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英语比我好的交朋友的英语作文,男女不限

求交英语好的朋友(男女不限,年龄不限)~_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607贴子:
求交英语好的朋友(男女不限,年龄不限)~
我不想到时每天往工贸跑啊~
马上要考四级了,找个朋...
一起喝喝茶,唱唱歌
我们要鄙视她吗?
我就是想找个交心的朋友。
大家要粉我哦,楼楼才有...
带我学英语就行了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本人想找一个人(男女不限、地域不限)陪我一起学英语(网络方式),年龄最好在20到25之间。 本人对英语有_百度知道
本人想找一个人(男女不限、地域不限)陪我一起学英语(网络方式),年龄最好在20到25之间。 本人对英语有
本人想找一个人(男女不限、地域不限)陪我一起学英语(网络方式),年龄最好在20到25之间。本人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自学半年多了,但自己一个人学真的很无聊,希望能有一个人陪我一起探讨(比如语法以及特定词汇的最佳记忆方式),希望通过你我的互相学习,让我们的英语水平越来越好。如果你有兴趣,请加我的qq:。
提问者采纳
我真的想...英语水平还说得过去...大一....QQ...陪你网上练口语就别加了...可以互相监督、相互探讨...别追问这个问题...有意的话直接加QQ...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学英语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下载个YY语音吧,ID2831 大耳朵英语 里面老是免费教的 全是义务的 学生又多 可以在YY 交流 基本我晚上8点到10点都在的中英授课室
异 地 家 教
真人一对一网上教学
嗯 其实可以上英语学习网站和大家一起学习啊
身高不限,男女不限,学识不限但最好已过小学四年级,年龄最好在20到25在哪的 你哪人?我也正好想找个人和我一起流浪那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谁帮介绍个外国朋友?真心想找个外国朋友,年龄男女不限,只求真心交流,顺便提高我的英语能力。nrcfen..._百度知道
谁帮介绍个外国朋友?真心想找个外国朋友,年龄男女不限,只求真心交流,顺便提高我的英语能力。nrcfen...
谁帮介绍个外国朋友?真心想找个外国朋友,年龄男女不限,只求真心交流,顺便提高我的英语能力。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供里两个美国交友网站:tagged
;facebook
你上网搜索看看,然后根据提示注册,你会叫道很多朋友的。。但是要注意学会选择朋友!~希望我的提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交友快乐!~
我去年去了美国,交了很多外国朋友,但都是女孩儿,因为我就是女孩嘛!还有几个友好、善解人意的老师,邮箱:
美国人不用QQ,他们只有邮箱!
我也想交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英语好是怎样一种体验?
越来越觉得学英语好难,可怎么解释那些雅托大神的存在。。。
按投票排序
516 个回答
谢邀。这道题就是个坑。体会为三点。- 在所有的电话会议当中,不会有人认为我是外国人。工作碰面,看到我是亚洲脸会先楞一下。- 同事一致认为我是在东北部长大的亚裔,解释说是中国人会以为我在开玩笑,需要当着他们的面说中文才能证明我没在开玩笑。同事里的中国人不会主动跟我说话,直到我开口说中文,才会恍然大悟然后上来打招呼。- 回国的时候,帮助外国人问路或者向餐厅服务员要东西,会被人反问是不是美国人,还有人跟我逗逼打赌,证据是我有纽约口音。在此补充:我只能骗上班的人,下班以后平常的俚语都没问题,一旦大家开始讨论星球大战或者魔戒这种东西,一样膝盖碎一地。牛逼吹完了,以下才是重头戏,学习方法。- 同意@fei feifei(为什么@不上)的看法,雅托只是入门款,考再高出国还是会两眼一抹黑。所以不要把雅托分数当作自己的终极目标。- 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还在读书的主输入辅输出,即听课为主Presentation为辅(MBA除外),工作以后主输出辅输入,而且商务英语的口语和书写本身的要求也更为具体。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学习对象,比如学商务英语就看HBR,只看Friends大概会被HR叫去谈话。- 关于阅读写作就八个字,大量输入,不停练习。直到今天我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大量泛读,泛读里花一个大块时间做精读,相关的表达法和句型记在Evernote里,有空就看。每周固定写一篇商业评论,找朋友改,哪怕被批评地体无完肤也要写。- 关于听力,平常开车上班NPR做泛听,周末找各种素材的听力片段做精听,听不懂的就一遍一遍重放,直到再也没有进展的时候去看原稿,找到听不出来的那一个点,然后强化到再也不会忘记。- 关于口语,这个主要说。首先是发音,我曾经用American Accent Training一帧一帧地纠正过自己,原因很简单,在工作中如果英文有口音容易让对方对你的职业水准产生怀疑,这不是我的偏见,是调查结果,哪怕只是一个心理作用,我也得让这个心理作用转为零。再者是表达能力,找一个基本只会说英语的人突破,强迫自己在脑海中练习组织语言。我在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个荷兰交换来学中文的老太太,让我用英文教她中文,几乎是逼着我度过了那一段磕磕巴巴到连续表达的转折。到美国以后去蹭商学院的课,周围同学的神级语速也是强迫我突破了自己在商业英语上的入门。这个原则学别的语言也是一样,我现在跟一个法国女生学法语,她英文的很有限,所以她只能用法语教我法语,我就必须得听得懂才能理解。这样就完成了突破。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尽量答。
再也不用被无节操的字幕坑骗了!
