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读城市管理专业的同学们,最后都找到了什么工作?欢迎各院校已就业给师兄师姐的毕业赠言回答,谢谢!

论坛纪要——师兄师姐和你唠唠就业那些事儿
论坛纪要——师兄师姐和你唠唠就业那些事儿
时间:2014年6月8日
地点:“我们是爱南开的”微信研讨群
主持人:王建东教授
记录人:陈明,鲁春阳
主讲嘉宾简介:
刘洋:就职于招商银行天津分行。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材料学院,14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国经所国际商务专业。低调热心的国商好学长。
张龙:就职于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部。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14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国经所国际商务专业。多才多艺的热心学长。
胡震:就职于工商银行总行资管部。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行政管理专业,14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国经所国际商务专业。南开周政院团委组织部部长。热情幽默的国商班长。
杜光玮:现供职于宏源证券下属宏远汇智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另类投资,曾就职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人文社科实验班,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国经所世界经济专业。是国经所同学的最热情“大师兄”。
张秋雨:现供职于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部。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国经所世界经济专业。“最女生,最彪悍”的温婉学姐。
王建东教授:非常高兴今天邀请到12国商的三位同学、你们的大师兄杜光玮同学和你们的美女师姐秋雨同学来与大家做一个就业方面的深入交流,也非常高兴今天这么多同学来参加这次就业分享会。这几位优秀的师兄师姐应该说是我们南开的骄傲,也是我们经院的骄傲,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五位呢都是我非常欣赏的同学,我们是爱南开的,他们也非常爱南开,让我们欢迎他们!我们的讲座形式是请他们五位每人各介绍十分钟,接着我们互动提问。
(一)刘洋师兄:
王老师好,杜师兄好,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大家好,感谢大家给我们这次机会,我就把我找工作时的一些经验教训和体会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谢谢大家。
首先,我先把我们这届同学的就业情况跟大家说一下,我们这届同学一共有39个,我统计了一下,去银行的有11个,去基金和券商的有8个,两项加起来几乎占到全班同学的一半,从就业去向上来看,大部分同学还是进了银行和券商这类主流的金融机构,我觉得去银行和券商的同学都还是比较优秀的。我就先抛砖引玉,抛个砖,跟大家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下我找工作时的一些体会和教训。
其实在我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比较想去券商,但是最后签了招商银行天津分行,没有能够去成券商,通过这个经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找券商失败的一些教训,顺便总结一下我们班成功进入券商的同学的经验,这些也只是从我的观点出发。待会儿会有张龙师兄为大家讲一下,如果想去券商的话需要具备哪些东西,紧接着我再跟大家分享一下成功进入银行的一些经验。
1.提升硬件实力,注重实习经历
当时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也面试了好几家券商,但最终没能如愿以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不够优秀,条件不够硬,缺乏CPA等一些比较有含金量的证书,并且学历上可能不够突出。今年就业形势比较紧张,一些大的券商大部分分布在北京和深圳,他们更青睐于于清华北大人大的同届学生,我们南开的同学要是在北京找工作的话,学校上没有太大优势,但也不能说是劣势。第二个原因我觉得是之前没有一个很好的实习经历,从我们班8名进入券商和基金的同学来看,大部分都有进入券商3个月以上的实习经历,所以我想告诫一下师弟师妹们,如果想进券商,真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实习,因为有时候在面试时券商的实习经历比你考一些证书更有用一些。当然,一些同学如果能够考下CPA或者CFA等比较有含金量的证书,也是非常不错的,在找券商类的工作时也会起到很大帮助。
2.想进银行:综合素质+尽情表现
再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我找工作以及最后如何进了银行的这段经历。在面试过多家券商被拒之后,我发现券商可能确实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之前我也投了很多家银行,收到许多银行的面试,拿到了几个银行的offer,最后选择了招商银行天津分行。在银行的笔试面试过程中,我觉得银行很看重个人的能力,也就是综合素质,而不是在于你考了很多证。而综合素质怎样才能表现出来?首先是平时的积累,再者面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尽情发挥,这样进银行的概率才可能大一点。大家在面试银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牛人,因为很多牛人其实也是愿意进银行的,所以这个过程中大家不要担心自己证书不够,去银行真的是一个认真准备的过程,银行的笔试主要考一些行测和银行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有一些类似托业的英语基础知识,认真准备笔试拿到进面试的机会,只要好好表现,进一家银行不难的。所以对于想进银行的师弟师妹们的建议是,从简历,到笔试,面试都要认真准备。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最后再总结一下,其实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刚开始都会有一些小波折小打击,你有时会觉得自己的目标跟现实中的情况存在差距,但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对自己定位的过程,当这个定位愈发清晰的时候,只要我们理智地摆正目标,最终大家都会找到一个比较心仪的工作。
