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三次2015年两会热点并深入剖析tomcat其中一次

2015两会关键词
2015两会关键词之一
“反腐”成两会首个热点&军队、政协反腐加力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19:20&&&&来源:&&&
反腐,还是反腐。今年全国两会甫一开始,反腐之声便蹿升为舆论热点。
“本届政协已经撤销了令计划、苏荣等14人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我们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3日下午,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如是表示。
全国政协主席在两会召开之初便提及政协系统反腐工作,3年来还属首次。
前一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记者提问时,同样直面这一问题。他说,政协不是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虽然他们的问题大多不是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发生的,但对我们政协组织的声誉损害很大。政协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他还说,党和政府,和我们人民群众,在反腐这个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我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叫‘大家都很任性’。”从“你懂的”到“任性”,连续两年,吕新华用网络语言为媒体次日的报道“下标”,并提前锁定新闻头条位置。
2日,还有一则新闻为吕新华的反腐表态继续“烧火”。
是日傍晚,中国军网发布重磅消息,军队权威部门对外公布了近期查处军级以上干部重大案件情况信息,共有14名高级军官名单被披露。这是继1月15日16名军级以上干部重大贪腐案件情况对外公开后的第二批军队“老虎”名单。
其中,在名单中位列倒数第二的浙江省军区副政委郭正钢颇为引人瞩目。
“郭正钢今天火了,比郭德纲还火。许多媒体在转载军网新闻时,或在标题上突出,或在文中标黑郭正钢,其中的深意,呵呵,‘你懂的’。如果真的不懂,您就检索一下。”2日稍晚时候,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大国”发表评论称。
记者顺手“百度”下郭正钢,确实能发现不少“料”。如,他是为数不多的“70后”少将之一,今年1月14日还出现在浙江省军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
更多的“料”,可能还要等后续报道。
今年以来,军队“刮骨疗毒”快马加鞭,特别着重制度建设。2月10日,军队发布全军财务工作大清查方案;25日,出台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管理五项制度规定;26日印发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
“查处腐败分子表明对违法违纪必查必究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也说明军队反腐没有禁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对《环球时报》表示,虽然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但是在反腐败问题上绝不会搞特殊化。
“学习大国”也称赞,军队反腐大提速,简直就是从“绿皮车速度”飙升到“高铁速度”。军队反腐,好戏还在后头。
“反腐”也成为首日一些民主党派的提案主题。
农工党中央一份提案剑指国企反腐。提案说,造成国企腐败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主体责任缺失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必须深刻剖析产生腐败的原因和症结,对症下药,借助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手发力”,“扎紧制度的笼子”,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工作。
九三学社中央一份可能出台的提案则建议更新人民币版本,震慑腐败官员巨额藏现。据澎湃新闻报道,尚不能判断更新人民币版本指的是发行第六套新版人民币,还是在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基础上的局部更新。但有专家指出,因为“治标不治本”,这份提案出台的可行性不大。
其实,反腐议题在两会开幕之初即成为热点也是意料之中。近年来反腐重拳频出,多只“大老虎”应声落马,带给公众极大震撼,也收获民意的普遍支持。人民网两会调查显示,“重拳反腐”位居关注度排行次席,“打虎拍蝇”成为去年最受网友认可的反腐工作。人们有理由期待,2015年的反腐大戏会继续上演。(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二
两会才开始&“四个全面”已经“火”了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19:40&&&&来源:&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明日将正式召开。跟往年相比,今年大会有啥新要求?4日上午,大会发言人傅莹给出了答案。
“本次大会将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将大会开成一个民主、团结、求实的大会。”傅莹在答问前如是表示。
在昨天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俞正声主席也指出,人民政协在2015年要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履行职能。
从这两天的人大、政协会议就能看出,两会虽然才刚刚启程,但“四个全面”已经“火了”,“火”就“火”在已经被正式纳入两会的官方语境中,并首次成为对代表、委员履职工作的总要求。
早在两会开始前,新华社记者就预测,“四个全面”将让今年这个非换届年的平年两会变得不平常。昨天,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也发文称,2015年两会一定会带火“四个全面”这个词,“虽然‘全面’二字很普通,但四个‘全面’凑在一起就不一般了”。
趁着两会刚刚开始,我们再温习下“四个全面”到底有啥“不一般”。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今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明确肯定“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并对它们的逻辑关系做出阐释:“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从2月25日起,《人民日报》连续5天发表评论员文章,首度为“四个全面”做出权威定义,并表明其“不一般”的意义。
“这‘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首篇题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的评论员文章指出。
可以这样说,“四个全面”是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从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看,事关你我每个国人的现在和未来。从这个角度说,确实“不一般”。
进入两会时间以来,不少代表委员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展开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李大进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呼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对于每一个“全面”,我们都能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等层面感受到很多鲜活的事例。
全国政协委员罗富和说,我们履行职责更多的是在大政方针实施上协商议政、形成共识,在工作过程中反映不同意见。这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带头维护、学习宪法,围绕“四个全面”提出有法律依据、经得起检验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的观点更为实际。长期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他希望在“四个全面”大背景之下,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解决农民工心理上的障碍,使得“农民真正成为市民”。
在会场外,讨论之声也没停歇。两会召开前后,《党建》《人民论坛》《光明日报》等重量级理论报刊发表多篇专家学者理论文章。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给出自己的理解:“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也是一种执政思维。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当政者要维系长治久安,就是要注意全面性,防止出现重大的缺口和短板。
一些国际媒体也洞察到了这一新提法。美联社指出,“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文章称,“四个全面”所包含的思想将习近平执政期间强调的宏大目标概括地联系起来,即经济和法制改革、严肃党纪以及民族复兴“中国梦”。
虽然“四个全面”已经成为两会场内外的共议话题,但围绕它的讨论其实才刚刚开始。代表委员们如何进一步提炼其战略内涵,值得进一步关注。(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三
李克强谈“权”时不只说了“任性”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19:33&&&&来源:“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亲自为政府工作报告加入的这句表述,在现场引来掌声一片。
“大道至简”,是说真正的大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而“有权不可任性”,是指政府对手中的权力不能肆意而为,当然也不可懒政不为。
这句话是出现在“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这一部分中的,因此其首要意义是指在推进简政放权过程中,部门和地方政府该如何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
自担任国务院总理以来,简政放权就在李克强的日常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按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有媒体统计,自2013年3月以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及“简政放权”的有33次。
