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王山风景区隧道在哪里?

查看: 9495|回复: 26
到僰王山景区耍,怎么走?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兴文县僰王山风景名胜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适合自驾游。这里有茂密的竹林,更有“自然天成,青山秀水”特色的飞雾洞、寿山湖、道洞谷等景致。这些景色和长宁竹海是不同的。值得一游。
很多朋友问:假如我从宜宾出发,怎么走?
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宜宾到兴文僰王山风景名胜区,有两种走法:一种是过境珙县县城;一种是过境长宁县城。但是他们都会经过一个叫做“龙头镇”的地方。
1、走法一:宜宾--南广桥--收费站---福溪--沙河镇---珙县县城---洞底镇---龙头镇---官兴镇--红桥镇---五矿镇--岔路口(僰王山镇)---僰王山镇--僰王山。
2、走法二:宜宾--南广桥--收费站----往李庄方向--长宁县城---相岭镇----龙头镇---官兴镇--红桥镇---五矿镇--岔路口(僰王山镇)---僰王山镇--僰王山。
这两种走法相比:
走长宁县城过境到岔路口全部是黑色路面,然后是水泥路面到达景区。不过从长宁县城到龙头镇弯道较多,需要注意安全驾驶。路程比过境珙县巡场稍微远一点。
过境珙县县城路程稍短,收费站到巡场是水泥路面。然后到岔路口都是黑色路面。
自驾游的话,个人推荐过境长宁。
无论走那个路线都要注意安全驾驶。
过了“五矿镇”后,离僰王山镇的“岔路口”不远了。到达岔路口要右转往僰王山镇行进。
如果你看见这个景区巨幅的立柱广告牌,你就得减速慢行右转往“僰王山景区”了。请注意路上的标志,有一个很大的“僰王山景区”山门在路的右面。
如果你的车开到这个广告牌的下面了,抱歉,你得往回走一点。你再跑快点,就到兴文县城了。哈哈!
DSC_0038.jpg (195.23 KB, 下载次数: 142)
15:29 上传
DSC_0039.jpg (189.82 KB, 下载次数: 148)
15:29 上传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每年夏天的时候都要去几次博望山,说实话,感觉博望山要比竹海的风景更有灵气和秀美,少了一种商业和人工的痕迹,多了一份清新畅然的感觉。而且那里面吃的东西也让我们在炎炎的夏日里有一种清凉的感觉!!!
今年有时间还要去!!!!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63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很好。下次我们也去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5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有点想去了,山上可以住宿不?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二级士官, 积分 3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9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传说中的广告贴?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三级士官, 积分 7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空气真的不错哈,去过几次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66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美丽的地方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等兵, 积分 1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楼主说哈僰王山的住宿情况撒
下次有朋友来了带去歇凉三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六级士官, 积分 2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将, 积分 1510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897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风景确实不错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阿里娃娃 发表于
还有一条路,龙头镇___双河镇___梅洞镇___僰王山镇___僰王山.几年前骑摩托车去过.
