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杂志》杂志评副教授有用吗

《田径》杂志订阅|2017年期刊杂志|欢迎订阅杂志
您的位置: &
& 《田径》杂志
《田径》杂志
封面报道 Cover Story
有效提高短跑速度
 本期目录:《田径》杂志 2017年杂志订阅
==杂志相关信息==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国田径协会
主  编:王川 罗超毅
==征订信息==
出版周期:月刊
零售价:15元/期,全年12期
全年订阅:180元 VIP价格:180元
  《田径》杂志1980年创刊,自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田径运动爱好者以及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喜爱。
  《田径》杂志主要面向国家队和各省市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各青少年体校的教练员、运动员;田径科研工作者;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以及广大田径运动的爱好者。
  作为国内惟一一家田径专业杂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读者是《田径》杂志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刊内容丰富,设有名家论坛、教练员天地、教学园地、行家指点、运动医疗站等栏目。
  高三体育考生800米跑的训练
  快速掌握挺身式跳远空中动作
  体育教学中巧用沙包
  橡胶带或像皮筋在短跑训练中的应用
  业余田径训练中发展运动员灵敏协调
  如何快速提高体育高考生的水平
  “巧”练立定跳远
  有效提高跨栏跑成绩的训练方法
  大学生怎样练3000米障碍跑
  浅谈短跑训练中如何发展力量和速度
  中小学生冬季田径业余训练的六个要求
2016年11月刊
2016年04月刊
2016年05月刊
2016年08月刊
2016年10月刊
2015年10月刊
2015年11月刊
2015年12月刊
2016年01月刊
2015年06月刊
2015年07月刊
2015年08月刊
2015年09月刊最近加入的商品:
购物车里有0件商品
蜘蛛观影卡/券
蜘蛛阅读卡/券
&&&&&&&&&&&&&
你现在的位置:蜘蛛网&&&田径
安徽目前仅限投递合肥、江苏目前仅限投递南京(江宁、仙林、浦口等郊区除外)、江西目前仅限投递南昌
由报刊社平邮配送至上海市
报刊社平邮
热销健康医药杂志排行
杂志评论(12)
全年:&180.00
主办单位:中国田径协会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创刊日期:1980
刊物类别:杂志
出版周期:月刊
单价:15.00
邮发代号:2-433
出刊日期:每月01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87/G8
编辑出版: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热门杂志/报纸阅读推荐
时尚潮流杂志
? 报刊简介
《田径》杂志简介:《田径》于1981年创刊,是由中国田径协会参与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的专业性杂志。《田径》杂志本着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服务的精神,认真贯彻执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宣传我国和世界田径运动,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训练经验,介绍明星的成功之路,介绍田径方面的科普知识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田径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田径》杂志每月10日出版,16开48页,全国发行。
? 推荐信息
? 报刊封面
?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蜘蛛网提供如下支付方式:网上在线支付(支付宝、银联快捷、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转账:提供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账户转账以及公司对公转账;邮局汇款:根据您的需要我们可为您提供销售发票和销售明细单据。蜘蛛系列卡支付:包括:蜘蛛卡/蜘蛛网购卡、蜘蛛通联卡、蜘蛛OK卡、蜘蛛订阅卡、蜘蛛报刊订阅卡等。蛛元账户支付:蜘蛛网所有注册会员都会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蜘蛛电子账户"(又称"蛛元账户"),用户可直接通过此账户进行购买支付。(该账户中的1蛛元=1元人民币)
? 常见问题
Q:看到你们有些杂志的图片右上角有减运费,是不是购买就减邮费呢?A:您好,欢迎您选择蜘蛛网,蜘蛛网凡是图片上带有减运费字样的杂志均可以享受蜘蛛网减运费政策,具体减运费规则可参考配送方式-报刊配送。
Q:订单已经提交成功,什么时候可以发货?A:您好,订单提交成功后我们会尽快发货,目前,根据接收地的不同,一般商品的送达时间也有所不同,客服人员下单后会及时把发货快递单号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告之,请注意查收。
Q:可否上门自提货品吗?配送费还要收取吗?A:您好,因蜘蛛网货品仓库内不一定会有现货,请在下单后提货前务必先事先致电蜘蛛网客服中心,与蜘蛛网客服确认好自提时间后再上门提货。如果订户上门自提原订单中收取的配送费会由客服人员处理退还给您。
Q:货品一定要当场开箱验收吗?如果不是收货人本人签收怎么办?A:您好,为确保您的权益,建议您在送货员送货上门时当场开箱验货后签收,签字即代表验收合格。如果送货员不让您开箱验货,您可以选择拒签、退货。如果送货当日您本人不在,无法签收,也请与送货人员电话说明,授权家人或朋友代为开箱验货后签收。
Q:签收时发现包装箱破损,应该如何处理?A:您好,商品签收时如果发现有破损,请您直接拒收;商品签收后如果发现商品本身有质量问题,请及时致电蜘蛛网客服热线,并将相关照片发给蜘蛛网,客服人员会为您及时处理。
Q:发票中是否会体现运费金额?A:您好,您所要求开具的发票金额是包含商品配送金额或发票配送金额的。
Q:快递告之丢件了,如何处理?A:您好,你可以直接致电蜘蛛网客服热线,提交退款申请,如果您还需要该商品建议重新下单购买。
Q:为什么图书和演出票务有时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到?A:您好,图书和票务因为销量大,常会出现库存缺货情况,届时需要待货补齐后再配送,所以可能导致您收货的周期会较长,为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Q:订购商品时,为何需要支付多笔运费?A:蜘蛛网按照商品类别向您收取运费。如果您订购的商品为同一类型(如都是礼品),订购多款商品也仅收取一次运费。如果您订购的商品为不同类型(如既有礼品又有图书),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支付运费。
很喜欢(100%)
还不错(0%)
不喜欢(0%)
发表评论即可获得积分,前5位发表评论的用户可获得100积分;
优质点评最高可获得200积分
? 全部咨询
所有杂志分类
友情链接: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沪批字第Y4574 沪ICP备号 SSL证书服务商 网站安全联盟Copyright
& 蜘蛛网 版权所有
购物车提示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购物车
加入数量:1件,总计金额0元
宝贝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正文
正副教授介绍
正高或正处部分人员
姚鑫,男,中共党员,汉族,1959年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中国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学会副秘书长,西南区体育教材教法研究会理事长,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分别在贵阳医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北京体育大学进行单科进修和研究生课程学习,2008年至2010年在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位班学习。承担了贵州师范大学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解剖学》、《健康教育》、《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成果突出,曾获“黄如论教学成果奖”和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奖”等奖项。先后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其中两部为教育部推荐教材;承担省部级及厅级教改课题和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的《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教材获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论文《体育教学与运动处方相结合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公平视域下阳光体育的透视》获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二等奖。
