也。語頃即坐脫。
T49nb20║僧衒。并州人。初念慈氏期生內院。年九十
T49nb21║遇綽禪師聞淨土之法。始回心焉。早暮禮
T49nb22║佛千拜念佛萬聲。三年有疾。謂弟子曰。阿
T49nb23║彌陀佛授我香衣。觀音勢至示我寶手。吾其
T49nb24║去矣。既終七日異香不散。時啟芳圓果二師
T49nb25║目擊斯事。乃於悟真寺觀音像前。折楊枝
T49nb26║置像手。誓曰。芳等若於淨土有緣。當使七
T49nb27║日不萎。至期枝益茂。芳果慶抃。晝夜觀念
T49nb28║不捨。數月忽覺臨七寶池入大寶帳。見佛
T49nb29║及二大士坐寶華臺光明輝映。芳果前作禮。
T49nc01║佛告之曰。汝念我名皆生我國。又見寶
T49nc02║幡珠網。有梵僧御寶車中。謂曰。吾法藏也。
T49nc03║故來迎汝。芳果忽覺乘車前邁。又聞釋迦
T49nc04║佛文殊菩薩以梵音聲稱讚淨土。寶殿之中
T49nc05║有寶階三道。第一道純是白衣。第二道僧俗
T49nc06║相半。第三道唯是僧輩。佛指謂芳曰。此皆閻
T49nc07║浮提念佛之人得生此土也。後五日二人
T49nc08║無病忽聞鍾聲。芳果曰。鍾聲我輩事也。當
T49nc09║時俱即化去。
T49nc10║辯才。襄陽人。潛修淨土之業。二十年未嘗
T49nc11║說。獨與護戎任公善。謂之曰。才必生淨土。
T49nc12║期在十年後。令弟子報任公曰。向所期
T49nc13║已及矣。任公及門。才曰。吾其去矣。趺坐而
T49nc14║化。眾聞仙樂西來異香散滿。
T49nc15║自覺。居平山重林院。為鬼神講說者三年。
T49nc16║屢有祥感。嘗發四十八願。因觀音大悲接
T49nc17║見阿彌陀佛。乃率眾建剎鑄大悲像四十
T49nc18║九尺。俯伏像前陳其願曰。聖相已就梵宇
T49nc19║已成。願承聖力早登安養。夜中忽見金色
T49nc20║祥光二道。佛及菩薩左右隨之。佛垂手按
T49nc21║覺首曰。守願勿易利物為先。寶池生處
T49nc22║終當如願。後十一年見大神雲中出半身。
T49nc23║謂之曰。安養之期已至。即於像前加趺而
T49nc24║化。
T49nc25║懷玉。丹丘人。觀想淨土將四十年。日課佛
T49nc26║名五萬。誦淨土諸經通三百萬。一日見西
T49nc27║方聖眾有擎銀臺而至。師曰。如我本望必
T49nc28║得金臺。言發而臺隱。師彌加精苦。三七日
T49nc29║後。向人復來曰。法師已得上品生。忽異光照
T49na01║室。越三日書偈曰。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
T49na02║化生為父母。我經十劫修道來。出示閻浮
T49na03║厭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離娑婆歸淨
T49na04║土。弟子見佛菩薩共御金臺西下迎玉而
T49na05║去。
T49na06║齊翰。居武丘。入流水念佛道場。一念之頃
T49na07║即見淨土境相。忽作歌曰。流水動兮波漣
T49na08║漪芙蕖輝映兮寶光隨。乘光西邁兮偕者誰。
T49na09║初師十年在疾。弟子問曰。和上舍生何乃抱
T49na10║病。師曰。必謝之軀雖聖未免。即回瞻聖像
T49na11║而亡。
T49na12║神皓。於吳郡結道俗為西方社。有不能
T49na13║遺塵累者。引退之。時以為旃檀林中常才
T49na14║自枯。後示疾。謂弟子曰。淨土聖相已現。吾
T49na15║今夕必往生。乃澡身易衣端坐而化。香氣滿
T49na16║室。
T49na17║僧藏。西河人。夏月在草間餧蚊。念阿彌陀
T49na18║佛二十年許。飲食行坐志在安養。忽於病
T49na19║中見化佛光照其身。次日謂侍者曰。吾適
T49na20║瞑目正在淨土。諸上善人散華召我。乃整
T49na21║衣西向而化。
T49na22║大行。入泰山行普賢懺三年。感大士現身。
T49na23║晚歲入藏室陳意隨手取卷得彌陀經。乃
T49na24║日夜誦詠。至三七日睹流離地上佛及二大
T49na25║士現身其前。僖宗聞其事。詔入內賜號常
T49na26║精進菩薩。封開國公。後一年流離地復現。即
T49na27║日右脅而終。異香旬日不散。肉體不壞。