僰王山上的住宿,因为“僰王宫大酒店”现在没有对外开放,现在主要有农家乐来承担。住宿和吃饭都不算贵。
僰王山景区去年末刚刚被政府收回,成立了国有独资公司在经营。
这个景区老实说开发得还不够成熟。不过已经有了行动,大石包到寿山湖的游道已经在修了。一切都在改变之中。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了解僰王山的食宿,请点击: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四级士官, 积分 9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列兵, 积分 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我承认我看成汉王山了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四级士官, 积分 9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去了一次 没有找到什么景点,还觉得冤枉。但仔细想来肯定是我不熟找不到路所致。能不能详细说话山上那些景点比较好。
去飞雾洞及沿途&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39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君问博望何处好
山水奇幻风光妙
十二叠瀑三蛙听
小龙潭边溪水鸣
七星石上女望夫
梦溪湖畔读兵书
一言何足道风景
双脚迈开世界来
龙泉湖,位于僰王山主峰黑帽顶山脚,湖面宽18余米,长近150米,湖水最深处约16米。龙泉湖呈鱼型,湖畔翠竹掩映,湖水碧绿如玉。登临黑冒顶顶峰俯瞰,龙泉湖碧绿的湖面犹若一颗美丽玉坠镶嵌于群山之中,又名“玉坠湖”。龙泉湖有一个神奇凄美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黑帽顶山上葱郁的竹林中,住着一个叫“龙君”的僰族小伙子,一天,僰王山下一个叫“阿花”的苗族姑娘上山砍柴,不小心失足掉下了险峻的悬崖。苗族姑娘阿花在山崖下昏迷了三天三夜,终于被正在山上采草药的僰族小伙龙君发现了,龙君把深度昏迷并已遍体鳞伤的阿花背回家中,用祖传的秘法配制草药进行医治。在龙君的悉心照料下,阿花病体渐渐好转,因失血过多而惨白的脸颊也已渐泛红晕。在彼此朝夕相处中,龙君和阿花也渐渐产生了感情。但当时僰族和其他民族因为常年的民族冲突已经产生了很深的民族隔阂,再加上正处于激烈战争中,所以龙军受族人强烈反对,并要龙君交出苗女阿花让其成为战俘。龙君心善,他们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并选择了生死不离。最后他们双双决定,相约来到黑帽顶半山中的一个山洞,把洞口封闭,远离民族的冲突和族人的阻挡,在他们两个人的世间里自由自在地生活。从此之后,山洞口便流淌出一道山泉,流入眼前我们看到的这个湖。据说这山泉便是龙君和僰女生命的延续,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就好像他们在山间嬉耍戏闹的欢快笑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龙君舍已救人和忠贞不屈的精神把此湖命为了龙泉湖。据当地老人说,每年七夕时节皓月当空的深夜,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山间竹林中飘来他们的深情歌声。九、七星石
在进入道洞峡谷的入口处,几块巨石散落在一片开阔竹林地中,巨石体积硕大重约数吨,体型浑圆,色呈黑褐,遍体苔藓,在摇曳的婆娑竹影中彰显出一种沧桑和悠远历史意境。这几块巨石,据传以前曾有九块,但后来莫名其妙不见了两块,遗存七块呈北斗七星状排列,故名“七星石”。据当地老年人讲,这几块石头,是以前僰人占卜天象所用。因为古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和历法,他们每逢祭祀和重大活动时,都要来此以他们的独特方法观看这七块巨石的干湿程度来定夺凶吉。每年春播秋收,也要根据这七星石在昼夜和日月的影射角度来觉定其最佳时间。这几块巨石确实也很奇特,大家可以在每块巨石上发现,每块巨石的干湿程度确实不同,且因角度的不同可以发现其色泽的差异性,由此可见,古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根据大自然规律摸索出了行之有效为己所用的方法,可见古僰民族的聪明智慧。直到现在,当地村民仍有以观察七星石的一些微妙变化来决定自己来年播种农作物的种类。十、十二叠瀑