时间比较短可能我说的不够全面,待会儿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一定知无不言,尽量回答。下面就请我的两位好哥们儿张龙和胡震跟大家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二)张龙师兄:
感谢刘洋。王老师好,杜光玮师兄好,各位师弟师妹好。下面我简单就我的读研及找工作时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在这儿分享一下。
1.考证or 实习
在我一上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就业,工作也是固定在金融领域,所以在我上研之后大部分没怎么在学校待过,基本上就出去实习了。可以说我找工作走的是实习路线,因为CPA、CFA也没有考过,主要是通过在实践中去学习,增加自己的专业性,希望以后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增加一些分量。通过实习来确定工作这只是一种方法,当然我身边也有一些同学因为自己的实力过硬,证书比较齐全也是能够进入到大型证券公司投行部的,像我们这一届的一位师兄他就是这样做的,他CPA都已经通过,也在会计事务所工作过,所以说到底是通过实习还是通过考证能进入券商,这个是不一定的。关键是,如果想通过实习进入券商,那么就一定要在实习的时候尽全力,认真的学东西做事情,让领导认可欣赏你,自己也能确实学到本业务当中关键性的东西,一些核心的要素,以便我们以后找工作中当面试官问起来相关知识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的回答,体现我们的专业性。我和刘洋有一点不一样的体会是,现在券商银行基金的工作没有哪个高哪个低,以后的发展会是多样化的一个结果,我现在觉得我在银行的一些同学他们以后的发展趋势会很好的。
2.实习需要积极主动,善于表现
既然我是通过实习找到的工作,那么我就说下我实习的经历吧。我第一份实习是在一个基金公司做基金销售,第二份实习是在中信建投的投行部做股票的IPO,第三个实习是在浙商证券的国内收益部做债券承销,这三份实习持续的时间分别是,第一个销售岗实习了一个半月,投行岗实习了三个月,最后一份实习也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实习了将近一年。在实习的时候,我想给各位师弟师妹提点建议,我觉得公司都会喜欢一类人,这些人都积极主动,聪明能干而且开朗热情,能够合群。其实不管什么岗位,在我们刚进去的时候肯定都不是专业的,有很多的问题我们都不懂,有很多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做,但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勤奋学到的,反而我认为,如何做到开朗热情合群,让领导认可我们,喜欢我们,这个是比较关键的。可能跟北京和天津的氛围不同有关,我觉得北京的学生那种自我表现欲望都非常强烈,相比之下我们天津的学生在这方面会稍微有一点弱势,但是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师弟师妹,我觉得我们以后可能会做的越来越好。也是希望各位师弟师妹在以后进到一家公司去实习的时候要尽量的表现自己,能够把自己最好的方面表现给领导,让领导喜欢我们,千万不要有一些惧怕或是不自信的表现,一定要表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
3.找工作:做足准备+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还有,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想要得到某份工作,就需要了解我们私下该做什么,当然面试笔试这些比较基本的知识都能够从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然后去准备学习和掌握的。第二个是心理上。其实经历了一年,我也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工作,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要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从来没有一种工作钱多活少离家近,我们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找起工作来才会有目标性,当然这点我在找的时候心里也挣扎过,即使当时在浙商这边可以留用了,我还是先后面试了七八家机构,最后选择留在浙商也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吧。所以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建议是,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一定券商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里面牺牲了很多自己其他方面的东西。
好了,可能时间有点紧迫,我先说到这里,一会儿师弟师妹们有什么想问的请尽管提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下面有请我们班班长大胡,他就职于工商银行总行,是我们班特别高大上的一个工作啊,下面由他来给大家讲讲他的一些经验。谢谢各位师弟师妹。
(三)胡震师兄:
感谢王老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邀请,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在今天晚上利用一段时间和大家做下交流,刚才呢我们班两位特别优秀的学长,张龙和刘洋已经就他们两个人的经验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全面的介绍了,我接下来就结合我自己的情况,也就是从实习到招聘都是走的那种正规的流程渠道,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去找实习和找工作,我主要分为四点:
1.找准定位,早做准备