T49na28║惟恭。荊州人。常事酒博。暫暇則誦經祈
T49na29║生安養。同寺靈巋。跡頗類之。荊人嘲之曰。
T49nb01║靈巋作盡業。惟恭繼其跡。地獄千萬重。莫
T49nb02║厭排頭入。恭聞之曰。我佛閔我造惡。拔我
T49nb03║塗炭。豈有地獄之入。一日恭病。巋出寺有
T49nb04║所往。逢少年七人。手執樂器。如寺之樂器
T49nb05║狀。曰我來自西方。惟恭上人寺何在。巋指
T49nb06║之即於懷出金瓶。取蓮華如拳漸開。葉葉
T49nb07║出異光。望寺而馳。巋大驚不敢回顧。次日
T49nb08║回寺則恭已夕亡。巋因感悟。卒守名節為
T49nb09║高德云。
T49nb10║善道。臨淄人。入大藏信手探卷。得觀無量
T49nb11║壽佛經。乃專修十六妙觀。及往廬山觀遠
T49nb12║公遺跡。豁然增思。後遁跡終南。修般舟三
T49nb13║昧數載。睹寶閣瑤池宛然在目。復往晉陽。
T49nb14║從綽禪師授無量壽經。入定七日。綽請觀
T49nb15║所生處。道報曰。師當懺悔三罪。方可往生。
T49nb16║師嘗安佛像在簷牖下。自處深房。此一罪
T49nb17║也。當於佛前懺。又嘗役使出家人。此二罪
T49nb18║也。當於四方僧前懺。又因造屋多損蟲
T49nb19║命。此三罪也。當於一切眾生前懺。綽靜思
T49nb20║往咎洗心悔謝久之。道因定出。謂綽曰。師
T49nb21║罪滅矣。後有白光來照之時。是往生相也。
T49nb22║道行化京師。歸者如市。忽微疾。即掩室怡
T49nb23║然而逝。異香天樂向西而隱。
T49nb24║寶相。居長安六時禮懺者三十年。夜誦彌
T49nb25║陀經七過。佛號六萬聲。後忽見佛大士眾自
T49nb26║西來迎。囑諸徒曰。念佛為業西方相待。
T49nb27║智欽。專習禪業。又禮一萬五千佛名一百
T49nb28║遍。後於鄭州阿育王塔所燒一臂。願生淨
T49nb29║土。弟子僧護夜半見庭前光照異常。因問。
T49nc01║何人秉炬。凡三問。空中聲云。來迎欽禪師
T49nc02║耳。護急推窗觀之。即見佛身光明幡華寶
T49nc03║蓋騰空飛下。欽應時化去。
T49nc04║法順。杜氏。每遊歷郡國勸念阿彌陀佛。著
T49nc05║五悔文讚詠淨土。弟子至五臺見老人。謂
T49nc06║曰。文殊今住終南山。杜順和上是也。歸則
T49nc07║順亡。
T49nc08║懷感。居長安千福寺念佛三年。見佛金色
T49nc09║玉豪。得入三昧。乃製決疑論七卷。臨終見
T49nc10║佛來迎。合掌而化。
T49nc11║德美。於會昌寺西院造懺悔堂。年別般舟
T49nc12║一夏不坐。或止口過三年不言。或行不輕
T49nc13║通禮七眾。或節衣食四分除二。或去世想
T49nc14║專念西方。口誦彌陀終於命盡。後於一時
T49nc15║入室稱佛。倏然而化(已上並唐時)。
T49nc16║志通遊天台見智者淨土儀。欣然會心。嘗
T49nc17║至招手岩因陳大願。念阿彌陀佛四十八
T49nc18║願。誦已投身岩下。若有神人捧之於樹。乃
T49nc19║復整心登岩曰餘生可厭大願已發惟海眾
T49nc20║菩薩同相接引。再投而下。適在蒙茸草上。久
T49nc21║之復蘇。寺眾舁歸。身心無損。後遊越之法
T49nc22║華山。一夕見白鶴孔雀行列西下蓮華開合
T49nc23║光相現前。乃起禮佛趺坐而化(石晉)。
T49nc24║紹岩。居錢唐湖心寺專誦法華。期滿萬部
T49nc25║得生淨土。一旦有蓮華生於陸地。岩誓焚
T49nc26║身供養西方三聖。吳越王俶力勸止之。又
T49nc27║往投身曹娥江中。如有物扶其足。漁者救
T49nc28║之得不溺吳越王於寶塔寺建淨土院以
T49nc29║居之。一旦見蓮華光照其身。越三日欣然
T49na01║坐化。
T49na02║守真。永興人。講起信論法界觀。常於中夜
T49na03║輪結無量壽佛往生祕密印。至天將曉自
T49na04║覺身登淨土。舉目見佛。自俯伏像前。念
T49na05║曰。四十八願能度我者。乃持香華入殿供
T49na06║養。就座而化。
T49na07║晤恩。姑蘇人。住慈光講法華諸經。後於井
T49na08║中見白光出。乃絕食念佛。越三日見梵僧
