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谋发展起源于何时

下列选项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_百度知道
下列选项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始于足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冰冻三尺,因材施教
C.金无足赤,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
下列选项和“千里之行,人无完人
D.物以类聚
提问者采纳
“因地制宜,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试题分析;“金无足赤,是一种渐进的,因材施教”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无完人”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始于足下”与“冰冻三尺,人以群分”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不显著的变化,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千里之行: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非一日之寒”蕴含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物以类聚。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冰冻三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王少华 (河南广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 焦作市 454100)
摘要:风水学在中国已经有了几千的历史,古时又称风水为堪舆,有勘破天道,改变气韵的意味。风水学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很深,建筑的选址、设计、朝向都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可以说风水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将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通过建筑表达出来。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风水;风水学
&&&&&&& 前言:
&&&&&&& 在中国,风水学一直都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有独具慧根的风水家能略窥其冰山一角。《史记》中将风水家称为堪舆者,有窥视天道的意识。中国传统的建筑深受风水学的影响,不论是选址、设计还是朝向,都有风水学的影子。可以说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风水学的起源入手,分析了风水学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探讨了风水学对建筑设计的意义,进而肯定了风水学在我国建筑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一、&风水学的起源
&&&&&&& 风即自然界中流动的空气,水即大地中奔流不息的血液,风水意涵窥视气运流向的意思。古语云:&风水轮流转&这里的风水即是运气、运道的意识。中国的风水学源远流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风水学最早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在《诗经》里有这样一句:&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说明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初便开始有了风水学。风水学和《易经》关系密切,都涉及到天地阴阳、五行八卦之说,都有窥视天地运行之理的意思。《史记》中将风水家成为堪舆者,《汉书.艺文志》中也提到了堪舆,堪舆在古代意指窥视天道,勘破气运。《葬经》中对风水有这样的阐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则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又叫做相地之术,通俗来说就是选择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学发展到后来,逐渐和方术连接在一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信仰。
&&&&&&& 二.建筑与风水学
&&&&&&& 建筑与风水的关系或可以称作建筑风水学。建筑风水学最初起源于皇家的宫廷建筑,故有&龙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说,建筑风水学是中国审美关的一种体现,它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设计。建筑风水学发展到后来渗入到建筑的每个方面,广义地说,建筑风水学是人们将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到建筑中,并体现在建筑的朝向、选址、结构等方面。
&&&&&&& 近年来,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中结合更为紧密,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方式也逐渐改变,继而外在的奢华被内在的温馨、和谐取代。建筑风水成了一种文化,并深深地影响着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 三、风水学在建筑设计上的渗透
&&&&&&& 风水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至深,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风水学对建筑选址的影响
&&&&&&& 传统的中国建筑大多遵循&背山向水&的原则,风水学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顺风而立,背水而居。在风水学中,有&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神之说,风水学上认为&左青龙、右白虎、朱雀居前、玄武盾后&是标准的风水宝地。因此古代皇陵的选择多是此类地形。水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元素,因此古代选址大多都傍水而居。到了近代,风水学在建筑选址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 1.&因地制宜
