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0:5---7节春节讲章的经文有哪些的意思

证道题目:《基督台前的亮光—向主活着的盼望》、经文:林后5:7-10。讲员:董弟兄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JavaScript seems to be disabled in your browser.
You must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to utiliz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is website.
Organise my
blog: Be inspired
I'd love to see
Select category
Taking just a few moments each day to stop, breathe and re-focus can have such a huge effect on our overall wellbeing and our new Pause Collection is designed to help you do just that.
Whether you’re looking to overcome organisation challenges, rediscover your ambitions, explore your personal happiness, or live in the moment, you’ll love the inspiring experience of a kikki.K Workshop.
Wherever you are in the world, whether it's a new financial year or half way through, why not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get ready for tax time now?
Items 1 to 4 of 363 total
Enjoy a welcome treat when you
sign up to be a kikki.K member.
Select your country
Enjoy a welcome voucher when you sign up to be a kikki.K member*新约查经·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25:1&&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著灯出去迎接新郎。&&
25:2&&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
25:3&&愚拙的拿著灯,却不预备油;&&
25:4&&聪明的拿著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 &&
25:5&&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著了。&&
25:6&&半夜有人喊著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25:7&&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25:8&&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
25:9&&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
25:10&&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25:11&&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
25:12&&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25:13&&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25: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25:15&&按著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25:16&&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25: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25: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25: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25: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著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25: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25:23&&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25: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25: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25: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25: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25: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25: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25:31&&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著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25:32&&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
25:33&&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