改革推进的速度“有点快”。担任总理之初,李克强定下的目标是:最迟在2017年年初,需要总计减少560项国务院各部委的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但本届政府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已完成了这个指标。改革激发了中国市场的潜在活力,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字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后,2014年中国每天新增登记注册企业达到了1万家。
然而,在积极效应显现的同时,简政放权当下也面临诸多难点。这在今年的报告中有所说明,主要体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要求上:一是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二是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据《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地方部门的权力很难拿下,没用的下放得多,没权的下放得多,下放了以后又增加的问题多,实际上等于下放权力太少。
“各级政府确实取消很多审批事项,但企业感觉没有松绑,”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或许说出了部分企业家的心声,“建议下一步先针对企业的审批事项进行清理,哪些需要审批的公布出来,不在审批清单的即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企业可以放手大胆地干。”
此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管得少”固然重要,但也得“管得好”。
“不少部门和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会批不会管’的情况,有的甚至对‘审批很迷恋,对监管很迷茫’。”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认为,有效的监管机制、监管方式方法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有效的监管,成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软肋。
纵观整份政府工作报告,除在简政放权部分谈到“放权”外,李克强在谈及政府自身建设时指出了政府该如何“限权”、避免懒政。这当是“有权不可任性”的另一所指。
首先是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李克强说,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都要追究,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必须纠正。
“攻坚‘权大于法’的重头戏在依法行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表示,政府如果规范执法,就不会发生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牟利型执法和不作为等乱象,公众的权益和公共利益也会得到保障。
其次是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李克强指出,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触目惊心的腐败无疑是权力任性的极致。”有评论指出,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对于反腐的纵深推进,特别是从治标向治本的升级仍会快马加鞭,同时也说明反腐并不会止于是一阵风,而是将长期不懈。
第三是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李克强表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任性,是不顾后果的恣意而为,总有一朝会失控。一个人任性或许只会自食恶果,掌握权力的政府一旦任性起来,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总理此次强调“有权不可任性”,是在为尚不愿放权、不愿依法用权的政府官员敲响警钟,也提高了人们对于政府职能转变最终成果的期待。(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四
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来自人民创新力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20:47&&&&来源:&
在时下的中国,如果你还没听说过“新常态”就有点OUT了。两会开幕几天来,关于经济新常态的报道已不下百篇。6日下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记者会,同样选择“新常态”为答问主题。
“新常态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内容:一是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逐步走向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要调整,很多产业要不断升级,三是要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厉以宁表示。
各界围绕经济新常态的讨论,都离不开对这几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经济增速。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2014年更是降至24年来的最低点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我国经济已经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能够持续保持4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这个时候出现经济换挡,符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个事实是,7.4%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已达8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GDP总值。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表示,从国际比较来看,在总量增大的情况下,增速适度放缓本身就是一个常态。
再来是产业升级。据报道,去年以来,多省份主动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腾出更多精力放到转型升级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认为,如果沿用以往的发展方式,速度原本可以再快些,但不少地方的政绩观已经改变,选择牺牲一些速度,来换取淘汰落后产能、治理环境污染的空间,追求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5日下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大多数企业家代表表示,他们的企业大都在转型升级中,技术升级是中国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最好出路,转早了、转好了,企业将迎来第二波快速发展期。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长三角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表示,增速适当放缓为转型升级换取了空间,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以及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都在明显提升。
最后是增长新动力。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一要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二则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特别对于后者,他寄予厚望: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在厉以宁看来,这可以浓缩成一句“今后的动力来自人民的创造力”。他说,过去我们所习惯的靠数量规模的扩大、投资的驱动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了,未来要靠广大人民的创新精神、创业活动。
“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指出,“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出现,遍地开花的创业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活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国际社会也在关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国际智库东亚论坛研究员德赖斯代尔撰文指出,有关中国经济表现的真正问题与保持和过去一样高的增长速度没有多少关系,而是与创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有关。中国正在进行“创新革命”并向服务型经济体转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这道出了在面对经济新常态时,好的态度同样不可或缺。
“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拥有平常心、进取心和自信心。”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人活着,归根结底活的是一种精神。人创造精神,人又被这种精神所创造。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别需要良好的精神新状态,才能应对自如,赢得这场挑战。
“今天的中国,正如一艘穿越历史三峡的巨大航船。”6日发表的人民网评指出,以更务实的态度,看清时代方位,把握发展之势,中国经济一定能在披荆斩棘中迎难而上,抵达更新、更高的境界。(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五
新任环保部长的“硬”态度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20:17&&&&来源:
7日下午,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大家期待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会在两会记者会的首次亮相中展现出怎样的治污魄力。