&&&&&&& 近代建筑中,大多因地制宜,也就是选择适合自然的生活方式,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风水学的精华所在。
&&&&&&& 2.&背山向水而居
&&&&&&& 山水是风水学考察的主要内容,山是大地的脊梁,水是大地的血液。风水学遵循融于天地的原则,多选择依山傍水的环境建造居所。这是风水学顺应自然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的体现。有资料显示,良好的居住环境会促进大脑的开发,固有&人杰地灵&之说。
&&&&&&& 3.&坐北朝南
&&&&&&& 根据我国实际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建筑大多坐北朝南。坐北朝南的建筑大多光线较好,可以提升房屋内部的温度,另外经常晒阳光可以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 4.&检验地质
&&&&&&& 地质的选择是风水学重点监测的方面,风水学中提出,好的地质决定好的体质。地质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土壤中的元素会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其二是恶劣的土壤环境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三是磁场时时刻刻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二)&风水学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 风水学遵循的一个本质原则就是与自然和谐,在室内设计中,风水学遵循室外与室内自然、和谐的原则,并对不同的空间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
&&&&&&& 1.&开放性空间
&&&&&&& 开放性空间主要指的是阳台、天台、花园、庭院等空间,在开放性空间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人感官的转移,即室外与室内的体验,不能形成一种很大的视觉落差。由此在开放性空间的设计上多采用透明玻璃隔离的方法。透明玻璃将室内与室外的环境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体会到一种安全感的同时,享受视觉上的愉悦。开放性空间的设计要重点注意人的视觉和感觉上的统一。
&&&&&&& 2.&封闭性空间
&&&&&&& 封闭性空间主要指书房、卧室、起居室、客厅、厨房等空间,封闭性空间需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舒适的氛围。首先在设计室内空间的位置上,应分清主次,根据不同的人群以及使用的频率,合理布局。其次,在装修的过程中,风水学讲究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喜好,使室内空间处于一种&静&的环境中。
&&&&&&& 封闭性空间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给人们提供一处&静&的空间,让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放松,让身体也处于一种舒展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中国,人们的思想会得到升华,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保持空间的延续性,注重心与自然的沟通。
&&&&&&& 四、风水学与建筑设计的前景
&&&&&&&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建筑学紧密的练习在一起,是中国审美观念的一种直接体现形式。然而风水学又和民间方术关系密切,在某些方面成了一种迷信,使得人们盲目地相信只要有了好的风水,子孙后代就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因此,在对待风水学的时候,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风水学是古人们根据长期观察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来的具有科学性的一门学问,它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对自然的一种向往,遵循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对于风水学中的一些相术不E盲目的相信,好的风水能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改善人的体质,但是好的风水并不意味着荣华富贵,只有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地平步青云。
&&&&&&& 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眼光对待风水学,继承发扬风水学中的唯美主义,将风水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同时摒弃其中的迷信部分,让风水学真正的为建筑设计服务。
&&&&&&& 结语:
&&&&&&& 风水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风水学的历史悠久,它的形成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沉淀和积累。风水学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风水学对美的认识也得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认可。因此,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对待风水学,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让风水学真正为建筑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博为.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 王博,聂嘉林.风水学与居住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3] 奚阔达,邹海鹏.论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8.
