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式和面向对象的思考过程程

高中物理,请问这道题的第二问怎么做,求思考过程和列式&
这不是我当年物理题目嘛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小学数学例题呈现方式的思考与实践-牛bb文章网
小学数学例题呈现方式的思考与实践
所属栏目:
摘 要:小学数学例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范例”作用。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对教材中部分例题的呈现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呈现更科学。关键词:小学数学;例题呈现;有效方式小学数学例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范例”作用,它承载着联系生活与拓展思维的功能。切实加强数学例题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形成方法,陶冶情操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由于编排体例和版面的限制,往往采取浓缩呈现的方式。有些例题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思考过程,当然也就很难体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对教材中部分例题的呈现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使呈现更科学、更有引领价值,从而推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一、呈现本质,拓展学生思考空间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往往带有浓浓的生活色彩,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事物总有两面性,生活化的数学例题在激发学生强烈探索欲望的同时,却将学生的思维框在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学生的思考空间因为有了这个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而变得狭隘,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何让例题的生活化与数学本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是每一位教师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生活经验,适当调整例题呈现方式,在保证例题生活化的同时,努力把例题的本质呈现给学生,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例如,“小数大小比较”一课的原例题是: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0.85元,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76 元,哪一种物品便宜?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我对例题呈现进行了适当调整。 师(出示):0.7~0.8。师:你能说出它们的大小吗?生1:0.7比0.8小。师(追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1:0.7里面有7个0.1,而0.8里面有8个0.1,因为7比8小,所以0.7比0.8小。生2:我们可以画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把他们平均分成10份,0.7表示其中的7份,而0.8表示其中的8份。每一份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7份比8份小,即0.7小于0.8。生3:我借助了数轴,在数轴上分别找到0.7与0.8,我发现0.7在0.8的左边,所以0.7比0.8小。生4:我给这两个数加上“元”这个单位,0.7元表示7角,而0.8元表示8角,所以0.7小于0.8。师:揭示例题。……教学中,我并没有急着出示一个含有生活元素的例题,而出示了一个普通的小数大小比较习题。如果一开始就揭示带有生活色彩的例题,学生就只局限在通过单位换算的方法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思考过程就显得比较单一。可见,数学课堂应从例题的呈现环节就提供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机会,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能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二、现场生成,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例题时,班上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列式计算,练习、作业也几乎全对,可一考试,特别是与其他知识相互联系的时候,学生就懵了。究其原因,是有些学生在教学前已经阅读过例题,如果教学时不加以改变,对他们来说就缺乏新鲜感,所以注意力就分散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例题时应该循着例题指向,从学生身边找数学资源,当堂生成数学例题。这样,就可以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的例题时,我就改变了直接出示学生喜爱球类活动统计结果的形式,给出一张空白表格,采用现场调查、统计的方式,借助多媒体用文本直接输入本班同学喜爱球类运动情况。(表格略)对上表中统计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绘制成统计表,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是用怎样的方法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的?(2)哪一张表更能清楚地看出最喜爱某种球类活动的人数?(3)你估计,在我们班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最受欢迎?(4)针对统计的情况,你还有什么想法?上述教学,当堂生成一道数学例题。然后以这道例题为载体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交流。通过这样的改变,例题的新鲜感、真实感很强,全班同学个个聚精会神,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素养也就自然而得到提高。三、呈现片断,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我们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教材中的每个例题读“透”,明晰例题的主要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学生实际,适时呈现例题片断――主要条件,让学生围绕主要条件展开想象、验证、探究、讨论。当学生深刻理解例题的主要条件后,例题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例如,“比例尺的应用”一课的例题是:如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个例题时,往往是直接呈现例题,然后审题,最后让学生尝试自主解答、交流讨论方法。但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例题时却只呈现例题片断,反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师(首先单独呈现了例题中的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1: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8000。师:是谁和谁的比?生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生2:1∶8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8000。生3:还可以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生4:是把实际距离缩小8000倍画到图上的。生5: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师:根据生5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画出什么比例尺?生6:线段比例尺。师出示未填写数据的线段比例尺,让学生口头填写。(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2厘米表示……,3厘米表示……)师:除了比例尺,你们还能知道什么信息?生7:明华小学距少年宫最远,距商场最近。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7:在同一幅平面图上,比例尺是一定的。图上距离越长,实际距离也越长。师:你真会动脑筋,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生7:我们可以量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体育场和商场的图上距离。师:你觉得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7:刻度线要对准表示某个地点的圆圈的中心,这样才能量得比较准确。生8:也就是从圆心到圆心。师:我们要找准表示地点的某个圆圈的中心,量出点到点的距离。学生打开课本测量,然后汇报,老师在图上标出相应的图上距离。师:现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9: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生10:明华小学到体育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生11:明华小学到商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师:下面请各小组分工合作,想办法算出这三段实际距离,然后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案例中的这位老师以前一课“认识比例尺”中学生建构起来的对比例尺含义的多角度理解为认知起点,从只呈现包含比例尺的平面图入手,激活旧知,并以比例尺为切入点,层层推进,激励学生不断开放式地收集平面图中的信息,甚至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如线段比例尺、实际距离的远近)。这样学生所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既发展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为后面求实际距离这一问题出现多样化解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学生已经在老师不留痕迹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成为“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这一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四、分步呈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所谓分步呈现,即把组成例题的条件和问题依次间断呈现,每次呈现之后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或交流时间,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我在出示例题尤其是应用题的时候,常常课中当场板书,但并不“一气呵成”,而是写了一两个条件就暂停,让学生说一说能想到什么,对一些想象域比较宽的题目就让学生猜想老师接下去会写什么,这样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二可让猜中和想对的同学有一种快乐,对一些想象域比较窄的题目就让学生自己编写下去。例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我先板书: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3∶2。接着问学生由此可以想到什么。