有人说,僰王山是瀑之故乡,是瀑之世界。僰王山之瀑,规模大,类型全,形态美,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美丽瀑布。十二叠瀑是僰王山众多瀑布中最有特色的瀑布之一,清澈的溪流沿幽谷飘然而下,在这里河床突变,形成多级阶梯,溪流顺平缓的阶梯状河床缓缓流淌,形成了十二道独特的多级瀑布,犹如一匹白绸山间飘下,在山风里波动飘舞,俯身从下往上看,十二叠瀑层层叠叠,丝丝缕缕,银珠飞溅,实乃一大奇景。十一、冰臼
沿道洞谷底溪流而下,会发现河床底部有许多形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的壶穴,大者若坛,小者如碗,遍布河床,这,就是地质学上称为“冰臼”的地质遗迹。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而形成深坑,形成看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故称之为“冰臼”。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冰臼是研究古地理和古气候的重要地质物证。但此处的这些壶穴,究竟是古冰川时代形成的冰臼还是后来流水不断侵蚀溶蚀而形成的孔穴,地质专家们各有看法,还有待地质学家们进一步考证。十二、三蛙听瀑
沿石径而下,见溪流在石壁处形成一小瀑,淙淙流淌的泉水,飞溅到三块型似青蛙的怪石上。看那三只石蛙,恍若在静静地倾听溪瀑之声,其陶醉的神态令人捧腹,此景点谓之“三蛙听瀑”。看到此景点,使人不由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和“伯牙绝弦”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伯牙擅长弹琴,子期擅长听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要表现高山,子期听了,赞叹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要表达流水,子期就说:“太好了,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伯牙绝弦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这听瀑的青蛙,也许已深领了这至理玄机,似乎也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丝感悟!十三、梦溪湖
梦溪湖是一个小水潭,一汪清泓清澈见底,山风徐来,吹皱起涟涟漪纹,潭边古木修竹倒映其中,随荡起的涟漪舞动出万千景象,千变万化,如梦如幻。据说梦溪湖是僰王山山神映照人间善恶的镜子,凡有缘之人在此,可以看出自己的前世来生。十四、双叠瀑
双叠瀑恰如一对孪生姐妹,携手在这溪谷间轻歌曼舞。漫淌的泉水,好似这对孪生姐妹飘逸的秀发;飘溅的瀑帘,恍如她们舞动的轻纱;叮咚的泉声,仿佛她们曼妙的歌喉、、、、、、都说僰王山之水有神韵,都说僰王山之水有灵性,此情此景,一切太多的语言来描述这灵山秀水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只有用心来感受这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和神奇!十五、小龙潭
小龙潭,因溪流从石缝中奔泻而出,好似一蛟龙飞奔入潭而得名。说起小龙潭,不得不说起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一个关于僰人奇异习俗的传说故事。据说有一年,这里凡成年的僰人得了一种叫“红瘴子”的怪病,凡得此病的人,牙关紧闭,昏迷不醒。眼看着族人因无药医治死了许多,僰族都老心急如焚。忽然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者路过僰人寨子,他对僰人都老说:“你的族人是因得罪了山神,被山神施以瘴气了,若要治好,需采东山之三叶草,西岭之六爪根,南崖之九节藤,以北沟小龙潭之水熬而服之,方可治愈”。都老听了后,急忙按白胡子老者所说的派人采来草药,在此处取水熬制。但草药熬好后,怎么也灌不进病人的嘴里,这时,无计可施的都老就下令,凿去病人上颌左右各一颗牙齿,用竹筒灌之。药灌进病人嘴里后不久,病人就苏醒了,渐渐族人都得以痊愈,族人就都得救了。看见得救的族人,都老觉得,假如以后又得这种病,这样灌药多麻烦,便下令,凡族人年满十三岁,都必须凿去上颌左右各一颗牙齿。后来,这就形成了僰人凿齿的习俗,也渐渐演变成僰人成人礼的一个必须的仪式,僰人须凿齿后方可婚嫁。其实,所谓的“红瘴子”怪病并不是因为僰人得罪山神所致,用科学来解释,“红瘴子”怪病就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就是所谓的“瘴气”,是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僰人凿齿习俗究竟与这个民间传说故事有无关系,已无从考证,但僰人凿齿,已在相关考古中得以证实,已和僰人挽高鬓、着桶裙考证并称为僰人三大生活习俗之一。十六、望夫台