从清华大学到环保部,陈吉宁刚刚履新一个月零一星期。回答记者提问前,他谦虚地说“还在熟悉情况”,但实际上,环保课题对他而言并不陌生。作为环境工程专家、中国环保部首位科班出身“掌门人”,他在上任伊始就被寄予为环保事业带来“新风”的希望。
在整场记者会上,陈吉宁既显现出“学者范儿”,轻松说出“邻避效应”的英文“Not-In-My-Back-Yard”;又态度坚决地回应雾霾治理、推动新环保法落实以及环保部“整改”等问题:真抓实干、不能懒政不作为、久久为功、敢于碰硬、守住底线、决不允许……这些表述让人们看到了环保部“铁腕治污”的决心。
今天北京的天又是一片灰蒙蒙,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谈到雾霾问题时,陈吉宁坦言,这确实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环境问题。2014年,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中80%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三角、珠三角,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面积雾霾频繁发生。
但他指出,随着2013年9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的出台,中国政府是在用硬措施、硬任务来应对这项硬挑战。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去年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080件,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他强调,“大气十条”是对下一个阶段治理雾霾的全面、系统部署,是今后几年治霾的行动指南和路线图。今年要全面实施“大气十条”,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对于中国目前的环境形势,陈吉宁给出的形容词是“十分严峻”,并认为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他说,目前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已经接近或者超过环境容量,在一些地方、一些时间段,超过还比较多。
“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够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过快,但是,更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懒政不作为,因为这是关系我们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问题。”陈吉宁说,要用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度。
今年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施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于维护利益的考虑,持软性抵抗的态度。陈吉宁表示,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环保部已经把2015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陈吉宁表示,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而是底线。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我们还将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拼经济”相比,环境治理的底气还在吗?面对二者矛盾,陈吉宁说,应对今天的危机,就是要避免明天更大的危机。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工作也不能放松。
在他看来,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8-10万亿元,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长期受益,是一个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对于中西部环境污染问题,陈吉宁表示要守住好“三条底线”:一是生态红线,不能进的地方,坚决不许进;二要守住行业的排放总量,不能突破;三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他说,不能用两个尺度来执法,更不能让中西部成为污染企业逃避责任的天堂。
陈吉宁的强硬态度还体现在对环保部自身问题的整改上。
今年2月9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在向环保部反馈巡视意见的时候,特别指出环评方面的问题突出,在未批先建甚至“红顶中介”等问题背后,隐藏的是环保监管的失职和腐败问题。
作为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陈吉宁,1个月来已组织召开多次会议,督促整改工作的推进。他说,要把违法企业纳入诚信“黑名单”,把一些情节恶劣的企业移交司法。要在社会上引起震动,表明我们的坚决态度和信心。
“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谈到如何彻底解决“红顶中介”,陈吉宁当场作出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5日下午,在北京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陈吉宁被媒体“围攻”时明确表态:肯定铁腕治污,这什么没说的。公众希望,陈部长能以学者做事的专业和做人的单纯,为中国环保事业迎来“铁腕时代”开山破路。(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六
为什么说立法法修改与你我有关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20:45&&&&来源:&
8日下午,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2014年8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本次人代会则对草案进行三审。
去年的人代会会期为8天半,今年增加了两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给代表充分时间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可见修改这部法律的复杂度以及重要性。
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也称之为“管法的法”。这部听起来十分“高大上”的法律,到底与我们每个人有没有关系?审议通过后,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一是征税不再“糊里糊涂”。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税收”的专属立法权单列,并规定“税种的开征、停征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即“税收法定”。
什么叫税收法定?简而言之,就是政府收什么税、向谁收、收多少、怎么收,都要通过人大来立法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但目前,我国现行的18种税中,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开征,其他15种税都是国务院制定暂行条例开征的,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70%。这种局面势必要改变。
怎么改?得修改现行立法法,让法律表述得更为清晰。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叶竹盛指出,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规定税收只能由法律规定,但是这过于笼统,可能被解读为“税种只能由法律规定,而其他具体事项可以由国务院或其部门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从修改的条文来看,立法从疏到密,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进一步细化,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属于税收的实体要素,税收征收管理属于税收的程序要素,都必须由法律规定。
“税收法定之后,收税不再那么容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行政法学专家王成栋说,“以前要收税基本都是国务院说了算,税收法定之后,要想收税,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说了算。”
对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傅莹用3句话做了总结:以后凡是开征新税的,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凡是要对现行税收条例进行修改的,一般都要上升为法律;其他的税收条例,要区别轻重缓急,逐步地上升为法律。
二是限行、限购不再“任性”。
此次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一款,即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任何规章,只要没有上位法律、法规依据的,不能减损公民权利,也不能随意增加公民的义务。
新华社评论指出,这有望解决存在多年的地方“红头文件”权力过大、方向跑偏等问题。
哪些算是“红头文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解释说,实际上就是老百姓对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当前,“红头文件”出现了很多侵蚀立法权的现象,给老百姓设定义务、增加义务,剥夺和限制权利,甚至给行政机关扩权、减少责任等等。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表示,机动车限行、限购、限外等规定当然具有“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的性质,今后实施这些行为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不能随意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进行规定。
“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立法法虽然规范的是立法,但涉及的却是所有公民的权益。这是一部真正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法。”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琳指出。