[4] 张晓民,翟丽红.风水学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家苑,8.
[5] 范广文.面向风水理论的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0.
[6] 李富.浅谈建筑与风水[J].中华民居,1-27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行业分类导航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line-height: 26.3 text-indent: 0 text-align: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img src="/skin/demo08/image/lazy.gif" class="lazy" original="/file/upload//.jpg" style="border: 0 display: max-width: 100%; margin: 0 padding: 5px 0 word-wrap: break-word !im" alt="" />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锡伯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南麓的嫩江流域。清朝伊始,为保边疆安宁,清政府在伊犁设置将军府,伊犁成为新疆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清政府派遣锡伯族部分青壮兵丁,携带家眷西迁,屯垦戍边。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锡伯人聚居的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伊犁河南岸河谷盆地,是新疆通向哈萨克斯坦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北道和南北疆交通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伊犁门户之称。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西迁的锡伯人执行了清政府的牛录制。&牛录&是清朝八旗军事组织的基层建制,每一牛录为300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锡伯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设立锡伯营,划分为8个牛录,每一个牛录为一个作战单位。一直到1937年撤消锡伯营后,牛录制才随之撤消,但当年8个牛录所形成的8个自然村落至今还保留着,&牛录&变成了行政村。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锡伯族的住房多是独门独院,院落南北长东西窄,四周栽树并围以矮墙。院落以住房为中心分成前后两院,前院小、后院大,大门在前院。前院紧靠住房的旁边搭固定棚,在里侧墙角砌锅台,设厨房。后院栽种果树、杨树、榆树、蔬菜、玉米等。牲畜圈、厕所、菜窖都在后院或房山头。房屋一般为三间,坐北朝南。锅台和北方满族的一样,设在中间的堂屋,通东西耳房的火炕。窗扇雕刻有图案,玻璃窗上有剪纸装饰。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而东北的传统锡伯族民居以西为贵,故西屋由长辈来住。过去房屋中都有&安巴纳罕&(大炕),这种火炕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由三面环绕的南炕、西炕和北炕组成。南炕由爷爷奶奶或父母睡,北炕由客人睡,西炕一般不睡人,有贵客来时请之坐卧。一般客人和家人不能在西炕上坐卧,因为西炕靠山墙立佛龛供佛。火炕高60至70厘米,造法很特殊,由5个烟道组成,火炕(环炕)的烟道都是互通的。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房屋形式的改革,大炕也被改造,渐渐只打一面炕(或南或北,以北为多)。西屋的摆设比较朴素,一般放小炕桌、大木柜、凳子、八仙桌等。八仙桌前挂先辈的画像,桌上放香炉、茶具等。炕上还放有特制的长方形木具称之为&吉伯浑塔图库&(被柜或炕柜)。房屋的中间屋子有个过道,过道里屋是厨房,筑有两个锅台。锅台比里屋内的炕低,连着锅台修有小炕,炕和锅台中间隔有30厘米左右高的&古堆&(小隔墙)。东屋为儿媳、子孙卧室,室内摆设也平常。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过去,因为没有&洋炉&(铁炉),冬季取暖很困难,因此房内温度很低,经常四壁结霜。有钱人买铜铸火盆,穷人则仿照火盆,用粘土、牛粪、蒲棒(王)草、马尾等做土火盆,上面盛无烟榆木碳火取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开始用&洋炉&(铁炉)取暖。现在,锡伯族人民的取暖设备更为先进了。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 padding: 0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text-indent: 0 font-size: 15 height: auto !im word-wrap: break-word !im">  如今,在辽宁和黑龙江的锡伯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又与北方汉族、满族长期交融,其民居已和当地民居一样,不大能看出民族特色了。
相关推荐: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内容摘要】本文从“贡”的原生形态着手,分析了“贡”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过程,并进一步研究了“贡”的动态变化与“盐贡”起源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阐述了我国盐税的起源问题。
  【关键词】食盐;盐贡;盐税起源
  【作者简介】黄天华(1950—),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33)。
  有关我国盐税的起源问题,《尚书·禹贡》所载的青州“厥贡盐締,海物惟错。岱畎丝、臬、铅、松、怪石。”【1】这条史料被引用最多也最为广泛,也正因为如此,税收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则是盐“贡”的本质属性。
  那么,盐“贡”究竟如何界定?这涉及“贡”的起源和“贡”的性质,特别是“任土作贡”的“贡”有无“税”的特征?是否为税收的早期形态?盐税又出现在何时?盐“贡”与盐税有哪些本质的区别?等等。所有这些均有待探讨。
