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康德截拳道武术馆馆教的形意拳正宗吗?老师多大年纪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与辛健侯先生的几张老照片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与辛健侯先生的几张老照片
&&&热&&&&&
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与辛健侯先生的几张老照片
作者:阿S,关外内家&&&&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5&&&&更新时间:&&&&文章录入:儒侠
这张老照片很多人都见过。查询相关资料,当时拍摄是在张占魁先生等执教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简称:天津青年会)期间(1922年前后开始),此照片也有说1926年拍摄于天津中原公司楼顶花园。目前基本一致的说法是:中间坐着的四位从左至右分别为张占华、尚云祥、张占魁、王芗斋。至于后面站立的都是谁,至今没有明确答案。偶然一次翻看此照片,站在尚云祥后面的一人很像尚云祥弟子辛健侯,经好友阿S请辛延海先生辨认,是他的父亲辛健侯先生。辛健侯先生,1905年生,在天津长大,中学时曾跟李存义学形意拳,后拜师尚云祥先生。1930年前后到沈阳开办辽宁国术馆。1931年,沈阳举办东北第一次国考,辛健侯获得擂台赛冠军。因特殊历史原因,辛健侯相关资料基本毁坏殆尽,留给后人的只有遗憾..........庆幸传承还在延续,借助当今好时机,传人们也在继承和发扬尚派形意拳。
上面这张照片是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与弟子辛健侯合影,据辛延海先生讲是辛健侯打擂获胜后到北京谢师,那段时间拍摄的。
以下文字根据阿S采访辛延海先生整理拍摄时间:伪满康德八年(1941年)地点:辽宁国术馆悬挂照片:正面墙上中间照片是伪满皇帝溥仪和皇后,右边照片是李存义先生,左边照片是尚云祥先生,最左边墙上照片是馆主辛健侯先生。悬挂兵器:正面墙上挂的兵器,不是平时练功的器械,而是老年间留下的,但后来都被抄走了,不知下落。武馆日常练的兵器在右边柱子的侧面,有个兵器架子,照片没拍上。合影人员:坐在正中间的是馆主辛健侯,辛健侯左手边穿西装的是张定一,懂摔跤,因为抽大烟所以比较瘦;辛健侯右手边是张冬生(张懂僧)。辛健侯和张定一后面隔一排,他俩中间站的是杨俊秀(短头发);张定一左手边,隔一个小女孩站的年轻人是辛健侯长子辛延海。坐在前排中间的小女孩是辛健侯的女儿。辛健侯身后的女子是白玉凤。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最新5篇热点文章
[6758][5852][6685][10281][5107]
&最新5篇推荐文章
[52100][66184][81279][39875][39999]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信息服务许可证号:&&&&&&&&站长:&&&&邮箱:wushuren_&&形意心意超级群:(2000人),形意拳QQ群1:0人),形意拳QQ群2:0人)&&尚派形意拳同门群:(500人)&&&&&&&&页面执行时间:93.75毫秒  江月何年初照人--康德究竟在讲些什么?  1 本文说明  笔者最近边看边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书前面已经翻译5、6个版本了,之所以还要边翻边看,老实讲,前面的版本笔者是看不懂的,愚以为,能看懂的基本都应该是神仙。  因为由于英语已经好多年不碰了,这本书又相当“晦涩”,所以开始几个月相当痛苦,半年下来,英语恢复了一点点,对康德的专业术语也熟了,所以语言相对没问题了,也不再会纠缠于一些具体词该如何翻,比如manifold,究竟翻译成它本的“杂多”,还是“繁杂”,无所谓,约定俗成即可。笔者翻译,争取解决漫长欧化句子的问题,中国人不这样说话呀?另外,现在最关心的是:康德究竟讲的是什么?  网上浏览了很多帖子,基本是没有解决笔者的困惑,所以只能自己对付着想,这个帖子的目的,主要如下:  一、 备忘:记录翻译时的一些想法,因为整个工程完工,恐怕要几年,不记录不行的;  二、 交流:无论是英语还是康德学,笔者都可能出错,所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交流、讨论。互联网可能会改变以前做学术研究的方式。  三、 珠串:有些朋友可能也感兴趣,但只是想了解大概,所以看这个帖子,比看翻译帖子可能更合适些,想深入了,再看哪个帖子;  四、 前言简介:将来如果能出书,这个可能是前言;  鸣谢:本文开始,参考的是邓晓芒先生的版本,从德文来的,后来看着实在痛苦,该为用李秋零先生的版本,有时候偷懒就拷贝一些。虽然就内容方面,可能大家还有极多需要商榷的地方,但从英语语法理解的角度及所带来的帮助上讲,是要致谢的。  南怀瑾先生指出,近代西方,康德摸到了第七识,这是笔者之所以要翻译此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笔者尝试用唯识解释康德的原因。真理只有一个。如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这条路能够走通,那么现在的康德学,基本归零,近代西方哲学,基本崩溃。哲学史将改写。  正所谓:”头陀一去江湖乱,且向风波险处行”!  2 关于“先验美学论(内学基础论)”的翻译  TRANSCENDENTAL AESTHETIC.  直译是:先验美学论。它本做“先验感性论”,英文版译者,加了个脚注,说只有德国人采用“美学”来描述。笔者第一次碰到的时候,也很疑惑,就直接拷贝李本的“先验感性论”了,但终究是个问题,难道德国人不懂“感性”和“美学”的区别?  提起美学,想起大学时代的一件往事。大约大三的时候,开始有选修课,一天晚上熄灯后,大伙讨论选什么,有一哥们说,有门课叫“美术鉴赏”,人人通过,2个学分到手,最火了。宿舍里的一位大哥大,见多识广,说:“什么美术鉴赏,都是文艺复兴时的裸体画,都是些光屁股娃娃”。这句话犯了“众怒”,大家一致谴责说:“什么光屁股娃娃,流氓”,“庸俗”。大哥大那在乎这个,  悠悠的说:“且,有种你们别选”。这怎么能成呢?哥当年作为班干部,当然要为全班同学的学分着想啊,所以严肃认真的说:“对于西方的人体艺术,良还是不良,看了再说,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鉴别吗。”