修正案草案同时还规定,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有媒体分析,如果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新增规定日后获得通过,那么一些实施已经超过两年的地方性规章或“红头文件”将面临法治的考验,若想继续实施则必须经本级人大立法程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而一些与上位法明显相抵触的地方性规章则须及时修改或废止。
三是你的意见变得更重要。
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新增规定:法律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基层和有关群体代表、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有关专家等方面的意见。
马怀德指出,过去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公众也有一些参与的权利和渠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立法机关对公众参与的重视和保障不够、反馈不及时,公众参与立法的意见能否被吸收以及吸收的程度也没有制度上的保障。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要扩大公众的参与,且途径多样,能使立法更接近地气,更能够反映人民意愿。
姜明安解释说,所谓“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主要是指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调整,如增加某一群体的利益而减少另一群体的利益;也包括对中央与地方重大利益关系,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等的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教授于安看来,这项规定使得立法能够吸收更多的意见,反映的社会意志更全面、直接。他指出,提高立法质量通过科学和民主两种渠道,科学就是要关注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民主就是使各方意见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越是强调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用法治引领改革,就越是需要有规范的立法法作为保障。”8日发表的人民网评指出,立法法修正案已经释放出融融暖意,我们有理由期待全国人大会继续为法律生产的源头正本清源。(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七:
两会民生细节暖人心
人民网记者&赵艳红
日20:48&&&&来源:2015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
细数过去几日的“两会时间”,总书记的每一次发言都不离民生。8日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说,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6日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日,参加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李克强总理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谈的尽管都是国家大事,却也随处可见关乎民生的“小细节”: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综合治理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实带薪休假制度、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民生”一词在报告中直接被提及了16次。
除了就业、社保、医疗等直接关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方面,进入到“两会时间”以来,“反腐”、“有权不可任性”、“立法法”等接连锁定媒体头条的热词,无一不有民生的细微落脚。
除恶务尽,才有改革和民生。6日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代表们谈到江西省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与此同时,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习近平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习近平一语点破“反腐影响经济”伪命题。有评论指出,反腐对我国当前的货币权利调整、社会基础维护、经济持续发展极端重要,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因而可说,反腐也是当下基本的民生工作之一。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亲自为政府工作报告加入的这句表述,在会场内外都被广泛点赞。《人民日报》6日刊文《“任性”荣幸登殿堂民本本是施政纲》指出,文风的活泼与简练,背后是亲民的风格,而亲民背后呢,是“以人民之心为心”的政治理念。
“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长江时评》指出,所谓权为民用,那就是在政府工作中,要能够将权放下来,尤其是涉及到民生的问题,不管大小,在政府的工作中都体现出百姓的利益第一,都体现出服务百姓至上这一宗旨来。
作为民生保障,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善治之前提。去年的人代会会期为8天半,今年增加了两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给代表充分时间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立法要实现全面覆盖,更要彰显高质量,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
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分组审议或是接受媒体采访,“民生”都是代表委员们心之所系,也是他们建言献策的重点领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向一线生产劳动者倾斜。”全国政协委员梁志敏认为,加快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应加快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在山区,上学翻山越岭单程两小时的情况很常见。”来自贵州侗寨的全国人大代表梁文同说,希望教育改革能更多关注山区教育落后状况。全国政协委员莫言建议“通过立法使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并实现学前教育免费化”。
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今年“两会时间”里的直接或者间接关乎民生的那些细节,传递出党和中央政府之于民生工作的务实精神。也给各级政府提了个醒儿:“‘时刻把百姓放在心上’不能空喊口号,谋划民生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赢得群众认可与满意。”
2015两会关键词之八
5项你关心的养老改革进度,有了!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19:48&&&&来源:
10日上午,备受关注的人社部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回答了关于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
关于养老改革进展,人们总不缺乏好奇心。记者会的10个提问中,与此有关的就占了一半,包括确保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养老金“并轨”后续政策、延迟退休方案等方面。两位负责人还给出了这些改革的进度表。
尹蔚民首先回应的是社会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有可能收不抵支的担忧。他表示,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是平稳的。无论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收大于支,不仅确保了待遇的发放,而且还略有结余。
但他同时指出,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老年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相应增长,而且养老金待遇是刚性增长的。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养老金基金的收支平衡有很大压力。
为了确保收支平衡,当然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应对。尹蔚民表示,这些措施包括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等方面。
他透露,目前仍有近2亿人没有被纳入养老保险的制度范围内,人社部已经制定“全民参保计划”,正在扎实推进。而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力争在2015年出台。
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外界有是否该拓展投资渠道的争议。对此,尹蔚民说,我们采取非常审慎的政策,按照目前的规定,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好处是保障了基金的安全,但问题是没有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前几年情况看,收益率低于CPI,实际上是处于贬值状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保险基金要投资运营。2008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也有原则性的规定。尹蔚民透露,我们一直在研究、论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经形成基本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我们做这个方案最主要的考虑是要保障基金的绝对安全。”尹蔚民指出,在这个大前提下,将秉持市场化原则,请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运营。除继续购买国债、存银行外,会选择一些效益比较好、有升值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特别是注意规避风险。政府也将加强监管。