T49na09║捧鑪三遶之曰。吾灌頂也。以汝所修同我
T49na10║之志。故從淨土來迎。次日恩升座說止觀
T49na11║指歸。即座面西而化。眾聞空中絲竹之音。依
T49na12║俙西去。
T49na13║義通高麗人。居四明寶雲。敷揚教觀幾二
T49na14║十年。常呼人為鄉人。有問其故。曰吾以淨
T49na15║土為故鄉。諸人皆當往生。皆吾鄉中人也。
T49na16║後右脅念佛而化。
T49na17║知禮。號法智。居南湖述妙宗鈔。釋天台觀
T49na18║經疏。大彰觀心觀佛之旨。曾於每歲二月望
T49na19║日。建念佛施戒會。動逾萬人。又撰融心解。
T49na20║明一心三觀。顯四淨土之義。後於歲旦建
T49na21║光明懺。至五日召大眾說法。驟稱佛號數
T49na22║百聲。奄然坐逝。
T49na23║遵式。初居天台東山。遍行四種三昧。後住
T49na24║四明寶雲。結緇素專修淨業。作誓生西方
T49na25║記。及居天竺靈山。於寺東建日觀菴。為
T49na26║送想西方之法。依無量壽經述往生淨土
T49na27║懺儀。為杭守馬亮述淨土行願法門往生略
T49na28║傳。後居草堂示疾。弟子問所歸。對以寂光
T49na29║淨土。至夜奄然坐逝。
T49nb01║有基。學於寶雲。住太平興國寺。一日示疾。
T49nb02║為弟子廣談圓旨。眾忽見西方現光空中
T49nb03║奏樂。師曰。阿彌陀佛與二大士親至於此。
T49nb04║即右脅西向而化。門人夢阿彌陀佛授記為
T49nb05║超壯如來。或夢師坐青蓮華執如意對佛
T49nb06║說法者。法智歎曰。臥病談玄臨終見佛。是
T49nb07║可敬也。
T49nb08║本如號神照。住東山承天三十年。講經之
T49nb09║餘。集百人修法華懺。一年。與郡守章郇公
T49nb10║結白蓮社。一日升座說法。與眾訣別。江上
T49nb11║漁人見雲端有僧西去。明年啟塔尊容如
T49nb12║生。有蓮華產於塔前。
T49nb13║慧才號廣慈。晚居雷峰塔。課佛不輟。忽夢
T49nb14║入一處若宮室者。人告之曰。淨土中品是
T49nb15║汝所生。復見一殿勝麗殊絕。人曰。上品之
T49nb16║生。以待淨慈本禪師也。才臨終果書偈。面
T49nb17║西趺坐而化。
T49nb18║思義號淨慧住靈山二十三年。退居草堂。
T49nb19║一日別眾而逝。眾念誦。久之忽復省曰。適
T49nb20║隨觀音大士行見金色沙門長身垂臂。謂
T49nb21║我曰。汝報緣未盡。過七日當遣迎。至期
T49nb22║趺坐而化。瘞龕之日有赤雲垂布。向西而
T49nb23║沒。
T49nb24║元淨號辯才。住上竺謝去居南山龍井。焚
T49nb25║指供佛。左三右二。專修淨土觀。臨終告其
T49nb26║友道潛曰。吾西方業成。後七日去矣。至期
T49nb27║右脅吉祥而逝。
T49nb28║從雅。學於天竺海月。誦法華經五藏。彌陀
T49nb29║經十藏。金剛經四藏。每字三拜禮法華三
T49nc01║過。自餘誦經禮拜無虛日。誓生安養。主客
T49nc02║楊傑述安樂國讚三十首。以贈之(此文並用天台十疑論中
T49nc03║之義)後於四月八日面西趺坐而化。空中奏樂
T49nc04║室內聞香。
T49nc05║若愚。居霅川仙潭學於辯才。歸覺海建無
T49nc06║量壽閣。勸道俗四季開會念佛。凡三十年。
T49nc07║將順世。夢神人告曰。汝同學則章得普賢行
T49nc08║願三昧已生淨土。彼正待汝。師乃沐浴更
T49nc09║衣命眾諷十六觀經。端坐默聽畢。忽云淨土
T49nc10║現前吾當行矣。遽書偈而化。本是無家可
T49nc11║得歸。雲邊有路許誰知。溪光搖落西山月。
T49nc12║正是仙潭夢斷時。又於半月前書一頌云。
T49nc13║空裏千華羅網。夢中七寶蓮池。踏得西歸路
T49nc14║穩。更無一點狐疑。
T49nc15║智深號慈行。學於海月。歸嘉禾開長堂供。
T49nc16║二十年專志念佛。常以淨業化人。得往生
T49nc17║顯驗者甚眾。一日示疾。客至問安。談論如
T49nc18║常。時客方出門。師即遷化。人見紫雲向西
T49nc19║而沒。
T49nc20║處謙繼神照住白蓮。一夕會弟子設香華
T49nc21║諷普賢觀經阿彌陀經。端坐稱讚淨土功德。