第二天,基本是都选了,没选的后来也旁听,这门课,是窗户上都站满人的。  80年代中,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思想相对还比较封闭,上中学的时候,邓丽君的歌曲,还是靡靡之音。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们,在这个可以约会,约炮,乃至可以阅人无数的年代,是很难想象当年年轻人的苦闷的。当然,现在彻底的劈腿,越轨是不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一个问题?  言归正传,当你听到“甜蜜蜜,你笑的多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天里”的时候,你心里的感触感觉,哲学上就叫“感性”,这世界上,什么东西加个“性”字,往往就能把人整晕。但是记住了,感性是康德学说里重要概念之一。它和心灵,灵魂,感情等有关。  那么理性,理智指什么?应该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控制等能力。暂不讨论。  当年,布鲁诺宣传日心说,唯物主义,动了基督教的奶酪,结果被烧死了。后来从伽利略到牛顿,完成了日心说。这个问题的哲学终极答案,这里不谈。这里只谈,说起太阳系,我们脑子都会形成一个九星绕日,一环套一环的那么一个图像,美轮美奂。这个既不是感性,也不是理性,而是“理性的凝视和审阅“,是脑海或者意识里面的一幅图像。康德所证入,或者所到达的地步,就是类似这种图像的一种状态,我们称之为“境界“。康德到达了这个地步,他不知道用什么词来描述,选来选去,选了“美学”这个词。其然乎,其不然乎?  下面再说先验。  中国人的老祖先,黄帝,留下一部书,叫《黄帝内经》。  支那内学院,1922年成立于南京。中国佛教学院和研究机构。佛教学者欧阳竟无创立。因古印度称中国为支那,佛教自称其学为内学,故名。  甚至中国的武术,都有内家拳之说,向哲学方向靠拢,比如太极,形意拳,心意拳,等等。  这一切,称为中国的内学。  那么“内“究竟指什么?初步来讲,除了意识内之外,还能到哪里再找出个“内“呢?身体或者肉体,是找不着的。  康德的“先验“(TRANSCENDENTAL),笔者以为,就是内境界的初步或一定成就,康德到了这个地步,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写出了这么一本书,叫《纯粹理性鉴定》,“批判”可能属于误译?  简而言之  内,相对于外而言,  先天,相对于后天而言  先验,相对于后天经验而谈  心物一元,相对于主客观对立的二元而言。  是再从不同角度描述这个境界。当然是有层次的。  贯彻于内外先后的,是时间和空间。  所以,这个题目就原意来说,应该直接译为”先验美学论“.如果意译,应该就是“内学基础论”。  因为大乘佛学在中国,所以未来的康德学恐怕也只能在中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楼主发言:26次 发图:0张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  这就康德哲学的局限性。不仅如此,还把马克思带坑里去了。  
  1、根据你的意思,《纯粹理性批判》叫《纯粹理性解析》似乎好点,纯意译。  2、境界这个说法很中国化,非常好。我大学时就有本能的境界意识,我上人文类课程,不仅仅是听老师的“郑和正其谊不谋其利,是个傻逼”这个说法是对还是错。我一向把老师的表情、语调,学生的现场反应当作上课时的极重要情境,并严肃分析。我把上课升华为看戏。这不仅仅是促狭,而是深刻意识到,一个观点不能离开其主体,主体有时候比其观点更有意思。  3、基于我的上诉境界,像邓晓芒先生这种冬烘,在我眼里就是个搞训诂的,千万不能称之为哲人。这类人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是规范的维护者,像一根红线。但从“完整的人”的角度去衡量,邓晓芒先生确实人格发育迟滞,比他更差的成年人真的难找!  他的人格不成熟,表现在他竟然以伤感的表情赞美——你瞧人家外国人分得多清楚啊,中国妻子要求丈夫买个灯泡,老外丈夫说那是你的事情。仅此一点就说明,邓老师是个没有主体意识的一块肉,他的哲学没有肉体,没有情感,没有主体所应该具备的一切,他仅仅是词汇辨析的机器,相当于初级智能机器人。  因此,像邓晓芒这种冬烘热爱鲁迅、歇斯底里地惧怕儒学和中国传统,也是极其容易理解的。仅需要从心理学、动物行为学去解释,而他的所有深奥话语都只是一种矫饰、一种外壳。
  @防忽悠顾问   -----------------------------  呵呵,说的好,非常感谢  感觉康德基本都是在“硬翻”,词义文法都对,就是看不懂,不知道啥意思,后来的牟宗三也是这个路子  一般人都被厚书给吓住了,看不懂,就觉得高  无语啊
  @景UAG瓷
12:00:06  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  这就康德
的局限性。不仅如此,还把马克思带坑里去了。  -----------------------------  现在的康德是康德吗?
  很多西哲理论就是发明一些词汇(名相)解释来解释去,兜来兜去,绕来绕去,思辨来思辨去,结果只会陷入悖论的矛盾。  只有放弃思辨,因为思辨是个体,就是放弃个体的我,才能真正穿过常识的假象,思维的二元不可调和,体认到真理,耶稣,老子,佛陀,苏格拉底,琐罗亚斯德,王阳明 等圣人都是如此。  如果能深刻理解量子理论也能窥见真理的面纱。   应该把无用的哲学思辨丢垃圾堆里,除了训练辩论真没什么实际用处。
  @knight_ken   按:关于“as I appear to myself”  据说,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大家都在引用,咱也学者一把。  禅宗参话头,叫“我是谁”?  洞山禅师讲:“切忌从他觅,迢迢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又讲:“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  南先生经常讲,真理只有一个,由于时间空间不同,表述不一样而已。正所谓“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觌面无真,是否就是“as I appear to myself”呢?
