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论坛过程中先解底还是先解毒

用信心、用责任和爱心促进水产行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养殖宝典Breeding bible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海南海明威生物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梧桐路大洋生物科技园
您的位置: >
> 养虾技术
【养虾技术】2.定期解毒?消除健康隐患发表日期
&&&&&&160人浏览
& 1.清醒认识各种毒素之害
& 定期解毒是指定期有效地消除养殖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毒害,如重金属中毒、消毒杀虫灭藻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硫化氢中毒、甲烷中毒、氨中毒、酸热毒素、摄食有害藻类或老化死亡藻类中毒、霉菌毒素中毒、滥用抗生素及违禁药中毒等等,我们对各种毒素对虾的危害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①重金属中毒: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铅、汞、铜、镉、锰、铬、砷、铝、锑等。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四方面: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种养污水最终都排至大海,导致海水污染日益严重,致使养殖抽进的海水本身的重金属就超标。②所抽的地下水,本身重金属超标。③在养殖过程中滥用各种吸附型水质和底质改良剂等,也会导致重金属离子就超标。④劣质肥水产品。重金属超标会严重损害鱼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从而引发神经功能紊乱、代谢失常、肝坏死、肝肿大、败血、烂鳃、停止生长等症状。
  ②消杀(杀菌、杀毒、杀虫、灭藻)药物中毒:传统的“消杀”养殖模式,定期采用消杀药物处理水质和预防虾病,或者只要虾一发病就立即使用或加量使用“消杀”药物,导致药物累积沉降在水、底,短期可能不会有明显中毒迹象,但长期存在会破坏整个池塘环境和损害虾的肝、肠、胃、鳃,如烈性药物或超量使用则会造成虾急性中毒死亡。
  ③亚硝酸盐、硫化氢、氨中毒:大量使用化肥或畜禽粪尿或生物肥进行肥水、池底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底质腐败等容易造成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和氨氮超标,导致虾呼吸困难、摄食下降,肝、肠、胃、鳃等各种器官都出现实质性细胞肿胀、出血和炎症,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
  ④酸热毒素:池底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产生产酸发热,尤其是发生在连绵阴雨后气温回升、暴雨后出太阳、底质恶化及温棚养殖环境。底质发酸发热发臭导致底质腐败,容易滋生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同时严重耗氧,导致虾缺氧浮头。
  ⑤藻毒素:池底有害藻类(特别是蓝藻、甲藻、裸藻、三毛金藻)和老化死亡藻类都会产生毒素,虾类吞食后容易造成肠胃消化道感染,进而损伤肝脏。
  ⑥霉菌毒素中毒:存放过久或受潮的饲料和药物、使用了霉变的麦麸、玉米等原料加工的饲料、没卖完回炉加工的饲料等都容易变质产生霉菌毒素,鱼类摄食了氧化、酸败、霉变的饲料(含黄曲霉素或霉菌毒素)引起慢性中毒,损伤虾的肝脏和肠胃。
& 近年鱼虾养殖病害频发,除了寄生虫病、细菌病和病毒病,我们对存在于养殖环境和饲料中的致病因子却常被忽视,如存在于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就是其中之一;鉴于近年来用相对廉价的植物性蛋白源取代动物性蛋白源如鱼粉,已成为水产饲料生产的趋势,这也使得水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和中毒致病有增加的倾向。
& ⑦滥用抗生素及违禁药中毒:滥用抗菌药物、添加高残留的禁用药品、长期拌喂药物性添加剂。因为药物都需要肝脏的分解,频繁使用药物或药物添加剂必然严重损伤肝脏,造成肝脏慢性中毒。
& 正源、解毒快乐、碧水灵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降解剂,合理使用能:①消除重金属离子、有毒元素如铅、汞、铜、镉、锰、铬、砷、铝、锑等;②消除水底发酸发热、防治铁离污染、水锈和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氨超标;③消除和缓解养殖动物因激素类、氯系、消毒剂、抗生素、杀虫药、藻毒素、饲料霉变以及各种农药造成的应激反应和中毒反应。最终起到净化水质、底质,消除养殖对象因重金属超标引起的中毒。
