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阕清词 意思上阕是什么意思

佛教看堕胎
佛经《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明确记载:堕胎属犯杀戒,五逆罪之一,并说“如此恶业,罪难消灭”。有许多人因为无知犯了这个错误,造成了终生的痛苦,堕胎会导致不孕,各种疾病缠身,命运坎坷,等等。
佛教讲缘起性空,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是如此。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么,一个神识来你身边处投胎来做你子女,必定是与你有缘的。佛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是很深的缘分,如果没有缘不会来投胎,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
如果是报恩来的,你把他杀了,不但恩没有了,还结了怨仇。下一次再遇到时,他就来报仇。如果是报怨来的,你把他杀了,怨上加怨,愈结愈深,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一般人不相信,不是不信就没有,不管你信不信,这个事实是存在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事,有的孩子哪怕父母对他(她)很好,可他就是不听话,与父母为敌,就像冤家一样,这就是来报怨,讨债的。但有些孩子父母并没怎样疼他,也没怎么培养他,可是,这孩子就是懂事,什么都会为父母着想,这就是来报恩,还债的。
超度的意义
一般,妇女怀孕20—45天左右时间,胎心就会注入,所谓胎心,就是胎儿的神识!所以严格来说,从那个时候起,一个新的生命就已经存在了。准备投胎到人道的众生在地府第10殿里等候轮回,轮回门一开,就纷纷离去,进入娘胎。
婴灵也被称为胎魂。主要来自流产、被堕胎的灵体,或是胎死腹中的婴儿,但是大部分与堕胎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既到不了阳间,也回不去阴间,因为在阴间里,已经是办好出入境手续出来了,但是最后又到不了阳间。两边着不了头,成了名副其实的孤魂野鬼,没有人管,非常的可怜。婴灵们无家可归,只能游荡,没有吃穿,又冷又饿;因为不能入祖宗系,备受孤魂野鬼的欺负,他们还太小,根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极少数机缘好的,会被收养到孤灵收养院,由世间做功德布施之人养活。
堕胎婴灵还保留着孩童的想法,他们渴望被父母疼爱,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吃好穿好,也许他们是等了好久好久才有这么一个投生为人的机会,要知道人身真的难得!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的母亲抛弃了他们,没有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此时此刻,他们会憎恨,甚至迁怒于父母,因为没有地方去,所以他们只能跟着父母。而因为憎恨、迁怒这些念头,会让父母非常的不顺。
如果是来报怨、讨债的孩子在还没有出生就被你杀害成了婴灵,他会恨上加恨,整天缠在你的身边,让你家庭不和、事业不顺、身体渐渐虚弱、疾病缠身。今天世上有这么多疑难杂症,堕胎、因果是很大的因素。
如果是来报恩的,被害以后,刚开始时会躲在一边哭啼。但时间久了看到你们对他毫不关心就会产生怨恨了,或者看到你们对别人好而产生怨恨,会因为争宠而让幼小的弟妹无缘无故的哭闹不止;婴灵会在父母前往寺庙参拜时,跟随前往并处处伸冤,使父母无法得到神佛的庇佑;破坏父母之间的感情,让父母争吵,直至父母感情破裂,最后都成了仇人。父母因伤子女德,如再世为人,则很难再有子女,这都是果报。
每一个宝宝投胎转世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多生修持的缘分,才可能得到这一次轮回的机会。每一次堕胎的都将是结下深重业障的开始,这种怨恨如果没有化解,它将跟随你生生世世。所以,婴灵一定要如法超度,让他们见到父母的诚心忏悔,以各种功德让他们得以安置解脱,听闻佛法,然后重新投胎。
超度的方法
超度法事,不是随便一个修行人就可以做的。如果想替人超度,两种人可以做到:第一,慧根机缘高、修行全通之神佛弟子,直接请示神佛,把所有事情汇报清楚,然后接受神佛指点,告诉婴灵父母应该如何去做,一切程序如法以后,再请神佛出面直接一对一彻底超度安置;对于安置过程中婴灵提出的合理要求,都尽量考虑答复(有的会央求继续投胎到父母这里,类似这种情况需要全程跟踪安置);第二,终生持戒修行、不杀生不妄语之大德高僧、大功德主(不分佛道),利用自己功德的感召力,通过一些严格的仪轨法事迎请诸佛菩萨到来,最终借助佛菩萨的威德神力来迎领这些可怜的婴灵,放下嗔恨跟随三宝。而此种大德高僧,住世者仅仅就那么几位,且只有四大道场才有机缘得见。
而民间有些方法是去寺庙或道观做道场,求得使婴灵摆脱。这种方法一般都是消业障法,通过如法仪轨能减轻父母罪孽,但无法安置婴灵;另一种方法是念往生经、超度经,这种做法对于婴灵宝宝有一定的好处,能多少化解掉一点点怨恨,但却不是最究竟的,有改过之心,本身是好事,但这最多只能算一个增上缘,离完整超度差得远。因果功德不够、冤结不解,你就是不吃不喝念经一辈子也无法安置。
还有一些人会去找一些附体外道,狐仙大仙。这种情况下,即使遇见品德道行高深的,最多也只能给婴灵一个短暂栖身之处,或者讨饭工具,但通常很快就被抢走。最愚昧的就是去请个超度符带在身上,以为就算是超度了。其实这个后果很严重的,那个符最多就是一个辟邪符,本来婴灵宝宝还可以在你身上找点暂时的温暖和依靠,你带上那个符宝宝不能靠近了,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针对他的,这个小婴灵的怨恨心报复心会变得更强。等到你那个符的灵验期一过,结果更麻烦。