对于专业硕士来说,从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可能定位就是要求职,对于学硕来说,还会面临一个选择,即未来到底是想继续深造读博呢,还是想入职?我要讲的第一点就是要找准定位早做准备。首先你需要想好是想入职还是读博,如果入职的话,就还需要进一步想,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你想去什么样的行业,再接下来就要根据行业情况做好准备,这时候要有所侧重,有的行业比如基金和券商很重视实习,那你就需要努力去找一个好的实习,而对于银行这类按照正规的流程招聘员工的单位,你可能就要准备行测或者专业的基础知识,再适时的锻炼下自己的面试能力,比如小组面试、结构化面试、聊天式的面试,从这几个角度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在入学的时候基本就已经确定了最后要入职,最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很希望能够进一些投行啊券商啊这样感觉高大上的单位去工作,所以其实从那时候开始,我一直努力的想找一个好实习,但同时,可能也是因为自己个人和家庭的影响吧,我始终都没有间断对行测这类考试和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上每次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的考试我都会参加,以此做为提前的训练,等到最终入职的时候我发现,这种锻炼对我帮助特别大,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2.坚持不懈,把握机会
在找实习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把握机会。大家都知道现在找实习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类经济或者泛金融类的学生,找实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面临投简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自己却仍在干等,特别沮丧的情况,这时候需要的就是两个字,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不足,同时也要发动自己手中的资源,比如家庭的资源,学校里老师和师兄师姐、同学的资源等等。其实对于一些已经入职了很多年的人来说,介绍一个实习并不是特别难的事儿,但对我们来说,它却特别重要。所以说,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首先是对我们自己有好处,同时在实习岗位上好好表现也是为南开这样一个品牌做了一定的努力。
还是结合我自己的情况啊,我找实习基本上也是靠自己投简历,研一的寒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招实习了,但是几乎没有一个能过去面试,后来有幸去了天津的津联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行是相关的,所以我算是把握了这次机会利用寒假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了约两个月。这两个月实习让本科学习行政管理的算是门外汉的我逐渐接触到一些财务知识,同时发现,相比于在学校枯燥的自己看书来说,实务工作对一个人在知识学习上帮助要大很多,而且我觉得这样也特别充实。暑期实习要比寒假的竞争更加激烈,大概到六月份的时候我特别着急,因为身边的同学不管是通过老师推荐还是通过自己去找基本上都已经找到了实习,这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现在到底该怎么办,我认为暑期实习特别宝贵,不能浪费了,所以就去跟我的导师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交谈,希望老师给我找份实习,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跟导师说了也就是确定了一家实习单位之后不久,我之前面试过的一家单位给了我实习的机会,最后经过协调一个暑期我去了两家单位。所以说,找实习的过程一定要坚持不懈,要适时把握机会,要灵活,说到灵活呢就该讲第三点了,就是在以后的求职面试过程中一定要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3.随机应变,顺势而为
在求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就算是同一个行业的公司都会有几十家,每一家都会有自己对于新员工的不同的偏好,如果遇到一个自己特别心仪的企业那就需要针对这家企业的偏好从自己的简历开始适时改变,着手从它比较看重的特质方面培养自己。获得这些消息的渠道有官网、求职论坛,还有熟人,比如师兄师姐。在面试中有针对性地突出地表现自己在这家公司所偏好的特质方面的优势,这对你最后被公司看中,被HR所欣赏是十分有帮助的。在面试中,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加全面的在面试官面前展示你的优势,展示自己的特色,让对方了解到你的某些特质适合他的公司,这样才有机会入职或者说进入下一个环节面试。
对于随机应变呢还有一方面,每一场面试,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类型的人和问题,我以小组面试为例,大家都知道在小组面试中,分为leader,总结者等等角色,你需要在了解了你所在的整个这组人的情况之后,思考自己在团队中到底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给自己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位,至少要让面试官记住你。
4.综合考虑,理性选择
在面临最后offer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可能最后大家手里都有几个offer,这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以及该职位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这些因素去综合考虑。不要随波逐流,有的人说投行好,最近几年说固收好,去年又说融资融券好,这个时候如果随大流,有可能到最后当你真正进入这个行当之后,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并不适合从事那类工作,自己每天干的很不开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说的比较多,可能也比较繁琐,我就希望能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最后祝大家学业顺利,找到心仪的实习和工作。接下来有什么问题呢,大家可以随时提问。
(四)张秋雨师姐:
谢谢王老师!大家好,首先我十分荣幸能和王老师一起跟大家在这个特殊时髦的平台作交流,恭喜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微信平台如此成功。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张秋雨,我是2011级国际经济研究所蒋殿春老师的学生,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班,目前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融资部,岗位是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大家都知道如今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王老师之前就邀请我来和大家一起做交流,我从南开毕业后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环境,一路磕磕盼盼积累一些教训,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当时我的教训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一下。