& 健长灵、蒜精露、本草康不仅含有产酶益生菌群,还含有乳酸菌群、酵母菌群等,在饲料中定期添加这些高品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能增强消化功能,促进对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还能对霉菌毒素进行生物转化和酶解,达到保肝健肠养胃的功能。
& 2.防控中毒,解毒排毒的最佳方案:
& 每当①进水后,②肥水培藻前,③放苗前,④连绵阴雨天或者暴雨后转晴,⑤连续高温,⑥换季(尤其是清明和白露时节),⑦倒藻或蓝藻、裸藻、甲藻、金藻等有害藻类繁殖过盛,⑧用了“消杀”药或拌喂了抗生素后第二天,⑨投喂了氧化、酸败、霉变的饲料等,都应用正源(1瓶用3亩.米),或者解毒快乐(1瓶用5亩.米)全池泼洒解除水体和底质的毒性,同时每公斤饲料用正源、蒜精露、细胞多糖各10克拌料混匀阴晾半小时后投喂排解虾体内的毒素,每天2餐,连用3天。
3.因重金属超标引起的黄鳃:外用解毒安或碧水灵拌沸石粉干洒,同时拌喂正源、健长灵、保肝促长灵、解毒安。
4.因弧菌、细菌感染引起的黄鳃、烂鳃、断须、烂尾、红须、红尾:使用施立康或碧康源,第二天用碧水灵解毒,2小时后用菌冠拌沸石粉干洒,同时拌喂健长灵、本草康、金肽康、正源。
5.激活活菌,增强活菌效能:
& ①由于碧水灵或解毒安能迅速有效地消除水中的有毒成份(重金属毒素,消毒药残毒,有害生物及有害藻类代谢的毒素等),为养殖对象提供安全无毒的生长环境,因此调水、护水、肥水培藻前,先用碧水灵或解毒安消除水、底中的毒素和有害微生物代谢的毒素、药物残毒、重金属残毒等,再使用肥水、调水活菌,让活菌在无毒副作用的环境下健康繁殖,从而使活菌效果倍增。
& ②菌藻动力、藻灵活是很好的活菌培养基和活菌激活促进剂,将活菌制剂与少量菌藻动力或藻灵活浸泡2~3小时后使用,可使活菌迅速激活和繁殖,使活菌活力和效能明显提高。
& 实例:乐东港门余老板养殖虾塘4口,每口高位池7亩,养到中、后期,由于今年抽取周边的海水中含有骨条藻,其大量繁殖且弧菌生长速度也快,养殖水体易出现缺氧,倒藻,水分层等现象。
  建议其作如下处理:先用碧水灵2瓶泼洒,降解骨条藻中分泌的毒素,晚上用氧安生(1瓶2亩)抑制弧菌生长。第二天用壮元培藻膏1桶+威力钙1包加水拌匀后全塘泼洒,提高水体养分,培藻;水色做起来后,就用冠菌1瓶,维护水体,使菌藻相平衡,这样有效地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保持水体的稳定和解决倒藻等问题,因此,余老板今年养的虾成功率都较高。据悉,这两年坚持使用海明威产品确确实实让余老板养虾挣了不少钱。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正文
对虾养殖塘中溶解氧的消耗及对策
发布时间: 8:58:11  来源:《齐鲁渔业》  编辑:黄姗  
核心提示: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溶解氧的高低对于对虾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对虾的摄食和生长。溶解氧是保证对虾正常生长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同时对调节水环境中众多物质的氧化分解起着主导作用,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对虾养殖过程中,底层水溶解氧不应低于4mg/L,最好保持在6mg/L以上,水中溶解氧不足可使对虾运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饵料系数增大,体质下降,疾病增多;同时溶解氧不足会促进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加大其毒性,严重时可造成对虾大量死亡。所以溶解氧的监测和调控是对虾养殖管理的中心环节。
  1& 溶解氧与对虾养殖生产的关系
  1.1 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影响有机质分解的产物
  (1) 水体中溶解氧充足时,有机质在好氧细菌的作用下,以较快的速度分解,分解后的产物是CO2、N03-、PO43- 、H02等对养殖对虾无害、对水生植物生长有利的物质。
  (2) 水体溶解氧不足时,水层或底层嫌气性细菌繁殖占优势,它们分锯有机物的速度较慢,且分解产物多是对对虾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如H2S、NH3 、CH4 )。溶解氧不足,水体会发生脱氮作用和NO3-的消失,NH3的浓度增大,SO42-离子的还原反应产生H2S。同时厌氧条件加速底泥磷和氨氮的释放,减缓氧化分解作用,减慢海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进而引起对虾死亡,产生耗底问题。
  1.2& 水体溶解氧的降低影响养殖对虾的生长发育及虾塘环境。