望夫台,是屹立于道洞溪谷一险峻崖壁的巨石,巨石上部平坦,可容数十人站立。站在望夫台上放眼眺望,远山横埂,沃野平畴,茫茫竹海如绿波翻滚,让人心旷神怡!望夫台在当地民间传说中,是僰王山僰族首领卜漏之女阿姑青丹于此等候丈夫苟旦的地方。相传苟旦原是一个放羊倌,因常食僰王山溪沟里的大黄鳝而臂里无穷,两腋能同时夹起大石磙,跑上几里路而面不红筋不胀,还能用手一抓,使快速旋转的大水车停止转动。他虽出生贫寒,但志为族人舍生忘死。明万历年元年秋,明统治阶级派兵僰王山剿杀僰人,苟旦闻讯,毅然投身战事。在保卫王城决战中,他跟随僰王卜漏身先士卒,先后击毙明官军数人,为僰人抗击明军立下汗马功劳。战事结束后,卜漏论功行赏,因苟旦骁勇善战,遂被卜漏招为爱婿。 苟旦和卜漏之女阿姑青丹婚后,夫妻两人相亲相爱,如漆如胶。但安稳幸福的日子不长,几月后,明朝廷再次派兵围剿僰王山,苟旦奉岳父之命告别新婚夫人,率兵出山晏州和其它僰寨迎战明军。离别时,两人依依不舍,约定归期,洒泪相别。几月后,苟旦在落望瀛水池和明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族人不忍将此噩耗告知其爱妻,便谎称苟旦在征战中迷路走失下落不明。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不见丈夫归程的阿姑青丹无时不想念自己的丈夫,时常派人打听丈夫的行踪和消息。每当天高气爽或是喜鹊登枝时,她就登这视野开阔的巨石,踮脚向夫君远去的方向了望。望郎心切,尚嫌山低,她就派人垫石为台,以期看见丈夫的阴影。天长日久,石台被踏出一道深深的脚印。这双女人的脚印,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至今仍然依稀可辨,此石便为望夫台。十七、神水窝
神水窝,是一岩石上天然形成的孔穴,呈锤状,形如碗大,一股清泉从岩缝中汩汩流出注入其中,水质甘甜爽口,沁人心脾。据当地老年人讲,神水窝之水,终年不断,涝时不溢,旱时不竭,极为神奇。据说此窝之水,酿酒最佳,所酿之就芳香四溢回味悠长,当地有“酿酒不用神水窝,送给叫花(乞丐)都不喝”之说。传说当年僰人要外出征战或集体围猎时,都要先来此取水酿酒,以鼓舞士气和壮行。十八、龙潭叠瀑
龙潭叠瀑,泻于溪谷之间,涧底大石垒垒,水从乱石隙中奔腾而下,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数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冲出数尺之外;溪水在半空中飞旋腾跃,会合成一道凌空飞泻呈八字形的瀑布,顺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崖石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叠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瀑下长形巨石上部平坦,游人坐于平台,下可远眺望四周群峰秀竹,近可仰视“玉龙入潭”的壮丽景色。有人曾吟诗作赋盛赞此景曰:临潭高百寻,瀑落起龙吟。
夜梦银悬壁,晨疑纱绕林。水花迷眼细,诗意入怀深。谁借山风手,当空抚竖琴。十九、珠帘瀑
僰王山姿态各异的水体极有特色。山溪受地形束缚,时而狂奔急泻,时而宽游漫荡,形成千姿百态的瀑布水体风景,瀑布不仅数量多,而且各具特色。其势,或倾或洒,或跌或挂;其状,似线似练,似幕似帘;其声,如歌如琴,如啸如雷。游人仰可观瀑,俯可赏泉。一泓碧翠,一杆竹箐,一片红叶,无不令人赏心悦目。珠帘瀑远望近观皆有其韵,时而似银珠飞溅,时而似大珠小珠落玉盘、、、、、、用心感悟珠帘瀑,好似此瀑有了善解人意的灵性,使人时而心旷神怡,时而愁肠百结。也许,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也许就是对此瀑布的深刻感悟吧!二十、蛮藤坡