这篇上知乎日报之后招了一堆喷子,在此说两句。首先问题问的不是『英语最好的人是谁』,也不是『英语好到native level是什么体验』,我一开头就说了我是来凑数的,事实上我朋友中间英语比我好的多的是。非要比谁英语好,找个ABC或者土生土长美国人就结了,但对谁有帮助呢?回答这个问题,无非是见到太多人把考试当做英语学习的唯一目的,累死累活学了十几年仍然收效甚微,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希望对想学英语但不得其法者有点用。仔细看答案的人会发现我专门用来『学』英语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主要是在『用』,这是我所知的掌握一门语言最有效的方式。你对文学感兴趣就去看英文小说,对科技感兴趣就去看原版的乔布斯传、看K.K,对物理感兴趣就看《时间简史》,高级点的看专业教材、上专业网站,在学英语的同时也学了自己想学的东西,比死磕雅思托福效果好得多。英语就是个工具,学得再好也就是英语国家十几岁小孩的水平,没什么可光荣的,只不过在国内比较有用而已。用得着就学,用不着完全可以把时间省下来学别的。天朝这些年把英语捧得太高,仿佛学好英语就是人生赢家,纯粹有病。看答案请领会精神,don't be such a troll。————————貌似真正英语好的都没来答,国产英语专业腆着脸来凑个数。理论水平:高二通过六级,大二裸考新托福114(真的裸考,考试前一晚扫了一眼题型),大四裸考通过专八,出版过两本译著。实际水平:在英语国家感觉就是『无障碍』。前两年在英国读暑期班,头一天租个自行车把大学城摸一遍,此后生活就跟当地人差不多了,买菜、做饭、逛街、泡吧、逛博物馆、看本地新闻无缝过渡,基本没人注意到我是外国人,还经常遇到问路的。上课听讲、课后讨论、写论文也完全没问题。只有两点露马脚:因为我说美音,英国同学以为我是美国来的,但美国同学能听出我至少不是在美国长大的;还有一次聊天时同学说『He is such a troll』,我听不懂。这个词是网络流行语,语义有点像中文的『嘈子』,使用语境类似『跪舔』『五毛』,是个很NATIVE的说法。语音和文化是一般语言学习者最后的障碍,法律、医学等专业除外。英语好在国内优势更明显,主要是缩小信息差,GOOGLE、WIKI、FB、TWITTER、QUORA、各种英文媒体畅通无阻,获取的信息相对快速、可靠、全面,不容易被『哔——』忽悠。2011年我刚开始做文化记者的时候正好赶上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拿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对他几乎一无所知,这时候就看谁家记者英语好,能以最快速度把此君八个底朝天。闭门research两天之后我成功攒了个稿子,在当时算是信息比较全的(文笔就不谈了)。后来做科技记者体会更深,要了解行业趋势必须看Wired、Techcrunch、Fast Company、The Verge等等等等,报道国内创业公司也得先看看国外有没有原型,国内公司赴美上市还得看英文招股书,今年春节我就是守着SEC过的,刘强东对国内媒体多年的宿怨终于在除夕晚上一口气报复完了。只要中外信息差仍然存在,英语好就是一项特别好用的属性,适用范围之广可能仅次于『长得好看』『脑子聪明』『家里有钱』,用好了能极大提升攻防指数。我这种小白只是利用英语好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和贩卖,高级的如姚大钧、
借助英语好大量吸取某一领域知识,修炼成专家,从事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至不济可以练一口『女王音』,装个逼也是好的。但英语好不是一门技术,跟『会写代码』『会写文章』『会做量化交易』不一样,直接变现能力很低。英语好可以为你打开一千扇门,能走多远还要靠其他专业技能。————————有人问怎么学英语,我的体会是跟着老师走永远不可能学『好』英语,只能让你通过英语考试。真正的英语学习是需求驱动的,有多需要就会学到多好。我第一次感觉自己英语不好是刚上初中那会儿,我们学校是外国语中学,初一就开始全英文授课(仅限英语课),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很差,根本跟不上。有一次课堂上一个问题提了三遍我听不懂,老师不耐烦地用中文说你坐下吧。我当时感觉这辈子没这么耻辱过,回家就开始背单词,背课文,课堂常用语抄下来背,一个学期之后我成了班上英语最好的学生之一,此后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上高中以后我开始看美剧、上国外网站,发现自己的英语水平又不够用了,开始新一轮突击。Friends我从头到尾看了四五遍,第一遍听不懂对白也跟不上字幕,经常要倒回去看;到后来就完全不看字幕了。然后看难度高一点的,白宫西厢、六英尺下、X档案、BBC纪录片,除了睡觉电视一直开着当背景音。我那时候还是狂热的FAN FICTION爱好者,X档案的Mulder/Skinner和HP的Harry/Draco是我本命,最大的几个FAN FICTION社区我基本扫了一遍,喜欢的小说打出来有两米厚,随身带着看,就这么把阅读练出来了。后来自己动手翻译HP同人,就此踏上笔译道路(捂脸)。这时候我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超高中教学要求,背背单词就把六级过了。上大学选了英语专业,前两年基本没听过专业课,考试都90以上。平时看原版书和电影、上英文网站已经够用,所以也没有继续提高的动力。大三的时候来了个UBC的教授教写作,满头白发,不苟言笑,我写作一向拿高分在他手上居然只拿到及格,作业发回来满篇红圈,几乎每句话都改过,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生成』能力离Native speaker还差很远。然后就开始研究英语写作,啃写给native speaker看的academic writing教材,一句句推敲教授改过的作业,那个学期基本每天都是两点以后睡的。英语行文的逻辑结构跟中文差异非常大,涉及两种语言的本质,吃透了能极大提高整体英语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所谓『英语思维』,强烈建议在原版教材辅助下学习。过了这一关就基本达到英语国家高中毕业生水平,在国内已经算得上『英语好』,托福没问题,GRE需要再努力一把(毕竟是英语国家大学毕业生水平的考试)。总之英语是拿来用的东西,一边学一边就能派上用场,用得越多进步越快。要达到『好』确实需要花很多时间,但这个过程可以是很愉悦的,如果不是马上就要应付考试没必要搞得那么痛苦。关键是学习材料(小说啦,电影啦,美剧啦)要比你的现有水平高一些,持之以恒就会看到进步。另外,背单词是少不了的。连单词都背不下来就啥也别说啦。——————————academic writing的教材:找了个推荐列表,。其中『Bailey. S. 2001. Academic Writing : A Handbook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以及『Murray, N. 2012. Writing Essay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这两本我用过。这个网站本身内容也不错,可以先研究一遍。建议仔细分析例文的遣词造句,跟自己的句子对比,琢磨每一个介词、代词的使用,上下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整段的逻辑结构,做到every word is there for a reason。