25:34&&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25:35&&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25:36&&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25:37&&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
25:38&&甚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
25:39&&又甚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
25:40&&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25:41&&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
25:42&&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
25:43&&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
25:44&&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
25:45&&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25:46&&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贰、逐节详解
【太廿五1】「『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 & & & ﹝背景批注﹞古时犹太人的婚礼分为两部分:新郎先往女家迎娶并设宴款待宾客,有时婚筵长达七日,然后和新娘同返夫家举行婚礼。并且照常规,新郎在迎娶新娘那天,先到自己亲友家去和朋友吃喝快乐,直到夜间才到新娘家迎娶。因此,新娘的年青女友(童女们)负有迎接新郎的任务。当新郎来得迟的时候,童女们就暂时躺下歇息,等候陪伴新郎来的人大声呼喊说:『新郎来了!』她们便起来,各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 & & & ﹝文意批注﹞「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那时』指主再来的时候;『天国好比』是指当主再来,带进国度的实现时,所将发生的事,包括1~13节所描述的全部情景。
& & & & ﹝灵意批注﹞『十个童女』豫表信徒,如同贞洁的童女,许配给基督(参林后十一2);『灯』豫表人的灵(参箴廿27);『新郎』豫表主耶稣基督,祂将要来迎娶新妇(参九15;约三29)。
& & & & & & & & 我们信徒在这黑暗的世代中,背负着基督的见证(「拿着灯」),好象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5~16),一步步走出世界,迎接那要再来的基督(「出去迎接新郎」)。
& & & & & & & & 备注:1.这里不提新妇而提童女,因为『新妇』是豫表教会(参弗五25)──包括所有信徒的总体称呼,而『童女』是豫表个别的信徒,这个比喻所注重的是各人儆醒、豫备、等候主再来的情形如何。
& & & & & & & & & & & & & & & & 2.『十』加上『二』为『十二』。『十二』这数目字在圣经里是指『永世的完全』,故本章的『十个童女』加上前章提去和撇下的『两个』(参廿四40~41),乃是古今中外所有基督徒的总合。在主再来以前,绝大多数的基督徒已经过世了,故用『十个』来代表已死的信徒;前章的『两个』则代表主再来时还活着的信徒。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是献给基督的「童女」,因此应当向主持守纯一清洁的心,而不可贪爱主以外的人事物(参林后十一2~3)。
& & & & & & & & (二)信徒是世上的光,我们的「灯」要时时点着,才能归荣耀给父神(参五14~16)。
& & & & & & & & (三)我们的使命乃是要「出去迎接新郎」;基督是我们活着的意义,这样,我们死了也才有益处(参腓一21)。
& & & & & & & & (四)基督是我们的「新郎」,祂对我们的看顾、爱护、供应与安慰,永远新鲜,永远不衰。
【太廿五2】「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
& & & & ﹝原文字义﹞「愚拙的」蠢笨,拙口笨舌,魔利(参五22);「聪明的」精明,细心,有智虑,有见识(参廿四45)。
& & & & ﹝灵意批注﹞『五』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字。因此,『五个』愚拙的和『五个』聪明的,象征信徒各人在神面前担负自己行为的责任。
& & & & ﹝话中之光﹞(一)人在神面前的「聪明」或「愚拙」,并不能归咎于天生如此,乃在于人是否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五个」)。
& & & & & & & & (二)敬畏神是智能的开端(参箴一7),凡对神的话单纯地信而顺从的,就是聪明的人;凡对神的话抱持『但是』、『或者』、『照我看来』等态度的,就是愚拙的人。
【太廿五3】「愚拙的拿着灯,却不豫备油;」
& & & & ﹝背景批注﹞『灯』即指火把,是一根长棍,顶端系有浸过油的碎布,点上火,作为夜间出外照明之用。通常另随身携带装油的器皿,以备不时加油之需,免得熄灭。
& & & & ﹝文意批注﹞「却不豫备油,」并不是说她们的灯里面没有油,因为她们的灯仍会发光(参8节),故此处应是指没有另外『豫备油在器皿里』(参4节)。
& & & & ﹝灵意批注﹞「愚拙的拿着灯,」『拿着灯』象征他们的灵已经活过来了(参弗二5),可以为主发光照耀(参弗五8~14)。
& & & & & & & & 「却不豫备油,」『油』豫表圣灵(参赛六十一1;来一9;约壹二20,27);『不豫备油』并不是指他们的『灵』(灯)里面没有内住的圣灵(参罗八9;弗一13),而是指他们没有让圣灵浸透且充满到全人里面(器皿里)。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得着重生,有圣灵的内住还不够,仍须让圣灵充满到魂的各部,且扩及全人(参徒六3,5;弗五18)。
& & & & & & & & (二)『得着圣灵』(灯里的油)是神白白的赏赐(参结卅六26),『充满圣灵』(豫备油在器皿里)是须要我们付代价追求的。
【太廿五4】「聪明的拿着灯,又豫备油在器皿里。」
& & & & ﹝文意批注﹞愚拙的和聪明的都『拿着灯』,惟一不同的点乃在愚拙的『不豫备油』(参3节),聪明的『又豫备油在器皿里』。