1.实习经历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我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当时就业的历程,2012年5月到11月在王老师与赵总的推荐下,我进入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实习,2012年12月我进入海通证券债券融资部实习,三个月后我拿到了口头offer并在13年6月底签订了就业合同。在宏源证券实习的这半年段经历以及当时的boss对我的优秀培养对我后来找工作面试以及最终拿到offer打下了坚实基础。
2.努力考证与不断学习
接下来谈一下我当时就业的感受吧。首先说一些比较实际的教训:第一点,如果你有充足时间,在不耽误学习和实习情况下尽量考证,基础的金融机构就业资格证必须考,非会计的同学应当在CPA方面多做些努力。王老师也曾说过财务知识是金融工作的基石,我工作之后也对此深有同感,因为我们是做债券融资的,需要对客户财务方面进行详尽的了解才能对不同的客户提出不同融资需求,我在这方面比较弱只能在日后学习充电,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就做扎实点,多努努力。第二点,希望大家始终要有不断学习的耐心和毅力。我应个景吧,今天高考结束,很多人都在笑高中生不懂高考不是唯一一座需要闯关的独木桥,以后还有更严峻的考研、就业需要我们跋山涉水,把这个事情放大来看就是吸取知识是我们一生需要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就业之后特别的明显,认为找到工作后就一劳永逸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刚开始工作大家看不出差别,但是三五年之后大家在工作方面的努力就能看出结果。每个行业都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创新过程中,我认为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站到更高的地方,才能和更出色的同事研究更有意义更有效率的事情,我自己也没有做到不断学习,但我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事,所以我把这个教训提出来希望大家能努力做到。
3.了解自己与找准兴趣
下面我说一些没有那么实际比较虚的体会来与大家做一些交流:第一点就是了解自己,这个标题就比较虚哈,我来举几个问题来问问大家:“你了解自己是什么性格的人吗?”、“你比较擅长什么事呢?”、“你期待什么样子的工作环境?”、“你在怎么样的竞争环境下能发挥自己的闪光点?”、“你是期待稳定的生活还是每天早晨都刷新挑战的生活?”、“你认为哪一种人生能体现你的价值?”、“怎样的生活让你义无反顾?”。我个人认为只有更加清楚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更加正确选择。第二点也是第一点的子集,就是要找准自己兴趣和理想来作为未来找工作的参考,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性,希望大家能够找自己的所爱进行追逐。举几个例子来说,我们11届有三位同学当时拿到工作都非常棒,但是都在工作半年之后坚决辞去了工作,他们参加了今年南开博士生考试,当然这几位同学非常努力最终成功被名师录取。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找准自己的兴趣和所爱的话就会让你事半功倍、顺风顺水。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可能一开始就会遇到不适应的问题,坚持下去就会比较困难。
综上这几点就是我的一些教训和体会,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我们能产生共鸣。其实我说的也比较简单,下面就让我们期待杜师兄的点拨和指导吧,再次谢谢王老师,谢谢大家!
(五)杜光玮师兄: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王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在我是爱南开的平台上跟师弟师妹分享一些心得,这也是对我工作两年来的一个总结和鞭策。
我本来是想面对14届新生来讲如何度过研究生这两年,但是考虑到今天讲座听众主要是马上要找工作13届学生,前面三位师弟以及秋雨都已经讲了很多,讲的也特别好,所以我决定直接切入主题:该如何整装待发面对面试过程。
1.换位思考: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第一印象
对于求职面试我一向主张用换位思考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一个面试官和一家公司来说,当他面对形形色色求职的学生时,我们应当了解面试官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觉得首先重要是“第一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外貌长相,我觉得它首先展现是一种欲望,就是说你对于这份工作的一种强烈渴求;其次你这个人是自信的,就是能让面试官感觉你具备胜任这份工作的潜质。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表现出渴望和欲望,这有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说你充分的认识自己进而你觉得你非常适合这个工作,第二个维度是说我已经对这个工作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然后再谈到自信,自信源于我们平常的积累,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两年研究生过程中从你的知识结构、实习经历、知识贮备等等这些多维度的东西会促使你面对你工作比较自信。
2.搭建知识结构: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