所以,一定不要以自己有限的所知去渺视空间和时间无限的因缘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必然因果关系,很多人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都是很愚昧无知的,总认为眼睛看得见的才是真实的,看不见的就没有。所以不相信因果轮回、也就更不信什么婴灵了。但是人的各种能力是有限的,能看见能听见的是极少极少的。也许你会说,这些我们是看不见,但科学可以证明啊!其实大家更需要明白“科学理论是人在研究、发现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科学也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前提下进步的,我们研究的空间是有限的,得出的结论也就极其有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莲花明镜微信号:fuu333传播佛学理论,弘扬传统文化,并为有缘人提供以下咨询服务:1、命理咨询:命理分析,婚姻、事业、疾病等前景预测,婚姻缘份寻根、婚姻危机化解,催正缘、斩桃花;2、风水调运:风水综合调运布局,开阴阳财门,阳宅催财催官、镇宅静宅,佛室布置、神像物品开光;3、增福消灾:送子纳福、增福延寿、消灾解厄、还阴债、元神解怨、通灵解梦、消因果补财库、儿童智慧开发、查童身、童身知命调运,驱邪超度、疑难杂症、阴性问题处理。-----------------------------------------------------(注:本文章部分文字图片视频来自于媒体开放平台及网络搜索引擎,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媒体所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办得到。而真正的佛弟子,不是念珠的收藏家,不是各大寺庙的旅行家,不是佛经念诵者、禅修爱好者,不是佛教史、经论、造像的研究者;不是素食小资主义者、避世的隐居者、俗世的慈善家。而是心相续训练者,因果敬畏者,轮回厌倦者,菩提心践行者,万缘放下自在者,无我空性修行者通过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看破人生、与世无争、解甲归田,这是小隐。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自得其乐,面对尘世的污浊、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才是大隐,归隐的最高境界。博大又精微的佛教被误解得太深。难以尽言。有多少积非成是的东西,就需要多少的智慧来正本清源。还原一个真正的佛教精神,需要多少慧眼,多少慧力,需要摈弃多少迷信,放下多少宗教情绪!目前堕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趋势于低龄化。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堕胎,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堕胎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只想着赶紧去掉这块“绊脚石”,或者说是所谓的无奈之举!你们知道那些被残忍堕掉的小天使们都去哪里了吗?他们都过得好吗?会不会受冻挨饿,被欺负呢?还是这些婴灵们仍在世间游荡呢?亦或是堕掉后就真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呢?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中国台湾省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佛」、「拜佛」、「念佛」、「学佛」与「行佛」的不同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果要下决心改善命运,则不能等待这些机会的来临,必须自己主动,尽力争取,不停地种福,才能从速改善命运。应该如何选择自己既可以常常主动去做,不花或花很少的钱,效果又较好的种福之门呢?正缘是你宿世带来的特别深的缘分,是与你福报对等、善恶观念一致、命理轨迹配位、心有灵犀的那个人。心有灵犀,就是双方心意相通,对于彼此的意蕴都心领神会,这是需要累世缘分的累积才能得来的那种灵魂深处的感应。生活不是一帘风月,半阕清词。不是素衣棉麻,就有出尘之美;也不是非得要家近青山,门垂松柏,才有云水之志。因为高贵不需要别人来下定义,只是做最忠诚的自己,羞涩而又高傲地开在自己的春天里。
命运是一个综合概念,八字命理看到的是表象结果,对于细节和过程、来源无从描述。我们的命运轨迹受诸超度,指超越度过,就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处的意思,有“脱离苦难,功德圆满,到达彼岸”之意。是依靠亡者家属亲友们为其所修善业功德力量的感应,由佛教或道教有修为之人操作而使鬼魂脱离苦难的法事佛经《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明确记载:堕胎属犯杀戒,五逆罪之一,并说“如此恶业,罪难消灭”。有许多人因为无知犯了这个错误,造成了终生的痛苦,堕胎会导致不孕,各种疾病缠身,命运坎坷,等等。超度,指超越度过,就是超生乐土而度脱苦处的意思,有“脱离苦难,功德圆满,到达彼岸”之意。夫妻之间的缘分,皆因宿世宿债之情缘,有善缘,有恶缘,有一生、多生之缘,也有擦肩之缘。若是正缘,随即有暂时的障碍,也能有办法解决或逐渐自行消除;若是次缘擦肩,再怎么努力也不太可能稳定、幸福白头。所以我们都要尽人事、安天命,该努力的努力,实在不行,不要互相伤害,有时放手也是一种成就爱的方式。一个女人命好不好,从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来。人的举止、服装、语言、动作都会暴露一个人的品位,身份。像禅师说的,不需要开口,走几步就知道你的境界几分,伪装不得。在我们的一生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与我们萍水相逢,过后便相忘于时光的流逝;而有的人一生都与我们缠绕,或成为摆脱不了的对手,或成为两肋插刀的友人,甚至成为相濡以沫的爱侣。为什么会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系呢?内中的道理是无法用现代科学来解释清楚的。