卢塞军,男,1955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1974年8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学、竞技体育文化方向研究,担任研究生《运动训练学概论》、《专业课理论与方法》、《专业外语》(日语),本科生《运动训练学》、《排球》、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1989年教育部公派日本国天理大学体育学部留学1年,1991年在日本奈良大学教育学部自费留学,2004年受日本文部省邀请赴日参加中日韩学者短期交流访问。年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现任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排球协会副主席。先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省长基金课题1项、省体育局课题1项、贵阳市科技局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8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ISTP收录,2篇被EI收录,3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2项、贵阳市科技局课题1向。2000年后,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并完成了学科带头人全部教学科研任务。2007年获国家民委、体育总局第八届全国民运会科研论文二等奖。同年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奖、黄如论优秀教师奖、本科教学质量奖。2010年被贵州省民委、人事厅、教育厅、体育局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个人”和省民运会论文一等奖。
雷富刚,男,中共党员,1951年5月生,副教授。1976年8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学院)党总支(党委)副书记、书记,贵州省学生体育协会理事,贵阳市篮球协会副主席,篮球一级裁判。长期致力于篮球教学研究与实践、学生管理工作和党务工作,曾在昆明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学习进修,先后任贵州师范大学女子篮球队教练参加中南、西南协作区篮球比赛,全国高师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国CUBA篮球赛;任贵州省高校男、女篮球队主教练参加贵州省第五届运动会,工人运动会,获女子篮球比赛第三名、男子篮球比赛第二名。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获评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获贵州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1993年被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罗建新,男,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12月生,教授,田径国家级裁判。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田径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1976年9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从事体育教育教学三十多年,担任《田径》、《体能训练》、《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竞赛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法研究》、《体育与健康促进》、《体育教学设计》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多次担任全国田径运动会和全省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裁判工作。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主要涉及体育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著有《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专著一部和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运动生物力学》一部,担任多部教材的副主编及参编工作。2007年11月荣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体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
常 智,男,中共党员,1949年11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1976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至今,历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副主任、主任,体育学院院长,兼任贵州省体育总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学生体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项,社科规划项目1项,出版体育专业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05年带领院科研教学团队获贵州省教育厅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黄如论优秀教师奖”,2008年获评贵州省教育厅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名师”。
冯胜刚,男,中共党员,1949年2月生,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国“文革”后的首届研究生,1981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理论与方法专业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至今。历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副主任,贵州师范大学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贵州武术协会副主席,多年连续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长期致力于高等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实践。1982年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在全国无统编教材的情况下,自编《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化学》两本教材,并于同年首次在贵州高等体育教育中开设这两门课程。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发表15篇,3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先后完成2个省部级科研课题、1个省体育局科研课题、1个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办委托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研课题还有1个省科技基金课题、1个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课题、1个省民委委托课题。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0年后,连续两届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科带头人,并完成了学科带头人全部教学科研任务。2005年获“贵州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王 瑛,女,中共党员,汉族,1957年12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贵州师范大学公体部副主任、体育系副主任等职,现任体育学院副院长,兼全国高师体协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体育课程教学及研究多年,若干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教学成果,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为学校公共体育课由院级精品课转为校级、省级,最后申报国家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多次参加贵州省大学生体质测评工作,并于1995年获国家五部委“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主持教育厅课题1项、省民委课题1项,参与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主编出版教材三部,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