  溶解氧在虾塘中被分解,池水缺氧后,对虾反应迟钝,生长速度慢,采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虾塘内有机废物增多,耗底问题产生。
  2& 虾塘中溶解氧的消耗及变化规律
  2.1虾塘中氧气的消耗因素主要有:
  对虾的呼吸作用;浮游植物(藻类)的呼吸作用;塘中的浮游动、植物死亡分解耗氧;虾塘水体和底质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耗氧等。虾塘中对虾自身耗氧量相对较少,而虾塘底质耗氧量则是养殖环境中溶解氧的主要影响因素,约占虾塘总耗氧量的60%,其次是藻类耗氧约占2O%,动、植物分解耗氧占15%,对虾耗氧5%
​  2.2虾塘溶解氧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昼夜变化。
  精养虾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昼夜变化表现在凌晨太阳出来以前溶解氧的含量为最低值,下午l6:00左右达到最高值;月份变化主要表现在7、8月份下午表层高峰值均值大大高于5、6月份均值。
  3 对策
  为了确保南美白对虾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溶解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水体溶解氧。
  3.1合理安排放苗密度,合理投喂
  应根据虾塘的深度、底质以及整个生产周期的温度及其他有关条件,合理安排放苗密度。根据放苗数量和虾的大小及其他相关因子合理投喂饵料,防止残饵过多而增加耗氧量。
  3.2培育浮游植物
  虽然浮游植物对水体中溶解氧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但是在正常的日照条件下,一个浮游生物旺盛的池塘,每立方米水体每天可产氧10―2Og,浮游植物的呼吸耗氧量约占光合作用产氧量的1/5。同时,这些浮游生物还可以吸收掉大量的氮、磷等成份,从而加速池水的自净能力;因此,在对虾养殖中后期,通过适当增加浮游植物密度,就能大大提高养殖环境中的溶解氧。大量的浮游植物也会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消耗掉大量的氧。所以谋求浮游植物的适量繁殖,使其维持稳定于整个养殖过程,是水质管理的重要技术。
  3.3经常加注新水或施用微生物制剂
  一般情况下, 海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为饱 和状态, 通过加注新鲜海水, 可将溶解氧浓 度较高的水带入虾塘, 使虾塘溶解氧得到明显提高。缺少水源或注水不方便的虾塘,可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3.4化学物质增氧
  使用可以在水中产生氧气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钙、过碳酸钠,增加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
  3.5养殖水体中正确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地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增氧机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可粗略归纳如下:
  ① 增加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②促使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混合,保持水温的均衡,提高底层水的溶氧;
  ③ 使虾塘水环流集污,提高虾塘排污效果;
  ④提高溶氧,促进池&&& 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⑤ 利于藻类生长,水色稳定;
  ⑥提高溶氧,有助于培养好氧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等。开动增氧机时间应根据虾塘溶解氧的含量及养殖天数养殖密度来确定,使池水溶解氧含量始终保持在5mg/L以上。
  此外,纳米管池底增氧泵是一项在养虾技术 日趋成熟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池塘增氧新技术。这些泵通过鼓风机把新鲜的空气 吹到塘底 , 增加虾塘底部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使对虾充满活力, 既提高产量, 又改良品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纳米技术, 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分布在接近池 塘底部的纳米管内进行充气, 以达到从底部 对虾塘进行增氧的效果。与传统的表面机械增氧相比,具有增氧面积均匀 、 增氧层次均衡 、 机械耗能较少 、 改善底环境效果明显等优点, 是一项正在逐年推广的新的池塘养 殖技术措施。