  @防忽悠顾问
13:02:11  1、根据你的意思,《纯粹理性批判》叫《纯粹理性解析》似乎好点,纯意译。  -----------------------------  说话比较啰嗦,请见谅。  3 关于“纯粹理性”  有下面几层考虑  一. 理性本身,是“思想”的作用。这里思想,按唯识讲,属于第六意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心意识”中的意。在康德书里,应该属于“知”,即understanding的作用。我所理解的理性,即思考的良性作用,或者能导致良性作用的思想。比如最近德国穆克尔打开国门,接受移民,不到两星期,就180度转弯,从圣母总理直接变蛮横大妈,当初决定就是不理性,所以才导致这个结果。  二. 纯粹理性批判,也可以解释成夫子的‘克己复礼“,类似佛家讲的“自净其意”,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心理净化,这里可以用批判,但是康德讲,似乎主要从思想角度讲,而不是从心性角度讲,虽然可能会有影响。  三. 纯粹理性,可能本身是一个词,指代一个东西。那就是佛家所讲的“般若智慧“,这个词翻译的时候,为了区别于普通的聪明智慧,所以保留了音译。康德很有可能到了这种状态,有了般若,但他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造出这么个词来。  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情况,这正是我翻译的原因之一,希望将来翻完、熟悉后。能按照“以经解经”的方式,得到最终答案。
  @防忽悠顾问
13:02:11  1、根据你的意思,《纯粹理性批判》叫《纯粹理性解析》似乎好点,纯意译。  -----------------------------  @胡整廿年
20:27:49  说话比较啰嗦,请见谅。  3 关于“纯粹理性”  有下面几层考虑  一. 理性本身,是“思想”的作用。这里思想,按唯识讲,属于第六意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心意识”中的意。在康德书里,应该属于“知”,即understanding的作用。我所理解的理性,即思考的良性作用,或者能导致良性作用的思想。比如最近德国穆克尔打开国门,接受移民,不到两星期,就180度转弯,从圣母总理直接变蛮横大妈,当初决定就是不理性,所......  -----------------------------  这要搞出来就牛逼了。但传统学界必将视之为旁门左道,因为这将破坏一种既得利益格局。  打通中西之别、宗教与哲学、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壁垒,必将使无数人感到不爽。
  @防忽悠顾问
  -----------------------------  嘿嘿,好像碰到个懂行的哈  下一篇文章:流水落花两不知--简明西方宗教、哲学思想史  构思中
  {  关于concep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Conception,一般做“概念”,恐怕错了。英文里还有“观念”的意思。所以concep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正确的翻译恐怕是“知这一念”。  按照佛法,人,人身,乃至,世界就是一念。但是这样翻,不太习惯,考虑到“感性”,“理性”等,以后就直接翻做“知性”,而不是“知性概念”等。  而前面加pure的,就翻成“纯粹知性”或“纯知性”。  至于它和“知性”的区别,还要再看。  关于 pure synthetical unity of the manifold  synthetical unity,前作“综合统一性”,总感觉别扭,不知所云。由于它是描述先验境界的,似乎应做“综合一体境界”,或简称为“综合一体境”。  而pure synthetical unity of the manifold  ,则应该是“纯粹万象综合一如境界”,这里manifold,是manifold representation 的简写,繁杂译成“万象”应该可以。汉语里,万象自然是综合的,所以可以译成“纯粹万象一如境(界)”  不一定对,边走边看吧  }
  认识必然须要确立对象,而对象必然赋予其概念,而概念必然基于语言,而语言形造于认识。  这是悖论的根源,而且不可调和。不可调和在于主体与客体之分!  因此任何认知与理念都在其中打转。这种打转才明智之人有了脱离的想法。而脱离首要是无知。  认识自己?自己在哪里?
  @防忽悠顾问
13:02:11  深刻意识到,一个观点不能离开其主体,主体有时候比其观点更有意思......  -----------------------------  你这观点才是正宗的儒者观点,也是汉族传统,而且据说是优良传统  汉族人不关心你发表的观点,而是关注你这个人。就像一个傻娘们,你说了很多话,内容她一点也没听进去,因为她只顾着听讲话的人的声音是否好听、脸是否好看、眼神是否有想上的意思、身体是否雄壮......内容不重要,主要看境界是否性感
  @防忽悠顾问
13:02:11  1、根据你的意思,《纯粹理性批判》叫《纯粹理性解析》似乎好点,纯意译。  -----------------------------  @胡整廿年
20:27:49  说话比较啰嗦,请见谅。  3 关于“纯粹理性”  有下面几层考虑  一. 理性本身,是“思想”的作用。这里思想,按唯识讲,属于第六意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心意识”中的意。在康德书里,应该属于“知”,即understanding的作用。我所理解的理性,即思考的良性作用,或者能导致良性作用的思想。比如最近德国穆克尔打开国门,接受移民,不到两星期,就180度转弯,从圣母总理直接变蛮横大妈,当初决定就是不理性,所......  -----------------------------  @防忽悠顾问
09:53:31  这要搞出来就牛逼了。但传统学界必将视之为旁门左道,因为这将破坏一种既得利益格局。  打通中西之别、宗教与
与心理学之间的壁垒,必将使无数人感到不爽。  -----------------------------  怎么打通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壁垒?使神学与哲学合一?  早在中世纪,罗吉尔培根、奥卡姆的威廉、司各脱等人就致力于将神学驱逐出哲学,好给哲学留地盘。因为哲学与神学之间必须有壁垒,否则哲学就是神学的婢女,实质上是消灭了哲学  另外,如果打通中西之别,最不爽的恐怕是儒者、传统贩子之类的脑残。消除差别,即是消灭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将被丢进垃圾堆。汉族传统文化之所以现在还能忽悠,全靠当局封锁西方文化
  个人认为汉语不适合哲学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思想本身。汉族没有哲学思考的传统,也没有哲学思想,所以汉语也就没有表达哲学思考的词汇、短语  汉译西方哲学书籍,上面的每一个字你都认识,但几乎每一句话你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不是译者的错,也不是你的错,而是,汉语根本没有表达哲学思想的手段。而西方拉丁语系读者阅读障碍就会小很多。每一个词汇都承载着历史,中国人对这些历史完全陌生。而西方人对这些历史很熟悉。拉丁语继承了希腊语,日尔曼语继承了拉丁语同时也继承希腊语,所以他们更容易理解哲学著作  一种语言是否发达,取决于该语言的使用频度,也就是思想交流是否频繁。汉族从秦汉以降,可以说完全没有了争鸣,全民使用孔先湿一颗脑袋,语言的全部用途是日常事务,根本没有纯粹思想的交流、思辨,所以,汉语顶多跟非洲原始部落的语言差不多
  作者:失足圣人 时间: 18:02:05  @防忽悠顾问