蛮藤坡,位于道洞峡谷中部,两山巍峨高耸,崖壁陡立,陡崖上苍藤飞挂藤缠蔓绕。这里因生长着一种极其柔韧当地人谓之“蛮藤”的藤蔓植物,故名“蛮藤坡”。“蛮藤”,地方志书有这样的记载:蛮藤,乃西南荒蛮之地所生野藤,经能工巧匠加工制作,又以桐油浸泡,历时七七四十九天方成。此甲又轻又坚,善能防箭,刀砍枪刺不入,遇水不沉,战场之上所向无敌。后诸葛孔明南征之时,用火攻之计,火烧盘蛇谷,大破藤甲军。
由于僰人所居环境恶劣,山林中常有虎豹等野兽出没,僰人便用蛮藤制成藤甲,穿在身上的藤甲可以很好护身,同时伏击野兽时也非常安全。后来,僰人集体围猎时都要穿上藤甲。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渡泸水平定孟获,第七次擒孟获时,孟获请来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助阵,由于藤甲兵有藤甲护身,刀箭不入,曾大败过蜀军。但后来三万藤甲兵被诸葛亮设计一把火烧死在一个山谷里。史学家们在研究这一段历史时发现,泸水即现在的金沙江,蛮人孟获极有可能是当时的僰人,而且当年诸葛亮的战场,也和现在南广河流域一带极其相似,也许,当年诸葛亮和孟获在转战周旋中,僰族先民就在这些崇山峻岭深山峡谷里,穿着藤甲和蜀兵进行着殊死决斗。 二十一、僰王山野红粟
僰王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这里无数的珍稀植物。据植物学家调查统计,僰王山珍稀蕨类植物多达六十余种,有植物活化石之喻的桫椤树数千株,银杏、野山茶、岩桂、红豆杉等名贵树木不计其数。除了珍稀植物外,漫山遍野的山花野果随处可见。野红粟,是僰王山最常见的植物,其叶如兰,色呈墨绿,一到秋天,野红粟会结满红灿灿的果实,一串串,一簇簇,犹如红绸点缀,把山谷妆扮得格外美丽。野红粟当地人也称为“山粱”,在以前饥荒之年,当地老百姓就把它采摘烘干,磨面和野菜一起煮熟充饥。据说野红粟也是以前僰人酿制“蒟酱酒”的主要配料之一。二十二、洗牛滩
在溪谷一段石底河床上,有两个平整的石滩,清澈的溪水缓缓从石滩上流过,坠入一个状若牛形的石潭。这里,就是当地人流传以前僰人赛神节槌牛祭祖时洗牛净身的地方,称为“洗牛滩”。史料记载:每年的九月初九,是僰人一年一度盛大的赛神节,到了这一天,僰人大寨小寨都会聚在一起进行狂欢。僰人赛神节有一个神圣的仪式,也是赛神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槌牛祭祖”。赛神过程中,在僰人都老的主持下,要将大寨小寨所敬献祭祖的牛全部槌杀。槌牛前,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要先将祭牛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用山泉洗牛净身,再把牛牵到祭祖场地。经过神圣隆重的祭祀仪式后,族人集体用木棒把所有祭牛槌死,然后分而食之。僰人在赛神节上,载歌载舞,大碗喝蒟酱酒,大口吃烤牛肉,通宵达旦,不醉不归。二十三、琵琶沟
(怪石沟)
顺着幽静的峡谷前行,忽闻一曲琵琶弹奏出的清脆曼妙音乐轻轻飘来,循声细看,原来是流淌的溪水在河床上流动发出的声音。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琵琶沟”的溪谷。溪水为什么在这里会流淌出如此优美的音乐,这是许多游人急于想知晓的话题。仔细看这一段河床,就会发现石底河床上,密密麻麻遍布着许多大小不同,规则各异的孔穴,也就是这些孔穴,使流水发出了美妙的声音。这一段石底河床,在流水漫长的冲蚀过程中,由于岩层岩石所含碳酸钙纯度不同,其溶蚀程度也就不一样,故而溶蚀较快的地方就形成了孔穴。因为孔穴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溪流在流动撞击时就发出了不同的声响,也就形成了“泉水弹音乐,溪流奏琴音”的奇特景观。二十四、书箱岩
僰王山的石头很奇特,岩石主要由页岩组成。在道洞出口,约三、四十米处,一岩高峙,俨然如书箱,被称之为书箱岩。传说道洞是僰王山龙君的书屋。龙君酷爱书,将书放在箱子里珍藏,并置于岩头,日久便形成了书箱岩。据说五代前蜀诗人杜光庭曾来此游览书箱岩和龙君的读书台,写下了“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睛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的诗句。不知源于何时,每年农历三月,到读书台来祈福的莘莘学子络绎不绝,祈祷古人庇佑自己儿孙读书能登科及弟,此习俗一直沿袭今日仍然风行。二十五、唤雨岩
穿过竹叶铺就的柔柔山路,跟随淙淙溪水欢快的歌声,在扑鼻而来的野花香与飞流直泻千里的瀑布声一路相伴中,神奇的 “唤雨岩”终于出现在眼前。