  自上古社会人们采集自然盐,食盐无税流通,到春秋早期齐国推行食盐专卖,贯穿这上千年历史的就是夏商周三代国家所实行的“盐贡”制度。因此,科学地透彻地分析盐“贡”,是准确把握盐税起源的首要条件。
  然而,有关盐税起源的史料确实比较少,但盐税不同于田赋,更不同于关税和商税。食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盐业发展的历史以及盐税的独特地位,给后人的专业研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间接材料。本文所论及的盐“贡”是盐税起源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我国其他税种的起源,故由此展开论述,望各界赐教。
一、食盐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
  1.食盐的重要性
  当我们的祖先开始由洞穴逐步迁移到平川地带居住生活时,先民的生产生活包括食物结构就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渔猎经济为主转向种植(采集)经济为主,生活方式由肉食为主转向了以素食为主。
  食物结构的改变,使人类生理所需要的盐分,由过去的茹毛饮血,从动物的血液中得到补充,转向直接从食盐中获取。食盐从此在人类生活中如同水和食物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川,走向社会,食盐是不可逾越的生命底线。中国盐业资源分布甚广,蕴藏量非常丰富。从地理分布来说,东南沿海有海盐、西南地区有井盐、西北地区有岩盐、中原山西有池盐。但早期盐业开发,限于地理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制约,生产规模及其产量相当有限。因此,早期社会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然盐。
  2.“卤”与“盐”
  我国古代把自然盐称为“卤”,把人力加工过的盐,称为“盐”。故《说文解字》释:“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湖盐又称“池盐”,是我国先民最早享用的自然盐。“池盐”具有天然结晶而无需加工的特点。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池盐”就是“河东盐(池)”,亦称“解盐(池)”,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县南。河东盐池的突出特点,就是阳光晒制,自然结晶,集体捞采。《洛都赋》载:“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2】。又有“河东盐池无待人工,当夫夏令甫届,熏风时来,附岸池面,缀珠凝脂,盐颗自结”【3】。
  王仁湘和张征雁先生指出,“在西周金文中找不到‘盐’字,却见有‘卤’字。出土西周穆王时(前976—前922)的青铜器‘免盘’上有铭文:‘赐免卤百筐。’周王一次赏给贵族‘免’的卤盐就有‘百筐’之多。……出土铜器中东周初年的‘晋姜鼎’也铸有铭文:‘锡卤□千两’。此鼎得之于韩城(今属陕西,东临黄河)。古文字学家唐兰解释说,晋姜鼎说‘锡卤□千两’,这卤指的当是河东安邑之盐”【4】。无疑,我国早期社会最早发现和利用的是自然盐.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大自然恩赐的自然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食盐了,历史也就此打开了新的篇章。
  3.河东池盐与中华文明
  河东池盐,《山海经》载:“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何谓“盐贩之泽”,郭璞释“即盐池也”【5】。史载:河东之盐地“袤五十里、广七里,周百十六里”【6】。《左传·成公六年》称河东之地为“沃饶而近盐,国利君乐”,而河东之盐更为“国之宝也”。
  河东池盐在早期社会的重要性就显得十分的特殊。黄帝部族始终牢牢地控制着盐池,在对炎帝和蚩尤的战争中一直占据着战场的主动权。并获得“华族始祖”的崇高地位。
  黄帝之后,尧、舜、禹属于部落联盟时代。尧建都平阳,距河东盐池约140公里;舜建都蒲阪,距河东盐池约60公里;禹建都安邑,距河东盐池只有20公里。然而,明明“河东盐池地区并不适宜农耕文化的发展,可却偏偏最先成为孕育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区。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都是围绕解池立国。由解池这个核心向四方推进,又才有河南的伊洛文化,河内的殷墟文化,渭水平原的周秦文化,和汾水盆地的晋文化纷纷发展起来”【7】。立国须有盐,无盐不立国。这是早期社会的经典戒律。
  谁控制了盐,谁就拥有了财富,谁就拥有了统治权力。我国黄河流域的上古人类是围绕河东盐池而聚居的,也正因是有这个盐池,因此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河东盐池啊,它书写了中华民族史上可歌可泣的辉煌的篇章。
  长江流域则因三峡地区的盐泉而屡发战事:“以盐立国的廪君巴人”,“逐盐而迁,为盐而战”,“巴国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战争史”。“巴楚因盐泉战事长达百年之久”,此后又有“秦楚夺盐之战”。因为食盐而发动的战争在世界古代史上不乏其例。盐,实为国之命脉,有则兴之,无则亡之。
二、原始“贡”释义
  《尚书·禹贡》的“贡”可能是我国上古时期史料最原始的记载,其意作何解呢?首先研读古文献释义的“贡”:
  《尚书·禹贡》载:“禹别九州,随山竣川,任土作贡”。《尚书正义》曰:“禹分别九州之界,随其所至之山,刊除其木,深大其川,使得注海。水害既除,地复本性,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
  《说文解字》曰:“贡,献功也。”
  《释言》曰:“贡,上也。”
  《广雅》曰:“贡,献也。”
  《考工记·匠人》注:“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
  《周礼·大司徒》载:“以令地贡。”注:“贡地所生,谓九谷。”
  《周礼·小司徒》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
  古文献提到的“贡”、“赋”、“税”,而且均与土地有密切的关系,《尚书正义》曰:“‘赋’者,自上税下之名,谓治田出谷,故经定其差等,谓之‘厥赋’。‘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虽以所赋之物为贡用,赋物不尽有也,亦有全不用赋物,直随地所有,采取以为贡者”。
  《周礼·地官·载师》:“载师掌任土之濃。”郑玄注:“任土者,任其力势所能生育,且以制贡赋也。”这就是分等定级贡赋制度,夏禹概为创始者.