13:02:11  深刻意识到,一个观点不能离开其主体,主体有时候比其观点更有意思......  -----------------------------  你这观点才是正宗的儒者观点,也是汉族传统,而且据说是优良传统  汉族人不关心你发表的观点,而是关注你这个人。就像一个傻娘们,你说了很多话,内容她一点也没听进去,因为她只顾着听讲话的人的声音是否好听、脸是否好看、眼神是否有想上的意思、身体是否雄壮......内容不重要,主要看境界是否性感  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
  大家好!  你们要知道,本质和表象的探讨,中西皆有。  这也就是无数真诚哲人倍感苦恼的问题——我认识世界,认识半天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因此大家应该百度一下“现象学”。  我确实是天才,这点大家不必怀疑。我学人文科学,总是觉得是自己写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看书之前,无数深奥问题已经自发思考过了。因此我看人文类书籍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直接进入批判层次。  我把上课当看戏,也就是意识到了——  1、人类是否能经由语言抵达本质,这是存疑的。  2、如果不能,那这种上课的意义何在?(不是着急宣布上课无效,而是在假定其有效的前提下,研究课堂效果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个现象。)  3、因此我上课,任何课程,尤其是政治课、马哲课,总是兴致勃勃,目不暇给,欢乐程度跟去动物园看猴子没区别!  4、大家看我上网也是这种看戏的模式。不仅看别人,还看自己。莎士比亚说,ALL THE WORLD IS A STAGE。我国儒者早就知道,人生如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反认他乡是故乡”,你到我这个层次,就会觉得那是一种哲学的沧桑。  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了现象,你还误以为是本质,你还妄图用语言,用形而上学的方式还原本质。愚昧啊!(此处就不拿小高隐做例子了。 @高隐
)  懂了吗?
  校对——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不)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童天一  @野航  这也就是无数真诚哲人倍感苦恼的问题——我认识世界,认识半天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不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这一点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政治正确压倒一切。知识分子稍一含糊,就容易被人拐到“已经发现真理”的行列之中。而且这些拐人的人,往往是一些难以拒绝的人,比如他们十分民主,十分自由,十分宪政。。。  但是,我作为儒者,我肯定要在这个节点上与任何政治英雄分道扬镳。  这就需要强悍的、极度清晰的“智力尊严”。也就是说,我坚决不能容忍自己竟然跟着一群以行为宣布自己“透过现象,占领了本质”的人群走,那样我会觉得惭愧不已。  你跟他们走,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而是,等于你直接用行动践踏了一个千古的哲学问题——人能不能直接抵达本质?  如果这个问题存疑,我为什么像个饿死鬼投胎一样抢着去站队呢?  当这个民族重新涌现无数我这样的儒者,那才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重新焕发的时候!
  @浮点运算器  小浮点,你笑啥子?是不是用干笑掩饰对我的崇拜之情?
  注意,我不是要否定形而上学。我特别尊重形而上学带来的规范和框架,我了解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局限。  大家看看我论道德经、心经就知道了,我最大特点确实是儒家的,那就是往上走的时候,不会回头唾弃低处。  /m/post-no01-.shtml
  作者:防忽悠顾问 时间: 19:28:51  @浮点运算器  小浮点,你笑啥子?是不是用干笑掩饰对我的崇拜之情?  ————————————  你又错了。我感兴趣的是现代人文社会是如何还原你这一身返祖现象的事物本质。
  人类的普遍性认识构筑了语言的轮廓,但语言的内涵却由不同人的差异性认识来填充。  这是语言在讨论形而上陷入晦涩难明的缘由。  所有现象的解析都可以由语言来解构,但语言无法还原现象,这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语言构成时产生的局限。缘于从现象到认知再到语言,信息层层递减。  思维由各种符号组成,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一个人习得的语言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其思维方式乃至思维能力。分析语言可以分析思维,乃至认识,但无法分析现象。  现象的描述是在概念上的语言堆积,堆积的越丰富,现象被还原程度越高。但是所有对现象的描述都天然的具有解释本质的企图,因为任何接近本质的语言解释都能提高交流上效率。  人类在认识现象的过程中形成语言,又依赖语言确定现象。因此语言是天然的二元产物,语言本身的结构就是二元的,语言无法表达绝对的理念,因此依赖语言的思维无法认识自我。
  @防忽悠顾问
19:19:24  大家好!  你们要知道,本质和表象的探讨,中西皆有。  这也就是无数真诚哲人倍感苦恼的问题——我认识世界,认识半天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因此大家应该百度一下“现象学”......  -----------------------------  老二好  我刚才百度一下,听说现象学讨论逐现象的本质
  @云上雪
21:31:02  人类的普遍性认识构筑了语言的轮廓,但语言的内涵却由不同人的差异性认识来填充。  这是语言在讨论形而上陷入晦涩难明的缘由。  所有现象的解析都可以由语言来解构,但语言无法还原现象,这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语言构成时产生的局限。缘于从现象到认知再到语言,信息层层递减。  思维由各种符号组成,最主要的符号是语言,一个人习得的语言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其思维方式乃至思维能力。分析语言可以分析思维,乃至......  -----------------------------  说的很好。有功底。  我不仅认识了现象和本质的纠结关系,我还知行合一,将其落实到交流、做人中。  比如我的表达方式,那肯定不只是一种机灵,它更是一种现象学的方法化、工具化。  我往往不谈对方的问题,而是直接切入他的问题的背后,那是一些他刻意隐藏,或者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一些动机。  像我这样交流,貌似拒绝交流,其实恰恰相反,与我交流的人往往能感受到交流效果之强烈。而旁观者往往看不出来,因为我的话语构造中,有时候不把旁观者考虑在内。  像我这样交流,要舍弃太多东西。比如说对形而上学、文本、语言的眷恋。这种眷恋背后的潜意识是——我不搞成文章我就白白思考啦!  我当然也有此遗憾。但我意识到了,我非搞成文章,我的思考就打折扣啦(因为语言的天然局限)!  所以说,我的表达方式欢乐、坚决、不羁的背后,有一种痛。  那种痛,只有哲学高手、人生大师、心灵猎手才能敏锐地体察得到。  因此,绝对不主流等二愣子说我是行为艺术家,这倒是非常正确的。  我感觉我就是以语言为材料的当代艺术家,但不只是行为艺术家,而是装置、行为、现场、文本等等手段高度综合的当代艺术家。
  @防忽悠顾问