“唤雨岩”座落在陡崖半山腰石径旁,高约30米,宽20米-30米。人站在岩下,只要对着岩壁纵情连呼三声,顿时,岩壁上泉珠就会倾注如瀑,如一段百练映入眼帘。那飘飘洒洒的“雨”,洒在脸上,凉浸浸的,令人心旷神怡;捧在手里,掬入口中,则沁人心脾,如饮甘饴。若再呼,奇观又重现。游人一旦离开,则复归原状。停驻岩下,环顾四周,但见奇峰连绵,巉岩险峻;俯瞰,则田园风光如画如诗,令人久久不忍离去。传说当地的山神——龙君,有一独女与这里村民相爱,结果遭到龙君无情的拆散。情郎被迫出走,而龙女则被龙君限制在这里。龙女思恋情郎,经常站在崖上呼唤心上人。据说那珍珠般的瀑布水珠就是龙女伤心的眼泪。其实唤雨岩瀑布的随声而来,实际是因为为声波振动空气所致。在当地曾有这样的说法“唤雨岩,唤雨岩,大吼三声雨就来”。二十六、僰人洞
站在唤雨岩处远眺,见对面悬崖陡立,绝壁千仞,山顶竹木葱郁,山底平畴沃野。绝壁中间,许多天然洞穴若隐若现,仿佛天然居所,这些天然洞穴,当地人称“蛮洞”、“僰人洞”,据说是以前僰人躲避战乱逃生藏身之地。僰人在长期的民族抗争中,严峻的斗争形势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在这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中艰难求生。历代封建王朝对这个民族的高压统治和残酷镇压最终导致这个古老民族的消失。看着这僰人曾经逃生藏身过的地方,使人不禁对这个消失了的民族顽强的生存意识肃然起敬!二十七、半截天书
半截天书,也位于唤雨岩对面悬崖。在悬崖顶部,一块方正规则的巨大岩石巍然矗立,远远望去,巨石好似一部古老经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文字,上半部分字迹笔画清晰,清楚可见,下半部分笔画脱落字迹斑驳,能形象看见的只有半截,故名“半截天书”。“半截天书”据传是当年唐朝大天师袁天罡和李淳风为武则天各分别从南北同时选择陵寝风水宝地时,皆来过此地,他们都觉得僰王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位和龙脉天然巧生,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便分别把龙脉中心点所在位置在岩石上题书作记。巧合的是,这两位天师道行高深不分伯仲,都把题记作在了同一石头上。后来,后人都想知道这两位天师所看的风水宝地究竟在哪里,便纷纷攀岩而上去解读天书。天长日久,下半部分因在长期的攀爬下字迹脱落,显得残破不堪,而上半部分因岩石陡立无人能及所以保存完好。二十八、僰人兵书(颠三倒四)
在距道洞洞口不远处,有两处由几块方方正正的千层岩石垒叠在一起的景观,犹如散落于地的几本古装书籍,此地,称之为“僰人兵书”。僰人族属于百越民族,以前居住于长江中下游黄河以南的广袤土地。在商周时期,因为僰族先民协助周武王伐纣时战功显赫,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为犒其功绩,便把南广河流域一带,既现在宜宾、昭通辖地以及贵州部分地区,划给僰族先民,作为他们的领地。后来,僰族先民们便来到了这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开山劈土,建立了历史上有记载的“僰侯国”。据说当时僰人先民来西南时,周武王曾送给领头的九位都老每人一本兵书,要他们按兵书习武练兵,好好保护自己的领地和族人。僰侯国建立以后,僰人在自己领地里休养生息,渐渐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时间推移皇朝更替,不断强大的僰人渐渐受到了封建王朝的打压和征讨。据说在一次征战中,僰人面对强大的朝廷官兵,边打边撤,眼看就要被朝廷官兵追上,为了不把先祖留下的宝贵兵书落入敌手,僰人都老急中生智,便把九本兵书中最重要的两本藏好带走,把剩下的七本丢弃于此让他们争夺兵书延长时间,以便族人逃跑。朝廷官兵至此,纷纷弃刃争抢,翻找最重要的两部兵书。一番争抢不见,便垂头丧气而归。兵书便东三本,西四本凌乱遗弃于此,所以这里,当地人也戏称为“颠三倒四”。二十九、万卷书
峰回路转,“万卷书”便赫然映入眼帘。“万卷书”是一座巨大石崖,由层层叠叠的页岩堆积而成,形如万卷书籍,故名。只见整座山体都是层层叠叠、堆砌有序的页岩,势如卷帙浩繁的古代典册齐天堆放,气势宏伟。万卷书是僰王山极有特色的景点之一,古人有诗赞曰:“牙谶玉轴是谁储,万卷堆来混代初;遍地纵遭秦火劫,名山还有未烧书。”赋予此景人文的光辉。。在看到此奇景,很多游人不免会吟出清朝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的经典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三十、悬棺遗址