孟 刚,男,中共党员,1960年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田径国家级裁判。1982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并留校工作至今,致力于《田径》课程教学及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研究,相关成果较丰富,在省内体育界影响较大,国内也有一定知名度。承担了本科《田径》、《体育游戏》、《体能锻炼学》、《运动与健康》、《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和硕士研究生《体育课程论》、《体育原理》、《田径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等教学工作。发表译文30余篇,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大、中、小学体育专业教材10多部,其中《田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体育游戏》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专著《和谐运动与健康》一部;主持贵州省长基金项目、贵州省体育局课题多项。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会员”、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贵州师范大学“模范教师”、“黄如论优秀教师”等称号。
黄祖林,女,汉族,九三学社社员,1960年1月生,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留校任教至今,致力于健美操、网球等课程的教学研究。担任学校体委委员,负责学校各种大赛相关的组织筹备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多次代表贵州省参加不同级别的网球赛,并和吴邦国、贾庆林等国家领导人交流球技,是贵州网球界的有名人士。
胡海鹰,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10月生,教授。1983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获教育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参加过北京体育学院篮球培训班、全国高等学校助教班和全国高校体育课教材教法研讨班的学习。致力于篮球教学改革,是学校篮球精品课创建人之一,多次获评学校年度“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称号,2004年被评为首届校青年骨干教师。先后参编贵州省高等学校五年制师范专科公共体育课统一教材;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6篇,《贵州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获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列入贵州师范大学专业定位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杨 柳,女,中共党员,1964年3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84年分配到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主要从事体育教育及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研究,担任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学论》及田径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2007年任体育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和成人教育工作;2009年任教务处副处长,分管教务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2010年任贵州师范大学项目办公室主任(正处),教务处副处长。
徐 宏,男,中共党员,1959年5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田径项目国家级裁判员。1976年至1980年在贵州省体工队当运动员,1984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成都体育学院后分配到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至今,现为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育学科组主任,体育教育学科组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多年致力于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承担了《田径》、《人体解剖学》、《体育教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硕士课程)等多门课程。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贵州省体育局立项课题1项;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社区体育指导》,参编教育部推荐教材《田径》。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2篇在全国体育类权威期刊上发表,2篇在全国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多次入选全国体育科报会和省级体育科报会并获奖,2006年7月获全国高师第10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003年至2008年被评为贵州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受学校表彰,2009年获“黄如论”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2010年12月任体育学院副院长。
张国华,男,1963年1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田径国家级裁判员,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国家级裁判员。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分配到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任教,致力于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承担了本科《田径》、《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体能训练》、《社会体育管理》和硕士研究生《田径专业教学理论与方法》等教学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以及在核心期刊发表,主编教育部推荐教材一部,担任多部教材的副主编及参编工作。主持贵州省民委、贵州省体育局课题多项和校级田径精品课以及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优秀裁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以及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指导员”和贵州师范大学“教学质量奖”、“黄如论优秀教师”等称号。
揭光华,男,中共党员,土家族,1962年7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后留校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现任体育与健康学科主任。2004年公共体育课程获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省级精品课程。曾获贵州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推荐为贵州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篇,省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曹蔚,女,中共党员,1963年12月生,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先后在贵阳金筑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2000年调入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现担任学科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学院工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9年晋升教授。担任本专科生《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研究生《运动生物化学概论》、《运动处方》等教学工作。是校级精品课《运动生理学》和“省级体育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研究、省部级课题研究、厅局级等课题研究,出版专著1部,校级公共选修课简明教材一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ISTP收录,核心期刊2篇。先后获“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0年获贵州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二等奖。