19:27:10  这也就是无数真诚哲人倍感苦恼的问题——我认识世界,认识半天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不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这一点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政治正确压倒一切。知识分子稍一含糊,就容易被人拐到“已经发现真理”的行列之中。而且这些拐人的人......  -----------------------------  老二,你可能被人拐怕了,所以看见谁都觉得是人贩子  其实吧,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人贩子
  @防忽悠顾问
19:27:10  这也就是无数真诚哲人倍感苦恼的问题——我认识世界,认识半天究竟是本质,还是现象?  当然,政客和煽动者就不在乎这个。他们会直接宣布自己发现了真理(本质)。  这一点尤其重要!  因为现在政治正确压倒一切。知识分子稍一含糊,就容易被人拐到“已经发现真理”的行列之中。而且这些拐人的人......  -----------------------------  @失足圣人
21:43:08  老二,你可能被人拐怕了,所以看见谁都觉得是人贩子  其实吧,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人贩子  -----------------------------  你还是先补课吧。  
  释家的大乘佛法最大特点是不设本体,其实佛学基本都是在讨论认识,其实质是认识论的集大成者。这点有别于西哲和儒道。虽然许多宗门都不同程度或深或浅的陷入本体论,比如禅宗和法相唯识都认为“万法唯心”或“心生万法”,而华严宗又认为“缘生万法”。这其实就是本体论,无非是性起或者缘起的不同见解。似乎只有天台宗将大乘佛学的非本体观推向极致,即不存在本质,只有现象。并且没有所谓物我的主客二分,一切都统归现象,仅在现象上获得绝对的同一。如此不设本体,也没有主客二分,成功的让佛学在认识上避开了二元悖论。避开了语言思维上的陷阱。语言在纯粹的现象界里失去了思维上的功用,因此无须设立各种认识,只须肯定现实即可,因此中论云:“一切相皆实相。”
  因此,佛学提出的般若智慧首要在于无知,因为有知必然对现象确立概念,如此又落入语言思维的二元困境。摆脱语言思维的束缚,也就获得了思维上自由,而这种束缚是认知造成的,于是无知之知才能真正获得绝对境界上的体验。
  @云上雪
21:53:03  因此,佛学提出的般若智慧首要在于无知,因为有知必然对现象确立概念,如此又落入语言思维的二元困境。摆脱语言思维的束缚,也就获得了思维上自由,而这种束缚是认知造成的,于是无知之知才能真正获得绝对境界上的体验。  -----------------------------  这种境界,可以作为一种关照世界的方法论而存在。  因为,你一旦致力于让“境界”作为理论概念挤进形而上学的殿堂,则后果1、无非是又增加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2、你用语言区反对语言的局限,本身就是违背形而上学最根本原则的一种矛盾。  这个时候应该想的是,境界这个概念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的价值场域,用严格的形而上学去表达它,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让大家直接掌握这种关照世界的工具。由此,“境界”就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它的存在价值。  这可以说是一种策略(回避了形而上学的价值引力场),也可以说是一种骄傲(不鸟形而上学的价值引力场)。
  @高隐  你看看,你啥时候能让我有心情谈哲学?这话题你能参与进来吗?(不能)
  @云上雪
21:53:03  因此,佛学提出的般若智慧首要在于无知,因为有知必然对现象确立概念,如此又落入语言思维的二元困境。摆脱语言思维的束缚,也就获得了思维上自由,而这种束缚是认知造成的,于是无知之知才能真正获得绝对境界上的体验。  -----------------------------  @防忽悠顾问
22:16:08  这种境界,可以作为一种关照世界的方法论而存在。  因为,你一旦致力于让“境界”作为理论概念挤进形而上学的殿堂,则后果1、无非是又增加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2、你用语言区反对语言的局限,本身就是违背形而上学最根本原则的一种矛盾。  这个时候应该想的是,境界这个概念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的价值场域,用严格的形而上学去表达它,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因此,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让大家直接掌握这种关照世......  -----------------------------  佛学最终还是落实在现实生活里,我觉得佛学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清醒的,所以才会有“平常心是道”这句警语。  用境界显然是没有更好的词汇来解释物我两忘的绝对性体验。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或者说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离言绝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指出,言语和认知在绝对性体验上是无用的。  虽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因为形而上肯定不是某种体验,而是对一切现象的终极解释。但是又形而上有关联,毕竟这种体验可以联系到形而上,换句话说,一旦有了这种绝对性的体验,便确立形而上的解释。
  @云上雪
  用境界显然是没有更好的词汇来解释物我两忘的绝对性体验。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或者说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离言绝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指出,言语和认知在绝对性体验上是无用的。  虽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因为形而上肯定不是某种体验,而是对一切现象的终极......  -----------------------------  你对佛教的理解基本是错误的  六祖《坛经》讲“自性”,不是本体的变称?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儒家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很难做到,但在真正修行路上,还是初步的
  @云上雪
用境界显然是没有更好的词汇来解释物我两忘的绝对性体验。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或者说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离言绝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指出,言语和认知在绝对性体验上是无用的。  虽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因为形而上肯定不是某种体验,而是对一切现象的终极......  -----------------------------  @胡整廿年