2015年1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意味着有将近4000万人要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的破冰。人民网两会调查显示,有1/4网友对此表示关注。
这一决定引起了部分人群对于“中人”待遇是否会降低的讨论。“中人”的提法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进行改革。在有关文件中,普遍将已经退休的称作“老人”,新参加工作的叫做“新人”,而处于中间状态的习惯上被定义为“中人”。
对于养老金“并轨”后“中人”养老保险的待遇结构,胡晓义用“2+1+1”加以解释:“2”是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一个“1”是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一个“1”是职业年金。
“对‘中人’的待遇,我现在不可能给你一个绝对的数据。”胡晓义说,“但我想应该可以有好的预期。”
社会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会挤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对此,胡晓义解释说,机关事业单位无论是单位缴费还是个人缴费,主要供款渠道是公共财政的资金。当然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是“自收自支”的。所以,在方案制定中,它的基金是单独管理的,不是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混在一起的。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更进一步的细则,比如具体的人群范围、待遇计算标准、过渡性措施、系数、指数,正在进行具体测算工作。”胡晓义说,“就算是这些工作都落实到位了,下一步还要处理诸如人员流动等问题,有很多政策需要细化。”
延迟退休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尹蔚民说,这项政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偏低的实际提出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女工人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55岁,男职工60岁。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政策,显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所以有必要作出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尹蔚民说,目前社会上对此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虽然这是项“一举数得”的政策,但还需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他进一步表示,这一政策肯定会“小步徐趋、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另外,方案公布和实施中间会有至少5年的时间差,是为了给社会一个心理预期。
“今年把这个方案制定出来,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尹蔚民透露。(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九
两会为啥强调这些事要“公平”
人民网记者&贾玥
日20:32&&&&来源:&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会召开一周多以来,“公平”二字从未在各界围绕经济、民生的讨论中缺席。
“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这深刻揭示出法治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新华社发表评论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支撑。改革和法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平”尤其与“纵向流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见,一个不能创造条件让人们从底层向上流动的社会,也难以称之为公平的社会。
一是在“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方面。报告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
9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围绕促进发展、激发活力,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为企业松绑、为创业开路。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环境,形成内外资企业扩大投资、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松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在当日的记者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介绍了相关举措,将进一步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并抓紧建立小微企业名录。
科技部则准备好要为公平竞争“搭舞台”。11日上午,万钢部长在答问时表示,他们已经总结了北京车库咖啡、深圳“创新柴火”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的做法,着力搭建好供创新创业者工作、社交的众创空间;此外,还会通过财政补贴租金等方式降低创新创业的门槛。
二是体现在“促进教育公平”部分,报告提出要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对于这一点,不少代表委员们有话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让不同条件、不同背景的学生享受到同样的爱和尊重,努力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能打破阶层固化,让每个人都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社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11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教育公平首先是中国城乡教育的公平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城市孩子接触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质量丰富得多。
“我们现在要求农村老师以奉献精神来扎根农村,这尽管可以要求,但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俞敏洪说,“我一直主张农村老师的待遇一定要超过城市老师,通过待遇上的提升,我相信农村老师的质量就会有比较好的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也认为,目前农村教育的瓶颈主要在于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贫困边远地区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特别是在村小教学点,教师力量难以补充。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2015年人民网两会调查显示,收入分配位居网友关注排行榜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还体现在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方面,这在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呼吁之声。
“改革红利应让全民共享。”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评论说,国家富了,群众的腰包理当跟着鼓起来。但现实中,由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收入差距成了一直被诟病的问题。而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个必须迈过的坎。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李宏塔表示,要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格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有助于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趋向合理。
“要让人们普遍有‘获得感’而不是‘没底感’,首先是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力度,在全社会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扫除人们心中‘不公’的不安。”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指出。(人民网记者贾玥)
2015两会关键词之十
“两高”报告19次提及“公正”传递为民正能量
人民网记者&赵艳红
日21:01&&&&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12日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体会上作工作报告。
一系列冤假错案得以昭雪,司法体制改革破冰推进,反腐打虎拍蝇成果丰硕……回顾2014,“两高”成绩单可圈可点。部署2015,除了宏大的有关司法改革目标,也不乏精细化的改革措施。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年。司法改革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继续推进人财物省级统管等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深化涉诉信访改革……”周强在报告中30次提到改革,更直言“司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
“全面开展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工作、深化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行为的督促纠正制度、研究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制度、深化中央统一部署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4项重大改革试点……”曹建明也在报告中详述改革举措。