所以当我们感叹人生的聚散离合时,常常会提起一个词,就是“缘份”。fuu33333佛道法与养生、紫微斗数预测。探寻生命奥秘,明辨因果法则,追溯前世今生,洞悉健康、婚姻与事业的困惑,祈求顺缘、清除业障、了却恩怨情仇!热门文章最新文章fuu33333佛道法与养生、紫微斗数预测。探寻生命奥秘,明辨因果法则,追溯前世今生,洞悉健康、婚姻与事业的困惑,祈求顺缘、清除业障、了却恩怨情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中国文学史》。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语言是那么浅显,含义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茂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幼年颖悟、文化的熏陶、自然的美好使林庚很早就心系诗歌,最初致力于旧体诗词,后转写新诗,其诗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B.抗战爆发后,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封闭的生活环境让林庚潜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是他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C.林庚教学出色,成就非凡,专著享誉学术界,其诗也总是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艺术效果深入浅出,明朗不尽。
D.因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所以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在学术研究上更独具慧眼。
E.对林庚诗一般的生命历程和他在中国百年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方面研究的突出成就的记叙使全文充满深深的怀念、赞美和遗憾之情。
9.林庚一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10.林庚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其“魅力”体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
11.林庚一生勤于研究,笔耕不辍,成就非凡,但他的生命却始终充满诗意,“就是一首诗”。我们应从他的身上学习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说“木叶”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入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后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前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的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埋m2i  埋葬  埋怨  埋头苦干  隐姓埋名
  B.处ch(  处方  处置  处变不惊  安常处顺
  C.鲜xi1n  鲜活  新鲜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D.辟p@  开辟  复辟  鞭辟入里  开天辟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  振聋发聩  夙兴夜寐  引疚自责
  B.两全齐美  秣马利兵  良莠不齐  掉以轻心
  C.骨鲠在喉  置若罔闻  欢心鼓舞  声名雀起
  D.风声鹤唳  枉费心机  改弦更张  闲情逸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际泳联宣布,将在4月初于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________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
  ②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______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
  ③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______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施行  增值  简洁
  B.实行  增殖  简捷
  C.施行  增殖  简捷
  D.实行  增值  简洁
(4)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这一地区遭受了特大旱灾,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难以为继,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减负工作,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
  B.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C.“欲写龙湫难下笔,不来雁荡是虚生”,当游览到雁荡山大龙湫瀑布时,人们真有种乐此不疲、不愿离去的感觉。
  D.对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刘奶奶听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青年,不由得夸赞说:“我从小是看着这孩子长大的,真有出息!”