谢喵。我准备从两个比较有趣的方面回答这个问题:1. 有关语言偏见(Linguistic stereotype)和逆向语言偏见(Reverse linguistic stereotype)2. 有关语言习得中态度(attitude)和学习动机(motivation)对最终外语习得成果的影响今天先来谈谈第一部分。1. 英语(口语)好的体验是,经常我一开口,会让对方愣一下。在一次上系主任的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这堂课的时候,我分享了这样一次经历。在学校图书馆的咖啡厅排着长长的队买咖啡。收银员是一个说话飞快的金发姑娘,看上去性格也十分爽利的样子。轮到我,刚想开口的时候,姑娘很明显地放慢了自己的语速,而且身体向我这边倾斜,很用力地问:What- can- I- get- you, love?因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语言上的“特殊对待”,我也没太吃惊,就用自己正常的语速跟姑娘讲:Can I have A/ medium/ coffee mocha/ take-away? No cream, extra mush-mellow, thanks.而且更好玩的是,在我说话的当儿,每一个停顿的地方(句法里面叫做一个constituent),姑娘都会半张着嘴巴,点着头,鼓励我继续说下去的样子。直到我流利地说完前面的问句,进入后半句的时候,姑娘的反应才变得正常了一些。讲到这里,系主任了然地笑起来,说,她以为她是好心。然后就以我的故事为引子,继续向大家介绍语言偏见和逆向语言偏见。什么是语言偏见(linguistic stereotype)呢?在专栏和很多答案里面我都提到过,社会语言学研究以社群为基本单位,以社会实践为大背景。 在社会实践中,来自不同社群的个体说着不同的方言,久而久之,社群的语言特征就成为了整个社群的标签,与整个社群和社群中的每一个人对应起来。尽管对于社群中的个体而言,差异大于共性。但是在社群外部的其他社群,也就是他者看来,个体差异被消弭,社群被同质化;而这,就叫做刻板印象,或者说偏见。期间涉及非常复杂的意识形态和符号系统的运转,在中有过粗浅的阐释。补充完背景材料,我们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语言偏见:识音辨人。通过说话者表现出来的个别显著的语音现象,推断/臆断说话者的身份背景,甚至推测说话者的性格特质。这就是地图炮的学术解释。回到我举的例子,好像不太是识音辨人,而是反过来,以人度音。收银员还没听见我的声音,看着我的亚洲脸孔,心中就形成了一个“听说欠佳,口音偏重”的预设,然后产生相应的应对机制。这就是Reverse Linguistic Stereotype。我们看看这中间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亚洲脸——来自亚洲——中国或者日本?(欧美人对亚洲的了解还是很稀缺的)——啊口音好重的说(多来自影视作品等间接经验)——应对机制这中间,每一步都可能是错的:亚洲脸不一定是土著可能是二三代移民;亚洲不等于中国日本,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两个地方的英语还是官方语言之一恩);就算是中国或者日本人,也有听说能力强的人……尽管错漏百出,还是不能阻止我们的偏见一往直前。在这个例子中,看似Reverse Linguistic Stereotype是好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坏的。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其实是为跨文化交流带来阻碍的。有研究表明,亚裔的助教上课,学生成绩会差。为啥,他们想当然地觉得亚裔一定口音重,所以他们觉得一定听不懂,然后就真听不懂了。这叫做逆向语言偏见 reverse linguistic stereotype,意思就是说在听话人通过说话人的物理特征大致臆断出说话人所属的社群(年龄,性别,种族,地区,国籍等)以后,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听到”了该社群特有的语音特征。典型的脑袋欺骗耳朵。啊,有朋友对这个逆向语言偏见感兴趣,我就简单讲一讲它的实验过程吧。说,把一堆美国大学生薅到一块儿,找一段类似探索发现频道的内容用标准的美国普通话录下来,切分成三段儿。第一段播放的时候,PPT上显示一张黄种人的脸;第二段播放的时候,PPT上显示一张白种人A的脸(这一段是filler,就是起一个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并不作为研究对象);第三段播放的时候,PPT上显示一张白种人B的脸。然后让学生们根据刚刚 讲的内容做听力题。出来的结果就是,放黄种人脸的时候,听力题分数要比放白种人B的时候低。第二部分还有人想听吗?想听的举手来~2.我们先来摆一摆文献早在1960年的时候,Gardner 就把attitude看做一个变量研究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学习态度对学习成果有影响,这样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观念似乎逐渐已经成为事实。更有意思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动机?产生多大的影响?Gardner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我先擅自翻译为"融入动机"(欢迎学TESOL的小伙伴更正),顾名思义:融入一个社群的动机。Gardner认为,这样一种动机相比较其他来源的动机更为强烈,也更容易带来语言学习的成功。很好理解,常听人说“丢国外两三个月就基本上能通英语了”,原来是带着融入圈子这样一个明确而紧迫的目的来学习,对学习成果促进很大。Gardner 还提出,融入动机的强烈与否,和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有关:非权威主义(non-authorianism)和非民族中心主义(non-ethnocentrism)。具有以上两种特质的人,不容易形成本族/外族这样非黑即白的二分法(rigid ingroup/outgroup dichotomy),而伴随这种二分法而来的就是怀疑和拒绝一切外来事物。与此同时,融入动机还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如同龄人的压力(peer pressure),和文化隔阂(cultural barriers)的影响。Gardner的实验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这样一个英法双语区进行,实验的结果是:融入动机对于真正成为一个双语者有着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对法语社群抱有好感的受试者,也就是融入动机较强的受试者,明显在听说读写各方面优于对法语社群不抱有好感,甚至抱有恶感的受试者。而且前者还更容易习得一些法语口音:French-Canadian Accent。与此同时,受试者的融入动机多与自己父母的融入动机一致(家庭影响)。我们回到本来的问题:感觉学习英语很难,为什么有人还能学得好?