T49nc22║復告眾曰。吾得無生。日用有年矣。今以無
T49nc23║生而生淨土。如入禪定奄然而化。
T49nc24║有嚴。受業天台靈鷲。依神照傳教。晚居
T49nc25║樝菴專事淨業。作懷安養故鄉詩四篇。為
T49nc26║時所傳。居山十年。夢池中大蓮華天樂四
T49nc27║列。乃作餞歸淨土詩。後七日加趺而化。塔上
T49nc28║有光如月。三夕乃隱。
T49nc29║中立號明智。居南湖常以淨業誘人。其徒
T49na01║介然創十六觀堂。為東州之冠。實師勉之
T49na02║也。一夕謂侍者曰。今聞異香。吾意甚適。即
T49na03║召觀堂行人俱集。含笑言曰。吾往生期至。
T49na04║即面西坐逝。
T49na05║擇瑛。桐江人。依經論辨專雜二修。以示往
T49na06║生之易。又述淨土修證義二卷行於世。今
T49na07║人稱阿彌陀佛真金色一偈。即師所撰也。一
T49na08║夕有疾。面西[任/几]几念佛而化。
T49na09║思照。受業錢唐淨住。刺血書法華經一字
T49na10║一禮。如是十過。誦十六觀經五藏。彌陀經
T49na11║十藏。法華一千部。禮華嚴梵網淨土七經
T49na12║等。凡二百七十卷。每夜四更即起念佛。懈怠
T49na13║之人聞聲悚愧。又於月二十三日。率道俗
T49na14║繫念三聖。常及千眾。終師之世凡三十年。
T49na15║一夕語其徒曰。夜夢佛金身丈六。豈非往
T49na16║生有兆乎。乃日請七僧以助念佛。至七日
T49na17║晚涌身合掌厲聲念佛趺坐結印而化。
T49na18║宗利受業會稽天華。修法華懺三載。夢亡
T49na19║母謝曰。荷汝懺功已生善道。期滿見普賢
T49na20║從空而過。復謁大智律師增受戒法。忽夢
T49na21║律師吐白珠令吞之。嘗神遊淨土。見寶池
T49na22║蓮華行樹之相。尋詣新城碧沼。修念佛三
T49na23║昧者十年。後入道味山築菴名一相。越十
T49na24║五年。謂弟子曰。吾見白蓮華遍滿空中。三
T49na25║日復曰。佛來矣。即書偈曰。吾年九十頭雪
T49na26║白。世上應無百年客。一相道人歸去來。金
T49na27║臺坐斷乾坤窄。奄然而化。
T49na28║齊玉號慧覺。初於霅川寶藏建淨土會。念
T49na29║佛者如蟻之眾。後住上竺夜半頂彌陀像。
T49nb01║行道念佛。一日謂首座曰。床前多寶塔現。
T49nb02║非吾願也。所欲見則阿彌陀佛也。可為我
T49nb03║集僧念佛。座鳴鍾繫念。將百餘人。頃之曰。
T49nb04║今已見佛。即瞑目端坐而逝。
T49nb05║仲閔。所著教義憲章集。三衢人。受業於祥
T49nb06║符。升師子座見銀臺西方而至。師曰。吾一
T49nb07║生解第一義。誓取金臺。今乃若此。即座而
T49nb08║化。
T49nb09║瑩珂。受業霅川瑤山。遍參教席禪門。以疾
T49nb10║歸受業。酒炙無所擇。竊念戒業有闕。恐
T49nb11║從流轉令同住取戒珠師所編淨土往生
T49nb12║傳。對床讀之。凡讀一傳為一首肯。既而擇
T49nb13║一室面西設禪椅。不食念佛三日。夢佛大
T49nb14║士謂之曰。汝尚有壽十年。且當自勉。珂白
T49nb15║佛曰。設有百年閻浮濁惡易失正念。所願
T49nb16║早升安養承事眾聖。佛曰。汝志若此。後三
T49nb17║日當來迎。至期令眾誦彌陀經。師曰。佛大
T49nb18║眾皆至矣。遂寂然而化。
T49nb19║靈照。住華亭超果。每歲開淨土會七日。道
T49nb20║俗常二萬人。夢中見三聖。跪問之曰。靈照
T49nb21║一生期生安養可果願不。觀音指之曰。淨
T49nb22║土不遠有願即生。一日臥疾。謂侍者曰。吾
T49nb23║往生有期矣。即面西趺坐而化。
T49nb24║可久。居四明開化。常誦法華。因坐化。三日
T49nb25║復蘇。語淨土事與十六觀境不異。見蓮華
T49nb26║臺皆標合生者姓名。一紫金臺標云。大宋
T49nb27║成都廣教院熏法華當生此中。次一金臺云。
T49nb28║明州久法華生此。又一金臺云。明州孫十二
T49nb29║居士合生此中。又銀臺標云。明州徐道姑
T49nc01║當生此中。語訖復逝。五年徐道姑亡。異香
T49nc02║滿室。二十年孫居士化。天樂盈空。感一郡