  显然,早期文献所释义的“贡”与土地有密切的关系,也因此而涉及税制。有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赋税制度,田制决定税制。《尚书·禹贡》中的“任土作贡”或者说“贡”在形式上确有贡纳方物的性质,但实际上它却是以土地为课征对象的分等定级的雏形的赋税制度。这种“贡”具有了税收的基本特征。
  其次,研读现代释义的“贡”:
  《中国税务百科全书》认为,“贡”“是中国赋税的原始形式之一”【8】。
  《辞海》释义:“贡,(1)献。古常指把物品进献给天子”;“(2)相传为夏代的租赋制度”【9】;又“土贡”,“是赋税的原始形式”【10】。
  《辞源》释义:“贡,(1)进献方物于朝廷”;“(2)田赋名”【11】。
  目前,学界大多数观点认为:“贡有两种情况,一是本部落平民的上供,二是战败部落的上供”。“贡之发展为赋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的需要”【1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形态的变更,土地制度所有权直接导致共同体内部的“贡”逐渐演变为公共权力下的“赋税”,特别是“田赋”(农业民族)、“草场税或牧业税”(游牧民族),当然,还包括“宗教税课”(宗教信仰民族)以及各种形态的工商税。
  但“贡”并没有消失,“贡”的外在形式依然存在着,其内涵已不是早期的“贡”了,而且由它衍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贡”,诸如期贡、常贡、职贡、班贡、土贡、额外贡,以及特定的献纳等等,这都是规范意义上的“贡纳”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般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应该“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3】。“贡”首先萌发于共同体内部,是共同体内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私有制与国家的产生一样。因此,研究共同体内部的“贡”,就“贡”的延伸轨迹展开充分的论述,力求科学地准确地把握盐“贡”,才能充分论及盐税的起源。
三、早期“贡”与“税”的辩证关系
  1.“贡”——税收的原生形态
  “贡”字的原义,《说文解字》释:“贡,献功也”,《国语·鲁语下》释:“社而赋事,蒸而献功”。韦注:“春分祭社也,事农桑之属也;冬祭曰蒸,蒸而献五谷布帛之属也”。因此“贡”的本义是指人们用劳动所获奉祭神明,祈祷来年丰收,渴求未来生活的安康。“所出之谷”、“所生异物”、“五谷布帛”均为“农桑之属”、土地所出,“贡”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土地。
  “贡”的原形是“共”字,即提供、上供、供给于上的含义,《辞源》释义:“贡者,从下献上之称【14】;《辞海》释义:“贡,下之所纳于上”【15】。文献中多用“共”、“来”、“献”、“来享”、“来王”、“宾”等文字来表示。
  伊斯兰教穆斯林所交纳“天课”(即税收),其阿拉伯语音译是“载卡”,而“载卡”的前身就是奉献给神灵的贡物。即使到了氏族公社的晚期,公共权力的滋长,以及公共事务的繁忙,氏族公社成员也向他们尊敬和爱戴的首领提供一些物质贡献,但这完全是自愿的。《竹书纪年》中记载着“尧二十九年春,僬侥氏来朝,贡没羽”。“舜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四十二年玄都氏来朝,贡宝玉”【16】等都为同一性质。
  显然,这种贡献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强制性的,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它只是说明劳动者有了剩余产品,氏族成员的贡献有了物质基础。
  根据上述分析,“贡”源于先人质朴而虔诚的尊重感以及部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后就演变为本部族劳动者的自愿贡献,尽管这时的“贡”还没有财政性质,但却有强权的象征,它是基于萌芽中的公共权力的高级形态,尽管这个“贡”的强制性是非常脆弱的。
  2.贡的发展——税收的萌芽
  氏族公社晚期,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私有制的发展,致使个体家庭从氏族公社中破门而出,血缘关系被地域关系所取代,家长奴隶制的兴起并蔚然成风,公共权力的强化以及公共事务繁忙和发展,导致酋长、头人、军事首领和原始宗教人员最先脱离了物质生产劳动,专职于社会管理活动。公共权力已经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军事民主制作为雏形的国家已脱颖而出了。
  马克思认为“一种制度在逐渐消失,另一种制度在逐渐出现,因此在某一时期内,两者是并存的”【17】,处于社会制度转换过程中的原始财政形态——“贡”,亦即发生裂变:原始共同体内部的“贡”主要趋向雏形国家形态下的“早期赋税”,另一部分“贡”则演变为规范意义上的“贡纳”。
  据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报道:佤族头人的职务“很早以来就实行世袭。他们是氏族权力的体现者,主持和领导本氏族的社会、军事和宗教等重大活动”【18】。头人对于村民“在宗教祭祀中所赠与的牺牲品,已经变成享有征收贡赋的特权”【19】。“通过宗教祭祀等活动向氏族成员、村社成员征收牺牲品、贡物”【20】己日趋制度化了。
  相关此类记载在我国古文献中可谓俯拾皆是,诸如:《左传》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21】。“防风氏后至”而“杀而戮之”【22】。又“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23】。《史记》载:“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4】。以及《尚书·禹贡》所载等等。这些记载还是属于各个部落联盟在融合为早期华夏民族的“贡”,但这已经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之上的了。
  正如恩格斯在《玛尔克》一文中所说,公共权力“所诛求于农民而诛求得越来越繁重的,是他们的实物贡献和他们的劳役”。这究竟是“贡”还是“税”呢?