语言学从业者中的一波,Linguistic Therapist 话语治疗师,简称话疗师(专门针对语言表述缺陷进行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行为学方面的治疗,直观印象参见《国王的演讲》),经常提到Comfort Zone(心里舒适区)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因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验的角度,我们都无法印证一种语言比一种语言更难学/更好学,或者是对于特定语言背景的人来说,一种语言比另一种语言更难学/更好学,这样一个被很多语言学习者提到的直观印象。所以在写了半拉的答案中,我提到: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在语言习得方面,学习的多钟语言属于或者不属于同一语系/语族,从统计学上看差别不大。不过看容庵姑娘艾特我的答案,想要补充一点。如果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和学习者熟悉的语言(第一语言或经常使用的第二/三语言)的句法特征相近,会给学习者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而这种主观感受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力motivation和学习态度attitude,这两点也将直接影响语言学习的最终效果。所以,并不是因为句法结构相近所以格外好学(也就是说不同的句法结构并不会带来学历难度上的显著变化),而是因为你觉得好学所以学得好。运用舒适区这个概念,我们似乎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朋友觉得日语比英语好学或者反过来。那是因为在学习某种语言最初接触到的一些语音/句法/构词/字形特征,激发某一位或者某几位有着相似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关于自己惯用语的一些记忆,并在其中形成关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舒适感。因为每个人脑中的语言结构都不尽相同,所以会出现对于同一种语言,来自同样语言背景的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难度体验这样的个体差异。说这种舒适感是错觉吧,也不全是,毕竟,它成功地欺瞒了大脑,实实在在得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学习。学习一种外语,我们背离了以往自己熟悉的发音方式、字形、构词法、语序,似乎回到了牙牙学语的时代,不同的是我们又没有婴幼儿那么强大的语言学习机制,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抗拒。这使得本来就不熟悉的语言特征愈发生涩难懂。所以拾荒在这里建议,以后学英语或者任何一种外语,在遇到“很困难”的地方,在心中默念:不是难,不是我笨,只是我不熟悉罢了。————20/11/2014————融入动机还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如同龄人的压力(peer pressure),和文化隔阂(cultural barriers)的影响。这句话在最初写的时候,我自己也不是完全理解为什么学外语会有peer pressure,直到我今天在Lidl 有了一个小小的经历这才恍然大悟。排队结账的时候前面是一对中国情侣,看样子是来旅游的。买了一堆酸奶等乳制品,女孩子结账的时候想问收银员要小勺。女孩说,你们有spoon么。中间的长元音/u:/发得不很标准,听起来像中文里面“布”的元音。但是布它是个短/u/,RP的元音里面没有短/u/这个音,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个后半高圆唇/?/,如下图:所以女孩子说了三遍,还带比划收音姐姐都没听懂。所以女孩子说了三遍,还带比划收音姐姐都没听懂。我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心理,到底要不要上去翻译一下。收音姐姐肯定欢迎我这么做,但可能/一定会让那个女孩很尴尬。我不想让别人尴尬,但是看着后面的队伍越排越长(晚高峰嘛),我还是上前一步,说,spoon, for the yogurt。收音姐姐恍然大悟说,啊,spoon啊,我们没有。回头对我连声道谢。女孩那边呢,果不其然,还没等收音姐姐给小票呢,女孩子拔了卡就囧得扭头跑了……我一方面非常理解女孩子的反应,另一方面呢我想说这种心态其实不太好。英语对我们来说,从小就是当做一门主课学习,学得好学的不好直接跟升学、前程挂钩。在国外呢,先天的多语环境,带来一种不同的心态:语言就是一种工具。相比较我们的,语言是一门必修课,就要灵活、自如得多。在语言是一门功课的认知下,我上前当翻译就像在无形中说,你的口语很逊,虽然我并不是这个意思,but……所以我想重复一下我在科普社会语言学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音,这是正常的,这是常态。在这方面我特别赞同Lawrence Li先生在里面说的观点,拥抱别扭。这几个字好好体会一下,真的特别有道理。回到题目问的——英语好的体验是什么,我得再加一条:很多同胞在场的时候,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噤声,偶尔一开口,就会被大家行注目礼,尴尬极了。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我在美国,刚开始喝酒,掌握不了度。不知道为什么,我坚持认为,只有我控制不住开始飙母语时,才算是喝多了。所以我老跟我一块儿出去的(老酒鬼)同学说,啥时候我开始飚中文了,您千万别让我再喝了。某次酒醒,问同学我没惹啥麻烦吧,同学说:你灌了一杯马提尼之后,掏出个小本儿来,画了个阿特伍德机,特严肃给我们讲怎么算该系统的拉格朗日量,全英文教学不带结巴的。然后发现那个用来画图的小本儿——是我的护照。我觉得,理论上来说,这应该算是英语不错吧
我是日语专业,工作中日英双语都用到。在日本人面前用英语接电话的时候,都会偷瞄日本人的表情。他们有的是上司,有的是高冷的另类,但这个时候都无一例外地一副“嘛,中国人的英语发音就是比我们强。佩服佩服”的表情。
看到那些说苦练之后老外觉得自己是美东长大的就是英语好的,那些觉得别人觉得自己是海归的,也是觉得有点呵呵和复杂。英语好是个伪命题,不是母语不是文理学院出身没写个无数改个无数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觉得好,有多好还是体现更多在笔头,不是在嘴上,有些文科中国教授不一定说得跟楼上很多所谓被误认为是美东长大的人那么好,但写出来必定好过很多,且人家即使已经很好了,要发表的时候往往还会拿给native的英文系教授修改措辞。兼听则明,在语言这种事上更是。所以所谓英语好这种幻觉体验因人而异。但被文科院系的教授的写作要求折磨五六年又同时以同等标准折磨本科生五六年之后我的感受是,总是觉得英语不够好才是真实的。可以掀桌撕逼调情翻脸耍贱和外籍date吵架吵得十分形而上的时候也有主场作战的感觉,但写了东西仍然会被他们纠错,他们真的能提出更好的修辞和用词。所以,还是不要轻易说什么英语“好”吧。哪怕不打草稿翻译艺术家讲座历史学家讲座这种事本科就清爽无压力做过,别人觉得你是从小被犹太知识分子家长收养的,给美国本科生讲美国历史课被误认为是高中高几届的学姐呢,也没什么好开心觉得骄傲的。论文就算改了无数次定稿了也还是觉得可以polish, 根本就没有什么让人满意安稳的“好”而言。最后补充一下,我小学没学过英语,中学六年读的重庆外国语学校,本科学世界史,研究院五年读完了历史系博士该读的所有课程但是最后放弃读了拿了硕士走人,教了五年teaching assistant, 是系里很长时间里唯一能够格给本科生讲美国历史讨论课的助教。历史系教授们总是说,除非你能写到new yorker,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等等的文章水平了,就不要觉得你写得好。显然我还写得不够好。