08:38:39  你对佛教的理解基本是错误的  六祖《坛经》讲“自性”,不是本体的变称?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儒家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很难做到,但在真正修行路上,还是初步的  -----------------------------  所以在这一点上,六祖慧能及不上天台宗的智顗大师。智顗提出的性具实相,一念无明法性心,否定了性起论和缘起论,把中观的非本体论推向了极致。慧能仍然在性起论也即本体论上打转。  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云:  问:心起必托缘,为心具三千法?为缘具?为共具?为离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缘;若缘具者,缘具不关心;若共具者,未共各无,共时安有?若离具者,既离心离缘,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得,云何具三千法耶?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持法性也。《摄大乘》云:法性不为惑所染,不为真所净,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黎耶是也,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若从地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一边。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缘,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缘故亦应缘生一切法,何得独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黎耶是依持,离法性外别有黎耶依持则不关法性,何得独言黎耶是依持?又违经。经言非内非外,亦非中间,亦不常有。又违龙树。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
  @云上雪
用境界显然是没有更好的词汇来解释物我两忘的绝对性体验。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或者说不是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离言绝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指出,言语和认知在绝对性体验上是无用的。  虽然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形而上的问题,因为形而上肯定不是某种体验,而是对一切现象的终极......  -----------------------------  @胡整廿年
08:38:39  你对佛教的理解基本是错误的  六祖《坛经》讲“自性”,不是本体的变称?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儒家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很难做到,但在真正修行路上,还是初步的  -----------------------------  你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理解有误,因为佛学不设本体,故一切现象皆无自本体可依持,名为空。因空无自体,因此语言于此究竟处无效,心于此无行。
  缘起而性空,空无自性,即一切现象无本体可依持。既然无本体,语言于此失去了描述对象,认知也于此失去了对象。因此不是止心熄心,而是于此究竟处,无心可行,无言可道!故离言绝相,空性离一切相,实在是无相可知。。。。
  龙树的中观是讲诸法无生的,而到了禅宗,特别是六祖慧能反而开始讲心生万法和自性了。在本体论上反而是一种倒退。
  @云上雪
  佛学是讲修行的,所有理论都是修行指导或境界描述,空谈理论,画饼充饥,打打妄想而已已
  @胡整廿年
10:38:19  @云上雪  佛学是讲修行的,所有理论都是修行指导或境界描述,空谈理论,画饼充饥,打打妄想而已已  -----------------------------  往哪里修?是修个天人福报还是地狱鬼途?无一法可得,故无道可修。
  要说修行,我就不罗嗦了,高僧大德开示的很透彻了。可以搜一下虚云的修禅开示,《修与不修》。真说的很明白了。
  @云上雪  往哪里修?是修个天人福报还是地狱鬼途?无一法可得,故无道可修。  -----------------------------  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非离真而立处,立处即真也。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  不真空论(终)
  所以,用汉语进行哲学表达,基本上是各说各话  不仅你们,哲学师傅开会的时候,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上台宣读一下自己的稿子,然后散会,没有争论,就像人大开会一样  因为汉语太粗劣了,在思想上,只有私有语言,而没有公共语言  汉语的公共语言仅仅局限于日常事务,也就是吃穿问题
  @云上雪
09:23:38  龙树的中观是讲诸法无生的,而到了禅宗,特别是六祖慧能反而开始讲心生万法和自性了。在本体论上反而是一种倒退。  -----------------------------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云上雪
09:23:38  龙树的中观是讲诸法无生的,而到了禅宗,特别是六祖慧能反而开始讲心生万法和自性了。在本体论上反而是一种倒退。  -----------------------------  @胡整廿年
08:38:04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  -----------------------------  无体空性超一切限量,因之无体,故无一切差别和参照。而一切法皆以空性为体,故一切法皆无生灭等等差别限量,即无生灭,一切皆实,故诸法毕竟空相便为实相。然空有二义皆为此心造弄,如等世间何来或空或有之二分之理?故非空非有,非空非非空,非有非非有,如此入离一切相之空有不异的一乘境界,因此诸法即实相。
  如果不理解诸法即为实相的话可以看僧肇《不真空论》里两句话,“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和“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僧肇四论绝对是中观入门的最佳教材
  @云上雪
10:47:32  如果不理解诸法即为实相的话可以看僧肇《不真空论》里两句话,“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和“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  佛法不是用来理解的
  @云上雪
10:47:32  如果不理解诸法即为实相的话可以看僧肇《不真空论》里两句话,“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和“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也。”  -----------------------------  @胡整廿年
11:18:31  佛法不是用来理解的  -----------------------------  信解行证 ,由解入行,由行得证。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达摩四行观》  理入则须深解,若不解,如何是无自无他?如何是凡圣等一?
