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对女儿教育上的疏漏再次感到抱歉 翻译翻译

无条件养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推荐;教养专家《接纳孩子》作者小巫翻译) 家庭教育 育儿 当当网2014书店书籍低价推荐无条件养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推荐;教养专家《接纳孩子》作者小巫翻译) 家庭教育 育儿 当当网2014书店书籍低价推荐无条件养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推荐;教养专家《接纳孩子》作者小巫翻译) 家庭教育 育儿 当当网2014书店书籍低价推荐
市场价:¥14.90 元折扣价:¥14.90 元
人 气:110
产 地:北京数量:已售出110件分享到:商品介绍真实买家秀 媒体评论
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 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媒体评论
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 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将是”无穷“的办法和力量。 ——教育专家、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本书为众多孩子家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育儿法则:正确的两代关系要比正确的养育技巧更加重要。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作者 西尔斯 这是上天赐予所有父母的礼物!埃尔菲·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数据,力证某些植根于家长头脑中的固有养育模式其实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并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多种养育选择,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并极富责任心的好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 阿黛尔·法伯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将是”无穷“的办法和力量。 ——教育专家、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本书为众多孩子家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育儿法则:正确的两代关系要比正确的养育技巧更加重要。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作者 西尔斯 这是上天赐予所有父母的礼物!埃尔菲·科恩采用大量研究数据,力证某些植根于家长头脑中的固有养育模式其实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并同时为家长提供了多种养育选择,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善于思考、乐于助人并极富责任心的好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作者 阿黛尔·法伯 目录
译者序?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前?言?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章?有条件养育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第二章?爱?给予和撤回 爱的暂停 撤回爱的后果 奖励的失败 并不那么正面的强化 有关“自我评价”的争议 第三章?过度管制 什么样的孩子最听话 两个对立的极端 过激反应、难以享受以及控制的其他代价 第四章?惩罚的伤害 为何惩罚不起作用 第五章?逼向成功 学习 运动 必须运转的小发动机 第六章?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所见、所闻 所信奉 所感 所惧 第七章?无条件养育原则 第八章?无条件的爱 接近“无条件” 我们应该限制的 我们应该发挥的 远离威胁 远离贿赂 有关“成功”和“失败”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第九章?孩子的选择 选择的好处 最初发言权与最终发言权 一起做决定 伪抉择 限制的限度 不想做却不得不做 测验 第十章?孩子的视角 有道德的孩子 换位思考 透过孩子的眼睛 附?录?养育模式:涉及文化、阶级和种族的课题 后?记?需要感谢的人 [小巫教子案例] 一、陪孩子多玩一小时 二、孩子为什么要听话 三、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四、孩子有兴趣,妈妈先有趣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孩子出世以前,我就已经意识到为人父母是一个既甜蜜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不过彼时的我还不曾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 我不知道它会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如此茫然不知所措。要顾及的事太多了,每当我还在为某件事忙得焦头烂额,甚至濒临崩溃时,竟然发现后面还有更多的事在等着我。 我不知道孩子的大声尖叫,会招惹邻居打电话给儿童保护服务局,而原因只是晚餐时的意粉形状不对。 我更没有意识到,妻子在自然分娩培训课上接受的深呼吸训练,要等到孩子出生很久之后才发挥作用。 我也没有预料到,当我听到其他家长抱怨同样的遭遇,或他们孩子的表现跟我的孩子一样时,我竟感到十分宽慰和轻松。(更令人欣慰的是,其他家长也有过这样不光彩的时刻:突然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或者怀疑自己这样辛苦是否值得,甚至还会冒出更多稀奇古怪、不可名状的想法。) 归根结底,养育孩子这项工程可不是懦夫能够胜任的。妻子曾说:这可以考验人应对未知和混乱局面的能力。面对这种考验,你无从准备,也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 样。当我们形容某件事情没那么困难时,不必再用“太空科学”或“脑外科手术”这种陈词滥调了,干脆就说“反正又不是养孩子……”。 