在万卷书悬崖上面,有一处僰人悬棺的遗址,虽然悬棺棺木历经风吹日晒已荡然无存,但其放置棺木的木桩仍依稀可见。以悬棺葬俗和铜鼓文化为典型民族特征的僰族,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这个民族奇特葬俗所留下的悬棺,让我们更深的了解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僰人的悬棺葬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在悬崖峭壁上打上石孔,再在石孔里安上木桩,把棺木横放上去,这种谓之“桩馆”;一种是在陡峭的岩壁上凿出一个石腔,再把棺木嵌放在里面,谓之“腔棺”;一种是利用悬崖峭壁的天然洞穴岩缝,直接把棺木放在上面,谓之“岩棺”。僰人悬棺,大都悬置于数十米乃至数百米的悬崖峭壁上,棺木究竟是如何放置上去的呢?专家学者对此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对悬棺的放置方法主要有扎箱说、天梯说、垒土说、垂索说、栈道说、水位说这几种学说观点,但究竟哪种观点才是当年僰人放置悬棺的方式,目前无一定论,还有待世人继续探解。三十一、道洞
道洞,是一个呈漏斗型的洞穴,因溪谷流水长期沿岩层裂缝不断冲蚀和溶蚀而形成的一个洞穴。洞内飞瀑悬挂,深潭幽谷,溪流潺潺,清幽静谧。据说以前曾有道家一高人常年在此修炼,最后得道成仙,故名“道洞”。道洞是僰王山最具特色的洞穴之一,人入其中,顿觉心旷神怡,尘世烦忧云飞雨散。道洞,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世外桃源,是一处静心之地,也是一处净心之地!
三十二、神水显圣
在道洞洞口内侧石壁,有一处奇特景观,此处当地百姓赋予它很神圣的迷幻色彩,对这里顶礼膜拜恭敬有加。这里,就是被当地百姓称为“神水显圣”的地方。在洞口左右两侧的石壁上,神奇的出现了两处水印湿痕,水印湿痕处既无缝隙也无孔洞,水从何来,令人费解。这两处湿痕,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绵绵,水印湿痕一直都不会增大或缩小,终年如此。这两处湿痕的神奇之处还在于,每逢天将大旱不雨,右侧石壁上的湿痕就会在三个月前消失;而天将久涝成灾,左侧石壁的湿痕也会在三个月前水珠直滴。当地百姓讲,多少年以来,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极为灵验。当地更为神奇的说法是,若是将有天灾人祸或者天下大事发生,水印湿痕处的印痕颜色还会变成红褐色,且已印证过几次,但不知真假与否。三十三、岩画遗迹
在道洞谷岩壁上,有一片岩石上,依稀可见几处僰人岩画的遗迹。僰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岩画是他们记事表述方式和祭祀的图腾,在凡有僰人悬棺的地带,都会有僰人的岩画存在。僰人岩画,是用矿物“朱砂”为颜料抹绘,由于朱砂是矿物质,所以绘出的岩画饱经风雨而不褪色,画面色泽清晰可辨。僰人岩画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动物画和各种符号。既有体育、狩猎、征战等反映部落生产、生活的图案;又有动物、兵器、车轮、大阳徽、各种纹饰等图案;还有不知名的怪兽和一些不规则的几何形图案。岩画构图简练,线条粗犷,极富变化和动感。具有浓浓的民族艺术风格,体现了古代僰人高度的生活气息。僰人为什么要在悬棺周围的岩壁上绘上如此巧绝的岩画呢?专家研究认为:“行悬棺葬的人,很重视在岩壁上绘画或雕刻,一如汉族和其它统治阶级重视在墓室中做壁画和雕刻一样。做绘画和雕刻的目的,不外乎是安慰死者;或借以张大死者威望,以慑服生者;或者作为表示死者所属的世族、部落的徽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僰人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三十四、三蛙守洞
走入道洞,只见洞内三块奇石,好似三只巨大的青蛙,虎视眈眈守望着洞口,注视着进入洞子的每一个行人。这三块奇石,称为“三蛙守洞”。这三只青蛙,据说是当年在此修行的道长每日用僰王山晨露喂养大的灵物,会鼓舌吟歌。白天为道长守护修身场地不让外人打扰,夜晚陪道长酌酒吟歌。三十五、定海神针