T49nc03║人皆來送葬。
T49nc04║宗本。初參天衣懷禪師有契悟。後住淨慈。
T49nc05║奉詔入住東京慧林。召對延和殿。密修淨
T49nc06║土之業。臨終安坐而逝。雷峰才法師。神遊淨
T49nc07║土見一殿殊麗。人曰。以待淨慈本禪師。又
T49nc08║資福羲師。至慧林禮足施金而去。人詰之。
T49nc09║答曰。吾定中見金蓮華。人言以俟慧林本禪
T49nc10║師。又小蓮華無數。稱是以待受度人。或有
T49nc11║萎者。云是退墮之人也。
T49nc12║善本。試華嚴經得度。自淨慈詔住法雲。
T49nc13║賜號大通。後歸杭州象塢專修淨業。有僧
T49nc14║定中見方丈彌陀佛示金色身。一日告門
T49nc15║人曰。止有三日在。至期趺坐面西而化。
T49nc16║元照。住靈芝弘律學。尤屬意淨業。一日會
T49nc17║弟子諷觀經及普賢行願品。加趺而化。西湖
T49nc18║漁人皆聞空中樂聲。
T49nc19║道言。會稽人。靈芝之高弟。專修淨業。臨終
T49nc20║數日前見二神人長丈餘。報言。何不繫念。
T49nc21║於是大集道俗念佛三晝夜。將畢自升座說
T49nc22║法為眾懺悔。至曉即座而化。
T49nc23║宗賾。住長蘆作蓮華勝會錄。勸人預名念
T49nc24║佛。忽夢白衣士謂曰。欲入公彌陀會。師秉
T49nc25║筆問其名。曰普慧。書已復云。家兄亦告上
T49nc26║名。問何名。曰普賢。言訖遂隱。師以聖賢幽
T49nc27║贊。乃更以二大士居其首。師述勸修淨土
T49nc28║頌。有云。三界炎炎如火聚。道人未是安身
T49nc29║處。蓮池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好歸去。目
T49na01║想心存望聖儀。直須念念勿生疑。它年淨
T49na02║土花開處。記取娑婆念佛時。此頌最在人
T49na03║口(蓮花勝會錄文。及淨土頌。十六觀頌。並見所著葦江集)住普會時。迎母
T49na04║居方丈東室勸念佛。臨終前一日。師夢母謂
T49na05║曰。我見尼師十餘人來召。師曰。此往生之祥
T49na06║也。
T49na07║惟月。居諸塈化城。明律學修淨業。一日有
T49na08║異僧來迎。後二日微疾。急呼同住道寧曰。
T49na09║今見阿彌陀佛。可高八尺駐立空中。言訖
T49na10║而化。
T49na11║思敏。依靈芝增受戒法。專心淨業。二十年。
T49na12║一日偶疾。請眾諷觀經者半月三日見化
T49na13║佛滿室。臨終念佛聲出眾外。酷暑留龕七
T49na14║日不變。異香郁然。
T49na15║行詵。誦四分戒本三日通徹。學律於大智。
T49na16║住明慶二十年。偶寢疾。即設像命徒繫念
T49na17║數日。忽起索三衣。自唱彌陀經。厲聲念佛。
T49na18║加趺而化。
T49na19║法持。居化度寺修彌陀懺三年。燼二指
T49na20║增受戒法。造西方三聖像。誦觀經彌陀經
T49na21║如意輪咒。願促閻浮之壽蚤生安樂之邦。
T49na22║一日小疾。哭慟懇告願垂接引。念佛之聲聞
T49na23║於百步。忽見佛身丈六立於池上。即自言
T49na24║曰。我已得中品生。端坐面西而化。
T49na25║慧亨。居武林延壽號清照。依靈芝習律。
T49na26║專修淨業殆六十年。每接對賓朋必以念
T49na27║佛為勸。建寶閣立三聖像最稱殊特。貴官
T49na28║江自任每敬師。忽夢寶座從空而下云。是清
T49na29║照律師當升此座。社友孫居士報。師乍違
T49nb01║即在家作印而化。師往炷香。回謂其徒曰。
T49nb02║孫君已往吾亦當行。即請眾念佛。復云。彌
T49nb03║陀口口稱。白豪念念想。持此不退心。決定
T49nb04║生安養。即端坐脫去。
T49nb05║用欽。居錢唐七寶院。依大智學律。聞其
T49nb06║示眾曰。生弘毘尼死歸安養。出家為道能
T49nb07║事斯畢。即標心淨土一志不退。日課佛至
T49nb08║三萬。嘗神遊淨土。見佛大士種種異相。謂
T49nb09║侍者曰。吾明日西行矣。即集眾念佛。黎明
T49nb10║合掌西望。加趺而化。
T49nb11║妙生。會稽人。習律學日踐淨土之業。與大