这种养育的 艰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可能会竭尽全力压制孩子们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反抗,叫他们听话。更糟的是,如不加以重视,这种压制和强迫听话的想法就会自然而 然地变成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会发现自己正在加入周围人群的行列:对那些顺从、听话和暂时乖顺的孩子赞不绝口、褒奖有加。 几年前,我曾应邀到外地演讲,飞机降落机场后缓慢滑行,“叮咚”提示音响过之后,座位上的乘客开始起身拿取自己的行李,这时与我随行的一位乘客俯身向前座的一对父母乘客大声夸赞他们的小儿子:“嗨!他在飞机上表现很好啊!” 请注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很好”。这是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品行端正,符合道德规范,其同义词一般是“合乎道德的”、“正直的”或“有同情心 的”。如果用在儿童身上,这个词的意义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或者说,他没有给我添乱。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的这个词,让我也经历了“叮咚”一 声提示,我意识到这就是社会上很多人对孩子的最高要求:不必拥有爱心、创造力或好奇心,只需表现乖乖。对于家长来说,一个“很好”的孩子,就是从婴儿期到 青春期从不给自己找麻烦的孩子。 经过过去两代人的时代变迁,取得上述成效的手段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过去孩子们会常规性地经历严酷的体罚,现 在取而代之的是“暂停”(time-out,或译“反思角”、“隔离”)或者听话就会得到奖励。但不要误以为新的方式就会产生新的结果,家长的养育目标依 然是控制,即使披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外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关心孩子,更多的可能是被无休止且无聊乏味的家庭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需要催促孩子睡 觉、起床、洗澡、坐车,导致我们很难回头反思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试图迫使孩子遵从我们,其所衍生的问题是,这样做会与家长其他更雄心勃勃 的养育目标发生冲突。今天下午,你对儿子的首要期望是不许在超市里大声吵闹,并且接受不给他买一大瓶伪装成早餐麦片的花花绿绿糖果这一事实。但这还值得我 们向更深层次挖掘。我在工作坊针对家长展开调查时,通常会首先提问:“你对孩子的长远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描述孩子将来会变成怎样的人?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成 为什么样子?” 现在花上一分钟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当我邀请参加工作坊的家长想想其对孩子寄予了哪些最重要的长期目标时,听到的 是全美国都如出一辙的答案,下列几条极具典型性:这些家长说他们希望孩子幸福、平衡、独立、得志、有贡献、自足、负责任、积极向上、善良、体贴、充满爱 心、求知欲强、自信。 这些形容词汇聚在一起很有趣,对家长反思自己的养育行为也很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会挑战我们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与 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相符。我每天的行为真的就能让孩子变成我期望的样子吗?在超市里对孩子提出的那些要求就能让他在日后幸福、平衡、独立、得志…… 吗?或者说我对局面的掌控是不是已经背道而驰了?如果是,我又该怎么办? 如果想象孩子若干年后的生活令人望而却步,那么就请各位家长思考今天 对于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想象一下自己正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或者正站在孩子的学校大厅,周围有两位其他孩子的家长,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存在,你无意之中听到 他们在窃窃私语——对,他们在谈论你的孩子!那么你希望从他们那里听到什么?请再花上一分钟想出一个最能令你满意的单词或句子。我猜测——当然也希望—— 不会是:“哇噻,那个孩子特听话,总是悄无声息。”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时的养育行为看上去似乎“听话”才是我们最关心的特质。 约二十 五年前,社会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卡根曾对大量同时代育儿书籍进行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全盘接受父母特权”,只“稍稍顾及儿童需 要、感受或发展”。她补充道,当时的主导设想似乎是家长的愿望“想当然是合理的”,因而唯一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听话。 可悲的 是,时至今日这种理论依然横行。美国每年出版上百本育儿书籍,此外还有刊登在各种育儿杂志上不计其数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依然充斥着“如何让孩子对家长百依 百顺、如何让他们乖乖表现、如何像训练宠物那样训练孩子”之类的养育建议。许多作品还为家长打气,声称家长需要与孩子“勇敢地对抗”、“巩固自己的权 利”,有时还明目张胆地否认我们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担心和不安。这种“歪理邪说”最近还赫然成为某些书籍的标题:《铁打的纪律》、《父母握权》、《父母掌 控》、《夺权》、《回归掌控》、《心安理得地训导学龄前儿童》、《没有理由!因为我是妈妈!》、《申斥之必要》、《无需负罪的养育模式》、《答案是 “不”!》,等等。 这些读物中有的坚决捍卫老式价值观和养育行为(“等你爸爸回来打你屁股!”),有的则强调了新式养育技巧的意义所在(“做得好!宝贝儿,你在便壶里尿尿了!你可以得一个小贴画了!”)。不过二者都没有令我们确信: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或者最顾及孩子的利益。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读物所提供的许多养育建议根本没用,尽管其有时为证明自己有效而附带了许多滑稽可笑且不切实际的两代人对话。