& & & & ﹝灵意批注﹞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作祂的器皿(参罗九21~24;彼前三7小字『软弱的器皿』),故『器皿』象征信徒的魂,也就是信徒『外面的人』(参林后四16原文)。
& & & & & & & & 「又豫备油在器皿里,」象征信徒让圣灵从他们的灵里扩散并充满到魂的各部分。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各人都有一份该尽的责任,就是要让圣灵充满并浸透我们的全人。
& & & & & & & & (二)因为圣灵不愿一直与人的魂相争(参创六3),所以我们若要让圣灵充满,便需要舍己、背十字架(参十38~39;十六24~25)。
& & & & & & & & (三)我们是否甘愿失丧魂生命,或宁求安逸以保全魂生命,聪明和愚拙的分别就在于此。
【太廿五5】「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
& & & & ﹝灵意批注﹞「新郎迟延的时候,」豫表主的再来迟迟尚未成就(参彼后三9)。
& & & & & & & & 「她们都打盹睡着了,」『打盹』乃因身心疲惫,故象征信徒肉身衰老或患病(参徒九37;林前十一30);『睡着』象征信徒肉身的死(参约十一11~13;林前十五18;帖前四13~14)。
& & & & & & & & 主耶稣曾应许祂要再来,但已过二千年,主仍『迟延』未来,因此绝大多数的信徒都在祂再来之前,先是『打盹』(患病),然后『睡着了』(过世)。
& & & & ﹝话中之光﹞(一)主若迟延再来,我们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拙的,都要「打盹睡着了」。
& & & & & & & & (二)信徒聪明或愚拙的分别,全在于「睡着」以前;我们在世时的光景如何,决定我们将来在主面前的地位。
【太廿五6】「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 & & & ﹝灵意批注﹞「半夜有人喊着说,」『半夜』指黑夜已深的时候(参罗十三12),这世界会越过越黑暗,直到主再来;『有人喊着说』指当主再来之时,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参帖前四16)。
& & & & ﹝话中之光﹞(一)有时,正当我们身处的环境最恶劣,遭遇最黑暗的时候(「半夜」),主就来拯救我们。
& & & & & & & & (二)信徒今天所有的追求和生活见证,都是为着「迎接」基督,也是归给基督的。
【太廿五7】「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 & & & ﹝文意批注﹞『收拾灯』指剪去被火烧焦的碎布末端,然后再加上油(参阅3节﹝背景批注﹞)。
& & & & ﹝灵意批注﹞『起来』象征从死里复活(参林前十五52;帖前四16);『收拾灯』象征信徒在复活以后,被神光照,对付自己一生为基督所作的见证,和属灵生命所达到的程度。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活着时的行事和经历,乃是我们将来据以迎见主的豫备(参启十九7~8;彼前一5~7;四13)。
& & & & & & & & (二)我们若不是在今天活着的时候就学好属灵的功课,将来有一天仍须要补课(「收拾灯」)。
【太廿五8】「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
& & & & ﹝文意批注﹞「请分点油给我们,」表明那五个愚拙的童女,是等到睡醒之后才猛然发觉,自己并未及早充分豫备油。
& & & & & & & & 「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表示她们的灯是点着的,灯里面有油,但份量不够用,快要用尽,即将熄灭。
& & & & ﹝灵意批注﹞『分油』豫表想要跟别的信徒分享他们属灵的成就。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迟早须要豫备油(被圣灵充满)──今世若不豫备,将来仍须豫备。
& & & & & & & & (二)我们的里面越多充满圣灵,外面的光照就越明亮;越少圣灵,就越黯淡(「灯要灭了」)。
【太廿五9】「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罢。”」
& & & & ﹝文意批注﹞「恐怕不够你我用的,」意即『对不起,爱莫能助,因为只够我自己使用。』
& & & & ﹝灵意批注﹞聪明童女的答话表明如下的属灵原则:
& & & & & & & & 1.圣灵的恩赐可以彼此分享(参徒八17;十九6;提后一6),但圣灵的充满(器皿里的油)却不能分享。
& & & & & & & & 2.别人顶多只能指点:如何才能被圣灵充满(「不如...」)。
& & & & & & & & 3.圣灵的充满一定要自己去追求(「你们自己到...」)。
& & & & & & & & 4.追求圣灵的充满,必须付出代价(「到卖油的那里去买」)。
& & & & & & & & 『卖油的』可能是指站在普天下主旁边的那两个『油的儿子』(参亚四11~14,『受膏者』原文是『油的儿子』);他们就是『两棵橄榄树』所豫表的,在大灾难期中曾奉差遣作见证人(参启十一3~4)。&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之间固然应当彼此体恤,彼此相顾(参林前十二25;加六2),但属灵的经历和成就,是不能分给别人的。
& & & & & & & & (二)油不是『分』来的,而是「买」来的──我们对膏油的经历,不是『二手』的,而是『头手』的。
& & & & & & & & (三)我们若要得着圣灵的充满,就必须自己付出代价(参启三18)──诸如:撇下一切、背起十字架、舍己、跟随主等等。
& & & & & & & & (四)人付出的代价有多少,所得属灵的收获也有多少;被十字架剥夺得越多,就越多得着属灵的成就。
【太廿五10】「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豫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 & & & ﹝背景批注﹞犹太人古时的婚筵,有时连续长达七天之久(参创廿九22,28)。
& & & & ﹝灵意批注﹞「同他进去坐席」『坐席』象征有分于羔羊的婚筵(参启十九9)。
& & & & & & & & 「门就关了,」这『门』不是救恩和永生的门(参七14),乃是进到国度里享受婚筵的门(参八11)。
& & & & & & & & 备注:羔羊的婚筵开始于千年国度之前(参启十九7,9,17),结束于千年国度之后(参启廿一2),可见羔羊的婚筵与千年国度同样久长,得胜者要与基督一同作王,同享喜乐,长达一千年(廿4~6)。千年国度时期,仅是羔羊的婚筵,必须等到新天新地永世里面,基督才正式婚娶教会作羔羊的妻(参启廿一1~2,9)。
& & & & ﹝话中之光﹞(一)赴羔羊婚筵的资格,是根据信徒生前的光景而决定,而不是根据复活以后的光景。
