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尽态亭为什么不开放的态度

& 论语行缘(十一)----三希宝帖阅古楼
[原创] 论语行缘(十一)----三希宝帖阅古楼
最后更新于: 11:42&
论语行缘(十一)
&&& ----三希宝帖阅古楼
&一步一景,物华天宝,谈笑间转到了琼岛的西部。
在西边,有一组临湖建筑双虹榭饭庄。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内的堆云积翠桥和公园外的金鳌玉蝀桥,故得名。
在双虹榭的隔壁有一个四面的亭子,下面为16根立柱支撑。庭前还有一个石柱,绿叶藤缠绕,没有匾额。
沿湖岸向北,有假山围成一小内湖,湖口一座三折。
此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桥长17.4米,宽3.88米。桥的特别之处是桥体为三曲折石拱桥,中折是圆拱券桥洞,起浮转折桥的望柱、栏板状如玉带,故此桥称小。
在琼华岛西侧形成假山、青砖房、荷、玉带桥组成的园林景致。游人可以坐在山坡上饮茶观景,漫步玉带桥上观鱼赏荷花,夏秋季节这里环境非常美。
桥坡建有一台,高台由三十六间游廊环绕,自成一体,并有蟠青室、一等殿堂建筑,俗称&一&。
蟠青室,坐北朝南,歇山顶,面阔三间前带廊,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额枋为苏式彩画。
一房山内堆砌着许多太湖石,形状如山,人们称这些太湖石为&一房石&。
乾隆皇帝《得一房山》诗写道:架楹玲峰上,步登嵌岩底。寅缘陟其巅,仍在一房里。开窗眄群岭,攒簇参席几。
秀色瓦映带,妙趣无彼此。炙毂辨难穷,转物理若是。
诗意是说,一房山和幡青室里如登玲峰上,脚下是太湖石,到室内可观琼岛远处景致,妙趣无穷。
此处目前尚未对游人开放,在外面隐约可见曲折的游廊和游廊后的蟠青室匾额。
在蟠青室区域的西北侧有一小亭比较特别,叫撷秀亭。
过了蟠青室有一小牌楼,过小牌楼甬路旁有琳光殿。
琳光三殿是麓的主体景观,三座殿宇依山就势,层层升高,下面是琳光殿,中间是甘露殿,上面是水精域,有游廊将三殿围成一处独立的寺庙景区。
整组建筑,山路曲折,回廊环绕,别有情趣。
琳光殿内曾供奉韦驮和天王。甘露殿内曾供奉大慈悲菩萨。水精域内有一口挖掘于元代或更早的古井,老民间传说中的&海眼&,就是指这口古井。
乾隆年间扩建琼岛工程时,在水精域发现一口古井,遂加以保护和利用,曾用此水造山上水景,修建水槽,在阅古楼后面建一水池,将从水精域古井中打出的水注入水槽,流入水池,水池中还建了一石亭,即烟云尽态亭。乾隆皇帝作《古井记》,镌刻在古井口处。可惜!现在已经是井枯池干,只留下一声叹息!