①不过虽然阅读这些 毫无用处的养育技巧会令人感觉挫败,但更加危险的是这些书籍从来没有费心地质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当我们无法检验养育目标时,就只有默认那些 只图强迫孩子听话的养育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将焦点放在了图自己方便上,而非孩子的需要。 此类育儿书籍还存在一个问题:其提供的大多数建议 仅仅来源于作者头脑中的灵光一现,然后精挑细选一些奇闻逸事作为支持观点的依据,这些书很少提及对其理念的科学研究。的确,你在自家附近的书店里可以逐一 阅览整整一书架育儿类书籍标题,却丝毫意识不到对于各类育儿手段已经有过大量的科学调查。 我发现有些读者十分怀疑“研究显示……正确”这样的 说法,对此我深表理解。首先,翻来覆去使用这句话的人通常不会告诉你他们所说的研究到底是什么,更别说他们是如何展开研究或发现其是如何产生意义的。于是 那个不厌其烦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一位研究人员声称“已证明X模式比Y模式更有效”,那么我们就会立即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你是说X模式会 让孩子心理变得更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关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还是说X模式更能让孩子变得盲目顺从?” 和某些家长一样,某些育儿专 家似乎只对最后一个问题感兴趣。他们将成功的养育模式定义为使孩子听话的任何手段,也就是说,他们的焦点仅限于孩子如何表现,而无视孩子对服从某个特定要 求的感受,或者就此而言,无视他们如何看待强迫自己听话的人,以此衡量家长干预行为的价值很不靠谱。有证据表明,如果用更有意义的标准去衡量,会发现那些 看起来“有效”的养育技巧通常并不那么成功,孩子对某个特定行为的顺从往往是肤浅的,因而通常也只是暂时的。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问题并不 在于我们使用“让孩子服从”来衡量养育策略时存在多少疏漏,而是“服从”本身就不可取。孩子表现过于良好并不是一件好事。例如,研究人员曾在华盛顿特区跟 踪调查学步儿到5岁,发现“经常性的顺从往往导致适应困难症”。相反,“对家长专制表现出一定抵抗”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好现象”。另两位心理学家曾在 《儿童变态心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强迫性顺从”的现象,其论述令人担忧:孩子对家长的畏惧会导致其立即且不假思索地听从家长的话。许 多心理治疗专家也曾就此种“儿童过于需要取悦并服从成人而造成的情绪结果”发表评论,他们指出,行为上表现良好的孩子会按照家长要求的去做,会渐渐成为家 长想要他们成为的样子,但其代价通常是失去自我意识。① 可以说“纪律不一定帮助孩子自律”,但即使达到所谓的自律目标也远非其吹嘘的那样美 好。强迫孩子内化我们的意愿和价值观,他们因而会做到,甚至我们不在场时也能做到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这并不一定就更好。试图培养孩子的内化(是在思想观 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 一部分。某种意义上,就是说,接受外部思想来改造自我。——译者)或自律性,意味着试图遥控指挥孩子的行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加严重的“顺从”。毕竟,孩 子出于对自己判断力的信任而做出的行为,与出于被迫而做出的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确保孩子内化我们的价值观不等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前者会直接阻 碍我们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我确信大多数家长确实想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相处时能够独立思考、刚毅自信、勇于坚守美德……我们希望他 们不受同学的欺负,抵抗同伴压力,尤其是经受住“性和毒品”的诱惑。但既然家长意识到了孩子不能“受人摆布”,我们就必须教育他们“独立思考、不受他人的 (包括成人的)想法所左右”。换句话说,如果家长在家里利用奖励刺激孩子服从,那么最终会把孩子培养成在外人面前唯命是从。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芭芭拉?克劳 罗塞指出,她经常听到一些青少年家长抱怨:“他(孩子)以前多好啊!那么乖,彬彬有礼,穿衣服干净整洁。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就此,她这样解释 道: 孩子在很小时,父母就告诉他该怎样穿衣服、该怎样做、该怎样说话。他已经习惯听别人的话……他没有变,他仍然在按照别人的意愿去做事,问题是这个“别人”已经不再是你,而是他的同龄人。 * * * 我们越执著于长远的养育目标,事情就会变得越复杂。如果只是孤立地看,任何目标都被证明是令人反感的: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一切,即使家长愿意乐此不疲, 结果却是弊大于利。或许更明智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在相反的品质上取得平衡,他们才会成长为既独立自主又关心他人、既充满自信又乐于承认自己不足的人。有些家 长还坚称,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确立并满足他们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准备好应对孩子做出选择和确立不 同于我们的价值观时所出现的可能性。 对长远目标的考虑会引导我们走向任何方向。但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无论怎样思考这些养育目标,我们都应该三 思而后行。它们应该是我们的“试金石”,只为能够让我们不落入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陷阱,抵抗不断出现的“想方设法令孩子服从”的诱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 亲,我对这项任务中出现的挫败感和挑战感深有体会。有时我的如意算盘会落空,我的耐心会耗尽,我会只想让孩子乖乖听我的话。当孩子在餐厅里尖叫,我很难遵 守心中的那个伟大蓝图。因此我有时很难在忙乱的一天里、或感到不那么体面的冲动时,还想得起来我自己要做怎样的人。