关于知识结构的搭建,我觉得我们应当带着目的性去学习,所谓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就是指不能像填鸭式学习,应当了解什么地方不太会,什么地方比较薄弱,对于你匹配的工作什么比较重要,这些东西你应当重点攻克它。我赞成通过考证的方式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因为考证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技能学习,证券从业资格证我就不说了,因为它的时间成本很低,我这里主要想讲:CPA、CFA、FRM。很多同学包括这一届的师弟师妹回到学校考CPA,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之前有相关方面基础通过了几门考试或者你是学习会计、审计类专业那你可以在这两年继续努力争取在工作之前考得差不多;或者你想从事投行这一类的工作,它对财务功底要求非常严格,你考CPA也可以。如果说你之前没考CPA,你只是觉得它很重要跟风去考,我建议你大可不必,因为考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财务知识而不是考试;因为你现在时间有限,你花大量时间去考CPA的话时间成本会很高,考CPA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你可以做大量的事情把自己武装起来。说到这里我推荐一下包括CFA、FRM这一类的考试,CFA其实是一个美国金融硕士基础性教程,它涵盖了包括财务分析、固定分析、股票投资这一类的比较全面的知识,它考起来比较简单,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拿到这个证,它适合研究类、泛金融类的岗位。无论是CPA还是CFA考试,它只是工具而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终极的目的是我们在考试过程中真正深入的思考和学习包括财务管理以及金融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它无论是在之后的实习和找工作过程中,还是笔试面试过程中,是你展现作为一个金融投资者的基本素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3.积累行业知识:认真、靠谱、主动的实习
接下来呢我想讲我们要积极涉猎行业知识包括市场动态。现在媒体非常发达,我们可以在微信上,微博上等各种媒体看到数不清的关于各个行业的新闻,我们要有目的性的去吸收它,武装我们自己;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希望大家在实习与面试过程中能够向面试官展现出你不是一个毫无准备的人,你是一个拥有基本行业素质的人员。实习是我们了解行业知识包括匹配自己是否适合现在岗位的途径。很多人对实习有过高的期望,我现在自己也带实习生,实习是从最基本工作干起,它给你的是一个进入公司内部去观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去了解你所在岗位和部门的业务职能是什么的机会,以了解为主。很多同学到了具体实习岗位上面会觉得自己闲着没做什么事,其实不然,你在这个氛围里和你在学校里对这个领域了解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你会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你去理解加工你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的部分,这也是实习的主要目的。你永远不可能通过两三个月实习就展现的像正常的工作人员,面试官也不会对你这样的期许与要求,对于大部分的面试官来说他也不会认为自己招聘来的都是熟练工,那是社会招聘。摆正好自己实习心态后你应该好好表现,最主要表现出自己是个靠谱的人,如何揣摩这个靠谱和你日常生活非常相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觉得有些人靠谱有些人不靠谱,其实人的本性在任何环境下表现的都是一样的。实习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和同事相处,大家有一个通病就是过于内敛,就是有问题不会主动交流,这可能是由于你自己不太自信,无法将自己与带你的师傅摆在一个平等位置进行交流。虽然带你的师父大都非常友善,但是很少有人会系统理论告诉你怎么做,所以只有不断主动跟带你的师傅交流互动,他们才能了解到你有哪些没有掌握,他们才能教你,这样你才能实现实习目的。
4.面试核心:展现真实自我,学会工作匹配
你搞好实习了,学习也不错马上就要上场面试,整个过程基本分为笔试、小组面试、个人面试。面试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说展现一个很真实的你,然后这个很真实的你是适合你求职的方向。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我就不多说了,秋雨说了你可能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假如你面研究岗,假如你被录了,你会感觉很别扭,展现真实的你也能让HR去匹配你,你适不适合我的岗位,在我这个岗位如何去发展。关于小组面试,我比较喜欢小组面,我觉得在这个面试里你能够充分展现你个人特点,比如有的人具有Leader气质能够hold全场,这样你能让HR考量你:你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岗位需不需要;即便你没有Leader气质而你是一个思想深邃的人,你可能话不多但对抛出来的问题你有很深刻见解,HR也会发现你身上的禀赋;总之一句话,在小组面里面你要做一个非常清晰的人,在小组中,知道自己适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能把什么样工作办好。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觉得这次讲的也比较细节,我本来想仔细讲如何定位自己,以后有机会继续跟大家交流,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的话可以现场互动。
(六)提问环节:
问题1:胡震师兄好,请问面试时我们表现出什么特质才能给自己加分呢?
胡震师兄:感谢夏蕾同学的提问。我先不针对某家公司来说,就说一个很普遍的加分项是,你在面试中表现出来对于进入这家公司非常渴望的那种状态,以及在处理事情过程中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并且最后能够有效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几个方面能够给你在面试中加分。还有一点是,能够让面试官看出来你为了进入这家公司做了很多针对他们公司的功课,这一点也能够给你的面试加很多分,谢谢。
问题2:请问三位师兄,我们在行测方面应该下多大的精力呢?
刘洋师兄:我觉得行测在很多地方都挺重要的,不管是券商的笔试,还是银行的笔试,尤其是银行的笔试,行测占的分量非常足,而且笔试中题量比较大,包括数字推理,逻辑题型等等,大家最好买一本书,把书上题大部分做会了,再拿真题锻炼一下,这样我觉得行测这边应该不是问题。
问题3:师兄,请问找实习是多去不同的行业看看好呢,还是确立目标有针对性的长期实习更有效?哪一种对就业更有帮助呢?