& & & & & & & & (二)信徒当趁着还有今日(参来三13),及时豫备自己,以免将来被关在门外。
& & & & & & & & (三)油总是要买的,问题是早买或是迟买,早买的就得进去,迟买的就被关在门外;信徒总是须被圣灵充满的,问题是早被充满或是迟被充满,既然如此,还是今天就爱惜光阴,追求被圣灵充满(参弗五16,18)才上算。
【太廿五11】「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阿,主阿,给我们开门。”」
& & & & ﹝文意批注﹞「其余的童女,」指那五个愚拙的童女。
& & & & & & & & 「随后也来了,」她们和聪明童女的分别,仅仅是时间的迟早不同。
& & & & ﹝灵意批注﹞本节的话表明两件事:
& & & & & & & & 1.愚拙的童女也豫表得救的信徒;『随后也来』豫表他们随后也被提。
& & & & & & & & 2.他们因未能及早豫备好,故赶不上第一次的被提。
& & & & ﹝话中之光﹞(一)当主再来的时候,一切信徒未必都是豫备好了的;我们若要等到主再来时才豫备,就会赶不上。
& & & & & & & & (二)信徒甚么时候成熟,甚么时候才会被提。
【太廿五12】「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 & & & ﹝文意批注﹞「我不认识你们,」『认识』在原文(oida)含有『称许、嘉许、喜欢、承认』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并非指完全不认识他们,而是指不赞赏他们(参七23)。
& & & & ﹝话中之光﹞(一)主再来的盼望,原是让我们信徒欢喜快乐的(因为将与祂一同坐席);但是我们若不趁早儆醒豫备,反要被主责罚。
& & & & & & & & (二)信徒若须等将来复活后,才出代价以达到生命成熟的地步,就不像那些初熟者(参启十四4)那样与主的关系亲密,蒙主喜悦,同主享受国度的筵席。
【太廿五13】「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 & & & ﹝文意批注﹞「所以你们要儆醒,」『儆醒』在这里的意思是『豫备好』(参10节);『儆醒』是指对主的态度,『豫备』是指对自己。
& & & & & & & & 本节与廿四章四十二节彼此呼应,表示本章1~13节,乃是补充廿四章40~42节。主在那里豫言活着的信徒,他们在主再来时将会被提或撇下;而主在这里则豫言已死的信徒,他们在主再来时将会同祂坐席或被拒门外。
& & & & ﹝话中之光﹞(一)主再来的时候既是人所不能知道的,我们就当趁早豫备,时常「儆醒」。
& & & & & & & & (二)真正「儆醒」的人,就是深怕自己没有豫备好的人;不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乃是竭力追求(参腓三12)。
& & & & & & & & (三)我们若本着迎接主再来的态度,天天敬虔度日,自然很快就会达到豫备好了的地步。
【太廿五14】「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 & & & ﹝文意批注﹞「天国又好比,」原文并无『天国』,可译作『它好比』或『它正如』。
& & & & ﹝灵意批注﹞「一个人要往外国去,」『一个人』指主耶稣;『往外国去』指主离世升天(参来九11;彼前三22)。
& & & & & & & & 「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仆人』原文是『奴隶』,指信徒是主用宝血所买的奴仆(参林前七22~23);『家业』指属灵的产业,也就是神的家(教会)和神家中的儿女(参弗一18)。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在生命上是作童女(参1节),为祂而活;在事奉上是作仆人,为祂作工。
& & & & & & & & (二)我们是靠恩典和信心作神的儿女,是靠恩赐和行为作主的仆人;作神儿女需要借着基督,作主仆人需要借着圣灵。
【太廿五15】「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 & & & ﹝原文直译﹞「按着各人自己的才能,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他连得,一个给了二他连得,一个给了一他连得...」
& & & & ﹝背景批注﹞『他连得(talent)』是犹太币制单位,一他连得约重三十公斤,值三千舍客勒(shekel)。
& & & & ﹝文意批注﹞「按着各人的才干,」『才干』是指各人先天的才智,加上各人后天学习所得的技能。
& & & & ﹝灵意批注﹞「给他们银子,」『银子』象征信徒蒙恩得救后,从主所得到的属灵恩赐(参林前十二4~11),这些属灵的恩赐原是主的家业(参14节),今天主把它们变换为银子,使我们据以经营和服事。
& & & & & & & &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主乃是根据各人天然度量的大小,分给各人大小不同的恩赐(参罗十二3,6;弗四7)。
& & & & & & & & 「就往外国去了,」象征主到天上;事实上,属灵的恩赐是在主升天之后才赐下来的(参弗四8)。
& & & & ﹝话中之光﹞(一)三个仆人代表古今中外所有的信徒;凡是信徒,都是主的仆人,也都从主得着属灵的恩赐,没有一个信徒可以推辞说,『我没有恩赐,所以我不必交账,不必服事。』
& & & & & & & & (二)世人看重才干,但才干并非恩赐;各人的才干,必须能为主所用,才会对主、对人均有益处。
& & & & & & & & (三)才干可以影响所得恩赐的大小,但并不就表示:才干凌驾在恩赐之上;才干是天然的,恩赐是属灵的。
& & & & & & & & (四)在教会中,才干必须被主转化为恩赐,才不致于生乱;教会中所发生的问题,泰半起因于信徒只会运用天然的才干作事,而不会运用属灵的恩赐。
& & & & & & & & (五)恩赐(「银子」)是主给的,不是教会中的任何人给的;虽然使徒和长老也借着按手祷告传递恩赐(参提前四14;提后一6),但他们不过是赐给恩赐的管道,主权仍在于主自己。
& & & & & & & & (六)主既然将恩赐赐给每一位信徒,祂的意思乃是要教会中每一个人都能运用恩赐,因此,我们应当顾到别人的恩赐,千万不可践踏别人的恩赐。
& & & & & & & & (七)主恩典的托付,总是照着祂所赋与我们各人能力的大小,绝不会超过我们所能担当的。
& & & & & & & & (八)器皿的度量,也会限制主托付的度量(参王下四5~6);因此我们应当求主扩充我们的度量,好叫我们能得着更大的托付。
【太廿五16】「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 & & & ﹝文意批注﹞「随即拿去做买卖,」『随即』表示没有耽搁;『作买卖』说出主人供给仆人们银子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把银子储藏起来,而是盼望他们善加运用,藉以加增更多的银子。