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有些家长将那些更有意义的养育目标——例如,试图成为或试图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好人”——斥之为“理想主义”,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但这恰恰意 味着我们应该有理想,否则我们一文不值。理想不一定意味着“不切实际”。事实上,有足够的实际与道德方面的理由来说明,关注长远目标强于仅仅注重短暂顺 从,关心孩子需要强于仅仅考虑我们的要求,关注孩子全面身心强于仅仅看重其行为。 我将在本书中讨论:为何从习以为常的“实施手段”转向“并肩 协作”会如此有意义?诚然,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许多人都受制于“实施”技巧,利用惩罚和奖励迫使人们乖乖就范。但当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养育理念出现时, 我们的反应就不能只是说“哎!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听天由命的人,还是试图将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这的确是一个颠覆性的理论,它颠覆了我们所接收的传统养育建议,挑战了让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的短视征服手段。我们当中有些人会开始思考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或许甚至还会对自己童年承受的养育行为产生疑问。 本书的主题并非局限于管教,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它告诉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以及如何看待并感受他们。本书旨在帮助你与自己的最强直觉重新“通电”,重新 确认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穿上睡衣,做完所有家务,孩子们的拌嘴都安静下来以后,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亲子关系的基础设想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本书会提供一些实用性建议,以取代我们有时为规范孩子行为、逼迫他们成功而禁不住使用的传统养育技巧。我认为这些建议会为家长创造一个不错的机会,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很好”。 第一章 有条件养育 我 有时会沾沾自喜地想:身为家长,无论我曾经犯过多少错(而且将来还会继续犯),孩子们都会成长得很好,仅仅因为我真的很爱他们。毕竟,爱可以治愈所有伤口,有了爱就足够了,爱意味着无须道歉,即使你今天早晨曾在厨房对孩子发火。 这种确定感基于认定世界上存在一种名为“父母爱”的麻醉品,你给予孩子的“父母爱”可多可少。(当然,越多越好。)但如果这种假设实际上过于简单盲目 呢?爱孩子的方式有千种万种,并不是所有方式都可取。精神分析学家爱丽丝?米勒通过观察发现:家长对孩子的爱可能会“热情似火,但并非孩子需要的那种 爱”。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那么关键问题就不是我们是否、甚至有多爱我们的孩子,而在于我们该如何爱他们。 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很快罗 列出一长串不同形式的父母爱,再附上哪种方式更好的提议。本书着眼于这样一个区别——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 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 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这里我想从价值取向和预测性两个基本点来进一步解释“无条件养育”。价值取向很简单,就是孩子不应该赢得我们的认可,我们本来就应该爱他们,就像朋友黛博拉所说,“没有什么理由”。此外,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地爱他们,而是他们感觉我们在无条件地爱他们。 其次,预测性,即无条件地爱孩子将会产生积极结果。这种爱的方式不仅道德上正确,而且明智。孩子需要因为自己就是自己而被爱,他们会因而从根本上认为自 己是个好人,即使有时会把事情搞糟或达不到目标。这种基本需要的满足会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接受(和帮助)他人。总而言之,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更好成长的必需。 不过家长经常会误入歧途,将自己的认可附带上条件。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不仅是因为深信这种养育理念,同时也是从小就深受这种养育行为的影响。你或许会说 我们被训练得“有条件”,这种感情已深深扎根于美国人的意识。事实上,即使被看做是一种理想,“无条件认可”也并不多见,互联网上的搜索结果显示,其通常 被用于宗教或宠物讨论,对于许多人来说,很难想象人类之间的爱怎么会不附带任何条件。 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本书前四章将着重探究儿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造成孩子产生“只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才能得到我们认可”这种感觉的诸多养育模式。 第五章则探讨是什么导致有些孩子认定家长的爱取决于其成绩——例如在学校或运动中的表现。 后五章将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使我们可以远离传统的养育模式,如何达到一种更加接近孩子需要的境界。不过首先,我要从更广义的角度审视“有条件养育”:是什么构成了其理论基础(与“无条件养育”做区分)以及它到底能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女儿阿比盖尔在过完4岁生日后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一段困难时光,这可能与家里一个新竞争对手的到来有关。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变得更加抵触,经常故意说难 听的话、大声尖叫、用力跺脚;常规活动和变化很快升级为一场意志力的对抗。我记得一天晚上,她本来答应我们晚餐后就去洗澡,但没有做到,我们提醒她所做的 承诺,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尖叫,甚至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弟弟,我们要求她尽量安静,可她却再次发出尖叫声。 