  江月何年初照人--康德的 “统觉” 和 佛教的“根本无分别智”  关于“统觉” 和 佛教的“根本无分别智”  Apperception,第一次碰到这个词的时候,当然是查字典了。字典说是“哲学上的统觉,明觉(作用)”,还有“领悟”,因为我翻,尽量不用意义不清楚的词,及生僻的,所以最后用了“领悟”。 但意思还是不太明白。估计字典作者,是从哲学书上拷贝、粘贴过来的。反正哲学大佬说了,跟咱无关不是。  翻到80页左右的时候,感觉我都要崩溃了,因为我不懂啊,我看着英文都不懂,别人看着我翻的这劳什子能懂吗?这不是蒙人吗?晕。。。琢磨来,琢磨去,这个“统觉”,严格讲是这个词组,(synthetical) unity of apperception,似乎应该是佛教所说的“根本无分别智”。  关于无分别智  在网上找了两段,大家参考  一  根本智。梵语mu^lajn~a^na。又作根本无分别智、如理智、实智、真智。无分别智之一。相对于后得智。乃诸智之根本,以其能契证真如之妙理,平等如实,无有差别,故亦称无分别智。于摄大乘论释卷八中,称此智乃为正证之慧;盖以此智远离各种推求考察之行解,亦无分别之智用,然此智之任运可烛照法体,契会真理,故为正证之智慧。又以此智为智之正体,而非化用,故又称之为正体智,乃十波罗蜜中之般若波罗蜜。[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成唯识论卷九]  二  谓离主观、客观相,平等地运作的智慧。也是超越概念式思维的真实观智。用佛教术语来说,这是指离能取、所取之相,而转为平等性之智。如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一云(大正31o235b)︰‘无分别智,缘一切有为无为等诸法真如,通为一境,此智与境无复分别。’  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六云(大正31o351c)︰  ‘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者,所缘谓真如,能缘谓真智。此二平等譬如虚空。即是不住所取能取二种性义,由不分别所取能取,是故说名无分别智。’  此谓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所取与能取之分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此时之智即为无分别智。  此智可分为三种,即加行、根本、后得。其中,为道之因之寻思慧,称为加行无分别智或加行智;为道之体之正证慧,称为根本无分别智、出世无分别智或根本智;为道果之出观起用慧,称为后得无分别智或后得智。  唐译《摄大乘论释》卷八提及此智的自性,谓(大正31o363c)︰  ‘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以修慧为体,菩萨于十地之位数数修习,第八地以后即任运相续。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二云,无分别与菩萨无异,无分别智之自性即是菩萨之自性,菩萨以无分别智为体。  下面看康德的论述(还是用的)  一、  And thus the synthetical unity of apperception is  the highest point with which we must connect every oper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even the whole of logic, and after it  our trans indeed, this faculty is the  understanding itself.  这样一来,领悟的分析统一性就是最高的点,我们必须将知觉的每一个动作,甚至全部逻辑与之相连,其后才是我们的先验哲学;实际上,这个功能就是知觉本身。  二、  The first pure cognition of understanding, then, upon which is founded  all its other exercise, and which is at the same time perfectly  independent of all conditions of mere sensuous intui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original synthetical unity of apperception.   因此,知觉的第一个纯粹认知,是领悟的源始综合统一性(根本智)的原则。基于此认知,发现了它的其它所有活动,同时它又是完全独立于仅仅感性直观条件的。  三、  This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necessary unity of apperception is  indeed an identical, and therefore analytical, but it  nevertheless explains the necessity for a synthesis of the manifold  given in an intuition, without which the identity of self-consciousness  would be incogitable.   这个必须的基本智的基础原理,实际上是一个平等的,因此也是一个分析的命题;但它毕竟对一个直观所给予的万物一如境界,解释了其必然性;没有这个根本智命题,自我意识的那种平等性就是无法想象的。  四  It is by means of the transcendental unity of apperception that all  the manifold, given in an intuition is united into a conception of  the object.通过根本智,所有在直观中被给予的繁杂,被统一进了对象的概念中。  讨论:  先贴这些,整个恐怕要重翻了。  仔细品味这两个词:“无分别智”,“领悟的统一”,是不是有个“平等”,“同一”在里面呢?  庄子讲:“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是不是同一的呢?
  江月何年初照人--康德的”Scheme”与“阴阳”  
  关于determination  易经里有“不易,变易,简易”的意思。如果substance,被理解为本体,即那个不易,那么determination就可以译为变易。
  关于apprehension与妙观察智  Apprehension:旧译把握,我前面译做”分别解”,“锁定“,“认定”等。但总有骨鲠在喉之感。现在好像清楚了。  先百度一个,看妙观察智定义:  《心地观经o二》:“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大意是说,所谓妙观察智,是由“分别识”转化而来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分别事物(诸法)的自相(法相不同)和共相(法性相同),由此而在法会上为众生宣说妙法,使其在修持上不退转,因此而叫妙观察智。  为什么会是这个情况?  我们知道,普通人处在普通的二元境界,使用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理性,理智,等等。  修行的人,初步证入,得根本智后,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  在万象一如境界中,要分别各种情况,就需要这个智,而不是普通的理智了。  康德所说的“实体”(substance),应该是共相,而被规定后所生成的“being,non-being“,就是自相.自相生生灭灭,共相不生不灭。