& & & & ﹝灵意批注﹞『作买卖』象征运用恩赐;『另外赚』象征:(1)恩赐越是运用,就越会增加;(2)运用恩赐的程度,例如:领五千另外赚五千,即表示百分之百完全运用,没有任何浪费或损失。
& & & & ﹝话中之光﹞(一)主量给我们各人的恩赐,是要我们去加以运用(「拿去作买卖」),好增加属灵的产业(「另外赚」)。恩赐越运用,就越会增加。
& & & & & & & & (二)我们的身体、时间、才智、恩赐等等,应当百分之百为主使用,为主活着。
【太廿五17】「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 & & & ﹝文意批注﹞『照样』表示他的忠心程度与努力情形,与那领五千的,丝毫没有差别。
【太廿五18】「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 & & & ﹝灵意批注﹞「去掘开地,」『地』象征世界;『掘开地』象征在世界里面钻营。
& & & & & & & & 「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埋藏银子』象征埋没恩赐;这是一项不负责任的行为。
& & & & ﹝话中之光﹞(一)恩赐小的人,往往容易自暴自弃,轻忽并荒废了主所给的恩赐。
& & & & & & & & (二)信徒在教会中,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责任轻省,工作容易,就懈怠下来;因为若是这样,将来更无法在主面前推诿责任。
& & & & & & & & (三)信徒不在教会里面服事、经营,反而转向世界,把全部的心神和精力用在世界里头,这就是埋藏恩赐的行为。
& & & & & & & & (四)我们任何与世界的联合、牵连和亲近,甚至一点点留恋世界的念头,都会导致恩赐的埋没。
& & & & & & & & (五)信徒的言谈、举止、行事为人,若受世俗的影响,自然也会埋没恩赐;例如:我们若在一个人面前说了不合圣徒体统的话,就不能再在他面前作主的见证,因此埋没了恩赐。
& & & & & & & & (六)任何以属地的理由为借口,不肯充分运用恩赐(例如:我须要去作工赚钱,没有时间参加传福音聚会),这也是埋没恩赐。
【太廿五19】「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 & & & ﹝灵意批注﹞「过了许久,」『许久』象征整个恩典时代。
& & & & & & & & 「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这是象征主的再来。
& & & & & & & & 「和他们算账,」『算账』象征基督台前的审判(参林后五10;罗十四10)。这一个审判,与本章31~46节所述基督荣耀宝座前的审判不同;前者是对信徒,后者是对世人。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和主之间的账目,迟早有一天总是要「算账」的,所以如何向主交账,应该时常存记在心。
& & & & & & & & (二)倪柝声作诗说:『我今每日细望审判台前亮光;愿我所有生活、工作,那日都能耐火。』
【太廿五20】「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 & & & ﹝灵意批注﹞注意19节是『主人来』,本节是那仆人『来』。前节是象征主再来降临空中云里;本节是象征信徒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参帖前四17)。
& & & & ﹝话中之光﹞(一)信徒今日在地上所有的事奉,将来都要在主面前一一交账(参林前三10~15);所以我们今天在地上所作的一切,都会存记到天上(参六20),也会存记到永世(参路十六9)。
& & & & & & & & (二)我们今天工作的成果,一切都是属于主的,将来都要向主交账,故千万不可据为己有。
【太廿五21】「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 & & & ﹝原文直译﹞「...我要委派你管理许多事;进到你主人的快乐里。」
& & & & ﹝原文字义﹞「良善」美好,好事;「忠心」信实,可靠。
& & & & ﹝文意批注﹞「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良善』是指好的存心和动机;『忠心』是指好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 & & & ﹝灵意批注﹞『不多的事』象征今世在主里的工作;『许多事』象征在未来的国度里所要作的工作;『管理』象征执掌权柄;『享受你主人的快乐』象征国度的奖赏。
& & & & ﹝话中之光﹞(一)主所求于我们的,不是工作的成功与发达,而是「良善」与「忠心」;司提反虽然没有为主作伟大的工作(参徒七章),在人看是失败的,但在主看却是「又良善又忠心」的。
& & & & & & & & (二)「又良善又忠心」与26节的『又恶又懒』成对比,故良善是指体贴主的心意,忠心是指殷勤不懒惰。
& & & & & & & & (三)我们今天为主无论作了多少事,乃是「不多的事」,它们不过是为着将来能管理「许多事」,所必须先经历的豫习;信徒真实的事奉,乃是在永世里的「许多事」。
& & & & & & & & (四)我们常以为自己所服事的太多太大了,但在主看来却是「不多的事」;我们若能以主的眼光来看一切的事奉,就会欣然以赴。
& & & & & & & & (五)凡在今世「不多的事」上忠心尽职的人,他们所得的赏赐是在将来膺负更重大的责任(「许多事」)。
& & & & & & & & (六)今天忠心服事,将来才能得着权柄「管理」,信徒谁愿为大,就必作别人的用人(参廿26)。
& & & & & & & & (七)主耶稣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参来十二2),我们也当为着将来能享受「主人的快乐」,忠心到底。
& & & & & & & & (八)与主同享喜乐,乃是最大的赏赐,远胜于国度的荣耀和地位,因为喜乐乃是内心的满足,非外面的收获所能比拟。
& & & & & & & & (九)信徒现在虽已经有喜乐(参彼前一8),但将来却更要大得喜乐(参腓一23;约壹三2);信徒现在所享受的喜乐,受自己容量(心)的限制(参约十五11~12),但将来所要享受的喜乐,乃是浸沉在基督的喜乐里(原文『进到你主人的快乐里』),无限无量。
【太廿五22】「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 & & & ﹝话中之光﹞那领二千银子的,并不因自己的恩赐不如别人,而忌妒别人,反而照样忠心于主的托付,这种气度,使他能与那领五千的相提并论,毫无逊色。
【太廿五23】「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 & & & ﹝文意批注﹞注意:主人对那领二千银子的仆人的奖赏,和对那领五千的完全一样(参21节)。这表示主人所看重的是仆人们的忠心,而不是他们工作成果的多寡。