此处景点虽经重新大修,粉饰一新,但仍未对游人开放。
琳光三殿的右侧有一小路,进一月洞门,月洞门东侧是琳光三殿,西侧为亩鉴室和烟云尽态亭区域。
烟云尽态亭建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为一座八角攒尖石亭,亭盖系砖雕宝顶,八根八角形亭柱和八面矩形额枋均用汉石制成。
这座八角攒尖石亭建在水池中间,周围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和山洞,宛如层峦叠嶂,树木植石之间。
烟云尽态亭立于长方水池中间,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石板与池边相连,石面呈弧状,跨度长只有0.57米,宽1.85米,无栏杆,无花纹。这块石板自建成就称桥,是中最短的古桥,也是最短的古桥。
池中立有五处古奇石,均为人工雕凿的烟云状石纹,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置于清代汉须弥座上,可惜大部分已毁坏,在干干的方池中遗有顶部折断的残存古石在石座上。
在烟云尽态亭的八根汉白玉石八角形亭柱和八面汉白玉石矩形额枋上,都镌刻着乾隆皇帝御书的诗句。此亭正因为在石亭的额枋内外及亭柱上镌刻了二十六首乾隆御制诗而出名。
在琳光三殿之后有一六角亭不知何名。琳光殿的西侧同样一座亭子和东侧亭相对。
由琳光殿向北前行,甬路旁坐落着一座半月形上下两层的楼房,这就是阅古楼。阅古楼造型别致,玲珑俊雅。西侧为半圆形,筒瓦重楼大式作法,每层25间,额枋内苏式彩画。楼梯为螺旋式,称&蟠龙升天&。 &阅古楼&三字为乾隆手书。
阅古楼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是为嵌藏《三希堂宝籍法帖》专门而建的。楼上下墙壁间满嵌石刻&三希堂法帖&,石刻法贴共495方(楼上231方,楼下264方),书法刻工均精巧绝伦,目前所见的&三希堂法帖&原版均来自&阅古楼&。这是一座集我国历代著名书法之大成的杰出建筑,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清乾隆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书法珍品,如获至宝,尤为喜爱,将其珍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因被乾隆帝称为&三希& 故命名所藏之室为《三希堂》。三希堂也因所藏&均属上品&而闻名于世。
清乾隆十二年(1747),吏部尚书梁诗正等奉命,以内府所藏魏、晋至明历代书法家名迹并由乾隆皇帝弘历亲自选录,编次摹刻《三希堂法帖》,此帖包含以上三件书迹珍品,故名。
摹刻精良,乌金搨印,墨彩如漆,字口清晰。于乾隆十五年(1750)完成,共32卷,收录135人作品,各种书体作品349件,是历代蒐罗最富的大型丛帖。而后命摹勒上石,刻于495块石上。
此帖摹勒之佳,卷之富有,审定之精为历代法帖之冠。乾隆年间所出拓本,多用于赐王公大臣、至今已廖若星辰,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帖石已有风化,重加题刻,并加刻花边。帖石文字笔画清朗有神,笔墨清润,装帧整洁,是不可多得之佳作。
登上庆霄楼,这里有很多老年人在此吹拉弹唱,生活滋润啊。
至此整个琼华岛游览完毕,转身下山另寻幽处去也!
关联景区:
旅友评论仅供旅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吃烤鸭,住四合,登长城,听京戏! 北京四合宾馆有限公司是在一座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保存完好的四合院的基...
吉庆堂宾馆座落于东城区北锣鼓巷纱络胡同7号院,紧邻那王府、杨昌济故居等景点,步行可至鼓楼大街,交通便...
北京邻居之家套房公寓,位于北京市中心黄金地段. 该套房公寓适合2-6人入住,套房内是里外间,房间面积约为...
版本:第六版
版本:第二版
版本:第二版
数据加载中。。。。
旅行目的地:
旅行分享:
旅游超市:
游多多客栈: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所在位置:>>>>
一字千金的乾隆御笔
点击数:521 15:27:19 来源:
  □毕武英
  12月3日晚,一件乾隆御笔手卷《白塔山记》在北京保利秋拍的古书画夜场中以1.1615亿元的天价被持有8968号牌的神秘买家拍走。也许因为这是今年秋拍内地市场唯一一件过亿的拍品,所以当拍卖师落槌的那一刻,在场的人纷纷举起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下自己视线内的成交现场,然后用微信迅速扩散出去。
  在业内,北京保利自成立初始,就是一个不以寻常规则出牌的公司,并在褒贬不一的舆论声中坚持着自己方向。今年更是如此。在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各大拍卖公司都在紧缩规模,而保利却逆势扩张,不仅推出了近60个专场,而且在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等门类配置了千万级甚至是估价待询的顶级作品。