现在问题来了,当阿比盖尔最后安静了下来,那么我和妻子是否应该像往常那样拥着她躺在床上给她讲故事?有条件养育会说“不”,如果我们像往常那样进行愉快的活动,那就是对她不良行为的奖励。这种活动应该暂停,我们要温柔且坚定地让她知道,她为何要承担这种“后果”。 这种养育行为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耳熟能详,许多育儿书籍就是这样建议的。况且我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严厉手段会在某种程度上令我心满意足,因为我已经被阿比 盖尔的反抗深深激怒,这会让我感觉自己作为家长正在树立自己的绝对威信,正在让她知道这种行为不被允许。我找回了控制权。 然而,无条件养育却 将此视为应该抵制的诱惑,我们应该像往常一样拥着孩子讲故事。但这样做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发生的一切,无条件养育不是放纵孩子为所欲为的同义词。(在暴风雨 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孩子共同反思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给阿比盖尔讲完故事后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她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削弱我们对她的爱,那么无论想让 孩子吸取什么教训,实现起来都会更容易。 无论我们是否想到过,这两种养育模式是建立在迥然相异的心理学、儿童发展,乃至人性的概念之上。首 先,有条件养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极为相近,代表人物是斯金纳。顾名思义,其典型特征是“一切只看行为”,只有可以看见和衡量的才是重要的。你看不见“欲 望”和“恐惧”,所以干脆只专心于人“做”了什么。 此外,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是行、是止,是热情、是冷漠,都是建立在 是否被“强化”的基础之上,人类做出的每件事都可以被解释为是否受到了某种奖励的强化,无论是人为授奖还是自然奖励。如果一个孩子对家长表现出关爱,或是 主动将自己的甜点分享给朋友,那么就可以说这个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由于过去某些愉快的反应而导致的结果。 简而言之:“外在力”,诸如某人之前因 自己的行为而受到的奖励(或惩罚),是导致人类如何行动的关键因素,而如何行动则构成了我们的全部。即使从来没有读过斯金纳的作品,人们似乎也很容易接受 他的这些假设。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 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这会导致我们对那些仅以强制孩子做什么(或停止某种行为)为目的的训导技巧产生依赖。 举一个日常生活中行 为主义的典型范例:或许你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他们在孩子做了某件具有伤害性或不好的事后会强迫孩子道歉。(“你能说对不起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 真的认为在强迫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就会神奇地让孩子产生抱歉的感觉吗?尽管所有证据表明这并不可能发生。或者更糟的是,家长是不是根本就不关心孩子是否真的 产生了抱歉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说出适当语言的行为。强迫性道歉通常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不过这里值得 反思的还不只是这一种养育现象,它只是斯金纳主义——仅仅关注行为——如何缩窄了我们对孩子的理解、扭曲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的诸多范例之一。我们在训 练孩子独自睡觉或使用马桶的养育程序中都能看到同类手法,而从这些程序的角度出发,孩子为什么在深夜啜泣的原因无关紧要——恐惧、厌烦、孤独、饥饿或其 他;同样,一个学步儿不愿使用马桶的原因也不重要。那些提供步进式技巧、“教会”孩子独自睡觉,或煽动我们利用玩具、MM豆或表扬去敦促孩子使用马桶的育 儿专家们,关心的并不是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和意愿,而只是行为本身。(尽管还未实际做过测试,但我认为家长有必要用一个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去检查一本 育儿书籍的价值:其大小与“行为”一词出现的频率成反比,“行为”越多,书的价值就越小。) 现在让我们回到阿比盖尔的问题。有条件养育认为,给她讲故事或用其他方式继续向其表达我们的爱,只会鼓励她变本加厉地发脾气。她会发现吵醒了弟弟也没关系,拒绝洗澡也无所谓,因为她会将我们的爱解读为对她刚才所作所为的强化。 而无条件养育则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乃至看待人性。就动机而言,无条件养育会更多地从“内在”、而非“外在”去寻找阿比盖尔行为的理 由,我们无法从诸如对其过往行为做出正面反应之类的外在角度机械地解释她的行为。或许她只是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控制了,或者是产生了一种她不知该如何 表达的挫败感。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觉、思想、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 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计算机,输入某些程序就可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会 彼此紧密关联。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不能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事实上,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例如,如果阿比盖尔的反抗实 际上是因为害怕我们过多关注刚刚出生的弟弟,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她打开心结,而不只是压制她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方式。 