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展露着各自的理解程度。然后我让学生猜测下面我会写什么,学生大多推断会写长或宽的长度,我顺势板书: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5厘米。要求学生即兴给应用题候补一个问题,学生纷纷提出“求宽”“求周长”“求面积”等问题,最后我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为例题教学,其余的作为练习。我如此“断断续续”地分解例题,却能有效地迫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连续”的理解状态,例题的完整“出台”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他们会时刻关注例题的发展过程与解决结果。也就是说,这样的分步呈现会时时牵挂着学生的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例题的内涵。五、动态呈现,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中的例题虽然多为图文兼备,但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往往以平面、静态的方式呈现,这样就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前,我们可以对这种静态的例题进行二次开发,适当增删、重组、包装例题,使例题呈现更具情趣化、生活化、活动化,从而创造出例题、情境、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材。例如,“平均数应用题”中的例1,有这样一幅插图:3个笔筒,一个装着3支铅笔,一个装着5支铅笔,另一个装着7支铅笔。问题是:怎样移动,才能使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支数同样多?这道题直接显示的信息不够活跃,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解答。我们可以将例题呈现动态化:在黑板上贴出3堆圆,一堆3个,一堆5个,一堆7个,再启发学生:怎样移动圆,就能使3堆圆中的个数同样多?让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操作,同时又可让一位学生上黑板演示,学生通过移一移、补一补的过程,充分理解了“移多补少”可以得到一个相同数。操作简便易行,同时,材料颜色的任意掺杂又帮助学生抽象出了“数量的个数”这个本质属性,排除了其他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效果非常好。可见,将静态的例题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才能将例题活化,使学生活学,最终达到将所学知识活用的目的。总之,例题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要从开发教学资源的效益考虑,挖掘例题内涵,优化呈现方式,使例题更富有挑战性,使学生更好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稳定的发展。[参 考 文 献][1] 严育洪.教学,请你“悠着点”[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4).[2]汤卫红.优化呈现方式 满足探究需求[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8).[3]姜卫钧.优化教材呈现方式,赋课堂以生命活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1).[4]徐军.用好例题,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9(6).(责任编辑:李雪虹)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小学数学看图列式教学的思考实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数学看图列式教学的思考实践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例谈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 例谈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例谈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和思考
编辑:gdyjs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求将“教师主导”尽可能地让步于“学生主体”,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教”必须服务于“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由于受传统教法影响,学生已养成等、要、装的依赖思想,课堂上不积极发言,不习惯表达意见,不会表达看法,不习惯、不会互动,不习惯、也不会质疑。更多的一些课堂,在学生们学习中已出现新的学习方式,从形式上看,教师在课堂中能创设情境,课堂中不时出现探究学习影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结经验,然而因内容空泛,缺少启发性,仍处于浅层次的水平,多流于形式而已。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题,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效尝试。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心理学家布鲁斯说:“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驱力,是激发自主学习意识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引入到结束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始终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中。&  &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引导学生先复习长方形的特点,然后各自拿出制作的一个长方形纸块,并想办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顿时,课堂上人人动手,兴趣很浓,气氛活跃,有的测量四条边的长,有的测量长和宽,列出如下几种算式:A:(长+宽)×2&B长×2+宽×2&C:长+宽+长+宽,此时,我请学生发表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肯定都是正确的,给予鼓励。再问“你们认为哪种最简便,为什么?”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结果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引导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让学生发现的形式很多,有通过学生计算的、有通过学生观察的、也有通过学生操作测量的等等。& 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自己的脑去主动探索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自己演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台操作,将“圆的周长”放在投影仪上演示,使学生对“圆周长”的概念有一个形象的感知。2、自做实验: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把课前准备好的三个圆(直径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分别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并记录长度。3、计算:把量出的周长除以直径。4,信息反馈: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我认为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总比老师独自教具演示或亲口授之的记忆更加深刻。&&&&三、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数学学习必须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在积极探索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再创造精神。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层次,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入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为此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例如:我在《图形的周长》的教学中,力求从观察学生熟悉的一组图形中,找哪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不一样入手,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再让学生画自己熟悉的封闭图形(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并让同伴来判断画得是否正确,来加深对周长的感知,从而引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学生对这一概念是否真正理解呢?再让学生描一描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和“五角星”等图形的周长,用手来指一指桌面一周的长度等来进行检验,使周长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来。学生从已有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找出具有数学意义的关系和特征----开展数学活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感到亲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了周长的观念。   四、重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   学习数学应该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从而增强学习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想身边的事物,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乘法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开发票竞赛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为什么要开发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开发票竞赛,看谁算得准、填得好,学生在这种实际的生活情境学习,深刻体会到了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体验到生活无处不数学,数学学习与个人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增强学习数学的欲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值得我们深思。变“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还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应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眼点。让我们教师大家都能注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吧!&
下页更精彩:1
例谈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和思考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i设计稿思考的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