王朝琼,女,1966年10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7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1990年在贵州大学工作。2007年调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至今。先后主持贵州省科技厅社会攻关项目1项,贵州省特助经费项目1项,贵阳市创业创新资金项目1项,参与省长基金项目1项。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任2009年“中国·贵州·清镇”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开幕式总策划,多次担任贵州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培训班的教学工作。
张葆红,女,1960年4月生,教授,健美操国家级裁判员,体操一级裁判。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武术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体操、健美操的教学训练和裁判工作,多次在全省健美操比赛、表演中获奖,是贵州省大众健美操的领军人物之一。先后发表论文数篇,获2007年度省人事厅考核优秀奖,获贵州师范大学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奖。
曾晓进,男,中共党员,1976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200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培养招生在读博士研究生,曾任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体育系系主任。致力于体育课程与教学、体育人类学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持完成校级课题1项,参与主持完成贵州省教育厅一般课题2项,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1项,贵州省体育局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项,贵州省体育局一般课题1项。正参与主持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贵州省省长基金课题1项,贵州省体育局社科课题1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编教材2部。2006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现状调查研究》获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关于我校运动会向体育节转轨的思考》获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三等奖,《贵阳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获贵州省体育局体质与健康促进论文报告会二等奖。2007年,《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科报会一等奖。2010年12月任体育学院副院长。
王泸翔,男,1956年5月生,副教授。1980年7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后留校任体操、健美教学至今,曾任体操教研室副主任。期间在西南师范大学助教进修班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获优秀成绩。曾破学校手榴弹纪录,并获贵州省第4届运动会手榴弹项目冠军。主编《体操考试指南》一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1996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称号。
张梦阳,男,1954年2月生,副教授,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1976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1980年调入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任教至今,曾任中国足球课研究会会员,贵州省足球协会第三、四、五届裁判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贵阳市足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席,第一届云岩区足球协会副主席兼裁判委员会主席,曾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竞赛优秀裁判员”勋章。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个人专著《现代足球基本技术教学论》。
陆振国,男,汉族,1954年生。副教授。1982年2月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获教育学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从事篮球教学与训练工作,曾率贵阳市青少年队获省冠军,多次率领贵州师范大学篮球队获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冠亚军及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赛冠军。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陈永辉,男,布依族,1962年12月生,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后分配到贵州师大体育学院任教至今。致力于本科《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和改革研究工作,是贵州省高校《运动解剖学》教学与科研的领军人物;还承担有《羽毛球》、《体育与健康》、《运动解剖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在全国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运动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等学术论文10多篇,作为副主编参编国家级教材1部、省级教材1部。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获评贵州师范大学年度“优秀教师”,2006年获“黄如伦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彭红阳,男,汉族,1958年1月生,副教授。1976年于贵州省体育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黔西南州兴仁县体育局工作,1984年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毕业并获教育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至今。其间在北京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进修学习,获结业证书。先后担任《体育理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多次担任贵州省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体育优质课评委工作,多次对贵阳市、区及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为贵州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曾获贵州师范大学第一届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年度贵州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奖。主编五年制师范专科教材《体育》第一册,参与编写第二、三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石家瑾,男,中共党员,汉族,1956年11月生,副教授。