T49nb12║通本禪師居潮山象塢。共明此道。一夕會
T49nb13║門人諷彌陀經。就榻端坐。取臨終香焚之
T49nb14║合掌迎顧嗒然而化。
T49nb15║惟渥。錢唐人。杜門謝事閱大藏三過。華嚴
T49nb16║法華諸經計之總二萬卷。晚年誦彌陀經
T49nb17║二十藏。一夕偶疾。西向端坐。作印而化。
T49nb18║仲明。居山陰報恩。素無戒檢。偶因感疾。
T49nb19║謂同學道寧曰。我今心識散亂何藥可治。
T49nb20║寧云。但隨息念佛為上藥。明即依法念之。
T49nb21║至七日力已困。寧又令想目前佛像。久之忽
T49nb22║見二菩薩。次又見佛迎接。瞑目而化。
T49nb23║沖益。居錢唐淨光。刺血書淨土七經。復金
T49nb24║書法華。刻西方三聖像。依止觀坐禪法念
T49nb25║阿彌陀佛。一日感疾不服藥。拈香對佛懺
T49nb26║悔。請大眾助念佛。諷彌陀經。至西方世
T49nb27║界。奄然而化。
T49nb28║法宗。依雷峰廣慈學教。用止觀行法修大
T49nb29║悲懺至九載。然五指供佛。每月率四十八
T49nc01║僧。同修淨土懺。久之夢佛菩薩來迎。後三
T49nc02║日合掌西望而逝。
T49nc03║晞湛。山陰人。少為儒生。忍厭世出家。與瑩
T49nc04║行人於阮社同建無量壽佛殿。專修淨業。
T49nc05║坐不背西。久之常見三聖相。一夕面西誦
T49nc06║經。正坐作印而化。
T49nc07║曇懿。居錢唐淨住。以醫為業。晚年禮法華
T49nc08║經修念佛三昧。以平時所積供佛齋僧造
T49nc09║像設浴。如是二十年。後微疾不服藥。請
T49nc10║利行人七僧念佛以助往生。次日見蓮華其
T49nc11║大如屋。又一日梵僧到床問訊。夜半眾聞念
T49nc12║佛聲低。泊然長往。
T49nc13║太微。兒時投錢唐法安法師。初授彌陀經
T49nc14║便能背誦。及受具願局門念佛。為不退僧。
T49nc15║常縱步後山。忽聞划舡笛。豁然開悟。因蓄
T49nc16║一笛以自嬉。有凌監簿者。亦修淨業。稱微
T49nc17║為淨土鄉長。一日叩門曰。淨土鄉長弟相見
T49nc18║微曰。明旦可相見於淨土。今日誦佛正冗
T49nc19║耳。翌朝人怪其不赴粥往視之。見笛缽禪
T49nc20║椅先已焚卻。加趺地上而化。
T49nc21║思聰。居錢唐法安日。誦蓮經二部。餘刻念
T49nc22║佛未嘗談及世事。忽謂弟子曰。夜來見佛
T49nc23║菩薩同來接引。弟子曰。恐是魔境不可便
T49nc24║隨。聰曰。終時胸間有蓮華可驗。越二夕命
T49nc25║聲磬念佛喜曰。佛來矣。即奄然而化視胸前
T49nc26║一掌許有文。紅潤若開敷蓮華之狀。
T49nc27║了義號木訥。鍾離少師之曾孫。十五舉進士。
T49nc28║過金陵見保寧璣公聞法開悟。即從剃落
T49nc29║隨所至處扁曰昨夢。念念西方未嘗間斷。
T49na01║祥公赴黃蘗挽其偕行。一夕祥夢。師來別
T49na02║云。西歸矣復見佛菩薩授以金臺。越三日
T49na03║炷香宴坐含笑而化。嘗詣五臺忽覺。隨眾
T49na04║菩薩後行道。有紫綬金章二人從其後。師
T49na05║詰其名。一僧引至殿旁觀玉牌金書王古葛
T49na06║繁二名字。
T49na07║慧誠居錢唐資聖。誦金剛經禮西方佛。嘗
T49na08║神遊淨土親睹佛容。潛於山岫積薪為龕
T49na09║入中念佛。縱火自焚。祖南居南岳刺血書
T49na10║阿彌陀經五百卷。金剛經一百卷。法華經十
T49na11║部。終二十七年。皆用血書。常時念佛期生
T49na12║安養。末年血乾骨立。念佛之聲不絕。一日
T49na13║至方丈相對無別語。即坐而化眉間迸出
T49na14║舍利。隨取隨生。
T49na15║法因。住四明廣壽。三十年冥心淨業。偶在
T49na16║疾。集眾諷觀經稱佛號者三夕。謂門人
T49na17║曰。吾將行矣。或請留偈。為之書曰。我與彌
T49na18║陀本無二。二與不二並皆離。我今如此見
T49na19║彌陀。感應道交難思議。挺身端坐結印而
T49na20║逝。
T49na21║了然號智涌。住白蓮二十四年。夢兩龍戲
T49na22║空中一化為神人。袖出書曰。師七日當行。
T49na23║既寤集眾說法。大書曰。因念佛力得生樂