在尽量理解和处理造成各种具体行为的各种具体原因的同时,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阿比盖尔需要知道我们爱她,无论发生过什么。事实上,今晚我们的拥抱尤其重要,她会从我们的行为中分辨出我们的爱是不可动摇的。这会帮助她完成伤口的修复。 在任何情况下,施以任何程度的惩罚都不具建设性,可能会刺激她再次哭闹。即使惩罚让她暂时停止了哭闹,或成功地让她在第二天晚上因惧怕激怒我们而没有表 达她自己的感觉,其造成的整体影响都不会是积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首先因为其并没有解决阿比盖尔头脑中的问题,其次因为我们让她吸取教训的行为很可能在 她看来是我们在收回对她的爱。从普遍意义上讲,这会导致她更不开心,或许还会让她感觉孤独和无助。从具体意义上讲,这教会她认定自己只有在乖乖听话时才会 被爱,或者才是可爱的。我稍后提到的现有研究结果均力证了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经过多年潜心思考,我意识到行为主义理论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有 条件养育,还有其他因素。请再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大哭,显然很伤心,此时父亲上床将孩子搂在怀里,给她讲《青蛙与蛤蟆的故事》,孩子安静了下来。有 条件养育拥护者会对此惊呼:“不!不!不!你这是在强化她的不良行为!你是在告诉她淘气顽皮也无所谓!” 这种解读不仅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 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应该如何去吸取教训的设定,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其认为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利用我们,会得 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惹麻烦也没事!”)。他们把家长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 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条件养育从根本上抱着深度愤世嫉俗的理念,认为对孩子的认可就是对其不良行为的默许,因 为孩子天生就是不良的嘛! 相比之下,无条件养育会首先意识到阿比盖尔并不是有意让我们痛苦,她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我 们哪里出了问题,其可能是刚刚发生,也可能是已经暗暗存在很久。这种做法无疑是给孩子投信任票,它否定了“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觉自 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终想要表现恶劣”的假设。 上述观点并非空想,也非不切实际,没有否认孩子(和成人)有时会做坏事。孩子需要引导和帮助,但 他们不是小怪物,不需要被驯化,不能强迫其就范。他们有能力同情别人,也有能力咄咄逼人;可以毫无私心,也可以自私自利;能与他人合作,也能和别人竞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形成许多个性,但大部分取决于他们如何成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他们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低龄儿童突然哭闹或拒绝在浴盆里洗澡, 我们要考虑其年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没有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或不记得自己的承诺或不能守约。因而,从 深远意义上来讲,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 不过这里我们还应对几种设定做一些阐述。社会上普遍认为,人人应该劳 有所得、多劳多得,不能不劳而获。事实上,这条法则一旦受到侵犯,许多人就会暴跳如雷。例如,人们对依赖福利制度的人怀有敌意,工作单位滥用绩效工资制 度,学校老师将任何愉悦的活动(比如课间休息)定义为奖赏,视为满足老师期待的一种回报。 说到底,有条件养育反映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当做经济交易的倾向。市场规律(供需关系、等价交换)已经被视为普遍且绝对的真理,好像生活中的每件事,包括我们对孩子的所作所为,都和买车、租房一样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位奉行行为主义理论的育儿专家曾经这样说道:“如果我要带着孩子出去兜风,或者即使我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我必须首先要确定他挣得了这种回报。” 在将他判定为个别极端者之前,我们还要看一下著名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针对无条件养育做出的相似言论,其声称“互惠互利、付出才有回报,是适用于所有 人类的通用法则”。 许多对此未有明确态度的育儿作家和心理治疗专家,似乎也十分依赖某种经济模式。从其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的建议均 是建立在“如果孩子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我们就应该收回他们心爱的东西”的理论之上。毕竟,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回报,更不用说幸福,或者爱了。 曾多少次听到有人慷慨激昂、斩钉截铁地说某些东西是“特权,不是权利”。有时我梦想能对奉行这种理论的人做一次调查研究,看看他们拥有怎样的人性特征。 某位以孩子的表现为条件决定孩子能否得到冰激凌,并坚称什么都不能随便给孩子的人,你能想象这个人的样子吗?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他快乐吗?他真的喜欢 和孩子在一起吗?你想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吗? 另外,当我听到“特权,不是权利”这样的话时,我总是很好奇说话者是如何看待“权利”的。有什么是 人类生来应得的吗?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靠经济法则来维系?诚然,成人希望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就像得到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要付钱一样。