1982年2月毕业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遵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任教,1984年3月到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至今,期间在上海体育学院进修学习。曾任体育系理论教研室主任,体育学院院办公室主任,学院工会副主席,贵州省体育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担任本专科专业基础课《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理论、实验课和研究生《高级运动生理学》、《高级运动生物化学》课教学工作,制作的《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课件广泛使用于省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学中,在贵州省运动人体科学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有较大影响。曾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省级教材1部,在全国和省级期刊上发表10多篇论文;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贵州师范大学校级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校工会积极分子等称号;连续三次获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奖并入围第四届本科教学质量奖,2010年荣获“黄如论优秀教师”称号。
韩 劲,男,1958年3月生,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篮球教学工作至今,其间在北京体育大学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曾任贵阳市云岩区第六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我国男篮抢篮板球能力探讨》一文获校青年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师”。
靳如玉,女,1960年8月生,副教授。1982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后任教于毕节师专体育系,1985年至今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期间参加全国高校游泳进修班进修、武术理论与方法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学习、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浅读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恐惧心理》被贵州省第5届科技大会录用。1999年获评年度优秀等级称号。
陈枝梅,女,九三学社社员,1964年11月生,副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先后在六盘水市一中、省商业干部学校、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两篇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协会论文报告会三等奖。
骆传武,男,1964年5月生,副教授。1985年7月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后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至今,期间在北京体育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结业。先后任贵州省足球教练委员会委员、裁判委员会委员,贵阳市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贵阳市乌当区足协副主席,被贵州教育科研所聘为全省体育优质课评委。多次参加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乙级联赛和青年联赛的裁判执法工作。曾率队获贵州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亚军,全国大学生“李宁杯”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第8名、第7名。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校级“优秀成果奖”1次,校级“教学质量奖”2次。
朱 江,男,1963年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体育舞蹈国际级裁判。1985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专业;2001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MBA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7年12月毕业于美国杨伯翰大学DBA专业,获工商管理博士学位。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贵州省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兼贵州省国际标准舞学会副会长,世界体育舞蹈协会(中国)总部副主席。致力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1990年获贵州省体育舞蹈锦标赛冠军,1992年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获拉丁舞青年组冠军,1996年获贵州体育舞蹈锦标赛“优秀裁判”,2006年获首届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公开赛优秀裁判称号,2007年获第六届旅游城市体育舞蹈公开赛优秀裁判称号。曾合作创编《青少年韵律健美操》教学录像片,获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在省教委的推荐下参加了全国教学成果展。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日,受省盟委邀请,给省领导及盟员作了《奥运经济》专题报告,得到高度评价。
李建平,男,1964年8月生,副教授,国家级足球裁判员。1985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士学位,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从事教学工作至今,现任贵州省足球协会委员、裁判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大学足球教学与训练及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并于年带领贵州师范大学男子足球队参加全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勇夺三连冠。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足球比赛裁判工作,获“优秀裁判员”、“优秀裁判长”等荣誉称号;2008年参加全国足球裁判长培训班学习,经考核,获全国足球裁判长资格。
刘子东,男,中共党员,汉族,1964年2月生,副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留校担任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曾任学生指导员和团总支书记,先后发表论文多篇。
王江卫,男,中共党员,1965年5月生,副教授。1987年7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后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期间参加学校讲师团赴从江县民族中学支教,1988年7月至今在贵州师范大学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2001年至2003年连续获年度考核优秀。
刘 颖,女,中共党员,1965年10月生,教授,田径(女子七项全能)一级运动员,羽毛球国家级裁判员。1987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田径专业,获学士学位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体育公共课、专业课《田径》、《体育竞赛裁判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曾多次获全国业余网球分站赛女双、混双冠军,2007年获全国业余网球总决赛亚军。多次参加接待中央领导的工作,为学校、学院争得荣誉。多次带队参加全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指导一名跳高运动员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