张龙师兄:我觉得找工作之前,比如说现在六月份到九月份期间可以多去不同的岗位看一看,到九月份,好多的招聘信息都出来了,也会有些可以留用的实习,那时候我希望你能坚持一份长期的实习。在前期可以多去涉猎,到后期具体到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准一个地方坚持长期实习下去,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实习的岗位。
问题4:还想问胡震师兄一个问题。小组面试的时候万一拿到题目思路混乱了,那时候该怎么办呢?感觉群面的时候拿到不会的题目,就没有办法了,师兄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胡震师兄:实际上我还真混乱过,当时拿到的题是策划理财产品营销,而我对于理财产品完全不知道,时间很少,我当时的大脑基本一片空白。我的对策是什么呢?自我陈述的时候可以先说一下那种大家都知道的知识,即那些虽缺少特点但也没错误的知识,之后可根据组里其他同学的陈述整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认识,并且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沉着冷静。
问题5:师兄,这是我一个心结,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对本科学历有要求吗?哪个有要求?我本科室二本硬伤,而胡震师兄本科好啊!
胡震师兄:据我所知,银行总行、基金、券商、信托都比较看重本科的学校,如果本科学校不太理想,我觉得走实习的道路可能比较适合你,你想去哪个行业就去那个单位长期实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这样可能对你进入一个理想的行业有帮助。另外,银行的分行可能不太看重本科学历。
问题6:张龙师兄好,请问在校招季如何平衡对校招的准备和自己在进行中的实习。包括时间安排和心理调节等方面。谢谢师兄!
张龙师兄:时间上怎样安排就是看自己的协调能力了,就我所知道的一些北大的同学,他们实习安排的很诡异,上午一个实习下午一个实习,而且这样的节奏居然还能坚持一个月到两个月,所以他们在处理这种事情上不像我们一样比较诚信或者守规矩,他们总是做出一些很匪夷所思出格的事儿来。所以时间上的安排,不管是一些善意的谎言也好还是其他也好,都需要自己去做一个调配。心理上,需要尽快度过我刚才说的那个纠结期,我们面试每份工作肯定都是有一个期望在其中,想清楚自己到底期望得到什么,明白这个之后心理上就不会再纠结了,可能只是感觉到累而已。
问题7:请问张龙师兄,很多证券公司有正式暑期实习生计划,可能也是为以后招聘做准备的。然后也有很多通过推荐或者是非正式招聘等途径的实习,这两种在以后的留用或者其他求职上会有什么区别吗?
张龙师兄:感谢谢培仪同学的提问,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关键。一些大的券商,比如中信建投之类的公司招正式员工可能会从自己的实习生计划里招,它有这样的偏好,但如果是小型券商的话,比如我待的这个浙商证券是一个中小型的券商,它就是只要这个人用习惯了,后期可能都不用通过校招就直接招进来了。无论是哪种形式进去最后都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需要根据平台的大小来考虑是以哪种方式进入公司。还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在某些大的公司,到最后能不能成为他们的正式员工,可能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像我知道的中信建投今年就有些问题,这是需要考虑的。
问题8:谢谢师兄们分享,我问下张师兄吧,像投行,证券之类的公司,会不会招聘时就比较喜欢招男生。我们女生要是想进入这类公司,需要在哪些方面具备更好的条件呢?
张龙师兄:其实券商投行里不是所有的岗位都喜好男生的,只不过真的有些岗位女生做的话会非常辛苦非常累,像投行里的包括做债券做股票的一些承做岗位,一出差可能一个月甚至两个月,这对女生来说确实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你对机构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下其他岗位,包括一些销售的岗位、偏研究的岗位或者偏后台的岗位,这些都是面向广大女同志提供的。
问题9:我想问下制作简历的心得和窍门,就是如何让简历看起来“高大上”?谢谢师兄。
胡震师兄:简历制作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只要你肯花心思,它就能够变得“高大上”。当你花了好几个小时非常认真的去想简历上哪一项应该布置在哪个地方,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和自己心中预期的非常“高大上”的简历越来越接近。
问题10:张龙师兄,如果将来想去券商、投行工作的话,相关实习经历是不是就可以完全弥补缺少CPA、司法等证书所产生的劣势呢?一些基本的从业证书有没有必要考呢,比如会计、银行、证券从业,请师兄指教。
张龙师兄:其实没有这个证书,只能说是简历上的一个劣势,但实际上具体到工作中,有证书固然是好,没证书的话活儿自己也是能干的,慢慢学习多多积累也是可以的。当然我明白你的顾虑是什么,就是怕过不了简历关,现在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如果真的想进入这个行业,说的比较实际一点是,可以找一个机构进行实习,然后当它有一些校园招聘或者其他的入职方式的时候你能够想办法留下来。
问题11:请问三位师兄,找工作的时间段,一般从九月份开始后,大致持续到几月份呢?好像有些师兄师姐过年后才确定了自己的最终岗位。
刘洋师兄:早的话八月份也有,但招聘的公司比较少,今年似乎要晚一点,十月份到十二月份是招聘的高潮期,十二月之后的校园春招来的公司比较少,而且公司品牌都不如之前大,所以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在秋招上面。
问题12:请问胡震师兄,对于无领导小组面试,我们平时中应如何锻炼才能在面试中游刃有余?谢谢。
胡震师兄:想提高在群面中的能力,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准定位,如果你觉得自己能掌控住全场,就当leader,如果你能很好的作总结,就当总结者,诸如此类。再一方面加强锻炼,可以平时找几个陌生的同学多练习,多练习才能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问题13:师兄们好,我想问下实习机会是有机会就去还是宁缺毋滥呢?比如想找资管的实习但是找到的却是投行的,应该怎么办呢?券商投行的实习对将来找资管方面工作有帮助吗?谢谢师兄!