大晚上上完课,偶然发现朋友圈同事签名90%以上都是英文,然后又看到了这个,不妨回答一下。英语好的定义拿雅思托福GRE来定的话,好的人一定很多的。现在出国人那么多,学霸多了去了。所以,我想说说自己学英语的经历和收获吧。英语作为现在全球最普遍的语言,对于个人的人生是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最直接的是国门。英文好,出国读书,自然托福雅思考的好,可以读好的学校。在国外读书时候也会更游刃有余。现在很多孩子英语学的一般,通过短期培训,被中介卖出去,混个文凭,混混沌沌。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倒不如在国内好好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再出去。或者,旅行。我自己第一次出国时候一点不感觉担心。大多数国家,即使不是英语国家,旅行服务的人也会英语。我印象里,在瑞典一个博物馆买票,一个俄国姑娘几乎不怎么会讲,费了半天劲才弄清时间,讲解。而我直接拿着耳麦式的导游设备自己去晃悠了。这样,自己去处理各种事情,包括认识驴友,都会大大开阔自己眼界。这个门还可以指,思维之门。我最感谢大学被调剂进英语系,自己又玩命学,发现英语思维之美,还有外国人的直接简单的交流方式。英语里Essay是非常训练逻辑能力的。而中国文字比较容易假大空。比如,你说,我爱北京天安门。中国人就喊一堆口号好了。英文里,你要举例子证明为什么。我申请研究生时候找推荐人,中国老师会让你自己写,或者给你一堆好话。但是,有一位在美国很多年的老师,他就要说,什么事情表表现了他的工作能力,领导能力。例子,事实更说明事情。对于我个人来说,在思考问题时候更客观清晰。思维之门当然还有读英文原著,看纪录片,美剧,你可以不用嚼别人的口水。。。最近读 美国通史 喜欢那种自豪的,有活力的历史观。-------------------------说说自己体验吧:大学口语开始不好,天天五点起床玩命练,大三时候帮一个公司陪法国客户,他第一句问,Are you from America? 那种欢喜,抵掉所有拼命的日日夜夜。认识了人生中最好的外国朋友B,她永远都在告诉我:you are so beautiful and sweet. 我们一起旅行,聊天。她65岁,永远乐天,稀里糊涂,让我觉得人生不是只有生娃放羊。跟她一起,总会引来回头,挺骄傲。但其实因为我们说话太High。。。单身的时候,认识了来参加朋友婚礼的K。我们聊的特别来。他五十岁,四个孩子,从20到8岁。加拿大土著。刚认识时候,什么都聊。在我心里,他是个顾家的靠谱好男人。但是,他告诉我,他年轻时候也有过荒唐的恋爱,婚姻。那时候,我刚和前任分手不久,又要出去读书,对感情态度很是消极。首先,在外国人眼里,我这种小眼睛爱笑的女孩是很漂亮的。(或者,他们根本看不出来区别。。。)所以,他说,你可以在我在中国的时候,把我当男朋友,然后再去继续积极认识别人。我说,我就要出国了,我干嘛要认识一个人然后毁掉呢。他说,爱情这个东西,要随心,你遇到了就要珍惜。不要想要感情,想要有人爱,却说,因为我要出国,因为我怎么样就不去接受它。你要相信你是美的,值得爱的,也值得拥有好的感情。 作为一个接受了二十多年中国教育的好学生,学霸里的丑小鸭,在他的真诚的话语里,鼓励里,真的相信自己是美的,要积极去拥抱生活,拥抱爱情。他带我去买衣服,把前任给买的衣服所有都换掉。然后,我们一起在车公庄那一个批发市场里,挑了两年我喜欢的长裙。价格不贵。他执意要送给我。然后笑眯眯地看我换上,然后说,真美。 后来,他走之前,在咖啡厅里吃饭,他很伤感。看着我说, 也许,我说了你不相信,但是,我结婚那么多年,第一次,遇到一个让我心动,让我觉得纯净的女孩子。 我笑着说,可是我不喜欢大叔。 ----外国人的直接表达感情,也是我喜欢的。当然,自己也学会直接表达接受或者拒绝。不喜欢中国式的暧昧。他走那天,在机场,他写给我一首诗。我送他一本 向左走,向右走。然后,我很快遇到了现任的老公。我懂得了在爱情里,独立,珍惜,做自己的美。前几天刚刚和B的老公T 在青岛见面。T是个芬兰人。文化思维和美国人不是很一样,但是,很喜欢我和他一起爬山。芬兰人的口音很重,刚开始,我听他讲话,一片云里雾里。但是,后来慢慢练习,就好多了。所以,我觉得英语好,评价标准不好说。各种口音适应,是个很难过的过程。T 68岁,爬泰山的时候,是3个半小时,我和另一个朋友要死掉了,他还要来帮我背包,我实在不好意思,硬是爬上去了。这一次,我去青岛之前一周就天天走路锻炼。去跟他爬山,他很惊讶我的状态那么好。我想,你68岁,还是5点起床工作,运动。我有什么不可以坚持的呢。后来见到我老公一起吃饭。我跟他讲,我跟老公因为吃早餐吵小架。他直接问:难道他不会做饭吗?为什么你要做早饭? 在他们的文化里,夫妻关系里,独立的个体非常重要。不像中国的夫妻关系,要为了对方牺牲,然后又各种抱怨。英语的一个词就是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不要因为爱而觉得别人为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觉得应该了的时候,抱怨就开始了。------------------------------------------------------------------------------------------------啰嗦这些,意思就是学好英文会因为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而开阔自己的思维。不会局限于放羊生娃的故事里。也不会局限于小三上位的悲情里。对于读书,旅行,生活,夫妻,儿女的想法会开阔很多。当然,你也会遇到,认识几个小时,就要问你,晚上要不要一起睡的的外国男人。可爱的女孩子,不要以为这是一种欣赏,你很美。你要知道,他们只是试一试。你可以直接笑着说,NO. --------------------------------------------------------------------------------------------------英语学习方法不想多说了,只想说,只要你会开车,你就会学好英语。无非就是坚持,练习。加油!
雅托大神到了国外也不一定神
没有在国外待过但觉得英语好的人也一定要出去看看
不出来真的不知道native们是如何用劲爆的语速和那些国人常说的‘生僻词’来完虐留学狗的 雅思和托福考试真的只是底线 如果这个都没法handle 出了国真的只能跟国人混一起了 CNN题主知道吧 去听一听
native大多是以这种语速跟流畅度你说话 更快的也有一大堆 还有吞音的 连读弱读的 我真是后悔没有在国内多看点美剧 我觉得英语没到不用字幕看懂90%以上美剧和电影的 都不能叫好吧 听懂了还不算 还得流利的说 这又是一道阻挡了多少留学狗的门槛
个人认为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有2-3年的瓶颈期 这期间会有听不懂日常对话 会有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表达 更多时候知道怎么表达但是不流畅 最伤心的是考过了GT 来了发现口语和听力不如5岁小孩 不过这也没办法 国内没有环境 而且中英语系不同 难免会有这种现象 所以只能不断去学 把自己当做婴儿一样 去听去模仿 我遇到过很多拿到终身教授职务的中国老师还带有中国口音 所以要提高的方面太多了太多了
不被虐永远不知道自己多么弱爆
一次坐长途车 看见偷包的 小爷我用英语报了警,人赃俱获!伸张了正义!