道洞谷内,一天然形成的溶柱,高约十数米,直径约两米,呈圆柱状,通体苔藓附着,看似一锈迹斑斑的铁棒,人称此柱为“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只是人们对它形状和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后所对它的形象称呼。它的并不是东海龙王镇海之宝,也不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斩妖除魔的兵器,它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它的形成是地表水岩着岩体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冲蚀和溶蚀岩体,经过漫长的岁月,岩体裂隙越来越大,岩体周围岩石不断顺着裂隙垮塌,最后残留了岩体的中间部分,也就形成了形状我们看到“定海神针”。三十六、幽谷龙潭
幽谷龙潭位于道洞内,瀑布落差达三十米,声若击鼓,水声震耳,水雾如烟。三面危崖如削,长满绿苔。瀑布好似一白龙凌空飞身入海,活灵活现。龙潭水面开阔,潭水碧绿,深不见底。幽谷龙潭瀑、石、潭相融成趣,是不可多得的人间仙境。三十七、一柱擎天(万年桫椤)
幽谷龙潭瀑布飞流而下的岩壁,其独特的千层岩石纹理和飞流的瀑布巧妙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仔细看那石壁,岩石两条垂直裂缝把岩石切割开来,中间岩石自然形成了一根宽约一米,高几十米的石柱,站在潭边仰望,石柱屹然矗立,直指苍穹,故名“一柱擎天”。再看石柱顶端,奇生一株桫椤树,这棵桫椤,据专家考证,其树龄已近万年。因其生长处泥土极少,桫椤发达的根系紧紧抱住岩石,须根深深插进石缝中吸取水分和营养供树生长。看见这棵桫椤,我们不由感慨桫椤生命力之顽强,也知道了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物种都已消失但作为植物活化石桫椤依然顽强生存下来的原因了。桫椤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深刻道理,那就是——适者生存。三十八、僰酒缸
道洞内右侧岩顶,石崖突兀处,天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酒缸,酒缸肚大口敞,造型古朴。这里,传说是僰人以前酿制僰酒所用的酒缸。僰酒,又称“蒟酱”,相传是僰人用的一种叫“蒟”的食物,伴以大米、小麦、糯米、玉米、高粱等为原料,采用老窖发酵,天锅蒸馏酿制而成,僰人常饮。《史记》、《汉书》中都记载这么一段故事。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粤,南粤王在宴会上用一种叫“蒟酱”的酒来招待他,此后,他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后返回长安献于汉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下了“唐蒙饮蒟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蒟酱”在《华阳国志》也明确载说:“僰道有蒟”。
有史料记载,在西晋咸宁三年,僰人和朝廷发生冲突时,僰人头领就曾以“始用蒟酱一斗、鱼一头”作为奖励族人。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僰人当时的酿酒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三十九、逃生道
道洞,除了有一个易守难攻的洞口进入以外,还有一个极其隐蔽狭长密道可通外面。这个直通外面的密道,是以前僰人在抵御外族入侵或官兵追杀时为了及时转移族人逃生而修建的,故名“逃生道”。僰人的消失是一个谜,僰人究竟就如相关史料记载已经被明朝官兵斩草除根剿杀殆尽,还是如民间传言他们幸运逃脱出来但为了生存下来隐名埋姓,混居于其它民族渐渐和他们同化了,这不得而知。现在在西南各地频现僰人后裔出现的传闻,国家主流媒体及相关专家学者也就僰人消失与否进行着探秘和科考。我们在导游解说中,对僰族一直都说是“消失”而没有说“消亡”,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这一古老民族的尊重。我们衷心期望有一天,从像这样万万千千逃生道中幸运躲过劫难的僰人,真的会出现在我们面前,重新回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
本帖编号35706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僰王山风景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