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浏览/保存/分享该新闻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分享到:
编辑:黄姗 访问人次:2565 关键字:,,,,
| &字体浏览: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新视频
播放次数:509
播放次数:509
播放次数:843
播放次数:747
播放次数:940
播放次数:802
播放次数:1162
播放次数:2317
播放次数:1817
播放次数:6272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最新技术综合
服务专线:
客服&Q&Q:
传  真:
邮  箱: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中国水产门户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闽ICP备号&&&
Powered by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调水问题_虾类专题(南美白对虾养殖)_中国水产养殖网
当前位置:&→&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调水问题
出处:海南海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养殖网
常见调水问题1、肥水失败,主要原因及对策(1)本身所进的水源(如地下水、清瘦水)藻种数量少,如高位池、地膜池、沙土池等水体营养不够,缺乏藻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建议对策:采用富含藻类的水源或者从邻近藻类丰富的池塘引入水源,使用速绿系列产品+速安2号进行肥水。(2)过量使用副作用较大的消毒剂,将藻类和微生物杀灭而使其无法繁殖生长建议对策:消毒用药过多先用鱼虾2号(500Ml/亩/米)解毒,两天后再使用速绿1号+速绿2号+速安2号进行肥水培藻。(3)池塘老化,池底酸化,抑制藻类的生长建议对策:清塘时,每亩用生石灰60-70Kg,并翻耕塘底,如放苗后水体仍偏酸,则用生石灰(2-3Kg/亩/米)来进行调节;此外鱼虾1号和碱康素也对pH有很好的稳定作用。(4)阴雨天光照不足或温度低,藻类生长速度慢建议对策:尽量避开阴雨天气,选择晴朗天气肥水。若放苗后连续阴雨天,则用白云石粉10Kg/亩补充水体钙镁磷等元素,然后用速绿1号、速绿2号和速安2号进行追肥,2-3天追加一次,连续2-3次,水色稳定。(5)水中设置藻类的浮游生物过多,如轮虫、桡足类、卤虫等建议对策:前期肥水过程出现大量浮游动物(水蛛等)造成肥水困难,建议措施1:可延缓肥水措施,静置水体4-5天,再进行肥水,原因是此类水生动物一旦大量繁殖起来,大量摄食水中藻类及有机物等,造成水清透明度大,此时继续肥水可简单理解成继续提供食物给它们,水色更难肥起来;开好增氧机放置几日后由于没有后续营养供给,它们会自行消亡或者被虾吃掉,此时再进行肥水就能起到应有效果;建议措施2:进水条件方便,而又着急做水放苗的,可以考虑将原池水放掉,再重新进水,培水。2、放苗后,池水清澈,池底长青苔(丝状藻)的原因及对策养殖前期,经常会出现池底长青苔,水色难以培养起来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池水太浅,水质偏瘦,透光度大,池底的青苔便容易滋长。虽然青苔不会直接危害对虾,但是青苔的过度生长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活动和摄食,造成饵料浪费,而由于青苔和藻类竞争水中的营养,培水难度会增加。遇到这种情况,不能马上追肥,否则青苔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解决方案:a、若还未放苗,则先排干池水,暴晒,施用生石灰,将青苔杀灭,然后重新进水培水。b、若已放苗,保持适当水位,使水深在0.8-1.0米左右,在晴天上午使用速安2号(1Kg/亩/米)兑水后泼洒,有效遮挡阳光,抑制池底青苔的光合作用;再从其他健康池塘抽水引进藻种,使用速绿1号+海先锋1号+速绿2号+碳维素的组合进行快速肥水,保持透明度30厘米。两天后,池底青苔会因阳光减少以及与微生物的竞争而死亡。C、若青苔已经大量生长,则必须人工捞除后,再用上诉方法培水。 (本文已被浏览 2748 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文章分类
& 相关信息:
& 相关文库:
& 相关新闻:
&&文章链接
扫一扫水产微信群申请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脏解毒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