张龙师兄:我来就我对行业的认识说一下,后面你还可以再问问杜师兄和秋雨师姐,他们对行业的理解或许更深刻一些。我觉得不管是资管还是投行的工作,我们实习几个月或半年,因为还没有细化到一些具体的分工,对工作中实质性的东西可能理解的不会很深刻,关键是我们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工作习惯、工作思维、工作状态以及一些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OFFICE软件的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我觉得你要是有实习机会,可以先去实习,说的实际点,有更好的实习机会,可以再换嘛。
问题14:我想请问张龙师兄,在实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从一份实习得到最大的收获,更好的锻炼自己?期待师兄的独门秘籍。
张龙师兄:在实习中,不管是分内的还是分外的事儿,都积极主动去做,尽量以一个正式员工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当然你不能越权,保证在领导规定的范围之内去最大化自己的工作范围以及投入工作的精力,这样领导才能更深入的带你,一些核心的东西你才能了解到,如果仅仅是干些打杂的活儿,领导会觉得有些东西交给你你也处理不了,你也因而学不到更深刻的东西。所以就是得多表现,多做。
问题15:请问师兄,学生干部或者课外的奖项对找工作重要么,还有如果想留在天津工作,可选择的券商是不是比较少?
胡震师兄:学生干部和奖项对找工作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帮助也不是那么大。这得看自己的求职方向,比如银行可能就比较看重这方面,如果单位注重这个,这些东西对找他们这种工作帮助应该大一些。它们是你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当你的一些实力与其他同学相比有所欠缺的时候,它们就成为自己的特色,成为加分项。但是最后的录用是算一个加权,还是得看综合得分。想留在天津还想找券商类的工作的话,在天津总部就那么一家——渤海证券,其他的就是一些分公司和营业部,到底怎么选择还是看自己吧。
问题16:师兄,作为即将读研的师妹,我想问一下如何在实习和学习之间合理的安排时间?
刘洋师兄:我觉得学习和实习的安排还是看自己吧,有的人觉得实习重要,那么就可以出去实习,有的人觉得专业知识比较重要,那么就可以首先考虑积累专业知识。
胡震师兄:这个问题看你怎么说吧,像张龙师兄基本上就是一直在实习,像我这种就只是利用寒暑假出去实习。没有孰好孰坏,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情况,把握好节奏。千万不要因为实习而耽误学习,也不要老在学校待着不出去实习,不要互相耽误。其实它俩确实是互相矛盾的,但是这矛盾也是可以很好去协调的,主要看你怎么安排,只要合理,应该没什么问题。谢谢。
问题17:请问师兄,暑假没有特别值得去的实习岗位然后留在学校考注会是不是很愚蠢?有些实习感觉学不到东西,好的又申不到。
张龙师兄:自己可以斟酌一下,如果看不上这个实习,以后就业也不会去的话,就不如在学校好好考注会。但是如果觉得注会对以后工作也没什么用,不如找份工作来的实际的话,就去小券商实习,先入了行再说,这也是看个人想法。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能力看的太有限,一边实习一边考证,这个也是可以兼顾的。
问题18:请问各位学长,如果以后想去券商工作的话,找券商的实习的时候是尽量找相同的部门做好一个部门的工作还是尽量多做几个部门多了解下不同部门的区别比较好?
张龙师兄:这个问题我刚才好像已经说过了,在没有找工作之前可以多看看,但是真的要找工作时候要想好,找一个自己能留用的部门去好好的研究它,去深入的钻研工作,争取到留用的机会。
问题19:多谢师兄师姐的分享,我想请问一下,到了北京,可谓人才辈出,在工作时面对周围同样实力出众的同事们,如何调节自己曾经优越的心态呢?