  原始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各个氏族的酋长和军事首领由于他们的职位,都被列在‘信仰守护人’以内,而执行祭司的职能”【25】。正是这些祭司、巫师、专职或半专职的占卜者,他们是首先从氏族公社分化出来的脱离了生产劳动并担任社会管理的专职公务人员。他们是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着宗教职能”【26】,“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27】,原始宗教发展的本身就在孕育着公共权力,宗教就是国家的现身代表。同时早期战争也日益加强了军事首领的王权,促进了氏族部落融合为统一民族,进而完成氏族机关向国家机关的过渡,国家即将分娩了。
  公共权力体系正在逐渐的形成,而“贡”只能在“供奉关系”的掩盖下,将公共权力和经济收入有效地结合起来。但对财政形态而言,却是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是税收的胚胎或税收的萌芽!它基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课征,只是缺乏成熟的土地制度,因为成熟的税制有待于成熟的田制。
四、我国盐税的起源
  关于夏代盐贡的讨论由来已久,《尚书·禹贡》所载:青州“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28】也就是说盐贡究竟是“献”还是“税”,争论一直延续着。
  有关记载食盐的史料只有这几个字,“青州”“厥贡盐紹”是一个单独而孤立的事实,仅凭这几个字是无法说清问题的。如果把这段文字放在《尚书.禹贡》全文中,可能更便于理解,也更有助问题的深入探讨。
  《尚书·禹贡》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夏禹治水成功后,区划天下为九州,并按各州土质情况,田地分为三等,贡赋定为九级,同时又结合地理位置的远近,制定了五服制度。本文采用列表的方式,将“九州贡法”和运输路线简要介绍如下(见表1)。
  本文暂不探讨《尚书·禹贡》的成书年代和具体的内容,只是从全文概括地说明几个要点:第一,《禹贡》阐述了田制与税制密切相关,田制决定税制;第二,《禹贡》至少在形式上还是体现了氏族社会平等精神的“非常显著的残余”;第三,三代赋税制度的草创时期不得不突现“因地制宜”“均平赋役”原则。
  “五服制度”是《禹贡》初创的行政区划,与“九州贡法”密切相关。在《禹贡》中,除夏王朝中央所在地——冀州实行纳赋之外,其余八州均有“贡”的规定(实为“八州贡法”)。所谓“五服制度”(即甸、候、绥、要、荒)就是根据道路的远近,声教影响的大小,运输的难易,规定上供物品的多少,既课征力役、实物;又课征军役,以保证“赋役有常,职掌分定”的原则。因此,任土作贡与五服制度反映了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对租税问题的高度重视及其力求使租税制度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九州贡法”与“五服制度”的建立,于是“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29】。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曾有中肯的评价:“自虞夏时,贡赋备矣”【30】。国内著名专家认为:“这一时期的税收原则是:‘因田制赋,任土作贡’”【31】。
  军事民主制度已向国家形态过渡,公共权力已经站在整个社会之上,历史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当新型的社会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土地制度躁动于母腹之中时,“禹贡”所孕育的原始贡赋制度也将一朝分娩。
五、夏商周三代的盐“贡”源流关系
  夏商周三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就由“贡赋”两大支柱所构成,也就是“田赋”与原始的“贡”。两者都是税收的原生形态。
  夏王朝的建立,并将土地逐级分封分授给大大小小的奴隶主,有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赋税制度,田制决定税制,九州的田赋一揽有余,天下的物产“任土作贡”。这就把以下献上、出于土的“贡”和自上税下、出于田的“赋”结合起来,始成我国贡赋滥觞。显然,《尚书·禹贡》所记载:“因田制赋,任土作贡”,即“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实为我国早期赋税制度的雏形。
  既然如此,青州“厥贡盐絺”,说的是“献”的内涵,还是“税”的内涵已经非常明白了。否则,就不能理解古代社会何以把食盐看作是不可逾越的生命底线,是“立国之本”,是“国之命脉”。盐的重要性确实是不言而喻的,并不是今天需要探讨这个问题而突现出来的。