  B.他俩表演的小品,总是想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
  D.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种各样的古屋和老墙,________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A.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B.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7)作者阐述中国古代诗歌中多用“木叶”,很少用“树叶”,这是为了说明诗歌语言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引用吴均的“寒风扫高木”和曹植的“高树多悲风”,并说这里的“木”和“树”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第4自然段中有一个句子“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作者在这一段中用这样一个比喻句,想说明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第4自然段中说“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试分析这句话中隐含的思维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综观全文,试概括中国古代诗人用“木”字的场合有哪些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像孔子式的“韦编三绝”者亦多,像杜甫式的“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多如牛毛的勤奋的读书人而进步。
我最反感的是两句古话,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二是“学而优则仕”。前者是原始时代变性的遗留,以为知识是具有神性的,因此掌握知识的人也就像祭司、巫婆一样具有神性,高于一般人。中国民间有“惜字纸”的习俗,看到地上有写着文字的纸,赶紧虔诚地拾起来,放到炉子里烧掉,千万不能让它被污染了。后者更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致命伤,秦桧、严嵩、阮大诚都是读书读得不错的人,把孔夫子当作敲门砖,门倒是敲开了,可也敲出千古骂名来。可见,读书与当官是两码事。读书不见得能够“改造人性”。读书多的人,仍然可能是昏蛋和蠢猪。
长辈指责后辈,特别是对那些花花公子、游手好闲之徒,常常用“玩物丧志”四个字,我却认为,“玩物丧志”倒还情有可原,而“玩知丧志”则罪不可赦,直可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中国的读书人,十有八九是“玩知丧志”,陶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几部残缺不全的破经典,你注过来我注过去,皓首穷经,头发白了,经却还没有注完。清代的大师们,表面上看是在追求“纯粹的知识”,其实是在文字狱的淫威下挥刀自宫——他们的知识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不对当下发言的、逃避心灵自由的、通向奴役之路的知识。他们以这样的知识,被朝廷纳入“博学鸿词”科的罗网之中。
我曾看到卖兰州拉面的大师傅的绝技——面团在他们的手中捏拿拍拉,比庖丁解牛还要游刃有余。面团在他们手中服服帖帖的,想变成什么形状就变成什么形状。我想,
中国读书人玩弄知识的情状就跟大师傅揉面团差不多,揉来揉去还是那一小块面团,却能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中国的知识谱系就像面团——从中找不到任何一点坚硬的质地。这堆面团从古代揉到今天,从今天还要揉到未来。一开口便是孔子曰、朱子曰、马克思曰、德里达曰……惟有“我”缺席了。既然是“玩”,那么知识就像电子游戏中的图像,全在“我”的控制之下,而“我”是要处于屏幕之外的,倘若“我”加入进去了,那还叫什么游戏呢?偏偏有那么一两个傻子,要到屏幕中去,要将生命与知识融为一体,这不破坏了游戏规则?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将被罚下场去——如陈寅恪,只好哀叹“晚岁为诗欠斫头”了。
中国并不缺少知识,缺少的是反思知识的知识。中国人并非读书读得少,而是读书的态度出现了问题。我在读钱理群先生的《周作人传》时,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周作人是20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和学者,他所读的书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绝不过分。《知堂回忆录》的最后,知堂不无自豪地总结自己一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希腊神话、日本俳句、英国文学、民间歌谣、人类学、性心理学……一共犬牙交错的数十个领域。陈平原先生曾说,今天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内赶上周作人就相当不错了。然而,周作人智商之高、读书之博,并没有阻止他落水当汉奸。1938年8月,胡适写信给周作人,说他梦见苦雨斋中吃茶的老僧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轻与重。”然而,周作人还是脱下老僧的袈裟,变成日本侵略军麾下的“督办”了。