徐 咏,女,中共党员,1967年11月生,硕士,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现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2000年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年贵州省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连续三年获“优秀”;2004年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
王 峰,男,1967年11月生,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至今,致力于足球运动及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曾作为教练带领贵州师范大学田经女子短跑队、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取得较好成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赵艳霞,女,1964年6月生,副教授。国家级武术裁判,武术五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健身气功对外教练员。1979年毕业于六盘水市体育运动学校并留校担任武术教练。1990年调入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担任教学秘书,2000年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2001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了武术普修、武术主项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以及健身气功课程的教学。长期担任各级武术裁判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曾多次带队参加省内武术比赛,获得多项奖牌;所带队员参加国际、亚洲及全国健身气功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笪 艺,女,中共党员,汉族,1974年5月生,副教授。1996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留校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游泳教学及训练等工作至今,多次带领学生在省级游泳比赛获奖。曾任体育教育专业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工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学院人体运动科学党支部书记和院团总支书记等职务。期间多次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2000年9月于成都体育学院进修《体育史》及《奥林匹克运动》课程,2006年3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杨建华,男,1968年8月生,副教授。1991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后在云南省化学工业中等专业学校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任体育教研组组长。2001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佛教大学教育学部,师从西日本著名终身教育专家桀冈义明教授,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研习休闲体育、余暇体育的有关知识及技能。2002年至今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开设了公共选修课《休闲体育》和专业课《游泳与救护》。先后发表多篇论文,参与贵州省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教材《体育》(公共课)第三、第四册相关章节的编写,担任2009年全省直属厅局处级领导干部优良传统和作风建设第一期培训班太极拳授课工作。2009年12月,获国家一级社会指导员。
赖小玉,女,中共党员,1979年5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同年分配到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教。2008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攻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2010年评为副教授,田径国家一级裁判,承担了本科《田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篇,参编教材1部,主持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贵州体育旅游圈开发研究》1项、校级科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参与其他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撰写的论文《对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获重庆市高校第四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阳光体育现实异化的解读》一文获贵州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优势及策略分析》一文获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科学论文三等奖。
肖 龙,男,1971年2月生,副教授。1994年7月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先后在贵州冶金学校、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04年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后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公共体育课教学工作至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代 刚,男,中共党员,1980年1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硕士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0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获教育学博士。主要承担的本科教学工作为讲授运动训练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主要学术领域以及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控制,体适能的应用与推广。现主持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消费文化生产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子课题项目1项-贵州苗族独木龙舟体育文化生产系统的构建研究;主持贵州省科技厅基金项目-基于ARM的运动生物反馈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在国内核心期刊《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商业时代》等发表学术论文10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获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科学论文二等奖,还有多篇论文入选国际会议论文集,有3篇被ISTP收录。
桂 祝,女,中共党员,1978年10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9月至今在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完成贵州省体育局课题《贵州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1项。
张礼军,男,中共党员,汉族,1965年9月生,副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贵州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先后在贵州省冶金工业干部学校、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工作。历任贵州冶金工业干部学校党支部书记、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副处长、处长,贵州师范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期间借调贵州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工作。2007年3月至今担任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高中生有用的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