T49na24║國。凡汝諸人可不自勉。即沐浴更衣。集眾
T49na25║誦阿彌陀經。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能仁
T49na26║行人。皆聞天樂之音。祥光上屬天表。
T49na27║智仙號真教。住白蓮講道十三年。西向十
T49na28║念歷十二時未嘗廢。一夕微疾。請觀堂行
T49nb01║人誦彌陀經。卷未終而坐脫。能仁行人。皆
T49nb02║聞眾樂和鳴。黎明始知師亡。
T49nb03║思淨。居錢唐北關。姓喻。常誦觀經念佛不
T49nb04║輟。善畫佛必先靜室觀想。一日畫丈六彌
T49nb05║陀佛。先見佛光。遂悟筆法之妙。人因號喻
T49nb06║彌陀。建藍院名妙行。飯雲水終其身三
T49nb07║百萬人。忽靜默端坐。心想西方。越七日臨終
T49nb08║索香供佛。加趺而化。異香經旬。
T49nb09║如湛。試法華得度。遍歷教席。住烏鎮塔
T49nb10║院。日誦蓮經二部。佛號二萬聲。一夕念佛
T49nb11║端坐而化。所著教義號假名集。
T49nb12║思梵。居西山。星者謂之曰。六月望師其終
T49nb13║乎。師曰。造物焉能制修道之人。汝言六月
T49nb14║亡。我且八月往。至期沐浴。坐龕中。集眾端
T49nb15║坐而化。
T49nb16║淨觀居嘉禾寂光菴。修淨土懺法十餘年。
T49nb17║謂弟子曰。我後月二十七日當去。至兩日
T49nb18║前見紅華。次日黃華滿室。皆有化生孩兒。
T49nb19║仙帶結束。及期入龕坐。命眾誦經念佛。頃
T49nb20║之即脫去。
T49nb21║利先。居新城法慧。日誦法華課咒念佛。
T49nb22║至中夜其聲哀切。仰訴娑婆極苦。願佛早
T49nb23║垂接引得遂往生。如是十年。晚歲屢感祥
T49nb24║夢。忽示疾。命眾念佛。西向凝望端坐而
T49nb25║逝。
T49nb26║師安。受業烏鎮普靜。通華嚴宗旨。修彌陀
T49nb27║懺觀想淨土二十年。昕夕不廢。一生多病。
T49nb28║臨終忽精爽。謂弟子曰。佛菩薩已降。吾將
T49nb29║行矣。即端坐而化。
T49nc01║如寶。受業霅川覺華。因聞自昔珍禪師夢設
T49nc02║浴往生事。遂發心。開長堂浴二十年。及建
T49nc03║立佛像願求往生。年八十一。請眾啜茶言
T49nc04║別。遽聞鐘鳴一聲。眾皆驚異。即向西加趺
T49nc05║合掌凝望而化。
T49nc06║顯超博州人。親授金總持三藏穢跡持咒之
T49nc07║法濟病解冤。計所得施利五萬緡。入永壽
T49nc08║常住。後病中見佛菩薩前迎蓮花遍滿技樂
T49nc09║雜奏。弟子皆告留法師住世救苦。淨土變相
T49nc10║漸漸隱沒。乃復住十五年行咒救人。一日天
T49nc11║樂異香佛及眾聖如前迎接。即面西加趺而
T49nc12║化。
T49nc13║有開。居霅川千步寺。專修淨業旦暮不忘。
T49nc14║於歲旦請眾念佛諷經。至西方世界。即瞑
T49nc15║目長逝。
T49nc16║道生。居常熟興福。造丈六彌陀像。得縣令
T49nc17║梅汝能。施財籹采。即集眾諷經念佛。陳白
T49nc18║慟哭。辭佛歸臥房。書偈坐亡。
T49nc19║若觀。居烏鎮嘉會。結十萬人念佛。人各十
T49nc20║萬聲期。先得生者次第汲引。師誦法華光明
T49nc21║二經日滿百部。二十年中誦滿六十萬部。
T49nc22║誓與群生莊嚴淨業。一日空相來訪相陪齋
T49nc23║食。忽索筆書偈。趺坐而化。
T49nc24║覃異。居餘姚龍泉。誦法華五千部。普賢行
T49nc25║法彌陀經各萬卷。靜室禮佛不舍晝夜。忽
T49nc26║微疾。集眾告曰。吾安養有期。即面西累足
T49nc27║而逝。
T49nc28║智印居霅川祇園。常想念淨土旦夜無間。
T49nc29║病中集眾諷彌陀經。甫畢加趺合掌而化。
T49na01║元肇。四明陸氏。文章陸佃之族。蚤歲習律
T49na02║閱大藏。誦蓮經萬部。又刺血書蓮經一部
T49na03║律宗諸疏三部。建炎四年金虜破四明。師時
T49na04║住湖心。虜逼之北行至南徐謂左右曰。
T49na05║吾將西歸矣。即聞笙歌之聲一時軍民咸
T49na06║見師西望念佛而化。