胡适高估了周作人,他哪里是“智者”,不过是玩弄知识的游戏者罢了。他的变节不是偶然的,与他读书、求知、作文与做人的方式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周作人当教育督办,当得兢兢业业,在报纸上写《华北教育一年之回顾》,宣称要对意志薄弱的学生进行“思想管制”。他喊了几十年“自由”,最终在自己拥有权力以后,又自己扼杀了自由。当日军在沦陷区实际“三光”政策时,周作人竟然在电台里公开鼓吹绝灭人性的杀戮,玩弄血的游戏,“治安强化运动是和平建国的基础,是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唯一途径。”
在三千年专制主义的酱缸里泡熟的中国知识传统,渗透到中国文人的血液里。许多中国文人身上都有周作人气。知识仅仅是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一杯茶,一件书法,而不是自由的屏障、解放的动力。他们不是通过知识洞察当下的生存困境,而把知识作为消解个人责任的面具。认为自己拥有知识,便拥有了超脱于欲世之上的权力,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加缪说过:“作家是不可能有希望为了追求自己宝贵的思想和形象而远离尘嚣的。”爱默生也认为:“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命令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中国读书人,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知识和世界的态度。
1.(1)第二段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作是“原始时代变性的遗留”是因为什么?(不超过20字)
(2)“把孔夫子当作敲门砖”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20字)
(3)结合上下文意,“玩物丧志”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30字)
2.第四段写“卖兰州拉面的大师傅的绝技”,作用是什么?
3.(1)第六段“胡适高估了周作人”是指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周作人气”是指什么?(不超过30字)
(3)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加缪和爱默生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4.联系全文,下列判断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中国勤奋读书的人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借读书以自娱,由“玩知”而“丧志”,所以中国并不因读书人多而进步。
B.中国的知识谱系中缺少坚硬的质地,是因为将生命与知识融为一体的读书人虽多,但都被扼杀了。
C.陈寅恪等人一开口便是孔子曰、朱子曰、马克思曰、德里达曰……“我”始终处于屏幕之处,被罚下场去。
D.如果不改变读书的态度,读书人再多,读的书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落后的局面,甚至还会走向反动。
E.从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知识应该与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掌握知识的人不应是独立于世的,而应是人类走向进步征程上的执旗人。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像孔子式的“韦编三绝”者亦多,像杜甫式的“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多如牛毛的勤奋的读书人而进步。
我最反感的是两句古话,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二是“学而优则仕”。前者是原始时代变性的遗留,以为知识是具有神性的,因此掌握知识的人也就像祭司、巫婆一样具有神性,高于一般人。中国民间有“惜字纸”的习俗,看到地上有写着文字的纸,赶紧虔诚地拾起来,放到炉子里烧掉,千万不能让它被污染了。后者更是中国政治的一大致命伤,秦桧、严嵩、阮大诚都是读书读得不错的人,把孔夫子当作敲门砖,门倒是敲开了,可也敲出千古骂名来。可见,读书与当官是两码事。读书不见得能够“改造人性”。读书多的人,仍然可能是昏蛋和蠢猪。
长辈指责后辈,特别是对那些花花公子、游手好闲之徒,常常用“玩物丧志”四个字,我却认为,“玩物丧志”倒还情有可原,而“玩知丧志”则罪不可赦,直可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中国的读书人,十有八九是“玩知丧志”,陶然自得,乐在其中的。几部残缺不全的破经典,你注过来我注过去,皓首穷经,头发白了,经却还没有注完。清代的大师们,表面上看是在追求“纯粹的知识”,其实是在文字狱的淫威下挥刀自宫——他们的知识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不对当下发言的、逃避心灵自由的、通向奴役之路的知识。他们以这样的知识,被朝廷纳入“博学鸿词”科的罗网之中。