& & & & ﹝话中之光﹞(一)那日的交账,不是看我们工作成果的多少,乃是看我们忠心的程度,是否百分之百充分运用主所给的恩赐。
& & & & & & & & (二)恩赐大小与得赏赐无关;我们所得的恩赐可以不如别人,但我们的忠心可不能落于人后。
& & & & & & & & (三)主要我们负责的是忠心的问题,所以不要羡慕别人恩赐多,怨叹自己恩赐少。
【太廿五24】「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 & & & ﹝文意批注﹞「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知道』原文是指外面客观知识上的认识,而不是里面主观经历上的认识;『忍心』意思是心肠坚硬如同铁石。这个仆人认为他的主人是一个严厉又刻薄的人。
& & & & & & & & 「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这句话是古时农人所用的俗语:在正常情形之下,耕作时必须先有撒种,后才有收成;打禾时先迎风簸散谷物,然后才将子粒聚集起来。故全句意即『没有付出,却想有所得。』正像埃及的法老不给以色列人草,却要他们照常交砖(参出五7~14)。
& & & & ﹝灵意批注﹞「那领一千的,也来...」『来』是指来到基督的审判台前。这证明他不仅是得救的人,并且还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
【太廿五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 & & & ﹝文意批注﹞「我就害怕,」他是『害怕』把所领的银子赔掉了,将来难于交账,因此不敢动用。
& & & & ﹝话中之光﹞(一)胆怯的人──怕主,怕人,怕失败,怕成果少,干脆就让世俗、罪恶、肉体等属地的人事物,将恩赐埋没了,结果一事无成。
& & & & & & & & (二)我们事奉主不能消极被动,应当积极主动地运用主的恩赐。
【太廿五26】「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 & & & ﹝文意批注﹞「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又恶又懒』与『又良善又忠心』(参21,23节)的话相对。『恶』指他没有遵从主人的心意,又妄论主人;『懒』指他缺乏工作与行为,未尽主人的托付。
& & & & & & & & 「你既知道我...」并不是主人承认那仆人对他的评论是正确的,主人的意思乃是:『你既认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那么你就应该...』。所以主人是凭他自己的口供来定他的罪(参路十九22)。
& & & & ﹝话中之光﹞(一)我们应当更多认识基督,以免因无知而在祂眼中成了「恶」的仆人。
& & & & & & & & (二)我们若浪费了一生,没有为主而活,以致闲懒不结果子(参彼后一8),就是「懒」仆。
& & & & & & & & (三)主将来要以我们自己的话,来断定我们的不是。
【太廿五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 & & & ﹝文意批注﹞「兑换银钱的人,」原文是一个字,从『四脚桌子』(four-foot)转变而来,今天在希腊的银行门口仍可见到此字。兑换银钱的人就坐在小桌子旁兑换钱币(参廿一12)。但本处不是指在圣殿里兑换银钱的人,而是指在通商海口帮助生意人兑换银钱的人,他们是当时的小型银行,经营存放和汇兑银钱的业务。
& & & & & & & & 「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利』字原指子孙,转用来形容资金的子孙,亦即产生利息。
& & & & ﹝灵意批注﹞『我的银子』象征属灵的恩赐;『兑换银钱的人』象征教会;『生利息』象征结出恩赐的果子。
& & & & & & & & 『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去生息』的意思乃是说,我们最低限度可以把主所给的恩赐,让教会中别的圣徒也能分享运用,例如:当教会传福音时,我们虽不能作见证或释放信息,但至少能带朋友来听福音,为福音聚会祷告等,从旁帮助别人结出福音的果子。
【太廿五28】「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太廿五29】「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 & & ﹝灵意批注﹞今天在教会时代里,凡忠心运用恩赐而增加恩赐的(「凡有的」),将来在国度时代里,还要得着更多的恩赐(「叫他有余」);但若在今天埋没恩赐,以至于闲懒不结果子的(「没有的」),连他今天所仅有的一点点恩赐,将来都要被『剥夺』净尽。这个原则也适用于今天的事奉工作:你越有,主越要加给你;甚么时候你一停止进步,连已往所得的,也要被夺回。
& & & & ﹝话中之光﹞(一)爱心等属灵的恩赐,越使用就会越增长;越不爱人,爱心就越减少。
& & & & & & & & (二)「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这话说出丰满的原则:我们若不扣住丰富的基督,乐意供应给别人,结果却叫自己更加丰富。
& & & & & & & & (三)主再来时,不单是消极的审判人,刑罚人;更是积极的恩待人,祝福人。
【太廿五30】「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 & & & ﹝原文字义﹞「无用」没有用处,没有益处,无利可图。
& & & & ﹝文意批注﹞「把这无用的仆人,」表明没有尽职的仆人,对主人来说,是没有益处的。
& & & & ﹝灵意批注﹞『外面黑暗』不是指地狱(火湖),乃是指在主荣耀的面光之外的领域;失败的信徒,当主再来时,要被主惩治,暂时要被关在千年国度的门外(参10节),在那里痛悔思过(「哀哭切齿」)。& & & & ﹝话中之光﹞不肯运用恩赐的信徒,在主看来是无益的,是叫主受亏损的。
【太廿五31】「当人子在祂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
& & & & ﹝文意批注﹞「当人子在祂荣耀里,」『人子』乃是主在祂的国度中所特有的名称(参十三41);这国后来将交给父神(参林前十五24),而成为神的国。
& & & & & & & & 「要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本段经文明显记载,主坐『宝座』是为着审判;根据圣经的记载,主再来以后的审判至少有四种:
& & & & & & & & & & & & 1.『基督台』前的审判:这是在千年国度之前,为着确定谁有资格进入千年国度属天的部分,所以这一个审判的对象是教会中的信徒(参林后五10;彼前四17),无论是生是死,都包括在内(参帖前四16~17)。