  在《白塔山记》成交后,一向霸气的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虽然低调地表示好的拍卖价格得益于政府对文化艺术产业的大力支持,但人们从他的脸上更多地解读出最近很流行的一个词——“任性”。
  赵旭的确可以“任性”,不仅因为《白塔山记》创造了2014年度全球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最高纪录,更是由于《白塔山记》的确值得这个价格。
  由保利提供的研究资料表明,乾隆帝御笔《白塔山记》共5卷,著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中,包括《白塔山总记》及《塔山东面记》、《塔山西面记》、《塔山南面记》、《塔山北面记》。此次保利上拍的是除《塔山东面记》外的另4卷。
  故宫和景山的西北侧为北海,中有琼华岛,又名白塔山,今属北海公园自1741年起,乾隆皇帝对北海开始了长达30年的扩建,到了1773年,修建基本完成,乾隆作《白塔山总记》及《塔山四面记》。第二年,这五篇美文以楷书竖排形式分别刻在两块碑上,每块碑都刻四面,一碑四面分别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白塔山总记》,此碑现立于“引胜亭”中;一碑四面分刻《塔山东面记》、《塔山西面记》、《塔山南面记》、《塔山北面记》,此碑现立于“涤霭亭”中。此二亭在永安寺之正觉殿前,东为“引胜”,西为“涤霭”。二碑历二百余年仍矗立如昨,静穆庄严,供后人瞻仰,以示永保。
  在《白塔山总记》中,开篇即交代了北京名称的历史沿袭:“京都于唐为范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明因之。”后面又考证了白塔山之名的由来:《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屿”,或即其地。元代至元时,改为万岁山,或曰万寿山。至明时,则互称之,或又谓之大山子。本朝曰白塔山者,以顺治年间建白塔于山顶。
  《塔山四面记》则详尽列述白塔山四面之亭台楼榭,今经实地考察,一些建筑已湮灭不存,如永安寺东墙之“振芳亭”;一些著名亭子的牌匾已失,如永安寺西墙之亭额“蓬壶挹胜”今已不复,“漪澜堂”之东“莲花室”已由溥杰先生所书“晴栏花韵”所替代,还有如“得性楼、延德精舍、抱冲室、邻山书屋”等因簇居为一整体,因匾额不存,已无法确定孰是孰非了,而《四面记》中未提及的如“烟云尽态亭”为乾隆十八年所建,虽然不载于简牍,实为行文之率性流畅所为也,此为增补今日史料之缺憾,价值之高,善莫大焉。何况今日游园之人鼎盛,园林管理机构不得不从保护文物和顾及人身安全出发,关闭一些景点,如不对外开放,读此四卷,如以圣上为导游,步步为营,成竹在胸。
  《白塔山记》5卷原赐藏于白塔山永安寺,后有专家推断由于八国联军劫掠使得5卷散落于民间。2001年,有藏家在中国嘉德的春季拍卖会上购藏《塔山西面记》,然后又于2004年在香港苏富比[微博]春拍中购得《白塔山总记》,此后辗转于国外觅得《塔山南面记》及《塔山北面记》。
  现在,5卷《白塔山记》已经找到了4卷,希望《塔山东面记》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重现人间,回归故里。
文章关键词:&
上一页下一页
【责任编辑:】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的是北海的波浪。北海公园,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的皇家“禁苑”,已有上千年历史。从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年),三十年的精心营造,耗费二百三十二万两白银,把北海公园建造成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是公园内的著名景点。北海的九龙壁只有九条龙吗?其实北海九龙壁,不止9条哦,总共365条,眼尖的你快去找出来!北海九龙壁是中国现存三座九龙壁中最有特色的一座皇家龙壁,建于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全部用彩色琉璃砖砌成,高6.9米,长25.5米,厚1.4米,壁的两面各有九条戏珠于波涛云际之间的五彩蟠龙,升降各异,造型生动,互不雷同,故而名为九龙壁。如此精制的九龙壁原是为了镇慑火灾和辟除邪祟,在大圆镜智宝殿及其配套建筑前建的一座影壁。仔细端详,九龙壁两面有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十八条,处处都是龙飞龙腾。九龙壁为五脊四坡顶,壁的正脊、垂脊有三十二条龙;二百五十二块瓦筒、二百五十一片陇垂、八十二块龙砖和两个筒瓦盖上也都有龙各一条,总起来,九龙壁实际有龙六百三十五条,且条条色彩明快,形态逼真,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北海九龙壁的龙会动吗?