有媒体评论称,这两份报告“吹响中国新一轮司法改革号角”。
相较上述听起来“高大上”的司法改革,“纠正冤假错案”或更引人关注。
“两高”报告均提及了“呼格吉勒图案”,称目前正在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办案人员的责任。对于这一冤错案件,周强表示“我们深感自责”,曹建明则表示“首先深刻反省自己”。两则报告均提出,将汲取教训,健全纠防冤假错案长效机制。网友
“lucky_1982”评价称:坚持实事求是、知错能改,是对法律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
报告中最吸睛的部分还数“打虎拍蝇”。2014年,人民法院坚持铁腕反腐,依法惩处刘铁男、李达球等一批腐败犯罪分子。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周永康、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金道铭、姚木根等28名省部级以上干部犯罪案件……“两高”未来的反腐手腕更加让贪腐分子胆颤:最高法报告提出,高举反腐利剑,对腐败犯罪分子,不论其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要依法严惩。最高检报告指出,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犯罪查处力度。积极推进追逃追赃工作,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最高法报告还特别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惩治力度,减少腐败犯罪。
司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无论是纠正冤假错案,还是“打虎拍蝇”,维护的皆是守法者的合法权益。细读这两份总长上万字的报告,“公正”一词共出现了19次。即便听起来“高大上”的报告内容,其实也跟每一个普通人有关,皆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了维护你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奉法者强则国强。有评论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无疑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将会开启现代化治理体系迈向新境界的进程。
我们期待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燃灯者”的决心推进改革进程,如曹建明所言“各项改革都要务求实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改革的成果”。
2015两会关键词之十一
从2015年政协大会看实实在在的协商民主
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
日20:56 来源:
“5857件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政治法律、社会管理等14大类。”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日胜利闭幕。10天半的会期中,政协委员们讲真话、进诤言、出实招、谋良策,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再次彰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如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开幕报告中专门用整个第三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俞正声表示,政协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使协商更好地反映各界群众意见,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符合群众愿望并为群众所理解,努力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
纵观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收到大会发言510份、提案5857件,小组讨论12场,以及3场记者会和1次提案办理协商会。经审查,立案提案4984件,作为意见和建议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728件,并案93件,撤案52件。这些数字传递出实实在在的协商民主。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届全国政协重启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去年共举办了19次协商活动,形成的意见不少被采纳落实。《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说,“双周协商”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成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的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成为中国协商民主的一张闪亮名片。
“追溯到延安,这棵苗和树早就种下了,现在枝繁叶茂起来。”谈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渊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大国”在评论中如是引述。
如今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已经遍地生根。全国政协委员陈惠丰介绍说,目前在全国有3000多个各级政协组织,60多万政协委员,在推进协商民主方面,不断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实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6101件,经审查立案5052件。截至今年2月20日,已办复提案5046件,办复率为99.8%。通过提案办理,为推动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政协委员的履职日益常态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做客人民网谈到要当“365天委员”,而非“10天委员”,履职始终在路上。
政协委员们表示,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时,都贯穿着协商理念,通过提出意见建议协商讨论的方法来实现,体现了我国协商民主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和凝聚共识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指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可以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挥协商民主新优势》指出,民主才能广开言路,协商方可博采众谋。从建设法治中国到加强反腐倡廉,从适应经济新常态到繁荣文艺发展,从保护生态环境到增进民生福祉,2000多位政协委员坚持履职为民,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实事求是、敢于直言,用一份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提案,一场场开放而务实的讨论,努力求取最大公约数,汇聚改革正能量,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主题词,再一次写在人民政协的光辉旗帜上。
此外,协商民主也成为外媒关注的热点。美国《侨报》发表文章称,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政协的很多提案都被政府吸收采纳。这种形式虽然与其他国家的民主形式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正在力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民主道路。
2015两会关键词之十一
从2015年政协大会看实实在在的协商民主
人民网记者&申亚欣
日20:56&&&&来源:
“5857件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政治法律、社会管理等14大类。”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日胜利闭幕。10天半的会期中,政协委员们讲真话、进诤言、出实招、谋良策,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再次彰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
如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开幕报告中专门用整个第三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俞正声表示,政协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使协商更好地反映各界群众意见,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符合群众愿望并为群众所理解,努力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
纵观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收到大会发言510份、提案5857件,小组讨论12场,以及3场记者会和1次提案办理协商会。经审查,立案提案4984件,作为意见和建议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参考728件,并案93件,撤案52件。这些数字传递出实实在在的协商民主。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届全国政协重启双周协商座谈会制度,去年共举办了19次协商活动,形成的意见不少被采纳落实。《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说,“双周协商”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已成为中国政治协商民主的经常性平台和重要品牌,成为中国协商民主的一张闪亮名片。
“追溯到延安,这棵苗和树早就种下了,现在枝繁叶茂起来。”谈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渊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大国”在评论中如是引述。