出了国觉得自己英语战五渣,但在国内的时候还算英语好的存在,所以恬不知耻地谈谈我的体验。那就是。在别人拿着习题问我语法的时候,都只能摸摸脑袋(装作)不好意思地回答:啊这个…是靠语感吧…
外語好 = 擁抱彆扭。‘Hi, how are you doing?’‘Good. How are you?’這麼簡單的句子。但對於異國人來說,能不彆扭?為什麼要跟陌生人進行這種無聊的對話。等你內化了全部的彆扭,英語就好了。然後你會覺得在中國超市買東西不說這些話很彆扭。這樣反覆搞自己幾次,中文和英文都好了。然後你也就不會擔心把肉夾饃翻譯成 roujiamo 美國人看不懂了。他們也該彆扭一下,有助於減肥。
讲个真实的故事。以前我觉得,英语好能带来很多机会和资源,比如工作中经常要接触一些世界顶级的投资经理,英文好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原汁原味的投资思路。不过有的时候,英文好也意味着责任。今年9月我和妹子去了一次九寨沟,下飞机后直接买了机场大巴的票,车是去九寨沟沟口的,全程88公里,45块一个人。说是机场大巴,其实就是一个14座的中巴车。我和妹子是第一个上车的,坐着扯了一通,眼看车上人都齐了,司机上来了,本地人,光头,开始查票。查到我身后的两个人时,司机突然大声嚷嚷起来:“你们是不是日本人?”我和妹子一惊,对望一下,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司机继续吼:“你们是不是日本人?妈的老子的车不拉小日本儿,这群狗娘养的,太可恨!你们是不是日本人?”我回头一看,身后的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相貌明显不是中国人,看上去就很像日本人,30来岁。女的到看不出是哪里人,28、9岁的样子。这个“日本男人”开口了,表情显得非常无辜,不知所措【英文】:“发生什么了?我买票了啊?他是什么意思?”司机还在嚷嚷,基本是在复读机“是不是日本人”;而“日本人”还在说英语,复读机“我买票了啊,我买票了为什么不能坐车”。这句话点醒了我。无论民族仇恨如何,商业社会有商业社会的规矩。我看了看妹子,用眼神表示这趟浑水我要趟。妹子点头。“等一下”,我对司机说【标准普通话】,“你们这样各说各话不是事儿,我懂英文,我帮你问问吧。”然后我转头对那个“日本人”说【英文】:“司机在问你们是哪国人,他说如果你们是日本人就让你们下车。”说完了眨眨眼,这“日本人”确实聪明,立马跟我诚恳地说【英文】:“我是韩国人,边上的妹子是泰国人,我们是来旅游的。”我一听,会心一笑,【英文】“我知道了,这应该是个误会,我帮你解决好了。”然后我扭头对司机肯定地说【标准普通话】:“男的是韩国人,女的是泰国人,不是日本人,这是个误会,别闹了。”司机其实是有点将信将疑的,但看我 1)相貌堂堂,2)衣着有一定档次,3)普通话非常标准,4)虽然不晓得我在说什么但看起来英语很流利,很有文化的样子,5)关键的是,同行的妹子年轻漂亮,显得我事业有成、很有身份(哈哈哈哈哈哈)。如此一来,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继续查后面的票。查完开车。风波过后,我回头看了看后面两位,很感激的眼神,又回头看了看其他10来名乘客,看上去都是从城里来的,不晓得会不会英语,但显然都是一副不管闲事的模样,我耸耸肩,看看妹子,妹子也从刚才的紧张回到了放松状态。事情还没完,机场大巴一下山(机场在山顶),就把我们丢给早就等在门口的4辆出租,美其名曰“去沟口的路上塌方了,大车过不去,你们打车去吧。”呵呵,其实前面早就走了几辆大型巴士了,没见着他们因为沟口堵了不走。但司机还是不由分说地把我们赶下车,后面的“日本人”不明白怎么回事,问我,我说【英文】:“这车不拉我们了,说沟口有塌方,过不去,要我们打小车。”日本人愣了一下,追过来说【英文】:“既然打小车,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走?”我其实本来想和妹子两人单独坐一辆车,这样好说话,但转念一想,九寨沟的出租车司机肯定不会英语,万一再嫌弃他俩,丢在这荒郊野岭的怎么办呢?看妹子,她点点头,我也就好人做到底,【英文】“好,跟我走吧,哥罩你们(其实原话是I will take care of you, 哈哈)。”于是跟司机谈好价格,大概明白是机场大巴司机把我们卖给出租车了,自己收每个人十几块钱转手费,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司机手里拿100多,不收我们钱。好,上车。不过我们4个人,总有一个人要坐副驾,看样子,就只能是我了。(不能和妹子坐一起好不开心……)一路上4个人用英语聊起来,发现男的果然是日本人,在中国玩了4-5个地方了,这次第一次碰到司机因为他疑似日本人拒载。我跟他说,中国发展不均衡,大城市一般不会这样,像我和妹子都是在国外待过一段时间的人,不太在乎国籍这种事了,能明白政治是政治,人民是人民;但三四线小地方的人,【可能】比较狭隘吧。日本人表示理解,同时对我的仗义伸手表示感谢。我们就这么聊了一路,最后指点出租车把他俩送到他俩要去的旅馆。下车时,他们再次向我们致以真诚的祝福。(后来我们在九寨沟里又碰上一次,缘分呐)然后人品时刻就到了!!!我们到了我们的宾馆后,前台小妹跟我说,我原来订的标准间没了,给我升级到【【【豪华套间】】】,我一抬头看价格,我携程订的700多一天的标间,当天原价是1,000+,而豪华套间要6,000。六千一晚的房间啥样啊?我一开门,我操!有一个30来平的客厅,又有个30来平的大卧室,还有个30来平的大卫生间!要知道一般五星一个标间也就50平了!能泡澡能淋浴,所有设施一用俱全!精装修,卫星电视!在九寨沟这种挂五星变三星的地方,居然能住到这种豪华套间!老子这辈子没住过这么好的房间!!!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有时候,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听起来是一种负担。可能的确也是一种负担吧,比如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和妹子的私密空间受到了影响,我也冒着可能被机场司机拆穿的风险。可当这样两个需要帮助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无论正义感也好、商业社会的规矩也好、还是一点对中日关系的一点寄望、对无辜平民的一点同情也好,都让我觉得此事非做不可。就算没有“好人好报”,跟他们道别的那一刻,我自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暖意,和十足的成就感。说起来,我在高中的时候去过一次日本,那之前,我也对日本非常之鄙视,甚至仇恨。可去了那边,住到日本人的家里,发现他们实际上是非常普通的民众,对我们非常友好,英语不通,就用雅虎翻译打出来给我们看,那家女主人不辞辛苦的来回来去翻译、打印、再翻译、再打印,说他们家男主人喜欢《三国志》什么的,当时就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政治是政治,生活是生活”。我突然想到,妹子的太爷爷好像还是抗日英雄,战死在东北。于是轻声问了句:“这件事我做得对吗?如果我不说话,你会出手吗?”“会。”心满意足。(很多人评论说,日本人的英语你居然听得懂?这日本人英语挺好的。不过你反过来想,如果他连英语都不会说,这个情况对他来说会是什么光景。可能从他的角度讲,故事会更切题一点,你说呢?)