北海九龙壁的龙传说是会动的,其实是不会动的,只不过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上,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北海九龙壁的龙是有灵性的,第九条龙曾经动了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书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普照,空场上摆放着香案、香炉,香案前有一黄色的蒲团,一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数百人在虔诚观看,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原来,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给九龙壁开光。当满天祥云缭绕、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时,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丢到第九条龙的头部,就见此龙通了灵性,龙眼、龙须都动了起来,把手帕吸着不放,仿佛要从壁上腾飞到天空。书中记载的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反映了中国人希望龙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大地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也说明北海的九龙壁做工是何等的精湛。其实九龙壁的龙并不会动,但是它还真的能给人飞动的感觉。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上,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琉璃砖。九龙壁运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它颜色鲜艳,经久不退,加上光的反射作用,还真能让观者觉得龙好像活了起来。白塔山和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什么关系?白塔与山门、石牌坊至智珠殿、见春亭等一组建筑、风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琼岛春阴”。这里在辽、金、元时建离宫,明、清时被辟为帝王御苑,它早在九世纪末就被辽朝统治者辟为游乐场所,名为“瑶屿”,万寿山、太液池、藏式白塔、傍水而建的半圆形游廊,更是曲折巧妙而饶有意趣。  白塔山亦称琼华岛、琼岛,位于南半部水面,岛为椭圆形,周长880米、高45米,是金代从汴梁(今开封)运大量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山顶正中为白塔,依山势建有永安寺建筑群。山南侧有永安桥通团城和园前门。山北隅有仿镇江金山寺的漪澜堂、道宁斋、碧照楼、远帆阁、延楼等。山西坡有琳光殿和阅古楼,山垠有亩鉴室、烟云尽态亭、甘露殿、蟠青室、摄山亭等,景色古雅幽静。山东麓林木成荫,怪石嶙峋,崖洞深邃。白塔与山门、石牌坊至智珠殿、见春亭等一组建筑、风景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明清皇家园林里面的白塔为何是藏式喇嘛塔?作为皇家园林,明朝时北海中并无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顺治八年间建的。为了民族和睦,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作为皇家园林,明朝时北海中并无藏式喇嘛塔,而是在清朝顺治八年间建的。因清朝历代皇帝虔信佛教,到了顺治帝时更是登峰造极。当时,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四代转世灵童在位,他是正式沿用达赖喇嘛称号的第一人,因此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盛极一时。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为了民族和睦,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了。北海藏式喇嘛塔全部由砖砌成,通体为白色,通高40米,塔身呈宝瓶形,上圆下方,富有变化,塔座为呈方形的折角形须弥座,上部为两层铜质伞盖,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下半部如古老的铜钟覆罩,边缘悬挂着十四个迎风作响的小铜钟,最上面是鎏金宝珠塔刹,塔内藏有喇嘛经文、衣钵和两颗舍利。威仪的宝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彰显出帝王气势,是皇家园林北海的一座代表性建筑,北海白塔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历代不断维修,在康熙和雍正时代曾两次重修,现在的白塔是雍正年间修复的。