如今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也已经遍地生根。全国政协委员陈惠丰介绍说,目前在全国有3000多个各级政协组织,60多万政协委员,在推进协商民主方面,不断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提高协商实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6101件,经审查立案5052件。截至今年2月20日,已办复提案5046件,办复率为99.8%。通过提案办理,为推动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政协委员的履职日益常态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做客人民网谈到要当“365天委员”,而非“10天委员”,履职始终在路上。
政协委员们表示,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时,都贯穿着协商理念,通过提出意见建议协商讨论的方法来实现,体现了我国协商民主求同存异、理性包容和凝聚共识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指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可以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挥协商民主新优势》指出,民主才能广开言路,协商方可博采众谋。从建设法治中国到加强反腐倡廉,从适应经济新常态到繁荣文艺发展,从保护生态环境到增进民生福祉,2000多位政协委员坚持履职为民,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实事求是、敢于直言,用一份份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提案,一场场开放而务实的讨论,努力求取最大公约数,汇聚改革正能量,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主题词,再一次写在人民政协的光辉旗帜上。
此外,协商民主也成为外媒关注的热点。美国《侨报》发表文章称,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政协的很多提案都被政府吸收采纳。这种形式虽然与其他国家的民主形式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正在力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民主道路。
2015两会关键词之十二
部长记者会上的10大“改革承诺”
发布于: 23:04:24 来源:人民网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落下帷幕。大会期间,13个中央部委先后举行记者会,有关负责人解答了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的今年若干项改革任务列下落实时间表。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落下帷幕。大会期间,13个中央部委先后举行记者会,有关负责人解答了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的今年若干项改革任务列下落实时间表。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改革任务尤其艰巨。掐指算算,2015年只剩下9个多月时间了,部长们在记者会上的“改革承诺”能否按时兑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1、商事制度改革
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方面,报告指出,今年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
“在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松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制,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3月9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记者会上说。
对于具体举措,张茅介绍,今年要进一步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推进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的改革;推进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最大化,目前24个省在推进“一证三号”,下一步要简化为“一证一号”;抓紧建立小微企业的名录,以便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2、投融资体制改革
报告指出,要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
3月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记者会上介绍,去年初,发改委拿出80个示范项目来吸引民间投资,其中49个项目有民间投资参与。此外,发改委还用所掌握的预算内投资来撬动社会投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基金、信贷、保险各种投资公司合作,一起参与投资,加大投资的规模。
徐绍史认为,政府必须把一些现金流比较充裕又有稳定回报预期的好项目拿出来,让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来做,政府还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基金、社保、保险、信贷、社会上的各种投资基金和投资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扩大投资规模。
“国务院已经颁布《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里面的一些措施非常得力,但它有一个逐步落实的过程,我们应该为这项工作的起步感到鼓舞。”徐绍史说,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和社会合作,尤其是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前景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越来越娴熟地进行合作投资。
3、价格改革
报告指出,价格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
具体包括: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去年价格改革的力度比较大,我们放开了在医保目录中的700多种低价药的价格,放开非公立医院56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徐绍史介绍,“此外,我们还更好地配置铁路和公路的运价。”
对于价格改革未来进展,徐绍史透露,我们还在酝酿药价改革、电价改革,这些改革推出之后,发改委准备公布政府定价目录,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会进一步加强价格改革的力度,市场形成更好的价格机制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4、财税体制改革
报告要求,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我最伤脑筋的一个问题。”3月6日,在被问及“营改增”改革进展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按照计划,今年应该完成“营改增”改革,也就是把生活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全部改成增值税,最难的是不动产业转成征收增值税。
楼继伟说,现在正在做这个方案,是“营改增”最难的一步,也是我们今年要出台的,“因为很难,我不敢跟你说哪天能出来,反正今年得出来”。
5、金融改革
报告要求,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适时启动“深港通”试点。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记者会上说,“去年年末时把存款保险条例公开征求了意见,结果总体是正面的,这说明成立存款保险机制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我个人估计,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台。”
对于今年有无可能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上述记者会上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正朝着越来越成熟的方向发展。利率市场化越来越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
“有一件事肯定会有进展。”周小川还透露,继去年的“沪港通”之后,今年还要有“深港通”。对于“深港通”的出台,“沪港通”一方面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给“深港通”提供了一些思路,如何能做得更好、更有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6、科技体制改革
报告指出,改革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记者会上表示,2014年底,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这被科技界视为科技体制突破口的改革,已经拉开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部门联动、地方联动的大幕。
“改革方案颁布以后,目前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组建方案。”万钢介绍,随着科技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化,促进专业机构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为了规范专业机构的建设和运行,对制定专业机构的管理制度、运行标准、促进相关单位的改革也提出了要求,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7、以开放促改革
报告指出,开放也是改革。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具体包括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要完成2015年外贸6%左右增长目标,要继续抓好已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如改变中央和地方关于出口分担机制,建立收费正面清单,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同时,不断发展和鼓励新型出口营销模式,如国际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综合性外贸服务公司等。