但问题是,“互 换法则”是否需要被应用在朋友和家人身上?或者如果需要,应该在何种情况下被应用?社会心理学家们发现,某些人之间确实存在“互换关系”:只要你为我做某 事,我就为你做某事(只要你给我某样东西,我就给你某样东西),但心理学家随即补充道,这种互换关系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际关系,也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有些人 际关系是建立在关心之上,而非互惠互利之上。事实上,有研究结果发现,将自己与配偶的关系视为互换的人会对付出和回报斤斤计较,其婚姻关系满意度较低。 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有足够的机会扮演经济角色,如消费者和工作者,可以精细核算各种自利法则和互换条款。但无条件养育坚称,家庭应该是规避这些交易的港湾和庇护所,特别是父母给予的爱,它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 如果你可以理解这一点,并接受无条件养育的各种理论基础(应该看孩子的全面身心、而非其行为;不应推测孩子会倾向于最坏的选择;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 就要质疑理论基础与之完全相悖的所有传统养育技巧了。有条件养育行为倾向于对孩子实施手段,以达到顺从的目的;相比之下,本书后半部分所提供的养育建议 (源于无条件养育概念)则是围绕着如何与孩子并肩协作的主题,帮助孩子成长为品行端正的人,能做出良好的决定。 至此,就这两种养育行为的不同之处总结如下: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 正如家长的养育行为可能会与某些长远目标发生矛盾一样,与有条件养育相关的某些养育技巧也会同人们的某些基本信仰发生摩擦。这两种矛盾都会帮助我们反思 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反对有条件养育还不仅限于其令人费解的某些价值观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一旦我们了解其在真实世界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恐怕就会更 加对其嗤之以鼻。 约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哪些结果?”他解释道,作 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思考、感觉)时才是有价值的。这从根本上说是导致神 经机能病的途径,或者更糟。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发表一篇世界范围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虐待(冷暴力)”模式,其中 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关心的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第一位的是“对孩子的不断指责、挖苦、敌意或责怪”。 如果被问, 大多数家长都会坚称其当然会无条件地爱孩子,尽管他们使用的养育技巧在我(及其他育儿专家)看来存在问题。有些家长甚至还会说,他们之所以惩罚孩子,正是 因为他们爱孩子。在此我想绕回那个之前顺便提及的观点,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 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不同的训导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同影响,但要找出如何认定和衡量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办法并不容易。他们不可能随时观察到亲子互 动的第一手资料(即便是影像),因此有些试验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即单个家长和单个孩子被要求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有时家长会接受采访,或被要求需要填写调 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常用的养育方式。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他们会被问及家长平时的表现;如果孩子已长大成人,还会被问及家长过去的表现。 上述方法也并不完美,并且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着研究的结果。例如,如果孩子和家长被隔离询问,他们的描述会有很大出入。有趣的是,当为得到真相采取某种客观手段时,孩子眼中的家长行为被证明与家长自己的描述一样精确。 但关键问题并不在于孰是孰非,与感觉相关的问题通常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谁的视角与对孩子造成的不同后果相关联。以调查“有条件养育”手段之一的 某项研究为例,家长承认使用过这种养育手段的孩子从外表来看并不比家长说他们没使用过的孩子更差;但如果以“孩子是否感觉到家长使用这种手段”为前提将孩 子和家长进行隔离询问,其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来说,表示曾从家长那里感受到“有条件爱”的孩子,比那些表示不曾有此经历的孩子状态要差。有关此次研究 的具体细节稍后作解释;这里我的重点只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什么(或发誓没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我们行为的感受及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近几年针对有条件养育的调查研究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在这次研究中,调查对象是100余名大学生,每名学生需 要回答他们的家长是否会倾向于凭借以下4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来给予自己爱:(1)儿时是否在学校受到奖励;(2)是否刻苦练习某个运动项目;(3)是否关 心他人;(4)是否压制负面情绪,如恐惧。此外,学生还被问了其他一些问题,诸如他们是否真的倾向于表现到位(如曾经为达到家长的希望而隐藏自己的感受、 为考试拼命学习,等等)以及与家长相处得怎么样。 使用有条件的爱似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制造家长渴望看到的结果。表现到位才能得到家长认可 的儿童会更有可能习惯于这种特定方式——即使进入大学之后。