& & & & & & & & & & & & 2.『基督荣耀宝座』前的审判:这也是在千年国度之前,为着确定谁有资格作千年国度属地部分的百姓,所以这个审判的对象是主再来时尚活着的万民(参徒十42;提后四1),即不信的外邦人(参耶三17)。至于不信的犹太人,也都将受审判(参太十九28),结局将确定谁能承受地上的弥赛亚国(参赛六十10~12;亚十四16~18)。
& & & & & & & & & & & & 3.『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这是在千年国度以后,新天新地以前,为着确定谁要遭受永火刑罚的审判,它的对象是所有在头一次复活(参启廿5~6)里没有分的死人,他们都要复活受审后被扔在火湖里,就是第二次的死(参启廿11~15)。
& & & & & & & & & & & & 4.在末日对堕落犯罪天使的审判:在这一次的审判里,得胜的基督徒要作审判官(参林前六3;犹6;彼后二4)。
& & & & ﹝话中之光﹞今天主的宝座,对我们是『施恩的宝座』,故我们可以随时前来得帮助(参来四16);但将来是「荣耀的宝座」,是圣洁的,要施行审判。
【太廿五32】「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象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
& & & & ﹝背景批注﹞在巴勒斯坦地,白天通常是把绵羊和山羊合在一起牧放,但到晚上就把牠们分开,因为山羊的御寒能力较弱,故须在保暖的地方过夜。
& & & & & & & & 再者,绵羊生性温良,山羊生性凶狠好斗。
& & & & ﹝文意批注﹞「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万民』原文是『外邦人』或『列国的百姓』,有别于犹太人和信徒。当主再来的时候,也要召聚所有不信的外邦人,到祂荣耀的宝座跟前接受审判。
& & & & & & & & 「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主再来时的审判,乃是将人「分别」成好坏两类,对信徒如此(参2,21,23,26节),对世人也是如此。
& & & & & & & & 「好象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在圣经中,主有三种不同的羊:(1)信徒(参约十11;来十三20);(2)犹太人(参诗八十1;耶廿三1~4;卅一10);(3)外邦人(参诗一百1~3)。这里的绵羊和山羊,都指不信的外邦人。
【太廿五33】「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
& & & & ﹝文意批注﹞「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右边』是指尊贵和有福的一边(参王上二19;诗四十五9)。
【太廿五34】「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豫备的国。」
& & & & ﹝文意批注﹞「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我父』是指主的父,而不是他们的父;『赐福』指地上的福,就是神创造时所豫定给人的福(参创一28),而不是信徒那属天的福(参弗一3)。神所赐给人创造的福,曾因人类的堕落而失去,现又重新赐给绵羊所豫表的义人。
& & & & & & & & 「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豫备的国,」他们将来在千年国度里,仍得在属地的部分作子民,享受那创世以来为他们所豫备的国(参启十二5;亚八20~23)。
& & & & ﹝话中之光﹞(一)温良如绵羊的世人,他们顺着本性行事,他们的是非之心显出功用(参罗二14~15),他们的一生,大体上还受神的约束、管理(牧养),故是蒙神赐福的。
& & & & & & & & (二)我们若有甚么善行,有甚么好处,都是因为蒙神赐福的缘故。
【太廿五35】「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
& & & & ﹝灵意批注﹞这里的『我』和使徒行传九章四节的『我』一样,乃指基督扩大的身体而言,故包括一切神的儿女。就着主耶稣在肉身里也是犹太人的身分而言,这个扩大的『我』,也包括犹太人在内。
& & & & ﹝话中之光﹞(一)我们身受的苦难,主都与我们一同忍受,祂能感觉到我们的苦痛。
& & & & & & & & (二)我们作在神儿女身上的每一细节,都蒙主记念。
& & & & & & & & (三)我们如何对待别人,竟成了分别好人和坏人的根据,所以我们对每天所遭遇的人(有的人也许一生只遇见一次),不可随意轻忽(参来十三2)。
【太廿五36】「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 & & & ﹝文意批注﹞『饿了、渴了、作客旅』(参35节),和本节的『赤身露体、病了、在监里』都是形容犹太人和信徒在大灾难期间所受的苦难。
【太廿五37】「义人就回答说:“主阿,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
& & & & ﹝话中之光﹞(一)真正的善行,常是不自觉的,是爱心的自然流露,这在主面前才有价值。
& & & & & & & & (二)凡在事奉中满了自觉,自以为曾为主作了多少的事工,反而要被主责备说:『我从来不认识(称许)你们』(参七22~23)。
【太廿五38】「甚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
【太廿五39】「又甚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
& & & & ﹝话中之光﹞可见我们所有的推食、施衣、留宿、看病、探监等善行,乃是主所称义的,主称行这些事的人为『义人』。
【太廿五40】「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 & & & ﹝灵意批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弟兄』是指信徒(参十二48~50),也指犹太人(参诗廿二22~23)。
& & & & ﹝话中之光﹞(一)所以我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参十八10)。
& & & & & & & & (二)我们任何善待弟兄的行为,也要存著作在主身上的态度,而不可指望弟兄的感恩回报。
& & & & & & & & (三)人只有透过爱弟兄的行为表现,才能真正领悟到爱神的意义。天国的赏赐是赐给那些不计较报偿而甘心服事的人。
& & & & & & & & (四)信徒无论是多么微小,多么软弱,主都能够进到我们的感觉里头,祂都会与我们感同身受,这是何等的体恤(参来四15)!