简而言之:可以同时活在另外一个世界。虽然现在全球化的程度已经很高了,然而中文的信息有时还是非常滞后和不均等的。出现重大新闻事件时,可以看看世界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了解另外一种视角。不用等字幕组的翻译也可以无障碍去看国外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看英文原著,体会另一种语言之美。听英文歌时不止听旋律,还会听歌词。无聊时打开pad 里面存的国外电台,节目的质量真心比国内高很多。在欧洲大陆自助游基本无障碍。(虽然高傲的法国人民不太屑于讲英文)
看见不少回答自称英语母语级。不禁要说:我在美国十年从来没有遇见过英语,特别是口语,好到“以假乱真”的母语水平的中国人。什么叫以假乱真?有如下标准:1. 音节发音纯正而自然:发音不仅应该纯正,也不应带有为了摆脱中国特色而“用力过猛,矫枉过正”的味道。后者是不少有意识正音的中国人(女性尤多)容易出现的问题。纯正也包括有“人味”,略有某地方言气息, 而不是过于标准周正“播音腔”2. 语调自然:这一点几乎没有中国人能完全做到,因为语调实在太过微妙,又变化万千,还要配合情境,不然就多少有点“怪怪的”。好似老外讲中文,字正腔圆,四声发得周到,但听上去就是有点不对劲,一大原因是汉语声调远比理论上的四声复杂微妙,只能靠耳濡目染,但成年后再学习语言对这些已远不能比婴孩时的敏感。3. 遣词造句合衬:这一点完全没有中国人能做到完美。就英语书面表达言,中国人已经鲜有字字句句能全无误,更不用提地道了,何况口语。口语中更有大量小词,介动词搭配,俚俗语等,且不说万无一失不可能,十几句话句句合衬已是非常难得。4. 语速,语言风格,用典,语言组织形式完全符合与说话者类似背景的美国人在当时情境中的习惯,不出格,不逾矩。我也被无数人夸过口语几近母语级,乃至有一些美国人也了解我不是美国长大后惊讶,但自知口语与母语级相差很远,甚至时而不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想法(惭愧地感到自己的汉语口语也越来越吃力)。但我也因为自我身份认同的原因不再以“地道”做为对自己英语的要求,甚至是刻意加入一些中国口音。现在只求做到不受“词穷”的羁绊,讲话明晰有效率,又适当的略有风趣和个人风格。
—————第三次更新—————看了排在前面的答案,清一色出国经历,还有英专人士,不禁感慨知乎的高大上,我这土鳖工科男全部出国经历也就是去年借学术会议在德法待了一周而已,还不是英语国家-_-#我本是抱着当逗比的心来回答的(完全是讲段子的方式,但经历是真实的),却意外收获这么多赞,更坚定了我继续学习提高英语的决心!我个人的经历证明,在这个信息流通 的网络时代,不用出国,不用花钱报班,只靠自己努力也能学好英语,加油吧^_^——————————————评论里要求写学习方法的初学者请移步到这里——————————————原答案感觉对不住点赞的,更新一下吧。。看新。闻。联。播知道哪个新闻是针对国外哪个报道做的,。碰到追的美剧刚刚更新,但是还没字幕,可以看完顺手给下面求字幕的人来个剧透,。常有人问你是不是留学回来的,但其实是土鳖=_=,。和外国朋友去饭店吃饭,感觉服务员态度会好很多,。单位来了外国专家,会被叫去翻译,陪吃陪玩,。常有人找你,有个文档帮忙顺手翻译一下吧,但我翻译也要花时间的好吗-_-#。上下班路上听this American life,。梦里人们都说英语,有一次喝醉后狂飙英语,人们不知道我说什么,。国内碰到一脸迷茫的老外会主动帮忙,国外碰到一脸迷茫的中国老人会主动帮忙,。国外被中国人问路,在购物时被不认识的中国人拉去当翻译,让我替他选该买哪个包,哪块表,这么贵的东西真不敢选,。国外被外国人年轻人问路,他们真是不看脸啊,。有原版书决不看翻译版,。喜欢上英文网站,手机,电脑,装软件,默认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职称考试不用复习,还能第一个交卷,。出国玩点菜问路都要冲前面,总被人拉去购物,影响自己的计划,。碰上孩子从英语国家留学回来的,或者孩子学英语专业的家长会说,来你们两个用英语对个话,我们连汉语都没话说好吧,其它想到再更新吧。—————以下原答案——————说下我读研究生那会的糗事吧。那时还没有雾M,但是我读书的那个南方城市秋天总下雨。有次下了快一个月,到上午第二节课,忽然出大太阳,碰到秋高气爽的大晴天,我就跑到教学楼前晒太阳,因为要过二十分钟才上第三四节课。正好碰到一位认识的英国外教下课路过,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始聊起来。可能是天气太给力了,老外心情也非常好,她给我讲假期在HK和Japan的见闻,具体内容不记得了,反正聊的很开心,聊到都不想走了。后来上课了,我回教室,见到宿舍哥们,打招呼,聊天,因为心情好,话就多,说得又快。。。等等,为什么我几个哥们都像看怪物一样看我,周围人也都停下来盯着我,教室好安静。。。突然我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我说英语时间有点长,回教室以后没改过来,还在一直说英语,但是自己没意识到,真的好糗-_-#
我感觉我更了解中国了^_^
呆国内的人都觉得自己英语好呆国外的人都觉得自己战五渣
关注了这个问题很多天,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的所有英文考试成绩都不高,总体平均水平,搬来美国生活也就16个月而已,可是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想补充一下。
首先我想我对“英语好”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楼里大部分朋友对英文好的理解为“发音好”“没口音”“听不出来是外国人”,而我对英文(任何一门外语)好的理解为文化背景方面的,通过学习英语,如果你知道词源,就会对英文的历史一些词背后的故事有所了解,就像我们从小读的成语故事,从而慢慢理解了一些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社法律社会规则层面的东西,当然你还可以从人们说话的语法,说话习惯来了解这个国家这里的人民。举个例子,这个是我以前的日语老师讲给我的,如果你进入了一间非常暖和的房间还穿着厚厚的棉袄,中国人会说“快脱了外套吧,这多热啊一会出一身汗出去感冒了”,而日本人会什么都不说默默的打开窗户或者关掉暖气,因为日本人实在是一个不愿意开口麻烦别人的民族,假设你日语发音再好听不出来你是外国人,可是你没有揣摩过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你只是简单的翻译,这样我并不认为可以说是“外语好”。再举个例子,在中国时候总有人说喜欢外国人的直爽,而我来了美国以后发现所有人都用虚拟语气,很少用我们在国内学的简单祈使句,开始觉得美国人有时候也挺虚伪的,明明就是要求还是要用“我可不可以…”装一装,恶补了一下虚拟语气,慢慢的发现我的日常口语里十句有七句都是虚拟语气,没有虚拟语气我就不大会开口说话了,有时候听其他留学生点餐用“I want to…"之类的还觉得有点粗鲁(破功了我要求自己中文写作里不夹杂英文的)。还有一个身边的例子,一个中国男生给一个美国姑娘介绍家乡美食,姑娘说听起来好诱人啊,男生说“是吧流口水了吧”美国姑娘就觉得不可理解,你怎么能说我一个女孩子流哈喇子呢多恶心啊我又不是白痴云云…(当然我有点夸张了姑娘的说法)。美国仍然是一个比较偏保守的国家,从英文的语法和表达其实可见一斑,不过我还在努力体味,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体验。