杜师兄:就像秋雨刚才所讲的,今天是高考的结束日,但高考不是我们学习生涯结束而是另一个开始。到了北京工作也是一个重新起步,总之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说实话我们自己也是人才,大家都很优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问题20:请问高富帅大师兄:什么样的人适合券商工作?
杜师兄:可能很多师弟师妹们都认为券商的工作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这个工作,如果你的性格不匹配,你在这个岗位也有可能很郁闷。总之,我认为选择券商工作的人通常喜欢折腾、比较积极开放、有着不断更新自己的欲望、希望见到市场上最新的东西、渴望在这个最市场化的领域得到锤炼,券商工作通常要求男生要靠谱,女生要放的开、关键时刻下手狠顶得上去。
问题21:请问大师兄:为什么当初选择银行间市场的工作?为什么跳槽到宏源呢?银行间市场的工作为你跳至宏源提供哪些准备?
杜师兄:我选择银行间交易协会的工作是因为我看好在监管平台工作可以接触很多形而上、更多顶层设计方面的知识,虽然我在里面呆的时间不长但我感觉这一年的经历开阔了我工作视野。
问题22:大师兄您好,我是14级的新生,刚才您提到了要在平时多做积累做个有准备的人,我想请问您觉得在硕士期间除了实习以外还有什么比较好的积累渠道或者方法?
杜师兄:我觉得除了实习以外像我们爱南开这个平台、王老师这样的优秀前辈、像秋雨和刘洋这样的师兄师姐都是你进行积累的渠道。总之我一直强调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不付出等着别人来教你指导你、等着别人给你提供一条终南捷径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你平常把你的每一分钟花在积累的路上,你在两年之后肯定比那些虚度光阴的人更有收获。
问题23:谢谢师兄师姐,我是13级国商的卢茜,我想问秋雨姐一个问题,因为我本科室学数学的,金融类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去学习过,因为师姐是做债券融资的,对这个方向也很感兴趣,我想问一下,在真正的去接触这个领域之前,需要怎么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在实习或求职的时候不外行?
秋雨师姐:我来回答一下卢茜的问题吧,债券融资呢,是银行和券商等中介机构根据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时期对于资金的需求,在满足主管部门的要求下进行的直接融资活动。那么对于初入者来说呢,需要满足两点要求。第一点就是刚提到的对企业财务的要求,因为只有了解企的业财务状况才能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了解融资财产品是否符合主管机关现行要求。第二点就是要认真学习,仔细处理领导交予的任务,细致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才能对你的岗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问题24:您觉得做债和做股票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对需要培养的能力差别大吗?是不是女生更适合做债?谢谢!
杜师兄:其实固定收益和投行在很多地方都隶属于同样的投行部门,所以决定了它们在大部分的业务素质要求上是类似的,比如:胜任高强度出差、扎实的财务功底以及细致进行整理工作的能力。它们也有一点差别:固收是向过去看去看企业的历史,做股票是向未来看去看企业的发展,对于女生来说,如果你适应高强度的出差,这两个其实差不多。
问题25:请问杜师兄。找券商工作时,应当考虑地域因素吗?是不是深圳与上海那边相关机会较多?
杜师兄:我们在找券商工作时一般会去总部,总部主要分布在深圳和上海,在个别的省会城市会有一些券商或大券商的小团队。
问题26:请问秋雨师姐,您在的债券承销岗位,请问也是类似投行股权部门常年出差,经常加班的高压工作节奏吗?
秋雨师姐:确实这个岗位需要长期出差与加班,基本上一年365天有300天在出差,我觉得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吧,出差一般是比较开放的城市或省会城市,可以借此机会感受一下当地人文环境,我觉得也是挺开心的。如果你选择了这份工作,你就需要调整自己,以最佳的目标来准备。
问题27:请问秋雨姐,能帮我们解释一下杜师兄说的关键时刻下手狠吗?
秋雨师姐:我认为杜师兄提到的稳准狠还有一刀拿下的话题不仅针对女生也针对男生,大家都需要在遇到自己的机会时站出来握紧机会。就像大家现在面临的王老师提供的环境:有一个这么优秀平台能招来出色的老师和各种大牛们,当面临这样的机会时,大家就要认真的抓住与把握。
王建东教授:时间关系,大家可以送上鲜花和拥抱,非常感谢国商的三位师兄、杜师兄和秋雨师姐为同学们做的精彩解读,我想这么短时间大家应该已经感觉到他们的优秀了。今天只是个开始,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请各位师兄师姐继续帮助大家,给大家更多的分享和指导。同时也希望你们五位继续关心我们是爱南开的平台,因为我们都是爱南开的,欢迎你们经常回南开,谢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兄师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