【太廿五41】「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去。」
& & & & ﹝文意批注﹞「你们这被咒诅的人,」『被咒诅的人』指被定罪的人,与『蒙福』的人(参34节)恰好相反(参民廿四9)。
& & & & & & & & 「进入那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去,」『牠的使者』指与撒但一同堕落的天使(参彼后二4;犹6;启十二7)。不信的恶人,他们的结局乃是永不熄灭的火湖(参启廿10,14~15;廿一8)。
& & & & ﹝话中之光﹞(一)神为人豫备的,原是福分,不是咒诅;神向我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参耶廿九11)。人若招致咒诅和灾祸,都是自作自受。
& & & & & & & & (二)火湖原不是为人豫备的,但若有人执迷不悟,跟随魔鬼和牠的使者背逆神,结局就要与牠们同受火湖的苦。
【太廿五42】「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
& & & & ﹝话中之光﹞他们被主定罪,只不过没有顾念到别人的苦情,可见怜悯人的重要性。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参雅二13)。
【太廿五43】「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
【太廿五44】「他们也要回答说:“主阿,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
& & & & ﹝文意批注﹞前面的义人是为善而不自觉,这里的恶人是看见别人的苦情而无知觉;一个是没有自己,一个是不顾别人,其差别就在于此。
& & & & & & & & 本章31~46节,特别是指在末期大灾难中,不信的世人如何对待基督徒和犹太人说的。
【太廿五45】「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 & & & ﹝话中之光﹞(一)世人的原则是多作多错,少作少错,不作不错;但属灵的原则是该作而不作,便是大错特错。
& & & & & & & & (二)那些自以为属灵,凡事不肯轻举妄动的人,有时因为太过谨慎,主再三感动仍然踌躇不前,要知道这也是得罪主的。
【太廿五46】「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 & & & ﹝文意批注﹞「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永刑』就是进入永火里(参41节),也就是被扔在火湖里(参启廿15)。
& & & & & & & & 「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不信的义人也有分于永世里的新天新地,但他们仍与信徒不同,信徒是『得』着永生,而他们是『进』入永生。得着永生,是生命进他们的里面;进入永生,是他们进入永生的领域里面。进入永生的人,他们的里面并没有永远的生命,故仍需生命树的叶子作医治(参启廿二2)。
参、灵训要义
【十个童女的豫表】
& & & & 一、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拙的都豫表得救了的基督徒:
& & & & & & & & 1.自始至终她们都是童女(1,11节)──罪人在主眼中乃是淫妇(参约八3~7)
& & & & & & & & 2.她们的手里都拿着灯(3~4节)──罪人不能发光作见证(参五14~16)& & & & & & & & & & & &
& & & & & & & & 3.她们的灯里都有油,不然,那五个愚拙的便不会说『我们的灯要灭了』(8节)──罪人的里面没有圣灵(油)
& & & & & & & & 4.她们都出去迎接新郎(1,6节)──罪人不是『迎接』主,而是被主『聚集』到审判台前(参32节)
& & & & & & & & 5.她们都闻半夜喊声而起来(6节,参帖前四16)──都有分于第一次的复活;已死的罪人要等到千年国度以后才会复活受审判(参启廿12)
& & & & & & & & 6.她们都起来收拾灯(7节)──收拾灯即豫备油,罪人无须豫备
& & & & 二、五个聪明的童女豫表得胜的基督徒:
& & & & & & & & 1.她们在生前就豫备油在器皿里(4节)──不只在灵里有圣灵,并且还让圣灵浸透到全人(器皿)里(参罗九21,23~24)
& & & & & & & & 2.她们都与新郎一同坐席(10节)──有分于羔羊的婚筵(参启十九9)
& & & & 三、五个愚拙的童女豫表失败的基督徒:
& & & & & & & & 1.她们在生前只拿着灯,却不豫备油(3节)──仅仅重生得着圣灵的内住(参罗八9),却未满有圣灵(参弗五18)
& & & & & & & & 2.她们是等到主再来后才去买油(9~10节)──在死而复活之后才付代价豫备油
& & & & & & & & 3.她们被拒在门外(11~12节)──不得有分于羔羊的婚筵
【三种仆人的豫表】
& & & & 一、领不同数目银子的仆人都豫表得救了的基督徒:
& & & & & & & & 1.他们都是主的仆人(14节)──仆人意即『奴隶』,是主用宝血买来归属于祂自己的(参林前七22~23)
& & & & & & & & 2.主把祂的家业交给他们(14节)──不得救的人不配得着主的产业
& & & & & & & & 3.主都赐给他们银子(15节)──不得救的人不能得着属灵的恩赐
& & & & 二、领五千和二千银子的仆人豫表得胜的基督徒:
& & & & & & & & 1.他们都把银子拿去作买卖(16~17节)──殷勤运用属灵的恩赐
& & & & & & & & 2.他们都额外赚了银子(16~17节)──充分运用属灵的恩赐
& & & & & & & & 3.他们都得到主的夸奖(21,23节)──从主得到国度的奖赏
& & & & & & & & 4.惟一不同的,乃是他们所领和所赚的银子有多寡(16~17节)──所领受属灵的恩赐和工作的成果大小不同
& & & & 三、领一千银子的仆人豫表失败的基督徒:
& & & & & & & & 1.他误解主是忍心的人(24节)──主虽严厉但满有慈心
& & & & & & & & 2.他因『害怕』而埋藏银子(25节)──将主所赐属灵的恩赐荒废在世界里
& & & & & & & & 3.他被主责备是『又恶又懒』和『无用』的仆人(26,30节)──存心不正和行为闲懒的仆人,对主的产业没有益处
& & & & & & & & 4.他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30节)──在国度时期,受到主的惩治
【绵羊和山羊的豫表】
& & & & 一、主再来时也要召聚仍活着的万民,对他们施行审判(31~32节)
& & & & 二、绵羊豫表义人,因善待主的小弟兄,而承受那创世以来所豫备的国,进到永生的领域里面(34~40,46节下)
& & & & 三、山羊豫表恶人,因对主的小弟兄缺乏爱心,而进入为魔鬼和牠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接受永刑(41~46节上)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
这章经文很好了运用的对比的手法,聪明的和愚昧的对比,以及他们的下场也截然不同,我们应该很清楚哪些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愿我们都作一个聪明的人,得主的称赞和喜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条经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