  食盐是促成黄帝部落的“华族始祖”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食盐也是尧、舜、禹部落联盟得以建国的“主要命脉”之一。夏王朝脱胎于原始社会,是三皇五帝的延续,是第一个奴隶制形态的国家。雏形国家的政治体制、组织形式和财政形态可能简陋和粗糙,但在立国的重大问题上是绝不会有半点退让。盐贡就是盐税的原生形态,公共权力的发展需要这个明确的答案。
  夏商周三代都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关系一脉相承,分封分授土地,但生产力却在飞速地发展。
  商代食盐生产的规模和技术都超越了夏代。据报道,考古人员对双王城盐业遗址调查和试掘,“共发现古遗址77处。其中商代至西周初期70处”,“双王城地区是商代制盐的一个重要基地”。“在北部3.5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发现30处遗址,每平方公里达9处。制盐遗存分布如此密集、制盐规模如此之大,这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首次发现”【32】。而且使用草木灰制盐,这与后世的淋灰法制盐基本相似。另据李屋遗址考古所提供的材料证明,“(李屋)是商代版图中的一个近海之地,也是一个制盐较为集中的地方”。商君武丁所作《商书·天命》下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盐在商代生活中的地位。
  商承夏制,仍行盐“贡”,并已出现负责盐政的专职官员,甲骨文有“卤小臣”(《合集》5596)一词,专家认为这是晚商的盐官之设。
  周代盐业生产品种已经迅速扩大,除了池盐,还有海盐、形盐、岩盐等。周代仍行“贡”法,但分为两种:一是所谓的“邦国之贡”(九贡),“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即渔盐)”,即各诸侯邦国对周天子的“贡”;二是所谓“万民之贡”,即“以九职任万民”,民皆有贡。史载“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可见盐贡之重要性。
  周代的国家体系更为完善,已设置了“盐人”专职盐政管理。《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供)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王之膳羞共其饴盐。”
六、管仲的财政思想及对盐税的干预
  春秋早期,齐国管仲对租税一向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薄税敛,毋苛于民”【33】。“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34】。他说:“租籍者所以强求也”【35】。而强制性租税征课,无疑是夺取百姓财产,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可谓“夺之则怒,予之则喜”【36】。因此,赋税的征收应该是“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37】。表面赐予有形,实质夺之无形,百姓高兴,官府获利。这实际上是《管子》在税收课征方式上提出的欺诈性原则。管仲论述了“强求”性租税的种种缺点,提出了以国家经济收入取代租税的观点。
  他不赞赏向“树木”、“六畜”和人口征税,而主张“轻重鱼盐之利”【38】。“唯官山海为可耳”【39】,“海王之国,谨正盐策”【40】。“伐菹薪,煮沸水为盐,征而积之”【41】。以食盐专卖迫使天下人向齐国纳税,即“煮沸水以籍天下”【42】。并以实证方法说明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国通过食盐专卖可以获取两倍于人头税的收入。管仲相齐,他的主张得以贯彻,在齐国推行了食盐专卖,以专卖收入取代了税收收入。这是齐国成为强盛富裕之国,雄踞五霸之首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管仲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措施已经阐明了盐税的原生形态是存在的,至于叫“盐贡”还是称“盐税”,那已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条史料,就是“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征诸贾人”,【43】这该如何解释呢7这与管仲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的史实,这究竟是“税”呢?还是“贡”呢?