但其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认为家长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受排斥,导致他们更容 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长。 可以想象,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每一名家长都会宣称“我不知道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无论如何我都爱他!”然而研 究人员在对(已成人)孩子的直接访问中听到的竟是完全与之不同且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学生中许多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 就会得到更少的爱,也正是这些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更容易陷入紧张状态。 为进一步明确真相,这些研究人员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对象是100余名成 人的母亲,证明有条件养育对这一代人同样极具伤害性。年幼时感觉自己只有在不辜负家长期望时才会得到爱的母亲,此时作为成人自我价值感颇低。值得注意的 是,尽管如此,这些母亲依然会倾向于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相同的养育方式;她们“不顾这种养育方式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继续对孩子施以有条件的爱。 (据我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有条件养育模式可以传递给下一代,其他心理学家也早已就其影响找到了相关证据,稍后几章会进一步探讨,针对有条件养育在 实际生活中的两种特定方式作详细描述。不过总的来讲,其造成的影响极具破坏性。例如,美国丹佛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感觉自己为得到家长认可而必须达到 某些条件的青少年,最终会变得不喜欢他们自己,相应地会导致其在进入青春期后创造一个“假我”,换句话说,装扮成一个家长会爱的人。这种为赢得认可铤而走 险的绝望做法通常伴随着抑郁和无助,会导致其与真正的自己失去联结。在某种情况下,这些青少年甚至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 自己。 多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么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附带条件。相反,正如卡尔?罗杰斯指出的,感觉自己被家长、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这就是本书的最终目的,我邀请大家深思的核心问题。在有关有条件养育的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即使与妈妈产生激烈冲突,她仍然是爱我的”或“即使爸爸不赞 成我,我也知道他仍然爱我”这样的问题时,青少年或年轻人会被要求在以下五个选项中做选择:“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反对”或“非常反 对”。那么,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未来5年、10年或15年内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呢?你认为他们会怎样回答这类问题?
本书建议父母以正向均衡的方法取代赏罚教育,这样才能培育出自律、有同理心、身心健康的孩子。现在父母面对教养问题,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及口耳相传的一些 “好办法”,但都仅仅是治标不治本,尖叫的继续尖叫,狂吼的依然狂吼。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太专注于表面的行为本身,我们只看到孩子是否符合我们的期待,符 合就奖励,不符合就处罚修正,这都是有条件的爱。本书中作者提出我们必须要放弃这种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情感勒索教养法。作者坚定地提出父母要无条件养 育。
作者简介 埃尔菲·科恩,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已出版9部深具影响力的育儿著作,包括《奖励的惩罚》(Punishedby Rewards)及《真正的学校》(The School Our ChildrenDeserve),其提出的某些育儿观念在国内外儿童教育界极富影响力。 小巫,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美国父母效能训练课程(P.E.T.)英文讲师。著有《让孩 子做主》、《给孩子自由》、《和孩子划清界限》、《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接纳孩子》、《成功渡过母爱第一关》及《小巫厨房蜜语》等畅销书籍。担任中央 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的长期嘉宾专家、全国妇联心系新生命组委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清华优佳教育家长研习顾问, 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的斯波克博士”。 书不错,发货非常快,快递很快,好评发货很快,书也很好。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引人深思,非常值得一看!还没有看,别人推荐的,希望不会错!昨天下的单隔天就收书,速度太快了!书的质量非常好,?不错的一本书!是正版,物流很快!全5分!这本书需好好读,多品几次才能消化!据说不错还没看,挺快的物流是正版,喜欢书很好,送货也超快,很满意.好正品好书还好很好对于机械行的客服我表示无语!快递员还自己签收了、不打电话、件丢了我东西没收到还要背个名!这本书要多写两句。看之前不喜欢这个排版,开始看,以为又是口号概念式样的著述,看到一半还是带着批判眼光有怀疑,到后来,完全被震撼达成共鸣。逻辑分析到位透彻,非常有爱的一本书,关键是真正的有说服力的专业,确实比起国内教育领域研究和写作水平高出一大块,非常推荐!未看,本来想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搜出来后,自己没看仔细好书 发货派送闪电好书,发货快好书同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