我曾看到卖兰州拉面的大师傅的绝技——面团在他们的手中捏拿拍拉,比庖丁解牛还要游刃有余。面团在他们手中服服帖帖的,想变成什么形状就变成什么形状。我想,
中国读书人玩弄知识的情状就跟大师傅揉面团差不多,揉来揉去还是那一小块面团,却能千变万化,令人眼花缭乱。中国的知识谱系就像面团——从中找不到任何一点坚硬的质地。这堆面团从古代揉到今天,从今天还要揉到未来。一开口便是孔子曰、朱子曰、马克思曰、德里达曰……惟有“我”缺席了。既然是“玩”,那么知识就像电子游戏中的图像,全在“我”的控制之下,而“我”是要处于屏幕之外的,倘若“我”加入进去了,那还叫什么游戏呢?偏偏有那么一两个傻子,要到屏幕中去,要将生命与知识融为一体,这不破坏了游戏规则?破坏游戏规则的人,将被罚下场去——如陈寅恪,只好哀叹“晚岁为诗欠斫头”了。
中国并不缺少知识,缺少的是反思知识的知识。中国人并非读书读得少,而是读书的态度出现了问题。我在读钱理群先生的《周作人传》时,更加坚定了我的这种想法。周作人是20世纪中国读书最多的作家和学者,他所读的书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绝不过分。《知堂回忆录》的最后,知堂不无自豪地总结自己一生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希腊神话、日本俳句、英国文学、民间歌谣、人类学、性心理学……一共犬牙交错的数十个领域。陈平原先生曾说,今天的学者能在一个领域内赶上周作人就相当不错了。然而,周作人智商之高、读书之博,并没有阻止他落水当汉奸。1938年8月,胡适写信给周作人,说他梦见苦雨斋中吃茶的老僧飘然一杖天南行,“天南万里岂不太辛苦?只为智者识得轻与重。”然而,周作人还是脱下老僧的袈裟,变成日本侵略军麾下的“督办”了。
胡适高估了周作人,他哪里是“智者”,不过是玩弄知识的游戏者罢了。他的变节不是偶然的,与他读书、求知、作文与做人的方式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周作人当教育督办,当得兢兢业业,在报纸上写《华北教育一年之回顾》,宣称要对意志薄弱的学生进行“思想管制”。他喊了几十年“自由”,最终在自己拥有权力以后,又自己扼杀了自由。当日军在沦陷区实际“三光”政策时,周作人竟然在电台里公开鼓吹绝灭人性的杀戮,玩弄血的游戏,“治安强化运动是和平建国的基础,是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唯一途径。”
在三千年专制主义的酱缸里泡熟的中国知识传统,渗透到中国文人的血液里。许多中国文人身上都有周作人气。知识仅仅是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一杯茶,一件书法,而不是自由的屏障、解放的动力。他们不是通过知识洞察当下的生存困境,而把知识作为消解个人责任的面具。认为自己拥有知识,便拥有了超脱于欲世之上的权力,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加缪说过:“作家是不可能有希望为了追求自己宝贵的思想和形象而远离尘嚣的。”爱默生也认为:“学者理应成为思想的人。其责任可以归纳为‘自信’。学者的职责是去鼓舞、提高和指引众人,命令他们看到表象之下的事实。”中国读书人,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对知识和世界的态度。
1.(1)第二段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看作是“原始时代变性的遗留”是因为什么?(不超过20字)
(2)“把孔夫子当作敲门砖”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20字)
(3)结合上下文意,“玩物丧志”的意思是什么?(不超过30字)
2.第四段写“卖兰州拉面的大师傅的绝技”,作用是什么?
3.(1)第六段“胡适高估了周作人”是指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周作人气”是指什么?(不超过30字)
(3)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加缪和爱默生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4.联系全文,下列判断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中国勤奋读书的人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借读书以自娱,由“玩知”而“丧志”,所以中国并不因读书人多而进步。
B.中国的知识谱系中缺少坚硬的质地,是因为将生命与知识融为一体的读书人虽多,但都被扼杀了。
C.陈寅恪等人一开口便是孔子曰、朱子曰、马克思曰、德里达曰……“我”始终处于屏幕之处,被罚下场去。
D.如果不改变读书的态度,读书人再多,读的书再多,也终究改变不了落后的局面,甚至还会走向反动。
E.从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知识应该与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掌握知识的人不应是独立于世的,而应是人类走向进步征程上的执旗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阕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