  夏商周三代囊括盐政的主要财政形态就是盐贡,特别是《尚书·禹贡》所载的“盐”贡。如果认为盐“贡”不是“税收”(范畴),仅仅是“献”,那么,从三代国家的“献”直接发展到春秋时期的专卖,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是难以衔接的。管仲的财政思想及对盐税的干预已作了肯定的回答。
  刘德法先生从文字学角度分析了“盐”,他认为汉字很有讲究,有象形文字的基础,“盐”字繁体正写为“鹽”,是由“臣”、“人”、“卤”、“皿”四个字组成,实际上“盐字分为三部分:下部象征制盐的工具,上部左边表示王权之下的官僚,上部右边则是制盐的卤水。这个字较具有甲骨文的特征。且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政权对盐的垄断”。
七、“盐贡”是税收的原生形态
  青州的盐贡(还包括其他各州的贡物)实际上都具备了税收的性质,只是表现为税收的原生形态而已。这是因为:
  第一,食盐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也就是说是战略物资。从实物形态上加以保证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不能因为盐贡是实物形态,就认定盐贡是财政关系,而不属于税收范畴。恰恰相反,正因为盐贡的重要性,所以必须是税收,这是国家至高无上的原则,只是早期社会无法也无需从理论上做出详尽的论述而已。另外,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有着严格的区别,但是税收同样存在力役形态、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亦即力役税、实物税和货币税。仅仅因为是实物形态而否认盐贡是原生形态的税收是不可取的。
  第二,早期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还是以自然盐为主,限于技术和产量制约,必须定时足额缴纳,而且要确保运输道路的畅通,这就突显了国家对食盐的重视程度,不仅有制度内(税收强制)的规定,而且还需制度外(运输机制协调)的保证,以解决陆路不畅、水路淤塞的种种问题。此外,食盐是立国之本,国之命脉,夏代绝不可能例外,盐贡只能表现为税收的早期形态。因为谁控制了盐,谁就能在早期社会脆弱的政治平衡中掌握制胜的砝码,这是早期国家的生存战略。
  第三,九州贡赋制度(包括盐贡)是建立在土地制度之上的,但夏代统治者窃取了“贡”,却保留了“贡”的名称。而“贡”的内容由奉神变为“以下献上”,范围又扩大到土地上的一切生成物。这部分“贡”反映了国家与各级奴隶主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关系,即以劳动者的劳动产品来表示,所以这个“贡”实质上已经是“税”了,以贡代税,贡税合一,名为贡,实为税的原生形态。
  第四,早期的“贡”与后世的“贡纳”究竟有何区别?早期的“贡”是基于土地分配为依据,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和财源的相互关系,是国家内部的正常经济再分配活动,因而属于税收范畴;而后世的“贡纳”完全慑于政治恫吓、军事压力、武力威胁等,一时一事、因人因事因地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划人财政范畴,这是衡量两者的基本标准之一。
【1】【28】【29】《尚书·禹贡》。
【2】晋人王廙著:《洛都赋》。
【3】《河东盐法备览·盐池门·源流考》。
【4】【7】王仁湘、张征雁著:《中国滋味:盐与文明》,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5】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
【6】《说文解字》。
【8】金鑫、刘志城、王绍飞主编:《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04页。
【9】【15】《辞海》1999年版第625页。
【10】《辞海》1999年版第627页。
【11】【14】《辞源》(四)第2950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
【12】李碧如:《贡助彻是三代奴隶社会中三种不同对象的税收制度》,载《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5月,第325页。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第9页。
【16】《竹书纪年辑证》。
【17】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182页。
【18】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上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165-166页。
【19】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上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115页。
【20】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研究》上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第174页。
【21】《左传·哀公七年》。
【22】《国语·鲁语》。
【23】《左传·宣公三年》。
【24】【30】《史记·夏本纪》。
【25】拉法格:《宗教与资本》第85页。
【26】【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18页。
【31】金鑫、刘志城、王绍飞主编:《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12月,第424页。
【32】中广网济南3月3日报道。
【33】《管子·五辅》。
【34】《管子·权修》。
【35】《管子·国蓄》。
【36】【37】《管子·轻重乙》。
【38】《史记·齐太公世家》。
【39】【40】【42】《管子·海王》》
【41】《管子·轻重甲》。
【43】《说苑·臣术》。
原载《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3—9页
点击:4,218&&&发布:&&&责编:youzh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地制宜谋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