北海公园共有多少个亭子?明清以来,皇家宫苑内各式亭子更是花样繁多,其中以北海园内的亭子为最多。北海的亭子多而且美,说它多,仔细数数,竟多达四十九座,而它的美,更是典雅、精致。你数对了么?“亭”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精巧之作,其历史悠久,造型多样,历来成为中国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唐朝时,“亭”为点缀园林和风景区景物所用,宋朝以后,几乎是有园必有亭,而且造型不断出新。明清以来,皇家宫苑内各式亭子更是花样繁多,其中以北海园内的亭子为最多。  北海公园内的亭子多玲珑精巧的镶嵌在苍林翠柏之间,它们分布在团城、琼岛及沿湖四周庭院中,使得原本就秀美的山光水色间又增添了另一番巧夺天工的雅致。北海的亭子多而且美,说它多,仔细数数,竟多达四十九座,而它的美,更是典雅、精致。因其位于皇家园林内,且不说那亭子上运用的红柱黄瓦、雕梁画栋,光是亭子垂脊上的吻兽和瑞兽也多达五个、七个,显示出皇家园林独有的特权和威严。其中,小西天观音殿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大殿,垂脊上的瑞兽为七个;与它相邻的五龙亭垂脊的瑞兽为五个。这两处亭子均以黄琉璃瓦盖顶,显示出它们在众亭之中的不凡地位。从亭子的形状上看,也是各具特色,四角的沁香亭、云依亭、意远亭、慧日亭……六角的朵云亭、峦影亭……八角的引胜亭、涤霭亭、枕峦亭、妙香亭……圆形顶的镜澜亭、见春亭,还有一座扇面形的延南熏扇面亭,也装点的整个园林景色更加诗情画意。北海公园白塔西北的铜仙人什么来历?清朝时,乾隆帝仿照汉武帝的求得仙露的作法,在琼岛顶部修造了这尊青铜仙人承露盘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长生不老。在琼华岛西北太湖石建造的假山屏障之中,有一位身高八尺的铜仙双手托一直径二尺多的大圆盘,面北立于蟠龙石柱上,神情恭敬虔诚,仿佛在等待着上苍的赐与。据说,铜盘可承接甘露,为帝后拌药,旨在延年益寿。这一景观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铜仙承露盘,它的来历可谓是大有名堂,有着许多的传说故事。据说,汉朝时,人们相信神仙能降仙露于人间,如果饮服,将长生不老,汉武帝为求仙露,长命百岁,下令在长安建章宫内建造神明台,高约67米,上面再铸造铜仙人双手捧铜盘,以此来求得仙露。历代帝王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永掌江山。清朝时,乾隆帝也仿照汉武帝的作法,在琼岛顶部修造了这尊青铜仙人承露盘雕像,希望自己百年掌管社稷江山。当然,任何人都不能长生不老,即便贵如帝王,一样不能避免朝代的更替,历史的进步。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多少帝王都已经化作尘埃,只有这站在白塔顶上的铜仙人,依旧栩栩如生,其端庄的仪态、丰润的颊廓和恍若真迹的袍襟纹折,以及那面精细的云锦螭纹大铜盘,成为人们眼中一道特殊的风景。北海公园五龙亭的建筑有什么含意?亭与亭之间用汉白石围栏曲桥连通,从琼华岛山顶遥看,跨于水面之上的五亭在石桥相连之下犹如一条巨龙盘卧之中,尽显皇权与龙势的威严。在北海北岸,有五座亭子一字排开,五亭均为方形,飞金走彩,前后错落有致,主次分明,五亭之间由曲桥连缀,在水面映照下,若浮若动,如同巨龙戏水,故而名曰五龙亭。五龙亭中居中的亭子最大,为五亭中唯一带有“龙”字的龙泽亭,其上圆下方,高大的双檐攒尖顶形成巨大的空间,安放着象征皇权的藻井。藻井四周八条金色飞龙环绕,外围配以蓝绿色彩绘团龙图案的数十个小藻井,其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左边两亭名为“澄祥”、“滋香”,澄祥亭为重檐,滋香亭为单檐;右边两亭名为“诵瑞”、“浮翠”,五亭皆为绿琉璃瓦顶,黄瓦剪边,檐下梁枋施小点金旋子彩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亭与亭之间用汉白石围栏曲桥连通,从琼华岛山顶遥看,跨于水面之上的五亭在石桥相连之下犹如一条巨龙盘卧之中,尽显皇权与龙势的威严。北海小西天的四平桥你找得到吗?极乐世界大殿外有方形水池环绕。四座石平桥横跨其上。分别位于大殿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四桥的规格完全一样,均为方孔平桥。北海小西天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成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孝圣皇太后祝寿所建,主体建筑为极乐世界大殿,总面积达1246平方米。其横梁跨度13.5米,是中国最大的方亭式宫殿建筑,殿内有须弥山一座,山上226尊菩萨、罗汉佛像林立,山间丛林古刹、宝塔耸立、仙鸟神兽、奇花异卉、河流瀑布交相呼应,山下绘满海水,以象征佛界的普陀胜境。  极乐世界大殿外有方形水池环绕。四座石平桥横跨其上。分别位于大殿的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四桥的规格完全一样,均为方孔平桥。