T49na07║戒度。習律受業棲心。晚住餘姚極樂。病中
T49na08║作遺書別士夫道舊。命眾誦觀經。至法身
T49na09║觀。厲聲念佛加趺而化。
T49na10║道琛號圓辯。為南湖八世祖。於彌陀懺宴
T49na11║坐中見法智尊者。於法華懺中見普賢放
T49na12║光。每月二十三日建淨業會以為常課。道
T49na13║俗俱至。一日示疾。願平日一豪之善回向
T49na14║淨土。集眾諷觀經不絕七日。謂首座曰。
T49na15║吾已見佛身聞異香。乃沐浴更衣書偈曰。
T49na16║唯心淨土本無迷悟。一念不生即入初住。復
T49na17║令諷安樂行。至深入禪定見十方佛。嗒然
T49na18║而化。
T49na19║有朋號牧菴。住南湖。一日坐青玉軒。請行
T49na20║人諷觀經。至真法身觀。復令大眾唱佛。留
T49na21║偈坐亡。
T49na22║妙雲。四明楊氏。號慈室。自南湖退處溪口
T49na23║吳氏菴。一旦沐浴趺坐。謂侍人曰。吾有瓣
T49na24║香藏之三十年矣。擬臨終焚之用報佛恩。
T49na25║今正其時。及香光正熾起。白佛陳意。就座
T49na26║而化。
T49na27║晞顏字聖徒。四明人。一生不肯住山。晚年
T49na28║居桃源厲氏菴。專心念佛十餘年。嘗扁小
T49na29║軒曰憶佛。作偈有云。隨波逐浪去翩翩。
T49nb01║彈指聲中七十年。豈不向來知憶佛。欲從
T49nb02║老去更加鞭。自憐憶佛暮年深。除佛無能
T49nb03║寫我心。誰道萬金。為客好。終非一飯在家
T49nb04║林。臨終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化。
T49nb05║了宣。四明寶林肄業。入南湖光嚴堂閱大
T49nb06║藏。預法華期懺二十七年。與榮行人最相
T49nb07║善。一日詣榮室默坐。榮問之。師曰。西歸有
T49nb08║期難忘道義。冀公淨土重會耳。榮喜曰。正
T49nb09║所幸願。忽示疾。請眾諷彌陀經。念佛之際
T49nb10║端坐書偈曰。性相忘情一三無寄。息風不
T49nb11║行摩訶息利。合掌而化。炎暑停龕七日。顏
T49nb12║色紅潤口角有微涎。觀者以帊裛之。異香
T49nb13║噴人。士庶聞之傾城來裛。香涎愈滋闍維
T49nb14║之處。舍利無算。
T49nb15║善榮。四明小溪周氏。入南湖觀室十六年。
T49nb16║閱藏經修期懺。金書法華楞嚴淨名圓覺
T49nb17║光明諸經。造彌陀像。遇法會則拈施。自畫
T49nb18║水墨觀音。求者便與。宣公亡後。三年忽取經
T49nb19║像分施親故。請眾諷普賢行法經彌陀經。
T49nb20║念佛聲中加趺而化。時以為赴宣公淨土之
T49nb21║約。弟子海印高行似之。
T49nb22║祖輝。居四明郡城佛閣。逢人但云。阿彌陀
T49nb23║佛說也。說不得。人竟以說不得和上目之。
T49nb24║鄞尉王用亨夫婦。事之甚至。一日到其家
T49nb25║告別云。我明日行矣。及諸檀俱會。即入龕
T49nb26║端坐。求甘瓜啖盡一枚。念佛而化。
T49nb27║如鑑。四明塔山兩閱大藏。長誦蓮經。專志
T49nb28║念佛。晝夜不懈。晚年菴居。忽示疾。請鄰菴
T49nb29║諸僧。繫念面西。加趺含笑而化。
T49nc01║祖新。受業四明福源布衣糲食為行清苦。
T49nc02║去寺不遠有大姓方氏。以菴延之。乃於福
T49nc03║源創淨土院造像栽蓮。月三八集道俗繫
T49nc04║念。一日往別方丈曰。二月十五日將西歸。
T49nc05║特來拜辭。枯腸欲得索麵一碗。主人如其
T49nc06║欲。食訖竟往淨土院像前禮云。祖新將行。
T49nc07║奉別尊像。即歸菴集眾念佛。遽出眾問訊
T49nc08║曰。祖新已拜辭如來尊像。已拜別福源方
T49nc09║丈。今別眾道友。十五日畢定歸去。願諸仁
T49nc10║者。勤心念佛蚤得相會。即趺坐念佛。遽云佛
T49nc11║已至此合掌而化。
T49nc12║佛祖統紀卷第二十七(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弘农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