再说回口音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时候过于自负又有时候过于自卑。从自负的角度讲,我们喜欢嘲笑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可是世纪我们汉语和英文发音差异太大了,很多我们以为我们发音“模仿”听上去像是对了,但对很多英语母语的“耳朵”们听来,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就比如我曾经很好奇为什么韩国人听不出来b和v,一些地区的人不分r和l,明明完全不一样啊,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听上去真的没有区别。推演一下,很多我们以为真的一样一样的发音在人家听来真的完全不对,我发的question的tion就和我的美国朋友们不太一样。之前我以为我的发音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辅音比如th,直到去年跟一个芝加哥来的女生练发音,我们从字母表练起才发现我的元音基本到处都是雷区,印象最深的是bike,她念我跟,我觉得我念的就是bike可是所有人听到我念的是back,练了有十分钟我真的觉得我发的back和bike是不一样的可是他们听到的确实是两个back,那种感觉就像你以为自己唱歌唱的是对的可就是调子找不到北…快20分钟我基本打算放弃了遇到bike统统说bicycle的时候突然对了,偶然缩了下舌根,才体味到两个音舌头和口腔和牙齿配合是完全不一样的,并非我以前理解的通过控制口腔张开的大小来发i,a,ai这几个音…所以在发音上请大家不要过度自信,不要以为模仿像了就是对了,等到发音对了,口音这个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好自卑的,美国人不同地方的人都有不同的口音,还偶尔互相嘲笑,但其实我喜欢那些有着不同口音的人,外国人还有异国风情的可爱,而且相信我,你的发音正确了以后所谓的中式口音已经减少了大半。
我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练习写作,虽然我之前经常随手写点小段子,或者翻译一些微博段子给美国同学们看,大家常常会鼓励我“看不出来是外国人写的”(虽然我一开口就露馅),我总会加一句“是啊,二年级学生写的”。美国社会,还是有大批人教育水平偏低,因为阶层固化,有一部分人接受过实在不怎么样的中学教育勉强毕业,他们分布在麦当劳之类的拿最低工资的工作岗位或者无业等着吃救济金,他们甚至连最简单的单词都不一定拼的对,前段时间麦当劳罢工要求提高最低工资额度,就有人拍了他们的标语发在网上,嘲笑“就这水平还想加薪”,图片是一个大概不超过6个字母的非常简单的单词拼错了…所以英文好至少可以将你划入不同的阶级,如果英语不好也许会被嘲笑,失去了很多向上爬的机会。我有我的职业理想,我就必须练好英文正式写作,无论遣词造句还是行文逻辑包括语法都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英文写作实际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和我们中文写作略有不同,逻辑和表达准确度要略高于对语言美感和韵律感的要求,英文好某种程度上代表你的教育水平高,家庭背景好,家庭教育比较给力,从而赢得一些潜在的尊重。我现在写着写着忘了我这一段要表达什么了等之后想起来再来编辑吧。
最后我想引用前几天看到的一个答案里提到的“单一语言带来的偏见”,现在手机打字不方便查阅,之后补。学习英文以后仿佛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看待世界更加立体更加客观,对比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背景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很多差异微妙的有趣。我14个月前在豆瓣上写希望我有一天能自由切换中英文阅读无压力,不经意慢慢实现了这个目标,尤其会发现国内好多所谓的大学教材说是自己写的,实际就是翻译英文版而且翻译的很垃圾,还常常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很多概念英文一看就懂了,翻译成中文绕来绕去,语法的不同搞得中文概念拧巴的常常一句话读完了不知所云。读英文更快理解更方便,节省了不少时间。同时,我慢慢觉得中文太美丽了,永远身处中文语境不会理解,我有时候会恨我不是汉语大师或者在高中之后没有练习过写作,我很担忧我在丢失我母语的韵律,你可以看出来我现在的中文写作非常口语,毫无美感可言,很想恶补下宋词元曲什么的,还是懒啊…我的中文机会都是跟知友们私信的,走在马路上讲西班牙语的都比讲中文的多哎。我很努力的想表达汉语有多美,又失败了…我现在已经背不出很多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想不起来准确的成语,只能先要求自己用中文的时候不许夹杂英文单词,好好说话。对于一个英语半吊子的人来说,不是觉得自己母语水平差,而是觉得原来我的母语如此美丽,美丽到让我敬畏,让我意识到我对于我的文化的骄傲。我坚信哪天我回国,一个礼拜就能把那些成语什么的补回来,这感觉其实也蛮好。
说个负面的吧。七大姑八大姨等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好几年不联系的同学、没任何业务往来的领导及同事、甚至连教过的熊孩子都会忽然问你:“最近忙不?”“?”“想找你翻译个东西。就一点儿,对你来说小菜一碟。”还没答应呢就离线传来一个文档。打开一看,五页纸,医疗器械说明书。我去年买了个表!从此QQ长挂,不翻译,自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朋友英语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