1月19日,商务部在网站上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高虎城表示,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建议、讨论的热烈程度出乎想象。将在充分吸收社会各界以及国内外相关人士和企业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对草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尽快上报,履行相应的立法程序,推动这部法律尽早出台。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在2015年的进展,高虎城表示,今年将是关键一年,我们已经与沿线很多国家就规划和实施一批项目进行了很好的磋商,有些正在推进当中,有些正在规划中。相信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将会有一个很好的起步。
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也谈到了“一带一路”建设。他说,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当中,我们将坚持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平等协商,坚持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我们将注重照顾各方舒适度,注重保持透明和开放,注重与各国的发展战略相互对接,注重与现有的地区合作机制相辅相成。
8、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报告指出,今年将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何时推出?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我们在加强第一支柱的管理和改革基础上,已经推出了第二支柱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第三支柱当然不能和第一、第二支柱相比,是一个补充性的。现在也准备有个方案,采取类似EET的政策。目前,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会和保监会一起研究,然后提出一个全国的方案。
3月10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记者会上透露,国务院关于养老金“并轨”的决定出台后,我们正在抓紧制定更进一步的细则,比如具体的人群范围、待遇计算标准、过渡性措施、系数的确定、指数的确定,各个地方正在进行具体的测算工作。
此外,尹蔚民还表示,力争在今年出台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对于延迟退休方案,明年在报经中央同意以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应该是在后年正式推出。
9、环境治理
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说,今年将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此外,陈吉宁表示,今年还要深化环评制度的改革,要让它阳光化,压缩环评审批权的空间,强化两项宏观控制。不能把一个不该建的项目放在生态敏感区和饮用水保护源地,还要强化行业的污染源总量控制。同时,下放审批权,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到底怎么样来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怎么样进行长期有效的运行,怎么样体现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不断探索。”陈吉宁说。
10、农业改革
报告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支持农产品加工特别是主产区粮食就地转化,开展粮食作物改为饲料作物试点。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
3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既要优化种养结构,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还要优化品质结构,为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余欣荣说,今后要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稳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深入推进目标价格试点,改进目标价格补贴的方式,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人民网记者
2015两会关键词之十三
&&&&&&&&&&&&&&&&&&&&&&&&&&&&&&&&&
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九谈责任
&&来源:人民网
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了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整场记者会上,李克强一共回答了17个记者提问,其中九度谈及责任问题。
一谈责任: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
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提问时,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要做的就是要为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提供住房保障。今年,我们在改造棚户区、城市和农村危房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各增加100万套。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
二谈责任: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
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李克强还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三谈责任: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彭博新闻社记者提出一个有关中国政府改革决心的问题。李克强表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在谈到今年如何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时,李克强强调,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也让老百姓明白,权力不能滥用。
四谈责任:为官不为必须严肃问责
中国政府的反腐举措历来受到关注。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有关提问时,李克强表示,在反腐败的过程当中,既要惩治乱作为,也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必须严肃问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也有所提及。报告要求政府自身坚持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强调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五谈责任:环保等执法部门要敢于担责
在回答赫芬顿邮报关于环保问题的提问时,李克强指出,治理环境污染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甚至要让那些偷排偷放的企业承受付不起的代价。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
“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李克强说。
六谈责任:环境治理人人有责
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李克强还表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人人有责的治理行动。当然,治理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七谈责任:日本领导人应担负起历史责任
在回答朝日新闻记者关于当前中日关系的提问时,李克强指出,当前,中日关系的确比较困难,根子还是在于对那场战争、对历史的认识和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认识。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不仅要继承前人所创造的成就,也应该担负起前人罪行所带来的历史责任。”李克强说。
八谈责任:中国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
近期国际上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一方面挑战了美国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在很多国际事务上中国仍然在搭便车。
对于中国日报记者这一提问,李克强回应称,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要说中国搭便车,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大家一起推车。
九谈责任:有责任维护中缅边境安全稳定
记者会最后一个提问有关最近中缅边境安全问题。13日下午,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目前已经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作业的无辜平民5死8伤。
“你问了一件让我感到痛心的事情。”李克强说,“在中缅边界我方一侧,一些我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损失,我首先要向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问。同时,我国政府、外交部、军方都向缅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此外,他表示,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坚决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民网记者 贾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入剖析tomcat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