  关于virtue,尊严,功德与道德  满世界都是抡大词的。  吃完晚饭,去公园散步,时间长了,都认识了。一天一位老者说,他妻子脑梗偏瘫,为了不麻烦孩子,他一个人照顾了5年,自己累了一身病,我心里正点赞呢,老者扔出一句话来:“为了老婆走的有尊严”。一下给我打晕了。您就不能说:“活的舒舒服服的,走的体体面面的”?满世界都是抡大词的,震的人手麻脚软,肝胆俱颤!  有人问了,楼主要不要尊严啊?我说谁给俺美女美元,按车拉的,俺天天给他磕头烧香,让他有尊严。哥要的是舒坦。。。  Virtue,前面出现过,没搞清楚,没翻。刚才译成“特质”,出去溜达一会,琢磨好像应该是佛教所说的“功德”。这地方,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功能”之类的,怎么也不应该是“尊严”,莫名其妙啊?  这地方为什么康德用了Virtue这个似乎很美、很虚的词?因为已经涉及到宇宙中那股神秘的力量,你叫它“神”,“佛”,”造物主“,等等,南先生说叫“哈不愣登”什么的,都无所谓,只是个代号。但到这里,非用恭敬的词不可。“功能”不敬,所以佛教有“定所缘功德”,“慧所缘功德”之说,当然,这些词,对现代人来讲,可能有些遥远。不知道什么意思了!  进一步讲,中国传统的“道德”,道和德是分开讲的,恐怕也是这个道理,南师在其《老子他说》里,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康德的in general(凡夫的)与“物自身”  in general,他本做“一般而言”。开始也没有注意,熟人好办,就简单译成“普通的”,后来总碰到,发现好像有点问题。实际意义应该是:“凡,凡夫的,凡夫所证境界的”。这类意思。与之相对的,就是“圣的,先验的”。“五四”之后,凡圣的观念没了,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译成“凡的”,恐怕都有心理障碍了。  以后根据情况,可以译成“普通的,普通情况的,普通人的”等等。  下面看这句话:  A transcendental use is made of a conception in a fundamental proposition  or principle, when it is referred to things in general and considered  as
an empirical use, when it is referred merely to  phenomena, that is, to objects of a possible experience.  先验应用是由基本命题或原理中的概念构成的,这时概念指向普通情况下的事物,并被认为是物自身;经验性应用时,概念仅指向现象,即可能经验的对象。  先看后半句:经验性应用时,概念仅指向现象,即可能经验的对象。  例如,我们谈水,那么只是概念里的水。即客观世界的水,如雨水,河水,自来水,通过眼睛、感觉形成“现象”,然后在我们的思想里形成“水”这个概念,然后大家可以在论坛上探讨交流。这种交流,不会对客观世界的水发生影响,就是这个意思。  再看前半句:先验应用是由基本命题或原理中的概念构成的,这时概念指向普通情况下的事物,并被认为是物自身;  这句话比较绕,首先是“先验应用”形上的,然后又是“指向普通情况下的事物”,最后又是“物自身”。人们大概这样就被康德绕晕了。  实际上,“先验应用”,就是圣智慧所证镜,万物一如境界,不是普通人的思想境界。比如这时候的概念水,它就不是一个普通概念,而是直接会和客观世界中的水发生联系的,进而发生变化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是“指向普通情况下的事物”这句话的意思。  最后是“物自身”了,这是康德学说里最关键的概念了。在这里,注意它是区别于普通的单纯的“概念’,而是“概念”和“实物”(普通情况下的事物)一体的一个状态,或境界等。所以表述起来,很绕。  用神圣的话讲,或者说,用佛教的话讲,就是“心,佛,众生,物“,四无差别。  基督教等的三位一体,基本也是这个意思。但实际他们懂不懂,那就另说了,反正康德是一通猛批。因为这个是要证的,不是用来颂的。你把赞美诗唱烂了,只能说明你有一副好嗓子而已。  那么,再转回来,从普通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康德的matter,质料?业力  昨天翻译到Matter and Form这一段,matter他本做“质料”,前面翻的时候,就直接翻成“物质”了,到了这里觉得有点不妥,想来想去,不知道该怎么弄。晚上打坐的时候,就琢磨这事,跟一休哥一样,琢磨来琢磨去,哎呀,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呀!  刚解除佛教的时候,什么“业”呀,“缘”,感觉都很迷茫,都是些什么东东啊? 不如唯物主义来的直接啊,劳苦大众都能理解,无产阶级的斗争工具。  不说了。  我们先看平常,我们用的几个词,比如“东西”,“事”等,这个意思,大家都懂,但是要说明白,麻烦了,能确定的,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存在,实在的东西。好像是又具体又抽象的那种感觉。英文里也一样,比如what’s the matter?(怎么回事?)等。  康德到了这一步,痛苦了,把他所“看”到的事情描述清楚,找不到词,要么造,要么借用,借用,那只能是借用普通情况下最接近的词,在他看来,这个只能是matter了.  康德痛苦,译者更痛苦,因为搞不清楚康德在讲什么,碰matter这个词,查字典,是“物质,事件”,但从上下文看,都对不上,最后“质料”就造出来了。用普通的概念解释先验的东西,所以读者就掉到石头滩里面了。以前的译者,10年,8年的,确实都下工夫了,但由于五四之后,中国文化被扔沟里了,对道、形而上没有知识和感觉。所以搞不懂了。正所谓:“万千杨柳尽向西”,向西也是白向西。  下面看康德怎么讲这个matter:  The former denotes the determinable in  general, the second its determination, both in a transcendental sense,  abstraction being made of every difference in that which is given, and  of the mode in which it is determined.  业指出了普通的可被规定者,形式是其规定,二者都是在先验意义上说的,对被给予的东西的所有区别、及其被规定的模式,都被抽象掉了。 Logicians formerly termed the  universal, matter, the specific difference of this or that part of  the universal, form.   从前,逻辑学家们把普遍的东西称为业,这种业或那种业之间的特别差异,称为形式。  几乎是很直白,“都是在先验意义上说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唯心或唯识的概念。  下面搜了一段佛教的业,自己脑补,网址里有些解释,恐怕是现代人的唯物观念,要仔细甄别。  业之种别甚多,大别之,不出身业、语业、意业三种。此身语等业又可依表、无表之标准加以区分。能表示自心之善等以令他人知晓之业,称为表业;不能表示自心之业,称为无表业。依《俱舍论》卷十三所载,表业、无表业俱以色性为体,故身语二业各有之。意业非色,不能表示,故不称为表;无表故亦无无表。依此说,业总有五门,即身表业、语表业、身无表业、语无表业、意业。然若依《成实论》卷七所说,意业亦有无表。另外,《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载,大乘亦有人谓意有表、无表二种。又,《成实论》卷八分别作业、无作业、非作非无作业,谓业有此三种,其中非作非无作即是意业。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4/142720.html)
  Mere,纯然?纯粹?还是名如?  Mere,merely,出现的非常频繁,李本做“纯然”,不懂,百度一下,是“纯粹,全然”,是完全纯粹吗?  老子曰: “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说,可以命名,但和普通的概念不一样。  如果读过《金刚经》的,就会发现,这个句式经常出现:“说。。。,即非。。。,是名…”。例如: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看mere的英文:  Just what is specified and nothing more,usually emphasizing the smallness,humbleness,or unimportance of the thing or person designated  ,有很轻微的意思。  康德到了这个地步,他不知道怎么说了,所以选了mere这个词,例如mere form,就表示“可以称作形式的东西”,这类意思。  举个例子,南先生讲,他的一个师傅,回家,走了大半夜,天亮的时候,有人看到水里有个人,头一冒一冒的,感觉有人落水了,就赶快提上来,发现是个出家师傅,就问:  “师傅啊,你着是到哪里去啊?”  “我回家呀”  “你怎么走到水里去啦?”  “我不知道啊”  如果这个故事继续,旁边的人捧起一碗水,说这是水啊?那师傅看看,就只能说:“那就叫它水吧”。  所以目前认为可翻译为:“仅如”,或者“名如”,因为一切都是“如如”。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截拳道武术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