每桥长9.1米,宽5米,桥基为花岗岩石料,桥面为青白石块。护栏板,望柱和桥头抱鼓石均用汉白玉石材建造。望柱顶是圆柱形浮雕八层祥云纹,中间有凤鸟飞舞。石平桥外各有一座琉璃牌楼。大殿四角各有一个亭子。正南的琉璃牌坊外有一月牙形水池,池上跨一单孔拱桥,池水引自太液池,池中种植荷花。这和其他三个方向的琉璃牌坊有所区别,自成一景。北海静心斋:乾隆幼年读书的“园中之园”据说清乾隆帝身为太子时曾在此读书,所以静心斋又名“乾隆小花园”,此后这里一直是皇太子的书斋。静心斋位于北海北岸,天王殿东北侧,是一座内含精巧亭榭和怪石溪径的华美庭院,园子里的建筑别致、风格独特。静心斋最早建于明代,初名镜清斋,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扩建,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修。据说清乾隆帝身为太子时曾在此读书,所以静心斋又名“乾隆小花园”,此后这里一直是皇太子的书斋。  据说,清光绪年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大规模扩建园林,在静心斋的西北角增建了全园的最高建筑“叠翠楼”,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火车。此后,每逢夏季慈禧都要乘小火车到静心斋避暑。静心斋园内叠石岩洞,幽雅宁静,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园中山、池、桥、廊、亭、殿、阁,无一不布局巧妙,妙趣横生,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北海的万佛楼是为谁建造?本来以为是老佛爷慈禧建造的,原来万佛楼是乾隆为庆贺其生母八旬寿辰,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造的,“建楼范佛,以纪庆典”。果然还是太年轻啊。在北海公园的西北隅、五龙亭的北面是阐福寺,这组建筑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个行宫,是皇帝及妃子们避暑的地方。阐福寺的西面,原有一座三层的万佛楼。  万佛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为庆贺其生母八旬寿辰,“建楼范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据清宫档案记载,楼内供奉金佛10299尊。殿内原供三世佛铜像三尊,并在琉璃砖壁上布满大小佛洞一万个,内供金佛一万尊。大者重588两余,小者重58两。万佛楼面阔7间,共3层;顶层为歇山调大脊,各层皆为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总高近30米。楼前月台东树宝幡杆,西立石幢。石幢上刻有乾隆庚寅《御制万佛楼瞻礼詩》。左右各有配楼一座,东曰“宝积楼”,西曰“鬘辉楼”。楼南有水池,跨池为桥,桥两侧各有一牌坊。万佛楼不仅体量宏伟壮丽,为宗教与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且在北海园林的整体构思和设计、规划、营造中,又与白塔遥遥相望,既是造园的主题,更是皇家园林意境的顶峰,堪称乾隆时期的经典建筑作品之一。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此处沦为日军司令部,楼中金佛尽被掠夺,后此处渐荒废。万佛楼于1965年因破旧不堪,当时财力匮乏,且又不被重视,而被当作危房拆除,据说遗留下的部分青白石料在1970年被用于天安门的第二期翻修工程。  2011年,北海团城、静心斋、小西天万佛楼、阐福寺大佛殿建筑群等12600平方米的古建开始进行修缮,不久将会再见到复建后的万佛楼昔日风貌。(本文摘自:北京旅游网)北京通(微信号:bjtgood)——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为你解说不一样的北京城,一个值得每个北京人都关注的公众平台。【合作】 QQ: 微信:ygqing88更多精彩,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56223 更新:
人气:39937 更新:
人气:36378 更新:
人气:35831 更新:
北京通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今天的广州真的热到自燃了!就发生在黄埔大道!
幕后 |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风景有啥讲究?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看完这篇全清楚了
那个在网上直播吃灯泡、吃虫子的大妈真被控制了吗?警方说……
广西有片“南宁海”!地铁站进水,2 人开车被困涵洞遇难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烟云尽态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